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教育重要性

2022-09-01

第一篇:学校德育教育重要性

论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期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简要内容:技工院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职校毕业生大部分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各种工作岗位,必须对他们进行择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一、 加强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紧迫性

(一) 从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现状来看:

一般说来, 技工院校学生有下列类型: ① 入学成绩差,存在厌学情绪;② 有些是独生子女,入学后不能适应集体生活;③ 有些来自边远山区和农村的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他们有些自卑、不合群;④ 有些是单亲家庭,父母的离异使得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伤害;⑤ 技工院校学生还存在着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据调查显示,,许多技工院校学生都存在着心理健康的问题。来校就读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素质等方面普遍低于普通高中生。中小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是导致学生素质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把许多不良行为带进校园:上课进进出出、吃东西,碰到老师熟视无睹、乱扔垃圾、说脏话、旷课、逃学、聚众斗殴、违反规章制度等现象非常普遍。这给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增强了紧迫感。所以技工院校德育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因人而异”,根椐学生个体的不同,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地开展德育工作。

(二) 从社会环境看:

不良思想文化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改革开放中,由于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糜烂的生活观,通过影视或网络传入我国,像洪水猛兽般腐蚀着我们青少年的思想,使学生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向,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消极情绪时有存在,甚致有部分学生半夜爬围墙出校门,到网吧通宵上网。加上社会上某些人的认识偏差,“职高无用”论使他们厌学情绪普遍高涨。因此,如何管好学生,使他们勤学、好学,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重大课题。

(三) 从家庭教育看: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很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跟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加上隔代的溺爱,使孩子变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大手大脚、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经受不起大的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也给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当前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误区

1、指导思想不端正,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的影响,只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同时,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一是把德育简单地理解为纪律教育,造成学生们搞好卫生是为了保住流动红旗,守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的思想,给德育教育蒙上急功近利的色彩。二是把德育等同于思想教育,忽视了学生道德行为方面和个性心理素质及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劳动观念、公民道德、坚毅勇敢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各方面欠缺。三是以智代德,一俊遮百丑,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智低能”的“废品”。

2、由于技工院校生源因素的原因,导致对学生的过分溺爱。多年以来,由于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的产生,及学生、家长对技工院校的认识不全面,再加上社会民办职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导致技工院校的生源严重不足。学校本着学生是“上帝”的观念,过分溺爱、迁就学生,表现在对校规校纪的执行放松,对违纪违法的学生宽容。现在的学生思想越来越开放,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新潮怪异,技校生恋爱不仅蔚然成风,还的愈演愈烈之势,学校对此只作轻微处理,目的是减少生源流失,对违纪严重的问题学生,学校作出的解释也是:招生不易,正面教育为主吧„„

3、德育内容空洞枯燥,德育方法陈旧落后、简单粗暴,理论脱离实际。学生为什么对德育感到枯燥乏味,主要是活动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学生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感。活动轰轰烈烈,学生表面积极参与,而心灵静若止水,不能起到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无效的。

二、 加强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走出困境,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成为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根据技工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格局。根据上述技工院校存在的问题,使我们明白,如果还是用概念化的空洞理论说教,老传统”“老经验”来进行德育教育已经行不通了,或者是仅仅通过开设德育课程,仅仅依靠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还是不够的。我们得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格局,形成一个以书记校长为主的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为骨干,科任老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形成一个以德育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渠道;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形成以德育教育为主,各种活动潜移默化为辅的德育工作方法体系。通过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2、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专业特色,以专业社会实践为契机,深化职业道德教育。技工院校学生有着很强的专业对口特色,从他们一进入职校的大门起,就是为了某一些“专业”,而这一“专业”又和学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部署,重视实训工作管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实习、实训,注重转化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职业操守。顶岗实习回来后,要求每个学生用书面汇报实习期间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实习中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实习中你最不理解的是什么?然后由德育老师和专业教师共同配合进行汇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除困惑,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有的职校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注意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指导渗透其中,让学生把“遵守规程”与“遵纪守法”对应起来,把“流水生产”与“团队合作” 对应起来,把“完成工序”与“履行义务” 对应起来,把“工资报酬”与“劳动光荣” 对应起来,引导学生在职业技能的不断实习中,一点一滴地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因而,在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中,要以具体的某一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入口,一方面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对该专业人员的道德需求;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在具体职业环境的氛围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使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

3、根据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加强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的中职生生活在多元世界里,信息渠道广泛,多维观察社会,认识观念上的意识较强,多了一些主见,多了一些个性。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为良情绪,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4、夯实基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离不开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德育师资队伍。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工作务实求新。其他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5、严肃校纪校规。学校只有严肃执行校纪校规,才能创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才能弘扬正气,顺利地实施德育教育,对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应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养奸,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校园。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一定的环境氛围可以强化或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可见环境氛围暗示教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是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了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如利用校园广播站、团刊、校刊、标语口号、名人画像、校训、校园标志性景点等,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同时要大力宣传学校取得的优良成绩,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暗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二是抓好仪式教育,创造一种庄严、神圣的教育氛围,如每周升旗仪式、十八岁成人教育仪式等。要求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形成奋发向上的班风,才能让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感染,激发同学的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思想道德情感。三是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培养良好的班风。要求班级环境的布置要造成浓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气氛。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出好黑板报、开辟爱国主义专栏等,尤其是革命节日或开展活动时,更要精心设计教育环境,突出主题,使同学身临其境,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7、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任何道德情感的产生、发展过程总是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进行“情感操练”,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暗示、启发并逐步内化为稳定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近年来我省各技工院校积极开展德育基地建设和爱国主义系列活动。高奏爱国主义主旋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活动、“五四”青年节纪念系列活动、庆祝国庆系列活动、12.9纪念日活动、“爱祖国、讲奉献”主题团日活动,向“希望工程、灾区”献爱心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丰富和积累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逐步内化为稳定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情感。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只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春风化雨,育人成才显神效。

第二篇:学校法制教育重要性

内容摘要:学校法制教育所具有的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人才以及预防与减少违法犯罪等特有功能,奠定了它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当前学校法制教育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难有实效。学校教育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就必须从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包括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强化法律素质;建立科学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探索学校法制

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

关键词: 法制教育 学校德育 教育决策 德育内容 课程现代化 教育理论学习 学校管理 依法治校现代学校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开放的社会系统。作为这一系统基本要素的教育内容,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成员素质提高而不断地吐故纳新,保守的、甚至反动的教育内容将逐渐地排除出系统之外,科学的、进步的教育内容又会被系统主动吸收。1999年3月,“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正式写进现行宪法,法制教育作为实现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途径而被吸纳到现代学校教育系统

当中,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内容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现代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决定的。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弘扬法治精神,彻底摒弃“人治”思想的基本途径。法治精神是指尊崇法律、维护法律的勇气和毅力。“假定人人都有这种勇气和毅力,经过相当时间,便可形成一种风气。风行既久,便会变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日不形成,法治之实现便一日靠不住,真正的法治是把这种习惯作为条件的”(蔡枢衡)。法治精神是推动法治化进程的源动力,是一种可以沉积的民族文化。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专制传统,却没有民主法治的文化遗产,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演绎下来的中国现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残余,如果再不强化法制教育,法治精神就无从谈起,法治国家就难以实现。现代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有组织性、规模性和科学性等显著特点,使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的法治精神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学校法制教育,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法治精神的社会成员,就能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法

律文化和法治环境,逐步消除封建人治思想,为最终实现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现代学校法制教育为国家造就合格的法律操作者和守法公民。法治国家是法律主治而不是权力主治的国家,是法律操作者主导而不是行政官僚主导的国家。西方社会几百年的法治实践经验和现代中国二十多年的现代法治建设历程表明,法治需要执法公仆,需要护法忠臣,需要弘法良才,“必须造就一大批合格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而所有这些法律人才的摇篮就在学校,根本途径就是学校的法制教育(包括法律教育)。同时,开展法制教育,使社会成员在学法、懂法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武器,参与国家和社会

管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尊严,这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尽管自1986年开始的三次全国性的普法宣传和正在进行的“四五”普法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最富有实效的途径仍然是学校的法制教育,无论从“英才教育”意义上,还是从“普及教育”意义上,唯有学

校法制教育才能持久而有效地担当起培养“法治英才”与“法治公民”这一历史使命。

第三,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在九十年代一个时期以来曾经高达73%。他们以“财”、“色”、“霸”为作案目的,以暴力型、故意型、团伙型为主要方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犯罪趋于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例大有增长之势,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初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举的几个实例,更让我们对在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充满忧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社会变革的原因固然有之,但更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国学校多年来忽视甚至放弃法制教育的结果。 “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也就是加强教育,尤其是学校法制教育。因此,只有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利用学校优势,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响,使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有效地扼制青少年犯罪。这也是现代学校对建设法治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

应尽的法律责任。

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是否具备法律素质,有无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是衡量个体社会化程度的一项基本标准。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个体受教育年限的逐渐增长,学校已成为个体社会化必经环节。法制教育应当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强化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提高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现状与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它直接影响了中国法治

化进程。

1.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大学有专门的法律教材外,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制教育内容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全部散见于德育类教材中,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一个相对次要的组成部分,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孰不知,“道德人”与“法律人”尽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有道德的人会因为不懂法而触犯法律,而不道德的人却会因为了解法律而不敢犯法。邓小平同志在讲到“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才时,也是把有道德和有纪律(合理理解就是有法纪)并提的,而且特别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丝毫没有把纪律纳入道德范畴之意。同时,德育概念本身也没有包括法制教育,学校德育广义理解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狭义理解仅指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指政治立场、观点、态度以及政治鉴别力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仅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而

品德教育旨在培养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的三大组成部分本身并不涵盖法制教育内容。另外,比较美国、德国与瑞士等国的学校教育,尽管也强调道德或宗教教育,但法制教育却是这些国家学校教育的传统,它与道德或宗教教育无论从教材编写、专业设置还是教师配备上都有区别。可见,把学校法制教育内容变相为德育内容,这种做法从理论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同样,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实践本身就在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杠杆、以智育为中心的教育体制面前毫无地位可言,再把法制教育纳入德育范畴,无疑

于彻底否定了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

第三篇: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此处之“习”,应指“教化”而言。由此看来,人的一生,“习”性教化可谓是最重要的了。人生三部曲:从出生到入学应属童年时期,是启蒙阶段,主要受教于家庭环境和父母;从入学到毕业(不管何级)属青少年时期,是成长阶段,主要受教于学校环境和教师;从学校毕业以后是成年时期,是工作阶段,主要受教于社会环境和自我教育,以至终身。三时期中,童年虽短,却是人生之基石。古人所云“三岁看老,百岁瞧小”,早已道出了这一时期的重要性。此时期的关键应取决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和父母亲属的素质。而跨入社会后的成人期,其工作、生活、为人处事的“德性”、方法,主要来自前两段时期的“教化”所得。那么,学校教育在整个人生长河中,起到什么具体作用呢?笔者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应起补救、输送、升华的作用。

其实,人的德性是可分三个等级的。不是说吗?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此类人无优无劣,平淡出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且是人类主体,令人担忧;一种是凡事总是损人利已,唯我独尊,见利忘义之流,人数虽少,害处极大。除此而外,即能养成较好行为习惯的人,能以天下为已任,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者是也。英雄、劳模、“青天”、“雷锋”之类优秀人物均出于此。无论何人,或多或少都可以从其孩童时期的心性行为上找到直接或间接的因素来源。因此,作为人生中间阶段的学校教育来说,就要针对每个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时采取补救、输送、升华的措施,这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思想。

首先是补救。对那些家教失误的孩子,学校是医院,教师是医生。我们应发扬医护人员那种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不歧视,更不能辱骂学生及其家长。而应采取一切力所能及的措施,通过学校环境的影响,家教制度的建立,政府行为(社区活动)的支持,使其逐步转化到“健康”人群中来,共同接受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对那些没有家教失误,特别是较优秀的孩子来说,学校德育的职能主要是输送和升华。家教如溪流,优劣如清浊,学校教育如江河。我们就应集泉纳溪,江流成河,以保证他们融入集体,循着正途奔向人生的海洋,避免其流进沼泽,误入歧途。当然,升华寓于整个输送过程之中,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学校德育是个系统工程,整个人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在学校教育阶段获得。学校德育的升华教育就是要把每个人潜在的道德意识从原始状态,提升到理性认识后,进一步养成其自发性的行为习惯,使其成为自己跨入社会后各项工作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说学校德育是个系统工程,是就其内容和实施途径来说和。就内容说,学校德育应该包括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就实施途径而言,是以专门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为主,各学科渗透,充分利用校内团队、各种群体组织和集会、节日庆典、升降旗仪式、晨会和课外活动等形式进行落实的。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进德育工作与时俱进,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所谓德育创新就是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念,改革和更新德育的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德育的新形式,为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服务。下面就如何推进初中阶段的德育创新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转变学校教师的德育观念当前的德育工作,普遍存在以“服从”、“听话”为培养目标,以“灌输”、“强制”为主要方法,只是单纯地说教: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倾向。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僵硬死板地照特定的道德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背道而驰。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约束人,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促其发展。青少年是德育主体,德育不仅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而且是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新观念。要善于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形成其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凡事只有自己理解了为什么要这么做,才能使自己主动地去做。因此要积极发动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学校德育工作方法新探 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被学校重视。“百事以德为先”,许多学校也都明确地把如何搞好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总是收效不大。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搞好这项工作,掌握一定的方法手段,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在长期的学校德育工作中,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新途径。

1从礼仪教育入手,化抽象为具体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但是对初中学生来说,爱祖国、爱人民,可能太抽象,因为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祖国和人民这两个词所包含的内涵。如果我们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让他们先从文明礼仪做起。比如面带微笑;路头路尾、校内校外,见人主动打招呼问候:“老师好!”“叔叔、阿姨好!”„„再如与人交谈要正视对方,为班集争光等。文明礼仪内容虽然很广,却就在学生身边,具体而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情感。用文明礼仪改变学生不良习惯,教育学生爱同学,爱老师,爱家长--这不是爱人民吗?爱学校,爱家乡--这不是爱祖国吗?用这些具体形明的东西让学生的爱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发展。2从互动开始,让学生参与

我们现在的老师课堂上教学知道与学生互动,但德育教育方面就不知与学生互动了,往往是以“训斥、告诫”等方式出现。这样“满堂灌式”的说教方法,很难取好的德育效果。德育教育也要让学生参与,与老师互动,与同伴互动。比如让学生找出他们身边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批判,充分发挥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内在动力,从中不断地提高思想品德

素质。互动活动为学生的道德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机会。老师再关注研究学生中的典型、敏感和棘手的问题,在活动中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让学生能补充深化和理顺自己已有的道德经验,对社会现象有更多的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参与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认识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心理成熟及群体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增强。

3回归生活,走出社会

德育要回归生活,眼下的德育,我们称之为“封闭式”的德育,教育对象如“笼中之鸟”,这种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的德育无异于让学生在床上练习游泳,一旦下水,结果可想而知。学校不应该也不可能把青少年学生与鲜活的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道德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从“隔绝”的校园转向直面“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外部世界。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既有鲜花又有荆棘的现实生活,才能具有浓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例如,交通规则,防灾避险反迷信等问题。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根基。我们的德育应走出课堂,走出学校

第四篇:0525;学校德育教育中模范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3500(最终版)

学校德育教育中模范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摘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校都将德育教育作为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不如社会这个大家同意后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社会公德。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这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是在不断地发展中度过的,这是接受教育的人通过教受者的品德规范所达到要求,使得其可以自觉的接受教学,达到教学预期的目标,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得到预想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整体性、情感陶冶、锻炼实践、榜样模仿、

德育教育的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系统对象时,把对象作为整体看待,从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联系中提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谈德育教育的整体性原则,旨在对当前存在的单

一、封闭、分散的弊端,如何将多维德育变单维德育,封闭德育为开放德育,他律德育为自律德育,分散德育为整体德育,进而由经验向科学,由静态的固步自封到动态地向全世界学习,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发挥最大效能的整体德育效应。经过多年积累总结出一点德育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陶冶情感法

1.1良好的品德的形成是由两种极为重要的条件构成的额,一种是情感,另外一种是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要求教育者在创设教育背景的时候要具有感情色彩,为的是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在特设的道德环境中受到不断的熏陶,进而达到品德教育的强求,这也是对品德和道德进行培养的有效途径。

1.2对于学生来说其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学校,在班级的时间更为多一些,所以可以说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对于道德的见解基本都是在学校和班级这个共同的环境中慢慢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一个班级的班风对于学生的影响可想而知,在这样的需求下,同学们需要的就是一个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空间,然而喜爱那个要打造这样一个和谐的空间,需要的就是班主任的引导和创设,才能为学生们营造出这样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也更加有利学生的成长。当多班级的班风建设有了初步成效后,就会发现其影响力是巨大的,可以在整个班级内形成良好的气氛,并且会形成良性循环,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促进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健康的舆论环境下,对于正确的行为会发扬光大,而遭到大家一致谴责的行为也会随着时间而慢慢的摈除。

2实践锻炼法

2.1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认识的提高,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

想要形成优良品德,学生不仅仅需要在日常的实践中获得,同时也要在不断进行的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以及有所提高。学生们因为其性格您领的额特点,都很喜欢接受新鲜的食物,并且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食物会更加专注,所以采血形式多样纷繁复杂的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们的需求,满足其多样性。在实践中大量的创设情景,让学生们运用自己的道德观念采取措施,之后进行集体的探讨,得出一个适当的道德评价标准,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们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有良好的效果。

3耪样模仿法

3.1耪样模仿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

作为整个班级以及学生在学习、人生道路上的方向标,班主任的角色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样其也是传播科学知识的传授者。班主任与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会相对更长,其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为其言行举止做出示范。在学生们

的印象中,班主任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地位。为了给与学生更好的榜样作用,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道德魅力,要求学生的一定要自己先做到,树立榜样,其次是向学生传授道德规范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

3.3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不应该是仅仅考虑学生的认识过程,应该通过班级中的集体活动对学生们进行一个铿锵有力的直接面对面的教育发言,向学生们明确阐述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及以后步入社会的成长道路上,我们心中应该有一把天平,分得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做到争取的取舍,激发学生们发自内心的自我认同感。这是与道德情感不同的。因为学生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的场所就是校内以及班级,教师可以在这些地点展开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可以根据学科的自身教育因素展开,也可以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喜好教学因势利导,对完成教学目标来说更加具有可行性。但是有时在这样情绪非常激动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因为其性格原因会不能完全的敞开心扉,有所保留,只会做一个被动的听众,就算是请他们到台前讲述自己的感受,也只会迫使他们说出一些符合当时的情境却不是发自心内的表述,这样是达不到最初的目的的。

4情育情,以情动人

4.1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

有具体的例子为证,在班级时学生之间因为一些小事发生口角,严重者会恶语相向,男生有时还会大打出手,对于这样类似问题的处理,教师们要做的并不及时是武断的解决,曾经有一位教师在找到当事人把事情经过了解之后,借此机会在班级开展了一场主题班会。班会为了方便同学们各抒己见,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展开,可以是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让同学们进行紧张激烈的比赛,增加同学们的兴致。当活动在最紧张激烈的时候,老师却走上讲台写了几个大字,“团结、友爱、家庭”,老师还会播放平时大家都喜欢的歌曲《相亲相爱》,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一个同学都不禁红了眼眶,感受到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份子,大家能在一个班级中共同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而之前有矛盾的同学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应该,相携而笑。这样既完成了一次教育,又可以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5知育情,以情促知

在教授知识时知识进行的做基本的书本教学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同样如果知识一味的对学生进行感化而不传授也是不行的,学生们不会形成自己的处事原则,只会依赖自己的感性做出判断如对于最近日本在钓鱼岛事件的态度,就可以让学生们写到很多的知识,他们都多自己的途径对事件进行了解,在这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自己不明白的知识需要他们翻阅资料,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会国家的政治有了了解,也无疑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

6“模范”要做好表率。

“模范”是别人的标杆,是自己的砺石,身为模范,行为世范,“模范”要严以律己,宽厚待人,特别是老师和模范学生。

我们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模范人物的教育作用,用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感染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言行,锤炼学生的性格,利用“模范”教育,让学校的德育工作更鲜活、更有力。让他们在“模范”的感召下更好地生活、学习。让“模范”们使学生更坚强、更健康、更阳光;让“模范”们引领着孩子走出没落的阴影,走出艰难的泥潭,走向阳光、美好、胜利的明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 江泽民同志指出:“不断增强学

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无小事,事事教育人。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应该也是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只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对学生倾注爱心、付出真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可以相信,学生们既会结出学艺之果,也会结出德育之果。

参考文献

[1] 杨会强.“模范”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及运用[J].考试周刊,2011,(52):221-222.

[2] 祝志男.师德——学校德育之源——学习霍懋征等五位模范教师德育事迹有感[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5):56-58

[3] 郑红梅.试论新时期公安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06[4] 董金权,甘琴.制度资源·制度瓶颈·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学校德育[J].学术论坛,2012,35(2):49-52,116

[5] 朱小蔓,刘次林.转型时期的中国学校德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6):24-30[6] 洪明,龙宝新.论道德叙事与学校德育[J].教育学报,2011,07(3):41-46.

[6] 叶飞.学校德育的“经典缺位”及其表现[J].教育科学研究,2011,(8):59-63

[7] 班建武,檀传宝.开展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研究的意义[J].教育科学研究,2010,(2):56-60.

[8] 宋晔.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生态性建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4):103-106.

第五篇:我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摘 要】馆校结合的模式在国外盛行已久,在我国,如何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早已成为各界都十分关注的重点并纳入博物馆工作的重心,可是在博物馆教育如何通过与学校教育结合发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方面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甚至很多博物馆和学校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重视这一块。

【关键词】博物馆;馆校结合;教育

近年来,博物馆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7年新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这一定义将教育调整到博物馆功能的首位。而我国2008年发布的《博物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在其第一章第二条对博物馆的概念所做的界定为:“本条例所称博物馆,是指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收藏、保护、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包括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陈列馆等。”虽然在这里教育功能没有被放在首位,但也说明了教育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在西方很多国家,由于博物馆在教育方面的巨大作用,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移动的百科全书”以及“终身学校”,很多博物馆都设有专门的教育部门,此外博物馆内除了专业的工作人员,还拥有庞大系统的志愿者团队,针对不同类型的观众进行讲解。

国际社会十分重视博物馆在国民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很多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发达国家,大多强调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甚至于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并由政府给予充分的财政支持,如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景观法》规定“博物馆有义务为学校提供有偿借用的图片、幻灯片、标本和模型等教学参考材料,传播文化遗产和科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日本的《社会教育法》、《博物馆法》就规定了博物馆归属于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管理;而美国早已成为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典范,21世纪以来,美国不断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针对中小学生教育,仅据2001年的统计,美国博物馆总计为6617家,其中有88%的博物馆提供“K一12”(即“从幼儿到少年”)教育计划。馆校结合的模式在国外盛行已久,在我国,如何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早已成为各界都十分关注的重点并纳入博物馆工作的重心,可是在博物馆教育如何通过与学校教育结合发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方面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甚至很多博物馆和学校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重视这一块。

“教育是学校的首要宗旨,是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博物馆作为拥有丰富资源的文化教育机构,在青少年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大程度的发挥博物馆的价值的重要手段。馆校结合不仅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博物馆发展的需要。

(一)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本身的历史渊源

从历史上看,最早的博物馆亚历山大博物馆是埃及亚历山大市的古典知识中心,始建于公元前280年左右,由托勒密二世菲拉德尔费斯和他的父亲托勒密一世索塔尔修造,也可以说是当时的学校,很多年轻人在此学习,“由多个学院组成,每个学院有一名首席教士负责,聘任学者的工资初由埃及国王继由罗马皇帝支付,博物馆的建筑在公元270年被人摧毁了,不过该机构的教育兼研究功能似乎一直持续到5世纪”。而我国最早的博物馆是由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张謇1950年创办,当时的办苑宗旨就是“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追溯博物馆的发展历史,近现代的博物馆的发展是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之后,博物馆开始对公众开放,成为民众教育的场所,博物馆才开始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和支持,迅速发展起来,如今,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显而易见,所以,重视博物馆的教育职能,重视馆校结合在实践中的运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

(二)博物馆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

学校属于正规教育场所,按照国家课程大纲直接性的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教育素质的职责,学校教育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场所内完成有计划的重复性的学习,但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难以做到因人而异的因材施教,对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

“学校教育多强调传统,强调传统知识的系统性,而博物馆教育则比较注重观念,这个观念必须是被实践证明过的行之有效的观念,并且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这个观念还可以继续被创新。”对于博物馆而言,它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内容和形式都多样的展品和展览;有自由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博物馆既有展览,也有相对应的体验游戏、讲座等,学生完全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探索。

博物馆教育具有主动性,开放性,趣味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它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的书本知识以一种更直观,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补,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

(三)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推动着现代社会文明的飞速进步,国际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viii,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在青少年的学习成长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比如历史类博物馆反映了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制度,生产生活,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悠久的历史和文明;比如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则是关于自然和科学,从人类史,生物史到天体史都囊括其中,对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特别是青少年还可以通过馆内实验器具和原理介绍,参与其中,亲自动手演示,体验和学习,加强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正确的运用博物院的资源,对于新的人才素质的培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此外,在我国的博物馆接待的观众群体中,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观众都有,学生群体可谓是以学习为目的来博物馆参观的最大一部分群体,很多家长也是陪同孩子来的,所以,博物馆如果能与学校合作,更广泛深入的将博物馆需要传播的信息传播到学生中间去,吸引更多的人对博物馆产生兴趣,也能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价值。

目前由于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博物馆本身服务意识不强,导致实际工作中馆校合作并不被双方重视,我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普遍脱节,可有可无。

博物馆虽然是为大众提供知识的文化教育机构,但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是可以产生很大影响的,参与教育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与学校形成良性合作关系,使博物馆教育活动可以被学校教育所借助,,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是博物馆工作人员需现在急需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6.

[2]《博物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全文)[N]中国政府网,2008:2(29),转引自新华网,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 008-02/29/content_7692799.htm .

[3]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教育[J].东南文化,2010(06).

[4] 刘婉珍.美术馆教育理念与实务[M]台北:南天书局:2002:98.

[5]田明.古埃及亚历山大博物馆[J].阿拉伯世界,2003(01)

[6] 王红媛.为教育的艺术空间―中美艺术博物馆教育研讨会综述[J].国际论坛,2008(10):127-131.

[7] 王晓东.“馆校结合”是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J].全球科学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馆校结合―第七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研讨论文集[M].2005:87.

上一篇:学校妇女节活动方案下一篇:学习党章作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