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产业发展趋势

2023-03-09

第一篇:体育运动产业发展趋势

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什么是体育教学模式 1.什么是体育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当时以体育教育思想的转变为先导、以体育教学手段与方法更新为基础的体育教学改革,迫切需要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80年代后期开始的,一些学者着手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到90年代涌现出大量的研究结果。目前我国体育教育模式研究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对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结构和原理等进行理论研究,二是根据已提出的教学模式和假说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性的运用,即论证其可行性和效果的实验性研究层面。有与体育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的中合体,它涉及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程序设计、教学目标的达成等要素,他可以解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上带来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理论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概念: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体育教学模式有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法体系。

1.1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模式

乔伊斯和韦尔把教学模式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教学模式伦》

因特、埃斯特斯、施瓦布等则把教学模式定义为:“教学模式是导向特定学习结果的一步步地程序。”《教学:一种模式观》 李兼德的定义是:“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教学论》

吴志超、刘绍增、曲宗湖的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按照一定原理设计的一种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教学活动的模型或策略。”《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具有一定典型意义而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它是人们可遵循的标准样式,标准结构”(方建新)。 “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毛振明)。

“所谓体育教学模式,是蕴涵特定体育教学思想,针对特定体育教学目标,在特定教学环境下实现其特定功能的有效教学活动结构和框架。是以简化形式表达的体育教学思想理论和教学组织策略,是联系体育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的纽带”(李杰凯)。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设计和组织体育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体育教学活动的范型,他以简化的形式稳定地表现出来”(樊林虎)。 1.2体育教学模式特点 (1)独特性

任何体育教学模式都表达特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要求特定的教学环境条件,适用于特定的教学对象和范围,因此,选择和移植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教学模式的特定性能,不能盲目地照搬。 (2)可操作性

体育教学模式是抽象体育教学理论向教学时间转换的中介,因此它不是空洞的思辨,而是冲向理论的具体化,教学过程内在本质的表面化。 (3)开放性

体育教学模式是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的。他必须随时接受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由于体育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理论,技能发展的不同阶段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4)优效性

体育教学模式是从众多体育教学活动中提炼出来的,提出模式的过程就是教学的优选过程。模式提出的较多,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教学证明,优中选优,选出一套合理的体育教育模式来推广、实行。 (5)多样性

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有其特定的使用目标、条件和范围。

(6)整体性

体育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的简单组合,而体现了教学思想、教学目标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的结构。 (7)稳定性

体育教学模式的确立,实际上标志着新型的体育教学过程结构的确立,既然是结构就必然有相当的稳定性。 (8)简明性

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和操作体系是以精炼的语言、象征的图像、明确的符号来概括和表达体育教学过程的。

二、体育教学模式分类

1.增进体质健康的体育锻炼教学模式

体育锻炼教学模式是根据学校体育在不同教育阶段目的任务来划分的。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通过体育教学增进学生的体质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由于受人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的制约,体育教学在不同的年龄段应采用不同的模式。 一般分为:(1)兴趣培养教学模式【小学、初中低年级】

(2)动作发张教学模式【初中高年级、高中(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

(3)体育观念教学模式【大学】

2.一般体育技能传授的技能教学模式

体育技能教学模式是从运动学习的角度出发,根据体育技能形成规律和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划分。 一般分为:(1)初步学习阶段教学模式

(2)改进提高阶段教学模式【传统、程序、发现、合作】

(3)熟练运用阶段教学模式 3.专门运动技能提高的运动教学模式

运动教学模式是根据体育运动项目区累的学习特点来划分的。 一般分为:(1)体能性运动技能教学模式【跑、跳、投掷等】

(2)表现性运动技能教学模式【体操、武术等技巧类】

(3)是影响运动技的能教学模式【球类、游泳】

三、体育教学模式现状

1.国内体育教学模式现状

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家在借鉴、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渐形成了被大家认可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形式,下面介绍我国现阶段几种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 1.1系统学习体育教学模式

系统学习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系统讲授、学生系统练习——复现知识技能的一中教学活动体系。常被称为“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或“传授运动技能教学模式”。该模式受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重视系统的运动技能传授,是一种以系统教学理论为基础,主张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来安排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其教学程序:讲解示范———〉分组练习———〉纠正错误———〉完整练习 1.2程序学习体育教学模式 把教材分成连续的小步子,严格按照逻辑编制程序的一种自动教学活动体系。该模式是以行为主义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为依据的。

四、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五、国内外体育教学模式比较

参考书籍

《即兴展现体育教学模式》

曲宗湖2003.2 《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

毛振明2001.9 《运动文化研究与体育教学论》

李杰凯2001.12 《体育教学模式》

孙长林

杨继钢等1999.5 《体育教学论》

张志勇 2005.1

第二篇: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经济的腾飞, 我国体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体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 只有把握经济形势, 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 才能取得发展。本文根据体育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 指出未来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特点, 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的整体战略思想, 结合高校体育的特点, 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发展特点; 发展趋势; 建议

体育的繁荣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也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必要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体育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体育活动, 因其能满足人类对身体活动这一基本的需要, 符合人类娱乐活动的规律, 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 吻合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成为人类重要的社会化活动之一。因此, 探讨未来社会体育的发展变化, 把握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向, 意义重大。

一、未来社会体育的发展特点

1.国际化。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下, 竞技体育的国际规模日益扩大。在竞技体育国际化的过程中, 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 国际竞赛竞争加剧,实力水平发展不平衡, 导致国际体育学术交流日益加强, 国际体育学术活动日趋频繁。一些主要学科, 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哲学、体育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体育情报学和比较体育学等均有国际组织。一方面, 体育国际化表现为大众体育的国际化。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 在经济发达国家, 大众体育已成为国际潮流, 与竞技体育的发展有并驾齐驱之势, 国际上已成立大众体育组织和残疾人体育组织机构。另一方面, 体育全球化成为主流。

2. 社会化———未来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体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又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的社会功能已大大超出增强人民体质的范围, 成为改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体育活动在现代社会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所必需。日常健身必不可少的运动场, 作为社会的缩影, 成为人们社交的场所。形形色色的人聚集在这里, 除健身强体外, 青少年从中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平等参与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成年人则为共同利益或兴趣, 在运动中结交朋友, 融洽关系, 商谈业务, 显示社会地位; 老年人健身防病,消除孤独, 激发活力, 颐享天年。

3. 科学化———体育科学化是未来体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未来体育必然在一切领域广泛采用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其中包括体育的决策、管理、教学、训练和科研。体育管理的科学化主要体现在领导决策方法的科学化和运用现代利学理论方法制定政策, 进行体育各项工作的管理。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在于教学思想的科学化。在群众性体育锻炼方面, 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运动处方”来指导群众体育锻炼。现代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可以认为, 在当今竞技水平已经很高的情况下, 运动场上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未来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 对于体育学科的认识, 对于动作技能的掌握, 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人们树立了终生体育的观点, 能主动吸收各种信息, 模仿、创造学习动作技能, 自觉确定运动目标与运动体育的方案, 寻求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

4. 素质化———高校体育教育将由强调“健身”转为“全面育人”。学校体育是现代化体育的基础, 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生长发育, 培养坚强意志和进取精神, 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物质基础; 同时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创造前提和培养兴趣。

二、未来社会体育战略思想及发展趋势

1 未来体育的整体战略思想是: 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生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 进行健康教育, 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按照这个要求, 未来体育的发展呈现如下六大趋势: 国际间竞争更加激烈; 体育的社会功能增强; 体育向身心和谐方向发展;健心健脑的新型运动项目出现; 体育的形式多样化; 主动模仿、主动学习成为未来体育学习的重要方式。例如: 未来社会的快节奏、高时效、高技术密集型的生活方式, 使人们心理紧张加剧,体力耗能降低, 体脑倒置。为弥补这种偏差, 缓解脑力紧张,“体育向身心和谐方向发展”成为体育活动的主流。人们不仅要求体育活动能锻炼肌肉, 更希望其能训练心脏, 增强心力, 消除心脑紧张。因此, 体育的趣味性增加, 体育的艺术性提高, 快乐体育成为主流,人们可以从身体活动中得到美感, 享受身体的愉悦; 体育的自然性增强, 出于对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 人们渴望回归自然, 返朴归真。古老的、随意的、简单的户外活动如爬山、林间间漫步等形式愈加受到人们喜好; 同时体育的冒险性加大, 在大自然中尽情展示自己, 既享受自然的旖旎风光, 又体验战胜自然的快感, 在大自然中炼就机体、陶治性情, 新型的运动项目不断出现,如江河漂流、攀岩等。

三、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趋势及建议

我国高校体育随着经济建设的步伐, 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 在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运动和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要求下, 高校体育发展有以下趋势。 ①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向多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终身体育是目标的最大归宿。教学大纲的科学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对高校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思想的研究, 主要围绕培养体育能力、体质教育、整体效益、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成功体育等几种思想观点进行探讨。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开发研究, 认为体育教学目标应向多元化、多目标方向发展。

②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更为合理、科学, 向课内外的一体化、整体结构化方向发展。高校体育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 促进身心协调全面发展, 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③高校体育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娱乐化及健身性、兴趣性与文化性等特点。各种体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被广泛采用。如“发现学习”、“程序教学”、“掌握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引进体育教学领域, 打破了以往主要以特殊认识过程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及三段式常规结构, 深化了人们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多种认识。 ④高校体育科研将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并带动指导实践的进步, 突破口将以体育教学领域为焦点, 以体育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等为内容。高校体育是一个具有多功能、多层次的开放系统; 在继续强调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 开始重视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为竞技体育培养人才, 为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服务。

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呈现新趋势。体育教学思想提出以育人为最高目标, 以知识技能为主导, 培养能力为重点, 身心发展相协调, 终身体育为方向。体育教材内容向竞技、娱乐、健身等方向转变, 并重视发挥高校体育的文化价值作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的实验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 重视教师的“导法”和学生“学法”的结合, 关注整体化教学方法手段。体育教学评价的突起并逐步规范化。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教师质量有明显提高。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了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 并对体育教学产生了全面积极的影响。 未来社会体育的发展, 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挑战。以学生身心和谐为前提, 终生体育为方向, 快乐体育为主体, 进行学生人格的健康教育, 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 发展高校体育的具体措施是: 2 适应形势, 培养学生未来社会意识。 面对国际化的社会形势, 学校体育必须与时俱进, 通过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创新应变意识, 培养竞争能力与拼博精神及应变能力与创造能力。 ②加强并实施系统体育学习。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形成运动习惯, 学习人体基础知识, 普修各项体育运动, 学习体育基本的实用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 着力培养相关的体育素质,树立终生体育的观点。并逐步系统学习体育知识, 注重体育的基本技巧, 初步掌握“怎样进行健康(体力、心理)诊断; 怎样制定运动处方; 怎样实施身体锻炼”的基本技能。组织学生体育小团体, 培养共同兴趣。 ③顺应科技潮流, 加强高校体育的科研工作。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 掌握信息科学方法及信息科学思想观念, 提高运动学习指导的能力, 是强化学生现代体育教育观念的基础。一方面,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加强在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另一方面, 高校应该把学生身心问题研究、体育与心脑功能的研究、未来技术手段与体育教学的研究, 作为高校体育科研重要方向,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第三篇:上海户外运动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户外运动,是一项在自然场地举行的一组集体项目群。其中包括登山、攀岩、悬崖速降、在野外露营、野炊、定向运动、溪流、探险等项目,户外休闲运动中多数带有探险性,属于极限和亚极限运动,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刺激性。从98年年初开始,户外运动在中国的北京、广州、昆明,上海等地悄然兴起,电视、杂志、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给予了强力报道,使得户外运动迅速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这种时尚会很快发展到国内其它大城市。很快,通过互联网的联结,全国各地的户外社团如同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发展!2000年以后,随着户外运动的蓬勃开展,很多城市纷纷开设户外用品商店,户外运动俱乐部,逐渐带动两个新的市场:户外运动用品销售市场和户外运动、自助游、自驾游服务市场, 我们将其合称为户外运动市场。在上海,户外运动的热潮也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滚滚而来。 上海第一次民间意义上的户外活动出现在1998年的2月28日。参与者在淀山湖边露营野炊,于松江畔的横山进行简单的攀登。1999年4月1日,上海第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成立,名为白浪户外。同时成立的还有白浪户外店和白浪攀岩馆。随着这些最早参与的户外人羽翼渐丰,2000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一部分人开始通过网络发起和召集自立门户,很快沪上各类户外俱乐部出现了三四十家,可谓发展迅速。目前,上海地区有户外运动俱乐部百余家,但是在上海市登山运动协会登记注册的俱乐部只有24%左右,在工商局注册具有法人实体的有二十多家,由于户外经营项目在工商局认定项目中并不存在,所以大部分户外俱乐部都不是以户外公司的名义核准注册的,多是以“体育用品公司”或“咨询公司”名义注册,这就意味着如果其经营户外活动,实质上属于超范围经营。粗略估计约有3%的俱乐部有7-8名领队持有初级户外指导员证书,20%的俱乐部有1-2名持证领队,而大部分俱乐部领队资质问题仍然是不容乐观的。他们大多是只拥有几次户外经验的“半熟驴友”,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发生危险时,可能连自身都无法应付,更不要说照顾队友。而从户外活动的运作模式看,上海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大体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由户外店衍生出的户外运动俱乐部,俱乐部本身不以盈利为目的,定期开展活动主要是为了积累人气,打造品牌文化。其盈利主要依靠卖装备和产品,而组织活动只是辅助性质的;第二类是以活动为主的盈利性户外运动俱乐部,完全采用商业化模式,会员除了缴纳活动成本费用还需缴纳一定的服务费用;第三类是完全非盈利的户外俱乐部,即纯AA的模式运作,一般都是在网上有一个论坛,靠发帖搞活动,类似于自助游;第四类就是打着非盈利的幌子,号称AA制,实际上在赚取利润。相对商业化或纯AA俱乐部,最扰乱市场的是第四类。第四类俱乐部都没有经过专门机构审批许可,运作者自身并不具备从事与户外有关的经营活动必备的条件,这类俱乐部往往飘摇不定,难负责任,严重影响整个户外运动市场健康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的户外运动俱乐部便会向商业化模式发展。第一类俱乐部是为打造品牌名气,那么它吸引的人群肯定不多,因而没有什么竞争力,存在的数目也不会太

多,可以忽略。第四种俱乐部被淘汰却是必然的,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法制法规的健全,这种俱乐部只会在人们的打压中消亡。那么有点竞争力的便是第三种俱乐部了,虽然AA制和商业化两种模式的出发点都是源自对户外运动的热爱和执着,但是内在追求的目标并不相同,商业化模式追求周到服务,纯AA模式追求真情交融,所以前者会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而更加注重规范和专业,后者会为了享受彼此真诚互助获得的归属感而更加坚持纯粹。但是纯AA模式有许多不稳定因素。其一是人的因素,管理者是否能够经得起利益的诱惑坚持纯AA路线,一旦管理者有私心那么俱乐部的凝聚力就会逐渐降低,要么走商业化模式,否则就沦为打着非盈利的幌子非法经营的第四类俱乐部。其二是安全因素,领队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没有合法资质带队出游,安全隐患较多,一旦发生事故对俱乐部而言就是致命的打击。而商业化的模式更专业、更规范、更大众、更国际化。首先,商业化模式是以盈利为目的,那么它所举办的活动便会适应各阶层的人,以此来增加它的消费者,因而它更加大众化;其次,增强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方法便是增强服务质量,以此来博得人们的好感,而商业化的模式注重就是规范和专业,员工必须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因而它的服务质量和安全质量是有保障的;最后,商业化模式既然是盈利的,那么当它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的时候就会开发国外市场,上海处于沿海地带,经济发达,这样的环境更易于吸引国外的游者,因而相较于内地而言更趋于国际化。所以,上海的户外运动俱乐部由AA制开始到商业化模式出现都是户外运动市场发展的必然。

虽然上海的户外运动发展存在弊端,如培训的局限,领队的紧缺,户外参与人群安全意识不足等,但是这些问题随着人们的重视也会得到解决,而它存在优势却会越来越明显,如上海的经济、地理、文化氛围适宜俱乐部的生存,行业协会的作用日益明显,商业化模式的俱乐部也渐成规模,所以总的来说,上海市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发展是乐观的,虽然AA制作为一种户外运动的组织方式将会长期存在下去,但在比例上很难再有原来的强势,而商业化模式作为一种趋势在以后的发展中便会占据主流。

第四篇: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未来发展趋势

对于一个身在北方的学校,天气往往是阻碍体育课教程的客观条件,而学校一些外在的体育器材也是阻碍体育课的发展,例如:在北方学校很少有学校有体育综合馆,而一些偏远的学校就更不会有馆了。针对于我们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条件,浅谈一下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我们学校的体育教学是这样安排的,高一学年必修,高

二、高三学年选修,至于各学年上课的内容,由各学年的备课组长定。我们学年教学开展情况,高一,田径、武术、毽球、冰上。高二,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冰上。高

三、网球、排球、足球、篮球。在这里值得一提的便是冰上教学,2011年根据黑龙江省省委书记提出的发展黑龙江省冰上体育特色教学,一经提出黑龙江省各个市积极响应,为此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冰上体育教学,这对于北方学校冬天上课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冰上教学,从单脚支撑到弯道滑行共学习了两个学期,大部分学生的掌握情况还是很理想的,学生在学习时都能够虚心请教,积极练习。冬天教学课程是根据天气情况和外在因素而开展的,东北是典型的冬天长、夏天短,所以开展起来是很方便的,对体育教学还是提供了一门新的教授课程。但是,对于春秋和夏天来说,体育课是进行选修体育项目的,但是也会存在一切弊端,学校只有一个篮球馆,选修羽毛球与乒乓球的同学是在馆里学习的,但是场地有限制,这样对体育老师的教学能力就有了很大的难度,既要把课上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又要保证课上的教学质量与课堂的纪律。这样就要求教师要进行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在新课学习前,教师要为学生出示精心编制的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进行自学课本。预习提纲是学生预习的“指向针”。把学生在本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解题规律都编成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探究去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对预习的内容要能及时反馈,教师再根据学生预习中暴露出的学情再进行有的放矢的二次备课,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重难点问题,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为新授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建立集体讨论、资源共享、个人调控、教后反思的集体备课制度。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准教学的起点;要客观分析冰上教学的技术动作,优化教学内容;要注意目标的可检测性,制定明确、具体、科学合理的课时教学目标;要选择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备课组从本学校的实际出发,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相互切磋,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集体备课、协调合作是提高教学的前提。备课要有化解重点难点的“分解”动作,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对相关知识点能举一反三,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同一个问题,使学生温故知新、触类旁通。注重教学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转变教学行为,做学生的促进者、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做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在教学中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兵教兵的教学模式。 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新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运用,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避免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合作学习要有实质性问题,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较多。表面热热闹闹,实则无效。)要关注学生以及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以学论教。要给予学生一个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要对弱势的学生多给予一些关照,做到让好学生得到发展的同时,弱势学生也能获得学生一定的学习效果。

实施目标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定标”。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制定或选择明确具体、可行的科学化、行为化的教学目标。(2)亮“标”。在课堂上教师—开始就要让学生知道这一节课要干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要达到什么要求。(3)靠“标”。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方法、手段选择的科学性与否等都要依据是否有利于既定的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来衡量。如果不利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就要及时进行调整。(4)看“标”。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最重要的是要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高低。我们一般把85%以上的学生通过85%以上的当堂达标形成性测试题作为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基本标准。否则,则视为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开展目标教学,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励性评价, 创建了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新型的师生关系已经确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的学习和探索。

通过学习现代体育理论的教学中未来域发展趋势而言,了解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一、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近些年来,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对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思考范围正在不断地开拓,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应在全面回顾和审视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道路、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科学的把握未来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我国体育教学理论学科体系的构建,提高广大体育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使其能够以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体育教学实践,将是大有益处的。沿着现代体育教学理论发展的轨迹,可以将发展趋势发展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体育教学思想逐渐科学化

科学化的核心是什么呢?应该是按教学规律办事,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体育教学实践。由于我国体育教学经历自然体育、经验体育思想的影响,所追求的主要是个体水平上的生物学效果,体育教学科学化程度比较低。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改革,体育教学思想从比较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思想,发展到多种体育教学思想互相争鸣和互相借鉴,初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围绕教育方针和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主动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等将具有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随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心理科学和“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体育教学也重视对自身规律的研究,从而促进了体育教学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体育教学思想逐渐科学化将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体育教学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这体现了教学活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必然联系。体育教学应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从而决定体育教学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体育教学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可接受性相适应,揭示了体育教学从纯生物学效果向“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三维体育发展的趋势。 2.体育教学的教养、发展、教育的职能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统一实现的。

体育教学是教学职能的载体,体育教学的教养职能表现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增强体育文化素养;体育教学的发展职能表现在除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人体各项能力外,还应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以及观察、思维、创造能力等;体育教学的教育职能体现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教学过程之中;体育教学具有的教养、发展、教育三种职能都是对提高身体能力以外其他各方面的提升。例如,这种体育文化素养不仅体现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还要学会如何欣赏体育竞赛,如何发现运动美的一种能力,还可以通过参与比赛运动增强团结意识,培养不认输、勇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困难的思想品格。

3.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从总体上看,教师的教是代表社会的要求,是社会文明所要达到的内容,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师教的能力。再者,教师的教又是以学生的学为转移的,从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体育教学的最优化也正是取决于教学内外条件和因素的最佳配合及协调统一上。

(二)体育教学目标日趋综合化

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反映了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社会缓慢发展时期,科学技术不发达,因此,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受前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着让学生掌握“三基”,注重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代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形势下,通过体育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而且要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智能和创造能力,健全的个性以及良好的品德。因此,如何使学生得到统一协调的全面发展,成为当代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追求的目标。

1.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与发展学生的智能相统一

体育教学是从属于学校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是学校教育目标系统的一个具体的方面。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与智能的发展是紧密联系,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的。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技术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而智能的发展又是获得知识、技术技能的重要条件,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把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作为教学目标,而且要把发展智能,培养创造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例如,培养学生会观察、多提问、勤练习、善思考的能力也是智能培养的一种体现,这四种能力也是智能培养的基础。观察力是智力发展的窗口,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从不同角度观察、观察教师、观察自己、观察别人,都会加深动作表象,巩固动作记忆,也利于自己发现问题;多提问是在教学中学生要多谈谈自己的感受,对于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有疑问应该大胆提出,得到解决之后才会印象深刻;勤练习是指在教师讲解之后给学生留下充分时间,由学生自主练习,养成习惯,并由学生分组练习、互教互练,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指挥学生的练习;善思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所需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教师可以组织以探讨会、评论会等多种形式在课上课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协调发展 首先解释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是指认知活动或认知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

非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又称非智力因素,它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lexander,1953)提出,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除智能因素以外的但对智能的发挥或发展有影响的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具体说来它有以下一些心理因素所组成: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等。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认知因素方面的发展,而且涉及到情感、意志、兴趣等非认知因素方面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当前进行的“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等教学改革就十分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认知因素,变“苦学”为“乐学”,对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

3.注重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学生的和谐发展不仅指身体发展,而且包括心理的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由于经常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和谐,而且能够形成人的性格,锻炼人的意志力。”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智能、情感、思想品德、身体发展等,应始终置于综合培养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学目标日趋全面,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塑造健全完美个性的人。

(三)体育教学方法整体优化

确定了体育教学目标,具备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就成为体育教学系统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学方法的合理组合、正确运用,是实现体育教学最优化、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示范,强调课的组织严谨,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模仿学习状态,体育课的效益难以提高。因此,专家学者、体育教师在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在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使体育教学方法达到最优化,具体表现在:

1.改革体育教学方法的主导思想,提倡启发式

体育教学方法不仅是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手段,而且也是培养学生主动练习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开始重视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的合作,这种合作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如在课堂中运用“小群体合作教学”的方法,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愉快学习的原则,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使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教师再针对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即可以改善课堂气氛,又可以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分类

体育教学方法的重要问题是要将众多的方法进行科学的分类,从而根据各种方法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划分归属,建立体育教学方法体系,从整体上把握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作用和使用范围,以提供最佳的教学方法选择。对于这一点我国的体育教学理论曾经有多种分类方法,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方法,也有着不同的分类,通过总结、比较、分析,我国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根据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将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教师主导型、学生自主型和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第二类,根据体育教学任务进行分类,将完成某一类教学任务常用的方法相对地分为一类。例如传授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能,锻炼身体的任务等;第三类,根据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进行分类,将信息传递方式相同的方法性对地分为一类,例如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传递等;第四类,主要根据体育教学方法使用对象进行的综合分类。例如普通体育教学方法(讲解法、动作示范法、练习法、程序教学法等),大纲中各项教材的具体教学方法(短跑教学法、调高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这也是一种分类方法,但是,如何分类才是最科学、合理、实用的,仍是今后需要研究探讨的课题。

3.体育教学方法的优选

它是从教学效益的最佳化着眼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最优化结合的方案。因此,应以整体的观点从多方面考察教学方法的功能。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方面: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原则的标准,教学目标的标准,学生学习锻炼的可能性标准,现有的教学条件标准,教师自身的特点标准。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单纯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是不行的,所以教师应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体育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它要提供如何有效地达成既定教学目标的程序。体育教学模式在我国开展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对于体育教学模式的本质、概念、特点等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但是对于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理论中的积极意义确已逐步形成共识。

1.体育教学模式是联系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效途径

它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其理论性在于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各要素加以互相组合,以实现某一教学任务的策略体系,是对体育教学规律、原则的反映,其实践性在于它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理论, 是对一般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可操作化,因而易于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为教师提供成套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使教师明确如何进行教学,成为师生双方教学活动的指导。这对于解决我国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丰富和拓展体育教学 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体育教学模式日益突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体育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自我探索,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把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示范、引导与学生的观察、讨论、练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条件。例如,“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模式”等。

3.体育教学模式向多样化和多种并存的方向发展

教学模式是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和实际化。由于设计的原理不同,其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在结构和功能上也会有所不同,这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不同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只是一个实践的框架。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广泛地吸收国内外先进的体育教学模式,又不断创造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并将之付诸实践,我国的体育教学模式正向着多种模式并存、相得益彰的方向发展,模式开始多样化,互相借鉴、补充,正在形成各自的特色。

(五)体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体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把现代技术引进体育教学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教学手段对沟通信息,调控教学,加强教师的指导水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特殊作用,于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同时现代化的高效率的体育教学手段也在不断革新,这也成为现代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1.教学场馆与设施的现代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逐渐加大了对教育事业资金的投入,提高了硬件设施的质量和数量,使得学校在硬件方面更加完备。如体育场馆的修建,健身房、游泳池、网球场的配备,健身器材的增加,以及电子测控手段的应用,都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2.视听技术的广泛应用

高水平赛事越来越多,更多的体育明星成了学生们的偶像,随着媒介平台的宣传力度的扩大,电视、录像、音响、计算机、多媒体等光电设备被广泛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例如让学生观看一些重要赛事、了解学生所关注明星的信息,以及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分析明星的技术动作特点,这些都能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关注,提高信息的反馈效果,有利于调控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体育教学器材设备向普适性、多功能方向发展

体育教学器材设备建设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需求,并朝着新颖、美观、趣味性与实用性结合,一物多用、经济、耐用,使用方便、安全,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各种废旧物资,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家长、群众的积极性的方向发展。

(六)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化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与标准,对体育教学的质量进行定量与定性的价值判定。它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过程。教师在预定的教学目标指引下,运用多种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学习行为都能够随着教学的进展而有所改变,进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要知道教学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针对结果实施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

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学评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准确、全面地评价体育教学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想真正达到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化,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重视教学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现代体育教学评价的思想观念 正确的思想观念是体育教学评价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灵魂。教师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评价的观念,就是要充分认识教学评价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建立教学评价为体育教学服务的体系,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观念,将评价做为常用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评价真正成为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动力。

2.客观综合地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

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是体育教学评价的两个有机联系的基本功能,在实施体育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注意把教学评价与体育教学的其他组成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为评价而评价。综合功能有效发挥应是在开展体育教学评价活动中始终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3.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使体育教学评价走向科学化的基础。一方面,我们应加强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课程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结合理论研究开展体育教学评的价实验改革研究。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评价有益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自己的实验研究,转化、吸收、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评价理论体系。

二、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积极学习国外的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同时,国内的专家、学者、教师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出发,进行了各种规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研究出了许多适合我国学生实际情况的新教学方法。从对现代教学方法特点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当代体育教学方法研究与发展的整体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目标将更加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强调突出健康目标就是要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关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从实际出发,打破一堂课一个标准负荷、一次考试一个尺度“一刀切”的格局,改变传统封闭的体育课程与教学设计模式,多视角、多维度地关注学生主体作用和参与意识,提高体能水平与体育的乐趣,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当今体育课程提出以教学达标统领教学内容的选择,强调要突出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这一发展趋势就是要强调突出健康目标。“突出健康目标”对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开发运用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将更多的借鉴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得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发展心理学、创造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深入研究,都对现代体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有所启发,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当代产生广泛影响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例如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法”,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式教学法”,洛扎诺夫提出的“暗示教学法”以及前苏联赞可夫、巴班斯基等人的教学方法理论,无一不是建立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因此,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及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必须与现代心理学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要以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的坚实理论基础,构建和发展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论体系。

(三)在体育教学方法中将更加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体育教学方法更强调将感知、思维与实践这三个环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生动的感观、认真的思考、积极的运动,来有效地达成体育教学目标。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者对非智力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认为人的意志力、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促进学生的能力和治理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广义上讲就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各样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从狭义上说,非智力因素是由以下五种因素组成,即: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以狭义的非智力因素看,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个整体,非智力因素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它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解、强化等一系列密切联系的作用。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推动他们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而且其内部驱力较大,维持时间也较长。因而现代体育教学法很注意研究和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强调激发、利用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是体育教学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体育教学方法要与教学实验紧密配合

教学实验是建立和发展现代体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源泉,是检验其理论科学性的重要手段。教学实验可以验证人们提出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并可以为发现和构建新的教学方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实践依据,可以对引进和借鉴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检验、改造和发展,最后形成适合本国或本地域特点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新构建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具体化并付诸于教学实施的操作程序,而实验的结果又将进一步检验、充实、完善这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发展表明,正是由于教学实验广泛深入的开展,促进了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不断走向现代化,不断丰富了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内涵,从而形成了今天多样综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因此,教学方法研究与教学实验的紧密结合,成为现代体育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研究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以系统化、组合化、多样化的观点研究体育教学方法

现代系统论的科学发展对教学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成为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研究的理论依据之一。按照系统论的理论观点,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体育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的要素。依据系统理论研究教学方法体系,首先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孤立地研究教学方法,而必须从构成整个教学体系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着眼,去研究和考察教学方法的功能与作用效果,并从体育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功能定位出发,研究如何使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与其他构成要素有机结合,以实现整体和最佳功能为指导思想,发挥体育教学方法的自身有效作用。其次,要打破传统的各种教学方法彼此孤立,缺乏相互联系的讲话、形而上学的状态,将各种体育教学方法按照科学的方法,祖健成为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体系。在这个系统中,每一种体育教学方法作为该系统中的一个组成要素,既有其自身特点、使用范围和条件,又有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点。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实现体育教学方法综合化、系统化的基础和前提。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的重点并不在于创建新的方法,而重在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的结合、组合、综合,在于发觉教学方法的潜在功能,构建教学方法整体的最优化理论体系。

结合上诉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对我们现有的体育课也有了一定的教学模式与改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未来教学目标与传授的教学内容也有了一定的改进,对校本教材的发展也有了理论基础的前提。

第五篇:论中小学体育现状的发展趋势调查

编号:

西安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2011届)

论作指文题目 者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课现状分析

刘亚桐 姜健 导教师

指导教师教研室 学生所属系 毕学业专业 号

运动系 散打

070204245

1 前言„„„„„„„„„„„„„„„„„„„„„„„„„„1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 2.1 研究对象„„„„„„„„„„„„„„„„„„„„„„„1 2.2 研究方法„„„„„„„„„„„„„„„„„„„„„„„1 3 结果与分析„„„„„„„„„„„„„„„„„„„„„„„2 3.1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2 3.2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师资情况„„„„„„„„„„„„„2 3.3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课外活动情况„„„„„„„„„„„„„4 3.4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经费、场地、器材设施现状„„„„„4 3.5 兰州市王家堡小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5 4 结论与建议„„„„„„„„„„„„„„„„„„„„„„„7 4.1 结论„„„„„„„„„„„„„„„„„„„„„„„„„7 4.2 建议„„„„„„„„„„„„„„„„„„„„„„„„„7 参考文献„„„„„„„„„„„„„„„„„„„„„„„„„8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课现状分析

论中小学体育现状的发展趋势调查

作者:刘亚桐

指导老师:姜健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体育课开课率和执行大纲情况良好,但使用教材和教案的编写、执行以及教学的组织情况较差;年龄与学历结构趋于合理,但职称结构欠佳,高级职称人数比例偏少;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适中,但社会地位低下;早操、课间操的情况较好,课外活动开展情况相对较差;体育场地、器材、资金严重不足,限制了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王家堡;小学;体育课;现状;分析;兰州市 1 前言

当前,中国正在大踏步向小康社会迈进。作为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体育事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研究我国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并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育事业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小学体育教育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体育课程作为小学的必修课程,其课程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运动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坐落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建兰路中段,该校始建于1964年。现在有24个教学班,1300名学生,是兰州市首批百所标准化之一。本文通过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力图对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现状做出准确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课现状分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课的现状作为研究对象,以王家堡小学的120名学生以及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文献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新的借鉴。。

2.2.2 问卷调查

根据该课题研究的需要,对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学生发出问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为90.8%,其中有效问卷为102份,有效率为93.6%。 2.2.3 访谈法

实地走访了兰州市王家堡小学,直接与3位体育教师、1位教研组长、1位主管学校体育的领导以及教委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学校体育方面的访谈。 2.2.4实地考察法

实地前往兰州市王家堡小学观察体育教学过程及场地设施等现状,为本研究提供一定感性材料。 2.2.5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利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课基本现状 3.1.1 体育课开课现状分析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课的开课率良好, 93%的学生每周的体育课在两学时及以上,但是体育课有不同程度的被其它课程挪用的现象。造成这种的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5、6年级的教师因为中考原因经常占用体育课。王家堡小学的每个年级采用评分制,在每次考试之后都有一次总结,教师之间互相攀比,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致使很大一部分文化课老师经常占用体育课,使得学生 2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课现状分析

无法参加体育课,造成体育教师也不重视体育课。经过调查,学生们对体育课也不是非常重视,一些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们也只是因为体育课可以玩,可以自由活动,并不是为了学习体育知识。而且学校领导为了本校的学生可以更多的考入名牌中学,为了学校的生源,所以对文化课的重视也大大的超过了体育课,所以对于占课的这种现在也是司空见惯。置之不理。 3.1.2 执行教学大纲、使用教材现状分析

教学大纲与统编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调查显示,兰州市王家堡小学执行教学大纲的情况为82%,总体执行情况良好。使用统编教材的情况为72%,整体形式不容乐观。由于学校的不重视、上级领导的不重视,导致体育教师对体育课也不是全身心的投入,对于自己的课程只是抱着完成任务得心态,没有达到应有的责任,在教学大纲中会有一些较有难度的动作,一些教师由于的个人能力的原因,很多项目的技术动作无法正常教学,所以换做了别的科目。而且,部分学生还存在体育课受伤现象,受伤的学生家长将责任全部推卸给了学校,让学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体育教师也有推卸不了的责任,出于多方面的因素,体育教师通常都会省略这些难度较大的课程。 3.1.3 教案编写与执行情况

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教师教案的书写率极低,有68%的体育教师不写教案,有些教师除了评定职称、评优需要外从不写教案。在仅有的32%的写教案的体育教师中也只有51%的教师完全依照教案上课。在实地考察中发现由于体育教师自己的不重视以及上级领导不按时检查对教案这一环节比较放松所以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在32%教案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 3.1.4 教学组织情况

调查显示,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课教学组织情况较差,由于场地、器材以及教师本身的原因,有21%的体育课教学组织混乱,有些教师甚至是完全采取放羊式教学。放羊式教学也是一种教学方式,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接受到体育教育而且还会使学生养成懒散、没有团队精神的不好习惯,所以这种教学方式一直都不被提倡。在这21%的体育课中,有一部分是因为体育教师的能力不够,不能将学生和好的组织起来,致使体育课无法进行,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体育教师 3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课现状分析

的不重视引起的。在安全第一的规范下,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教师是把自己放在主体地位上,这主要是因为多数体育教师是为了照顾工作量而安排上的,大部分教师不知道体育课的上法,不知道体育课应该上些什么内容,怎么上。王家堡小学的体育课依然延续多年来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内容也一成不变。听了几堂体育教学观摩课后发现,虽然有的课内容也有新意,也只不过是把几个活动合并、拼凑了一下而已。教师教授的内容只是本学期期末测试的几个动作,学生学的索然无味,很没兴趣,上课思想僵化、走神,跟不上节拍。而且学校为了安全就把学生活动的范围缩小了,学生的一切活动完全是在教师的指导和监视下进行,学生会玩的游戏也仅限于在幼儿园学到的游戏而已,老师教的无精打采,学生学得没有兴趣。这与上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也是息息相关的,领导的不重视所以导致体育教师的不重视。

3.2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师资现状分析 3.2.1 体育教师的配置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教师存在代替上课的现象。在代替上课的教师里面有一部分是体育教师,而另外很大一部分则是其它课老师兼带体育课。大量兼职体育教师的存在一方面说明体育教师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兼职教师没有专业的教学知识,也给体育教学带来大量的负面影响。这一现象表明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以及学校师资力量的欠缺,从另一个角度还可以看出学校对体育教育的不重视。

3.2.2 体育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现状分析

表1体育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情况

小学

类别

n 30岁以下 40-39岁 40-49岁 50岁以上

2 1 1 0

% 50 25 25 0

本科 专科 中专 中专以下

类别

n 2 2

% 50 50

特级 高级 中级 初级

小学

类别

n 0 1 1 2

% 0 25 25 50 小学

从表1中看以看出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学历情况很好,体育教师里有10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但从体育教师学历的总体来看, 4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课现状分析

本科学历教师偏少,就职称层次来看,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欠合理,高级职称教师偏少,不过中级职称的比例比较合理。由于学校领导的重文轻体所以学校对体育教师没有很高的要求,很多体育教师反映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在评优、晋级、评定职称时,体育老师受到歧视,排挤的现象严重。这个原因也是导致体育教师不重视体育课的一个重要原因。 3.2.3 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适中,有 80.2%的体育教师课时在12-14节。有91.4%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反映,小学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其他科目的教师有着明显差距,经济收入方面由于小学福利少,体育教师的经济收入与其它学科教师相差不大,但体育教师的服装费等福利待遇落实情况较差,工作条件艰苦。

3.3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经费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兰州市王家堡小学小学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且不平衡, 70.6%的体育经费达不到要求,而且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体育经费,只是现用现给,没有专门的计划。虽然兰州市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对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是王家堡小学经费投入较少,严重制约着体育教育的发展。 3.4兰州市王家堡小学场地、器材设施现状分析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是保障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学校正常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王家堡小学场地器材简陋,除了上课必须的操场和比较普及的篮球场地、器材外,其它场地、器材的拥有量都处于不足的状况,严重的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 3.5 制约王家堡小学体育课的因素

3.5.1受“学习好才是硬道理”的影响,体育课参与意识淡漠

在调查中发现王家堡小学的学生对体育课的总体认识是好的,对体育课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尚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或没有必要。而且学生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好的中学为以后做铺垫,所以部分学生的家长反对学生上体育课,支持文化课老师占用体育课时间。 3.5.2 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不重视

领导重视不够,王家堡小学的体育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 5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课现状分析

起来不要”的次要地位,学生家长为了学生以后的前程,为了学生可以考到更好的初中,使得学生家长对体育课不重视觉得可有可无,学校领导为了本校的生源,名声,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考入名牌中学,所以对体育课也是抱着无所谓的心态。文化课老师因为诸多的因素,常常想占用体育课,而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自由活动,上述原因加上体育老师自身的原因导致体育教师对体育可也是不重视。

3.5.3师资力量的欠缺

师资力量还显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虽然近几年来,王家堡小学加大了对体育教师的招录和培训,使体育教师的数量有了较快发展,整体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专业缺员依然不少,也有一些体育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爱岗精神,抱怨工作环境冬冷夏晒,未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课堂教学敷衍了事,造成了体育教学的质量不高。部分体育教师不注重业务理论的学习,不研读新课程标准,不愿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教学思想、教育观念滞后,教学古板,经常有“一堂课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体育教学的目标难以完成。 3.5.3经费严重不足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兰州市王家堡小学的体育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一年用在体育教育上的钱少之又少

3.5.4教学设施不足,场地器材缺乏

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有力促进。由于场地器材陈旧、缺乏,学生练习兴趣难以调动,造成课堂练习密度不够,运动量小,尽管许多学校教师费尽心机,想方设法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3.5.5体育教学中事故的频繁发生

因为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频发与安全管理的严峻形式使王家堡小学在体育课中不敢大胆开展有难度、有危险的体育教育。甚至拆除了单、双杠、攀爬杆,有些家长,只要学生在学校发生伤害事故,不论何种情况,都要求学校承担全部责任,甚至提出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从而导致王家堡小学、不敢大胆地开展体育教学,简单地组织课堂教学。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课现状分析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 4.1.2 4.1.3 4.1.4 4.1.5 调查结果显示,兰州市王家堡小学小大部分教学能按要求完成,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情况下老师经常没有组织教学和个别指导,体育课教学只是一种低质量的、放羊式的教学形式,形成此现状的主要原因: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的不重视。专职体育教师数量的不足,他们课时多,任务重,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体育课质量得不到保证。是学校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缺乏,这不仅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正常开展,也影响了体育课教学的质量。 4.2建议

4.2.1提高领导、家长、学生、教师的认识

从领导到家长到教师都要重视体育课,我们应该看到,教学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不容忽视。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使学生紧张的学习得到调节,还能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早就提出“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可见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所以每一位关系到体育教育的人都要重视体育课的教学,体育教师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学习和活动。学生家长直接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习体育知识。学校领导注重培养学生得得、智、体、美、劳、多面发展,不在单一的重视文化了。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及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思想观,树立以育人为目的现代教育观,树立为学生健身、益智、育德的观点,使体育课发挥出它的作用。 4.2.2加强宣传力度,狠抓政策落实

大力加强王家堡小学体育重要性的宣传,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层面达成共识,形成育人合力;教育主管部门要经常检查与监督,确保王家堡学体育的良性运行。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课现状分析

4.2.3加大体育教师师资队伍

必须加大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制定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力争

一、二年内,在王家堡小学配齐专职体育教师,选拔并聘用合格的体育教师到学校任教, ,强化校本培训与外出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王家堡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对新课改的认识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能力。对现有的专职体育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进修与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进一步稳定现有队伍,逐步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通过宣传表彰提高王家堡小学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4.2.4逐步提神经费的投入

逐步提高王家堡体育经费投入,加大力度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根据《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规定,逐步配足配齐常规的器材设施,拓展学校体育活动空间。当然,在政府拔款增添场地、器材的同时,王家堡小学仍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因地制宜、修旧利废,动员广大师生自制部分活动类器材,同时多方筹措资金,争取社会力量对王家堡小学体育的投入,快速转变目前学校体育设施状况,保证学校正常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4.2.5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受经济的制约,王家堡小学在教学硬件设施上“欠账”太多,需结合学校及当地实际,合理利用与开发体育资源,可以极大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 4.2.6将体育教育的伤害减到最小化

加强对体育课伤害事故的预防,健全制度,消除隐患,为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于向.浙江省农村普通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7,(4):65-69 [2]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EB/O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的几点意见[EB/OL]. 8

兰州市王家堡小学体育课现状分析

[4]陈勇,王志勤.豫东地区农村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J].山东师大体育学院党报,2006,(12) :61-62 [5]罗孝军.重庆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1):39-41 [6]李瑾瑜.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7]段富贵.浅谈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J].焦作大学学报,2007,(1):123-124 [8]陆玉林.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04):16-18 [9]伍惠清.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现状研究[J].中华素质教育,2004,6(6) [10]陈勇,王志勤,刘浩.豫东地区农村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4) [11]黄伟.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应做到”五个突破”[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1,14(4) [12]郑胜利.农村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开发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17(3) [13]惠志东.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体育教学,2005,(2) [14]朱玲珍.高校体育俱乐部与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及辩证关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5) [15]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 [16]王海涛.论课外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的互动作用[J].成都 体育学院学报,2003,29(1) 9

上一篇:体育青年教师心得体会下一篇: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