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评职称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学评职称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我国恢复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所采取的评审制度已经30年,它在保障教师权益、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激发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这套教师职称晋升的评审制度在我国某些地区的实施中已经大为走样变形,成为徒有其表而无实质性效果的走过场走形式。

第一篇:中学评职称论文范文

重庆:中学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合并

在职称体系建立上,重庆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教师职称系列与小学教师职称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在职称等级设置上,统一将中小学教师职称设置为5个等级,资格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師、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同时,中学教师增加了正高级职称,小学(幼儿园)教师增加了副高级、正高级两个职称。

重庆制定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进一步体现社会认可和业内认可的要求,切实增强评审结果的公信力。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应“评”“考”结合

我国恢复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所采取的评审制度已经30年,它在保障教师权益、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激发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这套教师职称晋升的评审制度在我国某些地区的实施中已经大为走样变形,成为徒有其表而无实质性效果的走过场走形式。这种变味的职称评审制度不但不能有效保障通过正常渠道参加评审的教师的权益,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教师,不能激发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甚至走到了它的反面。因此,对目前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进行改革就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现实问题,值得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试以笔者所调查的某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评审内幕为例,来具体分析这套评审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所产生的弊端。

一方面是评审材料的弄虚作假。按照评审规定,参加晋升高一级职称的教师必须提供包括述职报告、教育工作小结、教学工作小结、班主任工作小结、转差工作小结以及任现职以来的备课笔记、学生花名册、考试成绩排名表等在内的一系列书面材料。这类评审材料的弄虚作假表现为三种情形:一种是请人捉刀,请有经验的或者已参加过职称晋升的教师代为撰写述职报告等其他工作小结,如果是某校校长为职称晋升准备材料,甚至会组成一个临时写作班子“集中集体智慧”撰写相关材料,于是理论、实践和文采都具备了。一种是无中生有,比如某教师从教以来就没有担任过班主任工作,但是晋升材料中不能缺少这一部分的内容,于是只能无中生有杜撰出一个“班主任工作小结”;还有的教师本来是不担任教学工作的,也参加教师职称晋升,当然他的所有晋升材料只能是“无中生有”。还有一种是改头换面,能使实际教学成绩很不理想的教师在职称晋升材料中却摇身一变为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比如某教师任某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他所授班级人平均分在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全乡七个平行年级统考中实际排名第七,为了参加职称评审,他在教学成绩的填报中改为第一名,通过疏通关系让乡中心学校盖章确认,到市区教育局参加职称评审时,他就是响当当的排名第一。

另一方面是评审过程的徇私舞弊。这样弄虚作假送上来的晋升材料,几乎人人都符合晋升条件,所以在评审过程中评委的作用就大为凸显;因为评委对所申报的材料逐项评定等级,最终投票表决,通过半数即可以得到晋升。一般来说,市区教育局人事部门对职称评审还是相当重视的,在杜绝评委徇私舞弊方面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比如被市区教育局挑选的评委在参加评审前并不知道自己将成为评委,评审过程采取全封闭管理,评委工作地点保密,不得与外界有任何联系等,类似于高考阅卷教师的管理。但是,漏洞仍然在所难免。由于所有参加晋升人员的申报材料上姓名写得清清楚楚,不是匿名评审,这就为评审过程的徇私舞弊准备了充分条件。市区教育局参加职称评审的某些经办人员会从他们的“客户”参加职称晋升的教师那里得到好处,也就会向他们透露一些有关评委名单、评审地点的信息;有些教师会主动争取担任评委的机会,以便利用评委的权力乘机捞取一把;还有些手眼通天的教师,他们会通过上级领导给组织评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直接打招呼……这样一来,某些有真才实学、有明显教学实绩的教师职称得不到晋升,而某些有关系有办法但是没有明显教学实绩、教学水平偏低的教师职称反而得到晋升。这类现象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这类现象的存在就足以破坏职称评审的公正性。

当一项好的制度在实施中被人钻了空子因而不能完善运作时,就要弥补缺漏,采取新的措施来防止弊端的进一步发生。这就要引入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考试制度,并且把职称晋升的考试制度和评审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笔者设想中的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考试首先定位为水平考试,也是个资格考试,即通过这个考试,使达到规定的任职晋升年限的教师取得参加晋升的评审资格。这个考试应设定一个60分的及格线,达到及格线的教师可以参加职称评审,因为他(或她)在专业基础知识上已具有晋升的基本功;未达到及格线的教师,则不具备职称评审资格。具体考试内容包括该教师的专业基本功知识和教案编写,比如某教师是初中语文教师,那么考试内容就是百分之六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百分之四十的教案编写,当然这两者的百分比可以在实践中摸索再加以确定。这样一来,通过考试筛选出符合晋升资格的教师,再对他们进行评审,并且把考试分数和评审结果加以综合加权(当然这个综合加权的百分比也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摸索才能确定),从而最终确定职称晋升者。“考”“评”结合的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实际上是借鉴了公务员招考制度,正如同公务员招考一样,先通过笔试取得面试资格,再进行面试,并且根据笔试和面试的综合加权分最终确定录用者,因此它比单纯的评审制度更加公正公平。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考”结合制度,实质上是一套把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加以综合考查的职称晋升制度。它坚持两条腿走路,坚决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从而既能够杜绝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的弊端,防止“南郭先生”混进高一级教师职称队伍中来;又不是单纯依据考试结果来决定职称晋升,防止了“高分低能”的教师职称晋升的片面性。“考”不代替“评”,“评”补充了“考”,“评”“考”结合的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必将有效地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从而真正保障教师的权益,为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责任编辑关燕云)

作者:葛 丽

第三篇:试评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在教育资源的优化效果,提高中学生的读书兴趣;高度集成和综合控制信息技术的教育,提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信息技术的教育,扩大中学生的知识,提高教育效率。

关键词:教育;应用;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教育

相机、摄像机、互动软件、文档相机、电子媒体、液晶投影机等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语文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室为中学生和老师创造数字信息层,包括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元素,虚拟与实时交互。中学生可以直接快速反馈信息给老师。通常课堂麦克风与耳机,可以使教师与中学生更清楚地进行交互。课堂教育使用电脑、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利用互联网视频和网络广播实现全国联网教育,其中视频教育技术包括录像带、dvd和网络数字视频。网络视频课程公开课项目是提供免费公共教育,用于中学生读书课程,比如北京四中公开课。

电脑和平板电脑使中学生和教师能够访问的网站,利用Word、PowerPoint、PDF文件和图片。网上协作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中學生相互启发实现教育目标或完成一个教育任务。

二、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语文教育大纲包括明确读书目标和有效的反馈机制。中学生习惯用电脑来读书,因此,使用它作为一个教育工具。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帮助中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读语文书,把读语文变成一种乐趣。例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中的《项羽之死》,是一篇文言文,对于文言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必定谈“文”色变。笔者在经历多次学生昏昏欲睡的情况下,动辄思变,在课程导入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力能扛鼎”的成语动画,便引起学生对项羽这位传奇人物的好奇,为课程的顺利推进开了一个好头。

信息技术课件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说明,静态和动态、直观的特点明确组合,提供各种信息,中学生在课堂上,使中学生产生强烈的读书兴趣。整个课堂教育气氛是轻松、活泼、紧凑的。最好的师生情况是教育开放情感共振,信息沟通和反馈光滑,活跃的思维,创新精神”,使中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读书,如何读书”。信息技术语文教育的生动图像、声音,吸引中学生,有其独特的优势。选择媒体的第一原则是媒体应服从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介入时机。只有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例如,高中语文必修3中《宇宙的边疆》是一篇解说词,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纪录片解说词的重要性,本人制作三个内容一样的视频。一个是只有音乐没有解说词,一个是只有视频没有音乐也没有解说词,第三个是有音乐同时还有解说词。学生自己会将三个视频的效果进行比较,肯定是有音乐又有解说词的视频更吸引人,也就得出解说词重要性的结果,明白了解说词的意义。

语文信息技术课程可制定读书表、分类教育内容和提高语文实践应用,实现老师监控每一位中学生的读书进度,实现每一位中学生个性化语文,提高每一位中学生的读书效率,实现老师、中学生和父母三方实时反馈。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语文教育中符合“互联网一代”中学生的读书本能。

然而信息技术教育不是灵丹妙药,信息技术只是中学语文读书的辅助手段,不是教育目的。信息技术语文教育有很多优点,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育手段,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容忽视。教师的语言、表达、体态、板书始终是连接教育媒体的最活跃因素。

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关系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关键和基础。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育越来越受欢迎。电脑、移动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已经在很多方面彻底改变了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广大的中学校园倾向于提供信息化教室和实验室,因为每一位中学生更愿意花更多时间在电脑上。信息化教育使用术语“在线学习”风靡全國中学课堂。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现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利器,是培养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工具,从而提高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质量。广大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鼓励中学生选择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网络教育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姜霞.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5).

[2]张中礼.浅谈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常见模式[J].学周刊,2014(11).

[3]王柳柳.如何让初中语文早读课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8).

[4]朱丽娟.浅谈初中语文专题整合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8).

[5]徐洪.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探讨[J].课外语文,2014(16).

[6]闫世林.浅析当前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10).

[7]孙德胜.开展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若干措施[J].新课程学习(中),2014(9).

作者:况兰

上一篇:计算机安全论文范文下一篇:中级评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