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优秀教学案例

2023-04-09

第一篇:小学美术优秀教学案例

优秀的小学美术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优秀的小学美术说课稿,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七册第十四课,属于设计·应用、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继第8课《校徽设计》、第9课《精美的邮票》、第10课《做年历》之后又一节设计·应用、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前面的几课学习内容属平面设计知识,后面的学习中将学到立体造型的内容,所以本课是起到从平面设计知识到后面立体造型学习做好铺堑。

3、教学目标的确定和依据: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我设定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汽车造型的多样性,及汽车的组成部分和结构。

(2)、通过想像设计造型和功能独特的汽车。

(3)、培养创新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4、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想像设计出造型和功能独特的汽车。

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抽象知识学生难于用直观形象的符号表达出来,所以我定此为重难点。

5、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及汽车模型、教学图片、彩色笔或蜡笔、绘画纸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有着基本的绘画造型能力。对美术的设计·应用、造型·表现领域内容课型已学习过,具备一定的绘画基本设计能力。我所教的四年级学生欣赏、分析能力较好,这是学习本节课的有利因素。

三、说教法

1、提问法——侧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思路。

2、讲述法——通过讲解、陈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

3、启发联想式教学法——通过事例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教师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依据:我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做到突破重难点,通过提问、讲故事、观看汽车图片、分析造型、色彩,启迪创新思维,我主要采用了以上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思考分析总结进行构思设计,主要用了“直观感受法”、“模仿迁移法”。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

五、说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通过提问,观看模型,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从家到学校,你们认为是坐汽车快,还是走路快呢?

师: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汽车模型看看,同学们看到的模型汽车与我们平常生活中看到的汽车有何不同?(模型汽车理念化,着重于设计型与色的新颖。)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汽车由哪几部分组成?(外观上有驱动、车厢等,概括出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

依据: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所以我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

(二)、兴趣入手,粗略了解。(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师:那么你们知道汽车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吗?

师: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到发明汽车,讲述汽车发展史,总结出创新给工业带来的繁荣,自主创新给民族带来荣誉及可观的经济效益。

依据: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目的:使学生初步对创新精神的理解,总结出创新给人类交通带来方便快捷的生活。

(三)、开拓视野,了解创新。(分析汽车设计大师的作品,了解汽车造型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播放设计师们设计的概念汽车造型新颖、色彩亮丽的汽车(图片)。当我放到中国吉利跑车的时候,问:“同学们,你知道这辆车是哪个国家、哪个公司制造的吗?”(小朋友:不知道,或许是中国……)我说:“这是中国的吉利公司制造的跑车,它是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开发的汽车。吉利跑车它的外形及发动机都是中国人自己创新开发的技术,它走出了国门,登上了国际汽车大展的舞台。让中国人在世界汽车行业的舞台上争得了荣誉,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就是技术创新带来的骄傲。原国家主席******************同志就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那么今天我们学习汽车设计,我们设计的汽车外形也是一种创新,通过我们的大脑与双手,构思与描绘外形新颖、功能独特、色彩亮丽的汽车,那也是一种创新的表现。”

【让学生了解大师设计的思路,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分析画面汽车设计的创新——造型与色彩。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变幻的主要元素】

(观看汽车的分类,进一步加深对设计造型的理解,明确设计新产品的理解。)

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辆造型新颖、色彩亮丽的汽车呢?师:同学们看过设计大师设计的新产品,作品与我们平常生活中看到的有何不同?

【了解汽车用途的多样性,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四)言传身教,直观感知。(通过观看教师演示与分析设计要素,理清设计的根本思路及表达方式。)

师:那么你先看看老师是如何想,如何画出来的。我把我的构思说出来:我生活在美丽的海南岛,一年四季如春,阳光明媚,有美丽的沙滩,有椰风海韵吹拂真舒服,那老师设计一辆外形美观车顶开蓬的休闲型汽车,敞开车顶就可以呼吸到清鲜的空气,多舒服啊。接着示范画出我描述的汽车,边示范边讲解设计要素与设计意图,然后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构思说说再画画……。

【将抽象的知识演化为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以上讲解与演示,学生总结出设计的主要元素:造型新颖、功能独特、色彩亮丽】

(五)、理清思路,意出于形。(学生陈述自己的构思,对其构思用绘画形式来表达。)

师:展示同龄学生的汽车设计作品(有画的、也可以是手工立体制作的)作品,总结主要体现了作者设计的主要理念。

【加强学生设计表达能力】

(六)、展现自我,突出重点。(作业:用绘画方式设计一辆造型与功能独特的汽车。)

口头描述自己将要设计的汽车外形和功能,学生开始作业,教师巡视细化作业指导。

【通过动脑、动手,将理想变为现实。】

(七)、分享成就,促进成长。

学生作业展示、学生自评、教师小结。

【通过展评活动使学生体验创造美的乐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八)、拓展思维,造就未来。课后拓展—可用多种表现方式来表达形象的变幻(如: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立体的新颖汽车)

第二篇:优秀小学美术说课稿范例

说课稿模板(万能版) 说课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素养,说课要求教师对教学大纲、教学目的、课堂设计很了解,说课要包括:教材、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过程、板书、小结。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乱放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1 优秀小学美术说课稿范例《狮子大王》 一 、教材分析:

这节课我所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二册第八课《狮子大王》。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里面的内容。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剪、贴、撕、画的基本技能基础上来学习的。本节课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狮子的形象,各种以狮子为题材的作品,引导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在表现过程中突出动物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抓住特点,掌握突出表现动物特点的方法是后续学习第九课《可爱的动物》和第十课《介绍我的玩具》这两课的主要方法之一。所以,学好这一课的知识是学习后两课的基础。

本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是,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的媒材,不同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比较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在表现过程中突出动物的特点用不同的材料撕、剪、贴、画等方法进行创作,表现自己的想法。可见本课在本册中的重要位置。基于对教材的上述理解,确定如下教学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抓住狮子的特点,并能够进行创造性的表现特点。 难点:狮子头部特征的表现。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观察、比较方法抓住狮子五官特点,以及突出表现狮子五官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欣赏狮子及其艺术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画画、做做、演演狮子的形象,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 、教学准备

狮子“吼”的录音,狮子、猞猁、小熊猫的图片,表现狮子的艺术品,范作,手提袋,旧报纸,彩纸等。 三 、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使每位学生坚信自己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的‘学点’”。帮助他们在学习美术中去发现自己学习能力的学点“闪光点”,从而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树立信心,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做好铺垫。因此,我结合一年级学生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的特点以及本课的特点,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 、为了更好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四个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动力之一。”课的一开始,我用猜谜语和听狮子“吼”的声音引出课题。通过听—忆—看—说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唤起学生对狮子已有的记忆和认知,使学生感受体验狮子大王的凶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动机,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为下一步教学环节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二)、分析自然界中狮子的特征

教师出示自然界中狮子图片,提出问题:狮子一家中谁最具有大王的特点?它的

2 突出特点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抓住雄狮子长着鬃毛这一特征。所以,雄狮子在狮子一家中最具有大王的特点。它的突出特点是头部长着鬃毛。然后,教师出示一组图片:雄狮子、猞猁、熊猫。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观察、比较、分析,狮子大王与猞猁、小熊猫比五官上有什么特点?在前面利用了观察、比较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师适时引导下,准确地归概括出:狮子大王具有,鬃毛、吊眼、鼻子大、嘴巴大、牙尖、耳朵圆,六个特点。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比较方法分析雄狮子特征,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 、分析艺术作品中狮子五官的突出表现

新课程理念强调,美术学科要注重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的联系。美术教学也是文化教学。这一环节我利用中国传统的狮子形象,以北京故宫门前的铜铸狮子和民间艺人雕刻的石狮子为例,让学生感受艺术家是如何抓住特点创作、怎样突出表现特点。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狮子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出艺术做品中狮子的嘴巴比真实的还大,露出的牙齿更尖利等。

解决教学难点。增加了美术文化的含量。通过对艺术家作品的观察、分析,自然的把学生带入到深层次的思维空间,在学生观察、对比、发现的过程中,不仅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而且体验了探究的快乐,得到了心里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出学习的热情。

四 、分析学生优秀作业和学生范作中狮子的表现

《美术新课程标准》为美术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不同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艺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探索的过程。”这一环节,教师根据这一要求引导学生分析小朋友优秀作业中的狮子大王的表现方法;分析学生优秀作业是怎样突出表现狮子五官特点的;分析小朋友的手工作业是用什么材料制做的以及制作步骤。

美术说课《鱼儿游游》

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一册第8课----《鱼儿游游》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

3 表现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片、做一做游戏、动一动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彩泥、树叶、等多种材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鱼儿游游》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淅沥的小雨》、《美丽的印纹》、《纸风铃》等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而《鱼儿游游》这节课是在此基础用“剪纸、撕纸、彩笔绘画、彩泥制作、综合材料”等方法来表现画面,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在本节课后面安排了《我在空中飞》、《鲜花送老师》、《我做的文具》等课,这几节课主要是通过彩纸彩泥以及综合材料来表现画面,为此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鱼的美,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等多种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尤其是用树叶、彩泥等综合材料来做鱼,并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鱼儿游游》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鱼儿。 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领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法分析:

1、观察动画片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图片知道鱼的形状。

3、做鱼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4、示范制作方法。

5、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动画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大海呀?是啊,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当海面上波涛滚滚的时候,海底却是另外一番景致。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美丽而又神奇的海

4 底世界周游一番呢?”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适时播放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中的精彩片断。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海底世界,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海里的主角,学生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鱼儿游游》,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2、观察发现,感知鱼儿形状

用课件展示一张不同形状的海洋鱼组成的画面并问是由哪些形状组合而成的?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当鼠标移动时不同几何形外轮廓都会变色,这样虽然画面色彩丰富,但学生却能发现这些鱼都是有什么形状组成的,在这里反复强调鱼的不同几何形状,从而让学生直观掌握了绘制鱼的方法。概括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形进行组合,稍作裁剪或装饰,再给它们穿上美丽的花衣裳就能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海洋鱼儿来。儿童的造型方法生动、、变形、夸张,甚至抽象;让小朋友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3、演鱼赏鱼,走进鱼儿世界

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让学生戴着鱼的头饰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一下鱼,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鱼表现得更加生动打下了基础。接着课件展示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大量海洋鱼的美丽图片。我特地采用课件制作的方法将图片欣赏设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渐变,这样就让学生在无形学会了通过现象认知色彩,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激活原有学生对绘画的制作方法,问学生:“你会用什么美术的方法来表现鱼儿呢?” “用彩色笔画;用彩色纸剪贴;还可以用彩泥做。”根据学生回答我归纳出四种方法:涂色绘画、色纸剪贴、彩泥制作、综合材料。针对所总结的方法做演示补充说明,如:还可以用树叶等综合材料来做,让他们进一步对今天所学内容加以认识和掌握。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根据孩子接受技能的特点而采用上述方法。

4、画鱼做鱼,展开创作过程

让学生看着小狗潜水员和它的“鲨鱼号”潜水艇的卡通画面,提出“你准备采用哪些方法来表现你心中的鱼?你想要表现的鱼是什么形状的?它穿的是什么花纹的衣裳?”这三个要求,创设情境将绘制过程应注意的问题设计成坐上这艘潜水艇的注意事项,至始至终都让学生沉浸在所创设的海底世界这个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绘制的美丽鱼儿贴到黑板上绘有美丽水草和珊瑚的海域,有几个学生直接上去画。在此过程中继续播放刚刚大量的海洋鱼图片,循环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做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课堂评价

1、评鱼析鱼,分享创作快乐

师生共同欣赏黑板上学生创作的美丽海景,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

5 动、材料的运用是否独特。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2、散文欣赏,扩展延伸

教师谈话:小朋友,刚刚我们用眼睛欣赏了海底世界的美,又用双手创造了海底世界的美,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一次用耳朵来感受海底世界的美,欣赏配乐散文《海底世界》。学生再一次领略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海底美景,将文学和音乐整合在美术课中,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海,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总结谈话: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那怎么去保护呢?请小朋友下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让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综合实践劳技课《手工剪纸艺术》。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6 本 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学习动手努力,和创新意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 庆的装饰品,还广泛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南方剪纸精巧秀丽。剪纸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剪影、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手法,着意艺 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剪纸经起稿、剪刻和粘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要“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

创作和正确把握好纹样的连接与完整性。

二、说教法:

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培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这节课重在寻找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美的过程,去发现美,创造 美。

三、说学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1)运用联想的学习方法;(2)动手尝试练习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法和学法,采用如下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剪刀、刻刀、电光纸、胶水、范画作品等。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开始上课时。教师出示剪纸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好奇感和蠢蠢欲试的制作心理。这样的开头,使学生熟悉剪纸艺术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创作欲望,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接着讲解这些作品出自我们学校同学之手,鼓励学生也创作出好的剪纸作品来,同时板书课题《剪纸》。这样的导入,给学生一种自然、贴切的感觉。

2、分部讲授新课:

学生在第一环节中产生对剪纸艺术的极大兴趣,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这时教师接着讲解剪纸的历史渊源: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西汉。 当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武帝思念不已,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

剪 纸到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在明、清以后广为流传,遍及大江南北。特别是在农村,人们以剪纸来表达吉祥如意的心愿。在春节、结婚时,便把各种寓意祥瑞的剪纸贴在窗格上,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气氛。有的地方,剪纸还曾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是人们用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古老的剪纸以剪刀绞出为主要手 法,趣味浑朴天然,后来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为精巧。作品取材于生活周围的风土人情,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剪纸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鲜丽的色彩而成。劳动人民把它作为年节的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

展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剪纸动画,了解剪纸的应用范围。并通过展示的剪纸作品产生问题:剪纸作品的制作工具有那些?

学生初步了解剪纸作品的制作工序后再通过课件和板书结合讲解剪纸艺术具体的内容:

a、剪纸采用简化、夸张、添加的手法创作;

b、剪纸艺术的构成形式:对称式、均衡式;

c、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阳纹刻、阴纹刻、阴阳结合、剪影等;

d、剪纸艺术的制作方法:剪、刻、粘贴等。

3、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

在音乐声中播放课件中剪纸作品展示欣赏,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其创作灵感。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点题:以上学习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

>>《综合实践劳技课《手工剪纸艺术》说课稿》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大考吧]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六、说板书:

劳动综合实践《手工剪纸艺术》应融剪纸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制作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手工剪纸艺术》教学设计 类 别:手工制作

教学目的:

情 感:感受手工剪影艺术的乐趣。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

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

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能力训练:侧面人像剪影练习,创新剪纸练习,综合能力练习。

素质培养:提高剪影能力和剪纸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剪纸艺术的由来和侧面人像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想一想,画一画,表现所感事物。创作和正确把握好纹样的连

接与完整性。

教具运用:课件、剪影作品、卡纸、剪刀、胶水。

教法选择: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

生(1)运用联想的学习方法;(2) 动手尝试练习的学习方法。在教

学过程中,结合教法和学法,采用如下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剪

刀、刻刀、电光纸、胶水、范画作品等。利用合作、讨论等方法学习

新知识,利用课件直观地教授剪纸,通过学生自学,了解剪纸的创新

手法,并利用课件进行环保学习。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用具。

2、复习上节内容。

3、老师谈话引入新知。

4、出示剪影作品,请同学们进行互评。

5、老师出示多媒体,并讲解有关剪影的知识。

6、老师讲授。

8 剪 影是一种富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在国内外倍受青睐。我们可以在街头艺术家那里感受到人像剪影的魅力,人像剪影起源于法国,当时人们有一种想留个影作纪念的想法,请画师画像,费用很高,所以,经济实惠的剪影就流行起来了。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南方剪纸精巧秀丽。剪纸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 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剪影、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手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剪纸经起稿、剪刻和粘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要 “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7、学生小组练习剪影。

8、教师讲解剪影的制作方法。

9、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0、学生根据剪影表演小品。

11、教师出示环保课件,引导学生清理剪纸留下的碎纸片。

12、小结评价,学生参观自己的手工剪影作品并互评作品。 教学反思:

本案例情境的设置较合理,涉及知识点多,课堂容量也相对较大,虽然知识是新授内容,但大多数学生还是能在课堂上拿出完整的剪影设计方案。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学生老师互相评价后,对剪影比较满意,提出游戏设计应注意知识传授和娱乐相结合。 画太阳》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第三课《太阳》。太阳,给万物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它的出没隐现直接控制着明暗和暑寒,主宰着万物的生死存亡。早在天文科学萌芽时期的上古时代,人们为宇宙的种种现象(日食、月食、流星雨等)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传说。

本课教材上展示了用彩泥塑造的多种不同的太阳作品及西汉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太阳及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太阳历石。通过多种不同的拟人化的太阳作品,向学生展示了太阳脸部的五官以及光芒的不同表现方法。本课为第一教时,我主要采取绘画、创作为主。第二教时采用泥塑、制作为主。

二、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及创造能力。对《太阳》这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围绕“太阳”主题,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线条、基本形、色彩、表情等基本要素表现太阳。

2、通过太阳五官以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3、通过对太阳的观察及富有情感的想象,引发学生感受自然带给人类的幸福和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画太阳”这课的重点是用圆形画太阳,创作出不同的太阳形象及光芒。目的是要学生能大胆果断地画大圆形,从而培养低年级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徒手一次完成。

2、该课的教学难点是创造有个性的太阳,在儿童眼里的太阳是一个圆圆的、红红的火球,每个小朋友天生富有极强的想象力,如果有人说太阳像老爷爷,像妈妈,但它异非真的是人,它是拟人。为太阳添加五官使它有生命,添加和形象有关的光芒,这的确是个极大的难度。

《太空里的植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的内容。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设计理念、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体会六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作用

《太空里的植物》一课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阶段目标所确立的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引导学生想象并运用黏土、彩泥或各种废旧材料来制作太空里的植物。让学生探究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体验想象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情趣。

(二)学生状况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都相对较弱,教学中应力求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想象,让学生在课堂中敢说、敢想、敢创造、敢于表现自我,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设计。

技能目标:学生能用各种材料制作太空里的植物。

情感目标:学生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及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想象的方法,能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创作。

教学难点:能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太空里的植物,体验想象的乐趣。

二、设计理念

我运用发散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启发学生变废为宝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

准备好彩色纸、剪刀、吸管、橡皮泥、水彩笔等材料。

四、教学过程

我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整个课堂。导入提问;“小朋友们想去太空里玩一玩吗?”学生兴奋不已。接着我向小朋友介绍了植物精灵,由它带我们去太空,可植物精灵先要小朋友陪它做几个游戏。

游戏一:说一说

课件出示植物图片,我学生介绍了植物,因为它吸进的是二氧化碳,呼出的是氧气,所以我们把它称作地球上的清洁师,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并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好看吗?你喜欢他哪个部位?通过孩子们兴趣盎然的诉说,不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观察力、更惊叹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游戏二:看一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播放了植物王国动画片段,伴着音乐把学生带入植物的世界中。以动画的方式出现在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作了较好的铺垫。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视觉上刺激学生,丰富学生的感知。通过“植物王国”的植物与自然界植物在色彩上和造型上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这些有趣的植物是艺术大师用夸张、变形等方法变化来的!

游戏三:演一演

在我的引导下,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我问:“假如你有一粒种子,你想成为什么植物?”并由学生自己来扮演自己喜欢的植物,并用肢体语言展示植物由一粒种子到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然后在我的描述下,再用肢体语言表达植物一天的生活情况,充分地了解植物。让学生站在植物的角度去想象,展开联想,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既有音乐也有我的语言描述提示,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教室里变成了植物的海洋,学生的情绪高涨,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激发,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快乐家庭》

一、教材分析:

10 本课是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学生通过观察、游戏、动手制作及实际运用,感受愉悦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对学习活动充满了无穷的乐趣。

教材中是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生活材料,用废旧纸盒、废旧瓶子装饰设计人物造型,组合成一家人。这节课是在纸质的面具上画出家庭成员的脸部,组合成“快乐的家庭”。

针对低年级对绘画技能掌握有限,对具体形象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分析不同年龄、不同外貌特征人物的特点以及了解多种表现方法。学生通过人物脸部特写的细致变化过程,更可以了解人物的形象特征,树立学生良好的情感。图中巧妙设问,注重学生的审美经验积累。层层步骤给学生提供了绘画脸部的基本和更细部方法。而事先制作好的多种形状的面具外形问题则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的技术难点。另外,充满个性的同龄人作品无疑给学生以激励与自信。同龄人戴着面具活动的场景,让学生现场感受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整堂课以快乐家庭为情景,体验家庭的和谐与温馨。

二、教学目标:

体现与发现:启发创造,使学生在观察中区分不同年龄、外貌特征的人物头像。 实践与创造:个人大胆想象,集体创意添加,使面具更具趣味性。

欣赏与评议:小组互相交流、欣赏,媒体的合理运用,不断激发全班创新欲望。

三、教学重点:画出家庭成员的基本形象特征。

四、教学难点:抓住五官细节及夸张,鲜艳明快的色彩以及装饰方法上的独特创意。细节夸张的表现及装饰上。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范例以及制作的相关材料与工具。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色笔、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彩色卡纸、面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及其他工具 1.欣赏导入。

(1)用课件播放动画片里的音乐,学生戴着面具扮演动画人物,提问:小朋友扮演的动画人物是谁?你从哪个地方认出来的?

(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不仅提起了了上课的兴趣,还在画面、声音和色彩的刺激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意识。)

(2)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快乐家庭》。 2.感受体验。

(1)播放课件。课件演示动画里的家庭人物头像,指出人物的称呼。

(2)引导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在这些头像中,指出他们在家中的称呼。(从动画片里的人物自然地过渡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

(3)学生教师归纳人物形象特征的区别方法:外貌特征上区分不同的人物。 3.自主探究。

(1)学生拼出五官的准确位置和称呼。

(2)出示拼好的人脸,请学生看一看,猜一猜后说一说:怎样区别他们?不能区别的原因找出来。 (对比的平面画面,充分展示了媒体的优越性,学生能清楚地进行细节对比,从而容易地指出不同人脸之间的区别所在。)

(3)从演示的人物脸部找出年龄外貌的特征。

11 (课件中的逐步演示,较完整地展现了多种人物的面部特征,使学生对不同人物的长相特点都能容易地进行区别。) 4.设计制作。

(1)提出作业要求:小组同学相互合作,做有面部特征的纸面具。

(2)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3)以小组为单位,在选出的作品上集思广义,再创造,完美作品。

(教师的当场范画,课件中同年龄人的作品照片,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动手欲望,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5.展示表演。

说说自己喜欢的同学作品,并戴着自己做的面具组合快乐家庭,一起拍全家福。 6.课后拓展。

用课件展示其他表现形式的作品,鼓励学生课后可以试一试。

第三篇:中段小学美术优秀作品欣赏1

欣赏美术优秀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天涯石小学锦东分校:李黎前言:

2010年9月,我们科研小组承担的《欣赏美术优秀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被确定为区级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一年以来,我们围绕这个课题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得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参与教师培训、教育教研等活动,促进了教师的发展,真正体会到了我区美术教育的内涵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一)《美术课程标准》的需要

随着《美术课程标准》将小学美术欣赏课划分为“欣赏·评述”这样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并作出了说明,该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美术欣赏是一种直觉的审视力,这种审视力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是对美术语言本身的理解。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审美能力途径十分广,但在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有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生发展需要

对于学生,尤其是我们学校大多来自当地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的学生来说,学生的视野不开阔已成为一个大的问题。例如:在四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中提到凡高、杜菲等知名画家,师提问,孩子们是否知道他们的画风及代表作呢?孩子们眼神目然。按理说,对于这样简单的问题本应该每个孩子都知道的答案,可孩子们连这样简单常识都不知道,这一点就可能反馈出我们的学生知识面的狭窄。

(三)素质教育需要

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学习好美术技能和技法,更需要学生从优秀作品中如何提高美术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欣赏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审美的能力是可能提高的,尤其在我校以“美术为特色”

这一优势环境中,更有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一旦学生能从枯燥无味的欣赏课到喜欢上欣赏这一过程的转变,那么就能使他们对美的世界的认识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二、课题的界定

(一)核心概念:欣赏、审美能力

(二)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即通过感受艺术作品,领略其中的趣味,从中获得感性认识,以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和能力。

审美能力:指欣赏、识辨和鉴赏美的事物和美术作品的活动能力,是审美意识和美感的反映能力,以及通过艺术形象来把握现实的活动能力。在这里主要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它是学生在长期的审美实践活动中逐渐获得并不断丰富的特殊能力。

三、理论基础

(一)《新课标》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美术教学的基本内容。

(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修养的要点。没有这种修养,人的感情对于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都会无动于衷。”由此,我们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开展欣赏活动,并通过欣赏来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目的。

四、研究目标

1、构建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美术优秀作品欣赏、提高审美能力的活动策略体系,创建相应的评价体系。

2、通过各种自主性、探究性和体验性、交流性的艺术活动,多方提高学生的作品欣赏能力,切实促进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法等。

1、文献资料法:收集有关“审美能力培养”的文献资料,借鉴与本课题相关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实践研究,分析同一领域的研究要点和成果,认识其不足,并联系当前教学新理念,形成自己的研究思想。

2、行动研究法:

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各种校内外美术活动,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艺术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学生对作品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个案法:

通过对学生个体表现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努力构建提高学生作品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策略,来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我校

三、四年级学生为个案,探讨如何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七、课题研究思路:

一、精选优秀作品,教师进行解读。

二、学生走近生活,感知优秀作品源于生活中的美。(让学生从课本走到生活实际)

三、教师指导,注重融合。(感兴趣的优秀作品到其它优秀作品过渡)

四、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最终达到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八、课题研究课题实践成果

(一)学生能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优秀作品美。

1、感官体验,感受艺术魅力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视觉器官发挥着重要的审美功能,但仅仅从视觉感知经验出发是远远不够的,恰当的辅以其他感官,如听觉、触觉,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等,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感知美的兴趣,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体验,增强学生视觉审美感受能力。

如:低年级的小朋友认识线条,在了解绘画中线条之前,我让学生先摸摸生活中真实的线:毛线、铁丝、麻绳……,听听音乐、找找曲调的线条……,看看柳枝、小雨、彩虹,自然中的线条……强化了学生对线的视觉感知与审美。

因此我们认为美术欣赏课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不是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的讲艺术作品的背景,作者生平;或者用幻灯机不停地放这种艺术作品就能解决的,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让小学生能对这些艺

术作品产生审美认同,愿意去欣赏、会欣赏,那才是欣赏的真正开始!才是审美素养提高的真正开始!

(二)学生能通过实践参与来欣赏美。

在美术欣赏中,大多都以美术作品为对象,主要欣赏欣赏它的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从整体去把握和理解美术作品,从而来达到体验审美的感动。但根据实际情况学生实际情况,我们主要以色彩、作品形式美两个方面来让达到欣赏美能力。

1)、课堂实践中欣赏美,开拓学生视野

如上《茂密的花》一课时,师生共同课后收集各种各样花大量的素材,然后在上课时分别讲解花的名称、色彩、形状等,在欣赏、分析的过程中充分让学生感受各花的色彩及形状美。通过感受自然界的花再走入大师作品,去欣赏大师是如何把自然界花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花,让学生欣赏其形式美感。为了让孩子保持着良好的兴趣,让孩子走出教室,再一次去欣赏、体验美。我带着孩子来到植物园里,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美丽。此刻的植物园春意昂然,各种花儿竟相开放,孩子们在草地上围成圆圈,开心的述说自己看到的美,我在其中引导着孩子们能从色彩角度、花的形状来说一说,花儿的美丽,有的孩子说:“发现有的花色彩并不是一种色彩,而是附有色彩不同层次变化;有的孩子说:“发现树上长出了很多嫩黄的新树叶,迎春花也开了,颜色和老师身上的衣服一模一样”; 我感受到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亲身感受到自然界的美,这样把孩子置身于美的环境中的教学将会给孩子更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更多的美的浸润和熏陶。

2)、课外实践结合体验。

各地都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在学习类似的课目时,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如:在学习《中国的塔欣赏》时,我就充分利用了我校资源优势,让学生感受其美就在我们身边—— 成都市东郊的一处古建筑塔子山公园,历史悠久,与教材上的北京故宫都属于古建筑。我在课前给学生预先布置了几个问题,如:你喜欢这个建筑的哪些地方?它有哪些特点,它的色彩怎样,花纹给你感受等等,然后让学生带者这些问题去参观。

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一路上提了很多问题,如:为什么要砌这些塔?为什么不象北京故宫一样对称,为什么花纹的颜色应用纯色但并不感到很烦燥而不美等。我带着学生一边欣赏,一边讲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中国的古建筑有了了解。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对所见的东西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三)学生能主动参与各种美术创作。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和较深感受力的同时,发挥一定的想象力是进行审美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很不喜欢“一言堂”式的课堂教学,学生天真、好奇,想象力之丰富往往出乎人所料。如《漂亮的瓶子》一课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不同造型的瓶子,并让学生用线描的形式临摹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瓶子。接着启发学生想象:类似的瓶子,有的瓶颈细些,有的瓶颈粗些;瓶肚有的扁,有的小、有的圆;有的瓶子有“耳朵”,有的却没有。另外,瓶身上的图案也各不相同。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在临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出了一个个全“新”的、漂亮的瓶子。

九、课题实践成效

(一)理论成效

1、学生对美术欣赏课不再备感枯燥,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奠定基础。以前学生学到欣赏课时,总认为这节课只是耍耍课,但现在一提到是欣赏课,学生非常感兴趣,因为能从欣赏课中能够得到许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从而也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通过学生从感知美、欣赏美到创造美这一过程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如学生在办小报、美化教室等活动都能更好的搭配好色彩和设计好版面.

(二)实践成效

一、学生方面

通过学生的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展示了他们自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2010年3月,参加了“我心目中美丽成都”绘画比赛,2010年4月并组织了绘长卷活动,活动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效果显著。在这短暂的一年中,我们联系课题组织的活动有多次知动,“爱我校园”主题绘画比赛、“科学在我

身边”创意画比赛、“8米长卷绘画”活动、彩绘车轮比赛,我们还与音乐学科相结合,展示了一台精彩T台秀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开展,学校的艺术氛围越来越浓学生各方面都得提高.

二、教师方面

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在实施这个课题中,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教师的论文撰写、辅导学生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课题组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学观念得以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如:刘应平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在区美术评优质课中获得好评,李黎老师在《茂密的花》一课中通过让学生感知自然界中的花—体现艺术品茂密的花这一过程,充分让学生审美能力得到一定提高。李静、文映红老师还围绕课题还编排了文艺节目。一年多来,有校园艺术节、主题绘画比赛等活动、作品展览等,学生参与面广,反响良好。

十、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课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情感发展,更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

(一)、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难度较大,对研究如何提高审美能力还不够深入,如对作品中得到美感不知道如何教学生带到实际生活中去审美。

(二)未来展望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该课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它的研究远没有结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课题组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敢于创新,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书目:

《美术课程标准》

《艺术教育论》

《小学心理学》

第四篇:中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中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欣赏评述活动,初步了解外国宗教、历史绘画作品的概况,初步了解不同艺术画派的艺术特点。

2、过程和方法:通过欣赏与评述,感悟、体验和发现外国绘画作品的艺术性和艺术魅力,初步了解他们的,社会、历史价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与评述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讨论、合作、互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文明行为。

学习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外国宗教与历史画,涉及到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在外国美术发展史的各个重要时期,占重要地位的国家、画派、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中体验外国绘画作品的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启发学生尊重人类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

外国历史、宗教绘画作品的概况及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评价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2、各画派的造型表现手法。

3、体验外国绘画作品的艺术美。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1、复习、提问:上学期的外国美术欣赏课中,有哪些著名的画家及其代表作?

2、欣赏、评述。

(1)媒体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自画像》、《雅典学院》等:a。提问:这些作品是哪个国家、哪个世纪、哪些人的作品?

b、评述: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作出点评与补充。

c、讨论:你能看出十二个门徒中谁是犹大吗?为什么?画家采用了哪些手法来突出画面的主要人物耶酥的?

(2)欣赏:《荷马史诗》、《伊苏之战》、〈亚历山大的胜利〉

教师简介作品,同座同学可议论,各组派一名同学上台评述。老师点评、补充。

(3)欣赏《马丽美第奇的生平》以及鲁本斯的一些名作,《阿尔卡迪亚牧人》(教学挂图、投影仪、幻灯片等)。

a、教师简介巴洛克艺术。

b、教师简介后同学分四人小组讨论,教师点评、补充。

3、巩固、拓展。

a、说说在这些画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幅作品?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b、提出下节课的准备内容;对下节课中感兴趣的作品做评述的准备。(可上网、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1、简介17、18世纪欧洲的历史知识,让同学们在特定的时局背景下了解当时的艺术。

2、欣赏、评述

3、多媒体展示《梅杜萨之筏》、《希奥岛的屠杀》、《18☆8年5月3日的枪杀》、《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拿破仑一世的加冕大典》

4、介绍浪漫主义,介绍席里柯、德拉可罗瓦、戈雅的艺术

5、请同学谈谈戈雅的《18☆8年5月3日的枪杀》与苏里柯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这两幅作品都是表现起义军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主题。找出它们之间相同与不同的地方,交流看法。

6、分析〈18☆8年5月3日的枪杀〉这幅作品的艺术特色。

7、讨论:你了解拿破仑吗?你知道的拿破仑是个什么样的人?简单介绍拿破仑生平,介绍大卫的艺术。

小论坛:有人认为画出一幅历史场景还不如用照片拍摄一幅历史场景更为真实。你的观点呢?提出来与同学们讨论。中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场景发现重复构成,理解并掌握重复构成中基本形、骨格的形式及其变化特征。

技能目标:运用重复构成变化规律合作完成设计作品。

情感目标:体会重复构成带来的视觉秩序美和震撼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重复构成中基本形、骨格的形式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将骨格的形式变化有机地和物象或图式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重复构成作品

学生准备:卡纸、各种谷物

四、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课

1、媒体播放xx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片段,学生欣赏并谈感受,陈述原因。

2、思考:假如击缶只有一个人,你还能感受到那种气势吗?为什么当一个单元在不断重复以后,会形成全新的视觉感受呢?带着思考进入课题《重复的魔力》。

(二)寻找重复

1、呈现自然界中一些具有重复现象的图片,通过欣赏,学生发现自然界中存在很多的重复现象。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并举例说明。

3、教师展示生活中利用重复原理设计的物品,请学生思考:图片中是什么形象进行的重复,给了你什么样的视觉感受,为什么要重复呢?

4、感受古人对重复构成的应用。

(三)初步体验

以小组(2人一小组)为单位,在卡片上,以手里的谷物做重复排列,并介绍你是如何排列组合的?

(四)探究重复

1、师生共同分析单元基本型和骨骼。

2、教师小结重复构成的要素:

单元基本形:组成重复图形的个体

骨骼:构成图形的框架、骨架。为了将图形元素进行有秩序的排列,而画出的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格子、线、框,称为骨骼线。

3、感受不同的基本形,可以产生不同的风格和美感。

4、小组讨论:相同的基本形,做不同的重复构成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变化?

基本形的方向变化

基本形的颜色变化

骨骼排列方式的变化

(五)合作创作

以小组为单位,在卡纸上用谷物做粘贴。

要求:

1、小组设计一个基本形,做重复排列。

2、从基本形方向、色彩、骨骼排列方式几个方面进行设计,有美感。

(六)展示评价

将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组合粘贴,感受组合后的美好的家园。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阐述自己的创意构思。

(七)拓展延伸

1、了解重复构成的其他方式。

2、呈现生活中运用重复构成的设计作品与美术作品,了解重复不仅运用在设计上,很多纯艺术家也同样运用这种手法来进行创作。

第五篇:美术培训班教学计划优秀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在绘画素描几何体方面,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进行绘画,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大部分同学能跟上教师的讲解与指导,写生过程中表现积极,技法掌握牢固;其他几位稍差一些。经常迟到早退。进步较慢!

对美术课兴趣不是较为浓厚,所有同学有时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①、人物造型上普遍极差,缺乏观察造型能力。

②、色彩能力上有点缺乏彩感,配制不够准确,刻画不到位。

③、没达到所学目标。

二、教学目的、要求

1、七年级学生,本学期学习素描静物的专业技能技法,学会临摹与写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2、已学完素描人物和色彩景物的技能教学,本学期重点进行课堂写生教学,努力提高各种美术技能。

3、在课堂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环保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格。

三、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的理论内容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能领悟到美术的独特价值。

2、抓好课堂现场指导工作。在学生进行临摹与的写生的过程中,注意个别指导细致入微。

3、抓好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对学习成绩好,专业技能掌握突出的学生,进行高标准、高要求,使其更加熟练地掌握与应用所学技能。

四、教材的特殊处理

1.新课程改革中虽然不提倡教师板演,但是我觉得适当的示范,也能促进课程的学习。百闻不如一见嘛!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为克服这一不足,我们在教学中将准备一些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我将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

4.要求学生作好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5、做好课堂示范作用。每节课中尽量做到技法示范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细致地看到绘画过程,使其更好地掌握并进行实践运用,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本学期的重中之重是对七年级同学的学习进行激发与引导,使他们的专业技能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本人在教学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科研、教研的活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课余时间,多参与一些艺术活动,提高自己的修养,陶冶高雅的情操,使自己的人格更完善。认真学习知识,遵章守纪,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为特殊教育事业的的发展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具体要求

1、农村艺术教师要拟定成长计划,加强艺术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努力提高自身艺术教育教学水平,尽快适应艺术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在培训期内,做好听课笔记,在实践中结合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写出反思。培训期内上2次以上的汇报课,(在学校进行)虚心听取学校领导和评课者的意见,写出一篇有质量的研究论文。

2、科培中心会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建立农村艺术教师培训和成长档案,并精心选派指导教师,督促并定期检查带教情况。学校要通过各种校本培训方式,让农村艺术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上一篇:小学美工社团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年度卫生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