9660份输血申请单书写情况统计分析

2023-01-15

输血是临床抢救危重症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由于输血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传播性疾病, 同时又是一种具有一定风险的医疗行为。近年来输血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输血申请单做为其中重要一环往往被人忽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输血科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 有关资料需保存10年。 (1) 输血申请单作为输血原始记录保存是反映客观情况的重要依据。笔者通过对9660份输血申请单的书写情况统计分析, 发现了许多书写不规范之处, 为医疗事故和将来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希望通过本文能引起临床医疗、护理人员对输血申请单的规范书写有足够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12月本院输血科收到临床输血申请单9660份。

1.2 方法

对每一份输血申请单逐项认真核查, 并分类统计进行分析。

2 结果

9660份输血申请单中, 填写完整并且规范的5258份, 占54.4%, 填写不完整或不规范的4402份, 占45.6%。4402份不规范申请单主要问题见表1。

3 讨论

从表1可见, 4402份输血申请单上书写不规范之处累计达12803处, 有的申请单上有多项空白或不规范书写, 现逐项分析讨论。

3.1 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漏填或错填, 主要表现如下

(1) 漏填患者姓名或住院号; (2) 病人的姓或名字中某一个字写错; (3) 把其他患者或医生自己的名字写上去; (4) 患者住院号错填或字迹潦草无法辨认; (5) 床位号相近、名字相近的患者的姓名或住院号搞混。分析其中原因:有的急症病人无自主意识又无家属朋友陪护;或正在办理入院手续, 病人住院号医师暂时无法填写;或因为医师疏忽大意造成错填;有的医师认为年龄无关紧要而空填。这样有可能造成张冠李戴, 对输血安全构成威胁。

3.2 患者科室漏填或错填, 主要表现为错填

此种现象多出现在有多个病区的大科室或多个科室会诊中, 例如值班医师跨病区为病人诊治, 需要开输血申请单时, 习惯性的书写医师所在病区名称。科室的漏填或错填耽搁了输血科的发血时间, 对于急性失血病人时间就是生命。

3.3 患者血型漏填或错填有398例, 其中多数为漏填, 分析原因如下

(1) 急症入院患者, 没有事先化验血型, 血型标本、合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由护理人员一同送至输血科; (2) 血型已送检, 但报告单未发送回患者科室; (3) 个别医师因主观原因空填。血型的错填虽占很小比例, 但对输血安全威胁最大, 造成的后果最严重。因此笔者建议为了输血安全, 患者入院后, 临床医师应对其进行输血可能性评估, 对潜在需要输血病人进行常规化验血型, 输血前血型进行二次检测, 避免了标本采集的人为错误。对于多次输血患者, 应尽量找到该患者的过往输血记录, 作为参考;同时笔者建议每次输血前都做血型鉴定包括ABO和Rh血型, 确保血型无误, 保证输血安全。

3.4 Hb的漏填, 没有参考数据, 导致输血科无法了解病人贫血情况, 也就无从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血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证[2]。临床实践中可见到一些医生给患者输血1~2单位 (200~400mL) 的病例, 这种输血应该讲大部分都是不合理的。要么是这些患者根本不需要输血, 要么是这些患者输血量不足, 未能起到应有的疗效。因为在一般情况下, 输一单位全血 (200mL) 或红细胞时, 患者血红蛋白只能升高5g/L, 输血2单位只能提高患者血红蛋白10g/L。对于真正需要输血的贫血或急性失血患者来讲, 仅提高血红蛋白5~10g/L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3]。

3.5 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与感染已知有20几种, 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中国2009年艾滋病疫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 截止2009年底, 估计中国目前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占全国人口的10%, 也就说估计我国有1.2亿左右的人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4]。据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性学调查, 我国一般人群的丙型肝炎抗体流行率为3.2%, 约有4000万例HCV感染者。卫生部公布2009年3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梅毒列发病第3位。2005年每10万人中梅毒确诊病人达到5.7例, 20年来, 梅毒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卫生部已将经血传播相关疾病列为住院病人必查项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经治医师给患者实行输血治疗前, 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之输血目的, 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用血志愿书或输血治疗同意书。但是, 一旦因为HIV、HCV、USR、HBsAg未检测, 患者在输血后检测出患有相关疾病, 医院在医疗纠纷中将出现十分被动局面, 同时也为院内感染和医疗人员的自我防护敲响了警钟。因此笔者建议对每位新入院患者必须进行常规HIV、HCV、USR、HBV检测, 对于急症患者一定要在输血前抽取检测标本, 并记录采血时间。杜绝院内感染, 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 最大限度降低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6 输血目的漏填主要是疏忽或不重视, 而输血目的的错填以输血浆表现的尤为突出

现在仍有很多医师把输血浆的目的写为“扩容”或“补充蛋白”, 更有甚者写上“纠正贫血”。分析原因: (1) 传统输血观念根深蒂固, 认为血浆可以补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各种蛋白成分和扩容的作用; (2) 对血浆输注引起输血不良反应重视不够。血浆有潜在的输血传播疾病风险, 且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及其他输血不良反应。临床上有许多比血浆扩容效果好且安全的扩容制品, 如代血浆、白蛋白等。血浆中的白蛋白浓度低, 不能有效提高患者白蛋白浓度, 同时会增加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染病风险, 同时可能造成某些患者 (如恶性肿瘤恶液质、肾病综合症、肝硬化腹水等) 发生钠水潴留。

3.7 临床诊断、输血史、妊娠史的漏填

分析原因可能有一部分患者临床诊断、输血史、妊娠史尚不明确, 医生无法书写造成的, 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疏忽和不重视导致。人类已知红细胞血型为29个系统, 200多个抗原, 多次输血、妊娠、疾病均可产生抗体。因此《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在交叉配血不合时, 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 都要做抗体筛选试验。

3.8《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

申请输血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申请医师和抽血护士的签名漏填则有可能导致出现医疗纠纷后的责任认定困难。

3.9 预约血类别未填或不规范填写

主要原因是某些医生的输血知识缺乏造成的。例如有的医师不懂血液制品的单位书写方式, 误填写为“悬浮红细胞400mL”或“血浆2u”等。而申请血类别: (1) 急; (2) 手术备血; (3) 普通。漏填或错填, 则直接扰乱了输血科的日常工作, 有可能把普通用血当急症处理, 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或者急症当成普通用血处理, 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机, 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综上所述, 本次调查中输血申请单书写不规范之处, 漏写部分占相当大比例, 主要是医疗人员重视不够引起的, 而错写主要是责任心的问题, 对输血安全构成威胁, 更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 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应按规定逐项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 抽血护士采血前也要逐项认真核对, 抽血签名后送往输血科, 再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核对一遍, 输血科严格把关, 争取使每一份输血申请单完整规范, 确保输血安全。

摘要:目的 通过对输血申请单书写情况统计, 分析书写不规范的原因, 找到解决办法。引起医疗、护理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书写的重视。方法 对2009年3~12月输血科收到临床9660份输血申请单, 逐项核查并统计, 以项目完整、规范为合格。结果 9660份输血申请单中, 规范书写的5258份, 占54.4%, 不规范书写的4402份, 占45.6%, 不规范书写累计达12803处之多。结论 输血申请单的不规范书写可能为输血安全和医疗纠纷留下隐患。通过对输血申请单统计分析, 找到其中的原因, 提高医疗、护理人员对输血申请单规范书写的重视, 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防范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

关键词:输血申请单,书写情况,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2000年6月10日卫生部发布)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S].1999年1月5日卫生部卫医发[1999]第6号发布.

[3] 高峰.临床输血与检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5.

[4] 季阳, 郑忠伟, 庄文.保障我国输血安全的策略和措施[J].中国输血杂志, 2007, 20 (5) :359.

上一篇: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下一篇:辽河油田开发地震技术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