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事故预防措施

2022-07-28

第一篇:质量事故预防措施

风电机组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三)——部件质量所引发的事故

系列风电机组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三)——部件质量所引发的

事故

风电机组火灾事故在国内外时有发生。对众多机组烧毁事故认真分析,找出事故的确切起因,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有利于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本文简要分析几例因部件质量而引发的机组事故,并探讨风电机组重大事故分析的基本方法。 事故案例

一、发电机前轴承损坏引发的事故

(一)事故经过

某风电场在后台发现,事故机组报“发电机超速”停机,其后触发了“发电机轴承1 温度偏高”“发电机轴承1 温度过高”等多个故障。事故后,联轴器及联轴器罩壳完全烧毁,该事故机组的发电机轴承采用自动注油润滑方式。此类事故的共同特征是:在发电机前轴承端盖上会出现V 字形的黑色印记。图1 为某风电场事故机组的发电机前轴承端盖状况,图2 为同一厂家发电机发生在另一风电场的联轴器烧毁事故,此厂家发电机因前轴承抱死而引发联轴器烧毁事故的次数相对较多,因此还出现过机组烧毁事故。此类事故与发电机前轴承的润滑结构与润滑方式有关。

在通常情况下,当出现发电机前轴承抱死时,不会发生联轴器及机组烧毁事故,有时仅在前轴承端盖上出现一个V字形的黑色印记。个别品牌的发电机则出现联轴器及机组烧毁事故的概率却很高。

(二)事故原因及分析

事故的起因是发电机前轴承损坏,当轴承保持架损坏后,发电机轴承内外圈之间以及轴承内圈与发电机轴之间的摩擦,短时间内剧烈发热,大量的油脂会受热蒸发,当蒸发的油脂从发电机轴承前端喷出后,温度超过燃点就会燃烧。

润滑脂的填充量,以填充轴承和轴承壳体空间的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为宜,用于高速旋转的轴承应仅填充至三分之一或更少。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轴承内部的油脂量,并防止油脂在发电机轴承内大量沉积是避免此类火灾事故的根本方法。对于已投运此类发电机,建议取消自动注油润滑方式,通过人工方式准确地控制注油量和油脂位置,按时清理轴承内部废油;对于未出厂的发电机,建议对发电机前轴承的注油位置和排油方式进行改进,以避免过多的废油在轴承内部沉积。

二、轮毂重要元器件故障引发的机组烧毁事故

(一)事故经过

某风电场事故机组在故障停机时,触发电池顺桨,并一直处于停机状态,机组顺桨到92°,其后有人发现机组出现浓烟,大约在1 小时后,轮毂上面和机舱下面均有明火出现。机组在燃烧过程中,一直处于对风位置,风向未变,最后机舱、

轮毂罩壳全部烧毁,叶片根部烧毁。吊下事故机组后发现,有一个轮毂轴柜处于打开状态,内部仅剩铜芯和轮毂驱动器,其他两个轴控柜处于盖住状态,并保持完好。

(二)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机组采用的是直流变桨系统,备用电源为电池,从理论上讲,该变桨系统安全性极高。由于国内机组的低价竞争,机组价格不断降低。轮毂的采购价大幅度降低。在紧急顺桨时直接导通电池与轮毂变桨电机的接触器,其采购成本也急剧降低。采用此批次轮毂的机组,在调试中发现,此接触器烧毁出现的频次较高,轮毂轴柜完全烧毁也时有发生。

该直流变桨系统,在正常紧急顺桨时,通过接触器吸合直接将备用电源与变桨电机接通,在变桨电机刚启动时,该接触器通过的电流很大,并只有当叶片撞到限位开关时,此接触器才会断开。此接触器的控制供电和执行送电,均取自轮毂备用电源。如该接触器容量过小或质量不佳,在执行紧急顺桨过程中,可能造成接触器吸合后因接触电阻过大,而产生严重打火,并引起备用电源电压降低,使接触器断开;断开后,接触器的控制电压(后备电源电压)立即升高,接触器又再次吸合打火,这样循环往复,可造成该接触器及相应部件烧毁。

当变桨电机电池供电接触器出现质量问题时,可能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紧急顺桨时,如变桨电机的后备电源供电接触器持续打火,轻则可使该接触器、轮毂轴柜烧毁。因接触器在密闭的轴柜中打火,打火燃烧时柜内气体迅速膨胀,可能顶开轴柜,如轮毂轴柜打开,在无人灭火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机组烧毁事故的发生。

第二,在顺桨时,当轮毂电机或轮毂电机刹车的供电接触器出现卡塞、烧毁时,还可能导致不能顺桨,引发机组飞车事故。

第三,因接触器质量问题导致接触器漏电,则会使电池持续放电。当轮毂较长时间储存或机组较长时间处于断电状态时,则会造成电池的寿命缩短和损坏,或引发飞车事故的发生。

从原理上讲,直流变桨系统的安全性很高,但在轮毂生产过程中,如果其关键部件的选型或质量存在问题,则可能导致机组飞车、烧毁及倒塌事故。

三、主控控制逻辑错误引发的机组烧毁事故

(一)事故简介

某风电场2MW 机组,发电功率为300kW 左右出现故障停机,三支叶片均在0°位置不能顺桨,机组转速超过硬件设定值,报刹车BP200 停机,主轴刹车器制动,断安全链,不久机组转速降至0rpm,即机组完全停下。其后,运行人员对事故机组进行了多次“复位启机”,随后刹车BP200 和安全链被远程复位,此时由于三支叶片均在0°位置,机组转速迅速上升,再次超过硬件设定值,主轴刹车器制动,机组起火,大约在事发后一个小时机组轰然倒塌,倒塌后机舱、轮毂、叶片依然剧烈燃烧。事故机组主轴刹车器的刹车盘状况,如图3 所示。

二)事故分析

事故机组因安全隐患致使三支叶片均在0°位置不能顺桨。当机组硬件超速后,主轴刹车器制动,机组已经安全停下,如到现场采取合理措施,原本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按照正常的主控控制逻辑,当机组因故障停机,安全链断开,不能远程复位,须到现场对机组进行硬件复位。然而,主控程序由于不够完善,可以“远程复位安全链”。

在我国风电发展初期,少有国产主控。现如今,能自主研发和生产主控的国内厂家有几十家之多,其质量却是良莠不齐。有的国产主控硬件是从国外进口,且主要关注控制器的处理能力, 而硬件更新速度很快, 硬件更新他们的主控程序也随之而彻底改变, 这样,主控程序始终处于初级开发阶段, 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控制逻辑错误、报故障不准确、维修不便、权限管理不完善、不能满足机组的远程故障诊断和安全检查需要等一系列问题,有的甚至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需在实践中尽快完善。

在开发之初,不少国产主控仅满足于现场机组的基本运行,因缺乏现场经验丰富技术人员的参与和指导,主控编程人员又缺乏运维知识和先进主控的使用经验,仅凭某些世界知名厂家的主控说明书进行仿制。每当现场人员对其主控的控制逻辑和缺陷提出异议时,却又缺乏相应的判断和识别能力,这种局面如不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主控程序很难有实质性的改进。

在我国风电的快速发展时期,相当短的时间内,绝大部分的风电机组部件均实现了国产化,但因急功近利和低价竞争,存在问题的机组部件不在少数。因此,在机组部件国产化时,新开发的机组部件需先在样机上或小规模使用,在风电场实践中完善、成熟后再进行批量生产,以免造成大的失误和损失。

事故分析的基本方法

当风电事故发生后,只有分析正确,才可能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改进措施。如事故分析人员缺乏现场维修经验,仅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不能结合同类型机组的维修、维护实践,在事故分析时,往往可能把在实践上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或可能发生的偶然事件当成是大概率或必然事件,因其考虑不够全面导致分析结论错误,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事故案例”中“

二、轮毂重要元器件故障引发的机组烧毁事故”所述,机组燃烧实际的起火点是紧急顺桨的直流供电接触器,机组烧毁先是由轮毂起火。然而,在现场勘查中发现,发电机接线盒上的定、转子螺钉有松动现象,于是就下结论,起火原因是发电机定、转子螺钉松动造成。由此得出的整改措施必然是既费工费时,又无法解决问题,甚至在适当的条件下,类似事故必然还会再次发生。

一、确定事故分析基本思路

当机组事故发生后,首先需要确定的是事故发生的基本方向。即:在分析机组烧毁事故时,首先要确定起火的大致位置,在机舱、轮毂、变频器、U 形电缆处,还是箱变到变频器的接线,然后根据起火点位置和基本事实在现场找证据。确定起火点位置时,可根据事后勘察,并结合事发时的机组燃烧现象。如“事故案例”中的“

二、轮毂重要元器件故障引发的机组烧毁事故”中“

(一)事故经过”所述,事发时,事故机组一直处于对风状态,机组燃烧时,很快在轮毂上方出现了明火,并且,事故勘察发现,轮毂轴柜处于打开状态。如事故方向和起火原因确定在发电机的定子、转子接线松动,则不能解释“很快在轮毂上方出现了明火”等一系列现象,可能对“轮毂轴柜处于打开状态”等重要证据视而不见。另外,该结论不能与该类型机组调试、维修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故障(轮毂电机直流供电接触器、轮毂轴柜烧毁)”紧密联系。

因此,进行事故分析时,首先要根据事发现象、现场状况、机组运行原理,机组故障的处理经验及主控信息等尽可能多地假设事故产生的可能方向,然后根据所收集的信息,迅速排除不可能的事发方向,以缩小范围找出最大可能方向,最后根据相关证据和事实锁定事发方向。同时,仔细进行现场勘察,为锁定事故方向寻找证据。并根据所收集的信息,结合相关知识,解释事发时及事发后的诸多现象,以验证分析结论是否正确。

如在现场不能锁定事故发生的基本方向,现场收集证据就可能陷入盲目的境地,可能失去收集关键证据的机会,也难以得到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二、形成事故证据链,实施整改措施

事故机组的安全隐患会在烧毁、倒塌机组中出现,在机组维护、维修时,这些故障隐患也必然会在相同型号、配置的故障机组中出现。因此,当事故发生后,如果没有分析出事故的原因,或对事故还存在诸多疑点,当机组维修和维护时,只要留心观察同类型机组发生的故障,就可能找到事发的原因。例如:在《系列风电机组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二)》一文中,因存在紧急顺桨控制回路被强行提供24V 直流的安全隐患,从而造成了机组飞车事故。在事故发生之后,找出机组倒塌、烧毁的真实原因之前,机组维修过程中发现的此类安全隐患不在少数。

事故分析应紧扣事发时的现象和风电场机组的运行维修实践,并能根据风电机组运行的基本原理或相关知识解释相关现象,使现象与结论之间能顺理成章地构成因果关系,相关现象和主控记录能相互印证形成完备的证据链,分析得到的结论不应与事发时的现象及勘察结果有任何矛盾。

与同类型机组维修实践不符的分析和结论,则不应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例如:某机组烧毁事故发生之后,事故调查的结论是因电池造成三支叶片同时不能顺桨。从现场机组维修实践来看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在当时投运的同类型机组中,其轮毂大都是来自同一厂家同一型号和批次,而众多的轮毂故障中,当时还没有遇到过因为电池容量或电池电压问题造成一支桨叶在零度位置不能顺桨,而因电池问题造成两支桨叶均在零度位置的情况更未曾发生,从机组的维修实践有理由相信:因电池问题造成三支桨叶同时在0°位置不能顺桨,在实践上是不可能的情况。

因此,在分析事发时的诸多现象和问题时,充分利用机组运行原理;要能还原出事发时的关键情景;现象之间要能相互印证,不能孤立地看问题。例如:当机组烧毁事件发生后,不经周密分析就下结论是机组质量问题造成,并在机舱上布置自动消防系统完事的做法;机组因超速飞车倒塌就认为超速参数设置有问题,于是实施降低机组超速参数设置的整改措施和设计方案,这显然是把复杂问题过于简单化,不利于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通常情况下,手动复位不能成为事故原因

当事故发生之后,我们不仅要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而且,还需确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需要澄清的是,在一般情况下,“复位启机”不能成为事故的原因。在通常情况下,“复位启机”后如发生了机组烧毁、倒塌事故,则应是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护、维修等环节存在缺陷和安全隐患。这也是由风电机组的运行特点所决定的,手动复位应是风电机组正常运行基本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应是事故产生的原因。

例如:本文“事故案例”中 “

三、主控控制逻辑错误引发的机组烧毁事故”所述,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多次远程复位后造成安全链被复位,机组烧毁、倒塌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是主控程序存在缺陷。

结语

风电机组烧毁、倒塌事故发生后,应通过事发现象、机组的现场状况、运行原理,运维实践及主控信息等各方面信息相互印证,分析得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真实原因。并通过完善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运维水平、增强现场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等,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避免风电机组重大事故的发生。

第二篇:事故预防措施

石匣小学事故预防措施

为了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提升学校应对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带来的损失,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一、事故原因预测

课间学生追逐、打闹;体育活动中不慎碰撞、摔倒;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实验操作不当;极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二、预防措施

1.成立学校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校园安全预防网络。 组长:张华

副组长:杨军旗 曹改荣 组员:全体教师

2.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师德规范教育,提高教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保护。 3.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等,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会学生一些减少危险发生的方法和面对危险的基本应急措施。

4.明确班主任安全工作要求,在班级各种教育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在班级、学校大型活动中要注意加强监督、防范措施到位,进行安全管理。

5.总务部门加强对学校教育、放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大型活动前集中巡检,平时保证每月至少对教学设施全面检查一次,每天巡视一次,及时处理检视中发现的问题。

6.严格门卫制度,认真遵守门卫岗位职责,做到不擅自离岗,外来人员进校门有来客登记、客人持《出入证》进出,出校门有接待人签名。

7.加强对学校专用教室的管理,对化学物品、危险物品有专人负责保管,使用时严格遵循有关规定。

三、处理程序

1.学校建立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与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制度,明确在课堂教学期间,任课教师为第一责任人;在课余活动中,现场目击者或第一个接到学生报告的教职员工为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必须配合学校共同解决事故。2.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与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是:对发生意外伤害的,立即告知卫生室与班主任;对发生突发事件的,除立即报告班主任及校长室外,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3.当事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的职责是: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及时告知家长和报告学校领导;负责事后的教育、关心,在孩子恢复期间协同其他教师或校领导上门家访。4.接到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报告的校领导的职责是: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并组织指挥处理。5.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第一责任人应协同在场的老师和学生立即将受伤学生护送学校卫生室检查,卫生室立即进行诊断与救护;对需要送医院作进一步诊断与救治的,第一时间由班主任和卫生老师负责护送受伤害学生去正规医院救治(保留各耗资单据),并同时通知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立即前往医院。如班主任或卫生老师其中一人不在,由德育处派人协助护送处理解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把受伤的学生送往医院救治。学校领导应及时到医院安抚受伤学生,向学生家长通报情况,尽力做好家长的安抚工作。6.学校领导在接到学生伤害事故报告后,应启动处理应急小组,调查取证。被调查人要有班主任或监护人在场并且签名;调查人员应2名,记录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诱导;记录用钢笔或水笔。7.对重大或较重大的伤害事故以及其它突发事件,由学校领导集体参与处理并及时报告教育局。

四、事故处理阶段的原则和注重事项 1.“救治第一”的原则

发生事故时,必须遵循“救治第一”的原则,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将受害学生送往卫生室或医院救治,事后再明确责任,进行奖惩处理。不可在事故现场置受害学生于不顾,相互推诿责任,延误学生的治疗。如因救治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厉处分! 2.依法调解原则。

根据学生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条款规定,接待家长。注重不要信口开河,随心所欲,做到合法、合理、合情、有情操作。 3.一次性解决原则。

学生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要做到一个事故一次解决,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决;如家长不同意可提醒家长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1.规章制度措施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其作为有效约束、控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这种人为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措施,是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每一个员工在安全工作上的规范标准和行为准则,而建全和落实规章制度,则是预防事故的必需条件。一直以来,在整个社区,根据企业内部安全工作实际和生产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要求,对整个社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汇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全制度体系,从而使整个社区的安全生产有章可循,安全管理得到了制度化、标准化。包装彩印公司作为社区直接管理的下属企业在其直接领导下,按照同样要求不断修订,逐步完善其自身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在生产过程予以实施。

2 安全教育措施

违章作业究其根源,在于操作者安全意识的淡薄。要控制和防止违章作业,就必须认真抓好安全教育,社区乃至下属企业公司坚持实施入厂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坚持对调岗和换岗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发展,新职工的不断增加,安全意识和生产技能参差不齐,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而抓好安全教育,首先要抓好领导和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公司的安全

生产责任人都经过了厂长经理安全管理培训教育,取得相关的资格证。公司安全主管参加了广东省注册安全主任培训,车间、部门一级安全员,班组一级安全员得到了社区有关部门组织进行安全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有效地增强了公司领导、安全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意识。其次,公司还积极组织职工进行日常性安全教育,要求各生产班组每周进行安全学习活动,员工之间交流安全生产经验、心得。公司也积极组织职工进行生产技能和安全知识学习,通过派出去培训学习和公司内部组织培训学习,如安全月活动和百日安全竞赛活动等,积极促进职工,特别是生产技术骨干的生产技术技能水平,安全光幕 给客户的一封信,从而使职工对安全生产形成深刻的思想认识。除此之外,公司还对每次事故进行认真调查处理,通过事故现场分析会,对职工进行事故教训教育,使职工从血的事实中吸取教训,对事故提高警觉,明确违章作业与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

3安全防护措施

我们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同时,应认真积极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因为它是造成机械伤害

事故的一个直接原因之一。例如2002年发生的一起过光机操作工被夹断手指的机械伤害轻伤事故,除了其本人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的原因外,该设备因手动盘转十分不方便,以

致操作工清理粘在设备胶辊、转辊上的污垢、残留物时,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在操作运作中的不便利,因此个别员工有时则违反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开动着设备进行刮除异物,久而久之而最终导致发生了一起夹断手指的机械伤害事故。吸取了这次事故教训,公司组织有关部门人员研究,改进该种设备的清洗方法,在容易触及手的转辊增加防护罩,增加了设备转辊清理专用的手动活动摇杆,使操作工停机后方能对设备进行盘转清理。有效地控制了操作者冒险作业的不安全行为,以防止这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可见,在使用机械设备过程中,必须根据其运行和操作情况,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要求认真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对人体可能触及的机械转动部分,传动系统,必须设臵安全防护罩,从而有效地把人体与机械运动部分隔离,避免发生接触形成伤害。象其它如切纸机采取光电式、双手开关,印刷机的安全格栅、安全杠等安全装臵,能有效纠正和约束操作者误操作或违章行为,防止事故发生。另外,对机械设备要做好日常性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检查其操作机构以及相关的配臵是否达到配臵要求,检查保险装臵和制动装臵,是否正常,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消除隐患和带病运行情况,从而使机械设备处于安全状态下运行,防止设备出现失控、误操作等情况,对操作者造成伤害。做好生产环境的安全检查,检查区域布臵是否合理,特别是设备的区域布臵,使得其工艺流程直线化,

减少和消除因机械设备布臵不合理而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和通行,光电保护 给客户的一封信。此外在生产过程采用先进的,安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作业,也是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一种有效措施。 4 激励措施

在落实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的工作中,从社区到下属企业近年来,推行着“安全承包责任制”。社区与下属企业和各基层单位签订《安全责任承包合同》,将安全指针分解到基层单位,实行安全目标管理。下属企业和基层单位亦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同车间、部门、班组签订《安全责任承包合同》。每年两次对基层单位进行安全目标管理考核,每年年终按照责任承包合同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对完成安全指针的单位领导和职工兑现经济奖励;对发生事故的单位、班组则按规定实行相应的处罚。实行安全承包制,将安全工作与经济奖罚直接挂钩,能有效激发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安全工作层层落实、人人有责的良好安全局面,公司简介,对预防事故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机械伤害事故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随机性。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的不安全状态。但是只要设备的管理者与操作者遵守规章制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在机械设备伤害事故中,人是第一因

素。只要我们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认真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安全预防措施,控制违章作业等各项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设备不安全状态,我们就能有效地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四篇:各类事故预防措施

山东鲁润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杆石桥中水站

各类事故预防措施

防触电

污水处理站有中控室、高低压配电室、粗细格栅、污脱车间、泵内和砂滤池等机械设备,有些污水处理站还有鼓风机房、刮砂机、刮泥机及其他有关机械都是用电驱动的,因此用电安全知识是污水处理站员工必须掌握的。

对电气设备要经常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包括:电气设备绝缘有无破损;绝缘电阻是否合格;设备裸露带电部分是否有防护;保护接零线或接地是否正确、可靠;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手提式灯和局部照明灯电压是否安全;安全用具和电气灭火器材是否齐全;电气连接部位是否完好等。对污水处理站员工来说,必须遵守以下安全用电要求。

(1)非专业电气工作人员严禁拆装电气设备。

(2)损坏的电气设备应由专业电气工作人员及时修复。 (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线必须有效、可靠。

(4)电动设备要用三相、四线插座,要用三芯(四芯)坚韧橡皮线或塑料护套线,室外移动性闸刀开关和插座等要装在安全配电箱内。

(5)手提灯必须采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特别潮湿的地方(如沟槽内)不得超过12V。

(6)各种临时接线必须有专人看护,限期拆除,严禁私自乱接。 (7)各种电气设备应在额定容量范围内使用。 (8)电气设备要有适当的防护装置或警告牌。

(9)遵守安全用电操作规程,特别是遵守保养和检修电气的工作票制度,以及操作时使用必要的绝缘用具。

(10)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用电知识。

如果由于防范不足,发现有人触电则首要的是尽快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当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应迅速根据具体情况作对症急救,同时向医务部门及时呼救。

污水处理站员工除了具备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知识外,还应懂得电气灭火知识。由于设备损坏或违章操作会造成线路短路;导线或设备超负荷,使局部接触电阻过大,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引起火灾。当发生电气火灾时,首先应切断电源,然后用ABC干粉灭火器和1211灭火器灭火等,这些灭火器绝缘性能好,但射程不远,所以灭火时,不能站得太远,应站在上风口为宜。 防火防爆

火灾是指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燃烧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有可燃物质,有助燃物质,有能导致燃烧的能源(也就是火源)。此“三要素”互相结合、互相作用,燃烧才能形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发生燃烧。其中造成人身和财产的一定损失即为火灾,否则称为火警。

爆炸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类。物理性爆炸,是指物质因状态或压力突变(如温度、体积和压力)等物理性因素形成的爆炸,在爆炸的前后,爆炸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成分均不变。而化学性爆炸,是指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反应,形成其他物质,并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

火灾与爆炸是相辅相成的,燃烧的三个要素一般也是发生化学性爆炸的必要条件。而且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必须预先均匀混合,并以一定的浓度比例组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着火源才会爆炸如甲烷(沼气),石油气,煤气等均属于这一类。这个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极限。爆炸性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爆炸下限,反之为爆炸上限。物理爆炸的必要条件:压力超过一定空间或容器所能承受的极限强度。而防爆的基本原理,就是消除其中任一必要条件。污水处理站防火防爆的管理,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全站(站)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职责。

(2)学习掌握有关法规、安全技术知识、操作技能,严格训练、提高能力、持证上岗。

(3)经常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4)配备专用有效的消防器材、安全保险装置和设施,专人负责,确保其时刻处于良好状态。

(5)消除火源:易燃易爆区域严禁吸烟。维修动火实行危险作业动火票制度。易产生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击火花、摩擦和撞击火花处应视工作区域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6)控制易燃、助燃物:少用或不用易燃、助燃物。加强密封,防止泄漏可燃、助燃物。加强排风,降低泄漏可燃、助燃物浓度,使之达不到爆炸极限。 防有毒有害气体

污水处理站各污水池和污水井内,都有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虽然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但根据危害方式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和易燃易爆气体两大类。有毒气体是通过人的呼吸器官在人体内部直接造成危害的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由于这些气体在人体内部一般起的作用是抑制人体内部组织或细胞的换氧能力,引起肌体组织缺氧而发生窒息性中毒,因此叫窒息性气体。污水井内和污水池中危害性最大的气体是硫化氢和氰化氢,尤其是硫化氢,城市污水系统中都存在。硫化氢的第一个主要来源是城市的石油、化工、皮革、皮毛、纺织、印染、采矿、冶金等多种工站或车间的废水所携带的硫化物进入下水槽后,遇到酸性废水引发化学反应,生成毒性硫化氢气体。硫化氢的第二个来源是城市生活污水、污泥等,在污水井内或污水池中长期缺氧,发生厌氧分解而生成。

鉴于在污水井内或污水池内均有硫化氢出现的可能性,污水处理站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来预防人员硫化氢中毒。

(1)掌握污水性质,弄清硫化物污染来源。排入下水槽工业污水中的硫化物和酸性废水是造成污水井、站内污水池硫化氢超标的主要根源,每个污水处理站都应对进水中的硫化物浓度作化验分析,对超标排放硫化物和酸性废水的工站应采取严厉的监督措施。严重威胁工人生命安全的,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

(2)经常检测工作环境,特别是污水井、污水池。在地下构筑物内作业时,必须连续监测硫化氢浓度。

(3)用通风机鼓风是预防硫化氢中毒的有效措施。通风能吹散硫化氢,降低其浓度,下池、下井作业必须用通风机通风。在管道通风时,应注意由于硫化氢密度大,不易被吹出的情况,必须把相邻各井盖打开,让风一边进,一边出。

(4)配备必要的防硫化氢用具。防毒面具能够有效防止硫化氢中毒,但必须选用有针对性的滤罐。 (5)建立下池、下井作业操作票制度。进入污水井、污水池底部清理垃圾,都属于危险作业,应该预先填写下池、下井操作票,经过安全技术员会签并经基层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立这一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控制下池下井次数,避免盲目操作,并能督促员工重视安全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6)必须对员工进行防硫化氢中毒的安全教育。污水井、污水池内既然存在硫化氢,那么必须使员工认识硫化氢的性质、特征、中毒护理及预防措施。用硫化氢中毒事故教育员工更是必不可少的。 防溺水和防高空坠落

污水处理站员工常在污水池上工作,防溺水事故极其重要,为此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污水池必须加装护栏,栏杆高度不低于1.2m。

(2)上污水池作业人员不得随意跨越护栏工作,如需越栏工作时,必须穿好救生衣并有人监护。

(3)在没有装设护栏的污水池上工作时,必须穿戴救生衣。

(4)污水池区域必须设置注意安全、当心坠落、当心滑跌、禁止攀登警示牌和救生圈。

(5)池上过道不能太光滑,也不能高低不平。 (6)栏杆、池盖、井盖如有腐蚀损坏,需及时调换。 (7)遇雨、雪天气,应及时清除池走道上的积水或冰雪。

此外,污水处理站员工还应懂得溺水急救方法。

污水处理站员工有时需登高作业。例如调换池上电灯泡,放空污水池后在池上工作也相当于登高作业。登高作业应牢记:登高作业“三件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并遵守登高作业的一系列规定。 防雷击

雷击是一种严重的自然气象灾害事故,雷雨天时,个人防雷击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家用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避免使用电话和无线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或其他凸出物体上,切勿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桅杆等尖耸物体。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工具物品扛在肩上。

(10)不宜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

第五篇:放炮事故预防措施

爆破作业被广泛应用于井下采掘生产过程中,如果管理不严,安全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爆破事故与其他事故不一样,其导致事故的主观原因成分较多,客观原因成分较少。只要加强管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杜绝该类事故的发生。我矿为杜绝该类事故的发生,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落实好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爆破前,放炮员必须对爆破工作面进行详细的检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都不准装药放炮,并立即报告队长、班长进行处理:

1)采掘支护落后于作业规程规定,或者支架有损坏,或者留有伞岩时;

2)装药前和紧接放炮前,瓦检员必须检查瓦斯,如果放炮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

3)在放炮地点20米以内,有未清除的煤矸、矿车或其他的物体阻塞巷道断面三分之一以上时;

4)炮眼内发现出水异常、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老空等情况时,都不准装药放炮。

2、确实抓好放炮前安全注意事项

1)放炮前,班组长必须亲自布臵责任心强的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放炮地点的所有道路上担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员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进行警戒;

2)放炮员必须最后离开放炮地点,并必须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进行放炮,放炮距离符合操作规程的要求; 3)放炮器的把手(或钥匙),必须由放炮员随身携带,不得转交他人,不到通电放炮时,不得将把手(或钥匙)插入放炮接线盒;

4)放炮前,脚线的连接工作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放炮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许放炮员一人操作,放炮时,放炮员必须事先发出放炮警号,至少再等五秒才可以放炮。

3、工作面放炮注意事项

回采工作面的爆破工作要作到“五不”、“二少”、“一高”。

“五不”是:(1)不崩坏顶板;(2)不崩倒支柱;(3)不崩动溜子、挤坏油管和电缆等;(4)不留底煤;(5)不出大快煤。

“二少”是:(1)时间消耗少;(2)材料消耗少。

“一高”是:爆破自装率、块煤率、回采率高。

4、确实保证巷道贯通安全

如果巷道贯通措施不力和测量有误,往往会造成放炮崩人、崩坏设备,甚至引起瓦斯爆炸事故。因此,应注意作好以下工作:

1)巷道贯通前,要检查和排放贯通地点的瓦斯,当工作面和贯通地点的瓦斯浓度超过1%时,禁止放炮贯通;

2)独头巷道贯通放炮时,距贯通地点20米时,必须在穿透位臵里外两侧设好警戒,禁止在警戒区内作业和逗留,透位不清,禁止放炮;

3)两头对掘贯通放炮时,当距离20米时,必须停止一头作业,仍然保持通风,由一头贯通,并派专人负责警戒;

4)贯通放炮时,超过贯通距离而不通时,要立即停止放炮,查明原因,重新采取贯通措施;

5)巷道贯通之前,要加设支架,增设顺山棚,摘掉透位外的棚腿,以防蹦倒棚子和蹦坏棚腿,造成倒棚冒顶。

5、特殊条件的放炮安全

穿透老空时的爆破安全:

1)打眼放炮时,如炮眼内发现出水异常,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等情况,都是接近老空的预兆,要停止放炮,查明原因;

2)距离穿透老空15米前,必须先探明老空的来源,以及老空中的水、火、瓦斯等情况,如有水、火、瓦斯等,必须采起有效防水措施,瓦斯排放措施和火区封闭措施,否则,禁止放炮;

3)距离透老空15米前,探明老空情况,由测量工在老空区划上穿透位臵,按穿透位臵采取不同措施,避免放炮时误遇水区和火区;

4)穿透老空时,要撤除人员,并在无危险地点放炮,放炮后,只有查明老空的水、火、瓦斯等情况,确认无危险后,才许恢复工作。

接近水区时的爆破安全:

防治水的安全方针是“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并注意以下事项:

1)编制切实可行的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措施,否则禁止放炮;

2)接近水区时,如发现透水预兆(挂锈、挂汗、空气变

冷、发生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或其他异状)时,要停止放炮,及时汇报,查明原因。情况危急时,人员要立即撤出受水威胁地点;

3)接近积水区放炮时,如发现煤岩松软、潮湿,以及炮眼内渗水等异状,要停止放炮,若在打眼时发现炮眼渗水,不要拔出钻杆,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案例 XX煤炭开发公司“7〃8”放炮事故

一、事故经过及抢救

2003年7月7日19时,卯应良班所有作业人员共9人在井口连队会议室参加连队每周的安全日学习。20时在井口班长卯应良安排放炮员张基坤、职工张永发二人到炸药库领炸药,其他7人一起入井。20时30分到161215工作面回风巷,班长卯应良未到工作面检查工作面安全情况,未召开班前会就进行了分工:3人打炮眼、2人铲煤、2人装车、卯应良和张基坤放炮(两人均有放炮合格证),然后就开始工作。21时30分,张基坤和张永发背炸药到作业地点(161215工作面机尾)。打好两条穿巷的炮眼后,卯应良跟张基坤说:“准备装药”,卯应良做炮头、装药,张基坤充填炮泥。大约23时30分,5条穿采巷道的炮眼都装好了炸药,张基坤安排职工杨小锤到运输上山溜子机头处后,就开始放炮。放

炮顺序:从工作面溜子机头至机尾逐条穿采巷道进行,张基坤联线,卯应良敷设放炮母线和放炮,张基坤每次把雷管脚线与放炮母线联接好后,到放炮地点再把放炮器钥匙交给卯应良,卯应良进行启爆,这样依次放了4茬炮,工作面溜子机头和中段的4条穿采巷道都顺利爆破完。7月8日0时10分左右进行最后一条穿巷放炮时,张基坤正常进行联线,卯应良把放炮母线敷设好后,到161215进风上山上段问职工高庆吉:“你的柱子打了多少棵?“高回答:“打了十多棵”,卯应良就沿进风上山往下走,张基坤把雷管脚线与放炮线联好,退下来7—8米到原穿采巷道的转弯处,卯应良用自己携带的备用放炮器钥匙把炮放响了,此时时间大约是0时20分,张基坤被吓倒在闲臵的溜槽上,张觉得不对劲,放炮器钥匙还在自己身上,炮怎么会响呢?张就喊班长的名字:“卯应良”,边喊边沿进风上山往上爬,张看到进风上山上段有灯光,就问:“班长卯应良到哪里去了?”,上面的人回答说:“他已经下来了”,张立即反映过来,炮是卯应良放的,可能出事了,张继续往上爬,发现进风上山距下面原穿采巷道8米处有一堆煤,上山的左边已被炸成一个长2.0米,深1.2米的切口,上山的煤堆长2.0米、高0.5米、宽1.3米,张立即组织5名职工把煤扒开,扒了6分钟看见了卯应良,又扒了4分钟才把卯应良全部刨出来,当时卯应良的脉博还在跳动、但很弱,耳朵、嘴巴有血迹,现场的职工喊:“班

长——卯应良——”卯应良没有回音,大家一起立即把卯应良往上搬运到161215运输巷,张基坤叫高庆吉、田维元出去向井口调度室汇报,由两人抱着卯应良坐入空矿车,用蓄电池机车牵引运往井口,到了井口卯应良已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通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现场的勘查及认真的调查分析,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是:

1、直接原因

(1)职工违章作业,放炮母线敷设长度太短(只有8米)。同时违反“发爆器的把手、钥匙……必须由爆破工随身携带,严禁转交他人”之规定。两人有放炮钥匙。

(2)现场管理混乱,职责不清,放炮警戒位臵不合理。

2、间接原因:

(1)特殊工种管理存在缺陷。

(2)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差距。

三、事故教训

XX煤炭开发公司发生的这起放炮事故暴露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漏洞,特别是对特殊工种的管理上,教训十分深刻:

1、放炮工作必须严格按《放炮员操作规程》执行,放炮母线敷设长度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敷设够。

2、放炮前,班长必须全面检查作业地点的安全情况,确认无危险后,并亲自派专人到通入放炮地点各个通口的指定安全位臵进行站岗,经班长检查确无危险,并清点好现场作业人数后,方可下达放炮命令。

3、工程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督促连队严格按作业规程的要求进行作业,掌握作业现场情况。

四、防范措施

1、加强对特殊工种的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检查特殊工种执行操作规程情况,并教育他们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2、加大对特殊工种的培、复训工作力度,使特殊工种真正掌握操作技能,达到应知应会的要求

3、加强现场安全检查、监察的力度,及时发现隐患并处理掉。要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4、组织每位职工对自己工作中的违章事件进行反省,总结经验教训,找准存在问题,营造一个遵章守纪、按章作业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质量工作总结报告下一篇:质量安全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