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2022-07-07

第一篇: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Course Design of Data Structure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信息计算、信息安全 总学时数:1周

编写年月:2004年7月

执 笔:刘科峰、李小英、高学军

课程性质:设计(论文)/必修 开课学期:5 总学分数:1 修订年月:2007年7月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本学院本科专业的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数据结构》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应用练习。其目的就是要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根据数据对象的特性,学会数据组织的方法,能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机内部表示出来,并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学时分配

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除了在封面中应有题目、班级、姓名、学号和课程设计日期以外,其正文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需求分析 2. 概要设计 3. 详细设计 4. 调试分析 5. 测试结果 6. 附录或参考资料

三、课程设计教学基本要求

四、课程设计选题

根据教材《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主编)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或选择下列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较综合性的题目,要求通过设计,在数据结构的逻辑特性和物理表示、数据结构的选择应用、算法的设计及其实现等方面加深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1. 运动会分数统计系统; 2. 停车场管理系统; 3. 民航售票系统; 4. 有理数四则运算器; 5. 文本格式化器; 6. 哈夫曼编/译码器; 7. 教学计划编制; 8. 计算机辅助考核系统;

9. 学籍管理系统; 10. 图书管理系统。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数据结构》的配套课程,学完《数据结构》后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

六、成绩评定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质量和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等综合打分。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求学生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可运行的软件系统(包括源程序)。课程设计成绩:上机情况(20%)包括出勤情况、调试表现。设计报告占40%,设计作品占40%。

成绩评定实行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者人数一般不得超过总人数的20%。不及格者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需重新做课程设计,经指导教师考核及格后,方可取得相应学分。有关的考查相关材料(文字材料以及磁盘或光盘)统一妥善保管。

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数据结构》,严蔚敏 吴伟民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数据结构题集》严蔚敏 吴伟民 米宁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设计模式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012)

《设计模式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8600

课程性质:集中实践环节

先修课程:UML建模技术、设计模式 实践周数:1周

学分:1 适合层次:本科

适合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特定设计模式场景、结构、实现、效果的认识,识别一些经典应用(如构件、框架)中的设计模式,或者尝试运用设计模式改造或设计一个简单的具体应用。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课设分为两个层次,分析一个经典应用中的设计模式,或者应用设计模式改造或设计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应用项目,参考题目如下:

(1)设计模式在Fileupload组件中的应用(注:Fileupload是基于J2EE平台的文件上传组件,下载网址为http://commons.apache.org/fileupload,该组件是一个jar压缩包commons-fileupload-1.2.1.jar,该包需要http://commons.apache.org/io:commons-io-1.4.jar的支持。内容包括:(a)分析该组件的结构;(b)分析设计模式在该组件中的应用;(c)举例说明并程序演示该组件的用法)。

(2)设计模式在JDK中的应用(结合JDK源码,分析JDK对设计模式的支持与应用。内容包括:(a)用UML类图分析JDK所支持或应用的设计模式的结构,并与GOF的结构加以对比;(b)举例并演示相关类的应用;(3)至少5种设计模式)。

(3)设计模式在Yazd论坛中的应用(Yazd是一个开源的论坛项目,对多种设计模式有典型的一个应用。内容包括:(a)分析Yazd论坛的结构;(b)分析设计模式在Yazd论坛中的应用;(c)调试演示Yazd论坛)。

(4)设计模式在框架Struts 1.3.8中的应用(Struts 1.3.8是一个开源Web开发框架。内容包括:分析设计模式在该框架中的应用,用UML类图描述你的分析结果,并与GOF设计模式对比)。

(5)设计模式在Servlet过滤器Filter中的应用(注:从设计模式角度分析Servlet技术中过滤器Filter功能的实现机制,并在apache tomcat容器中实现一个具体的过滤器)。

以下属于设计型题目,要求至少综合应用三种设计模式完成相关项目。

(5)文件上传组件的设计与实现(实现一个文件上传到服务器的组件,并用例子加以说明其的应用)。

(6)验证码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设计一个生成检验码的中间件,要求生成的检验码可以是数字、英文字符、汉字或者是它们的混合体,还可以加入干扰信息)。

(8)简单聊天系统设计与实现(应用设计模式,设计实现一个简单聊天系统)。 (9)用户注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设计模式,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用户注册系统)。 (10)网站内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设计模式,设计实现一个网站内容管理系统)。

(11)信息订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注:应用设计模式,设计实现一个信息订阅系统)。 (12)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注:应用设计模式,设计实现一个安全管理系统)。 此外,学生也可以分析其它典型应用中的设计模式;或者改造已有的课程设计,在其中引入设计模式。

三、课程设计的指导

在课程设计提交的设计报告中,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写出项目的分析、设计文档。

(2)对模式、设计模式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等概念加以介绍。

(3)结合具体项目,用UML建模技术对用到的设计模式加以详细介绍,要有关键的UML分析结果,并体会模式应用的效果。

(4)在报告中附上完整的代码。

四、课程设计的质量标准与成绩评定

按所分小组单独进行验收和答辩,特别要求对小组中的每个人分别进行提问,根据验收答辩的情况和课程设计报告的质量综合给出成绩。其中文档成绩占60%,答辩成绩占40%;缺少报告或不按要求答辩验收均以“缺考”上报考核成绩。

报告成绩从文档撰写的工整性、内容的全面性、阐述的合理性、模式应用的正确性等方面加以考虑,依次给予“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答辩成绩从模式应用场景分析、角色设计的合理、模式实现的正确性等方面加以考虑,依次给予“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五、课程设计的工作进度安排

可提前向学生解释大纲及其要求,组织选题;课程设计期间加以指导,最后一天对课程设计结果进行验收(报告和程序)。

六、课程设计的组织管理与要求

一般1人一组;也可以2人一组,自由组合,必须明确的任务分配。完成指导书中规定的实践内容。能够熟练地演示系统,能够回答系统中各种问题。能够排除一般故障,自行解决调试中遇到的基本问题。能够全面总结整个实践过程,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七、其它有关说明

八、参考文献

[1]刘伟.设计模式实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彭晨阳.Java实用系统开发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制定人:彭 彬 2012年10月20日

审核人:付勇智 2012年10月24日

第三篇: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万礼蓉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学模式的选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教学要清晰,教学过程要有效,教学质量要提高,必须正确的理解教学模式并合理运用。

一、英语教学模式现状

当前高职课程教学模式落后,比较单一,没有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记。这不能适应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需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这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许多学生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不大,语言知识掌握与语言实践能力有较大差距。

长期以来,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导入——讲解单词和短语——分析翻译课文中的单句——课内少量的口笔头训练。我院英语教学采用的是2+2的模式。以班级为单位,第一年的两学期里进行基础语言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们通过国家英语A、B级的考试。在第2个学年的两个学期里进行语言知识的实际应用锻炼,使得学生能够将习得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这种模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过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通过学校要求的英语等级考试,但是,最后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的学生却极少。而且,学生口头交流能力未有很大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这种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a. 学生英语水平不一,不利于教师整体教学。

随着大学扩招和各类职业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入学门槛也越来越低,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老师作为指导者,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只能根据班级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来制定教学方法和内容的侧重点,这样就会忽视对英语学习好的学生的提高。

b. 学生阅读能力有一定提高,但是口头表达能力欠佳。 课程课时少,教学任务重,使得课上几乎没有充裕的时间供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有的学生甚至单词的发音都不准确。一部分学生不能用简单的口语回答问题,课堂上害怕老师提问,提问到了,要么英汉结合,要么是拼凑几个单词,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交流了。

c. 第二课堂活动不完善,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持续性。 四个学期的基础阶段教学完成之后,没有了英语课,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就受到了制约,几乎是放任自流。没有第二课堂,学生就没有了语言习得的良好环境,其英语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目前这种状况,若不加以改变,将很难培养出适合社会和专业需求的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人才。

二、实施新模式预计达到的目标

1、提高学生英语A级、B级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同时,提高英语四级和六级的通过比例。

2.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英语交流。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课堂上由“教师讲授”转变为“学生参与”。

三、实现目标的分阶段安排计划及具体措施 1. 分层教学模式

学生刚入校的时候,英语水平高低不一;有的同学想升本科,英语成绩很重要,而有的同学既不想升学,毕业后用到英语的机会也不多。为了保证最佳教学效果、优化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a. 水平测试

水平测试在新生入学后马上进行。考虑到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生源英语水平普遍下降的现实,测试的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上,包括音标、词汇和语法。在测试题型上,选材和设计题项十分重要,正确答案应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正确的阅读技能,而不能靠常识和背景知识或猜测而得,干扰项应当起到干扰作用。随着考试的进行,我们可以适当地增加填空题、简短回答、完型填空。

b. 层次划分

根据学生测试的英语水平,可以划分为A、B、C三个层次: A:该层次学生占全体新生的15%。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毕业时应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或以上水平。

B:占年级绝大部分。要求掌握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毕业时达到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测试A级水平。

C:剩下的学生要求掌握教材内容,毕业时达到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水平。

c. 升降级考核

定期进行测试,随着学生能力及成绩波动,对三个层次进行调整,这样既可以鼓励低层级的学生刻苦学习,不断进步,也可以让成绩好的同学随时保持警惕。

2.实践教学模式

现有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认识不足。当今的英语教学,应打破传统模式,通过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多种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

每单元进行一次和单元内容相关的口语表达练习。提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其课下去积极准备。练习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英语对话、英语情景短剧、演讲、辩论等。根据学生表现进行打分,算作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练习之后老师进行讲评,以便学生在下次的练习中能够有所进步。

3.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既可以节省课堂学习时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步骤为:布置任务——课上检查——讲解分析。

例如,新单元的话题是文化差异,在讲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思考:你所知道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哪些?这样就会激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自主探索性的学习,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为了推进这种模式,一定要加强检查力度。这种模式同样可以适用于口语课,口语课后,教师可以布置给大家组织对话的任务,给出当日学的重要句子和词组,让学生课下两人一组组织对话,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但是重要的句子和词组必须用上。这样,让学生自主学习,对于知识有所准备,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改善以往的“教师讲授” 为主的教学,让学生切实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第四篇:《展示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入门指导课程。旨在介绍建筑方面相关知识,并能独立进行建筑物的速写。

二、课程目标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地位:平面与立体构成是本专业一门基础课程,作用:平面与立体构成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基本功

三、学情分析 理论与实训相结合。

四、教材分析

展示设计课程是目前国内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一门主干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设计课程,国外这一专业的教学体系已相当完善,从展示的策划,设计到展示技术,材料御用,施工工艺,每个环节的教学与市场运用体系衔接的都很紧密。具有实际工程经验的从业教师,完善而规范的实际市场体系,为其专业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良性的设计市场课堂,相比之下,国内本专业的教学仍处于一种脱离市场,缺乏时间的“纸上谈兵”状况。

五、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 难点:准确表达感受的艺术技能。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理论讲授

2、教师示范

3、学生实训

七、过程设计(重点之处) 第一章 概论

第一单元 展现原理(5分钟)

展现原理是展示`设计的原理之一。通过本单元学习和体察课题的展开去认识、体会和解析展现的行为和动机,从人类各种活动中领悟展现所体现的广泛含义,把握展示艺术形成的条件的规律。 一.展现行为的来源

展现行为的根源是满足人类社会交往和沟通的欲望,而展示的本质就是展示行为的更加意图化。 二举例说明——天坛(10分钟)

五百多年来天坛是中国历代统治阶层举行各种宗教活动和其他仪式的重要场所。长期以来人类为了获得某种精神是的满足,筑起神坛,设置神像,祭祀鬼神。这是人类社会展现 其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也是人类最古老的展示行为。 三.展现的行为(10分钟)

生活是许多围观现象细细分析颇有启发:首先诱发围观的原因多半是突发事件或是奇观的现象,其次随着事件结束和好奇心的满足而散去。从围观现像中我们看出事件,物象是围观的诱因和前提,而围观的人对事物和主动反应和参与导致围观的形成结果

四.打开的艺术(10分钟)

中国传统书面的装裱与收藏有着极其独特的方式:收藏时卷起。观看时再展开挂上。这一卷一开从本质上体现了展现的动作壮态。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用具如包装盒,工具箱等都是展现动作原理的最佳运用。

五.广义的展现(15分钟)

行为艺术是当代颇受欢迎的一种形。行为艺术家喜爱用物体装置作品,强调作品的场所,80年代曾流行一时的"大地红伞艺术"不仅展现了行为的魅力而且使行为艺术更加贴进百姓民从。透过变个现象,我们看到"展现"显出的宽泛含义,欣赏到人类基于不同的意图而选择展现行为方式所体现的价值。 第二单元 空间原理( 2 学时)

空间是构成展示设计的基础原理之二。通过对空间原理和分解练习把握构成空间的基本规律,掌握组织空间、分隔空间的的基本方法,增强意识,提高对展示空间艺术的认识。(5分钟) 一.展示空间形成的条件

展示活动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具备展示其事物和观看所需的特定场所,即:空间 二.辩证空间

形形色色的空间概念都可归结到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那段富有辩证哲理的话:捏土造器,其器的本质不再是土,面是当中产生的空间,反之其器破碎,空间消失,其碎片又返原为土的本质。(5分钟)

三.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情侣打着雨伞走雨中,伞下形成了无雨的空间,收起雨伞,这个有限的空间瞬间消失,溶化在无限的自然空间里,就得无影无踪。同样,当茫茫在海里漂泊的孤舟找到渴望已久的绿洲,心理充满了依靠之感,空间的积极性就在于此。 四.功能空间与结构空间

从广义的角度看,所有的建筑空间都是一种容器,它不仅容纳物和人,而且为人的活动提供了必须的空间。不同的物需要不同的容器来盛放,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空间尺度、形状和结构,反之,不同的空间结构和组织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大自然中许多物质的结构启发我们对空间形式的创造,蜂巢就是一个非常完善、合理的空间结构形式。 展示专项设计(讲授2学时,上机2学时) 道具原理

道具原理是展示艺术重要的物化原理。通过对构成展示道具的基本形。态元素进行分解练习,从功能和艺术两个方面把握道具设计的基本规律和艺术道具的创作手法,为展示艺术设计的深化奠定基础。 一.道具的原理 1. 承载道具

茶器上放着托盘,托盘里盛着水果;菜农将箩筐反扣在地,筐底朝上摆着买品,小贩在地上铺块"蛇皮袋"再放上物品,不停的吆喝。这里的托盘,箩筐和"蛇皮袋"都是置放物品的"台"。 2. 贮藏道具

日常生活中贮藏用的箱子大多是封闭而看不见的内的,展示用的箱子和匣子必须是透明的,其目的很简单,不仅要将展品封闭、保护,而且要看得见,称之为展柜。展柜根据不同用途分为桌柜、立柜、壁柜等,贮藏性道具多用于博物馆展示和商店陈列。 3. 陈述道具

同其他展示道具不同,陈述道具是由展示物自身的形象来表达并进一步的说解。通常采用模型的方式来表现实物不宜表示的信息。例如透明外壳的汽车模型和采用剖示方式 展示的动植物模型等。陈述性道具是实物展示的一种补充方式,是展示内容深度传达的途径之一。 4. 表现道具

中国传统艺术相声以其"说、学、逗、唱"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双人相声中分为"逗哏"和"捧哏",所谓"捧哏"不是简单的配角,"逗哏"的表演好坏与其"捧哏"的发挥和烘托分不开,两者如红花与绿叶,骏马与好鞍。生活中还有"托儿"一说,如果褒意的理解也应该是特殊的"角儿",其价值在于它的艺术性的发挥。我们讲表现性道具,可理解为烘托性的艺术道具,它与其他功能性道具的区别在于它的艺术性表现。例如,采用比喻、夸张、象征、解构和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来进行道具的设计和表现。

展示专题设计(讲授1学时,实验3学时) 展现的艺术

展示的艺术手法是展示设计总体效果的重要体现,出是展示创作的精髓所在,通过学习和主题性课题的创作练习,从内容到形式,从故事

文本到模型化的体现,全面的展现的艺术 1. 传达的艺术

展示活动的内容非常广泛,无所不容,但无论何种内容,无论内容多和少,都有各自的主题和信息构架,其目的也只有一个,即:通过展示活动去传播自己想传播出去的东西。而所谓系统化,就是明确目的的前提上,通过对资讯的分析,确定主题并对信息重新疏理、组织和进行系统化的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空间和道具的设计。就像表演的剧本,从故事到分镜头,从人物到场景等等,我们称之谓"展示文本"。从传播学的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理解为对信号(展示内容)的重新过滤和重新编码,并通过对编码后的信号过行放大再传递出去。这种信息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系统化的处理和设计过程。 2. 包装的艺术

包装的艺术狭义是指为商品销售做推广,其作用是强化信息,提升商品形象。把商品包装的艺术手段引入展示设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展示内容有目的的进行单元化信息整合,也可以理解为对系统框架下的子系统进行组合,作为一个单元来设计;另一层的意思是空间、道具和图文等到造型要素进行集合化设计,突出重点,强化视觉传达效果。集合化的展示设计就是一组统合的展示装置,内容完整,造型统一。 3. 广告的艺术

"广告是推销术"、"广告是一种市场策略"、"广告是信号放大器"、„„不同的广告定义,从对商品角阐明了广告艺术的功能。广告作为商品

(或服务)的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对商品信息传达和商品(或服务)形象的传播有着积极的作用。展示活动中,尤其是商业目的展示会、博览会、其商业信息和品牌形象的传播尤为重要。另外,一些大型会展台众多,又是一些开放式的空间,展台设计院必须强化形象,加大视觉冲击力。

展示设计实例方案讲评(讲授2学时,实验2学时) 好的展示

1、完整性标准

整合而统一,是展示艺术的首要标准。形态统

一、色彩统

一、工艺统

一、格调统一。总之,好的设计在艺术形式的秩序方面,都是十分明确的。

2、创造性标准

任何艺术活动的终目的都在于创造。创造是新世纪的主要特征。展示设计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创意的新颖和艺术形象的独创性。

这个独特的形象给人以冲击、给人以震撼、给人以刺激,令人过目不忘,发挥最有效的市场作为,实现最有效的形象传播。这种创造涉及到形式的定位、空间的想象、材料的选择、构造的奇特、色彩的处理、方式的新颖„„。

3、时代性标准

也可称为观念性标准。时代的观念浸润着展示艺术设计的每一个细胞。在当代,展示设计应体现如下几种观点:新的综全观念、人本观念、时空观念、生态观念、系统观念、信息观念、高科技观念等。

具体地讲,应注意下述五个方面貌一新: A、空间环境的开放性,通透流动性、可塑性和有机性。给人以自由,给人以亲切,让人可感、可知、可以自由进出入,参观和交流。

B、实现展品信息的精典性原则。严格落实少而精的要求。

C、实现固有色的"交互混响"的统合色彩效果,重视对无色彩系列的运用。

D、尽量采用新产品、新材料、新构造、新技术和新工艺。积极运用现代光电传输技术、现代屏幕映像技术、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技现实的成果。

E、重视对软体材料的自由曲线、自由曲面的运用,追求展示环境的有机化效果。

4、行业性标准

也可称之为功能性标准。主要是讲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性问题。"冶金"业的展台设计与"日化"业的展台设计不可能是一样的。

5、文化性标准

设计要有突显的风格和品味,其中地域和民族性的文化传统应当有自然而然的表现。体现出历史继承下发展的有根的特征。

6、环境性标准

这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是任何一个美的客观存在都是在特定环境中实南的,好的设计必然是在充分研究"街坊四邻"、四周环境后的产物,必须与环境在形式上达到"相益得彰":其次是任何一个好的设计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都得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的要

求。

八、教学建议

1、多动手训练

2、多阅读相关书籍

九、考核方法与手段

1、平时成绩(作业)占30%

2、期中考试成绩占30%

3、期末考试成绩占40%

4、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0.3+期中考试成绩*0.3+期末考试成绩*0.4 考试题型

制作一幅展示设计作品

第五篇:《教学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之课程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为了了解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和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学习指导、个人发展工作。本组设计了这份问卷。本问卷采用无记名的方式,您所填写的任何信息我们都将保密,请您放心填写。请您在所列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谢谢!

1、 你目前对《教学系统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状况是怎样的?

A. 对所学的内容没一点印象

B. 浮于表面,未深入理解

C. 对所学内容比较熟悉了,能对以后自己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D. 对所学内容很熟悉、通透

2、 课前你有进行预习吗?

A.从不B.偶尔C.经常

3、 你对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都有清晰认识吗?

A.不知所云B.模糊不清C.清晰认识

4、 课堂中,你希望老师对你经常提问吗?

A.希望B.不希望C.无所谓

5、 学习过程中,希望以何种方式与老师、同学交流?

A.面对面B.电子邮件C.在线讨论D.其他

6、学习过程中,希望课后获得哪些帮助?(多选)

A. 图书资料B.电子教材C.在线讨论D.课件下载E.在线视频F.其他

7、你认为以下哪种动机是你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动力?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

8、 希望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

A.课堂讲授B.自主探究C.小组讨论D.小组协作

9、 学习理论知识时希望老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

A.教师主讲型B.课堂讨论型C.案例分析型 D.其他

10、你喜欢进行案例学习吗?

A.喜欢,学习时就没有那么枯燥了

B.不喜欢,不知道有什么用

C.说不清楚,看老师讲的好不好了

11、希望在哪种教室学习我们的课程?

A.普通教室B.多媒体教室C.多媒体网络教室 D.无所谓

12、你觉得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清晰地将课本内容陈述出来吗?

A.能够清晰地呈现课本内容B.不能完全呈现课本内容C.不知道

13、比较喜欢哪种类型的练习?

A.简答题B.讨论题C.论述题D.其它

14、你希望以什么方式对这门课程进行评价? A.试卷考试B.写课程论文C.其它(并在横线上注明)

15、你认为怎样才能将这门课程学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填阅了这份问卷,谢谢您的合作,祝您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上一篇:举足轻重成语故事下一篇:课程设置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