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神与脏腑的关系

2022-08-16

第一篇:精气神与脏腑的关系

自我评价脏腑功能

依据感觉自我评价脏腑功能

脏腑功能是否正常,是看一个人是否健康、以及预防身体病变的核心指标。现在检查脏腑功能,主要依靠各种医疗设备,古人恐怕只能依靠自己的感觉了。然而这种感觉并不是对脏腑的直接感觉,而是感觉脏腑功能的整体效应。也就是说,脏腑功能好坏,都会产生对应的整体效应,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对这种效应进行感觉。尤其依据中医理论,掌握正确方法,依据对脏腑功能效应的感觉,对判断自身健康与否,还是很有价值的,对防病治病仍然意义非凡。而且简单易行。 依据对临床经验的研究,总结出以下10项感觉指标,准确适用。

1、睡眠好

入睡快、睡得实、睡醒后神清气爽。

2、情绪稳

没有心烦易怒倾向。

3、面光润

脸面颜色正(黑、白、黄)、重要的是有光泽、肤色温润。

4、脉项齐

寸关尺不缺位,即自己摸摸脉,都能摸到脉搏;不光有脉搏跳动,而且跳动整齐。

5、心气顺

呼吸顺畅,气不短、不急、不闷;呼吸时,心脏区域没有异常感觉。

6、腰背直

站起时,腰背自然舒展,没有酸麻肿胀僵的感觉。

7、步态稳

走路步伐稳健,不会平地摔跤。

8、食欲强

按日常饮食习惯,临近饭时,自然出现饥饿感;看见饭菜亲切、想吃。

9、二便通

大小便排便顺畅,无障碍、无疼痛感;颜色正常,大便成形。

10、体态正

目前衡量人体胖瘦已经有科学的量化指标,叫体重指数,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 体重指数=体重(千克)/ 身高(米)2

体重指数:

低于18.5 过消瘦

20-25适中

25-30超重

30-35肥胖

超过35.0 超肥胖

以上十项指标,如果出现正向感觉,说明自己的脏腑功能正常,即便有点问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相反,如果出现反向感觉,就说明某项脏腑功能出现问题,长久不调理,就一定会导致相应的病变。比如肥胖超过半年,就可能出现血脂高、脂肪肝,继而出现高血压以致糖尿病、心脑血管问题等疾病。

事实还告诉我们:说糖尿病初期没有症状,无法感觉到糖尿病发生。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首先,糖尿病最初无症状,指的是感觉不到糖尿病本身的症状,等感觉到“三多一少”的时候,就已经得上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在得上糖尿病之前,完全可以感觉到非糖尿病症状,即长期脾虚,消化不良;或情绪压抑,

睡眠失调等容易导致糖尿病病变的症状,这是肝、脾、肾功能失调的症状感觉,如果及时发现、及时调理,就能避免糖尿病发生。其它病变也是如此。问题是人们往往忽视脏腑的功能失调,认为那不是病。可是祖先早就告诉我们,那不叫病,那叫疾,疾为病之初,病为疾之末。也可以说“疾为小病,病为大疾”。今天疾与病不分了,所以人们就很容易忽视了脏腑的功能异常。其实任何一种病变,都是从脏腑功能失调开始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感知脏腑功能效应,是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是自我评价脏腑功能的重要根据,更是个性化养生的核心内容。养生需慢走,健康要徐行。

第二篇:企业管理的精气神

企业文化的精、气、神

一、培训对象

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相关人员以及致力于此项工作的人员:

1、董事会、监事会成员;

2、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经营管理人员;

3、企业文化主管、人力资源主管、行政主管;

董办主任、总裁办主任、战略总监、信息化总监以及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等;

4、企业文化、人力、行政等具体操作人士;

5、企业指定的其他操作人员;

6、立志或有兴趣从事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的人员。

二、课程目的

1、帮助企业决策者(董事会)深刻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管理之道(包括真相和操作要领),建立企业文化管理的整体框架,理性把握文化建设的科学切入点,梳理企业文化的运行规律和塑造方式,从而实现对企业文化的有效战略管理;

2、帮助企业运营管理层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企业文化形成的内外原因、发展路径和管理操作方法,建立企业文化新的管理思维方式,突破现有企业文化管理片面于“就文化谈文化”、重其表(价值体系标语口号、行政规范、礼仪等)轻其里(绩效、危机、发展)的思维误区和障碍,从而实现对企业文化积极、正向而高效的管控,顺利达成和超越管理绩效,推动企业不断跨越各种风险、障碍,不断前进和发展;

3、帮助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厘清企业文化管理认识上的不足、矫正偏差、拨正观念,消除文化管理的死角,并帮助掌握的实施步骤和操作工具,从而让企业的文化管理由务虚走向务实和有用、有效;

4、通过现场强化训练,帮助参训学员迅速掌握企业文化管理的操作办法,建立坚持风险文化管理的思维定势,推动他们自觉地将企业文化管理应用于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去。

5、帮助企业培养企业文化管理专业人才,为企业顺利、持续、健康和安全地发展奠定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这是本课程极其重要的一个目的;

6、建立企业文化管理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平台。

三、课程简介

我们正处于竞争的时代,竞争无处不在!面对如此激烈的商业环境,企业唯有不断调整自己、超越自己,并进而超越竞争对手才有可能活得好、获得安稳、活得长久! 那些沉湎于过去的成绩或者沾沾自喜于目前的业绩、对外界的变化麻木迟钝、不愿或害怕改变现状的企业,很快就会发现:死亡正一步一步地逼近„„ 如何有效地对抗“死亡”?最好办法就是不断新生! 企业要想能够不断地“新生”,就必须具有战斗力和盈利力!

这些力量,不是靠那些贴在墙上、写在纸上、喊在嘴上的表面功夫就能实现的!也不是靠找几个所谓的能人就能做到的!必须要靠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企业文化来支撑和保证! 什么是企业文化“鲜活”的生命力?这就是企业文化的“精”、“气”、“神”! 因此,企业文化的培育并不需要面面俱到,也不需要繁花似锦。表面文章非但培育不出良好的企业文化,反而会让企业染上浮夸、虚假、不实的恶习!

培养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企业文化,关键是要铸造好企业文化的“精气神”,从而使企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任何人员这些关键节点上都能充满朝气活力、充满进 取精神、充满顽强斗志、充满胜利信念、充满绩效观念,同时充满危机意识,热烈而理性、积极而坚韧,这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文化。

本课程的重大突破就在于:从面面俱到的理论讲解中超脱出来,瞄准企业经营管理的终极目标——创造利润,从企业文化实务的角度,训练积极、正向、有力的企业文化培育方法,用企业文化的“精”、“气”、“神”来引领企业不断创造更高的绩效。 这正是本课程的精要!

本课程对企业文化的诠释高屋建瓴、对操作方法的训练针对性强,易学易用、学以致用,效果显著!

四、课程特点

本课程与传统文化管理课程的明显区别:

1、在内容设计上——以效果为重

目前市面上的企业文化课程动辄上下五千年,从头到脚进行理论的构建和阐述,将一门本来就有枯燥乏味之嫌的课程弄得更加无趣难受!因此,本课程在内容的取舍上苦下功夫。 一是对传统企业文化课程进行反复“过滤”,剔除虚无、取其精华;二是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精心提炼,是可能更具针对性,强化课程的效用价值;三是创新。目前,市面上的企业文化课程之所以大多枯燥无味,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课程无“魂”,内容散漫、充斥说教。本课程在寻找、确认企业文化的“魂”上独树一帜,并以此为脉络来构建课程的体系,生动、新颖、有神!

本课程一线串珠,始终围绕企业文化的“精气神”来展开演绎和授课活动,从而使原本比较枯燥的企业文化课程因此变得“神气活现”起来。

2、在能力提升上——从演练切入

市面上的企业文化课程大多偏向理论阐述,虽较系统,但操作繁琐困难;同时,多为理论家、学者和一些仅有企业管理咨询经历却没有企业高管经验的咨询师之作,“想当然”成分较重、误区不少,诸如“企业文化设计”之类,因此理论和实际之间距离较远。

本课程深刻把握企业经营管理之道、深切洞悉企业家的思想脉搏、深入领悟企业的绩效价值追求,并紧密结合丰富多彩而又恼人烦心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在准确提炼企业“精”、“气”、“神”内涵的基础上,又精心设计实操案例,以“管理对抗赛”的方式,训练企业真正需要的企业文化的培植方法和“做法”,直接帮助学员提升实操能力,易学易会。

这是本课程独特的魅力之所在。

3、在培训形式上——以案例为主

目前市面上的企业文化课程通常以理论讲解为主,灌输的成分居多,台上讲师说,台下学员记,下课讲师走,课后学员忘。 本课程大量撷取真实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剖析,特别是对抗赛案例的实战演练,切实激发学员思维碰撞,明确企业文化培养的思路和方法。整个培训互动不断、气氛热烈,两天的课程不在枯燥乏味,而是令人流连忘返。

4、在价值呈现上——与实践对接

目前的企业文化培训课程,主要是讲解和推介日本和西方的企业文化管理系统和套路,俨然成了它们的“搬运工”。

本课程不追求对上述理论的“翻译”和“演绎”,重点放在如果对中国式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育上。课程紧贴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手把手地教练学员培养企业文化的方法、步骤,并让学员通过亲身体验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企业文化?从而有力、有效指导以后的实践活动。

学会如何结合企业的实际,培养具有“精气神”的、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企业文化,这是本课程让学员醍醐灌顶的价值所在!

五、课程形式

理论提炼、案例剖析、答疑互动、实战演练:

1、理论个性鲜明;

2、案例举一反三;

3、点评生动有趣;

4、互动精彩纷呈。

六、课程价值

1、对组织的价值:

·让正在前行企业的“精、气、神”更足

·帮助企业找回不慎丢失的“精、气、神”

·破除企业文化思维误区、提高认识层级

·提高法人对企业文化培育的理性程度

·提高法人培育企业文化的能力和技能

·帮助法人建立起有效的企业文化体系 ·帮助法人领悟文化拉动绩效增长的精髓

·帮助法人通过企业文化构建核心竞争力

·帮助法人通过文化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2、对学员的价值:

·帮助建立积极、正向的企业文化管理思维方式

·帮助提高甄别“企业需要的企业文化”的能力

·直接提升企业文化培养的能力、技能和方法

·帮助形成积极、正向的个人文化(行为习惯)

·快速提升企业文化管理培训能力和技能

·快速提高团队文化管理能力

·有效提升个人系统思考能力、管理决策能力

·快速提高个人的系统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享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七、课程大纲

本课程包括四大模块,其中:

第一模块为本次课程的准备和铺垫,主要是课前准备、概念破障和认识误区清扫,为后面的训练打基础。

第二模块聚焦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以是否有利于企业创造高绩效为标准,对现有的企业文化现象进行过滤,从而找到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企业文化。本模块提出了“贫血文化”和“积极正向文化”两大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诠释了企业文化的“精气神”,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企业文化勾画出了一幅“神像”。这对学员深入理解企业文化的精髓、对今后的企业文化管理实践指明了方向,指导意义深刻而理性„„本部分内容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第三模块集中精力阐释了积极、正向企业文化的三项最佳实践活动,尤其重点解剖了“变革文化”的实践要领。透过以上训练活动,学员可以清晰、明了地“看见”企业文化培育的经络,从而更好地驾驭今后的企业文化管理实践。同时,本部分还介绍了企业文化管理的工具,并开列出了清单。本模块内容新颖、有效,切勿错过! 第四模块是本课程的实操部分,通过精心设计的“管理对抗赛”案例演练,重点提升学员的企业文化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本部分的重大价值在于:学员将亲身体悟和见证自己成为企业文化管理高手的“历程”,价值不菲!

本课程的重大意义在于:通过两天的训练,学员能够清楚把握“纸上谈兵式企业文化”和“实用有效的企业文化”不同之处,从而使自己的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产生实质性飞跃!

第一模块:企业文化基本知识

说明:本部分包括课前准备和概念解读两大内容。

1、课前准备: 1)学员分组 2)公布规则

2、课程铺垫:

1)训练:头脑风暴法操作 2)采集:文化、企业文化

3、文化、非文化现象感知: 1)感受:PPT展示 2)学员辨析

4、基础知识1:文和化 1)“文”、“化”解读 2)案例点评:

针对上述PPT:文化案例、非文化案例 3)文化定义:

两种表述

5、基础知识2:常规性文化 1)个体性质的文化实例 2)群体性质的文化实例

一是国家文化

二是家庭文化

三是个人文化 3)常规性文化小结:4点

6、基础知识3:企业文化 1)企业的文化 2)企业文化 3)案例赏析 4)说法辨析

7、基础知识4:企业文化特性

8、基础知识5:企业文化载体

9、课程总结

10、本模块总结、积分统计

第二模块:企业文化的“精气神”

说明:本部分主要解决企业的“贫血”文化和健康文化的区别,确认“积极、正向”的健康文化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巨大影响力。

1、贫血文化:

·概念

·症状 ·案例

2、健康文化:

·特征表现

·案例

3、企业最需要的文化 1)现场讨论 2)案例:视频

思考:企业到底最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3)提出观点:

4、企业文化要积极、正向的现实理由

5、积极、正向企业文化的三颗“珍珠” 1)珍珠1:企业文化的“精”

·“精”的理解

·“精”的要点:2点

·案例:普京与60周年大庆 2)珍珠2:企业文化的“气”

·“气”的理解

·“气”的要点:3点

·案例:6大案例

3)珍珠3:企业文化的“神”: ·“神”的理解:2点

·案例:7大案例 4)企业文化的“精气神”

·企业文化之“精”:3点

案例:2大案例

·企业文化之“气”:3点

案例:3大案例

·企业文化之“神”:1点

案例:4大案例

6、积极、正向案例面面观:

7、案例大总结:

第三模块:积极、正向企业文化的最佳实践

说明:本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企业文化的三种最佳实践活动,以及介绍企业!

1、第二部分内容回顾

2、引子:最积极、正向的案例赏析

3、积极、正向企业文化的最佳实践 1)危机文化实践:

·概念解读

·危机管理步骤

·危机预案编制原则

·危机应对步骤

·危机文化的经典体现 2)服务文化实践:

·概念解读

·如何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文化:9大点

·经典案例赏析 3)变革文化实践:

·概念解读

·变革的聚焦点和落脚点

·经典案例赏析:2大案例

4、变革文化详解:重点解读

·变革的背景 ·变革的动因

·变革的形态:3大案例

·变革的目标:3大案例

·变革的共识:

·变革的步骤:7大步

·变革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

·经典案例赏析:GE的变革之道:创新经营

5、企业文化的最终载体

·载体、案例

6、积极、正向企业文化的“神”

·4大著名案例赏析

·“神”的内容

7、企业文化的培育工具

·工具1:企业文化培育条件评估表

·工具2:企业理念文件

·工具3:企业理念日常化分解文件

·工具4:企业文化调查表

·工具5-21: „„„

8、本模块总结

第四模块:积极、正向企业文化培育实战演练

说明:本部分任务是通过管理对抗赛的演练,达到熟练操作企业文化管理实务的目的。

1、第三部分内容回顾

2、积极、正向企业文化的培育方法

·培育方法

·固化原理

3、企业领导人的作用: 1)企业“领导人”的含义: 2)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3)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4、企业文化的力量

5、企业文化虚拟项目实战演练

·管理对抗赛:共五个阶段

6、企业文化真实项目实战演练

·构建强势营销文化

7、课程大总结:

·成也文化、败也文化

经典案例:4大案例

·积极、正向企业文化的态势

著名案例:巴黎广场玻璃塔

·积极、正向企业文化的强势之“根”

·企业应倡议二次、三次甚至多次创业

8、课程大回顾

9、公布、颁奖

第三篇:学习《提振精气神》的心得体会

学习了《提振精气神》,你有什么收获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学习《提振精气神》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到大家!

学习《提振精气神》的心得体会一

提振精气神,锤炼良好的学习风气,提高执政能力素质。坚持学习先导、固本培元,引导广大干部常补精神之“钙”,形成“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良好风气,提高驾驭全局、处理问题、务实创新等能力素质。一是增强学习意识。固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理念,引导广大干部把加强学习教育作为提高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把转变学习理念作为改进学风的内在要求,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养成崇尚学习、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加强党章党纪党规和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大力提升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根据履职尽责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广泛学习相关知识,切实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分批组织领导干部参加研修班,大力提升从政素质和能力水平。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知行合

一、学以致用,在思想和行动上同以习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学习中形成新思路、新对策,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素质,自觉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着力破解当前加快发展、维护稳定、改善民生等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争当学者型领导、实干型专家,真正实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提振精气神,锤炼务实的工作作风,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提升领导干部为民服务水平。一是大力弘扬民-主作风。严格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接受法律、群众和舆-论监督。二是强化勤政为民行动。推行领导干部基层调研和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深入开展“三解三促下基层”、“五联系五提升”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把群众路线植根于思想和行动,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落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工作理念,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问题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原则,敢于担当,面对大是大非坚定立场,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失误勇于担责,面对歪风邪气坚决斗争,凝心聚力干事业、抓建设、谋发展。

提振精气神,锤炼正派的生活作风,树立清正廉洁形象。加强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着力提升干部精神境界,打造干部清正廉洁的健康形象。一是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开展警示教育,强化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讲规矩守纪律,严守党章党纪,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手握戒尺、心存敬畏,耐住寂寞、经住诱-惑、守住小节,以“三严三实”和焦裕禄精神为准则,提升为人处事做官的标杆。二是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坚持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及时对干部进行关爱提醒,引导广大干部慎言慎行、慎独慎微,注重培养崇高的道德修养、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高雅的生活情趣,秉持严肃正派的生活作风,保持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豁达乐观的生活襟怀,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三是健全有效监督机制。完善干部考察任用机制,严把干部生活作风关。实施领导干部述职、重大事项报告、诫勉谈话等制度,推进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组织、群众、舆-论监督作用,构建立体、开放、高效的干部监督网络,真正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成为规范干部行为的硬约束。

学习《提振精气神》的心得体会二

在近一个月的集中学习“提升精气神,强化执行力” 作风专项整治活动中,我深刻的了解到,只有利用好“三宝”——蓄精、养气、提神,才能强化“执行力”,才能真正做好工作,做一名合格并优秀的公务员。

“精气神”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看重的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古人认为,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精气神”三者是人体生命存亡的关键,人的衰老是因为损耗了“精气神”,而“精气神”充盛,则生命自会延长。毛泽东也曾说过,人要有点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人的精气神的集中体现,人有了这点精神,就有了精气神,就有了精神支柱,人生就有了激情、有了意义,人就有了追求、有了价值。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大潮中,人的“精气神”又有了新的内涵,更多地是体现在对事业的孜孜追求和对社会默默奉献中。工商系统是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作部门,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部门,作为工商干部有什么样的“精气神”,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成效。

当前的新环境、新格局,要求工商干部积极提升全新的“精气神”。

一要提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精气神”。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当前,工商工作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这就要求工商干部要树立博学意识,少应酬多读书,少闲聊多思考,真正使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良好习惯,在引领学习型工商组织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

工商干部带头学习不断提高,要努力做好“四向四要”:一是向政治理论要高度。理论学习的程度决定思想高度,思想高度决定眼界宽度。工商干部要在学习政治理论上下功夫,切实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向业务知识要精度。要通过学习工商工作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准确运用登记工作、执法工作、消协工作等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使自己真正成为工商工作的“政策通”、“活字典”。三是向百科知识要广度。工商干部在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的同时,还要认真学习现代经济、科技、法律、文化、管理、网络等方面知识,不断扩充知识面,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四是向基层知识要深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工商干部不仅要博学,还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到知行合

一、学用相长,把读书学习的收获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在学以致用、推动发展上当好标兵。

二要提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气神”。争创佳绩是工作根本,工商干部要做行业的楷模,就要乐于争先、勇于争先、敢于争先,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当前的新形势下,工商干部应该要做到四点:一是大胆负责。要有“干不好工作就睡不好觉”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着眼大局、研究大局、服务大局,着力为工商建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打基础。二是敢于攻坚。要敢于面对工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难点,特别是一些重点、难点、薄弱点等问题,深研究,深探索,以更多难题破解实绩带动活跃工作全局。三是力争一流。要勇立时代潮头、善开风气之先,不甘落后、敢攀顶峰,以“五比五创”(比学习,创一流素质;比团结,创一流班子;比服务,创一流作风;比工作,创一流业绩;比品行,创一流形象)为主要抓手,展示形象、提升作为,成为系统能手。四是勇于创新。要敢于挑战过去、挑战思维定势、挑战体制机制,突破旧的条条框框,善于挖掘工商工作亮点,努力形成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工作新经验、新特色、新品牌。

三要提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气神”。工商干部姓“党”,从事工商工作就是为党的建设大局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一定要时刻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成为服务群众的表率。要在思想上充分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要贴近群众,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听取各类市场主体的呼声和利益诉求,自觉维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要自觉接受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监督,实行“阳光工商”,自觉执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开门评岗,搭起“连心桥”,敢于面对不足、差距,制定可行性强的整改措施,认真加以改正,以实际行动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对工商的真诚拥护和衷心爱戴。

四要提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精气神”。古人云“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工商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决定了工商干部更要讲纪律、讲品行,一定要带头遵纪守法,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作好表率和模范。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努力做到:一是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思想上,要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时刻保持清醒,处处保持廉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珍惜政治生命、珍惜自我形象、珍视工商部门的荣誉;工作上,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去磨炼、锻造自己,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生活上,要坚持作风正派、情趣健康,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注意自己的社交圈,坚持择善而交。二是淡泊名利。要发扬甘为“人梯”、乐为“基石”、善当“伯乐”的精神,“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以平常心对待自己进退留转,以大气的心态对待个人得失,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向上、豁达的心态。

五要提升“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精气神”。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弘扬正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工商干部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带头弘扬正气,就要按照“标准高于其他干部、要求严于其他干部、行动先于其他干部”的标准,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严格落实“六项禁令”纪律规定,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要坚持公道正派,以张亚奇、吴义盛、何付凯等先进典型的工商干部为榜样,时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坚持不拿原则作交易,不拿原则送人情,不拿原则换赏识;坚持实事求是,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绝不在工作中掺杂个人的好恶,戴有色眼镜看人,感情用事。要敢于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以最无畏的勇气、最坚决的态度,为风清气正的环境做贡献。

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战略、规划转化为成果的关键。对工商干部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的能力,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个人执行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个人能力,二是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所以,工商干部要提升个人执行力,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具体而言,这就是要求在工商工作中努力做到“严、实、快、新”。

一要着眼于“严”,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决不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推卸责任。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

二要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好高骛远、作风漂浮,结果终究是一事无成。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的毛病。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三要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每项工作都要立足一个“早”字,落实一个“快”字,抓紧时机、加快节奏、提高效率。做任何事都要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时刻把握工作进度,做到争分夺秒,赶前不赶后,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良好习惯。

四要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趋迅猛的今天,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进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坚决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执行指令。在日常工作中,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通过参加这次“提升精气神,强化执行力”作风专项整治活动,我在思想认识、工作态度和为人处世等方面上都有了很多的收获,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养成“蓄精”、“养气”、“提神”的优良作风,按质按量完成每一份工作和任务,使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学习《提振精气神》的心得体会三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目光聚焦教育,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关注教育这一民心、民生和社会热点工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引发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热切期待,全社会都在谈教育、议教育,学习《提振队伍精气神 促进教育新跨越》心得体会。全体教育人努力打开教育新局面,让全县人民看到新希望。前几天学校组织的“提高精气神,实现新跨跃”的学习活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教师在新时期的要求,下面简单谈谈几点体会: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心得体会《学习《提振队伍精气神 促进教育新跨越》心得体会》。

孜孜不倦,积极进取。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树立强烈的自信心,提振不甘落后的志气。要做到自信不自满,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又要保持虚怀若谷的胸襟,奋勇向前,真正走出一条富有代特征特色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优质发展的新路子。要做到昂扬不张扬,既要聚精会神谋发展。树立强烈的敬畏心,提振清明廉洁的正气。树立强烈的包容心,提振上下同欲的人气。和谐共事,才能干事;团结一心,方能成事。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绩求效抓落实,保持紧抓教育工作,推动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

第四篇:干部要以前所未有的精气神干事创业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对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我们中德在新一轮发展中的行动准则。

精气神,是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决胜2016年公司全年经营目标,我们以什么样的姿态开局,以什么样的状态决战,更为重要。在我们中德集团公司发展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每一个干部都要秉着一股劲,提着一股气,用率先垂范、主动作为带动起身边员工的干劲和热情,让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成为中德发展的真实语境,升腾凝聚中德发展的昂扬气场。

“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面对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实现企业的全面健康发展,迫切需要一支立场坚定、作风优良,有本事、有担当的干部队伍,切实担起顺利实现全年经营目标、发展“四大产业”、推进结构性改革等工作重任。

事业进步,“头雁效应”巨大。对于干部,必须激励与约束并重,要严格管理,同时,还要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激励他们更好地带领员工干事创业。严格管理就是要规范言行,规范权力行使,严格按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我们的一些干部还存在思想观念落后、主观能动性不强、创新动力不足、改革的动力不足的问题。个别干部规矩意识差,贯彻公司决策不够有力;大局意识差,相互抵牾内耗。这都需要我们在正面激励、热情关心的同时,严格管理、注重约束,特别是要增强看齐意识,严守纪律和规矩,真正锤炼出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坏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

评价一个干部,除了作风、品行、状态,更要看其能力,看他能不能干事、善不善成事。要切实解决干部能力不足而不能为、动力不足而不想为、担当不足而不敢为等问题,提升干部的素质能力。新常态下,的确会有人一时手足无措。越是这种时候,越是经受考验,越要迎难而上。各级干部必须克服本领恐慌,坚持不断地学习、创新、实践,我们要在全面落实“全员职业化程度提高和全面预算管理”两大主线,做好做实策略策划方案及工作“四步曲”理念过程中,研究如何用新理念衡量我们的工作,如何用新理念指挥我们的行动,如何用新理念训练我们的干部,进一步更新观念、把握规律、拓展优势,在贯彻决策部署中坚定信心,在困难挑战中磨练意志,在实践探索中锻炼能力,在推动发展中增长本领。

人们常说,难走的路是上坡路。奋力走出中德全面健康发展的新路子,喊不来,等不来,只能靠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广大干部员工要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并把它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为中德发展凝聚起强大合力、强势动能。

第五篇:法院与人大的关系不同于政府与人大的关系

宪法》第三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各级法院的院长和同级行政机关的首长一样也由人大选举产生,是民意的产物,如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每届任期同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这似乎表明,在同人大的关系上他们表现得完全一样。但实际上由于法院和政府各自的性质、地位和职能决定了他们与人大的关系并不相同。理由如下:

1.人员的任免不同。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都由全国人大产生,但是国务院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由人大决定的,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却是同国家主席一道由全国人大直接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有权罢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而对于最高人民法院仅规定了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这说明人大对其产生的同级国家机关的人员的罢免这一监督方式是不同的,行政权极易膨胀的特性决定了人大对行政机关的组成人员也需要直接进行监督。 2.监督方式不同

(1)有无撤消权不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但是具体的监督方式却不一样: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消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因为国务院是其执行机关,对于只具有指导关系的下级人大,它还有权撤消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然而对于由其产生、向其负责的最高人民法院,《宪法》并未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撤消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宪法》第104条对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也作了同样的规定,但标准不再是违法,而是“撤消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和“撤消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四条也作了同样的规定。此处的“不适当”概念更强化了这一监督方式的不同:即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中有权撤消国务院和省级人大通过的决议、命令时的标准是违法,这一标准是确定的,即以法律为依据;而在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规定中,宪法更进一步赋予其自由裁量权,即只要他认为“不适当”的就可以予以撤消。而对于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同级人大还是上级人大都无权予以撤消,无论该判决或裁定是违法还是不适当的,只能通过法院内部的上诉、申诉等纠错程序予以解决 2)“负责并报告工作”和“负责”。《宪法》第九十二条规定了国务院要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第128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而无“报告工作”。可见,法院与政府对人大的“负责”方式也是有明显区别的。(详细论述见本文第四部分第二节。) 3.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地位不同。《宪法》第112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对“自治机关”的范围的界定排除了法院,尽管法院也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因在于:“在包含民族自治地方的全国行政区域内,都要保证宪法和法律一体遵守和执行,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权威。这就要求不仅要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而且要有保障宪法和法律一体遵行的统一的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不受行政机关和任何团体或个人的干涉地统一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12]这说明立宪者是把法院和政府区别开来对待的。这一区别具体表现为:(1)自治权不包括司法权。自治权包括自治立法权和自治行政权,是自治地方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重要权力,是地方化和自治化的权力。司法权是最终权力,必须由法院统一行使,不能地方化。(2)自治机关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第七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要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可见,行政机关和人大是要完成任务,而法院是没有上级交给的任务的,只是履行法定的职责而已。(3)人员组成要求。《宪法》113和114条规定,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地方的政府则必须由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主席、州长或县长 ,自治地方的法院的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员”,相比之下,对法院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民族资格要求较低。以上区别都是法院为维护法制的统一性和法律的权威性的内在本质的要求。因此,法院只能对法律负责,不能自治化和地方化。

4. “执行机关”的含义不同。一些学者认为,法院和政府一样都是同级人大的执行机关。 ○1如此把法院简单地归为人大的执行机关会造成对法院性质认识的混淆。的确,政府和法院都是国家机关,都要履行国家所赋予的职能,都要涉及法律的运用,而法律都是全国人大(也包括其常委会)制定的。然而,政府不但要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以法律形式表现的决定,要执行本级和上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以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形式表现的决定,还要执行本级和上级人大(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一般决议和命令。如《地方组织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之一便是执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而法院在审判中运用的法律只能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以及本级和上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而对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包括全国人大通过的一般决议和命令也无适用的义务,这也是法院依照法律进行审判的职能决定了的。因此,法院这一“执行机关”只能是“执行”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与政府的“执行”不同。

5.司法权与行政权的性质不同

(1)司法权具有终局性而行政权不具有终局性。首先,就司法权的外部联系而言:《宪法》第

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因此,司法权所作出的判决和裁定具有终局效力,其他任何机关都无权改变,包括产生它的人大。即使出现错案,也只能通过司法权的内部运作如上诉、申诉等程序进行纠正。因此,司法权对外是独立的,具有最终效力。而行政权只是对人大通过的法律、法规以及决定、命令的执行权力,人大可以随时对这一执行权力进行纠正,有权改变或撤消其违法或不适当的决议或命令,因此,行政权不具有终局性。其次,就司法权的内部联系而言:各级法院的审判均由法官依照法律独立审判并由自己署名负责,不向院长请示,下级法院也无须向上级法院请示,反过来说,院长和上级法院都无权指示本院法官和下级法院对具体案件应如何判决。而行政权的行使则不一样,请示和指示已经成为行政机关内部和上下级之间下属和领导的办事程序,其行政行为一般都受制于本机关首长和上级行政机关。[13] 因此,无论从司法权的外部性还是内部性联系而言,司法权都具有终局性,在此意义上,行政权都不具有终局性。

(2)司法权的威胁性远小于行政权。首先,从质询制的产生和逐渐强化历史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行政权的逐渐膨胀和坐大,才产生了议会质询政府以控制和监督政府的制度。行政权的膨胀在我国也不例外。同时也正是基于扶植弱小的司法权这一考虑,西方国家都排除了对法院进行质询。其次,司法权是被动的,而行政权是主动的。由于法院实行不告不理,只要公民没有起诉至法院,法院对于公民的权利可以说根本没有侵害的机会。而行政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主动行使的,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无所不包,从概率上说,行政权侵害公民权利的机会大大增加。再次,行政机关拥有很多权力和大量社会资源,司法机关所拥有的权力和资源却少得多。“司法部门既无军权,又无财权,不能支配社会力量与财富,不能采取任何主动行动”。[14]因此,司法权比较行政权而言威胁性很小。

6.宗旨和目的不同。行政机关以“效率”为宗旨,执行某项法律或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社会利益和促进社会的进步,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积极性的。司法机关则以“公平”为其宗旨:目的是保障个体得到公平的对待,从而防止再起诉讼,是消极的。

综上所述,由于司法权和行政权的性质存在着的诸多不同,以及法院与人大和政府与人大这两对关系也有很大差异,决定了我们不能由人大可以质询政府这一制度就当然地推演出人大也可以质询法院。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作文指导下一篇:教你做各式漂亮发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