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和科学范文

2022-05-21

第一篇:神学和科学范文

1. 神学的演绎逻辑到科学的经验思维的转变之因

神学的演绎逻辑在这里理解为古典的、传统的演绎逻辑思维,不同于现代的演绎逻辑思维。 演绎逻辑思维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手段具有其重要意义,但是古典演绎逻辑思维本身就具有弱点和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正是促使演绎逻辑向经验思维转变的动因之一。古典演绎逻辑主要是运用自然语言来刻画思维结构的,而自然语言本身却有许多弱点和局限性,如自然语言的词句往往是含糊的有歧义的。另外古典演绎逻辑基本上只限于三段论,因而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推理形式,如现代逻辑多阶谓词演算中经常出现的那些复杂形式,它就束手无策了。

更进一步地,以演绎逻辑为主要的逻辑思维也并不能解决思维中的一切问题。一方面演绎逻辑思维由于其程式化特点,把思维纳入了一定的轨道,常常妨碍想象的驰骋和思维的跃迁,特别是新知识的获得。例如,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单凭逻辑是难以推出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假说的,特别是当作为前提的事实材料还不充分的时候。另一方面,演绎逻辑思维的运算是循序渐进的。若当推理的前提很多,且有很多种选择时,按部就班的逻辑思维常常效率不高,甚至无从下手,这是逻辑思维就需要与其他思维方式如经验思维相结合。

除去演绎逻辑自身的局限性,导致演绎逻辑向经验思维的转变还存在其他原因。一是,认识到诸如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在科学认识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形象思维在文学艺术创作与欣赏活动中,灵感思维在科学发现、战场与市场决策等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二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于经验思维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中世纪大学的课程, 起初以单科为主, 比如巴黎大学主要为神科学。11世纪到 13 世纪随着欧洲人把阿拉伯文的希腊、印度科学著作译本以及阿拉伯自己的著作大量译成拉丁文, 特别是 1200 年到1255 年间, 亚里士多德全集被发现, 并被立即译成拉丁文,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很快进入大学课堂。多学科的涌现与相互交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转变。另外中世纪大学的思维训练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验思维的兴起。

第二篇:清华馒头神学英语

清华大学食堂的张立勇师傅,首次考托福,满分670,他考得分数630被称为清华的“馒头神”,著有《英语神厨 》

 第一招——口语:这是“勇敢者的游戏”。语言的本质在于交流,口语能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首先要敢于开口,自己为自己创造环境,自己跟自己讲英语;其次要真正与人facetoface的交流。

第二招——听力:首先要多听,有一个量的积累;其次不要只听机械的发音(如MP3),要与口语结合起来练习日常听力;最好对说英语的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这样对提高理解力有很大的帮助。例如,俚语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更好地理解这些说得很幽默的话,对于整体学习英语提高会很快。

第三招——阅读: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和一定的技巧;知识面要广,人文、地理、生物、智能科学等知识不一定知道很多,但都要有所了解;多读英文的报纸杂志小说,例如《21Century》、《ChinaDaily》、《新闻周刊》、《时代周刊》、英文小说等,对阅读能力和词汇量的提高都会很快。

第四招——写作:对于考试来说,写作还是要套公式,把句型套进去。但要注意写作要注重实用性,要会写求职信、商业合同、英文传真等工作交流上能用到的最基础、最实用的东西



第三篇:神学仙学理学体学

神学—仙学—理学 = 体学

——以东方传统文化为核心建立人类文明之新体学

作者: 王逆波

编者注:

人类社会正迈进一个全球化时代,然而我们的文化研究却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没有人重新对“宗教、哲学、科学”三大文化内涵,进行系统的重新整理性研究。

作者通过20年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易道佛儒医”以及诸子百家学说,在成功创立东方智慧的《三维哲学原理》基础上,获得“神学、仙学、理学” 三维一体的文明体学观。

如今,人们以“单

一、形式、理性”的思维、方法、观念,用“分析、分解、分化”的科学思想,歪曲和干扰了本来属于人类先神先祖先圣的圆满思想智慧,打乱了人们传统的自然道德与社会生活秩序,严重破坏了人类的正常精神状态。

本文,作者希望通过“三维整体观”的正确认识人类文明历史和不同文化成果,引导大家重新正确认识世界不同文化的形成历史、内涵、功能,正确选择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方向与圆满目标!

1 神 学

作者研究提示:人类文明的童年,曾经历了一个“神与人”的原始时代。这段关于人类文明起源的真实历史,被当今现时代的唯物论文化学者忽略,或者是有用心地有意回避,造成了今天的人们无法知道自己生命的起源,使人类失去对生命意义的精神依托,在迷信迷茫迷失的思想痛苦中挣扎!

“神学”一词,应该指所有关于人类文明之前,真实存在“神与人”的文明生活历史。或是,关于人类文明之本源的学说。

引用百度词条:在基督教于罗马获得胜利以后,神学一词多被用以指称基督教信仰观的诸多理论。神学一词的希腊文Θεολογια是由Θεος(即神/上帝)和λογος(即道/话语/学说)两个字组合,字面上便有建立人类对上帝正确认识的学说之意。

自由神学(Liberalism)亦称新神学(Modernism)。顾名思义,自由神学以不被传统思想约束自居,乐意接受科学对圣经之批判。寻求把基督教信仰摩登化,使它能与现代新学术和科学调和。自由神学之鼻祖为德国之史拉默克(Sehleiermacher)。他在1799年出版的(OnReligionSpeechestoitsCulturedDispisers)成为新神学的先身。巴特(Barth)在1919年出版的Epistle to the Romans开始了新正统神学运动,同时也为新神学思想敲响了丧钟。 史拉默克以为神学乃人类宗教情感和经验之描述。宗教的权威,从客观性的启示迁移到主观性

2 的宗教经验,一般而论,新神学思想相信圣经是一班宗教伟人之宗教思想和经历之描写,没有超然的权威性,只不过代表宗教进化史上的一个高潮。 其他主要的正统派基本信条名称虽被保留,但内容却被重新解释。超然有位格的神,变成了内在性的泛神论,或解释成为一般宇宙间的能力,耶稣的神性当然被否定,耶稣只不过是第一个基督徒,是一个超然的圣人,代替性的赎罪也被否定,耶稣之死,只不过为我们立下了一个自我牺牲的榜样,耶稣的为童贞女所生及复活,都被解释成有名无实的神话故事。 新神学思想不相信天堂地狱之实际,将来人人得救,强调人类乃兄弟之亲(Brotherhood of men),神为万人之父(Fatherhood of God),人类慢慢的进化,终归自己会带来天国的降临和乌托邦之实现。

作者研究注解:我们很明显地看到:自由神学或者新神学,是完全从人的角度科学理性认识,错误地否认真实的自然之神,形成了后来影响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不完全科学思想——无神论。

三维宗教体学观认为:神学,应该是指我们在承认自然之神(人非人灵魂)的存在基础上,对“神”进行“灵性、感性、理性”地三维认识与判断(人格化之神),才能获得正确而完整的自然科学之学术思想成果。

如果,我们把现代新神学与传统神学断然地割离认识,就肯定造成现代科学理性的单一认识之盲区,也就断送了人类新文明发展的前途,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唯理科学之新学术迷信。

3 仙 学

作者研究提示:人们所说的修行求道,也就是希望通过亲身实践并掌握关于做神仙的学问。

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关于生命的全部真理。世界到底有没有神仙?当人类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生命道理,就能彻底明白自己寻仙做仙的道路了。

仙学,是神学的应用,是人类真正的得道之学。

仙学,是研究人通过“卫生、养生、摄生”的修炼方法,实现“身与意”完美结合的人格升华,让灵魂达到“长生、再生、永生”目标的圆满生命智慧学说。

仙家,成就的最后目标是飞升天国。就是通过修仙的方法,使重浊的肉体化为轻清有生命能量的气态,离开这个多灾多难的短命世界,升迁到长命自由的永恒世界。

引用百度词条:二十世纪20年代,由中国著名道家学者陈撄宁首次倡导将仙学独立出来作为专门的学术来研究。神仙之学在中国相传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基本内容包括三元丹法、中医针药及内家拳三大部分。

早在《山海经》中就已经出现了“不死之国”等的描述,后来开始出现一些神奇的长寿人物,例如彭祖和洪崖先生。《列仙全传》称“洪崖先生”帝尧时已经有三千岁,汉朝时仍在。随后人们又想像出一个神仙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住着逍遥自在,长

4 生不老的神仙,而神仙还有不死之药,可以帮助人长生不老

先秦时期对神仙论述较多的是道家,尤其是《道德经》和《庄子》的论述对后来的神仙思想影响巨大。后来的道教认为,人通过一定的修炼(外丹、内丹)即可以得道成仙。在《庄子》一书中,他描绘的神仙可以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有可以遨游太空,与天地同寿等神通。这也成为后世所描述神仙的基本神通。神仙的神通还包括辟谷服气、寒暑不侵、行及奔马,最高能到形神俱妙,随时随地可以散而为炁,聚而成形,天上人间,任意寄居,不受生死的拘束等

《钟吕传道集》一书中谈到“仙有五等”:“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离于鬼,人仙不离于人,地仙不离于地,神仙不离于神,天仙不离于天。”“神仙者,以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关节相连,抽铅添汞而金精炼顶。玉液还丹,炼形成气而五气朝元,三花聚顶。功满忘形,胎仙自化。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传道人间,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

古代西亚苏美尔神话、西方凯尔特神话、北欧神话、爱尔兰民间传说中也有长生不死的仙人。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源头,她是中国哲思文化的始祖和宝库。而在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中,“仙学”为

5 其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王冠之珠。她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从数万年前就开始探索实践,一直到五千年前技术已完备成熟,又经近五千年理论上的逐步完善,而形成的一门独特的“生命再生”、“生命永生”的生命修为科学。在中国古代的漫长历史中,由于仙学修炼的特殊性、隐秘性和艰难性,由于仙学不断创造出一个个生命奇迹,故而一直成为世人垂涎欲滴的梦想和高不可攀的仰慕,也成为人类本身对生命寄托的最美好的愿望和憧憬。从秦始皇到明朝嘉靖皇帝,多少代帝王都想长生不死,不惜巨资重金寻觅仙术仙药。从老子到张三丰,多少代的仙家都为性命双修、三元兼炼抛弃功名利禄,去攀摘万丈险峰上的生命永生之果。因而到后来,不知仙学内涵到底为何物的世人,就把仙学视为神秘莫测的玄学,觉得它与现实中人及现实生活茫然相隔。

作者研究注解:本人有感于中华仙学,目前正面临人类科学文明歪曲文化历史真相的错乱认识问题,提出关于自然万物都具有“生灵、生命、生物”的三维生命演化过程,从此揭开了关于传统仙学文化的神秘面纱,让闪耀着完美生命智慧的光辉,详尽地展示给现代人类世界,让她真实地为现代人解决“心理、生理、命理”三方面的困惑问题,使人们能够永葆青春与生命活力,为人们提供生命健康与快乐的终极关怀和服务。中华文化的传统仙学,将重新迎来新文明的春天,给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带来莫大的福祉!

6 理 学

作者研究提示:北宋时期的中国,就诞生了人类整体观的完美思想学说——东方理学。

理学,包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东方理学,也指现代自然科学的西方理学。

东方理学,是具有“天人合一”整体观思想的学说。它指自北宋以后形成的“儒道佛”三维一体新文化成果。因为受文化历史认识的局限,又被人们错误称为新儒学,新道学,新佛学。西方理学,是非整体观思想的物理之科学。

引用百度词条:嘉祐治平年间(1056年—1067年),中国的古老文化获得了一次新生,诞生了东方理学。形成了王安石(荆公)新学、司马光(温公)新学、苏轼的蜀学、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洛学(含张载的关学)为代表的四大理学派;现代科学上所说的理学通常是指研究自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地质、地理等等。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

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 ,即程朱理学。

7 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吸收(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理学流派

理学流派纷纭复杂,北宋中期有周敦颐的濂学、邵雍的象数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司马光的朔学,南宋时有朱熹的闽学、陆九渊兄弟的江西之学,明中期则有王守仁的阳明学等等。尽管这些学派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特点,但按其基本观点和影响来分,主要有两大派别,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

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朱熹、程颢

理学的研究内容

总体概括说来,理学讨论的问题主要有:①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理学家虽然有不同的回答,但

8 都否认人格神和彼岸世界的存在。

张载提出气本论哲学,认为太虚之气是万物的本原。二程建立“天即理”的理本论哲学,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朱熹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学说。②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题。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和心统性情的学说,认为天地之性来源于太虚之气。程颢提出了心即天以及性无内外的命题,把心、性、天统一起来。程颐则提出性即理的命题,把性说成形而上之理。朱熹认为心之本体即是性,是未发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发之和 ;性和情是体用关系,而心是“主宰”。③认识论问题 ,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 。张载首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两种知识,并提倡穷理尽性之学,成为理学家共同讨论的问题。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朱熹提出“即物穷理”的系统方法。

宋明时期的理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自然理学(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人文理学(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也叫道学或宋学。

9 现代理学(科学)

现代西方科教理学,是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一支学科,是指研究自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大学理科毕业后通常即成为理学士。与文学、工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并列,组成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现代科教学研究的内容广泛,本科专业通常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天文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理论与应用力学、光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统计学 等。

作者研究注解:理学,根本上不是现代某些专家片面认识为的什么“反道、反儒、反佛”思想学说,也不是独树一帜的什么“新道、新儒、新佛”的新文化成果,而是在中国传统易学整体观认识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从“整体”重新分化分类、分理之新体学。

体 学

作者研究提示:体学,是由当代中国民间自由文化研究者王逆波先生首先提并倡导出来,成为21世纪人类新文明发展进程的一个新标志!

10 体学核心,是“三维哲学原理”。它是结合“宗教、哲学、科学”三大文化,升华出来的新学结果。体学,是以“整体观”为指导原则的人类文明总体新学体系,它将贯穿“神学、仙学、理学”三大传统学派,也称为人类文明的“三维一体”之终极学说。

“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天、地、人”本来为一体的大宇宙生命整体观思想。它包括“天人同本、天人同构、天人同理”的三维体学内涵。王逆波先生用10年的时间研究中国传统“易、道、佛、儒、医”等文化,结合人类现代科学文明所遭遇的冲突与悖论等哲学终极问题,成功地揭示“三维一体”自然宇宙终极法则,完成了回答人类终极问题的《三维哲学原理》体系。它由“图理哲学、数理哲学、文理哲学”构成三位一体的大哲学体系,包括:“自然、人文、社会”三个哲学范畴的《三维本源论》《三维认识论》《三维应用论》等三大部分内容。

“体学观”认为:21世纪人类社会文明,必须在完成“宗教、哲学、科学”三大文化体系的融合融通融和基础上,通过“政治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文化提体化、教育一体化、艺术一体化”的大整体哲学思维、方法、理论的正确指导, 完成“城乡一体、民族一体、党派一体、国家一体、生活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全球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体学观 人类文明新学必须符合的“体学观”,包括:自然全息观、宇宙整体观、世界总体观、人类完全观、社会和谐观、价值公平观、 11 人生圆满观、文化体系观、理论通论观、事物完美观。

“体学”之体,就是指中国人习惯称为天道的本体。它包括:形而上的道统之体、形而中的思想之体、形而下的结构之体。体学,既是道学,也是中华文化的体学观,就是西方现代科学哲学没有发现的统一场理论。它就是关于自然宇宙终极形态的“三界一域、三维一体、三维中心”。东方体学的哲学内涵包括的“完全论、终极论、整体论、中心论、全息论”。

中华传统文化的体学内涵,包括:“三元一体、三位一体、三态一体、三类一种、三能一体、三界一体。一本一体、二性一体、三质一体、四象一体、五行一体、六合一体、七轮一体、八卦一体、九宫一体、十干一体、十二地支一体、二十四节气一体、二十八宿一体、六十甲子一体、七十二变一体、九九归一体、、、、、、”等。

目前,人类文明社会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共同体发展时代,应运而生各种国际经济共同体、军事共同体、教育共同体、艺术共同体、生活共同体,正需要一部人类大整体哲学原理体系,来进行统一的指导、规范、管理,才能沿着人类共同幸福和谐的方向发展。否则,这些共同体的盲目发展,将成为人类集体犯罪的共同体,对人类文明社会形成毁灭性的破坏作用。

体学家,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中国社会的民间,如雨后春笋般地悄然诞生了。他们就是运用整体观对人类所有传统文化,进行重新

12 梳理整合升华,非旧学术权威的整体智慧思想家、实体工程设计者、总体领导管理者、成就整体理论体系者。体学家,是超越传统宗教而不否定传统宗教的存在,超越传统哲学而不否定传统哲学的存在,超越传统科学而不否定传统科学的人类新学家。

体学家,是首先具有整体思维、整体方法、整体观念的人。并且能够给自己的人生、人格、学问、事业,给出明确定位,确定圆满目标的智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联系作者:王逆波; 联系方式:wb924@163.com wk1965@126.com;电话:13146574051 ; 哲学对话: QQ 540839834 哲学指导QQ群:5153034 )

2011.6.16. 在北京

第四篇: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

扎根中国文化,放眼全球

--探索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 戎利娜

教育向来与全人塑造密不可分。谈到教育,中国自古就视其为国计民生之本。管仲在春秋时代就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是一门艺术,其关键不在灌输,而在鼓舞、启发与唤醒。1任何教育都是如此,神学教育自然也不例外。

大部分人对神学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神学深奥晦涩,甚至古怪。其实,神学--theology--由两个希腊词组成,即theos“神”和logos“思想、理性、智慧”,神学就是“有关神的思想”。所有关于人生的终极问题都是神学问题。按照Stanly Grenz和Roger Olson 所著《Who Needs Theology》,神学就是教我们如何正确地思考。2本文关注的是系统严格的神学教育,但对神学的界定是广义的,牵涉到生命经验中任何关于神的思考与探究。3

神学教育是一个持续终身的漫长过程,是建立拥有成熟信仰的教会团体的根基。神学教育不应只是单纯为了能够回应当前的牧灵需要,更应划定方向,与时俱进,帮助个人、团体与社会分辨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神学教育不仅是教会内部的事,它有相当强的社会幅度,与教会团体能做出的社会贡献相关联。

要谈中国的神学教育就要首先关注它的背景,即中国当前的大环境(context)。笔者先后在菲律宾和美国接受过神学教育,切身体验到神学教育和所处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没有办法分开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神学教育的目的和采用的方法都会有所不同。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在当代中国“学习”和“做”神学(Studying and Doing Theology in China)。神学教育不只是知识的滋养,更是生活的实践;不仅需要用头脑去理解,更需要用心灵去体会与品味。

这篇文章不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而是一种思索,是我回国后在从事天主教会神学教育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反思,希望藉此与各领域的学者展开更广泛深入的对话。

本文将中国的基督宗教(Christianity)视为一个整体,但因为笔者从事的是天主教会的神学教育工作,所以以天主教会的神学教育为案例来探索基督宗教的神学教育。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从提出问题的角度谈中国天主教的神学教育概况;第二部分分析如何达成扎根中国文化,放眼全球的神学教育;第三部分谈神学教育在中国转型时期应具备的特点。本文在最后尝试着描绘具有中国人人格特征的天主画像。

I. 中国天主教神学教育概况

1 区应毓(yu) ,张士充,施淑如,邹永恒,区方悦,在(《教育理念与基督教教育观》,3页)谈到:“教育理念的起点在于如何去“学问”,学习如何去发问。真理有主观与客观的层面:“客观真理包括自然界的定律和宇宙的来源等,主观真理包括人性的发展和道德的培育等。主体与客体都是有关生命素质的问题,因此教与学亦必须引进生命的改变、提升、充实、升华。” 2 Stanley Grenz and Roger Olson, Who Needs Theology? 陈玉棠、刘平译,《谁需要神学》,1-11。 3 同上,2-3。

1 中国天主教会到今天还没有能够发展出具中国文化特点的神学思想,还依然披着厚重的西方文化的外衣。虽然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提出信仰/神学本地化(Inculturation)的思想,但中国教会在本地化方面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1. 尚未与中国文化真正融合

这里所谈的中国教会(或更好说基督宗教的价值观)尚未与中国文化真正融合,并非遵循基督宗教在中国还依然是“洋教”的片面看法。章开沅教授在《教会大学与神学教育》一书的前言中中肯地指出中国社会和学术界“过去对基督教在华教育事业的评价常失于偏颇”,有时“甚至缺乏起码的了解”4。章教授肯定“基督教并非专属于西方,它也属于世界,是人类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不能总把基督教视为外来宗教,它“已经逐步融入中国社会,充其量只是有时间长短、程度深浅、范围大小的差别而已。”5

在肯定基督宗教已经逐步融入中国社会的前提下,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基督宗教在中国本地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目前为止,中国教会还没有发展出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神学。虽然天主教在十六世纪就已经由利玛窦带入中国,也曾经和中国文化发生一定程度的触碰,但这样的触碰多是关于东西文化的交流,即传教士们如何把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文化带入中国,同时又如何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给西方。但一牵涉到神学思想,中国人一直沿用的还是西方的模式。中国教会还没有能够探索出一条用中国人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和“做”神学的路。虽然有不少教会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对照中国文化与基督信仰,但这些对照大部分还是关注在表层,如中国文化的哪些价值观与基督信仰的价值观是相合的,哪些思想是类似的,等,还没有做到用中国人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来解读阐释基督宗教的核心价值。

让信仰在一片土壤和一种文化真正扎根,发展属于当地人民的神学思想非常关键;就如解放神学(Liberation Theology)在南美洲,黑人神学(Black Theology)在北美,民众神学在韩国,斗争神学在菲律宾。这些神学思想缘起于当地人切实的生活经验,在他们探索更正义的社会架构和更有希望的民族未来的努力中起了主导作用。由此,信仰成为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把中国和韩国的基督宗教做一简单的比较,就能进一步肯定创立本地神学思想对地方教会的决定性意义。基督新教在韩国逐渐发展出的“民众神学”促进了基督宗教在韩国生根和今日生机勃勃的景象。虽然“民众神学”不能取代主流的神学思想,但可以帮助所有韩国基督徒反思作为一个基督徒和韩国公民之间的联系。这一方面体现了韩国基督徒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丰富了基督宗教的神学思想。

发展中国本土的天主教神学思想需要既深入了解天主教的神学传统,又对中国文化有相当造诣的人。这并不是说这样的人既是神学家,又是中国文化大师,而是肯定这样的人体悟了基督信仰的核心价值,同时又能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偏重于灌输理论,而非塑造全人

45 徐以骅,《教会大学与神学教育》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丛书,第四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9页。

同上,10页。

2 中国整体的教育体制在塑造全人,培养能力方面比较薄弱。中国的神学教育亦有同样的倾向,普遍关注的是知识的传递,而不是人格的整合;所用的方法多是灌输,而非启迪或引领。这表现在三个方面:入学考试、课程的设计与讲授方法、成绩的考核。

大部分天主教神学院的入学考试只有笔试,测试的大概只限于智力和记忆力。这个学生其它方面的能力,如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具体操作的能力,或学生读书的真正动机与目的,学校就无从得知了。如果在笔试的同时加入口试,在申请的资料里放入了解学生的老师或长者的推荐信,申请学生对读书的动机与目的的自我陈述,以及学生比较有创意的项目设计的报告,就能比较从整体上了解申请的学生。

在神学院课程的设计方面,除了少数的涉及到心理灵修整合的课程外,绝大部分的课程是知识层面的。一些必要的关于堂区管理、活动项目设计、以及有效沟通等课程都不在课程表中。在教授方法上,绝大部分的课程是在教室里完成的,缺乏一些必要的活动,如与其他宗教人士的对话,必要的实地或问卷调查,以及切身体验的反思与整理,等。

在成绩的考核方面基本限于笔试、口试和论文,其范畴多在理解层面,少在体验。这些都造成僵化的神学培育。神学本是非常自由、富有想像力的,能不断挑战人故有的思维模式。在神学的课堂里,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问的,包括一些终极问题,甚至关于神的本质,anything and everything can be asked, including the nature of God。同时,开放、自由、在对话中进行是神学教育的必要态度和前提,这也有助于人格的整合。

3. 广大平信徒的神学培育欠系统化

中国天主教会的平信徒现在都普遍主动地寻求获得神学培育的途径。虽然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如门徒班、使徒班、以及各种教理讲授和牧灵辅导课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其水准不高,课程内容欠系统化,不能满足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主动寻求信仰的平信徒。

中国天主教会的平信徒,如同世界其他地方的平信徒一样,不再满足于做只参与弥撒的周日信徒,或只把进教堂祈祷当作信徒的主要标记。越来越多的平信徒希望能在日常点滴的生活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活出信仰的价值。他们不断寻找帮助社会弱小者的具体途径,当国家和民族遭受灾难和痛苦时尽快有效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平信徒增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信仰的认同催迫着他们去深入了解自己的信仰。他们渴望了解的是信仰的核心与实质。

然而,当前中国大陆平信徒的系统神学培育还几乎是空白。系统神学培育的对象依然是全职学生,其课程安排和内容都不适合平信徒。虽然大家普遍意识到平信徒的神学培育迫在眉睫,占教会团体比例最大的平信徒应真正成为教会的生力军,做“地上的盐,世界的光”,但对平信徒神学培育水准的提升还有赖于从整体提升中国的神学教育。

II. 扎根中国文化,放眼全球的神学教育

当前中国的神学教育需要顾及到三个方面:深入了解传统的天主教会神学思想,掌握传统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在整合二者的基础上顾及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问题。余子侠教

3 授在“近代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的历史考察”一文中指出神学教育本应是教会办教育的主干,但自教会办学校以来,神学教育却成为教会学校的一个“附件”,其主要原因就是教会在办学时特别强调实效性。这导致教会学校的普通教育远较神学教育的社会影响深远。在华的英国传教士裴大卫(David M. Paton)在1952年检讨在华传教的失败时曾说:“神学在中国就从未有过机会”,中国人要想成为教会领袖就必须遵循西方的模式,他们从来没有被培养从神学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所以基督教从未有过真正的中国样式。中国知识分子基督徒大多没有值得可谈的神学,而正规基督徒“多是头脑简单的基要主义者”或“经过培训的教牧人员,他们的思想根本不是自己的或中国的,而是呆板的西方模式”。6 余子侠提出“功利主义十分浓烈的基督教文化”未能进入中华学术之髓,除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外,基督宗教神学教育的失败是否是一重要原因呢?7

我认为余教授的分析值得基督宗教内部的人深思。在这里,我尝试着把实效性放到一旁,探索今日天主教的神学教育应关注的层面。

1. 促进基督文化核心价值与中华文化的融合

这部分的重点在于强调用中国人的思维、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民族经验来阐释基督宗教的核心价值,来研究和做神学。因为我自己的专业是圣经释经学,现就以希伯来圣经释经为例,作一个简单的阐述,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希伯来圣经并非源自西方,而是古老的东方文明的产物。希伯来语言和圣经的思维与表达方式和东方文明更加接近。希伯来圣经的上主形象和神学思想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但保持着一种深层次的整合与包容。这很相似中国传统文化对神的理解,即肯定天地间有一位至上的主宰,又为祂描述了很多更接近人的面貌,有时矛盾,但更体现深层的整合。希伯来圣经从来没有把人分为对立的“身体”和“灵魂”两部分,而把人看作一个活生生的整体,希伯来文称为Nephesh,即使人降入阴府,Sheol,还是以人的整体形式存在。希伯来圣经中有很多的矛盾与统一,是需要用慧眼辨识,用慧心感悟的。中国人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希伯来圣经的内涵。

圣经中的智慧传统也包括了积极主动的生活观,如《箴言》,和关注当下,认为万事皆虚,以冷静清醒的态度解读人生的《训道篇》。这两种态度就犹如中国传统里比较积极的儒家思想和比较超脱的道家思想。这两个层面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牵制与统一的,就如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同时受到儒家和道家的影响一样。

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阅读圣经,不仅可以帮助中国人更好地把握圣经的含义,也可以丰富圣经的释经。这里仅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第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帮助人更好理解圣经中的痛苦问题。希伯来圣经中对痛苦探索最深刻的莫过于《约伯传》和《哀歌》,二者分别从个人和团体的角度看人在最绝望的时刻如何看待自己、人生、上主和天人关系。《约伯传》和《哀歌》都肯定人在至深的痛苦经验中如果坚守对生命的执着,就可以触碰上主,可以体会天人关系的实质。在这样的时刻,人显示出极强的复原力,拒绝放弃,而这也正是上主运作的时刻。中国文化对痛苦历来有比较深层、正面的理解。司马迁在 6 余子侠,“近代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的历史考察,”章开沅主编,《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179-205,这里204-205页。裴大卫(David M. Paton)的话来自《基督教传教运动与上帝的审判》第49-50页。 7 同上,205。

4 《屈原列传》中曾说: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痛苦迫使人回归本源。孟子也曾说过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痛苦是上天为祂选择的人上的一门重要的课。这些源自中国本土的看法会丰富我们对圣经的解读,帮助中国读者很快体会圣经中表达的痛苦不同层面的含义。

离开埃及—出谷是希伯来圣经中描绘的以色列民族被上主拯救的最基本经验,这一基本经验影响了以色列人对上主的一切认知。这也是解放神学的基础,之后,从解放神学又发展出美国的黑人神学、韩国的民众神学和菲律宾的斗争神学。在埃及做奴隶的以色列人在没有任何人力与社会资源的情况下成功离开埃及的经验为所有社会边缘人都深具意义。我认为中国人也可以从这样的角度解读中国近代史。中国人民历尽艰辛,浴血奋战,逐渐走出一条自我解放、自强不息的道路,这其中体现的核心价值能让中国读者把握圣经叙述的核心,而圣经所描述的聆听穷苦人哀呼的上主也能启迪中国读者从更深层的角度体会自己的民族经验。

2. 塑造全人、持续终身的神学培育

神学培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与疏导,更是价值观的培养与生活方式的塑造,所以神学培育是塑造全人、持续终身的。基督宗教的价值观,或更好说以圣经为基础的一神信仰的价值观挑战社会主流的价值观。社会主流认为人存在的目的在于创造价值,增进各种能力,但圣经认为人生来就是上主的肖像,无论人有能力与否,都具有尊严;人的价值不在于其所能,而在于其所是(not of doing, but of being);社会主流看重财富、权势和影响力,耶稣却宣扬真福八端:你们贫穷的人、饥饿的人、哭泣的人是有福的(路加六17-26;参阅玛/马太五1-12);人依照本性都希望实现自我,但耶稣告诉人,你们要舍弃自己,背着十字架来跟随他(玛/马太十六24)。人常把目光停留在自我身上,但圣经告诉人把目光从自我身上移开,放在其他人,特别是那些弱小、贫穷和社会边缘者身上。

神学培育的本质并非单纯理智的开发,而是培养一种以神和他人为关注点的生活态度,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同时,一个人没有办法塑造并维持与社会主流相对的价值体系,这些人需要一个相互支持的信仰团体。神学培育将牵涉不同人生阶段面对的不同问题,帮助人探索生命的深度与广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活出更丰富的生命(若望/约翰十10)。

3. 神学教育与信仰团体的社会承担力

信仰从来都不是特权,而是责任。基督宗教一直是入世的。圣经自始至终强调信仰与生活实践的整合,信徒有责任关注他们中有需要的人,按照希伯来圣经的固定表达方式,就是他们中的“孤儿、寡妇和旅客/外地劳工”。这三者在圣经中常同时出现,是一种固定表达法,代表所有处在社会边缘,需要被关注的人。新约圣经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雅各伯书明确指出:信德如果没有行为,便是死的(雅二14-26)。依照玛窦/马太福音的记载,信徒与基督的关系透过服务最小的弟兄姐妹体现出来。在生命的末刻,耶稣会对每一个信仰的真正实践者说:我饿了,你们给了我吃的;我渴了,你们给了我喝的;我作客,你们收留了我;我赤身露体,你们给了我穿的;我患病,你们看顾了我;我在

5 监里,你们来探望了我…….你们来承受自创世以来,给你们预备好了的国度吧!(参阅玛二五31-46)。由此可见一斑,基督信仰与关注弱小的社会实践密不可分,有极强的社会幅度。

被誉为“当代的帕斯卡尔”的法国20世纪杰出的宗教思想家薇依(Simone Weil)强调“信仰不是拿来炫耀之物,而是艰难、绝非轻松的重负。”8 薇依自愿放弃中学哲学教师的工作,到工厂像真正的工人那样从事重体力劳动,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思考20世纪初的社会问题:“贫困、不平等、弱者所受的屈辱、专制权力与官僚制度对精神的摧残”。9 薇依意识到革命是领袖、导师们的宗教,而基督宗教是不幸者、受苦人的宗教。正是出于对卑贱者的爱,薇依从心灵深处接受了天主教的信仰,但她没有受洗,称自己为“活在门槛上的人” (living on the threshold)。薇依认为不幸是绝对的,人存在的不幸是没有办法消除的,人在不幸、痛苦、绝望中爱的坚守最终触碰到的就是上主本身。薇依是实践信徒的典范,她的一生见证了基督信仰与社会责任是分不开的。

基督宗教是受苦者的宗教,因为上主自己成了不幸的。所以对任何不幸者的爱就是对上主之爱,这就是基督信仰团体社会使命的根基。神学教育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帮助人分辨时代的讯号,回应时代的需要,担负起社会责任。

4. 培养有分辨能力的成熟信徒,建设成熟的信仰团体

分辨(Discernment)为今天的中国教会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神学教育需要帮助个人和团体了解把握分辨的原则。当前的中国教会还普遍不成熟,这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许多人依然从功利的角度看待信仰,认为信仰是为了寻获或得到,寻获的对象未必是物质层面的,可能更多包含心灵的层面,如内心的平安、宁静、喜乐等。这本无可厚非,但信仰的本质不在寻获,而在交托;不在得到,而在给予。把生命的焦点与注意力从自我转向上主和他人,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有些虔诚的信友有一种“教义安全感”,认为自己比他人优越,自我中心,沾沾自喜,这样的态度直接阻碍了建立坦诚互信的信仰团体。多马斯.格林神父(Fr. Thomas Green)在谈及分辨时提出:真正向上主开放的人从来都不自以为是、焦躁不安或不耐烦。10上主的神很少在一个处于纷争的团体运作。信仰团体应是开放的,让所有的人感到受欢迎和被接纳。

第三,教会团体在做决定时,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意见,这是一种“大多数暴政”(Tyranny of the Majority,a way of attaching the Lord’s name and authority to what most of the group want, or believe he must want)11,把大多数人的看法想当然地认为是正确的看法。这是一种操控上主的行为,不是合理分辨的做法。正确的分辨应让团体的成员找到团体正能量的根源在哪里,这正能量的根源就是团体行动的方向。

89 薇依,《重负与神恩》(Le Pesanteur et la Grace),顾嘉琛,杜小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同上,3。 10 Thomas H. Green, Weeds Among the Wheat Discernment: Where Prayer and Action Meet (Notre Dame: Ave Maria Press, 1984) 69-70. 11 同上,179。

6

在神学培育方面,有关分辨的课程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让各人与团体熟悉分辨的原则与方法,逐步建立成熟的信仰团体。

III. 神学教育在中国转型时期应具备的特点

中国在世界格局方面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中国也在逐步成为一个多元、包容、开放的世界大国。在此时期的神学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具备几个特点:

1. 坦诚开放、在对话中进行

对话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要求开放、诚实、以及“真理没有完全掌握在我的手里”的谦虚。神学教育的方式与内涵都应是对话式的。神学教育的氛围应是对话式的,以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的方式。我这里更想谈的是神学教育的内涵也应是对话式的。

首先,神学教育应促进中西文化的对话。中国要健康稳健地发展,需要中国年轻人不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经典与精髓,也要了解西方文化的经典。神学教育更是如此,它不应是香蕉式的,用中文宣讲的西方模式(yellow skin with white content),而要深入探索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与相合点,让二者在深处触碰。

第二,神学教育要顾及天主教与各基督宗教及其它宗教的对话。天主教与其他基督宗教之间的相同点多于不同点,可对话的空间很大。但中国近代的历史让中国的天主教和基督宗教发展成几乎不相干的两种宗教,这种现象非常可惜。天主教和各基督新教要共同探索在信仰、学术及社会服务层面合作的平台。基督宗教与其他宗教也能联手,共同建设有品质、有深厚道德根基的生活。汉斯龚曾说过:世界上如果没有宗教的和平,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同样,中国如果没有宗教间以及宗教与社会的和谐,也不会有真正的和谐。

第三,神学教育要促进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的对话。神学教育要明确指出传播福音并不是靠说服,而是靠关注对方与生活见证。教宗方济各在接受意大利记者日纳.斯卡尔法里(Eugenio Scalfari)访问时曾说:诱劝他人改信宗教是荒谬可笑的;你必须与他人相遇并聆听他们(proselytism is solemn nonsense; you have to meet people and listen to them)。“与人相遇并聆听他们”,这应成为教会与社会对话的前提。

2. 以培养兴趣为主,而非功利性

以感悟为主的神学必须从培养兴趣着手,单纯知识的传递或牧民技能的培养只能造就人云亦云的传声筒或拘泥于规条的法利塞人。神学各领域其实都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在教授神学的教室里,任何问题都是可以提出来的。兴趣也是百年树人和让基督信仰与中国文化整合的关键。信仰可能不能提供给人生命疑难问题的答案,相反,有信仰的人可能问的问题更多,这些问题也都是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兴趣是必要的,没有兴趣根本谈不到研究与做神学。

3. 用普通人的语言来描述和表达天人关系

7

中国的神学教育,因为脱离普通教育独立存在,形成了一套独立的表达方式,再加上天主教会传统存在的比较抽象的神学语言进一步让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孤立起来。教宗方济各在“福音的喜乐”通谕中呼吁用普通人的语言来讲述神学,学习神学,表达神学思想,把神学从神学院扩展到普通人的生活。这为中国的神学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这不仅是表达方式与语言的改变,也是思维方式的改变。这肯定了神学源于普通的生活,也将指引一般人的生活。神学是属于所有人,为所有人服务的。

4. 从经验出发,由下而上的神学教育

如果我们强调用普通人的语言来表达神学思想,就要关注普通人的生命经验。传统的神学思想和基督论是由上而下的(Christology from above),耶稣是“全能、全知、全善”的天主第二位圣子。这些抽象的形容词把神摆在至上的位置,并不真正帮助人了解上主或与祂建立关系。但如果我们由下而上,通过耶稣的生平和经历来了解祂的身份(Christology from below),就能透过真实的生命经验感悟上主是谁。

从经验出发,由下而上的神学教育关注的是真实深切的生命经验,这就是我们认识神的视角。透过生命经验感受到的神是有生命力的。这样的角度也肯定了在耶稣身上人性与神性完全的合一。这在生活层面的表达就是:一个真正属神的人是充满人情味的,非常温暖的人。

结论:今日中国的神学教育者应是怎样的人呢?

建筑桥梁的人

任何发展都首先有赖于贯通,经济的发展是靠路的贯通,中国神学教育的发展依赖的是头脑与心灵的贯通,心与心、人与人之间的贯通。所以,中国的神学教育者应是一个建筑桥梁的人,在头脑与心灵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人与人之间,中西文化之间,教会神学与普通学科之间,教会与社会之间搭建桥梁。这不仅需要良好的意愿,更需要神学教育者对桥梁两端的世界有足够深入的了解。神学教育者需要博大的心胸和沟通的诚意,让神学教育在中国扎根,与普世教会共融。

8

第五篇:汪神学校普法行活动方案

汪神学校“江淮普法行”活动方案

根据金安区教育局和中店乡中心校要求,我校决定继续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江淮普法行”活动。为组织开展好此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校教育工作大局,坚持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相结合,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努力创造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为我校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活动主题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加快建设法治校园

三、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江淮普法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汪神学校“江淮普法行”活动领导小组,其成员组成如下:

组 长: 郭道平 副组长: 陈辉

成 员: 甄廷凤 陈昌和 潘浩 谢克对 陈林 黄宏荣 杨国梁

四、工作目标

(一)强化培训,切实增强师生的法治意识

1.继续加强教职工法律知识教育。主要学习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等法律法规,对涉及学校师生安全的法律法规、文件和会议精神进行深入学习,不断增强师生的法治意识。

2.不断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教育。认真落实依法行政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法制课教学计划、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的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习惯,做到传授法律知识与增强法治意识相结合;条文灌输与形象教育相结合;法治教育与相关学科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法治宣传教育效果。

3.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江淮普法行活动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结合起来,作为构建人民满意教师的重要载体,把教师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教职工职称评聘,年终评优,评模评先的重要条件。狠抓过程管理,跟踪问效,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显著提高。

(二)依法治校,努力提高我校办学水平

1、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努力提高办学水平。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提高校长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要切实建立和完善校园管理、教学质量、工作职责、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干部廉洁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健全完善学校管理体系。

2、不断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督促、检查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制订和落实情况。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争创“平安校园”活动。

五、具体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要加强学校普法工作的领导,确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承担普法职责,发挥职能作用,逐步建立普法工作考核评估、监督激励等机制。

(二)保障普法经费。学校要安排普法宣传教育专项经费,订购法律报刊、图书、音像资料,办好法律宣传栏,切实保障普法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三)加强普法队伍建设。深入挖掘法制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分管副校长的作用,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普法队伍。利用法制宣传日、安全宣传月、安全活动年等活动形式,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要积极组织教师、学生加入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参与法治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工作.

六、工作具体安排:

(一)召开一次普法行动员会。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宣传江淮普法行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提高广大师生参与普法行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举行一次法律知识讲座。聘请法制副校长、分管副校长,每学期初开展一次全校性法律知识讲座.

(三)观看一场法制电影。组织师生观看一场法制类故事片或法制类宣教专题片,并写观后感。

(四)组织一次学法用法征文评选。组织一次全校师生普法学法用法征文评选活动,激发广大师生普法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举行一次法律知识竞赛。通过校广播站、宣传专栏、黑板报、校报校刊等载体,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要分层次举行班级、年级、学校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六)开展一次普法活动督查。普法活动领导小组组织专人对各班普法活动进行督查,重点督查 “普法行”活动实施方案、各项活动开展情况及资料总结归档情况。

(七)召开一次“普法行”总结表彰会议。确立一批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进行集中表彰。

中店乡汪神学校

2018.09

上一篇:岁月里成长范文下一篇:投标保证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