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专业导论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分析

摘要:现阶段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时期,如何把握机遇,进一步发展经济是现阶段的一个重点。而提升工业化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专业分工精细化的今天,提高制造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作为服务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的每个生产环节提供服务,并依托这些服务拉动自身的发展。 制造业的发展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深入而增加。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依赖关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也越来越强,这种相互作用力进而又会促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概而言之,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是安徽省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所在。 本研究根据安徽省的现实状况,运用定量以及定性的方法对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加以研究分析。本文章主要分为五部分,并基于学术研究的基本顺序展开。 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思路和可能的创新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被提到的次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服务业如今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力,而生产性服务业更是大大提高了经济的发展效率,并且带动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安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其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较之以往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和国内发达省份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安徽省的十二五规划表示,要进一步加深改革开放,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用以满足工业化的迅猛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对于安徽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本部分的最后,作者对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点进行了阐述。本文依据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制造业的发展机制,建立了VEC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依据安徽省现状以及实证结果对如何进一步促进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为第一次对安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进行较为全面细致地分析,采用动态计量方法对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探索。这部分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中间投入性、产业关联性、集聚经济、人力密集和技术密集等四项特点,其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全方位支撑制造业各环节、促进产业间的协调、提高交易效率并节约社会交易成本、提升城市能级水平。而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的影响主要是对制造业产品竞争力以及制造业产品交易成本这两个方向的影响。而后本文又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理论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阶段。总体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并不是单一的各自发展的关系,而是存在着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本部分充实的理论分析介绍主要是为文章后续章节的写作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分析了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安徽省目前正在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工业化的进程在不断改善,较之改革开放前,安徽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及制造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安徽省的内部各省市之间,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行业之间进行比较,作者发现:1.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发展不平衡。在安徽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邮政仓储所占全部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就能达到三分之一以上,而一些知识密集型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例如科技信息业占安徽省全部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很低,需要进一步提高其所占比重。2.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安徽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在省内的不同地方,其发展有着很大的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极端为不平衡。例如:合肥省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在省内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量居第一位,较之安徽省内其他地区有着绝对发展优势;芜湖、马鞍山、铜陵等靠近长三角的城市,由于其地理优势以及以往的制造业基础,其经济发展也比较快,产业结构层级也较为高端,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大大超出安徽省的平均水平之上;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明显缓慢,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安徽省的平均水平。省会城市、皖南与皖北的巨大差异显现出安徽省内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一直以来,安徽省制造业的发展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安徽省较之国内先进省市,它的工业化进程较为落后,而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安徽省能够取得如今的这些成果,很大一部分是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的结果。而在安徽省的制造业中比重最大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而安徽省制造业中的汽车制造业、橡胶制品行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是安徽省的具有竞争力的行业,而相应的企业有:丰原、奇瑞等,可以说这些行业今后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安徽省的制造业一直以来的发展都比较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安徽省的制造业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五个问题分别是:人均增加值低;市场结构分散、企业规模小;缺乏技术创新能力;高端技术人才的缺乏;人才的结构性失调。如何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进一步促进安徽省制造业的发展,是安徽省面临的重大问题。 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本部分选取制造业增加值、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本存量、制造业从业人员人数作为变量,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为确定模型选择,本章首先对对数变换后的变量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时间序列不平稳,在对序列进行差分后,发现多维时间序列同时为一阶单整。由此,我们对该组时间序列进行了协整检验,结果显示该组时间序列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建立VEC模型。拟合后的VEC模型表明,安徽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固定资本存量对制造业的拉升作用更为明显。在确定VEC模型的稳定性后,对脉冲响应的分析表明尽管短期内安徽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拉动效果不明显,但从长期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有较大推动作用。此外,固定资本存量在短期内也对制造业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在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贡献方面,通过方差分解可以看到除固定资本存量外,安徽省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而制造业从业人员人数的增加也拉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以上实证结果表明安徽省的生产性服务业虽然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与制造业的交互关系已步入良性发展阶段,将来应深化这种良性互动关系,以促进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五部分为结论及政策建议。当前,安徽省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在这一时期,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日益显现,安徽省的工业化进程愈来愈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和支持。而经过了本文之前对于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安徽省制造业的研究,本研究认为,当下应当主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便是在发展时要注意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和谐发展。同时对安徽省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制造业加大支持力度,使得安徽省生产性的服务业能够促进安徽省制造业的发展,而安徽省制造业的发展在另一方面又能够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需求,故而,安徽省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安徽省制造业的发展必须要齐头并进。其二,目前,安徽省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安徽省制造业的互动尚处于初始萌芽阶段,如何能够进一步提高二者互动的发展阶段,使得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不断加深加强,共同促进安徽省经济的发展,是安徽省目前需要大力解决的一个问题,而为了进一步促进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就需要安徽省有着相应的政策对于二者的互动发展给予支持。简单的来说,笔者对于加强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政策主要有三个大方向,分别是:进一步发展安徽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安徽省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以及进一步促进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 最后,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实证研究,对于安徽省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制造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以及研究,判断分析了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所处的阶段,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论文可对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做进一步的比较研究,这将是作者以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互动关系;计量分析

学科专业:产业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

1.3.1 研究的思路方法

1.3.2 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综述

2.2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

2.3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

2.4 生产性服务业的意义与作用

2.5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机制

2.5.1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2.5.2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产品交易成本的作用机制

2.6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理论研究

2.6.1 基于价值链的互动理论理论

2.6.2 群落外置理论

2.7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阶段

2.8 本章小结

3 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生产性服务业产值持续增长

3.1.2 发展滞后于发达地区,发展空间巨大

3.1.3 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平衡

3.2 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3.2.1 安徽制造业发展现状

3.2.2 安徽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4 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4.1.1 建模思路

4.1.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4.2 平稳性检验

4.3 协整检验

4.4 VEC模型

4.5 脉冲响应分析

4.6 方差分解分析

4.7 小结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二者互动存在的制约因素

5.3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大学生活论文提纲下一篇:中国行政公共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