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类型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政策介入、社区类型与社会组织行动策略 ——以A环保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为例

摘要:“垃圾围城”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环境治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破解“垃圾围城”困境的关键在于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因此社区垃圾分类势在必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部分地区的政府和民间团体就已开始自发探索垃圾分类工作。2000年以来,我国将北京、上海、广州等8市列为“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开展建章立制、硬件配备、宣传教育等一系列行动,但仍收效甚微。虽然2019年7月,上海出台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标志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式纳入法治框架。但我国城镇居民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不可能即刻实现程式化的改变,更何况我国各大城市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强度和要求不一,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仍是一个亟待干预引导的社会议题。在这一过程中,以环境公益为目标的社会组织早已躬身入局,在社区垃圾分类中发挥了重要倡导和动员作用,日益成为社区垃圾分类治理的重要力量。我国社区垃圾分类带有明显的社区异质性特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推进的基石在于提高垃圾分类具体场域的执行主体的意愿和能力,而不同社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意愿和能力不同,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组织在社区垃圾分类中的行动策略选择。因此,社会组织在各个社区推动垃圾分类为本文研究社会组织参与垃圾治理的行动策略提供一个独特的场域。值得思考的问题是:(1)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2)他们在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过程中通常采取哪些行为策略?(3)这些行为策略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从现有研究来看,对于社会组织促进社区垃圾分类的实践逻辑仍缺乏深入地揭示与归纳。这种不足最明显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研究视角上,绝大多数文献聚焦于“政社合作”视角研究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问题,这一研究视角虽然很好地把握了合作双方的基本特征及互动关系,却忽略了社区垃圾分类执行场域的具体情景;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绝大多数文献都是从一般性层面对社会组织在参与垃圾分类治理中如何与其他主体合作形成“多元共治”模式进行研究,缺乏对具体对象的细致性分析。概言之,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面”上的浅层理论研究,缺乏在“点”上的深层实证研究。为此,本文尝试回答上述问题,试图弥补已有研究的局限。首先,尝试从政策介入与社区类型两个维度构建出社会组织行动策略选择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聚焦于A环保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开展长时间观察,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分析并梳理社会组织推进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模式,挖掘社会组织一系列行动策略背后的行动逻辑。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现实观察,笔者发现社会组织的实际行动背后嵌入于一个深层次的宏观环境和具体情境之中。宏观背景就是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具体指标有很多类型,但是在社区垃圾分类问题上,这种制度环境主要体现在政策介入上。具体情境的涵义非常广泛,在社区垃圾分类问题上,这种具体情境指的是具体社区类型当中的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的意愿和能力。基于此,本文从中观层面构建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选择分析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中,社会组织行动策略是因变量,政策介入和社区类型是自变量;由于政策介入与社区类型的不同排列组合,导致社会组织在社区垃圾分类中的行动策略选择发生了变化。本文以A环保组织为研究对象,按照A环保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时间顺序和阶段历程,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选择分析框架进行经验层面的阐释。案例发现:(1)相对于政府的强制性,社会组织的柔性和灵活性更能够在社区动员中不断调适其行动策略来适应不同情景,进而有效地引导社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2)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经历了从说服、参与、赋能到授权的转变,在参与方式和内容上发生显著变化;(3)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受政策介入和社区类型的具体情境的双重影响;(4)政社互动的有效性有利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政府信任是社会组织获得介入社区的合法性和拓展行动场域的关键。本文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在理论层面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深化了对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行动策略的学术认知。从政策介入和社区类型两个维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在动态研究中把握复杂结构条件下的社会组织多元化的行动路径,弥补原有“政社”静态研究视角的不足,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本文构建的社会组织行动策略选择分析框架,引入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成熟度”概念,重新划分社区类型,丰富了社区类型的划分指标,也与已有的社会组织行为策略研究文献开展了理论对话。二是在实践层面,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推进的基石在于提高垃圾分类具体场域的执行主体的意愿和能力。本研究将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置于社区这个微观的场域,总结了 A环保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成功做法,为全国其他地区推进垃圾分类提供借鉴与启示,并且从微观上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指导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区垃圾分类;政策介入;社区类型

学科专业:行政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创新之处

一、视角创新

二、内容创新

三、理论创新

第四节 论文结构

一、主要内容与安排

二、总体架构图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权变理论

一、权变理论的起源

二、权变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三、经典的权变理论模型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社会组织行动策略研究综述

二、环保社会组织行动策略研究综述

三、环保社会组织参与垃圾治理研究综述

四、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三节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选择分析框架

一、概念阐释

二、分析框架构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方法选择

第二节 案例选择与阶段划分

一、社会组织案例的选择

二、案例社区的选择

(一) Y社区基本情况

(二) H社区基本情况

(三) J社区基本情况

(四) T社区基本情况

三、案例选择的原则

第三节 数据收集

第四节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垃圾分类相关制度及政策演变

第一节 垃圾分类相关制度及政策梳理

一、政策目标

二、政策主体

三、政策工具

第二节 S市垃圾分类制度及政策的梳理

一、政策主体

二、政策工具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柔性政策介入阶段社会组织社区垃圾分类行动策略选择

第一节 说服策略:Y社区

一、政策类型:柔性政策介入

二、社区类型:低成熟型社区

三、A环保组织行动策略:说服策略

第二节 参与策略:H社区

一、政策类型:柔性政策介入

二、社区类型:高成熟型社区

三、A环保组织行动策略:参与策略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强制政策介入阶段社会组织社区垃圾分类行动策略选择

第一节 赋能策略:J社区

一、政策类型:强制政策介入

二、社区类型:低成熟型社区

三、A环保组织行动策略:赋能策略

第二节 授权策略:T社区

一、政策类型:强制政策介入

二、社区类型:高成熟型社区

三、A环保组织行动策略:授权策略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节 案例比较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理论探索与政策建议

一、理论探索

二、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财政绩效预算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农村的普法教育法律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