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渣场规划方案范文

2022-06-15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弃渣场规划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弃渣场规划方案范文

**县水利局关于矿山弃渣场水土保持设施检查情况总结

**县安委办:

我局于2008年10月21日收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尾矿库及弃渣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后,局领导十分重视根据我县矿山分布情况,我局分为上半县遍区和下半县遍区两个组进行检查,对我县境内煤矿、金属矿山共66家进水土

保持设施进行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存在情况:

1、部分企业没有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堆放弃渣弃土场地无挡护设施,一旦遇大雨天,必将造成水土流失,若下游有住户,将造成安全隐患。

2、部分编制了水保方案的企业,并未按编制方案实施水保工程,造成弃渣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部分企业弃碴堆放过高,造成人为水土流失。

4、特别是弃渣场修建在河边、沟边的企业,多数挡墙在洪水季节被冲垮,大量弃渣被水冲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5、部分企业弃渣场位于半岩上,且下游有住户,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二、提出建议

我局检查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水土流失情况,检查人员现场口头提出了整改措施和要求。

1、没有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企业,尽快完善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并严格按照水保方案认真完善相应的弃渣场挡护设施;

2、矿方确定水土保持设施安全监管责任人,对矿区内的弃渣场进行不定期检查;

3、对严重影响、威胁下游安全的弃渣场进行卸载或者清除处理;

4、尽快恢复垮塌或被水冲毁的挡墙;5对废弃的渣场进行生物措施的绿化工作。

三、一企一档

为便于对矿山安全的监管,在检查的同时,对矿山的名称、法人、水保方案情况、水保设施情况及渣场监管人电话进行存档,以便及时把检查情况反馈给业主。

**县水利局

二00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第二篇:渣场料源规划方案

大渡河枕头坝一级水电站

大坝及发电厂房工程

(合同编号:ZTB-SG-2011-002)

渣场料源规划方案

批准:李红伟

审查:李红伟

校核:徐晓峰

编制:高文甫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枕头坝工程施工局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渣场料源规划方案

1渣场概况

发包人提供给本合同工程使用的渣场及有用料堆存场均为江沟渣场,布置于江沟出口段,规划储量为1286万m3,占地面积67.8万m2,可满足本工程使用要求。按照合同文件,江沟渣场于2011年12月移交给我单位运行维护管理。

1、渣场等级

根据《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DL/T5397-2007)、《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DL/T5419-2009)、《防洪标准》及《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的有关规定,江沟渣场为特大型渣场,建筑物等级为4级、渣体稳定安全系数基本组合为1.2,特殊组合为1.1,拦渣设施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基本组合为1.2,特殊组合为1.1。

2、防洪标准

本渣场为特大型渣场,设计洪水标准应采取2%~1%,本项目采用下限的2%。

为保证渣体稳定及防治水土流失,在渣料与渣场坡面结合处的山坡坡面上设置畅通的周边浆砌石截排水沟。渣体表层排水纵坡1%,汇集渣体表面雨水,引至渣场周边排水渠道。渣场上部流域内的汇水一部分流入公路排水沟;一部分流入渣场周边排水沟,再由排水沟排至渣场下游;另一部分通过排水涵洞、排水洞排引至渣场下游。

3、排水设施

渣场排水洞布置在渣场右岸山体内,由进水口段、隧洞段、出口消能段三部分组成。隧洞段总长1917.84m,平均纵坡i=0.052,排水洞通过设计洪水流量时,排水洞内最大流速25.4m/s;排水洞通过校核洪水流量时,排水洞内最大流速26.9m/s。

江沟渣场左岸1#支沟的排水系统通过采用排水涵洞的方式,最终将沟水汇入渣场排水洞主洞内。

渣场周边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排水沟断面尺寸为70×80cm(底宽×深),衬砌厚度为40cm,断面边坡临空侧为直立、靠山侧为1:0.3。为避免渣体不均匀沉降造成浆砌石排水沟的破坏,周边排水沟全部修建在渣体两侧的山体坡面上。在自然坡比大于5%的地段设置跌水或陡坡作为周边排水沟的过渡。在渣场两端设积水坑,用于渣场绿化工程取水及排水渠道消能,积水坑尺寸200×200×100cm(长×宽×深),采用浆砌石衬砌,表面采用C20砂浆抹面。

4、挡水设施

1#挡水坝为江沟主河道的挡水设施,通过1#挡水坝将江沟渣场上游来水截留汇集,并将水流导入右岸排水洞内。1#挡水坝采用土石结构,坝顶高程750.0m

,坝顶宽8m,最大坝高32.4m。坝体迎水面坡比均为1:2.25,坝体背水面坡比为1:2.5。

2#挡水坝为1#支沟的挡水设施,采用浆砌石挡水墙型式,坝顶高程763.0m,坝顶宽2m,最大坝高10m。浆砌石挡水墙采用梯形断面,坝体迎水面为垂直边坡,坝体背水面坡比为1:0.68。

5、排水洞出口下游河道防护工程

为防止排水洞下泄洪水对江沟两岸造成冲刷破坏,在消力池尾坎后开始进行河道防护,防护长度约740m,左岸利用5#公路下挡墙护坡,右岸修筑C15混凝土挡墙护坡。

上述排水、挡水等设施均已由其他标段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单位只需在汛前对排水设施等进行清理、疏通。

2渣场料源规划

2.1江沟堆渣场目前实际面貌

根据合同文件及现场测量,堆渣场目前在桩号0+150~0+500范围内为弃渣区和砂砾石填筑区,弃渣区填筑平均高程在720m,砂砾石填筑平均高程在735m,在桩号0+500~0+640范围内为玄武料(有用料)填筑区,填筑平均高程在742m,桩号0+1000~0+1200范围为弃渣区,平均高程在730m。

2.2本标需堆存容量

本标需堆存的渣料为坝基开挖料、卡子岗表土剥离弃料。

根据合同文件:

(1)坝基开挖料包含砂卵砾石料弃料为37万m3,可利用料为120万m3;玄武岩料弃料为17万m3,可利用料为29万m3。

(2)卡子岗表土剥离弃料约为9.5万m3(砂卵砾石料)。

以上各种料均按自然方计算,换算成松方砂卵砾石乘以1.2系数,玄武岩乘以1.5系数。

(3)坝基开挖料:砂卵砾石弃料为44.4万m3,可利用料为144万m3;玄武岩料弃料为25.5万m3,可利用料为43.5万m3。

(4)卡子岗表土剥离弃料约为11.4万m3。

根据以上计算,江沟渣场堆存弃料容量为81.3万m3,砂卵砾石可利用料容量为144万m3,玄武岩可利用料容量为43.5万m3。

2.3江沟渣场堆渣规划

渣场规划、运行维护主要施工内容是对江沟渣场渣料分区、有用料及无用料的有序堆放。工程开挖渣料中,部分玄武岩和河床砂卵砾石用于加工混凝土骨料,需要分区规划,两种料源之间、两种料源与无用料之间均不得相互掺杂,且应保证其回采运输方案的可靠性。因此应对工程开挖渣料进行分区规划、堆放。

根据需堆存容量,结合目前场地实际面貌,通过计算场地面积及测量实测断面,将本渣场规划为4大区域:

(1)

桩号0+150~桩号0+350为弃渣区,场地面积为5.55万m2,规划堆渣

81.3万m3,高度为EL720~EL735。

(2)

桩号0+350~桩号0+500为砂卵砾石有用料填筑Ⅰ区,场地面积为4.74

万m2,规划堆渣17.1万m3,规划堆渣高度为EL735~EL739。

(3)

桩号0+500~桩号0+660为玄武岩有用料填筑区。其中桩号0+550~桩

号0+640已经填筑至EL742高程,该区域场地面积为2.15万m2,规划堆渣高度为EL742~EL760,可容纳38.7万m3;桩号0+640~桩号0+660按照测量实测断面,堆渣至EL760高程,可容纳7.6万m3;该区域总共可容纳46.3万m3。

(4)

桩号0+660~桩号0+1000为砂卵砾石有用料填筑Ⅱ区。其中桩号

0+660~桩号0+800填筑至EL760高程,按照测量实测断面,可容纳64.2万m3;桩号0+800~桩号0+1000堆渣高程EL730至EL760台阶状,按照测量实测断面,可容纳62.7万m3;该区域总共可容纳126.9万m3。

根据以上规划,弃渣区可满足81.3万m3弃料堆存;玄武岩有用料填筑区可满足43.5万m3玄武岩有用料堆存;砂卵砾石填筑Ⅰ、Ⅱ区共存144万m3,在堆渣前将桩号0+660~桩号0+700之间江南公司未完全回采的玄武岩倒运至桩号0+550~桩号0+660范围内。

堆渣设计坡比1:1.5。由于渣场堆渣高度较大,为保证渣体边坡的稳定和安全,同时便于渣体坡面削坡开级、施工机械运行、坡面维护等,在渣体坡面上设置马道,马道宽3~5m,相邻马道高差10~20m。

江沟渣场规划具体见江沟堆料弃渣场规划平面图。

3渣场运行维护管理

3.1渣场内临时道路

渣场内临时道路将根据堆渣方式形成的台阶形成“之”形道路,同时结合进往渣场的5#公路进行合理布置,满足运输料渣车辆的进出渣场的需要。临时施工道路宽度为10m,坡度控制在12%以内。

1、

出渣道路

渣场移交给我单位后,我单位先对已有的低线出渣道路、江沟左岸出渣道路进行修整维护。

前期主要使用渣场低线出渣道路,道路布置为:左岸坝基开挖料—2#公路—5#公路638高程处—江沟低线出渣道路(D1—D2)—江沟左岸出渣道路。

后期出渣道路在砂砾石填筑Ⅱ区出口处填筑至730高程后,将渣场内高线出渣道路(G1—G2)恢复,使用高线出渣道路出渣,道路布置为:坝基开挖料—2#公路—5#公路720高程处—江沟高线出渣道路(G1—G2)—江沟左岸出渣道路。

在整个渣场堆渣过程中,江沟左岸出渣道路随着填筑高程的升高而抬高

2、回采道路

回采道路在原道路的基础上形成,渣场内对堆渣完成后的左岸出渣道路进行适当修整,道路布置为:江沟左岸出渣道路—回采道路(H1—H2)至初碎平台。

道路布置见江沟堆料弃渣场道路布置图。

3.2堆渣场地清理

渣场填渣前进行植被清理,清理将采用挖掘机和自卸汽车相结合,并辅助以人工。

1、清理填渣范围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及监理人指明的其它有碍物。

2、注意保护清理区域附近的天然植被,避免施工造成清理区域附近林业资源的毁坏,以及对环境保护造成不良影响。

3、对于场地清理范围内砍伐的成材或清理获得具有商业价值的材料按监理人指示,将其运到指定地点堆放。

4、对于无价值可燃物,尽快将其焚毁。在焚毁期间,将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5、对于无法烧尽或严重影响环境的清除物,将按监理人指定的地区进行掩埋。掩埋物不妨碍自然排水或污染河川。

3.3有序堆放渣料

堆渣现场设置标识牌、指示牌,严格按照监理人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所规定的堆渣地点、范围和堆渣方式进行堆存。加强开挖现场和渣场通讯联系,对运料渣的运输车辆统一进行编号和管理,分类、分序进行现场装卸料渣,将可利用渣料和弃料分类堆存在渣场。同时采取专项防护措施保持可利用渣料堆体的边坡稳定,结合渣场系统排水布置一定的排水措施,防止利用料渣与弃料混杂和损失。

3.4渣场运行管理措施

1、在渣场布置2个3m×6m移动式值班室,并派专人负责渣场的管理。开工后,项目部将专门派人负责指挥运渣车辆按要求弃渣,指挥渣场的平整和渣场的道路修筑,在监理人员的协调下统一管理渣场各方面的工作。

2、弃渣体应在指定场地范围内弃放,严禁随意抛洒;弃放时应按照设计体型分层堆放,严禁从上往下随意倾倒。

3、渣体弃放完毕后,顶部应按设计图所标示的排水方向做平整处理,并保证渣顶部排水顺畅。

4、左右岸排水系统以维持原状,加强现场巡查力度,对渣场左岸公路内侧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及时疏导。

5、对施工临时道路及时维护,保证运输车辆的安全和运输道路的畅通。

6、加强供电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夜间照明设施运行正常。

4施工质量、安全和环境保证措施

1、施工中严格按照监理人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所规定的堆渣地点、范围和堆渣方式进行堆存,堆渣现场设置标识牌、指示牌。

2、各类车辆按周期保养维修处于完好状态,制动有效,不带病运行,严禁人料混载,严禁超载、超高运输,装碴时将车辆停稳并制动。

3、作好夜间施工安全保护,作业区、施工道路、临时设施、生活区应有足够的照明度,保证施工安全。

4、渣场设置各类宣传标志、警示牌、警示灯等,标志醒目,按规定张挂。

5、为保证渣场的空气清新,减少粉尘对人体危害,做到渣场文明施工,每天三班进行日常维护,采用5t洒水汽车洒水除尘。

第三篇:渣场应急救援预案

PVC分厂 二零零六年

(事故处理实施细则)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是提高分厂应对渣场突发安全事件的防范和处置的能力,建立统

一、快速、协调、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任务和职责,确保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渣场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以及《陕西省尾矿库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1.3.1 尾矿库跨坝 1.3.2 洪水漫顶

1.3.3 水位超警戒线

1.3.4 排洪设施损毁、排洪系统堵塞 1.3.5坝坡深层滑动 1.3.6防震抗震 1.4工作原则

1.4.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条块结合,切实履行政府赋予的职能,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性渣场大坝垮坝造成的危害。

1.4.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原则。高度重视渣场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性渣场垮坝的各种准备工作。

1.4.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主管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分厂及各相关部门的应急作用。

2 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

按照主管领导负责制的要求, 根据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分厂成立突发性水库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分厂处置突发性渣场安全事件的协调指挥机构,统一领导渣场的突发性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预案的启动和实施的决策与组织领导。

2.2 工作机构

2.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朱桂香

副总指挥:杨师有、张庆、孙西林、郑广贤

成员:温银华、刘继梅 、李平、李程、陈海印、赵旭、董军朝、樊秦生、伏瑞甫、杨瑞忍。

2.2.2 指挥部职责:

(1)发生重大事故时,全面负责应急处理的指挥,协调各项工作发布或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3)向上级汇报和向相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4)组织生产自救,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工作秩序。 2.2.3 成员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三个专业组 (1)现场指挥专业组: 成员:朱桂香、郑广贤、张庆。

职责:负责一旦发生事故时的全分厂应急救援的组织和指挥、协调工作。

(2)现场抢险、监控、救护专业组

成员:温银华、李程、陈海印、刘继梅 、赵旭、董军朝、伏瑞甫、杨师有。

职责:负责警戒线的划定,人员撤离方向,火源控制及现场抢险,并及时通知急救医疗室联系救护车。

(3)后勤保障组:

孙西林、李平、、杨瑞忍、樊秦生。

职责:负责抢险的物质供应、后勤保障工作。 3 运行机制

全分厂建立起对突发渣场安全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运行机制。

3.1事故预警及报告

渣场工段负责渣场的日常运行与管理,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渣场安全事件要及时进行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预测信息的报告逐级上报的原则进行。根据可能发生安全事件的规模、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起始时间、应采取的措施等,由预测后岗位当班人员立即向分厂指挥部及调度室汇报事故的发生情况,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分析,判断事故发生原因,有条有理地统一指挥事故处理措施,如分厂不能及时处理时,上报公司启动公司应急救援体系。进入现场处理事故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用品。

3.2应急响应

指挥部主要通过电话、对讲机(手机)进行事故报警、调查、指挥并借此向公司发布求救信号。

公司调度室:6219001

6219011 分厂指挥部:6219088 公司医务室:6219120 13309126613 公司火警: 0119 报警电话: 119 3.3应急处置

突发性渣场安全事件发生后,渣场工段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分厂接到报告后,要及时进行风险分析,如情况属实,立即向公司进行预警报告,同时分厂应急救援指挥部到现场审核并提出应急抢险方案,公司再根据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险情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3.3.1制定并组织实施抢险救援方案,防止引发次生、衍生灾害。渣场发生重大险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要迅速组织队伍抢险,尽力避免垮坝恶性事件发生。

3.3.2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性渣场安全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以应立即上报公司,由公司启动应急救援体系。

3.3.3及时向公司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

3.3.5研究处置其他重大事项。 3.4应急状态

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突发性渣场安全事件,采取一般措施无法控制和消除其严重社会危害,立即上报公司。

3.5恢复与重建 3.5.1善后处置

事发地后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保证渣场工段正常值班。

3.6.2调查与评估

应急救援指挥部要对突发性渣场安全事件原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向公司作出报告。

3.6.3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由渣场工段负责。需要公司援助的,由应急救援指挥部作出计划,向公司提出请求,获得批准后(包括省级及国家援助)组织实施。

4监督管理 4.1预案演练

应急救援指挥部协调有关人员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演练。

4.2宣传和培训

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组织的培训大纲和教材,编印渣场突发安全事件预案,广泛宣传渣场应急知识以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应急救援指挥部要对应急抢险队伍和应急管理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

4.3责任与奖惩

水库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突发水库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瞒报、谎报和漏报突发水库安全事件的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附则 5.1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PVC分厂制定,并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第四篇:煤场、料渣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 二〇一五年一月

I

前言

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环境保护部与31个省(区、市)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针对我省重点行业煤场、料渣场扬尘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规范空缺的现状,改善我省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制定本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防治重点行业煤场、料堆场扬尘污染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采用国内近期关于颗粒物开放源类的研究成果,吸收了我国典型企业关于控制扬尘污染的主要技术方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科技与对外合作处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 本标准***** 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

*******

II

前言................................................................................................................................ 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2

3.1大气污染........................................................................................................... 2 3.2料场扬尘........................................................................................................... 2 3.3 喷淋系统.......................................................................................................... 2 3.4 封闭式料仓...................................................................................................... 2 3.5 抑尘剂.............................................................................................................. 2 3.6 防风抑尘网...................................................................................................... 2 4 实施原则.................................................................................................................... 3 5 煤场、料渣场扬尘污染防治技术............................................................................ 3

5.1 钢铁行业.......................................................................................................... 3

5.1.1物料运输、装卸..................................................................................... 3 5.1.2物料存储................................................................................................. 3 5.2 电力行业.......................................................................................................... 4

5.2.1物料运输................................................................................................. 4 5.2.2物料存储................................................................................................. 4 5.3 水泥、建材行业.............................................................................................. 4

5.3.1物料运输、装卸..................................................................................... 4 5.3.2物料存储................................................................................................. 4 5.4 其他行业.......................................................................................................... 5

5.4.1物料运输、装卸..................................................................................... 5 5.4.2物料存储................................................................................................. 5 5.5 废渣、临时堆存场.......................................................................................... 5

5.5.1运输......................................................................................................... 5 5.5.2存储......................................................................................................... 5 5.5.3开展废物综合利用................................................................................. 5 5.6运输路面........................................................................................................... 6 5.7监督管理措施................................................................................................... 6

煤场、料渣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防治各工业企业煤场、料渣场扬尘污染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我省所有电力、钢铁、水泥、建材等露天贮存的煤场、料渣场及易产生扬尘的露天堆存场的扬尘污染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实施,2011年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修订);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1997年1月1日实施);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2年12月5日发布);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9月12日发布);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3年9月7日);

《环境保护部与31个省(区、市)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2014年1月7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2010年5月14日);

《关于未纳入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控制与监管问题的通知》(环发〔2011〕85号)(2011年7月21日);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函〔2013〕154号)(2013年11月26日);

《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2013年9月6日)。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大气污染

由于人类的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的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持续存在足够的时间,达到了危害人体的舒适、健康、福利及危害了环境的程度。 3.2料场扬尘

指各种工业料场(如煤场、物料场以及矿石堆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如冶炼渣、化工渣、燃煤灰渣、废矿石、尾矿和其他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由于堆积、装卸、传送等操作以及风蚀作用等造成的扬尘。此外,采石、采矿等场所和活动中产生的扬尘也归为料场扬尘。 3.3 喷淋系统

喷淋系统一般由喷枪、电磁阀、供水泵、管路、阀门、配电及控制等组成。喷淋是将具有足够压力的水喷洒到场地上,有效地对堆场进行防尘、固尘,同时将水均匀地喷洒到煤堆表面,进行加湿,起到防尘降温的作用,喷洒覆盖率高,是扬尘治理的有效方式。 3.4 封闭式料仓

封闭式料仓是以物料封闭储存的方式控制料堆扬尘的有效措施。即是物料棚化封闭储存,一般设计成条形封闭料场或者圆形封闭料场,内部抑尘处理,使粉尘达到环保要求。 3.5 抑尘剂

抑尘剂是由新型多功能高分子聚合物组合而成。聚合物分子间的交联度会形成网状结构,同时分子间存在各种离子基团,能与离子之间产生较强的亲合力。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捕捉、吸附、团聚粉尘微粒,将其紧锁于网状结构之内,起到湿润、粘接、凝结、吸湿、防尘、防浸蚀和抗冲刷的作用。抑尘剂具有良好的成膜特性,可以有效的固定尘埃并在物料表面形成防护膜。 3.6 防风抑尘网

防风抑尘网是通过大幅度降低风速而达到减少露天堆放物料扬尘的目的,适用于风速较大或环境较敏感的地区,采用防风抑尘网料堆的风蚀和作业扬尘可基本得到控制,从而有效地消减扬尘污染。

4 实施原则

4.1煤场、料渣场扬尘污染防治是一项需多行业协同参与的综合性工作。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经济发展水平、大气污染环境管理需求等实际情况,结合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门制定本地扬尘污染防治规划或规定,并对煤场、料渣场扬尘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4.2各市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快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煤场、料渣场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

5 煤场、料渣场扬尘污染防治技术

5.1 钢铁行业 5.1.1物料运输、装卸

粉状物料运输车辆应采用密闭车斗或罐车。

块状物料运输车辆装载高度最高点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40厘米,两侧边缘应当低于槽帮上缘10厘米。车斗应用苫布覆盖,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

设置洗车平台,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运输车辆在煤场、料场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废水导流渠、废水收集池、沉砂池及其它防治设施,收集洗车、施工以及降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泥浆。

露天装卸物料应当采取洒水、喷淋等抑尘措施,密闭输送物料应在装卸处配备吸尘、喷淋等设施。

原料转运时转运设施应建设封闭皮带通廊,转运站和落料点配套抽风收尘装置。

5.1.2物料存储

粉状物料储存应采用封闭式棚化储存,棚内设有多个喷水装置,在物料装卸时洒水降尘。为保证内部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棚内应设置横向防雨天窗,封闭式

棚化储存适用于环境风速较大或环境敏感地区,采取封闭式棚化物料的风蚀和作业扬尘可完全得到控制,不产生扬尘污染。

块状物料储存应采用防风抑尘网储存,露天堆场贮存过程中,必须采取洒水、遮盖、表面硬化等措施控制扬尘。采取洒水抑尘措施的,含水率不得低于8%。

对于长期堆放的物料可采取喷洒抑尘剂的方式控制扬尘。

市区和县城建成区的钢铁企业料场应全面实现棚化、仓化密闭储存。 采取封闭式料仓、棚化应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5.2 电力行业 5.2.1物料运输

参照5.1.1中运输、装卸物料管理办法。 5.2.2物料存储

物料储存应采用封闭式料仓、棚化、防风抑尘网+喷淋装置等方式进行防护。 封闭式煤仓适用于环境风速较大或环境敏感地区,采取封闭式煤仓煤堆的风蚀和作业扬尘可完全得到控制,不产生扬尘污染。

棚化:棚内应设有多个喷淋装置,在物料装卸时洒水降尘。为保证内部良好的通风条件,棚内应设置防雨天窗。

防风抑尘网+喷淋装置:港口、码头煤场堆放时,应根据当地风速、风向建防风抑尘网,露天堆场贮存过程中,必须采取洒水、遮盖等措施控制扬尘。对于长期堆放的物料可采取喷洒抑尘剂的方式控制扬尘。

市区和县城建成区的电力企业煤场应全面实现棚化、仓化密闭储存。 采取封闭式料仓、棚化应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5.3 水泥、建材行业 5.3.1物料运输、装卸

参照5.1.1中运输、装卸物料管理办法。 5.3.2物料存储

水泥、建材企业原材料、产品必须密闭贮存、输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无组织排放,防止作业起尘和风蚀起尘。

粉状物料储存应采用棚化封闭储存,棚内设有多个喷水装置,在物料装卸时洒水降尘。为保证内部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棚内应设置横向防雨天窗,棚化封闭储存适用于环境风速较大或环境敏感地区,采取封闭式棚化物料的风蚀和作业扬尘可完全得到控制,不产生扬尘污染。

块状物料储存应采用防风抑尘网储存,并设有多个喷淋装置,在物料装卸时洒水降尘,堆放时应用苫布苫盖。

市区和县城建成区的水泥、建材企业料场应全面实现棚化、仓化密闭储存。 采取封闭式料仓、棚化应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5.4 其他行业 5.4.1物料运输、装卸

参照5.1.1中运输、装卸物料管理办法。 5.4.2物料存储

粉状物料储存应采用棚化封闭储存,棚内设有多个喷水装置,在物料装卸时洒水降尘。为保证内部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棚内应设置横向防雨天窗,棚化封闭储存适用于环境风速较大或环境敏感地区,采取封闭式棚化物料的风蚀和作业扬尘可完全得到控制,不产生扬尘污染。

块状物料储存应采用防风抑尘网储存,并设有多个喷淋装置,在物料装卸时洒水降尘,堆放时应用苫布苫盖。 5.5 废渣、临时堆存场 5.5.1运输

参照5.1.1中运输、装卸物料管理办法。 5.5.2存储

对临时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的渣土堆、废渣等废弃物,要采用防尘网和防尘布覆盖,必要时进行喷淋、固化处理,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挡、防风网、挡风屏等,防止造成扬尘污染。

对于长期堆放的废弃物,要在废弃物堆表面及四周种植植物,减少风蚀起尘。 5.5.3开展废物综合利用

根据节约资源,推进循环经济的原则,积极开发新工艺,将电厂灰、工业粉

尘、炉渣、矿渣等用于肥料、建筑材料制造、筑路等用途,减少堆放量。 5.6运输路面

物料堆场的场坪、路面应铺渣垫路使道路平整并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林带,根据当地适宜物种,选择种植杨树、刺槐等耐旱、易活、速生植物。采用穴植坑种植技术,乔木种植穴规格为底径50cm,深50cm,株行距1.5m×2m。路面需定期清扫、喷洒抑尘剂或稳定剂等。 5.7监督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煤尘和物料粉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岗位责任、环保操作规程、煤尘和物料粉尘防治管理制度、煤尘和物料粉尘防治考核制度、煤尘和物料粉尘污染源档案、煤尘和物料粉尘防治设施运行记录台账、监察报告、煤尘和物料粉尘防治设施使用维修保养制度。

2)扬尘治理设施属于大气污染防治环境保护设施,依据有关环保治理设施规定进行建设、验收、运行和管理;企业应对防尘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效果进行自行监测,按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布点,监测、上报。

3)煤尘和物料粉尘防治设施有效运行率达到90%以上。

4)企业内部主管部门对生产运行过程中煤尘控制情况和煤尘、物料粉尘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要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建立检查整改记录台账。

5)对各作业环节起尘和煤尘、物料粉尘防治设施运行效果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

6)煤尘和物料粉尘污染源档案、防治设施运行台账要全面、详细、完整和规范。

第五篇:医院规划方案概述规划方案

医 院规划方案概述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一附院”),是全国农垦系统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兵团卫生系统医疗、教学、科研的中心。一附院以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国内先进、西北一流具有综合优势的学院型医院”为目标,坚持“以病人的需要为向导,以病人的满意为目标”的服务理念,走医教研全面发展的道路。

一附院当前的业务发展重点为在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满足国家医疗卫生管理要求,通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优化运营效率和强化资源优势四个方面的重点发展,达到医院业务发展目标。这就要求对一附院信息化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把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医院战略发展、医院管理、医院临床业务紧密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加强特色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1 、一附院信息化现状 医院一贯重视信息化建设,于 1996 年在兵团范围内率先实现计算机全院联网。各科室主要业务数据均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实时采集和汇总。2002 年,又投资 100 余万元对院内计算机网络进行了更新改造。2005 年,又投资建设医生工作站,实现了医生医嘱和病历的计算机输入和管理,实现了病历无纸化。已陆续建成 HIS(医院信息系统)、EMR(电子病历系统)、全院 PAC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系统)等系统,在兵团领先,疆内先进的基础上,将医院打造成了疆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现代化医院。为医院带来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院目前在用系统包括了门急诊、住院、医技、药品、医疗管理、运营管理、患者服务等 7 大类 40 个系统。具体列表如下所示。

序号 分类 系统 应用效果 1 门急诊 门诊医生站 中 2 门诊手术管理 差 3 门诊输液室 差

序号 分类 系统 应用效果 4 门急诊挂号 中 5 门急诊收费 中 6 银医通 中 7 住院 医嘱系统 差 8 电子病历系统 差 9 住院护士站 差 10 护理病历 差 11 住院手术管理 差 12 临床路径 差 13 住院收费 中 14 病案首页管理 中 15 住院出路转管理 中 16 医技 手术麻醉系统 差 17 血库管理系统 差 18 LIS 中 19 PACS 中 20 心电系统 中 21 放疗科系统 中 22 超声系统 中 23 医技收费系统 中 24 体检管理系统 中 25 药品 药库管理 中 26 门急诊药房管理 中 27 住院药房管理 中 28 合理用药 好 29 抗生素管理 中 30 医疗管理 护理管理 差 31 病案统计 中 32 院感管理 差 33 医务管理 差 34 运营管理 物资管理 差 35 院长综合查询 差 36 财务管理 中 37 设备管理 差 38 OA 中 39 人事管理 差 40 患者服务 自助机 中 医院的信息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覆盖全院各个角落的有线网络架构,信息系统也涵盖了医院内医疗和管理的各个方面,符合医院的实际流程和医院当前管理需要。

根据卫生部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价模型,一附院的信息化目前基本处于 3 级。

1 卫生部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价

从总体上来看,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各项功能处于行业中等水平,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加大投入,以弥合与全国同类医院的差距。

从业务覆盖的角度来看,一附院现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主要围绕医疗服务、业务运营,取得了一定成效;作为一附院医院业务关注重点,对 IT 依赖度较高,但尚未有信息化手段支撑的领域主要有支持管理层辅助决策的战略绩效与分析工具、支持医疗业务的流程整合功能,以及支持临床科研的知识管理平台(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各专业数据库、科研成果等);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在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方面的功能,并通过无线移动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总体来说,医院现有的信息化建设符合医院当前管理模式及业务需求,信息化应用效果达到行业中等水平;信息化投入(人员、资金等)属于行业初级阶段。但随着医院业务、规模的持续发展,及外部医疗管理环境(医疗改革、政府对公立医院管理思路)的变化,现有的应用系统不能支撑医院未来发展需要。

2 、一附院信息化愿景 一附院的信息化应结合医院现状及战略发展,借鉴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技术经验,遵循“顶层设计、逐步实施”的原则,建设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医院集团)信息系统,加强临床质量管理与控制,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改善综合运营管理,提升决策分析能力,支持科研和教学,实现医院业务“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利用现代 IT 技术构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国内先进、西北一流具有综合优势的

学院型医院。

图 2 医院信息化愿景图 在 2014 年完成门诊住院系统、集成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电子病历四级标准。2015 年完成急诊系统、医嘱闭环管理、临床数据中心、医院集团医疗业务协作系统建设,达到电子病历五级标准。

在未来 3 年内完成“以病人为中心、以医嘱为主线”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建成覆盖一附院、托管医院、医院集团成员医院的一附院集团信息系统,实现医院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医院集团内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运营管控,并达到电子病历六级标准。

同时为保证医院 IT 战略规划的落地,在未来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坚持“统一应用平台、统一领域建模、统一信息模型及数据标准、统一分析模型”的四统一原则,防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避免新的信息孤岛产生,使得医院信息化建设符合业务发展战略、体现医院管理思路。

根据电子病历六级达标及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的要求,一附院还需要建设或者完善以下内容。

序号 系统名称 类别 1 手术麻醉系统 替换 2 检验信息系统 替换 3 输血管理系统 替换 4 病案管理系统 替换 5 HMIS+CIS 建设(门急诊、住院系统)

替换 6 HRP-人力资源管理 完善 7 HRP-器材物资管理 完善 8 HRP-财务管理 完善

序号 系统名称 类别 9 移动医疗 新建 10 心血管系统 新建 11 重症监护系统 新建 12 临床知识库 新建 13 临床数据中心 新建 14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新建 15 供应室管理系统 新建 16 营养膳食系统 新建 17 院感管理系统 新建 18 医务管理系统 新建 19 护理管理系统 新建 20 协同医疗系统 新建 21 管理决策分析系统 新建 22 医院门户 新建 23 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系统 新建 24 试验设备管理系统 新建 25 无线网络 新建 26 灾难恢复系统 新建 27 集成平台 新建 3 、一附院信息化总体规划 依据一附院的业务发展目标和业务需求及医院内外部条件,借鉴了国内外顶尖医院的管理思路及信息化建设经验,使用 FEA、TOGAF 等企业架构方法论,对一附院进行信息化顶层设计,制定合理、先进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全面规划,以满足医院未来 5 年的信息化建设要求,把医院建成模式先进、流程优化、管理配套、支撑有力、运作高效的符合现代化医院发展要求的数字化医院。

按照“一个平台(集成平台、数据中心)、五类业务应用(医疗服务、医疗管

理、运营管理、科教管理、协同医疗)、两个统一门户、三个体系”的建设指导方针,构建服务以患者为中心、临床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高标准、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临床业务与运营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及应用架构设计方法,实现多院区医疗资源的整合共享,支持医院集团化管理和区域医疗的业务延伸与拓展。

医院信息平台以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综合应用为目的,包括集成平台、临床数据中心、运营数据中和基于平台的应用,促进信息资源在临床医疗和管理运营中的高效利用。医院信息平台以业务系统的信息采集、存储和集中管理为基础,连接临床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平台,是医院内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实现统一集成、资源整合和高效运转的基础和载体。

医疗服务包括临床服务、医疗执行、治疗管理等业务域。包括医护工作站、电子病历、医学检查及医疗治疗处置系统、闭环医嘱管理、临床数据中心、临床知识库管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受控医学术语管理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以及移动医护工作站等临床业务系统。通过医疗过程的信息化及闭环管理,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效率。

医疗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面向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方位服务与医疗服务、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预约管理、费用管理、资源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等,通过优化就诊流程、提高服务能力、改善患者就诊体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运营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打破医院人、财、物及供应链方面的信息流转壁垒,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药品、材料、设备管理、教学科研管理、供应链管理,构建覆盖医联体/医疗集团管理的人、财、物高度集成的一体化管理的 HRP系统。

科研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变现有的教育管理和科研管理模式,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实现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及时准确的了解科研项目进展情况,以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通过 IT 手段实现科研资源的管理,以实现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协同医疗以医院为联动核心和业务指导核心,将集团/区域内诸多协作医院

等一个个散落的医疗终端,通过医疗卫生服务协作共享平台串联起来,形成以分级诊疗、业务协同为核心的医疗服务组织网络。

根据医院的医院集团进一步发展需要,可以考虑在未来使用新系统将托管医院、新建分院系统进行升级更换,实现医院集团内的全面互连、协同;建立医院集团综合管控系统,实现医院集团集中管控,提高医院集团的资源共享和运营效率。

图 图 3 医院信息化应用蓝图 1 3.1 临床科研

临床数据中心是为支持临床诊疗和全部医、教、研活动而以病人为中心重新构建的新的一层数据存储结构。它应是物理存在的,而不仅仅是概念存在或者是逻辑存在,是医院基于电子病历的信息平台的核心构件。临床数据中心是否存在可以作为医院是否拥有真正电子病历系统的标志。

4 临床数据中心架构

在建设统一的临床数据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基于疾病、治疗、卫生经济、医生、患者等各方面的主题数据集,为医务人员提供完整、统一的数据展现。同时,对整合后的原始临床数据提供强大的数据检索、数据导出等多种工具,为医疗科研服务。

实现临床信息的有效交换与充分共享,确保合适的信息在合适的时机到达合适的地方。依据诊疗规范、临床路径和循证医学,辅助医生选择最适宜的技术达到最好的医疗效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5 统一临床试图

科研病历统计主要应用于对电子病历系统中存储的各种医疗数据进行自定义条件检索。主要的检索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索、医嘱及用药检索、病历内容检索、检验检查结果检索。系统中提供简单实用的数据统计工具,能够完成用户所需要的所有统计需求,还提供了多种统计图形的形式供用户查看。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定义多种统计的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在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统计,最后得出用户所需要的统计结果。统计出的结构可以导出用户所需的任何格式。数据直接导入到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如 SAS、SPSS 中进行分析。

6 治疗方案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数据挖掘,又称知识发现(KDD),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的过程。简单的例子如,KDD 可直接挖掘疾病高发人群,疾病及症状间的未知联系,化验指标间的影响关系及化验指标与疾病间的潜在影响,对未知的实验室指标值进行预测,可以探索合并症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自动发现一组高维实验室指标变量的异常等等。再如,在科研设计中利用聚类分析,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科学分组,通过考察多因素的不同影响权重,可以帮助确定析因分析或嵌套分析等不同的科研设计等等。

样本精选准确快捷的从海量数据中找到研究人员感兴趣的资料,干净彻底的排除影响结果的混杂因素,并将找到的样本素材按照科学方式组织起来。通过对ICD10 标准疾病筛选,可以实现包含式与排除式疾病,单病种与相关/不相关多

病种,包含式与排除式单/多种并发症等任意组合方式,及严谨的治疗方案(如用药)可以快速准确地筛选科研样本数据。

智能统计将医学统计方法以流程控制的方式软件化,使每一位医学专业人士不再将数学和统计学视为科研难点和烦恼。系统包含了大多数最常用的医学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统计工具涵盖了大量的医学统计方法,满足了常用的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及预实验。

7 使用病例分型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数据探索可以通过大量的智能分析报表,并结合知识发现系技术,来揭示各种疾病的特征,以及疾病、检验项、用药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发现日常工作中不易发觉的、新的、有趣的现象,为新的科研立项拓展思路,并为相应的课题立项做好准备工作,使临床科研有更多的创新性。数据探索工具从大量的数据中总结出题材广泛的临床医学特征,解决了传统科研立题瓶颈问题,使立题更具新颖性,为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奠定了基础。

2 3.2 医疗质量管理

卫宁公司建立了一个层次化、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了业务过程质量管理、专项医疗质量管理及全院医疗质量检测分析三个层次。

专项医疗质量系统包括了病历质控系统、院感管理系统、抗生素管理系统、不良事件管理系统、高危患者管理系统、处方点评系统、护理管理系统等专项管理系统中的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数据,形成了全面的医院医疗质量运行管理数据。

8 全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

医院运行医疗质量监测指标是以过程(核心)质量指标与结果质量指标并重的模式展现,包括以下的八个方面: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住院患者医疗质量指标、住院患者安全指标、手术并发症类指标、单病种质量指标、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患者感染类指标。

9 医院运行医疗质量监测指标

3 3.3 绩效管理

面向医院全体人员,提供上下级互动的绩效目标分解下达、绩效过程管理、绩效考核、绩效总结等全面的绩效流程管理,支持工作流方式按预设规则进行绩效考核评估。实现平衡计分卡、KPI、360 度评估等多种绩效评估方式,能够支持绩效的定性评估和定量考核,将医院对部门绩效和员工绩效的考核规则在系统中以组织或员工考核方案形式进行落实,实现对组织与员工的绩效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支持通过平衡计分卡(BSC)进行战略目标分层逐级分解,使医院、部门及个人的绩效目标与医院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通过绩效的计划、过程管理(执行过程和关键事件记录)、评估反馈、结果总结应用四个阶段的全过程循环管理,确保医院战略目标的有效落实。

医疗数量质量HIS成本分析 创新成果 服务质量 差错事故其他数据考评指标体系 综合绩效考评业务部门绩效考评运营分析 管理评价 发展预测医教研集成与数据采集总线资产管理 物资管理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图

10 绩效管理系统架构图

综合绩效管理由综合了财务效益状况分析、资产运营状况分析、患者状况析、市场方面状况分析、质量分析、成本分析、安全分析、医院文化环境和效率分析等各个方面。首先,从财务的角度,分析医院是否盈利,医院各层面员工的努力是否为医院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作用;其次,从患者的角度,分析患者对医院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通过满足患者的需求,来调整医院整体的发展方向,重点科室的建设等;然后从内部流程的角度,

分析哪些业务是医院发展的需要,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等,帮助医院优化科室设置,适应医疗市场;最后从学习与成长的角度,分析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 3.4 教学管理

通过建立统一的教学管理平台,日常的教学管理全部通过系统完成,高效地完成研究生、本科生、规培生、实习生、进修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管理,以及医生、护师的带教管理及考核评价;实现学生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实现专家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实现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实现对教师教案质量的评价;实现对教学绩效的计算、分析;对研究生的培养进程进行监控与管理。在完成日常管理的同时,借助灵活的统计、分析、查询工具,为年度考评、职称评定提供详实的数据,显著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构建高效的继续教育管理平台,高效地管理医务人员的各种继续教育信息。对各种培训课程,医务人员在线报名,培训结果统一管理。建立统一、可调配的规则,减轻医务人员的轮科、轮岗安排的工作量,并提供相应管理途径进行监督和监控,将事后总结转变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以数据为基础,系统自动为医务人员年度考评、职称评定提供依据。

4 、一附院信息化建设策略 随着医院信息化逐渐朝着临床专科化、区域协同、医疗集团管控的方向发展,信息化建设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管理深度越来越深,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根据一附院的业务发展需求,要求未来的信息系统必须站在医疗集团/医联体的高度上,构建统一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支撑机构内部业务运行和协同业务,并满足医疗集团/医联体的管理需要。同时在应用上满足端到端服务覆盖监测保障、基于标准化的协同能力、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适应业务快速发展的 IT 敏捷性,在技术上满足标准化、整合与共享(基础架构、信息、流程、展现)、高性能高可用的目标架构。

一附院现有的信息系统是 10 年前为满足单体医院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医院基本流程电子化进行设计的,而目前医院的信息化已经发展为以“以患者为中心、以业务人员为主体,全面提升决策、管理和诊疗水平”的全面数字化医院阶段。随着医院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复杂化,对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对现有的系统架构、业务功能提出了挑战。

医院现有系统缺乏顶层设计,系统架构老化(包括技术架构和应用架构),系统扩展性差,系统互联、资源共享的问题解决得不是很好,不能适应医院发展要求。由于系统补丁太多、系统运维不及时,已经影响了医院业务正常运行,给医院业务开展和医院形象带来很大的影响。

根据现有 HIS 系统的架构成熟度评估结果,以及未来 HIS 系统需要满足的关键业务要求及技术指标,我们认为现有 HIS 系统无法满足医院未来的发展要求,也不具备进一步改造的价值与可能。一附院必须对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替换。

从医院的长远发展来看,要形成相互一致的业务基础信息系统和有效运行的信息层次化体系,必然需要将原来分别建设的各个业务应用系统平滑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各个业务系统间能够顺畅地传递信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整个系统范围内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才能针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客户需求,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反应。综合考虑医院发展目标、医院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医院技术力量、厂商的产品优势、整体维护成本,建议医院信息平台、医疗管理、医疗服务(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系统)由同一个厂商承建,其他医疗服务领域中的专业系统可以择优选择厂商承建,实现在核心技术、专业产品、医疗知识库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满足医院医疗、管理、科研等方面的需求。

5 、一附院信息化实施规划 替换 HIS 系统模式的核心为,建立符合医院业务发展战略的统一信息模型、数据标准及业务交互标准,实现医院前端服务(临床服务)和后台管控服务(运营管理)信息一体化,实现运营管理与临床服务业务流程无缝连接。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挖掘模型,集中围绕运营管理、临床数据分析、临床科研方面的数据分析,构建一体化的分析、决策支持系统。

依据医院“顶层设计、逐步实施”的思路,结合医院信息化现状,综合考虑项目风险、效益分析、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医院总体资源配置与投入,建议采用“先解耦、再替换”的软着陆方式,分为三个建设阶段完成一附院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第一期建设期为 2014 年,结合集成平台、门诊住院系统、专业临床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现有应用系统的解耦和,从管理流程、数据标准化等方面奠定信息化基础。并达到达到电子病历四级标准。

第二期建设期为 2015 年,进行急诊信息系统、专业医技系统及医院信息平台、区域医疗协同系统建设,完成医嘱闭环管理改造,实现医疗服务业务及医院管理目标。达到电子病历五级标准。

第三期建设期为 2016 年,进行医院集团/医联体管控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优化已建设的系统的功能与流程,确保各类应用在全院范围类的推广效果。进一步优化决策分析及临床科研分析应用。达到电子病历六级标准。

基于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展望蓝图,规划 31 个 IT 项目来实现 IT蓝图架构的建设。综合项目风险、效益分析,并考虑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建议未来三年信息化项目实施路径如下:

11 项目实施路线图

6 、一附院 信息化建设模式 一附院信息建设项目对于一附院及卫宁公司都是一次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建议项目的建设采用有别于简单项目承包模式,而是采用一种紧密的战略合作模式。结合医院现状及战略发展,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技术经验,发挥一附院在管理模式、医疗服务方面的优势和金仕达卫宁的信息技术及管理服务优势,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把医院建设成模式先进、流程优化、管理配套、支撑有力、运作高效、符合现代化医院发展要求的国内一流的数字化智慧医院。

根据项目建设模式及分工,医院负责业务需求、流程的梳理,参与系统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卫宁公司负责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测试、项目实施、后续的系统运维工作。

卫宁公司从 90 年代开始从事医院信息系统研发,20 年来始终专注于医疗信息化行业解决方案的提供,是国内唯一的医疗信息化上市公司。专一领域的技术积累,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同时拥有 HIS、LIS、RIS/PACS、EMR、PEMIS、RCMIS 及 CHSS 等自主知识产权。1200 多家国内用户,100 多家三甲医院,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HMIS+CIS建设项目移动医疗建设项目全院PACS系统建设项目心血管系统建设项目手术麻醉系统建设项目重症监护系统建设项目检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输血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临床知识库建设项目临床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病案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供应室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营养膳食系统建设项目院感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医务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护理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协同医疗系统建设项目HRP-人力资源管理完善项目HRP-器材物资管理完善项目HRP-财务管理完善项目决策分析系统建设项目门户建设完善项目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试验设备管理系统信息网络建设项目信息安全加固项目机房改造项目虚拟化改造项目灾难恢复建设项目系统运维管理系统建设项目集成平台建设项目检验报告智能质控系统设备维护、高值耗材网络改造统一认证、入侵检测规范制定、系统集成移动护理科研项目管理 科研经费管理设备资产管理 设备预约管理门诊系统集成机房改造扩建院长决策分析 指标分析、预警薪酬、招聘管理 培训、绩效管理供应链、设备绩效掌上应用手麻系统升级输血系统建设病案系统升级供应室系统建设诊疗知识库 医技知识库数据中心、集成视图 数据分析、综合应用影像报告中心流程管理 质量管理监护数据集成 知识库集成网络心电系统微生物信息系统IT服务流程管理备份恢复体系 灾备体系建设虚拟化建设 虚拟化资源扩容系统监控专题分析OA完善 内网门户完善 患者门户成本核算、预算管理 与HIS、器材物资系统集成 银企直连双向转诊 医联平台、业务协同 医联体管控营养医嘱 营养病历院感管理质量、绩效管理质量、绩效管理权限、资质管理信息、资质管理2015 2016项目急诊系统、流程管理 系统完善、闭环改造 门诊、住院系统升级

促使我们不断完善和升级我们的产品。现有员工超过 1400 人,拥有技术人员 1100人,其中专业研发队伍有 600 多人。

新疆金仕达卫宁软件有限公司以新疆地区的医疗、社保等领域信息化相关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主,目前拥有 30 多人的技术团队,其中多数是对新疆医疗信息行业有充分了解的资深技术人员。依托公司在医院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领域的优势资源,将在新疆地区积极开展医疗领域信息化业务,为医院提供完成的咨询、设计、项目交付与售后维护服务。

7 、项目建设收益 通过“以患者为中心、以业务人员为主体,全面提升决策、管理和诊疗水平”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实施,可以实现人、财、物、信息的管理一体化,全面优化和整合医院内部与外部的信息资源,实现医院、集团成员医院、兵团区域平台的建设和融合,提高医院的整体运作效率,让患者得到更加先进、便捷、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医疗数据二次分析使用,全面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

立足使用高起点的、成熟息化技术和解决方案,充分借鉴国内外医院的信息化经验,贯通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借助信息化手段全面识别、监控、防范医疗服务和运营管理中的各类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提供符合临床习惯的系统使用体验,减少系统操作难度与时间,帮助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运营效益,巩固与医院间的战略合作模式,提高运营管理能力,借助信息化手段确保医院运营信息的透明、及时、准确,支持决策分析,实现精细化管理;强化资源优势,发挥在区域中的医疗中心作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型,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上一篇:千字文完整教案范文下一篇:人生感悟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