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令

2022-07-16

第一篇:山西省人民政府令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

第167号

《山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已经2003年10月20日省人民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二OO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山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污染物排放的监督管理,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防治环境污染,保证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向大气和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单位(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均应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三条

排放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实行许可制度。 第四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领取排污许可证,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禁止无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

第五条

排污许可证分排污许可证和临时排污许可证。 排污许可证分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排污许可证统一实施监督管理。

市(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根据需要也可委托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部分排污许可证。

第七条

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排污许可证申请表;

(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和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的资料;

(三)排污口规范化整治验收材料。

第八条

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申领资料进行审查,并按照下列规定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核发排污许可证的决定:

(一)对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排放总量的,予以批准,核发排污许可证;

(二)对排放污染物超过排放总量被责令限期治理或者建设项目被批准试生产的,核发临时排污许可证;

(三)对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经限期治理仍超过排污总量控制标准的,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关闭、停产、淘汰的企业,不予核发排污许可证。

排污单位完成限期治理任务或者建设项目试运行期满,经验收合格的,核发排污许可证。

第九条

排污许可证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排污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

(二)排污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

(三)排放污染物的方式、去向和区域;

(四)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和限期削减排放污染物总量指标;

(五)有效使用期限。

第十条

排污许可证有效使用期限为三年。临时排污许可证有效使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一条

排污单位在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有效使用期限届满后需要继续排放污染物的,应当在限期届满之日前15日内重新申领排污许可证。

在排污许可证有效使用期限内,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在发生重大变化前15日内向原发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重新申领排污许可证。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涂改、伪造、出借、转让排污许可证;不得非法吊销或者销毁排污许可证。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排污许可证档案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排放污染物,限期办理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逾期未办理的,处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并由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关闭或者停产。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不按照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由核发排污许可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规定处罚。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涂改、伪造、出借、转让排污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排污许可证和临时排污许可证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作。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主题词:环境保护

许可证

办法

发: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省长助理,省政府副秘书长。吕梁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军区,省高法院,省检察院,各人民团体,各新闻单位。

抄报: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3年11月20日印发

共印750份

山西省环境保护局文件

晋环发〔2004〕103号

关于印发山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及排放污染物许可证控制指标

确定方案的通知

各市环保局:

为规范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的核发,加强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的监督管理,拟定《山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排放污染物证可证控制指标确定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省环保局污染控制处。

联系人:贺中伟 联系电话:0351—6371035 传

真:0351—6371037 附件1:《山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附件2:《排放污染物许可证控制指标确定方案》

主题词:印发

排污许可证

通知

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04年4月19日印发

山西省排放污染物证可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为规范排放污染物许可证(以下简称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加强排污许可证的监督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山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排污许可证管理权限

(一)省环保局管理权限

1、负责将国家下达给我省的排放总量指标分解到市,并审核市环境容量测算结果和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

2、负责排污许可证申请表、正本、副本的统一印制、编号,制定排污许可证的发放程序、规范,监督并指导市、县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工作。

(二)市级环保局管理权限

1、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环境容量的测算核定工作,结合环境容量,制定本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计划,将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和削减任务逐级分解到县及其所管辖企业。

2、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由国家、省及市级审批的新建项目的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指标的核定与分配下达。

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并对持证单位的排污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4、委托县级环保局核发排污许可证。

(三)县级环保局管理权限

1、依据上级环保部门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案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计划,核定本行政区域内排污单位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

2、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由县级环保局审批的建设项目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指标的核定与分配下达。

3、县级环保局根据市级环保局委托,在委托权限内核发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并对持证单位的排污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二、排污许可证的核发程序

(一)排污许可证申请的告知

环保部门应通过发布通告或书面通知等方式,告知排污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的条件、部门、期限、程序、需要提交的材料以及逾期未申领的后果。

(二)排污许可证的申请

排污单位应在环保部门规定的期限内,依照《山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提交相关资料,如实填写《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申请表》,申请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三)排污许可证申请的受理

环保部门对排污单位提出的排污许可证申请,审核申请资料是否齐全,《排污许可证申请表》填写是否完整,有无逻辑错误,申请表中数据能否代表正常的生产情况。

对申请资料齐全并符合规定形式的,予以登记受理。 对申请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形式的,应当场或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并同时明确补正的限期。排污单位逾期未补正的,视为未申请。

(四)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的审核和发放

受理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申请的环保部门,自受理申请15日内,结合所提交的材料,对其现状排污情况、排污规律、排污口位置、排放方式、排放去向、监测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等其他事项逐一审核。

1、对符合《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第八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予以批准,核发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

(1)现有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的发放

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省浓度排放标准和地方总量控制指标的,发放排污许可证;

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未达到国家和省浓度排放标准或当地总量控制指标被责令限期治理的,以及被环保部门批准正试运行期的建设项目,发放临时排污许可证。

(2)建设项目排污许可证的核发 建设项目必须领取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 建设项目单位在项目投入试生产15日前,向环保部门申请办理《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取得试生产许可,有效期为3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

建设项目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后的15日内,建设项目单位向环保部门换领《排污许可证》。

2、对属于《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第八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况,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可地方排放标准,经限期治理后仍超标排放的排污单位,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关闭、停产、淘汰的排污单位,不予发放排污许可证。同时,向申请单位书面通知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单位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提出行政诉讼的权利。

三、排污许可证的延续、变更、暂扣和注销

(一)排污许可证的延续和变更

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和临时排污许可证的延续和变更依照《山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执行。

1、排污许可证的延续

(1)排污单位在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需要继续排污的,应当在届满之日15日前向原发证的环保部门重新申领排污许可证。

环保部门收到持证单位延续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后,应在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批准延续的决定;延期未作出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2)持临时排污许可证的单位,无正当理由,临时排污许可证到期后仍不能达到控制指标的,不予换发排污许可证,并由原发证环保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关闭、停产。

2、排污许可证的变更

(1)排污单位需要变更排污许可证许可事项的,必须在发生变更的15日前提交变更书面申请,注明变更的污染因子、变更原因,重新填写《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申请表》,经原发证环保部门审查,符合《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第八条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予以批准,办理变更手续。

(2)下列情况,持证单位必须依法履行变更手续: 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内,排污单位分立、合并或单位名称发生变化的,应在发生变化后的15日内到原发证的环保部门办理排污许可证的变更手续。

(3)《排污许可证》持证单位在持证期间,不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放污染物的,环保部门可责令其限期改正。限期改正期间,由负责发证的环保部门收回其《排污许可证》,换发《临时排污许可证》。

(二)排污许可证的暂扣

持证单位被依法责令停产治理的,停产治理期间,由负责发证的环保部门暂扣其排污许可证。

持证单位被依法责令停产治理的,停产治理期间,由负责发证的环保部门暂扣其排污许可证。

(三)排污许可证的注销

1、持证单位在排污许可证或临时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负责发证的环保部门应及时收回已发放的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办理注销手续。

2、持证单位被依法停止排放污染物的,负责发证的环保部门应及时办理排污许可证的注销手续。

3、持证单位被关闭、撤销的,负责发证的环保部门应及时办理许可证的注销手续。

4、持证单位破产的,负责发证的环保部门应及时办理许可证的注销手续。

四、排污许可证的监督管理

(一)监管

对违反《山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上级环保部门或负责发证的环保部门应当撤销已发放的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1、向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排污单位核发的排放污染物许可证。

2、不按照上级环保部门批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案分配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发放排污许可证。

3、超越权限发放的排放污染物许可证。

4、排污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排放污染物许可证。

(二)备案

1、各市要建立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档案,对发放的许可证统一编号,登记建档。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的编号由十二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

一、二位数字为所在城市行政区划代码,第

三、第四位数字为所在县区行政区划代码,第

五、

六、七位为行业代码,第八至第十二位为发证流水号。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在编号前标注“临”字。

2、各市要建立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发放备案制。每年元月15日前,各城市将本行政区域上年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及临时排污许可证发放名单列表报省环保局备案。

(三)公示

1、环保部门应在办公场所公示排污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的条件、程序、需要提交的材料。

2、各市应通过当地新闻媒体、本单位网站等途径,将排放污染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的发放情况及时向社会公示。

3、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被注销后,各市应通过当地新闻媒体、本单位网站等途径,及时向社会公示。

(四)检查

各地对持临时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对持有总量控制要求的排污单位,至少每季一次现场检查,每季进行一个生产周期的总量监测。

对持证单位的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应予以书面记录,并经检查人员签字后存档。

(五)查处

对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证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行为,以及不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放污染物的,由环保部门依照《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予以查处。

1、《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第14条所称“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包括以下情形:

(1)未在环保部门规定的期限内申领排污许可证的; (2)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有效届满,示按规定换领新证的;

2、《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第15条所称“不按照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规定向水体排污染物的”,包括以下情形:

(1)超过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2)不按照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污染物的;

(3)未按照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规定,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设立标识牌和在线监测设备的。

(六)其他

持有环保达标合格证的排污单位,应在环保部门指定的期限内领取排污许可证,环保达标合格证由负责发放排污许可证的环保部门收回。

逾期未领取排污许可证的,原环保达标合格证作废。

排污许可证控制指标的确定方案

1、排污因子的核定

(1)大气污染物主要控制因子为: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及行业特征污染物。

(2)水污染物控制因子为:《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确定的各行业必测污染因子。

2、允许排污指标的核定

排污许可证允许排污指标分浓度与总量双重控制指标。 (1)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因子的确定的原则。

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因子的确定:区域环境质量超标的污染因子,实施总量和浓度双重控制;其它污染因子实行浓度控制。

实施总量控制排污单位的确定:根据所有排污单位排放该项污染物的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排序,叠加污染物排放量。叠加污染物排放量占区域内该项污染物排放量的80%以上时(含80%)的排污单位,其该项污染物实施总量和浓度双重控制。

(2)浓度控制指标的确定:

排污单位浓度控制标准为国家或省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3)总量控制指标的核定方法:

排污单位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包括污染物排放速率、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允许月污染物排放放总量指标、允许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污染物排放速率指标:国家或我省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有明确规定的,依照国家或者我省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国家或我省污染物排放标准没有规定的,不作考核。

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核定依下列次序进行; ——国家或我省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有明确规定的,依照国家或我省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

——国家或我省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有规定的,在对排污单位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基础上,参照本地区或邻近地区相同行业已采用国内先进水平生产工艺、最佳实用控制技术、管理水平较好的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水平计算单位产品的排放污染物量。 排污单位允许年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核定依下列次序进行,对现状排污量超过环境容量的排污单位,需要同时确定其污染物削减量。

——已完成环境容量核定的城市,根据环境容量的核定的结果分配排污单位的总量指标。

——对尚未完成环境容量核定,但当地政府已将上级部门下达的目标总量指标分解到排污单位,则暂时以作为该排污单位的允许排污总量指标,待完成环境容量测算后,根据环境容量的核定的结果重新核定分配排污单位的总量指标。

——对于既未完成环境容量核定,也未将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下达的目标总量分解到排污单位的市县,可结合排污单位允许的单位产品排放量、设计规模进行排污总量的核定:

排污单位允许日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核定按照全年正常生产时间内全年允许污染物排放总量每日平均计算。

(4)现有排污单位排污总量指标的核定原则

辖区内合计的排污指标总量不能高于当地的环境容量指标或上级政府下达给本辖区的总量控制目标,并要预留适量指标,以满足当地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排污单位进行改制、改组和兼并的,其排污指标之和不得超过原核批的指标值;分离的排污单位,其指标应从原单位排污指标中划转;合并的排污单位,其排污指标不得大于合并前各排污单位排污指标之和。

对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或生产的产品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不予分配排放指标。

在分配污染物排放总量时,应考虑为今后发展预留一定的余量,一般可预留5%—10%的排污总量,所有排污单位的排污量分配总和只应占排污总量的90%—95%。

(5)建设项目排污总量指标核定原则:

建设项目单位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之前,须取得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超过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且环境质量尚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地区,不得建设增加排放污染物总量的建设项目。

超过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位,在限期治理期间,不得建设无益于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

已有排污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扩建、改建,申请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应控制在原有许可证许可的指标内。

山西省环境保护局文件

晋环发〔2004〕113号

关于申领山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

文 本 的 通 知

各市环保局:

依据《山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省环保局制定了山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申请表、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及其副本、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及其副本,于2004年6月1日起启用。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市此前使用的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申请表、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及其副本、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及其副本一律作废。现有持证单位应在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时间内,换领新证。

二、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申请表可直接复印或从省环保局网站下载使用,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及副本、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及其副本由省环保局统一印制。各市于2004年5月20日前,将本辖区所需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及副本、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及其副本数量报省环保局污染控制处。

三、各市于每年元月15日前,将本行政区域上年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及临时排污许可证发放名单列表报省环保局备案。(排污许可证发放备案表附后)

联系人:贺

贺中伟

联系电话:0351—6371035 6371040 传

真:0351—6371037 附件1:排污许可证发放备案表 附件2: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申请表样本

主题词:申领

排污许可证

通知 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04

第二篇:山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37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山西省政府令2014年第237号 【发布日期】2014-06-10 【生效日期】2014-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37号

《山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已经2014年3月25日省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省长李小鹏 2014年6月10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政府信息公开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但依法不予公开的除外。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办公厅(室)为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本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六条 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由办公厅(室)负责综合协调工作的机构承担。具体职责是:

(一)具体承办本行政机关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事宜,维护和更新本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二)组织进行保密审查;

(三)受理、处理向本机关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组织编制本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五)本机关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职责。

第七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信息发布登记等工作制度。

第八条 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应当坚持 “谁公开、谁负责”和“先审查、后公开”原则。 行政机关在草拟公文时,应当明确公文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或者不予公开的属性。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

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报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 第九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对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应当进行沟通、确认,保证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需要批准的,应当在发布前获得批准。

第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信息监测和澄清机制。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 主动公开

第十二条 行政机关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机关分别公开。

第十三条 行政机关依法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

第十四条 行政机关被撤销、合并或者职能调整的,其制作、获取的政府信息由继续履行职能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

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除主动公开《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政府信息外,还应当重点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一)行政审批信息;

(二)财政预算决算、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信息; (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项目开工和竣工情况,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退出等信息; (四)食品药品安全标准、生产经营许可、专项检查整治等信息; (五)环境核查审批、环境状况公报和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等信息;

(六)招标投标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等信息;

(七)生产安全事故预警预防、应对处置、调查处理等信息;

(八)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批准、征收集体土地批准、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公示、集体土地征收结案等信息;

(九)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调整的项目、价格、依据、执行时间和范围等信息;

(十)本省高校招生、财务等信息;

(十一)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信息; (十二)本级政府决定主动公开的其他信息。 第十六条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关注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公开初步核实情况,并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持续公开工作进展和政府应对措施等。

第十七条 下列政府信息不予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

(二)涉及商业秘密的;

(三)涉及个人隐私的。

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的政府信息,经征得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公开。

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应当编制、公布本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更新。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应当包括政府信息的分类、编排体系、获取方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办理程序,权利救济途径等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应当包括政府信息的索引号、名称、生成日期、文号、发布机构等内容。 第十九条 行政机关可以通过下列渠道公开政府信息: (一)政府网站; (二)政府公报; (三)新闻发布会;

(四)报纸、广播、电视;

(五)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政务服务大厅;

(六)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 (七)政务微博、微信; (八)其他公开渠道。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当地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政务大厅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行政机关应当将本机关主动公开的规范性文件纸质文本及目录,至少每6个月向同级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送交一次。 第三章 依申请公开

第二十一条 除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以下简称申请人)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向行政机关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

申请人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时,应当提供有效身份证件。

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应当提供委托代理证明材料。

受理申请时间,自行政机关收到申请书之日起计算答复期限。申请人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更改、补充的,自收到更改、补充申请之日起计算答复期限。

第二十三条 申请人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应当采取一事一申请方式。对要求公开项目较多的申请,行政机关可以要求申请人按照一事一申请原则加以调整。 第二十四条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以及代理人、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证件名称及号码、电话及通讯地址等有效联系方式;

(二)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包括能够指向特定政府信息的文件名称、文号或者其他特征描述;

(三)获取信息的方式及提供信息的形式要求; (四)受理机关名称; (五)获取信息的用途;

(六)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五条 申请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代为填写,并由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

申请人描述所需政府信息文件名称、文号或者确切特征等有困难,向行政机关咨询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帮助。

第二十六条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权利人的意见,权利人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未作出答复的视为不同意公开;但是,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权利人。

第二十七条 对于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下列规定分别作出书面答复:

(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已主动公开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对不予公开的部分,应当说明理由;

(四)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本机关职责权限范围,但本机关未制作或者获取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五)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属于本机关职责权限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对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公开机关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

(六)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咨询、信访、举报等,不属于本规定政府信息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有关情况;

(七)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行政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制作或者获取的内部管理信息,以及处于讨论、研究、审查中的过程性信息,不予公开;

(八)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在10个工作日内补正;申请人逾期未补正的,视为放弃申请;

(九)同一申请人向同一行政机关就同一内容重复提出公开申请,行政机关已经作出答复的,告知申请人不再重复处理;

(十)对申请人提出与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无关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可以不予提供;

(十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已经移交国家档案馆的,依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行政机关向申请人提供的政府信息应当是现有的,不负责为申请人汇总、收集、加工或者重新制作政府信息。

第二十九条 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

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行政机关征求权利人意见以及向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部门请示的时间,不计算在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期限内。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不能在规定期限内答复申请人或者向申请人提供政府信息的,期限中止。中止时间不计算在本条第二款规定期限内,障碍消除后期限恢复计算。期限的中止和恢复,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说明情况。

第三十条 申请人向行政机关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证照办理等政府信息的,应当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

申请人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有权要求该行政机关予以更正;该行政机关无权更正的,应当转送有权更正的行政机关处理,并告知申请人。 第三十一条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

行政机关应当按照申请人要求的方式和载体形式提供政府信息;无法按照申请人的要求提供的,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其他适当的方式和载体形式提供。

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可以向申请人收取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但不得收取其他费用。收费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申请人属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或者确有其他经济困难情形的,应当免除收费。

行政机关不得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第三十三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中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环节进行登记保存。

第四章 监督和保障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

考核、评议和监督检查由各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室)会同同级监察机关组织实施。

第三十五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行政机关上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及处理结果;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收费以及免除收费情况;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八)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三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同级监察机关、政府办公厅(室)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七条 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未按本规定第九条规定进行沟通、确认,发布的政府信息不一致或者未经批准发布政府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三)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的; (四)不按规定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的;

(五)不按规定向当地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送交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文件的; (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

(七)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 (八)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隐瞒或者捏造事实的;

(九)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造成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泄密或者损害个人隐私的;

(十)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八条 行政机关应当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第三十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开政府信息的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十一条 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邮政、通信、金融、签证、鉴定以及殡葬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本规定执行。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所属或者管理的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山西省保安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59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59号 【发布日期】2002-12-27 【生效日期】2002-12-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山西省保安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59号)

2002-12-27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保安服务业的管理,规范保安服务行为,促进保安服务业健康发展,发挥保安在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保安服务以及与保安服务有关的活动,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保安服务是指以保安的名义专门从事有偿安全防范服务和押运护卫服务,保护特定人身、财产安全,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特殊服务行业。

第四条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是保安服务业的行业主管机关,负责对保安服务以及与保安服务有关的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第五条 保安服务业应当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设立保安服务企业,须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设区的市(地)级公安机关审核,报省级公安机关批准并向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省级公安机关负责保安服务企业的资质审核。

第六条第六条 设立保安服务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固定的工作场所;

(二)与服务项目相应的装备;

(三)公司组织机构和保安服务章程;

(四)有二十名以上取得保安员资格证书的保安人员和相应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五)2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金;

(六)有符合公安机关规定的管理制度;

(七)符合国家设立保安服务企业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第七条 保安服务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资格:

(一)政法专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二)从事公安工作五年以上;

(三)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

(四)作风正派、热爱保安服务事业。

第八条第八条 保安服务必须由保安服务企业进行,其它任何单位建立的内部保卫组织,不得以任何名义开展具有保安性质的活动。

第九条第九条 保安服务企业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保安服务目标的安全;

(二)管理保安人员,维护保安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告工作情况;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职责。

第十条第十条 保安服务企业可以从事下列服务活动:

(一)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居民住宅区、集贸市场、金融保险机构、证券交易场所、机场、码头、车站、仓库等场所的安全守护、巡逻;

(二)货币、有价证券、金银珠宝、文物、美术品及其它贵重财产和爆炸、剧毒、放射性物品、化学危险品、运输物资的守护、押运;

(三)展览、展销、产品交易和商业性文娱、体育等大型商贸活动的安全保卫;

(四)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人身安全保卫;

(五)产品交易及大型活动的护卫;

(六)安全技术防范咨询服务;

(七)国家规定的其它保安服务业务;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向公众开放的营业性歌舞厅、大型网吧、桑拿按摩、洗浴场所以及宾馆、酒店等附设的娱乐服务场所,应当从保安服务公司聘请保安员,不得自建内部保安组织,私自招聘保安人员。

派往上述场所执行任务的保安人员,应至少六个月轮换一次。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保安服务企业不得以挂靠、承包等形式转让或变相转让经营权。

公安机关不得干预保安服务公司正常的业务经营活动,并从中牟利。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保安服务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应当与其服务的客户签订合同,并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保安服务企业聘用保安人员,必须按照有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依法保障和维护保安人员的合法权益。保安人员的待遇不得低于其从业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保安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三)身体健康;

(四)品行良好;

(五)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从事专业技术的人员,必须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六)须经专门培训,取得省级公安机关颁发的保安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保安人员:

(一)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未取得保安从业资格证书或被吊销保安从业资格证书的。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保安服务企业应对保安人员定期进行法律知识、保安业务及保安技能的教育轮训,每年不得少于15日;对于不适合在本岗位工作的,应当及时调整。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设保安培训机构或开展保安培训业务,应由设区的市(地)级以上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省级公安机关审核,报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核发《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并报省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保安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执行守护、押运、巡逻、保卫等安全防范任务;

(二)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执行设计、安装、保养、维修安全防范设施和保安装置等技术服务任务;

(三)对执勤区域内正在发生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应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制止,及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和客户单位,并保护发案现场,协助公安机关维护发案现场秩序;

(四)落实防火、防盗、防爆炸、防破坏等治安防范措施,发现执勤区域内的治安隐患,应立即报告有关机关和客户单位,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和合同约定的其它职责。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保安人员可以查验出入值勤区域人员的出入证件和车辆、物品的出入手续。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指使保安人员从事违反法律、法规的活动。保安人员对超越法律、法规、规章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保安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非法剥夺、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搜查他人身体和携带的物品;

(三)扣押他人合法证件、合法财产;

(四)辱骂、殴打他人或者唆使殴打他人;

(五)私自为他人提供保安服务;

(六)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七)为客户追索各类债务或者解决劳务纠纷;

(八)罚款及没收财物;

(九)其它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社会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支持和配合保安人员执行保安任务。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保安人员执行任务时应身着统一的保安服装、佩带保安器械和专门标志并持证上岗。

保安人员可以配备法律、法规允许配备的与保安工作有关的器械装备。

保安人员服装、标志及证件为保安人员专用,由省级公安机关负责统一管理,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违法仿制、销售、购买和使用。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因保安人员失职给客户造成损失的,保安服务企业应当依照合同承担赔偿责任。保安服务企业赔偿损失后,可以依照合同约定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有关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保安服务企业审验不合格的,由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由省级公安机关取消保安企业资质。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保安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侵犯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合法权益的,由保安人员值勤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吊销其保安从业资格,报市(地)和省级公安机关备案。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依照治安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保安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对企业法人代表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保安服务企业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由省级公安机关取消保安企业资质。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保安服务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录用保安人员的;

(二)以挂靠、承包等形式变相转让经营权的。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未经省级公安机关批准,违法仿制、销售、购买、使用保安服装和标志的,由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没收违法仿制、销售、购买、使用的保安服装和标志,并处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予以公告取缔,并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批准设立保安服务企业的;

(二)未经批准设立保安培训机构或开展保安培训业务的;

(三)非保安服务企业对外提供保安服务的;

(四)单位内部自行组建保安组织并对外提供保安服务的。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实施保安服务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公安机构可以依据国家有关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对公安机关做出的行政处理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对行政处理决定或行政处罚不申请行政复议、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由做出行政决定或行政处罚的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70号

《江西省耕地占用税实施办法》已经2008年12月6日省人民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 吴新雄

二OO八年十二月十七日

江西省耕地占用税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11号),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耕地,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水田、旱地、菜地、园地。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为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

前款所称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部队以及其他单位;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个人。

第四条 经申请批准占用耕地的,纳税人为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中标明的建设用地人;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中未标明建设用地人的,纳税人为用地申请人。

未经批准占用耕地的,纳税人为实际用地人。实际用地人应当依法补办用地审批手续。

第五条 耕地占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的适用税额一次性征收。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包括经批准占用的耕地面积和未经批准占用的耕地面积。

第六条 各县(市、区)耕地占用税的平均税额,根据各地人均耕地面积和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具体见附表。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变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各县(市、区)的平均税额提出调整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各乡镇的具体情况,规定各乡镇的适用税额,并报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备案。各县(市、区)规定的乡镇适用税额的平均水平不得低于省人民政府核定的平均税额。

第七条 占用基本农田的,适用税额应当在当地适用税额的基础上提高50%。

前款所称基本农田,是指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的耕地。

第八条 下列情形免征耕地占用税:

(一)军事设施占用耕地。

具体范围包括:地上、地下的军事指挥、作战工程;军用机场、港口、码头;营区、训练场、试验场;军用洞库、仓库;军用通信、侦察、导航、观测台站和测量、导航、助航标志;军用公路、铁路专用线,军用通讯、输电线路,军用输油、输水管道;其他直接用于军事用途的设施。

(二)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医院占用耕地。

学校,具体范围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大学、中学、小学、学历性职业教育学校以及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内经营性场所和教职工住房占用耕地的,按照当地适用税额缴纳耕地占用税。

幼儿园,具体范围限于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登记注册或者备案的幼儿园内专门用于幼儿保育、教育的场所。

养老院,具体范围限于经批准设立的养老院内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的场所。

医院,具体范围限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医院内专门用于提供医护服务的场所及其配套设施。医院内职工住房占用耕地的,按照当地适用税额缴纳耕地占用税。

第九条 铁路线路、公路线路、飞机场跑道、停机坪、港口、航道占用耕地,减按每平方米2元的税额征收耕地占用税。

铁路线路,具体范围限于铁路路基、桥梁、涵洞、隧道及其按照规定两侧留地。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占用耕地的,按照当地适用税额缴纳耕地占用税。

公路线路,具体范围限于经批准建设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属于农村公路的村道的主体工程以及两侧边沟或者截水沟。专用公路和城区内机动车道占用耕地的,按照当地适用税额缴纳耕地占用税。

飞机场跑道、停机坪,具体范围限于经批准建设的民用机场专门用于民用航空器起降、滑行、停放的场所。

港口,具体范围限于经批准建设的港口内供船舶进出、停靠以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的场所。

航道,具体范围限于在江、河、湖泊、港湾等水域内供船舶安全航行的通道。

第十条 占用林地、牧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其他农用地建房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比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为当地占用耕地适用税额标准的70%。

第十一条 农村居民经批准在户口所在地按照规定标准占用耕地新建自用住宅,按照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耕地占用税。

农村居民经批准搬迁,原宅基地恢复耕种,新建住宅占用耕地不超过原宅基地面积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税;超过原宅基地面积的,对超过部分按照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耕地占用税。

第十二条 农村烈士家属、残疾军人、鳏寡孤独以及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远贫困山区生活困难的农村居民,在规定用地标准以内新建住宅缴纳耕地占用税确有困难的,经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

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远贫困山区生活困难的农村居民,认定标准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

第十三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后,纳税人改变原占地用途,不再属于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情形的,应当自改变用途之日起30日内按改变用途的实际占用耕地面积和当地适用税额补缴税款。

第十四条 纳税人临时占用耕地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纳税人在批准临时占用耕地的期限内恢复所占用耕地原状的,经所在地财政和土地管理部门核实,并报上级财政和土地管理部门备案后,全额退还已经缴纳的耕地占用税。

因污染、取土、采矿塌陷等损毁耕地的,比照临时占用耕地的情况,由造成损毁的单位或者个人缴纳耕地占用税。超过2年未恢复耕地原状的,已征税款不予退还。

第十五条 农田水利占用耕地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税。

建设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占用林地、牧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其他农用地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税。

第十六条 经批准占用耕地的,耕地占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占用农用地手续通知的当天。未经批准占用耕地的,耕地占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实际占用耕地的当天。

纳税人占用耕地或者其他农用地,应当在耕地或者其他农用地所在地申报纳税。

第十七条 耕地占用税暂由财政部门负责征收。

各级财政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协作,强化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措施,严格执行先税后证制度。土地管理部门在通知单位或者个人办理占用耕地手续时,应当同时通知耕地所在地同级财政部门。获准占用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收到土地管理部门的通知之日起30日内缴纳耕地占用税。土地管理部门凭耕地占用税完税凭证或者免税凭证和其他有关文件发放建设用地批准书。

第十八条 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7年8月30日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江西省征收耕地占用税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江西省国防动员办法(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20号)

【发布单位】江西省

【发布文号】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20号 【发布日期】2003-08-01 【生效日期】2003-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江西省国防动员办法

(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20号)

《江西省国防动员办法》已经2003年5月30日省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提高平战转换能力,保障国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防动员,是指国家平时储备和战时调动各种资源,以适应战争需求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第三条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国防动员工作,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

第四条第四条 国防动员坚持人民战争思想,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全民参与、突出重点、注重质量的原则,提高平战转换、快速动员、持续保障和综合防护能力。

第五条第五条 县级以上国防动员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动委)是本行政区域内国防动员工作的领导、指挥机构,在上级国动委的领导下,组织、领导平时国防动员准备和战时国防动员实施。

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指定相关内设机构或者专门人员负责组织落实本单位的国防动员任务。

第六条第六条 公民必须依法自觉履行国防动员义务。

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依法开展国防动员活动,完成国防动员任务。

第二章 领导体制

第七条第七条 各级国动委实行以地方为主、地方和当地军事机关共同负责的领导体制。

国动委各成员单位是本级国防动员工作的执行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国防动员的有关工作。

各级国动委设立的综合办事机构在本级国动委的领导下,负责国动委的综合计划、组织协调和日常事务;各级国动委设立的专业办事机构在本级国动委的领导下,负责国防动员的有关专业工作。

第八条第八条 省国动委在国家和南京军区国动委的领导下,履行下列工作职责:

(一)贯彻有关国防动员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国防动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示;

(二)起草国防动员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三)组织领导人民武装动员、政治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技动员、信息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工作;

(四)组织编制国防动员规划、计划、制定动员支前方案;

(五)监督检查国防动员法律、法规、规章的实施和国防动员规划、计划的执行;

(六)协调与国防动员工作有关的其他重大事项。

市、县级国动委在上级国动委的领导下,在本行政区域内履行相应的国防动员职责。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县级国动委的领导下,落实本管辖区域内的国防动员任务。

第九条第九条 各级国动委负责人由地方和当地军事机关主要负责人担任,其成员由地方、军事机关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主要负责人组成。

各级国动委负责人由本级地方和军事机关共同任免,报上级国动委备案。

各级国动委成员调整,由本级国动委主要负责人批准。

国动委各办事机构负责人调整,应当报本级国动委主要负责人批准;工作人员由各办事机构按要求配备。

第十条第十条 设区市、县级国动委主要负责人,每年应当向上一级国动委述职。

各级国动委各办事机构主要负责人,每年应当向本级国动委述职。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各级国动委及其办事机构平时开展国防动员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各级国动委成员单位平时开展国防动员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单位的经费开支。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为国防动员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第三章 平时国防动员准备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各级国动委应当在和平时期组织进行动员准备,将人民武装动员、政治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技动员、信息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方面的动员准备纳入本行政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和计划,完善动员体制,增强动员潜力,提高动员能力。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建立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制度。

前款所称国防动员潜力,是指可动员起来用于国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

全省范围内的国防动员全面潜力调查,由省国动委每5年组织一次;全省范围内的国防动员专项潜力调查,由省国动委有关专业办事机构根据需要组织。

任何单位和公民均必须依法接受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及时准确提供有关信息资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提供、不按要求提供或者提供虚假信息资料。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各级国动委应当依据本地国防动员潜力、战时军队的需求,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编制国防动员规划、计划,经上级国动委批准后执行。

专项动员规划、计划,由国动委各专业办事机构编制,经本级国动委批准后执行。

国防动员规划、计划应当纳入本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保持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各级国动委及有关成员单位、专业办事机构以及承担国防动员任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确定的国防动员等级和预定的战时动员任务,编制国防动员预案。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各级国动委应当根据国防动员预案,适时组织开展国防动员演练。开展国防动员演练应当经上一级国动委批准。

国防动员演练可结合抢险救灾和军事行动进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防动员演练需要,可以依法征用有关民用资源。演练结束后,征用的民用资源能够返还的,应当及时返还;造成损坏的,应当在修复后返还;不能返还的,由负责征用的人民政府按直接经济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各级国动委应当建立和完善民兵预备役、兵员动员制度,为军队战时扩编储备后备兵员。

各级国动委应当结合预备役人员登记制度,做好专门人才的登记、编组和培训工作。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各级国动委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政治动员工作,增强公民的国防动员观念和履行国防动员义务的自觉性。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国防教育。

新闻媒体应当为开展平时政治动员工作服务。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省国动委根据国家或者省国防动员需要和有关标准,确定应当贯彻国防要求的经济建设项目。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在对前款规定的经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时,应当征求本级国动委有关办事机构的意见。

有关单位在进行第一款规定项目的建设时,必须贯彻国防要求,增强国防功能,适应军事需求。经济建设项目贯彻国防要求所需经费,由项目建设单位纳入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本省建立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相结合的动员物资储备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江西省国民经济动员办法》的有关规定,储备动员物资。

承担动员物资储备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国动委有关办事机构负责规划和管理国防科研生产动员体系,对列入国防科研生产动员体系的企业事业单位,给予经费、物资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并鼓励其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推广军民通用技术标准,提高产品的军民兼容程度。

列入国防科研生产动员体系的企业事业单位,平时必须按要求做好战时转扩产各项准备,确保战时按军事订货合同组织生产,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各级国动委专业办事机构应当根据本级国动委的要求,加强专业保障队伍建设。

专业保障队伍平时进行必要的训练和物资、技术准备,确保战时按要求担负军队勤务保障、消除战争灾害以及其他战时勤务。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各级国动委应当建立健全国防动员网络系统,建立集情报、通信、指挥、控制为一体的网络化动员指挥决策中心和数据库。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各级国动委应当加强国防动员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培训国防动员骨干。对关键岗位的专业人才,必须加强政治审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从本级财政中安排一定的经费,建立战备储备金,以确保战时急需。战备储备金由本级国动委负责使用。

第四章 战时国防动员实施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国家发布动员令后,各级国动委必须通过各种形式,运用一切宣传工具和通讯手段,以最快速度将动员令传达到全体军民。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各级国动委战时转为国防动员支前指挥部,组织本地区迅速转入战时体制。国动委全体成员和所有参战、支前保障人员应当立即进入指定位置,依据指挥部的指令和各自职责,全面开展工作。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各级国动委应当根据军事需求,修订、完善、落实战时国防动员计划和动员支前方案,并根据各作战阶段任务,下达本级国防动员工作指示,及时向上级国动委报告国防动员阶段工作情况。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各级国动委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政治动员口号,组织开展战时政治动员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军事机关和社会团体,应当对公民进行战争性质、目的教育,动员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支援前线。

各新闻媒体必须按统一要求组织开展战时宣传教育。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各级国动委负责组织实施兵员动员、补充、扩编和预备役部队调现服役,动员作战急需的技术人员支援前线,或者成建制地组织民兵专业技术分队配合部队作战。

任何单位均必须向本单位被征召人员及时传达征召通知,并为其按时报到提供便利。被征召人员接到征召通知后,必须按要求迅速到指定地点报到。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根据战时国防动员需要,国动委有关专业办事机构组织开通军地通信枢纽联络线,迅速建立军地统一的通信网,组织信息专业技术分队配合部队作战,参与部队应急通信保障。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根据战时国防动员需要,依法征用设备、设施、交通工具、场地、物资等民用资源。一切民用资源的所有者或者经营者,不得拒绝征用。

民用资源的征用,由省军区统一向省人民政府提出征用需求,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情况紧急时,军队团级以上单位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征用需求,由当地人民政府会同军队组织实施。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根据战时国防动员需要,可以对被征用的民用资源进行加装和改造。被征用的民用资源需要加装和改造的,由使用单位提出要求,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民用资源的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应当对被征用民用资源的加装和改造予以协助。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根据战时国防动员需要,省国动委可以提请省人民政府决定对局部地区的道路、水路实行交通管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省人民政府的决定,组织公安、交通部门依法实施交通管制,保障武装力量顺利通过一切交通线路和平时不供交通使用的地面和水面。

一切单位和公民必须无条件地保障武装力量顺利通行。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根据战时国防动员需要,省国动委统一调配省内一切作战所需物资,组织扩大物资生产能力,优先满足武装力量作战、国防科研生产等需要;可以采取任务委托,、协作攻关等方式,迅速动员有关科研机构,加速研制、改进现代化武器装备,及时搜集整理科技情报。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各级国动委应当在发生战争灾害时,统一组织专业保障队伍和其他防灾救灾力量进行防灾救灾工作。

任何单位和公民均应当采取自救、互救的方法消除战争灾害。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根据战时国防动员需要,各级国动委可以动员18周岁至55周岁的男性公民和18周岁至50周岁的女性公民担负军队作战保障、消除战争灾害、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勤务。

免服战时勤务人员的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各级国动委根据上级国动委的要求和战争进程,适时组织本地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核实、评估,制定持续动员保障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持续动员。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战争即将结束或者结束时,省国动委根据国家发布的复员命令,组织实施本省的复员工作。

前款所称复员,是指国家有组织地从战时状态转入平时状态所进行的活动。

参加国防动员活动牺牲人员的家属及伤残人员的抚恤优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被征用民用资源的返还和补偿,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对能够返还的,应当及时返还;造成损坏的,应当在修复后返还;不能返还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直接经济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第五章 奖惩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对在国防动员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公民,由国动委、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公民、单位不履行国防动员义务,其他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公民违反本办法规定,其他法律、法规未规定处罚的,由县级以上国动委有关办事机构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提请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不属于行政处分对象的,可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其他法律、法规未规定处罚的,由县级以上国动委有关办事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提请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公民、单位战时不履行国防动员义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各级国动委及其办事机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国防动员职责的;

(二)组织管理不当,给国防动员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

(三)滥用国防动员职权,徇私舞弊,侵害国家、组织和公民利益的;

(四)泄露国防动员秘密的;

(五)其他严重危害国防动员工作的行为。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为抵御重大自然灾害、打击恐怖活动、制止社会**而在本省进行的动员活动,参照本办法执行。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分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国防交通条例》、《江西省国民经济动员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军分区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上一篇:实验报告差热分析下一篇:实训中心管理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