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令

2024-05-14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精选6篇)

篇1:湖北省人民政府令

湖北省失业保险实施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35号)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省境内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国家机关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工人(以下统称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都必须按国家和省有关社会保险费征缴的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参加失业保险的人员失业后依照《条例》和本实施办法的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住所地不在城镇,但已按公司法的规定规范运作的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参加失业保险,依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无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可本着自愿的原则参加失业保险,依照本办法规定履行缴费义务后,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第三条

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省的失业保险工作。县(含县级市,下同)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失业保险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国家和省政府规定设立经办失业保险业务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承办失业保险的具体工作。

各有关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与失业保险相关的工作。

第四条

失业保险费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征缴。

负有缴费义务的单位不按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的,除责令其补缴外,应按国家和省关于社会保险费征缴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五条

失业保险工作应与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统筹安排。

第二章

失业保险基金

第六条

失业保险基金包括征收的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基金利息及其相关收益、失业保险滞纳金、财政补贴、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七条

凡属本实施办法规定范围内的单位,必须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登记手续。

新建单位应在取得营业执照或者批准建立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登记手续。单位发生分立、合并、破产或撤销时,应当在30日内向原受理登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失业保险登记手续。

第八条

失业保险费由地方税务机关统一征收。

缴费单位按本单位当月职工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缴费个人按本人月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由所在单位从本人工资中代为扣缴。

缴费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全部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上年全部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和单位职工人数确定缴费基数。

住所地不在城镇的企业已全部参加失业保险的按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人数计费缴纳;未全部参加失业保险的,按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且户籍在城镇的职工人数计费缴纳。

无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自愿参加失业保险的,按不低于当地上年全部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

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的失业保险费,由再就业服务中心按当地上年全部职工月平均工资2%的标准逐月缴纳,下岗职工本人不缴纳。

缴费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第九条

缴费单位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按照下列规定列支:

(一)企业在成本中列支;

(二)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按照经费来源渠道,分别从行政事业费或自有资金中列支。

第十条

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发《湖北省职工社会保险手册》,记录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等情况。

第十一条

失业保险基金在省辖市的城区由省辖市统筹,其他地区暂实行县级统筹。

第十二条

建立省级失业保险调剂金。失业保险调剂金按统筹地区依法应当征收的失业保险费5%的比例筹集。

第十三条

统筹地区当年出现失业保险基金不敷使用时,其不足部分从本地区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支出;仍不足时,使用失业保险调剂金予以调剂;再不足时,由地方财政予以补贴。

失业保险调剂金的上缴、使用、管理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另行制定,报省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四条 失业保险金用于下列支出:

(一)发放失业保险金;

(二)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

(三)领取失业保险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及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

(四)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

(五)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经费中由社会按规定比例负担的部分;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支出项目。

第十五条

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补贴费和职业介绍补贴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相关的人数、标准提出支出计划,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从基金中据实列支。

第十六条

失业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挤占、挪用,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第十七条

失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决算,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编制,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八条

失业保险基金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失业保险待遇

第十九条

失业人员所在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名单及其有关资料自中断就业之日起7日内报送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缴费个人中断就业后,应在60日内携带本人身份证和《湖北省职工社会保险手册》以及单位出具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证明,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手续。

《湖北省职工社会保险手册》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二十条

在职期间被劳动教养或者被判刑收监执行,现被解除劳动教养或者刑满释放的人员,可以在回到原户籍所在地之日起60日内,按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办理失业登记手续和失业保险金申领手续。

第二十一条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缴费满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第二十二条

自愿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无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具体标准以及失业后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失业登记办法,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三条

失业保险金从失业人员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为失业人员开具领取失业保险金、医疗补助金的单证,失业人员凭单证到指定银行领取。

第二十四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缴费时间满1年的,失业后发给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以后每增加1年缴费时间,增发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满1年后再次失业的,其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其期限最长为24个月。

第二十五条

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确定。

第二十六条

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自行组织就业、从事个体经营或以其他方式自谋职业的,可凭营业执照、外出务工许可证等有效证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并经核准一次性领取余下期限应当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和医疗补助金,不再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第二十七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可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医疗补助金,其标准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因病住院的,可以按规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报销其30%—50%的医疗诊治费,报销金额最高不超过本人应享受失业保险金总额的1.5倍。

失业人员失业前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待遇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另行规定。

第二十八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其家属可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领取丧葬补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一次性抚恤金。

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参照当地在职职工享受的标准确定。

参与违法活动致死的,不得申请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抚恤金。

第二十九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应当接受职业培训及职业介绍机构提供的培训和介绍等项服务。参加职业培训合格和接受职业介绍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其有效证件后发给职业培训补贴费和职业介绍补贴费。职业培训补贴费和职业介绍补贴费分别不得超过本人领取的3个月和1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第三十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次月起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医疗补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一)重新就业的;

(二)进入全日制中等以上学校学习的;

(三)应征服兵役的;

(四)移居境外的;

(五)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六)无正当理由,3次不接受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服务的;

(七)被判刑收监执行刑期或被劳动教养的;

(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在上述

(二)、(三)、(七)项原因消失后仍未就业的,可以继续申领中断后剩余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和医疗补助金。

第三十一条

按规定已缴纳失业保险费的缴费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1年,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按本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支付生活补助。生活补助的月标准为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50%。

农民合同制工人的生活补助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次性发放给本人。

第三十二条

缴费单位成建制跨统筹地区转移的,失业保险关系随之转迁,其单位和个人原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余额亦随之转迁;缴费个人在职期间跨统筹地区流动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之转迁。

第三十三条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后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第四章

管理和监督

第三十四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失业保险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并组织实施失业保险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指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失业保险和促进再就业工作;

(三)依法对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实施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办失业保险的具体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承办与失业保险有关的登记、审核等方面的工作;

(二)负责失业人员的调查和统计;

(三)按照规定负责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

(四)开具失业人员在指定银行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其他补助金的单证;

(五)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六)国家和省规定由其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六条

地方税务机关在失业保险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法征收失业保险费;

(二)依法对缴费单位、缴费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检查;

(三)依照规定将有关缴费情况反馈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并做好相应的衔接工作。

第三十七条

财政部门在失业保险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法对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二)审核失业保险基金预算、决算;

(三)负责失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的管理;

(四)负责失业保险基金或调剂金不敷使用时的补贴。

第三十八条

审计部门依法对失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第三十九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人员、业务工作所需经费全额纳入预算,由财政部门按时足额拨付。

第五章

第四十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错误开具领取失业保险金、医疗补助金或者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单证,造成冒领等情况致使失业保险基金损失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追回;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一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地方税务机关以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失业保险基金损失或者影响失业保险金正常发放的,由县以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第四十二条

中央、省属在汉单位失业保险管理和经办工作暂按现行体制不变。

第四十三条

本实施办法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本省原来有关失业保险的规定与本实施办法不符的,以本实施办法为准。

二OO二年八月三十日

篇2:湖北省人民政府令

【发布文号】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57号 【发布日期】2003-12-31 【生效日期】2004-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湖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57号)

《湖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已经2003年12月29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发布施行。

省长 罗清泉

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湖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 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简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所有职工都有依照《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第三条 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省工伤保险工作。

县(含县级市,下同)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工伤保险事务原则上由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

第四条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和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情况每半年在本单位公示一次,接受监督。

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拒不执行《条例》和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该单位职工可通过职代会、工会或者自行向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提出质询或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反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对该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实施劳动监察,并可以将有关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第五条第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采取得力措施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对安全生产成效显著,当年未发生工伤事故或者工伤事故、职业病发生率在统筹地区同行业中属于最低的用人单位,该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提出奖励办法,报经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予以奖励。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六条第六条 工伤保险基金在设区的市的城区和省直管市应由市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市(含自治州,下同)人民政府确定。

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用人单位可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工伤保险费的征缴、监督管理以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湖北省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办法》、《湖北省关于社会保险工作若干事项的规定》、《湖北省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第七条 统筹地区根据国家有关行业类别、行业费率的规定和本地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工伤发生率和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本地区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和浮动档次,向社会公布后施行。

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和浮动档次需要调整时,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八条第八条 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和主要生产经营业务等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行业类别、行业费率的规定确定用人单位的行业类别,并按照相应行业类别的行业基准费率和浮动档次,确定用人单位的缴费费率。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有用人单位按时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九条第九条 工伤保险基金包括: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及相关收入、社会对工伤保险的捐赠以及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十条第十条 工伤保险基金用于下列项目支出:

(一)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医疗费、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评残以后的生活护理费、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辅助器具费、康复性治疗费;

(二)工伤认定调查费;

(三)工伤预防费(主要用于对预防工伤事故、职业病成效显著的用人单位进行奖励);

(四)工伤劳动能力鉴定费;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其他费用。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待遇的以下项目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受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

(二)受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护理费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受伤职工外地就医交通、食宿费;

(四)五至六级伤残职工伤残津贴;

(五)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建立市级储备金制度,用于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工伤保险储备金由统筹地区按上工伤保险基金结余的30%左右上解市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储备金总额达到全市年征缴工伤保险费总额的50%后不再上解。统筹地区发生重大事故,先由统筹地区结余基金支付,统筹地区结余基金不足支付的,由储备金进行调剂。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市人民政府垫付。

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范围按《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规定执行。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该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超过3个月。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超过《条例》和本规定申请时限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受理,其工伤待遇问题由职工(或其亲属)或者工会组织与用人单位参照《条例》和本办法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劳动合同文本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属于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还应提交本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属于下列情形的还需提供以下相关证明材料,且应取得这些证明材料所需时间不计算在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内:

(一)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的证明或判决书;

(二)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失踪,下落不明认定因工死亡的,应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结论;

(三)因公外出或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书或相关处理证明;

(四)在维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提交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证明;

(五)复退、转业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旧伤复发的鉴定证明;

(六)其他特殊情形,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的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即时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完整,属于认定工伤范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时,应当出示执行公务的证件,可以行使下列权利:

(一)根据工作需要,进入有关单位和事故现场;

(二)依法查阅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询问有关人员;

(三)记录、录音、录像和复制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在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并抄送经办机构。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或与申请工伤认定的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后,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15个工作日内提交有关材料。

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而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在15个工作日内未提交有效证明材料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依据受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提供的材料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工伤认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

(一)用人单位全称;

(二)职工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码、受伤部位或职业病名称;

(三)事故伤害发生时间、伤害经过和核实的情况、医疗救治的基本情况和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时间和医疗救治的情况;

(四)认定为工伤、视同工伤或者认定为不属于工伤、不视同工伤的依据;

(五)认定结论;

(六)不服认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的部门和期限;

(七)作出认定决定的时间;

(八)其它应当载明的事项。

《工伤认定决定书》应加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专用章。

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省和市应当依照《条例》的规定设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具体承担以下鉴定或确认任务:

(一)停工留薪期的确认;

(二)康复性治疗的确认;

(三)劳动能力鉴定;

(四)生活护理等级鉴定;

(五)配置辅助器具的鉴定;

(六)疾病与工伤关联的确认;

(七)旧伤复发的确认;

(八)因公死亡职工供养亲属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办公室,负责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派出机构或者委托相关机构受理当地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根据《条例》的规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其数量和专业类别应当满足劳动能力鉴定的技术要求和专业要求,并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颁发聘书。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或其设立的派出机构或委托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劳动能力鉴定表》;

(二)《工伤认定决定书》;

(三)本人身份证明;

(四)与经办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协议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鉴定申请材料后,应及时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交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医疗卫生专业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提出鉴定意见。专家组认为需要进一步进行医学检查的,应当书面通知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通知医学检查至出具检查报告的时间不计算在劳动能力鉴定时限内。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依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依法于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遇有特殊情况的可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在10个工作日内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及时填入《劳动能力鉴定表》,《劳动能力鉴定表》的鉴定结论栏中应加盖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劳动能力鉴定专用章。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对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书面说明再次鉴定申请的理由,并提交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及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相关材料。

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应当客观、公正,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或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或者申请鉴定的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初次劳动能力鉴定所需费用,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受伤职工所在单位支付。用人单位或个人申请再次鉴定的,由申请方预交鉴定费,再次鉴定结论与初次鉴定结论一致的,或者再次鉴定结论认为丧失劳动能力的原因与工伤无因果关系的,鉴定费用由申请方承担;再次鉴定结论与初次鉴定结论不一致的,鉴定费用由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到协议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受伤职工所在的用人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告经办机构。在非协议医疗机构急救的,脱离危险后应及时转到协议医疗机构医治。

异地发生事故伤害在外地医疗机构救治的,用人单位应在救治之日起3日内向经办机构报告,经急救脱离危险后应转入工伤发生地或统筹地区的协议医疗机构治疗。

工伤职工脱离危险后未及时转到协议医疗机构治疗,或者未在规定时间内向经办机构报告的,其工伤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受伤职工在工伤认定之前的医疗费用,先由用人单位垫付,工伤认定后符合工伤医疗规定的费用,由经办机构予以报销。受伤职工治疗期间所发生的费用不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工伤职工需要进行康复性治疗的,须由协议医疗机构提出意见,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治疗期间所发生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职工因工伤日常就医或回原籍居住就医的,应在本人长期居住地选择一至两个医疗机构作为协议医院,由用人单位到经办机构办理审批手续。未经审批同意所发生的工伤医疗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所产生的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职工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按照《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停工留薪的时间由协议医疗机构根据诊断结论提出意见,报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或其派出机构确定,并通知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安装配置辅助器具的,应由协议医疗机构提出建议,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到签订工伤保险服务协议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安装配置。安装配置辅助器具的标准和具体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在领取伤残津贴期间,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扣除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后,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按照《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享受相关待遇,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条例》规定发给伤残津贴。在领取伤残津贴期间,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应以伤残津贴为基数,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扣除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后,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经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标准:五级伤残为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8个月,六级伤残为16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标准:五级伤残为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4个月,六级伤残为28个月。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按《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标准:七级伤残为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4个月,八级伤残为12个月,九级伤残为10个月,十级伤残为8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标准:七级伤残为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月,八级伤残为16个月,九级伤残为12个月,十级伤残为8个月。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的工伤职工因合同期满与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或由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以上(含五年)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按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规定的标准全额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四年以上(含四年)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全额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按全额的80%支付;以此类推,据法定退休年龄相差年数每减少一年伤残就业补助金递减20%,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一年的,按10%支付。

工伤职工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后,由用人单位到经办机构办理终止工伤保险关系手续。重新就业后再次发生工伤的,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手续,根据所在单位是否参加工伤保险,由经办机构或所在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领取伤残津贴的工伤职工未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达到国家法定正常退休年龄的,依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停发伤残津贴,改发基本养老金。按规定计算的养老金高于伤残津贴时,由养老保险基金按规定计算的标准计发,养老金低于伤残津贴时,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补足差额部分。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死亡的,其直系亲属按《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享受相关待遇。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制定,报省人民政府备案。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本人自愿,可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抚恤金,计算时间为:其配偶和父母一次性计算到70周岁,最低不少于5年,70周岁以上按5年计算;其子女一次性计算到18周岁。一次性领取10年以下的,按《条例》规定标准的100%计发,一次性领取10年以上的,按《条例》规定标准的80%计发。要求定期领取抚恤金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按上述规定的计发时间和计发标准计算后一次性拨付经办机构,由经办机构继续发放。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破产,在破产清算时,应优先安排解决包括工伤保险所需费用在内的社会保险费。有关工伤保险费用及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按下列办法处理:

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划拨给经办机构;一次性划拨倒帐次月起,工伤保险待遇由经办机构支付。

五至十级工伤职工,用人单位应按照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由用人单位发给伤残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终止工伤保险关系。

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由用人单位按本办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一次性支付抚恤金,或由用人单位将应支付的抚恤金一次性划拨给经办机构,由经办机构定期继续发放。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由于道路、航运、航空、铁路等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或者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时所发生的工伤,或者职工工伤涉及其他民事伤害赔偿的,应按照有关规定索取伤害赔偿。获得的伤害赔偿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根据用人单位是否参加工伤保险,由经办机构或所在单位补足差额部分。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对接触粉尘、放射性、有毒有害物质的职工,在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或者办理退休手续前,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告知职工。被确诊有职业病的应办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核定手续,按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享受工伤待遇。诊断为疑似职业病的职工退休后确诊为职业病的,可以办理工伤认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未对职工进行离岗或退休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不得终止、解除劳动关系,职工退休后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当地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待遇调整期限同步调整。生活护理费按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每年随之调整。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应向经办机构提交《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

申请享受供养亲属抚恤待遇的,根据所申请的待遇项目提交以下相关补充材料:

(一)被供养人户口簿、身份证;

(二)街道、乡镇政府的无生活来源证明;

(三)在校学生的学校证明;

(四)民政部门对孤寡老人或孤儿的证明;

(五)养子女的收养证书;

(六)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必需材料。

工伤职工及其直系亲属按《条例》规定应领取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自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的次月开始计算工伤保险待遇并发放。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违反《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条例》有规定的,按《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违反工伤保险费征缴规定的,按照《湖北省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办法》的规定处罚。

由于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申报基数不实而造成工伤职工待遇降低的,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并支付差额。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用人单位或职工个人采取违法手段,严重妨碍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对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以及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2003年1月1日以前发生的工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已作出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工伤待遇和支付渠道按原有规定执行;未作出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受伤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待遇参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一次性赔偿。200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的工伤,2004年1月1日以前已作出工伤认定的,工伤待遇按原支付标准、支付渠道继续支付;2004年1月1日以前未作出工伤认定的,按《条例》和本办法的时限申请和完成工伤认定的,工伤待遇按照《条例》和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应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其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条例》实施以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可以继续参加。国家有新的规定的,按新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篇3:湖北省人民政府令

记者:曹省长,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据我们了解, 在国务院召开的房地产去库存工作会议上, 湖北做了典型发言, 经验在全国推广。目前, 湖北省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又取得了新进展:截至3月底, 全省商品住房库存7059万平方米, 较去年底减少168万平方米;消化周期为13.5个月, 较去年底减少1.2个月, 总体处于可控范围。我们想请您谈谈湖北省下一步将如何加速推进房地产去库存工作?

曹广晶: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是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这是各级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房地产去库存, 是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这方面, 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 与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和住建部有关精神, 落实国家相关部委关于房地产土地、税收、信贷等政策, 按照省政府出台的《湖北省房地产去库存专项行动方案》 (鄂政发【2016】14号) , 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 用足用好住房公积金政策, 鼓励新市民进城购房, 重点要解决好三四线城市去库存问题。

记者:湖北在加速推进去库存中, 将有哪些举措?

曹广晶:为加速推进湖北房地产去库存工作, 我们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通过三条路径, 加速推进去库存。

一是大力推进公租房货币化和棚改货币化安置。所谓货币化安置, 包括由政府收购房源安置, 政府搭桥居民团购商品房安置, 居民自由支配补偿款采购住房安置等多种形式。

去年, 湖北省通过货币化方式消化了1/4的库存, 货币化去库存初见成效。从今年开始, 湖北各地将进一步提升货币化比重, 不再新建公共租赁住房, 要通过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从市场中筹集公租房房源;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要提高到50%以上, 尤其是库存消化周期超过24个月的, 这个比例将力争达到100%;其他征地拆迁项目也应大力推进货币化安置。

二是用好用足住房公积金。目前, 我省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有400多万人。去年, 全省商品住宅销售总套数50.39万套, 公积金贷款加提取共支持老百姓购房25.65万套, 占全省总套数的50.90%。今后一段时期, 湖北省各地要充分发挥公积金对居民购房的支持作用, 将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个体工商户纳入公积金制度范围, 允许缴存职工购房时同时申请使用父母、子女的公积金。

当前, 着力解决大城市资金不够用、中小城市用不出去的问题。全省60%的库存和60%的公积金结余都集中在中小城市和县城, 这些地方要把充分利用公积金、减少结余作为工作的重点。流动性不足的城市将大力推进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证券化业务, 盘活公积金贷款资产。省有关部门还要积极开展省级资金调剂融资机制试点, 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实现资金盈缺调剂。

三是鼓励新市民进城购房。鼓励新市民进城不单纯是鼓励购房, 还包括鼓励租房。

目前, 湖北省每年有60万左右的城镇化转移人口, 1100余万的农民工, 农村还有求学、结婚和养老等三类人群进城愿望迫切, 这些人群有相当部分具有本地购房需求。但受到贷款难、落户难、收入不稳定等影响, 农民工等群体在三、四线城市安家置业仍面临各种难题, 需要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宽尺度。对农民等新市民进城购房的, 可给予一定比例的购房补贴或契税返还;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建立住房担保机构或设立专项担保基金, 为农民进城购房贷款提供风险分担或缓释措施。

第二, 落实好国家和省去库存政策。

去年以来, 国家和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供地、金融和税收政策, 控制供给规模, 释放市场需求, 推进去库存工作, 我们将用足用好国家政策, 认真抓好落实。

一是管控好土地闸门。房地产有双重属性, 一是民生保障, 体现的是社会公平;另一方面是市场属性, 调控离不开供需关系。目前, 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的住房需求释放较快, 库存正常, 而三四线城市的库存仍在持续增加。这就要求各地要合理安排住房及用地供应规模, 库存消化周期超过24个月的, 下一年度住房用地计划要削减一半;库存消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 要暂停住房用地供应。房地产库存偏多或在建房地产用地规模过大的地方, 要认真落实国土部、住建部关于优化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的文件精神,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按规定程序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和套型结构, 以适应市场需求。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化解房地产高库存, 也是今年经济金融政策需要发力的重要方向。湖北省内各金融机构要支持首套和改善型住房贷款需求, 落实国家规定的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优惠政策, 加快个人住房贷款的受理、审批和发放。要积极争取房地产开发贷款额度, 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资金需求, 尤其是要满足已达到预售许可条件项目的贷款需求, 确保项目顺利竣工。与此同时, 各地要高度警惕房地产行业融资风险, 坚决整治和打击“首付贷”等场外配资行为, 防范高杠杆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是落实住房交易税收优惠政策。春节前后, 国家相关部门已经迅速出台了调整首付比例、降低购房契税和二手房营业税、简化公积金贷款手续等消化库存的优惠措施, 各地应按照国家要求落实住房交易的契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 因地制宜做好居民家庭住房套数的认定工作, 扩大改善型住房需求。鼓励棚改居民选择货币化安置, 对其新购房屋, 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规定减免契税。

第三, 推行供给侧改革, 培育新兴需求。

做好房地产去库存工作, 我们注重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应该看到这一大趋势的变化, 从市场定位、建筑品质、房屋结构等方面都要提档升级, 也就是要通过提升供给品质、优化供给结构、创新供给模式, 来引导需求、刺激需求、创造需求。

一是加快完善城市新区配套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我省60%以上的库存集中在中小城市和县城, 这其中约有1/3集中在新区和开发区。配套设施不完善, 影响商品房的居住品质, 是这些地方库存难以消化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各地要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加快新区、开发区和县城城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学校、医院、商场、养老、文体等配套设施建设, 加快新老城区公共交通的对接, 为居民生活和就业提供便捷条件, 引导居民在新区购房置业。

二是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各地要加大土地、规划、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鼓励房地产企业利用库存房源发展旅游、养老、医疗、创业等跨界地产;要立足市场实际, 对在建商品住房项目, 在不改变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等必要规划条件的前提下, 允许对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住房户型做出调整。房地产供应明显偏多或在建房地产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 可以根据市场状况, 研究制订未开发房地产用地的用途转换方案, 通过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 引导未开发房地产用地转型。利用库存房源拓展生活型服务业, 开展“互联网+”家政、社区电子商务等服务, 增强库存房源的服务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引导规模小、销售难、资金紧的房地产企业与实力强的房企兼并重组, 提升产品的营销策划能力和品牌效应。

三是培育和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是中央明确的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 更是消化库存的重要手段。目前, 我国还缺少专营住房租赁的企业, 也没有形成规模, 租赁市场主要是二手房和旧房, 一手房租赁市场较少, 中介机构服务上存在不规范、无序竞争的问题。新房没有进入这个市场, 我们希望发展租赁市场, 去掉一部分新房的库存。各地要积极研究制定金融、财税等优惠政策, 鼓励自然人、各类机构投资者长期租赁或购买库存商品房, 开展规模化、专业化的租赁经营;鼓励库存压力较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通过规模化租赁、先租后售、共有产权等模式运营商品房。各地要落实国家关于公租房的税收减免政策, 通过购买、租赁库存商品房筹集公租房房源, 面积标准可根据需求情况适当放宽, 实行“市场租金、分类补贴”。

记者:曹省长, 这些举措虽然很好, 但怎么落到实处?

曹广晶:保证这些举措落到实处, 我认为, 关键是组织保障, 核心是落实责任, 多方合力。

房地产去库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存在的矛盾多, 需要协调的事情多, 市、县政府务必承担起“去库存、稳市场”的主体责任。从这两年我省的情况看, 凡是市、县政府主动作为的, 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就快;凡是慢作为、不作为的, 必然会处于困境。

要承担好主体责任, 首先, 就要摸清底数。各市、县必须抓紧开展房地产库存专项调查, 摸清每个项目的库存底数, 再也不能用整体数字掩盖局部的矛盾, 包括已供地未开工的、已开工未批准预售的、已批准预售未卖出的, 都要分门别类统计清楚。只有库存底数清楚, 心中才有数, 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 要因城施策。去库存的目的, 是把整个房地产行业纳入到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总体指导原则是“一城一策”。中央一再强调要分类调控, 允许地方政府在中央政策框架内, 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分析和判断, 出台优惠政策, 鼓励农民和新市民买房。一些地方去库存被动, 无所事事, 没有作为, 关键在于既有政策不能落地, 又不能适时地、大胆地、有效地出台地方配套政策。全省各市、县情况不一样, 不能一副药吃全省, 必须对症下药。所以说要承担好主体责任, 就要在中央和省的政策框架内敢于担当, 敢于因地制宜出台管用、实用、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 挖掘农民和新市民购房的重大潜力, 调动金融部门支持农民和新市民购房的积极性, 激励房地产企业优惠销售、让利销售。

第三, 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州政府的分管领导要将中央和省有关会议精神向主要领导汇报、向所辖县市传达, 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高度重视, 把去库存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各市、州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明确部门职责, 政府分管领导要及时协调解决房地产去库存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房地产去库存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综合性强, 不仅涉及住建部门, 还与发改、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人社、国土、农业、卫计、地税、统计、工商、物价、金融、工会等多个部门密切相关。省有关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 对照我省房地产去库存行动方案, 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密切配合、综合施策, 尽快研究提出本部门的具体落实措施。各部门要注重国家政策落实与我省实际结合, 注重供给结构调整与释放市场需求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调控引导的作用, 不断增强化解房地产库存各项政策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篇4:湖北:政府网上“晒”编制

2004年大学毕业时,湖北枣阳的王黎明通过了湖北省公安厅统一组织的公务员招考,进入枣阳市公安局上班。然而到岗后两年多,王黎明都没有领到过财政工资。王黎明曾经向枣阳财政局反映,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明明是经过招考、具有公务员编制而成为警察,但是为何枣阳财政工资发放的花名册上没有他?后来王黎明听说了一个名为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的网站,可以网上受理有关财政与编制问题的申诉。3月16日,王黎明在网上发出了一封求助信。

不久,王黎明收到回复:经过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公室与枣阳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公室联席督办,2007年王黎明的工资将按人事局所批复的由枣阳财政统一发放,经费归入公安部门预算支出。

一封电子邮件解决了一位小人物的问题,能量来自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一年多来的改革沉淀。

编制和资金网上公开

湖北省常务副省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周坚卫说,财政资金的分配和财政供养人口的增减,是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财政与编制的政务信息都非常神秘,不仅群众没有充分的知情权,人大代表也很难清楚地了解这些信息。

而今,经过2005年的开始试点、2006年在全省推开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改革,这种神秘感正渐离湖北而去。而其采用的办法则非常简单,颇像时下网上流行的“晒工资条”。

目前,湖北省各地已经建成了120个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站,任何一个人登陆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在编制查询栏目输入一个行政机构名称,从机构首长到各个岗位的公务员实名编制记录就查了出来,包括名字、编制类别、录用时间诸项目,大多数的记录中还包括了人员的具体岗位。若换成输入人名查询,也可以获得同样详细的编制记录。

在省网联接的各州、市财政与编制公开网站上,任何人都可以查到湖北省分配到每个居民、农户的财政补贴资金,以及财政项目资金的使用、项目地址、建设单位、起止时间等信息。

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资金组组长、省财政厅国库收付中心主任徐建国说,在这些网站上,湖北省2006年向公众公开了中小学危房改造、改厕所补助资金等42项专项资金和农村税费改革等5项转移支付资金,资金金额超过了118亿。而2007年,公开范围增加到了包括200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增项目资金、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等在内的48项项目资金、8项转移支付资金,资金金额将超过140亿元。

在编制公开方面,湖北省人事厅厅长、省编办主任张兆本说,推行编制实名制是编制政务公开的关键,也是难点所在。在改革初始,湖北对各级行政单位的要求就是编制实名公开,对事业单位的要求是先公开现状,清理人员编制,逐步推行编制管理实名制。

据介绍,截至去年年底,湖北的省市县乡四级6627个行政机构和42397个事业单位共计130多万在职人员的实名编制信息已上网公开,涵盖了湖北省几乎全部的行政机关和90%以上的事业单位。

而财政与编制政务网上实名公开的重要一环是公众可以藉此参与监督管理以及有关公务人员进行互相监督。自运行以来,湖北全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累计接到了查询、来信12万多次,处理了网上的咨询投诉9072件。由此湖北省去年累计清退了吃空饷人员4900多人。

而通过公众参与的网上公开举报监督,在2006年6月下旬到12月中旬期间,湖北42个市州县纠正了28955名不应享受专项补贴的人口,涉及资金上千万元;相关的专项检查查处违纪金额4亿多元。

湖北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处处长赵武松说,公开网站运行后,湖北建立了3008个公开查询点,覆盖了全省所有城区和乡镇(办)。之后,财政监督的信息量出现成倍增加。据介绍,秭归县群众通过网上举报了该县屈原镇九岭头林场虚报冒领退耕还林资金问题,查证后清退了41.28万元资金。而随州市群众举报的尚市镇财经所主任滥用职权用粮补资金照顾亲属的问题引发了对全省1158个基层财政机构的全面检查。

参与式民主的力量

巩固乡镇机构综合改革成果、降低全省财政供养系数是湖北省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网上公开的重要目的。湖北省省委书记俞正声曾指出,机构编制管理必须管住全部财政供养人员,必须与财政预算相结合,这种管理必须是法制的、公开的。

然而,政务公开以及其伴生的公众参与监督,则给政府执政能力带来了改观。

据悉,农村税费改革、国家对粮食种植等进行货币补贴后,基层干部虚报种植面积、骗取国家补贴的现象时有发生。湖南省某县一位不愿具名的原农村干部称,在他从前所在的地区,基层干部通过虚报粮食种植,有的一年可以获得数万元的收入。但是,发放补贴的上级部门根本无从检查,而群众更不知情。

但是在湖北,通过财政与编制政务网上公开,补贴资金的发放直接公开到农户,生产小组共享的补贴则公开到组,包括地址和实名。这样,上级单位很难发现的问题,居住在同一区域的民众则可以对照查证。湖北麻城的群众曾经举报了该市乘马岗某村的粮食补贴资金有问题,查证后确认该村7名村干部虚报粮食种植面积136亩,冒领补贴资金1300多元。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项继权教授说,财政与编制政务通过网上公开,堵截了财务和人事管理中的暗箱操作和违规操作,有助于打消人们对相关问题的疑虑,消除干群隔阂和矛盾,为树立公民对政府的信心、促进社会和谐创造了基础。

湖北省财政厅国库收付中心主任徐建国说,根据他们今年4月份组织的最新调研,到各个基层查询点查询资金分配的群众比2006年最初推行改革的时期有所下降,除了群众考虑到交通等成本外,基层的资金发放工作已经走上规范、群众疑虑逐渐打消是重要的原因。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国际研究与项目中心副主任埃里克•弗理德曼说,由政府政务公开所带来的参与式民主是与代议制民主从不同角度衡量的民主形式,在代议制民主相对薄弱的地方,它的发展,可以起到补充代议式民主的作用。美国作为一个代议制民主十分发达的国家,它的约束政府政务公开的《自由信息法案》仍在不断地发展中。

而政府自身可以在参与式民主的发展中得到巩固,这在中国的政治结构中,显得极为有价值,弗理德曼表示。

政府信息公开的下一步

尽管在中国的政府体系中走在前列, 湖北省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有关学者称,目前湖北省公开的财政资金只是纳入预算、和公众个人具体相关的资金。而财政资金中很多重要部分,如国债资金的使用,仍然处于不透明状态。但是,如果要公开国债资金,则需要财政部做出布置,否则湖北省作为地方政府,并没有相应的权力对其进行公开。

另外,由于各自的原因,湖北仍然有极个别省直机关尚未网上实名公开编制。然而,湖北省省委书记俞正声表示,各项改革必须限期推行,并逐县逐单位验收,改革要始终如一,贯彻下来。

据有关人士介绍,在湖北讨论政务公开的内容时,谈到了是否要把财政工资的发放也公开的问题。但是,有意见表示这会侵犯隐私,不能公开。然而,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毕业、现在北京一家外资银行工作的吴曦说,他在学校的时候,发现学校每个老师和雇员的年收入都有公开记录,图书馆就可以查到。但是私人基金支持的雇员是没有公共记录的。这在于由纳税人供养的公务人员的收入,是公共信息,不在隐私范畴。

而此前由于没有国家级的法律依据,湖北的改革只建立在文件和领导批示的基础上,缺乏系统和长期的支持,无论是从具体人力上还是各部门协调上也都面临一些困难。据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人士表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施行之后,湖北就可以做细化的地方立法,系统地对政务公开作出相应规定。

篇5:湖北省人民政府令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93号)

《湖北省国家安全技术保卫办法》已经2017年2月6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4月15日起施行。

省长 王晓东

2017年2月9日

湖北省国家安全技术保卫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安全技术保卫工作,规范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的国家安全技术保卫及其相关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国家安全技术保卫,是指国家安全机关通过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技术处置等措施,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活动。

第三条 国家安全技术保卫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按照积极防御、依法管理、科学处置的要求,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各领域国家安全相衔接的工作制度,有效预防、化解和处置国家安全风险。

第四条 省、设区的市(州)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国家安全技术保卫工作的统筹协调,推动国家安全机关与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合作,共享有关数据和信息资源,提升国家安全技术保卫工作能力。

第五条 省、设区的市(州)国家安全机关(含省国家安全机关派出机构,以下统称国家安全机关)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国家安全技术保卫工作,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电子通信设备设施、网络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等重大事项及活动,依法履行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技术处置等职责。

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公安、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国防科技工业、测绘、通信、网信、保密等部门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国家安全技术保卫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和支持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第七条 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为国家安全技术保卫工作提供便利及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及时报告有关窃密、泄密或者其他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

第八条 国家安全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要求公安、海关、工商、气象、测绘等部门以及机场、火车站、港口等交通枢纽、通信、邮政、金融、宾馆等单位依法提供与国家安全工作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第九条 国家安全机关应当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得侵犯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对支持、协助国家安全技术保卫工作的公民和组织依法给予保护。

第十条 国家安全机关应当按照反技术窃密、反技术破坏、防技术泄密的要求,科学指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国家安全技术保卫工作,优化防范措施的规划设计和技术处置,满足其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第十一条 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对重要国家机关、军事设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等重点部门、要害部位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研判,指导、协助其落实防范措施,必要时划设国家安全控制区域,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

第十二条 国家安全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依法开展空中信号检测,排查可疑信号,对技术窃密、非法电子通联和其他干扰破坏活动进行科学处置和依法打击。

第十三条 国家安全机关可以依法对有关组织和个人的电子通信设备设施进行技术查验。发现存在危害国家安全情形的,国家安全机关应当责令其整改;拒绝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可以对相关设备设施依法予以查封、扣押。

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妥善保管查封、扣押的设备设施,并在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形消除后及时解除查封、扣押,返还相关设备设施。

第十四条 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加强对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网络的技术检查、检测,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对网络运营者采购涉及国家安全的网络产品和服务,进行检测和分析,必要时给予技术支持和协助。

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运营者应当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发现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时,妥善保存有关记录,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为国家安全机关开展安全核查和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第十五条 召开重要涉密会议或者举办重大涉外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国家安全技术保卫的,举办单位应当通知并协助国家安全机关等部门做好技术保卫工作。

第十六条 国家安全机关对下列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依法实施行政许可:

(一)新建、改建、扩建的国际机场、出入境口岸、海关、港口、火车站及邮政、电信等枢纽工程;

(二)国家安全控制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

国家安全控制区域的划设范围及其动态调整,由省级国家安全机关会同发展和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国防科技工业、保密等部门拟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在编制、调整涉及国家安全控制区域内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者拟出让涉及国家安全控制区域内土地使用权时,应当征求国家安全机关的意见。

第十八条 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申请书;

(二)企业营业执照或者组织注册登记证书、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

(三)投资性质、使用功能、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说明资料;

(四)符合要求的规划红线范围内地形图或者总平面图;

(五)整体规划设计方案或者内部智能化集成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等设计方案。

第十九条 国家安全机关受理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办理条件、流程及需提交的材料,为申请人提供便利服务。

国土资源、城乡规划、投资主管部门在受理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选址、建设用地规划等相关申请时,对未取得国家安全机关行政许可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国家安全机关申请行政许可,并将相关情况通报国家安全机关。

第二十条 对申请人提出的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建设项目行政许可申请,国家安全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办理,符合维护国家安全要求的,作出准予许可决定;对不符合维护国家安全要求,且不能通过采取国家安全防范措施消除隐患的,出具不予许可决定书并说明理由。

对不符合国家安全要求,但通过采取国家安全防范措施可以消除隐患的建设项目,国家安全机关应当提出安全防范要求,并指导帮助有关单位制定整改方案。有关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防范整改方案后,可以重新提出行政许可申请。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安全机关审查行政许可申请时,认为申请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并充分听取申请人及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申请事项涉及专业领域问题的,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会商。

第二十二条 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将国家安全防范设施作为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并加强施工建设的监管,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预算。建设项目竣工后,其国家安全防范设施未经国家安全机关验收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国家安全防范设施的日常维护,保障正常运行,不得故意损毁、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第二十三条 国家安全控制区域内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通过买卖、赠与等方式转让产权的,应当符合国家安全要求,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房产权属登记。

国家安全控制区域内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通过租赁方式转移使用权的,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依法向当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将租赁备案情况抄送国家安全机关。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家安全机关责令停止建设或者整改,并可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国家安全机关许可擅自建设的;

(二)建设项目竣工后,其国家安全防范设施未经国家安全机关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三)故意损毁、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安全防范设施的。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国家安全控制区域内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通过买卖、赠与等方式转让产权,或者通过租赁方式转移使用权,不符合国家安全要求的,由国家安全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公民或者组织对国家安全机关作出的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上一级国家安全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七条 国家安全机关、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家安全技术保卫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篇6:湖北省人民政府令

【发布文号】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64号 【发布日期】2004-07-02 【生效日期】2004-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湖北省机动车维修业管理办法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64号)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机动车维修业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机动车维修质量,维护维修业经营者及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 湖北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机动车维修业、实施对机动车维修业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机动车维修业,是指对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在道路上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用于运送物品、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进行维护、修理以及综合性能检测经营活动的行业。

第三条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机动车维修业的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相应设置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运管机构)承担。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机动车维修业的治安行政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物价、劳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机动车维修业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第四条 从事机动车维修业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维修业户)可依法成立机动车维修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协助管理部门进行行业管理,规范行业经营行为,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并为会员提供业务培训、技术交流、技术推广、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等服务。

第五条第五条 维修业户应当具备与其经营类别及项目相适应的场地、设备、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健全的机动车维修管理制度、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等条件。具体条件,由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参照国家标准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第六条 申请从事机动车维修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所在地县级运管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

(一)作业场所使用权的合法证明文件;

(二)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证书和技术人员的技能证书;

(三)与申请类别相适应的设备明细表及有关计量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证明;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申请从事机动车维修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治安等安全管理规定。

第七条第七条 维修业户符合规定条件的,运管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管理权限,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审查完毕,核发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明,并颁发机动车维修标志牌或机动车检测标志牌;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许可,并书面告知申请人。维修业户应当持许可证明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从事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的维修业户还须按照规定通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

被吊销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不满1年的单位和个人,不得重新申请从事机动车维修业。

第八条第八条 维修业户自取得经营许可之日起180日内未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其经营许可自行失效。

第九条第九条 维修业户合并、分立、迁移、设立分支机构、改变经营类别及项目、变更经营场所的,应当到作出许可决定的运管机构办理变更手续。维修业户名称、法定代表人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许可决定的运管机构备案。

第十条第十条 维修业户歇业前,应当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并向社会发布公告。公告发布后30日内,向作出许可决定的运管机构办理注销许可手续并缴销机动车维修标志牌或机动车检测标志牌。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从事机动车维修业的技术人员、质量检验员和价格结算员,应当按国家规定参加专门业务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维修业户应当按照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明核定的类别和经营范围开展经营活动,不得超类别经营和超范围经营。

维修业户承修交通事故车辆、改装在用车辆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禁止不具备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资质条件的维修业户承修危险货物运输车辆。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维修业户应当在许可证明核定的作业场所进行作业,并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悬挂机动车维修标志牌或机动车检测标志牌。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维修业户在进行机动车大修、总成大修、二级维护以及其他维修预算费用超过1000元的维修作业时,应与托修方签订维修合同。

维修合同参照国家规定的机动车维修合同示范文本订立,并应包含合同示范文本中的主要条款。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维修业户应当实行明码标价。

结算维修费用时,应分项计算工时费、材料费,并将工时清单与材料清单一并交付托修方。结算工时不得超过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

维修业户应出具税务部门监制的结算凭证。

维修业户不按规定出具结算凭证的,托修方或送检方可以拒绝支付费用。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维修业户所使用的维修检测设备、计量器具应保持技术状态良好,并按照规定到技术检定机构进行周期检定或校准。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维修业户在维修作业中所使用的零配件和材料必须符合国家产品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维修业户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及工艺规范维修、检测车辆,做好维修、检测记录,按规定建立车辆维修、检测技术档案和登记台帐。

尚无维修、检测标准和规范的,应当参照车辆出厂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维修、检测作业。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维修业户必须建立承修登记、查验和可疑情况报告制度,并接受公安机关的监督检查。

维修业户承修更换发动机或车身(架)、改装车型、改变车身颜色等项目的,必须查验公安机关出具的机动车变更、改装审批证明。

各级公安机关逐步建立全省机动车维修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车辆进厂和维修作业时,必须由质量检验员进行质量检验,并填写检验记录。

车辆维修竣工出厂前,维修业户必须按有关技术标准进行竣工检测,检测合格的,由质量检验员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方可准予出厂。

维修业户具备竣工检测能力的,可以自检;不具备竣工检测能力的,应当委托具有检测资格的单位进行竣工检测。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机动车维修实行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在质量保证期内,因维修质量问题造成车辆故障或者损坏的,维修业户应当无偿返修。质量保证期的具体期限可以由承托修双方在维修合同中约定,但最低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期限标准;合同中没有约定的,按国家规定的质量保证期标准执行。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运管机构应加强对机动车维修业的指导和服务,经当事人申请,可对承托修(检)双方当事人因维修质量或者检测结果等发生的纠纷进行调解,并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具有检测资格的单位进行技术分析和鉴定。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禁止维修业户从事下列活动:

(一)承修、回收、拆解应报废或已报废的机动车和拼装机动车;

(二)明知是盗窃、抢劫所得机动车而予以改装、拼装或倒卖;

(三)无公安机关出具的机动车变更、改装审批证明而更换发动机、车身(架)、改装车型、改变车身颜色;

(四)更改机动车发动机号码或车身(架)号码;

(五)明知是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未向公安机关报告而进行修理。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或变相强制机动车车主到指定地点进行维修和检测。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运管机构依法对机动车维修业户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要求维修业户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进入作业现场进行检查,依法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并可对涉案机具设备、维修零配件和材料予以登记保存;在处理违法行为时,可将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布。维修业户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接受监督检查。

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维修业户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已经对行政处罚作出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运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依法申请强制执行。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

上一篇:影视部工作总结下一篇:描写植物的小学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