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学习感想

2022-08-31

第一篇:形势与政策学习感想

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感想1

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与感悟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世界,认识中国,认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优缺点,更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 经济快速发展

责任感

综合素质

为人民服务

【正文】:当初我们怀着激动地心情迈进了大学的校园,从那一刻起我们不仅接受了更高的教育、更好的专业知识,还接触了一门全新的课程《形势与政策教育》。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强的导向性、政策性和时效性。上课内容生动鲜活,形式丰富多样,总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都比较喜欢这样的课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出色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通过大学这几年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海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从大一到现在我们分别学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全球化的时代安全、08年以来的抗灾重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十二五规划等课题。在课下我们积极收集资料,了解情况,在课堂上我们积极思考,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或不清楚的东西。

在学习课题08年以来的抗灾重建时,我们感想很深,同时也对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一个伟大的民族从哪里学习都没有从自己的教训中学习来得快。在应对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但在这些灾难中也暴露出了我国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深刻的教训和重要的启示。多难兴邦,一个国家正是在遇到困难时,才更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精神,骨气,正是在遇到灾难时,人民才会更加团结。我们国家才会变得更加强大,永远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上!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文字课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形势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性在客观上构建了形势政策教育的特殊魅力,即内容生动鲜活,形式丰富多样。但是要在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下开展这项教育,来完全的展现这一特殊魅力是很难的。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形势政策教育做进一步的研究:

一、加强对形势政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一)形势政策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有效形式形势政策教育不是简单地读报纸、看新闻,也不是站在所谓纯客观、纯中立的价值观的立场上来讲评国内外某些重大事件。它需要我们大学生对这些事件不仅全面准确的了解,而且对它发生的背景、现状及其发展的趋向有比较深入的理论思考、理论分析,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党如何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来制定正确的政策。这就需要大学生有宽厚的思想理论基础。而经过形势政策的教育,大学生就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把握政治方向以及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增强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修养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可以弥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之处,所以在一些高校出现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贫血,主要是由于一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造成的。而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会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的信念和对社会的归属感,从而弥补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

二、正视形势政策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开展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所面临的机遇随着全球化脚步的逐步加快,不仅给各国的发展拓宽了空间,而且为高校形势政策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此机遇下,将会促使学生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知识范围;将会更加丰富教育内容,从而进一步推动思想教育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二)开展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意识形态的斗争形式出现了异化,因此导致由激烈的对抗逐步转向东西方文明、价值的冲突,从而也导致了国人对意识形态的淡化。这些变化对我们开展形势政策教育都是挑战。

三、加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建议

(一)合理设计形势政策教育的内容

1、内容设计上要把握好马克思理论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理的关系。马克思理论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是不可分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的统一,二者的关系实质上可以比作是“源”与“流”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政治意识的理论准备,也是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政治生活中,立场是最重要的。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掌握观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为此,必须培养大学生的理论兴趣。但理论教育还不能代替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高校形势政策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联系当前的国内外大事,以及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等,这个“实际”具有现实性、鲜明的政治性和直接的针对性,可以使青年学生从对现实政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明确立场,从而逐渐培养正确的政治意识、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2、内容上的亮点。要明确国际局势、国家形势、地区形势、学校形势(招生、就业、校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等)以及党和政府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是开展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亮点。

(二)合理设计形势政策教育的教学方法

1、以热点问题为切入口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于国际形势,大学生往往更关注国际局势变化中“热点”,而且捕捉“热点”的敏感程度十分强烈。因此,以讲解国际形势变化中的“热点”为切入点,对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的外交政策,会收到更为积极的教育效果。

2、改变观念注重教学实际效果。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由于形势政策教育教学中往往实行“单向灌输”,学生缺乏积极性、创造性,这显然不利于素质教育。要改变这些情况,观念上要转变;一是从完成教学任务转变为讲求实际效果。二是从书本出发转变为从时代发展,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坚决反对本本主义。只有实现了观念的转变,才能出现教学的创新。另外,形势政策变化快,教育教学的任务重、要求高,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分析情况、理清思路、认准形势,提高讲解水平,进一步增强形势政策教育教学效果。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形势政策教育的授课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通常情况下,采取言语与情态(如手势、动作、表情、体态等)相结合的“人人”双向交流,比只有言语沟通的“人机”单向交流效果要好。但具体采取哪种方式更好,要应因时、因地、因人、因内容而定。此外,在授课中还可以辅之以课堂提问、讨论等,以突出重点,解决疑点,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交换各自不同意见和观点,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言时间,让同学们无所顾忌的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平论当前的形势与政策,必要时还要继续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社会考察以及充分利用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巨大进步的认识。

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大学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我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提前上了一课。

虽然我们在大学的《形势与政策》课结束了,但社会的形势与政策还在不断的变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会不间断的接触到形势与政策,不断的完善自己,更深刻的了解社会的形势和国家政策,让我们更有准备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学习形势政策课的收获与感想

浅谈台海关系

马英九执政二年来,两岸关系呈现“总体形势大幅好转、重大矛盾依然存在、发展趋势审慎乐观”的态势。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对于促进两岸繁荣稳定、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国内外的形势来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仍面临一些变数。

自古以来,台湾海峡就是中国的内海。台湾日月潭像中华五岳一样受人欣羡。公元三世纪以来,台湾岛与内地之间的交流没有中断过。即便是国共争执后的两岸分治时期也是这样。海峡两岸同属一个国家。海峡两岸的关系是兄弟关系,不是邻里关系。无论处于弱势也好,强势也好,振兴中华的重任不能遁词而丢。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是没人可以抹杀的事实,两岸终将走向统一,这是历史的潮流也是全球亿万华人共同的愿望. 1949年12月,国共战争,国民党败退,共产党取得了大陆的统治权,蒋介石撤至台湾,收集残部,负隅孤岛。到此,共产党统治大陆,国民党治理台湾,海峡两岸分治局面延宕至今. 1949年蒋介石坚持"反攻大陆"的方针.蒋氏父子虽与大陆采取敌对政策,但反对台独.蒋氏父子去世后,李登辉上台后抛出"一边一国论".陈水扁步其后尘,大力推行台独政策,两岸关系恶化,渐行渐远.2008年,马英就上台后,采取"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开始与大陆接触,目前两岸关系虽大为缓和,但本质未变。

目前两岸关系较之于以前有了历史性的转变. 首先,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两岸贸易和台商在大陆投资规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存度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大陆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增强,两岸经贸关系正在出现一个质的变化,那就是,大陆市场正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两岸签署了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四项协议,并就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措施,及加强两岸工商、航运和金融合作达成了许多共识。两岸同胞渴望三十年的通航、通邮已变为现实,“大三通”时代的到来把人们带入“一日生活圈””,这些举措,都更进一步促进两岸的经贸交流.其次,两岸人员交流不断增多。一是两岸人员互访不断增加;二是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选择到大陆寻找就业机会;三是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特别是白领阶层,选择在大陆长期居住;四是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到大陆就学;五是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收看大陆的文艺节目和旅游风光节目。这些情况有助于加强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感。

同时,台湾已开放大陆居民到台旅游,两岸人民间感情逐步加深.再次,政治上交流增多。国共两党建立了定期沟通平台,包括开展不同层级的党务人员互访,进行有关改善两岸关系的商讨及国共两党高层领导的交流.从连战大陆之行开始,国民党高层陆续登上大陆,开展两党的高层交流与合作。两岸关系更加务实,两岸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追求“共创双赢”。然而两岸关系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交流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也还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一些症结问题一时不易解决。双方取得共识以和平发展大局为重,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发挥政治智慧,寻求解决办法,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解决当前急需解决也能够解决的问题,同时积极寻求化解矛盾、解决难题的办法,以富有成效的努力,扎扎实实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实际进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十六字方针,得到 台湾方面的认同。马英九先生也提出,希望能为两岸关系开创互信、互谅、互助、互利的新时代,在“宪法”的框架,以及“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下,改善两岸关系,是台湾民众共同的期望. 然而,虽然台海局势得到很多的改变提高,但是在两岸关系在经济、军事、民生上的一些差异成为两岸统一的障碍。

从军事上说,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和大陆大搞军备竞赛,每每花大价钱从美国那里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给台海安全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大陆虽谴责美方,但是毫无效果,只得自己加紧武器研发工作。从陈水扁时的兵棋推演,到现在马英九的“不武”,一直在军费开支上居高不下,这是他们用来对抗大陆的手段。从大陆的战略角度看,台湾是出入太平洋的关口,若不能收回,将严重制约我们的发展。 从经济上看,台湾的GDP比大陆任何一个省的都要高出许多,我们的贫穷使得台湾人不屑与我们统一,但是现在台湾要把经济搞上去,还是得和大陆合作,加强交流,所以马英九才“不独”,现在大陆的经济比之三十年前以天壤之别,有经济实力和台湾来一场战争,但是我们不能以改革三十年的成就都拼在这场战争上,如果打,我们的经济起码倒退三十年,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脚步会越来越艰难。

从民生来看,就其制度与大陆的不同,比较接近西方的民主制度,如果就业,教育,保障问题搞不好的话,这个执政党就很可能会下台。其实台湾一直秉承的三民主义,到现在对中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很难说清楚,这也是台海的矛盾所在。

目前马英九实施的是“不独,不统,不武”的政策,其目的是维持现状,能在发展经济方面无战争之虞。其实三通,都是方面经济的发展。现在美国要走出经济危机,无暇东顾,台湾当然不能有什么大的动作,要不一旦冲突,对谁都不利。再者,台湾不能在国际上占得一席之地,在文化和政治上都没有认同感,台湾人民需要属于中华民族的意识,这是需要意识形态方面对其改造。

就这几个方面,我们如果要实现统一,必先在经济上远胜台湾,虽然美国一直在制衡,但是在目前的经济危机下,美国并不想被台湾托下水。这正是我们发展的好时机,真到了我们国富民强的时候,台湾自然统一。危机只是一时,但这个危机是中国有能力解决的。

回顾大陆对台政策,在江泽民时代是以著名的“江八点”为主导,希望“三通”促进交流来逐步争取和平统一。这个时候两岸的主导权掌握在了台湾当局的手里,玩弄台湾主体意识的族群对立、扮演“悲情英雄”成为“台独”势力政客惯用的手段而且屡试不爽。大陆方面要么是缺乏力度的国台办的声明,要么是过于强势的军事演习,这样的“文恫武吓”恰恰中了岛内“台独”势力的下怀。而现在胡锦涛对台政策发生了渐变,首先是制定《反分裂国家法》。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标志我们在反“台独”方面走入了正轨,这个轨就是法律的轨道做到了“有理”也给我们做出任何的反“台独”反应奠定了法律基础。因此,在统一的进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大方面讲,《反分裂国家法》给予了我们对台政策很大的弹性空间,“反分裂”什么是“分裂”言行,什么程度的“分裂”言行触及这个法律是由这个法律的制定者大陆所决定的。那么就可以将台独分子和台湾、台湾人民、企业、友好或中立团体分开看待,这有助于瓦解台独势力,为其他强力解决的方案创造有利的条件。

其次从具体的措施讲,当坚持以下原则:坚定立场、开拓思路、手段灵活、主动出击、认清形势、对症下药。在追求文化认同感、紧密经济联系上做文章,重点做好宣传工作,主动争取台湾民意。

1、坚持立场不放松。我们的立场就是绝不允许台湾独立,只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但绝不放弃武力,这一立场我们绝不后退,这不仅仅是大陆政府的立场,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立场,这一条我们的政府作的很好。统一模式上有要有新思路,新内容。要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要告诉台湾人民统一的好处,分裂的弊端,要给台湾当局以一定的利益,充分调动台湾统一的积极性,争取主导权,要注意两岸统一与收回香港、澳门是有相当大的差别。

2、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个中国”的核心就是一个文化中国,两岸交流不能仅仅是经济交流,更重要的是文化交流,如果台湾民众都有文化认同感,尤其是对台湾年轻一代,那么台独分子怎么跳也不能把台湾带向独立。经济上,要在“台湾边缘化”上做足文章,把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即使台湾要走向独立,只要我们一拿起经济制裁的武器就可以吓阻台独。

3、主动出击。首先应主动争取台湾人民,把主战场放在争取台湾民意上,只要把反对台湾独立的民众转为支持统一,就有希望。其次,积极拉拢反对台独的台湾势力,尤其是以蓝营为代表的台湾政治人物。第三,在国际社会上,继续孤立台湾。台湾当局现在能够与我们抵抗主要是有美国和日本的支持,而如何消解美日对台的支持,需要我们的外交人士以卓越的本领进行外交努力。

学习形势政策课的收获与感想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学生包括大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本学期形势政策课程的学习,帮助我正确认识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极大激发了我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我更好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把握未来。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令全世界瞩目,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又为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其腾飞的契机,历史悠久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正焕发着青春,复兴崛起。

但“福兮祸之所伏”,在中国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国内的突发事件也频频发生,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08年春节期间,南方各省遭遇特大冰雪灾害,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交通中断,电力、供水设施遭受重创,春运受阻,群众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但党和国家及时作出战略部署,发放救援物资,是受灾民众安得一个祥和的春节。“5.12”汶川大地震期间,四川省共有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同时对自然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影响。但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援,人民子弟兵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持续作战把大批灾区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又为灾区群众运来了大量急需物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国各族人民以捐款等形式为灾区群众送去了温暖。3月14日,拉萨发生了极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的暴力事件,对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造成了恶劣影响,党中央在第一时间平息了暴动,遏制了不法分子企图分裂国家主权的行为。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拉萨“3•14”暴力事件不是偶然、孤立的活动,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的。09年7月15日新疆又发生了一起打砸抢烧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一些暴徒袭击无辜群众,打砸公共设施,哄抢店铺商场,破坏社会秩序,行为之恶劣、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各族干部群众谴责暴力行径,打击犯罪活动,努力维护法律尊严,恢复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从以上事实中我们看出,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都难不倒伟大的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都无法阻挡中国各民族团结统一的热情和信心,都不能击败生命力强盛的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作为当代大学生,代表着祖国发展的未来,更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这些事件的性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坚决与一些不发组织,妄图分裂国家主权的行为作斗争。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例如,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在55年,印度又越过“麦克马洪线”,侵占兼则马尼,并一度入侵塔马顿和朗久等地,在马及墩地区挑起了武装冲突,气焰十分嚣张。 1959年3月,西藏反动农奴主上层集团发动叛乱后,印度当局趁机向中国提出大片领土要求,要求中国承认印度占领的中印边境东段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和中段2000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是合法的,而且要求中国政府承认从未被印度占领过的中印边境西段3.3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即阿克塞钦地区)也属于印度。印度政府还多次派军队和飞机入侵中国领土和领空,挑起武装冲突。1962年10月10日,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向中国发动大规模的全面进攻。解放军被迫向入侵印军发动猛烈还击,一举歼灭印军8700多人,把所有盘踞在中国境内的印军据点全部拔除,给印度侵略者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近几年来,印度的经济实力有所增强,其军事战略目标也有所变化,即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控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最终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 在这种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印度近年来每年投入100多亿美元的军费发展军事力量,并将在今后逐年增加,争取在2015年前进入“世界一级军事大国”的行列。印度海军已拥有包括2艘轻型航母在内的100余艘舰只。为了获得海上强国的地位,印度海军的主战装备正向大型化、导弹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目标是控制印度洋,而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之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 为了适应与中国未来在山地作战的特点,印度专门组建了10个山地师,其中9个部署在中印边境。目前,印度中印边境上部署了印全部军力的1/3以上,特别是空军在中印边境对中国形成局部的绝对优势。另外,印度在中印边境还部署有担任边防警戒、巡逻和配合作战任务的准军事部队以及武装警察10余方人。 印度退役将军活拉在其《战略分析》一书中提醒印度军队:“印度在中印边境的防御计划必须确保有进行反击的能力,而中国的新藏公路的脆弱性是值得注意的。”在中印东段、中段和西段三段边境中,印度重点强化西段边界的战备活动。自80年代起,印度不惜耗巨资在地理环境恶劣的中印西段边界的拉达克地区全面进行战场建设,目前该地区的战场准备已具规模,囤集了7倍于中国的兵力。此外,度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举行了数十次以中国为假想敌的作战演习。 1998年5月,印度连续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强行跨入了“核门槛”。而印度进行核试验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国。在核试验前,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多次公开宣称中国是印度“潜在的头号威胁”。在核试验后,印度总理又公然声称,印度是在“对地区和全球安全形势作了全面、认真的评估”后决定进行核试验的。他说,“印度处在核武器包围之中”,它与两个邻国的“互不信任”是其进行核试验的原因之一,其中一个邻国指中国,另一个指的是巴基斯坦。 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多次叫嚣说“中国是印度的最大威胁”。有关专家称,他通过出访日本和加强同美国的军事关系,正在构筑对中国的封锁。在该部长的亲自主持下,印度军方正在加强同在南沙问题上与我有主权争端的国家的军事关系。2000年10月,印度本计划与越南等国在中国南海举行针对中国的联合演习,由于中方的抗议,此次演习才未如期进行。印度这样做的意图是想封锁中国的“南大门”。 种种现实和迹象已表明,印度对中国的安全已构成现实威胁。 破碎的海洋国土 中国除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之外,还有300多万公里的海洋国土,但环顾海洋,我们发现,那是一片破碎的海洋国土。 钓鱼岛自隋朝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蕴藏着大量的石油资源和渔业资源,且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谁控制了它,谁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对方。日本政府不顾历史事实,自70年代初起就实际占领了钓鱼岛,并在上面修建了包括直升机场在内的许多设施。日本历史学家井上靖曾说,日本占领了钓鱼岛,就等于把枪架在了中国的鼻子上。日本占领钓鱼岛之后,派大量舰船对该岛进行了控制,使中国渔民无法去该岛附近海域打鱼,并使中国正常的科学探测活动也无法进行。加之,日本右翼分子在日本政府的纵容下,每年都在钓鱼岛挑起事端。 再看中国南海,更是令人目不忍睹,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南海岛屿大部分已被侵占。越南侵占了南海西部和西南部的27个岛屿;菲律宾侵占了南海东北部的8个岛屿;马来西亚侵占了南海南部的4个岛屿。 侵占中国南海岛屿的国家已捞取了巨大的好处。这些国家从上述海域中打出了120余口石油天然气井。其中马来西亚90口,1985年产量达250万吨,2000年产量达350万吨;菲律宾和越南各7口。越南曾是贫油国,在此之前每年都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石油,但现在的石油年产量却达400多万吨,一跃成为石油出口国。可以说中国南海已被搞得千疮百孔。 从战略上来看,中国南海的地位更是重要。它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亚欧大陆的交通要冲,被地缘战略学家称为“亚洲的地中海”。南海海域南接马六甲海峡,东北部紧连巴林塘海峡、巴士海峡和台湾海峡。尤其是马六甲海峡素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它不仅是西方尤其是日本海上运输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必经之路,也是美国海军从西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主要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有争端的国家正通过各种途径促使该问题国际化,甚至不惜“引狼入室”,把美国等外部势力引入其中,增大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 越、菲、马等国为了长期侵占中国南海的岛礁,经常进行接触。三国在划分南沙势力范围、维护各自既得利益方面,已达成了默契,彼此互不影响,共同对付中国。 特别是菲律宾,近几年在侵占中国南沙岛礁问题上更是不择手段。1996年,菲律宾政府邀请数十名外国记者至其非法占领的岛礁上参观采访,试图使其侵占中国岛礁成为既成事实,并得到西方承认。1998年12月,菲律宾政府又拉美众议员罗拉巴克尔乘坐菲空军飞机飞抵南沙群岛,特别是在美济礁上空盘旋了几圈。罗拉巴克尔看后声称,他将向美国会提出报告,敦促美国政府“以外交和经济手段促使中国设法放弃使用武力,撤回军舰和拆除防御工事”。等许多事情都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早日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为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心。他滔滔不决的话语,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国家高干所具备的良好素养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因知识的积淀所带来的无限欢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们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容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又曰:“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南人学问清通简要。”出生南方属地的刘博士更是见学精要,这充分体现在其讲演过程之中。对2005年关于民族方面的八件大事的精辟叙述,以及对国家民族政策的有力诠释,都体现出作为一名民族工作者精深的专业素养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而对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的独到分析和良好的建言,更增进了我们的感激之情。但是,正因为这些,我们在感慨之余不禁产生了几许遗憾。第

一、全国的贫富差距在继续拉大,特别是广大的西部民族地区长期贫穷落后,并看不到缩小差距的迹象,这对于全国所有的民族工作者来说都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用现今国家上通行的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来计算,虽然统计的口径各不一样,结果也存在争议,但查看大多报刊、杂志上散布的各个计算结果,可以肯定,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关于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可以说,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主要来自东西部,特别是西部广大的农村地区贫穷落后。第

二、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还是要促进充分就业?当一国的就业压力大到连作为“精英”的大学生们都无法获得工作时,我们是否考虑过是不是我们的机制出了问题?抑或我们的指导思想有偏差?我们有一个通行的想法,那就是把大学生作为人才引向西部,帮助当地建设和致富,但这样做会产生几个问题。一是把他们引到西部会加重西部地区的就业负担,对本已严重的就业形势有如火上焦油。广大的西部地区学历不高这是事实,中专或大专文凭的工作者比比皆是,大学本科甚至研究生们拥入西部,不但会挤掉他们的饭碗,还会给现在正就读的中专或大专学习者以致命的打击,而一旦没有了工作,脱贫致富、小康等各种目标的实现谈何容易。二是把他们引到西部能否该政策的实现预期效果值得商榷。我们都知道,人们在作投资时总要考虑回报,而一旦投资产生无回报或低回报时,便会引起撤资或在下一阶段无法融资,大学生到西部去很有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投资”现象。所以说,在政府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情况下,将就业压力转移给西部地区未必是明智之举。第

三、过分强调民族性与特殊性,是否会掩盖某些问题的存在和延缓搁臵解决现存问题的良策?总之,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并不表示我们无所作为,只要我们本着情为民所系、力为民所用的心态,积极构建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脚踏实地,刻苦专研,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会欣欣向荣!不断向前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自己已经大四即将面临毕业,而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也陪伴自己了四个年头。回头想这四年间,或许在只有这门课上才能真正找到那种关注国家,关心民生,胸怀天下,壮志未酬的情怀。或许这就是青年,就是年轻!

记得第一次上这门课是在一个大教室里,那次我们看了一个荡气回肠的视频,视频回顾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看着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铁路顺势铺开,经济总量的增长,民生的改善,一股甘愿做社会主义大厦上的一小块砖那种想法就油然而生。当时的自己甚至对自己这种想法感到吃惊,兴奋。或许是由于高中时的自己只是关注于学习,心中只想着怎么考得好成绩,怎么才能上一所好大学,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生活圈子里就像那句话所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外面发生的一切都好像与自己无关。那时的我没有时代的感觉,更没有胸怀天下关注民生的青年使命。自己的理想也只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至于为什么要考大学?考大学时候干什么?我该干什么?为什么?等这些问题从来没有深刻的体会过。那节课之后我如醍醐灌顶,回去之后想了很多很多,关于自己,关于未来。

通过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我意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我们每一个青年的未来,我们青年应该把自己的奋斗方向与国家的形势与政策与民族的使命感结合起来,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形势瞬息万变,只有跟得上它的发展方向适时的调整自己才能很好的实现自己的未来,理想。历史环境,形势,政策等这些看似无关的东西往往决定着我们每一个青年人的发展空间和限制。我们要不仅要学会依据形势与政策找准自己的定位,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升自我包括个人能力和素质方面,同时还要学会适时的利用形势和政策因素,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等因素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理解力,培养把握时代命脉,大胆预测形势政策的胆识,自觉利用形势与政策形成自我发展的良好外部因素从而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民族有用的人。

毛主席曾所过年轻人是八九点钟的的太阳,未来是属于我们青年人的。青年人从古至今都是推动社会和历史进步的一支主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还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向来都是如此。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是最具潜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因此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个人理想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复兴。

当代世界形势瞬息万变,表面的平和下往往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谁都不知道下一刻将是什么。但这并不意味着消极被动,正是因为此我们才要以一颗大胆谨慎的心去积极的迎接面对,把握时代命脉,走在形势的最前沿,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坚定信念,努力学习从而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瞬息万变的形势,千变万化的政策,时代的风云总是看似让人捉摸不定,晴空万里下往往蕴含着波涛汹涌。也正是因为如此更是彰显了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必要性。通过这门课程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更加深了的了解了祖国,认识了世界,了解了自己身边的世界,认识到自己与时代前沿的差距,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让我在思想上也更进一步,也为我走出学校去实现自己抱负理想打下了理论基础让自己始终能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去面对瞬息万变形势,从而牢牢把握时代的命脉,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第三篇:学习形势政策课的收获与感想

学院:经贸学院 班级:经济0801 姓名:闫振方 学号:200846910212

摘要: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世界形势,国家政策都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把握时代脉搏,跟随时代形势显得特别重要。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如何去分析,判断形势的变化与政策的制定。为我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关键词:发展,突发事件,专业知识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学生包括大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本学期形势政策课程的学习,帮助我正确认识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极大激发了我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我更好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把握未来。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令全世界瞩目,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又为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其腾飞的契机,历史悠久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正焕发着青春,复兴崛起。

但“福兮祸之所伏”,在中国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国内的突发事件也频频发生,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08年春节期间,南方各省遭遇特大冰雪灾害,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交通中断,电力、供水设施遭受重创,春运受阻,群众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但党和国家及时作出战略部署,发放救援物资,是受灾民众安得一个祥和的春节。“5.12”汶川大地震期间,四川省共有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同时对自然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影响。但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援,人民子弟兵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持续作战把大批灾区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又为灾区群众运来了大量急需物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国各族人民以捐款等形式为灾区群众送去了温暖。3月14日,拉萨发生了极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的暴力事件,对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造成了恶劣影响,党中央在第一时间平息了暴动,遏制了不法分子企图分裂国家主权的行为。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拉萨“3•14”暴力事件不是偶然、孤立的活动,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的。09年7月15日新疆又发生了一起打砸抢烧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一些暴徒袭击无辜群众,打砸公共设施,哄抢店铺商场,破坏社会秩序,行为之恶劣、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各族干部群众谴责暴力行径,打击犯罪活动,努力维护法律尊严,恢复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从以上事实中我们看出,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都难不倒伟大的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都无法阻挡中国各民族团结统一的热情和信心,都不能击败生命力强盛的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作为当代大学生,代表着祖国发展的未来,更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这些事件的性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坚决与一些不发组织,妄图分裂国家主权的行为作斗争。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例如,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在55年,印度又越过“麦克马洪线”,侵占兼则马尼,并一度入侵塔马顿和朗久等地,在马及墩地区挑起了武装冲突,气焰十分嚣张。 1959年3月,西藏反动农奴主上层集团发动叛乱后,印度当局趁机向中国提出大片领土要求,要求中国承认印度占领的中印边境东段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和中段2000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是合法的,而且要求中国政府承认从未被印度占领过的中印边境西段3.3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即阿克塞钦地区)也属于印度。印度政府还多次派军队和飞机入侵中国领土和领空,挑起武装冲突。1962年10月10日,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向中国发动大规模的全面进攻。解放军被迫向入侵印军发动猛烈还击,一举歼灭印军8700多人,把所有盘踞在中国境内的印军据点全部拔除,给印度侵略者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近几年来,印度的经济实力有所增强,其军事战略目标也有所变化,即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控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最终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 在这种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印度近年来每年投入100多亿美元的军费发展军事力量,并将在今后逐年增加,争取在2015年前进入“世界一级军事大国”的行列。印度海军已拥有包括2艘轻型航母在内的100余艘舰只。为了获得海上强国的地位,印度海军的主战装备正向大型化、导弹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目标是控制印度洋,而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之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 为了适应与中国未来在山地作战的特点,印度专门组建了10个山地师,其中9个部署在中印边境。目前,印度中印边境上部署了印全部军力的1/3以上,特别是空军在中印边境对中国形成局部的绝对优势。另外,印度在中印边境还部署有担任边防警戒、巡逻和配合作战任务的准军事部队以及武装警察10余方人。 印度退役将军活拉在其《战略分析》一书中提醒印度军队:“印度在中印边境的防御计划必须确保有进行反击的能力,而中国的新藏公路的脆弱性是值得注意的。”在中印东段、中段和西段三段边境中,印度重点强化西段边界的战备活动。自80年代起,印度不惜耗巨资在地理环境恶劣的中印西段边界的拉达克地区全面进行战场建设,目前该地区的战场准备已具规模,囤集了7倍于中国的兵力。此外,度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举行了数十次以中国为假想敌的作战演习。 1998年5月,印度连续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强行跨入了“核门槛”。而印度进行核试验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国。在核试验前,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多次公开宣称中国是印度“潜在的头号威胁”。在核试验后,印度总理又公然声称,印度是在“对地区和全球安全形势作了全面、认真的评估”后决定进行核试验的。他说,“印度处在核武器包围之中”,它与两个邻国的“互不信任”是其进行核试验的原因之一,其中一个邻国指中国,另一个指的是巴基斯坦。 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多次叫嚣说“中国是印度的最大威胁”。有关专家称,他通过出访日本和加强同美国的军事关系,正在构筑对中国的封锁。在该部长的亲自主持下,印度军方正在加强同在南沙问题上与我有主权争端的国家的军事关系。2000年10月,印度本计划与越南等国在中国南海举行针对中国的联合演习,由于中方的抗议,此次演习才未如期进行。印度这样做的意图是想封锁中国的“南大门”。 种种现实和迹象已表明,印度对中国的安全已构成现实威胁。 破碎的海洋国土 中国除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之外,还有300多万公里的海洋国土,但环顾海洋,我们发现,那是一片破碎的海洋国土。 钓鱼岛自隋朝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蕴藏着大量的石油资源和渔业资源,且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谁控制了它,谁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对方。日本政府不顾历史事实,自70年代初起就实际占领了钓鱼岛,并在上面修建了包括直升机场在内的许多设施。日本历史学家井上靖曾说,日本占领了钓鱼岛,就等于把枪架在了中国的鼻子上。日本占领钓鱼岛之后,派大量舰船对该岛进行了控制,使中国渔民无法去该岛附近海域打鱼,并使中国正常的科学探测活动也无法进行。加之,日本右翼分子在日本政府的纵容下,每年都在钓鱼岛挑起事端。 再看中国南海,更是令人目不忍睹,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南海岛屿大部分已被侵占。越南侵占了南海西部和西南部的27个岛屿;菲律宾侵占了南海东北部的8个岛屿;马来西亚侵占了南海南部的4个岛屿。 侵占中国南海岛屿的国家已捞取了巨大的好处。这些国家从上述海域中打出了120余口石油天然气井。其中马来西亚90口,1985年产量达250万吨,2000年产量达350万吨;菲律宾和越南各7口。越南曾是贫油国,在此之前每年都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石油,但现在的石油年产量却达400多万吨,一跃成为石油出口国。可以说中国南海已被搞得千疮百孔。 从战略上来看,中国南海的地位更是重要。它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亚欧大陆的交通要冲,被地缘战略学家称为“亚洲的地中海”。南海海域南接马六甲海峡,东北部紧连巴林塘海峡、巴士海峡和台湾海峡。尤其是马六甲海峡素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它不仅是西方尤其是日本海上运输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必经之路,也是美国海军从西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主要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有争端的国家正通过各种途径促使该问题国际化,甚至不惜“引狼入室”,把美国等外部势力引入其中,增大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 越、菲、马等国为了长期侵占中国南海的岛礁,经常进行接触。三国在划分南沙势力范围、维护各自既得利益方面,已达成了默契,彼此互不影响,共同对付中国。 特别是菲律宾,近几年在侵占中国南沙岛礁问题上更是不择手段。1996年,菲律宾政府邀请数十名外国记者至其非法占领的岛礁上参观采访,试图使其侵占中国岛礁成为既成事实,并得到西方承认。1998年12月,菲律宾政府又拉美众议员罗拉巴克尔乘坐菲空军飞机飞抵南沙群岛,特别是在美济礁上空盘旋了几圈。罗拉巴克尔看后声称,他将向美国会提出报告,敦促美国政府“以外交和经济手段促使中国设法放弃使用武力,撤回军舰和拆除防御工事”。等许多事情都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早日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为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心。他滔滔不决的话语,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国家高干所具备的良好素养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因知识的积淀所带来的无限欢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们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容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又曰:“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南人学问清通简要。”出生南方属地的刘博士更是见学精要,这充分体现在其讲演过程之中。对2005年关于民族方面的八件大事的精辟叙述,以及对国家民族政策的有力诠释,都体现出作为一名民族工作者精深的专业素养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而对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的独到分析和良好的建言,更增进了我们的感激之情。但是,正因为这些,我们在感慨之余不禁产生了几许遗憾。第

一、全国的贫富差距在继续拉大,特别是广大的西部民族地区长期贫穷落后,并看不到缩小差距的迹象,这对于全国所有的民族工作者来说都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用现今国家上通行的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来计算,虽然统计的口径各不一样,结果也存在争议,但查看大多报刊、杂志上散布的各个计算结果,可以肯定,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关于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可以说,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主要来自东西部,特别是西部广大的农村地区贫穷落后。第

二、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还是要促进充分就业?当一国的就业压力大到连作为“精英”的大学生们都无法获得工作时,我们是否考虑过是不是我们的机制出了问题?抑或我们的指导思想有偏差?我们有一个通行的想法,那就是把大学生作为人才引向西部,帮助当地建设和致富,但这样做会产生几个问题。一是把他们引到西部会加重西部地区的就业负担,对本已严重的就业形势有如火上焦油。广大的西部地区学历不高这是事实,中专或大专文凭的工作者比比皆是,大学本科甚至研究生们拥入西部,不但会挤掉他们的饭碗,还会给现在正就读的中专或大专学习者以致命的打击,而一旦没有了工作,脱贫致富、小康等各种目标的实现谈何容易。二是把他们引到西部能否该政策的实现预期效果值得商榷。我们都知道,人们在作投资时总要考虑回报,而一旦投资产生无回报或低回报时,便会引起撤资或在下一阶段无法融资,大学生到西部去很有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投资”现象。所以说,在政府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情况下,将就业压力转移给西部地区未必是明智之举。第

三、过分强调民族性与特殊性,是否会掩盖某些问题的存在和延缓搁臵解决现存问题的良策?总之,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并不表示我们无所作为,只要我们本着情为民所系、力为民所用的心态,积极构建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脚踏实地,刻苦专研,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会欣欣向荣!不断向前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第四篇:学习形势政策课的收获与感想

河南工业大学

申化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学生包括大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本学期形势政策课程的学习,帮助我正确认识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极大激发了我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我更好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把握未来。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令全世界瞩目,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又为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其腾飞的契机,历史悠久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正焕发着青春,复兴崛起。

但“福兮祸之所伏”,在中国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国内的突发事件也频频发生,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08年春节期间,南方各省遭遇特大冰雪灾害,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交通中断,电力、供水设施遭受重创,春运受阻,群众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但党和国家及时作出战略部署,发放救援物资,是受灾民众安得一个祥和的春节。“5.12”汶川大地震期间,四川省共有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同时对自然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影响。但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援,人民子弟兵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持续作战把大批灾区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又为灾区群众运来了大量急需物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国各族人民以捐款等形式为灾区群众送去了温暖。3月14日,拉萨发生了极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的暴力事件,对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造成了恶劣影响,党中央在第一时间平息了暴动,遏制了不法分子企图分裂国家主权的行为。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拉萨“3•14”暴力事件不是偶然、孤立的活动,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的。09年7月15日新疆又发生了一起打砸抢烧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一些暴徒袭击无辜群众,打砸公共设施,哄抢店铺商场,破坏社会秩序,行为之恶劣、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各族干部群众谴责暴力行径,打击犯罪活动,努力维护法律尊严,恢复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从以上事实中我们看出,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都难不倒伟大的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都无法阻挡中国各民族团结统一的热情和信心,都不能击败生命力强盛的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作为当代大学生,代表着祖国发展的未来,更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这些事件的性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坚决与一些不发组织,妄图分裂国家主权的行为作斗争。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例如,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在55年,印度又越过“麦克马洪线”,侵占兼则马尼,并一度入侵塔马顿和朗久等地,在马及墩地区挑起了武装冲突,气焰十分嚣张。 1959年3月,西藏反动农奴主上层集团发动叛乱后,印度当局趁机向中国提出大片领土要求,要求中国承认印度占领的中印边境东段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和中段2000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是合法的,而且要求中国政府承认从未被印度占领过的中印边境西段3.3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即阿克塞钦地区)也属于印度。印度政府还多次派军队和飞机入侵中国领土和领空,挑起武装冲突。1962年10月10日,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向中国发动大规模的全面进攻。解放军被迫向入侵印军发动猛烈还击,一举歼灭印军8700多人,把所有盘踞在中国境内的印军据点全部拔除,给印度侵略者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近几年来,印度的经济实力有所增强,其军事战略目标也有所变化,即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控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最终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 在这种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印度近年来每年投入100多亿美元的军费发展军事力量,并将在今后逐年增加,争取在2015年前进入“世界一级军事大国”的行列。印度海军已拥有包括2艘轻型航母在内的100余艘舰只。为了获得海上强国的地位,印度海军的主战装备正向大型化、导弹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目标是控制印度洋,而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之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 为了适应与中国未来在山地作战的特点,印度专门组建了10个山地师,其中9个部署在中印边境。目前,印度中印边境上部署了印全部军力的1/3以上,特别是空军在中印边境对中国形成局部的绝对优势。另外,印度在中印边境还部署有担任边防警戒、巡逻和配合作战任务的准军事部队以及武装警察10余方人。 印度退役将军活拉在其《战略分析》一书中提醒印度军队:“印度在中印边境的防御计划必须确保有进行反击的能力,而中国的新藏公路的脆弱性是值得注意的。”在中印东段、中段和西段三段边境中,印度重点强化西段边界的战备活动。自80年代起,印度不惜耗巨资在地理环境恶劣的中印西段边界的拉达克地区全面进行战场建设,目前该地区的战场准备已具规模,囤集了7倍于中国的兵力。此外,度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举行了数十次以中国为假想敌的作战演习。 1998年5月,印度连续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强行跨入了“核门槛”。而印度进行核试验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国。在核试验前,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多次公开宣称中国是印度“潜在的头号威胁”。在核试验后,印度总理又公然声称,印度是在“对地区和全球安全形势作了全面、认真的评估”后决定进行核试验的。他说,“印度处在核武器包围之中”,它与两个邻国的“互不信任”是其进行核试验的原因之一,其中一个邻国指中国,另一个指的是巴基斯坦。 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多次叫嚣说“中国是印度的最大威胁”。有关专家称,他通过出访日本和加强同美国的军事关系,正在构筑对中国的封锁。在该部长的亲自主持下,印度军方正在加强同在南沙问题上与我有主权争端的国家的军事关系。2000年10月,印度本计划与越南等国在中国南海举行针对中国的联合演习,由于中方的抗议,此次演习才未如期进行。印度这样做的意图是想封锁中国的“南大门”。 种种现实和迹象已表明,印度对中国的安全已构成现实威胁。 破碎的海洋国土 中国除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之外,还有300多万公里的海洋国土,但环顾海洋,我们发现,那是一片破碎的海洋国土。 钓鱼岛自隋朝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蕴藏着大量的石油资源和渔业资源,且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谁控制了它,谁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对方。日本政府不顾历史事实,自70年代初起就实际占领了钓鱼岛,并在上面修建了包括直升机场在内的许多设施。日本历史学家井上靖曾说,日本占领了钓鱼岛,就等于把枪架在了中国的鼻子上。日本占领钓鱼岛之后,派大量舰船对该岛进行了控制,使中国渔民无法去该岛附近海域打鱼,并使中国正常的科学探测活动也无法进行。加之,日本右翼分子在日本政府的纵容下,每年都在钓鱼岛挑起事端。 再看中国南海,更是令人目不忍睹,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南海岛屿大部分已被侵占。越南侵占了南海西部和西南部的27个岛屿;菲律宾侵占了南海东北部的8个岛屿;马来西亚侵占了南海南部的4个岛屿。 侵占中国南海岛屿的国家已捞取了巨大的好处。这些国家从上述海域中打出了120余口石油天然气井。其中马来西亚90口,1985年产量达250万吨,2000年产量达350万吨;菲律宾和越南各7口。越南曾是贫油国,在此之前每年都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石油,但现在的石油年产量却达400多万吨,一跃成为石油出口国。可以说中国南海已被搞得千疮百孔。 从战略上来看,中国南海的地位更是重要。它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亚欧大陆的交通要冲,被地缘战略学家称为“亚洲的地中海”。南海海域南接马六甲海峡,东北部紧连巴林塘海峡、巴士海峡和台湾海峡。尤其是马六甲海峡素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它不仅是西方尤其是日本海上运输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必经之路,也是美国海军从西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主要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有争端的国家正通过各种途径促使该问题国际化,甚至不惜“引狼入室”,把美国等外部势力引入其中,增大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 越、菲、马等国为了长期侵占中国南海的岛礁,经常进行接触。三国在划分南沙势力范围、维护各自既得利益方面,已达成了默契,彼此互不影响,共同对付中国。 特别是菲律宾,近几年在侵占中国南沙岛礁问题上更是不择手段。1996年,菲律宾政府邀请数十名外国记者至其非法占领的岛礁上参观采访,试图使其侵占中国岛礁成为既成事实,并得到西方承认。1998年12月,菲律宾政府又拉美众议员罗拉巴克尔乘坐菲空军飞机飞抵南沙群岛,特别是在美济礁上空盘旋了几圈。罗拉巴克尔看后声称,他将向美国会提出报告,敦促美国政府“以外交和经济手段促使中国设法放弃使用武力,撤回军舰和拆除防御工事”。等许多事情都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早日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为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心。他滔滔不决的话语,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国家高干所具备的良好素养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因知识的积淀所带来的无限欢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们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容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又曰:“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南人学问清通简要。”出生南方属地的刘博士更是见学精要,这充分体现在其讲演过程之中。对2005年关于民族方面的八件大事的精辟叙述,以及对国家民族政策的有力诠释,都体现出作为一名民族工作者精深的专业素养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而对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的独到分析和良好的建言,更增进了我们的感激之情。但是,正因为这些,我们在感慨之余不禁产生了几许遗憾。第

一、全国的贫富差距在继续拉大,特别是广大的西部民族地区长期贫穷落后,并看不到缩小差距的迹象,这对于全国所有的民族工作者来说都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用现今国家上通行的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来计算,虽然统计的口径各不一样,结果也存在争议,但查看大多报刊、杂志上散布的各个计算结果,可以肯定,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关于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可以说,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主要来自东西部,特别是西部广大的农村地区贫穷落后。第

二、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还是要促进充分就业?当一国的就业压力大到连作为“精英”的大学生们都无法获得工作时,我们是否考虑过是不是我们的机制出了问题?抑或我们的指导思想有偏差?我们有一个通行的想法,那就是把大学生作为人才引向西部,帮助当地建设和致富,但这样做会产生几个问题。一是把他们引到西部会加重西部地区的就业负担,对本已严重的就业形势有如火上焦油。广大的西部地区学历不高这是事实,中专或大专文凭的工作者比比皆是,大学本科甚至研究生们拥入西部,不但会挤掉他们的饭碗,还会给现在正就读的中专或大专学习者以致命的打击,而一旦没有了工作,脱贫致富、小康等各种目标的实现谈何容易。二是把他们引到西部能否该政策的实现预期效果值得商榷。我们都知道,人们在作投资时总要考虑回报,而一旦投资产生无回报或低回报时,便会引起撤资或在下一阶段无法融资,大学生到西部去很有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投资”现象。所以说,在政府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情况下,将就业压力转移给西部地区未必是明智之举。第

三、过分强调民族性与特殊性,是否会掩盖某些问题的存在和延缓搁置解决现存问题的良策?总之,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并不表示我们无所作为,只要我们本着情为民所系、力为民所用的心态,积极构建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脚踏实地,刻苦专研,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会欣欣向荣!不断向前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 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作者邮箱:lyhk666@163.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课感想

浅谈形势与政策课的存在意义

首先,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走出的十分重要的一步。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认识世界。认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其次,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往开来,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的信息。而形势与政策课,正是大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这个课程里,有老师给我们梳理当前环境下的国内国际形势,让我们对当前形势有个大概了解。通过课程我们在课后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去了解时事,了解国家重大政策。所以说,形势与政策课给我们起了一个引导作用,让我们去了解国家形势政策时更有针对性。

所以,形势与政策课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他对大学生增强国家形势政策观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大学生要能够心怀祖国,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在文字上、在演讲台上大发爱国之情。心怀祖国,我们要付诸行动。从了解国家形势政策开始吧!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形势与政策

建国以来,通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们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是建设是不能停步的,世界日新月异,发展浪头从不停歇。谁停步,谁可能就会成为落后的一方。要建设,那么就得对社会形势政策有所了解。而了解国家形势政策不仅是国家领导人,各级官员的事情,还是每个公民的事情。每个公民都应该对国家形势政策有所了解。这其中,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青年群体。众所周知,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最积极最有生气的一部分。而大学生又是其中拥有无限潜能的一个群体。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世纪,生长在这样一个时代环境下的大学生,可谓是光荣与荆棘共存。生于盛世,我们是无限幸福,令人羡慕的;但同时我们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民族伟大复兴刚起步未走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未完全实现,这些伟大的历史使命就落在了我们年轻一代肩膀。我们必须无所畏惧,奋勇向前,为祖国建设尽自己最大的贡献。毋庸置疑,在新纪元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是我们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青年们,责任重大啊!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将决定祖国的命运。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拥有出众的知识和较强的个人能力,必须坚定自己的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但是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光有坚定信念还是不够,还得有切实行动,投身社会建设。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大学生是否关心社会时事、国家形势、国际局势,将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建设。关系到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当代大学生应该深刻的理解这一道理。你们肩负着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你们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你们要发挥你们的能力去推动社会,使社会向前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他们的话,你们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你们要完成历史重任必须联系到现实世界,联系到你所在的环境形势。并根据环境形势,社会政策去做选择、去献力量,去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上面已经说明一二了。我们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很有必要从现在做起去关注国家的形势与政策的,这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职业人生、我们的前程,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就当天课程谈谈

当天老师重点说到了,习大大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提到了美国的重返亚太计划,也说到了中国周边形势,南海局势,钓鱼岛争端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带一路”战略了。2013年9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提出,同年10月,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倡议出现。11月,党的十八届三年中全会《决定》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正式敲响。从战略的五大内容(政策沟通、设施联通(核心)、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就提出这个战略确实是在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在努力建设中国的同时带动相关国家发展,在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是在推动世界的发展,汇集众生。

最后

希望祖国能继续向前继续壮大,尽快的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希望每位大学生都好好努力,都要学会关注国家形式政策,为以后投身社会建设作最好的准备!

软件工程1班

梁永健

201525060113 2015年12月20日

上一篇:销售人员数据年总结下一篇:销售旺季应该做什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