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家风建设工作总结

2023-02-21

回首每一天的周而复始,你是否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成长经验?工作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工作是见证我们成长的标志,为自己写一份独有的工作报告吧。让我们在回首自己忙碌岁月的同时,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寻找出更好的工作方式,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双节家风建设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双节家风建设工作总结

XX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为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防止节日期间“四风”反弹,宁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安排部署“双节”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及时为镇村党员干部敲响廉政警钟,拧紧党员领导干部节日廉政安全阀。

一是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利用晨会、专题会议、微信群等有效形式,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廉政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转变思想,改变作风,以身作则,带头做好表率,积极营造风清气正过佳节的廉政氛围,筑牢“防火墙”。

二是强化职责,落实责任。进一步落实“两个责任”,党委和党支部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主体责任,要切实负起责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镇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开展廉政提醒,监督执纪问责。

三是建立机制,严明党纪。建立完善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抓早抓小,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力构建防腐安全防护体系。严格以制度约束言行,做到自觉警醒,主动架起防腐“高压线”,自觉抵御身边歪风邪气。

四是加大力度,严格监督。由镇纪委牵头成立“双节”廉政督查小组,并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对“双节”期间利用公款宴请、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婚丧嫁娶及大操大办各类宴席,严重违反党风廉政建设的行为,坚决按照节日期间廉政建设有关规定,从重、从快、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确保过一个廉洁、风清气正的节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家训家风建设理论征文

家教、家风建设的现实意义

城关镇中心小学

郑爱萍

为人父母者最大的骄傲,应该不是为子女创造了多大的财富,而在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人可以不优秀,但不能没教养。“自古英雄出少年,从来纨绔少伟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什么样的家教出什么样的子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教家风的建设关系着未来公民的素养。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习书记的讲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阐明了家教、家风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统一关系,这是教育的呼唤,是树人立德之本,也是强国富民之基。

一、教育的呼唤

曾有人说五天的学校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教育,最终等于零。这是家庭教育有悖于学校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了强烈冲击。如今,家庭的物质条件大大提高,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许多家庭教育存在着重“术”轻“道”的倾向,父母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养尊处优,成了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不少独生子女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骄纵任性的习气,这样的孩子将来如何自立于社会?

曾看到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中国留学生租住在美国的一对老夫妻家中,老夫妻为人慈祥仁厚,对待这位学生很友善周到,可是一段时间过后,这家的男主人见了留学生之后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说:“我要跟你讲一件事,我的妻子叫我不要告诉你,怕你心里多想,可是我想还是让你知道比较好。你小便时总不掀马桶圈,你知道这样对女人多不好,这种习惯是对家中女性的不尊重啊。”留学生果然觉得这家老人小题大做,因为在中国自己家中,她的母亲从来没把这当回事儿。于是他从这家搬了出去,另租了一家,过了不久,他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而再度搬家。一个留洋国外的学生,不可谓知识水平不高,可是走出国门,却因为生活小节而受挫。一个人无论走在哪里,举手投足之间往往折射出家庭教育的影子,有时甚至决定你人生的成败。

在发达国家,人们生活富裕,但大多数父母对孩子要求甚严。他们研究、信奉我们曾经一度狠批过的“孔孟之道”。而我们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有的个性极度张扬,甚至于飞扬跋扈。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样优良的传统家教、家风也不能完全摒弃。 养与教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一,把“修身”视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做好“孝与敬”、“友与恭”、“义与顺”、“正身率下”的基础上,要把教育子弟家人立身修德摆在突出位置,这才能齐家。在二十一世纪重申重视家教、家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更是新时代教育的呼唤。

二、树人的根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家庭教育的作用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容忽视。古代有“孟母三迁”、“曾子杀猪”、“岳母刺字”等著名的教子故事。这一个个家教经典仍然警示着人们要重视家教、家风的建设。

世界上科学家占人口比例最大的民族——犹太民族是这样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的:给书本抹上蜂蜜,让尚未开蒙的孩子去舔一舔书,使甜甜的滋味深深地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再看犹太人习俗:当你处于穷困潦倒之际,不得不变卖余物以维持生活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卖的是金子、宝石、土地和房屋。而你家庭中所拥有的书籍,则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变卖。在以色列,除了希伯来母语之外,大多数人都能讲流利的英语,全国有近30家报刊分别用15种文字出版。购买书报是每个犹太家庭中的重要支出部分。犹太人在礼拜日,所有的商店、饭店、娱乐场所都停业,交通全部中断,每个人都必须在家中“安息”和祈祷,严禁走亲访友。但有一点是允许的,那就是读书和买书。而自诺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其人口总数仅1600万!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世界知名人士:马克思、爱因斯坦、贝多芬、毕加索、海涅、门德尔松、弗洛伊德„„他们都是犹太人。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毫无疑问是卓越的,但它首先源自于家庭的养成教育。

我国从古到今同样崇尚书香世家,苏洵、苏轼、苏辙,一门三学士,同为唐宋散文大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同为东晋大书法家,明朝“心学”创始人,文韬武略的王阳明先生,其父为当朝状元,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深和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是叔侄„„真是不胜枚举。《朱子家训》曰:“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林氏传世家训》:“天下无不慈之父母,但庭训不立,则溺爱不明者有之。故父母之于子女,必幼而教以孝悌,稍长而授以学业,其顽劣者,亦必严为教训,勿姑息以养是非。为父母者尤须以身作则,务使其子女自幼即有行为矩范。”“人生在世,非教育不能成器,非读书明理不能成就大业。教育以培养其立身致用之本;读书以达其为人处世之用。二者缺一不可。”“腹有诗书气自华。”崇尚读书的家庭是令人敬仰的,它是培育英才的摇篮,是树人立德之本,而人是不可以忘本的。

三、强国的基础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的描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教育的成败关乎孩子未来,孩子未来能成什么样的人,不但关系着家庭的荣辱,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而家教、家风的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家教的缺失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坏的后果。本人很小的时候聆听过家中长辈讲过许多故事,其中母亲讲的一个故事至今未忘:一个少年把偷来的东西拿回家,他母亲见了没有及时制止。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及至东窗事发。临刑前,母亲哭哭啼啼来送别,而他要求最后吸吮一次母亲的奶,竟把奶头咬了下来,恨恨地说:“母亲,是你害了我啊!”对孩子的溺爱纵容导致了家庭的悲剧,令人痛心!

父母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据史书记载,东晋名将陶侃生于乱世,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一直很贫困。他本人惜时如金、勤奋不懈,一生勤勉恭谦,为国家东征西伐,立下很多勋劳。他的母亲湛氏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妇女。陶侃曾经为公家看守鱼塘,有一次特地托人给母亲带去一土盆鲜鱼,想让母亲尝尝。然而湛氏却把鱼封存起来,给陶侃捎去一封信,责备他说:“你现在是官吏,却将公家的东西带给我,这不但不能给我什么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陶侃看到母亲的信十分感动。就连当时的鄱阳孝廉范逵见了陶侃的母亲后也不禁感叹道:“没有这样的母亲,就生不出这样的儿子!”后来在贪风如炽的社会中,陶侃能够廉洁奉公,与母亲的训导教育是分不开的。

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不客气地说——赌风较盛,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官员落马的事儿已屡见不鲜。重整家风已经凸显出它的社会意义。父母品端行正,才有可能营建良好的家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国风强。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要重视下一代的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教家风建设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强国的基石。

第三篇:家风建设与党风、政风和民风建设

推进家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家风建设与党风、政风和民风建设 家风就是在一个家庭里,由父母、长辈教导给下一代的,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一个好的“家风”能使一个家庭人才辈出;一个好的“家风”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风还关乎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家风建设是党风、政风和民风建设的基础,做好家风建设,有利于推进党风、政风和民风建设。

家风与党风、政风及民风建设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那么一种关系。家风,是每个家庭的事情,关乎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性格品行,同时家风也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行为方式、作风做派都会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风是法律与规章制度所不能替代的,它影响着每一个家庭角色在转化为社会角色时,对公共秩序和法律法规的恪守程度。每个人的言行最终也将成为他人衡量整个社会文明的一把尺。因此,家风建设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社会被分割成无数个家庭单元,做好每一个家庭单元,弘扬优秀传统家风可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社会规范。家风好,则党风清,民风淳,国风正。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厂,家教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所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身教重于言教,为人父母、长辈,对于养成好的“家风”其作用举足重轻。每个人都生长在一个小家庭里,从一出生便耳濡目染,学习着长辈们的做人做事,为人处世的一切态度。一个家庭如果没有良好的家风和规矩,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身为长辈者既不守国法,又不重道德,甚至与邻里关系恶劣,打架斗殴,家庭暴力,教导出的家中小辈就难免会缺乏教养,不知礼义,任意随便,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家庭培育出的后代到了社会上,久而久之,就不免成为社会的败类,国家的蛀虫。更糟糕的是,家风的败坏不仅会造成一代人的精神缺失,还可能代代相传,将不好的门风一直延续传播下去。反之,良好的家风则会教导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家风带世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领导干部的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细胞;家风是党风、政风的构成,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党风、政风的重要构成。党风即党的组织和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贯行为和态度;政风则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等,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反应党风和政风的一个重要“窗口”,关系到党和政府乃至整个国家的社会形象。因此,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是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的国家大事。如果身为领导干部做不到加强自身修养,也管理不好自己的家,那么,他凭什么作为一个领导,又凭什么去领导别人,更遑论去治国平天下了。不正己,难服众。新时期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年代早已破灭,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表,更要以身作则,带头搞好家风建设。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时时刻刻不忘廉洁,事事处处保持廉洁,坚持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砥砺自我,在奉献中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家人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模范树立良好家风,净化党风、政风,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的家风和民风建设,进一步促使社会风气的好转,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家风建设是民风建设的基石。民风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被广泛认可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处世态度和行为习惯。国之本在民,人民群众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民风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民风问题关系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无数“小家风”形成一股“大民风”,家风是民风的根基、是基础、是本源,是民风的基本单位。优秀的家风对民风建设具有正面引导和积极推动的作用,全面推进民风建设必须立足于家风建设,以家风建设为基础,传承、弘扬和发展优秀家风,以家风带民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良好家风作为家庭传统美德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十分深远的教育意义,其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贯彻和落实家风建设主要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深入推进家风建设要树立创新意识。家风建设要与时俱进,在新时代应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传统家风注入体现新时代精神的新要求,才能更好地实现对传统家风的传承。 古往今来,每家每户的家风不尽相同。家风建设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积淀、传承和弘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传统家风有其时代的局限性,部分封建文化和封建思想已不适用于如今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但仍有许多脍炙人口名言警句,教导着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教导我们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要忆苦思甜,不忘勤俭节约,杜绝奢侈浪费;“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指引我们立身做人的气节志向不能因为外界因素而轻易改变,应保持本性,勿忘初心;“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古人讲究仁孝礼仪,是为做人的根本。如果有利则往,无利则返,便不成人。还有“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等,古人做人的操守,正是现今时代人们所缺乏的珍贵品质,对传统家风的批判继承,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也是家风传承的根基。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构建和谐社会。

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家风建设要搞好局部,建“小家”为“大家”,通过家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形成。

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不尊重老人,那么有一天,当他年老时,他拿什么来要求自己的后代,让他们孝敬自己,尊重自己,赡养自己呢?一个人如果对邻居无礼,对亲戚朋友不屑,他人有难,视若无睹,那么当自己有难,自然也不会有人来帮助扶持。家风、党风、民风、政风,良好的社会风气要从自身做起,只有做好了自己,才能感染、教导别人,从而起到一个正面影响的、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全面推进家风建设要从小家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以点点滴滴,汇聚成江河,带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家风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其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影响人的行为、交往方式和思想方式、实践活动。良好家风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有利于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正如总书记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家风传承。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第四篇:为何要重视家风的建设?

一,家庭教育的对象是人不是物,教育目的不是制造一个物件而是人格完美的人,单靠技术不成;

二,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孩子的成长发展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家长和孩子互动的过程; 三,家庭教育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能力,更不是只教手艺,而主要是塑造人的性格、气质、品德等。

树立良好家风,就是对孩子进行“无意识”的教育和引导,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不知不觉的、没有“痕迹”的教育,没有“被强制”的感觉,不仅容易为孩子所接收,而且印象深刻,渗透到“骨髓”,经久不会磨灭,会伴随终生。

第五篇:建设良好家风,助力孩子成长

—— 岔南小学 冯娟

家是我们每个个体所依附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它能给人以温暖、归属感和存在感。而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见良好的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优良传统,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家庭是否成为具备品德的优秀家庭,首先要说的就是父母是否有责任心,对孩子,对长辈,对工作,对上司,继而上升到对国家对整个社会。有责任心的家庭,一贯都有着良好的家风家训。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家风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风格、作风和传统,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家风还包含着我们常说的家范,家范就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犹如一种磁场被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促使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某些被认同的准则。

家风是由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及舆论营造的,存在于家庭日常生活中,表现在成年人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舆论营造良好的家风;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正确的舆论营造不良的家风。 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言谈举止营造了特定的家风,未成年人在这种特定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闻目睹接受影响。这其中,“模仿”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成年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会对未成年人产生某种性质的影响,未成年人都在模仿。未成年人早期的行为习惯折射着父母亲的人格和行为习惯,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我们也经常在法治栏目中看到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迷失了方向,一步步走向犯罪的边缘,不得不说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令人痛心。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们,我不敢断定全部都是由于家庭的影响因素对他们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而产生了恶果,但我确信,对于他们的错误,家庭环境自己家长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曾经有一个孩子原来学习成绩优秀,后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很少过问孩子的情况,更多的只是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根本不顾及孩子的言行、习惯,以至于孩子在外在因素的引导和诱惑下,养成了恶性的行为习惯,开始出现学习下降、不服管教、接连逃学,最终导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每一个孩子都犹如一棵棵小树苗,不同的只是有的树苗经过人工制作的木架扶持它,匡正它的成长轨迹,而有的孩子则是由于家长的溺爱、身边的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偏离他们正确的人生成长轨迹。所以,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来自家长、老师的精心教育,也需要来自社会不同层次的良好风气来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之大。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拥有了责任感,从而获得上天所赐予的促进人类文明,社会和谐发展的神圣使命。我们中华五千年有着优良传统的炎黄子孙,不要丢弃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好家风好家训”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辅助老师,也是社会发展和文明生产的必然基石。

上一篇:时间可以淡忘一切说说下一篇:世界名人经典语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