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公开课教案

2023-02-24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作文公开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三年级作文公开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作文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叙事作文

1提出

教学时间: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上午第三节 教学地点: 小平中心完小三(2)班教室 教学对象: 小平中心完小三(2)学生 执 教: 胡晓晓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或他人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问题,并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懂得我们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自己才会

越变越聪明。

3、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表达清楚。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26课《科利亚的木匣》。从这篇课文中,我们看

2 3并从

到了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回答。) 、想想看: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学生回答。) 、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去收集一些发生在自己或他人身上的事例,这些事例中能体现出你或他人是一个爱思考问题,喜欢解决问题的孩 子。不知道你们收集得怎样?

二、 抽学生讲事例。(老师注意补充)

三、 学生两人合作,交流收集事例。

四、 叙事作文指导:

同学们,如果我们要把这些事例写下来,这类作文应属于叙事类作文。

怎样才能写好这类作文呢?(老师边讲边板书)

首先应该交代清楚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他在干什么?是

怎样干的?

接着应该写清楚在做这件事情时出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想办法来解

决问题的?

然后应写出事情的结果如何?当时心情怎样?

最后还应写一写透过这件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

把以上的几个环节写清楚,并能准确的运用一些好词好句,就是一篇比

较完整的叙事作文了。

五、 学生静心作文,老师巡回指导。

六、 学生作文欣赏及评析。

七、 附板书设计:

叙事作文:

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怎样干的?

2、讲清楚出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

3、事情结果如何?心情怎样?

4、明白了什么?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生字写字教案(公开课)

《女娲补天》生字教案

教学目标:

1、 明确新课标对三年级写字的要求,会写13个生字。

2、 了解左右结构字形特点,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孩子们,新课标中,对于小学三四年级的写字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把我们的汉字写对还不够,还要争取写好。

师生共同回忆字形结构分类。

二、新授:左右结构字形特点

口诀:看看宽窄

比比天地

注意穿插

小心避让

四大类:

• 左小右大

如:塌

• 左窄右宽

如:隆 • 左右等宽

如:缺 • 左大右小

如:叔

三、 活学活用,火眼金睛 本课的左右结构生字分别是哪一类呢? 反馈:

左小右大:塌、喷、治

左窄右宽:隆、燃、熄、炼、挣、纯 左右等宽:缺 左大右小:本课无

四、 写字

师示范、集体练习、学生上台写。 适时巡视,评价

第三篇: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卧薪尝胆公开课教案

《卧薪尝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7.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述这个故事。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3.懂得“卧薪尝胆”的深刻含义,明白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讲述这个故事

2. 懂得“卧薪尝胆”的深刻含义,明白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历史故事——

2.要学新课,先接受检测。请大家将补充习题打开,P39,完成第二大题的第1题,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顺利通过第一关。请看第二关。P40,第三大题。完成请举手示意。用上这些短句,概括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谁来挑战? 说清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不错!

4.话说会稽一战(引读)„„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呢?请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自读第三自然段。

2.谁来读读具体描写勾践夫妇在吴国当奴仆的语句。 3.读这句话,哪些地方不太明白? 4.预备重点讲解:舂米推磨

准备图片:舂的底下这个字读“臼”,表示舂米用的石臼。一只手拿着一个木杵,在石臼里捣稻谷,去壳变成米,这个过程叫——看着图片,听了老师的讲解,你觉得舂米是个怎样的活儿?这样粗重的活儿,吴王让谁干?这对于越王勾践来说,是一种——屈辱。

1 准备图片:推磨。石头做的大磨盘需要几个人配合才能工作。一个人负责舀米,一个人或几个人负责推磨盘。干这个活儿很累,又很单调,所以一般让驴来拉。可是驴也不愿意,人们就用一块黑布蒙住驴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这样的活儿,吴王让谁干?这样的活儿,吴王让谁干?这对于勾践来说,真是一种——屈辱。

5.联系课文,关联你读过的书,看过的电视,想一想,勾践夫妇还受了哪些屈辱?

6.这些屈辱对于勾践来说真是一言难尽,但他硬是熬过来了,这就叫——忍(

)负 (

)(板书)

7.联系当时的生活实际,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养马驾车、舂米推磨,是不是屈辱?为什么对勾践来说就是了呢?——作为一国之君,做这样粗重的活儿实在有辱身份,丢了尊严。况且,王是国家的代表,辱王就是辱国。这句话中有个字眼,就写出了勾践所受屈辱之多、之深。你发现了吗?——尽。理解到位了,谁能朗读到位?

8.这样屈辱的日子,勾践和他的夫人整整过了——三年。读!

老师想把这句话改成这样。谁替老师读一读。 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才”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意思就大不相同。我们平时写作的时候也要多家揣摩,根据需要来遣词造句。朗读的时候,就更要注意这个“才”字了。谁来试一试?

9.不管怎样,终于回国了。回国以后,勾践仍旧是王,可以锦衣玉食、享受荣华。他是怎么做的呢?请看!(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说说你的发现?如果让你给这幅图取个名字,你会用?

10.课文是怎么描写勾践卧薪尝胆的呢?请自由读读第四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卧薪的语句,用“〰〰”划出描写尝胆的语句。 11.你用“——”划出的语句是?读句子想意思,卧的意思是——薪的意思是——怪不得这个字是什么部首? 你用波浪线划出的句子是——这就是“尝胆”。

12.如果仅仅是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常常胆的苦味,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联系你读过的书,看过的电视想一想,勾践还需要怎样做,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卧薪尝胆?

13.引导表达并总结,这就叫“发奋图强”。

14.这样发奋图强的日子,勾践一过就是多少年?20多年。7300多个

2 日日夜夜。7300多个日日夜夜,勾践时刻不忘,白天„„晚上„„他身先士卒,带着百姓耕种,领着军队训练,听从谋臣们的建议„„没有一天松懈。看来,真正的卧薪尝胆还需要——坚持不懈。

15.学到这,你知道“卧薪尝胆”有怎样深刻的含义?现在,我们常常用卧薪尝胆来表示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的精神。

16.勾践卧薪尝胆,经过20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出奇兵——。勾践终于如愿以偿,报仇雪恨。出示词语:报仇雪恨 选择雪的义项。整个词语的意思是„„读读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聪明的小朋友看一看,这个句子在整个段落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像这样的句子就叫——这和我们学过的哪那篇课文中的哪个段落是一样的结构?新旧知识要勾连,才能学得更有效。

17.回到故事中来,勾践卧薪尝胆20多年,一洗前耻,报仇雪恨。古人将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写进了一副对联之中: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谁来替老师读读?上联和我们的课文密切相关,是说——

18.下联是什么意思呢?老师有个建议。我建议大家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查阅相关的历史书或者是网络资源。希望大家能接受我的建议。在刚才的话里,有个词语一连用了三次。你听出来了吗?板书:建议。指导书写。讲解:建议就是向别人说出自己的主张、想法。你也能用建议说个句子吗?

20.卧薪尝胆是个历史故事,非常耐人寻味。我建议大家都来讲一讲。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就在

3、4自然段中挑一个来讲。你准备讲哪个自然段?你准备怎么讲?练说,交流。

三、练习与拓展

1.像卧薪尝胆这样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还有很多。老师向大家推荐阅读《上下五千年》

2.(机动)最后,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课堂所学——《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卧薪尝胆

忍辱负重

发奋图强

坚持不懈

第四篇: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移》公开课教案

平 移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4~6小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2.能根据平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3.在探索和交流的活动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平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观察法与分析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同学们,游乐场里,除了有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外,还有很多的游乐项目。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书第30页。

2、你看到了哪些游乐项目?(学生汇报)这些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

3、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学生说分类方法)

4、教师小结。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观光梯、高空缆车、小火车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齐读课题)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平移现象。

(1)、找一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平移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2)、观察物体的运动现象。

同学们说得真棒,瞧,观光梯是沿着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高空缆车是沿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的;推拉门是沿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的。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这些物体都是沿直线运动的,物体本身的方向不发生变化) (3)、认识平移。

像缆车、观光梯、推拉门这样的运动现象,无论是水平方向的运动,还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物体本身的方向不发生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称为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4)、学生再找一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后教师小结。

是呀,生活中平移现象很多,如电梯的升降、滑滑梯上小朋友的移动„„都是平移。当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叫做平移。平移有这样的特征: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位置改变了。

2、判断平移后的图形。教学教材P30页的例2:移一移。 (1)、亲身体验平移现象。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生说怎么做的)

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移一移。出示例2,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2)、分析题意。

要知道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先要根据平移的特征去判断。平移时,可以一次平移,也可以两次平移。 (3)先观察,再判断。

①给每座小房子编号后,学生先观察,再交流。 ②汇报,评价。

你认为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你是怎样想的?哪几座小房子通过平移不能相互重合?为什么?

从左往右看,小房子的房顶都朝上的三座房子(编号分别是①④⑥的)可以通过平移互相重合。比如:图①可以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或先向下平移,再向右平移到图⑥的位置与图⑥重合;图①可以先向上平移,再向右平移或先向右平移,再向上平移到图④的位置与图④重合。 ③学生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小房子说说它们经过怎样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4)、教师小结。

判断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相互重合,关键是要根据平移的特征来判断:一是运动的路线是一条直线,可以是水平方向的,也可以是竖直方向的,还可以是倾斜方向的;二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5)、学生完成教材P30页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自己完成后汇报并展示,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三、拓展练习,运用新知。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用今天的学习的平移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4小题。 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颜色。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5小题。 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 (1)、学生观察、自己连一连。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6小题。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平移是直线运动的,只有第2幅图是由所有图形平移而成,所以应该是第2幅。 4课外作业。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吗?你想对老师和同学说些什么呢?

五、板书设计。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音乐《对花》公开课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对花》公开课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演唱几首不同风格、演唱形式的的歌曲,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欢乐情趣和生活气息。

2、能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演唱北京民歌《对花》,并能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进行表演,唱出民歌特有的风味。

3、通过欣赏、演唱等形式,更好的了解演唱形式的多种多样,丰富音乐修养,获得音乐审美愉悦。

二、教学重难点

1、感受民间小调的不同风格特点,能够用问答的表演形式表现歌曲《对花》活泼诙谐的情趣。

2、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准确的演唱,更好的掌握歌曲《对花》。

3、通过欣赏、演唱等形式,更好的了解演唱形式的多种多样,丰富音乐修养,获得音乐审美愉悦。

三、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录音机、磁带等

四、教学环节

(一)导入

(1)播放歌曲《茉莉花》,让学生踏着音乐走进课堂。

(2)教师:“有哪位有心的同学注意到了刚刚老师播放的歌曲用了哪些演唱形式?”,引入独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3)教师:“下面呢,老师再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不一样的演唱形式的歌曲《对花》。”以此引入本节课欣赏歌曲部分。

(二)欣赏歌曲

(1)播放黄梅戏版《对花》,让学生感受戏曲中对唱形式的特点,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播放陕西版本的《对花》,并请同学们说一说二者的异同之处,感受戏曲和民间小调的特点,加强学生对对唱的了解。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同学们,欣赏了两个不同版本的对唱歌曲《对花》,那你们想不想跟老师来试一试呀?”老师采用简单的数学加减法的形式进行问答,如问:“一加二等于几?”答:“一加二等于三。”或问:“几加几等于五?”答:“二加三等于五。”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2)教师:“在学习歌曲之前呢,老师想出几个谜语让同学们猜一猜,什么开花在水里?什么开花像木耳?什么开花红满山?什么开花满干刺?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欣赏歌曲《对鲜花》”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主旋律和演唱特点。 (3)教师:“真是‘花开各有色’,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由老师范唱,学生轻声跟唱、学唱歌曲,正确掌握歌曲中所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以及对唱这种演唱形式。熟练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对鲜花》。

(四)汇报表演

(1)将学生按照序号分为几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生按照对唱的形式进行表演唱。

(2)每小组按照顺序进行汇报表演,大家一起比一比、看一看哪一组唱的、表演的最好,评出“最佳团队奖”,激励同学们继续努力。

(五)师生再见 师生再见,整节课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度过,师生配合默契,能够较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1、欣赏歌曲的名字:《茉莉花》、《对花》。 2 演唱歌曲的名字:《对鲜花》。

反思

通过对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过程的认真探究和分析,结合我本人的教学经验,现从以下两点谈谈个人对本案例的教学设计: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动”起来

这是一节综合科型的音乐课,教学环节设计妥当有序、有趣、适度,教师紧紧围绕歌曲教学这个主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如:一开课,老师首先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出现,使他们耳目一新,激发学生兴趣及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同时本节课,教师抓住从“猜---谈---闻---听---唱---想---演”花等等这一主线,有条不紊,合理设计安排,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轻松、和谐中学习,而且能提高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力。

2、重视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社个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本节课,教师在节奏训练、创编歌词环节设计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作为引导者,没有过多的讲解,凭着小组集体的智慧得已解决。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取长不断,教师作为参与者始终以平等、亲切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活动,给学生营造了宽松良好的学习氛围,从未而诱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真正做到了教与学的共同发展。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的主题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进行创新成果展示活动中,分组合作进行歌词创编,首在张扬学生个性,增强学生表演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促进他们音乐素质和音乐表现力的不断提高,享受到创编音乐所带来的成功喜悦。

评议

1、 本节课所安排的学生活动较多,因此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兴趣也较高,能通过对唱这种演唱形式加强师生、生生的配合默契程度,同时也通过问答这种形式更加深入的让学生了解“对唱”这种演唱形式。

2、 本节课教师对歌词的理解程度不是很深刻,可以让学生通过歌词来更好的感受歌曲所要表现的生活情趣,下次要注意从根本上出发来学习歌曲。

上一篇: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下一篇:室内设计的启发与思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