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电影院观后感

2022-07-17

第一篇:天堂电影院观后感

天堂电影院观后感

人生,电影

————《天堂电影院》观后感

记得有人说过,电影就是另一种生活,或者说,是另一种生活状态。喜欢电影,因为对艺术的欣赏和热爱,喜欢陶醉于一个更精致的现实世界中,让我哭、让我笑、让我感动。一杯茶,一份点心,一部电影,三样东西加起来就是一个美好的周末。

《天堂电影院》正如名字一样,是对曾经的美好的怀念。讲述的是一个西西里岛热爱电影的小屁孩成长为一个知名大导演的故事,但是重点不在于多多的成就,他与埃弗雷多的忘年之交,这段友谊体现的导演想要表达的思想才是亮点,当然,这部电影也是很好的电影发展史剪影,有着浓郁的意大利式宗教气息和淡淡的乡愁。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部电影,我有自己的理解。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热爱的东西,可以是摄影,可以是园艺,可以是可爱的动物„„千奇百怪的,什么都有。每个人都不同,每个人所热爱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尊重,有一句话这样说:被人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电影中多多热爱电影,他坚持了,从他还是一个给神父敲铃的小童到偷拿胶卷差点烧掉房子到因为拍摄短片遇到自己心爱的姑娘到失恋到离开家乡,到很久很久以后,到他的妈妈已经从中年美妇变成一个苍老的妇人„„

在追求梦想的开始可能仅仅出于喜欢,就像多多不听埃弗雷多的话,不相信胶卷是易着的,偷拿了被剪辑的胶卷,没想到真的着火了,妈妈很生气,哭着打多多,并呵斥埃弗雷多,叫他不要带坏小孩子。

追求自己喜欢东西的道路上的第一步因为犯了错就被自己最亲近的人阻挠了,但是,因为多多的年少,不会就此罢休。在考试过程中,多多抓住了一次机会,用答案换取了学习放映电影的机会。事在人为,我们都经历过,拼命想办法,试图离梦想更进一步,然后欣喜若狂的开始自己的寻梦之旅。但是,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往往是成功者,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却在中途夭折了。对于电影,我想他是爱恨交加。如果不爱,他就不会将曾经剪下来的接吻镜头一一收藏,并且最后送给同样热爱电影的多多;如果不爱,他不会直到生命的尽头才走出那个狭小的放映间;如果不爱,他更不会明明知道这种命运的悲剧性却还是那么走了下来。但同时他也恨,恨他不能走出这个放映间,恨自己不能放下电影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追逐自己生命更广阔的空间。但是他从10岁起就走进了放映间,并没有好好上学,也明白自己能力的有限性,可是他不想多多也像他这样,应该去追寻更美好的生活。“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苦多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多多说要放弃学业当放映员时,他对多多百般劝说:“不,别这样,不上学你将来会后悔的。这并不是你真正的工作,现在天堂需要你,你也需要天堂,但这只是暂时的。

有一天,你会去做其他事情,更重要的事情。相信我,世界上还有许多比这更重要的,重要得多的大事。”艾费多知道自己再没有圆梦的机会了,他要多多去圆梦,也是去圆他自己的梦。他不希望多多在途中被打扰,因为他可能会半途而废。于是,甚至不惜于破坏多多与艾莲娜的爱情来表示对梦想的虔诚,为多多画出这样一个美丽的梦境,将多多送了出去。他知道人在梦想里是不能被打扰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艾费多断送了多多的爱情。他在车站送行的时候狠狠的抓住多多:不准回来!不准想我们!不准回头!不准写信!不准妥协!忘了我们!于是,多多离开了,并且正如艾费多所希望的一样,几十年来都没有回过小镇,拥有一片属于他的美好天空。

最后多多回来的时候,正是电影院要被拆除的时候,当他看着艾费多留给他的遗物时,看着那些艾费多收集的吻戏胶片,往事一点点重现,免有些伤感惆怅。当多多再见到艾莲娜时,逝去的爱情,终究还是逝去了的,拥有的只是曾经的美好。但是,如果当初多多为了爱情坚守,不曾离开,那会是怎样,他会拥有怎样的人生,他会后悔自己曾经没有去追逐梦想吗?正如艾费多所说:“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苦多了!”电影其实是将平淡无奇的镜头都剪去以后的人生,所以我们注定不能停留在某一刻的美好里,不能定格在胶片里,也不可能像电影里一样充满着丰富的故事情节。生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是时间的推移,我们总要向前走,不能停留。每个人都必须经历成长。从天真无邪走向美好理想,再经历理想的实现或者破灭;从童年走向青年、中年,直到老年;从离开家人到重返故乡;从对生活的迷惘,不知方向到做出选择,并且一路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第二篇:《天堂电影院》观后感七年级作文

《天堂电影院》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该片讲述了由萨瓦特利·卡西欧扮演的多多,喜欢看放映师艾佛特放电影,在胶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天堂电影院》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天堂电影院》观后感1

元旦休息了两天,持续的冷空气终于凝结为片片落下的雪花,20某某年末迎来了武汉的第一场雪,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雪。中雪从29日夜晚一直下到30日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因身体欠佳,我无心也不能走出门外欣赏这难得的雪景。从阳台望去,可以看到雪花纷纷扬扬,楼下地面上早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连成一片,分外壮观、耀眼。

百无聊赖中我从电视中翻出高分电影之一《天堂电影院》,片长近2个小时,还好,一直卡卡卡的网络还算争气,居然没有卡,让我顺利看完了这部影片。

《天堂电影院》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该片讲述了由萨瓦特利·卡西欧扮演的多多,喜欢看放映师艾佛特放电影,在胶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影片所讲述的是一个成长在意大利南部小镇中小孩子的童年和一段无果而心碎的初恋故事。多多是个古灵精怪的小孩子,而艾佛特则是“天堂乐园戏院”的放映师,因为对电影热爱,使得他们建立起来亦师亦友的感情,成就一段非凡的忘年友情。

放映师艾佛特是小男孩多多精神上的引领者,在多多的童年、青少年、成年,甚至是老年,一直带领着多多成长。在他死后,他留给多多一个礼物:一盒胶卷,似乎遗忘和阻断的三十年慢慢地回忆在功成名就的老年多多心中回忆起来。

童年的多多不仅喜欢看电影,还喜欢看放映师艾佛特“剪”电影:在40年代的意大利小镇上,电影在放映之前都要经由牧师检查,把认为观众不宜的镜头(比如接吻戏)严格地剪掉之后,才可以放映。所以,观众每当发现接吻镜头又被删去了的时候,就会全场起哄、甚至吐口水;而放到煽情的段落,观众们又会集体嚎啕大哭,总之电影院里总是热闹非凡。随着所放映的影片中剧情,带给小镇人们无限的快乐和忧伤。

多多在艾佛特不注意的情况下,把一些剪辑掉的胶片收集起来,和他的爸爸(战争中阵亡)和妈妈的合影一起藏到他的小盒子里。他的理想就是成为像艾佛特那样当个电影放映师。他每天来放映室跟艾佛特学习电影放映。好心的艾佛特为了让更多的观众看到电影,搞了一次露天电影,结果胶片着火了,多多把艾佛特从火海中救了出来,但艾佛特双目失明了,不能继续放电影。多多成了小镇唯一会放电影的人,他接替艾佛特成了小镇的电影放映师。

多多渐渐长大,他爱上了银行家的女儿艾莲娜。初恋的纯洁情愫美如天堂,这对身份差异的情侣的海誓山盟被艾莲娜父亲的阻挠而隔断了,多多去服兵役,而艾莲娜去念大学。在艾佛特的劝说下,伤心的多多从此离开小镇,追寻自己生命中的梦想。

三十年后,成名的多多(成了一名著名导演)回来向他的老朋友(艾佛特的葬礼)做最后的告别。也找到了初恋艾莲娜,与她相会后,才明白这段错过的爱情一直是彼此一生中的最爱和唯一的爱。遗憾的是他们只能永远的错过了。艾佛特留给他一份礼物,原来是当初被镇上的检查员勒令剪掉的吻戏胶片。看着这些镜头,多多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理解了生命中的一切。

耳边响起艾佛特对多多的教诲。每一句都是那么振聋发聩。

“不要在这里呆着,时间久了你会认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一个人不勇敢跳出舒适圈子,也只能坐井观天,也只能固步自封。

“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苦。”

电影永远是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着。欢喜和悲伤的结局都可以一次次重新改写。而我们的人生和生活,比电影苦多了,错过的爱就永远错过了。一个人要经历诸多的磨难与困苦才能长大,才能感知生命的厚重与不易。

“不准回来,不准想到我们,不要回头,不准写信,想家时候熬住,忘了我们。要是你失败逃回来,不要来见我,我不会让你见我,懂吗?”

为了梦想,为了事业,为了生活,为了生存,在外漂泊的人们要熬住多少不为人知的孤单与寂寞,忍住多少深夜痛哭的泪水,在心底偷偷地思念分离的亲人、恋人……。梦想的实现,天时、地利、人和、机遇、才华、努力和背景关系等等又需要诸多的条件才能成功。那个曾经为梦想豪情万丈的我们,最终成了一个平凡的人,岁月的洗礼下,甘于平淡,接受平凡。并努力做一个平凡的人。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那些快乐、幸福、悲伤、忧愁的日子,也都深深地埋藏于岁月中。

没有遗憾的青春不是青春,没有遗憾的人生不是人生。

谁是我们思想上的引领者?谁是我们灵魂的摆渡者?如今生活的浪潮把你、我冲散在哪里?

《天堂电影院》观后感2

人是靠记忆活的,虽然没有记忆也可以将就活下去,虽然有新的朋友,居所,爱情,工作,新的电影,食物,新的香水味道。但是人是靠记忆活下去的。这个世界比想象中残酷,也比想象中温柔。那些过去的温存的记忆像取之不竭的燃料一样,让我们在寒冬般孤独的人生路上硬着头皮走到现在。

你曾怀揣梦想,离开家,离开父母,朋友,你爱的人,那些怀有莫名其妙感觉的姑娘和少年,你还记得那些闪光的日子,鼓起勇气伸出的手,那些焦躁的街上飘过的流行音乐,拖的好久的夏天的黄昏,黑夜迟迟不来,手拉手的影子就被夕阳拖的好长。

你终究还是会离开。你知道人必须往前走,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会陷下去,去到想象中的广阔天地大干一场吧。走的时候不会悲伤,人生刚刚开始,一个阶段过去了,新的阶段在转角等着。于是心安理得地走下去,在新的环境遇到新的朋友,有了新的追求,有了更高的眼光,拥有的仿佛很多,淤泥仿佛是过去,目标越来越近,成功指日可待。

然后呢。到达了下一站,忽然不知道去哪里乘下一班车,站台上空无一人。这个时候明白过来,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奔跑还是漫步,始终都会到达这里。那时候你笑着,口口声声说的,车到山前必有路,路是有了,只是该走哪一条呢。每一条路又将通向哪里。

你在站台坐下,回顾来时的路,你发现那些踏实的步子,一个个在这条道路上留下的脚印,你默默数着,回忆起他们的样子来,陪你走到现在的,广阔天地里的战友,那些靠得住的叔叔,心肠好的阿姨,室友,同学,点头之交,喝醉了聊起故乡的朋友,那些或欣赏或讨厌的老师。

你能模糊想起他们的脸,但是你却叫不出他们的名字。

你像是浮在海面波涛上的小船,随波逐流,无处停靠。

这时候,你选择回到一切开始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循着来时的路,去寻找最初的梦想。你回来了,记忆沸腾起来,那是灵魂一直栖居的地方。一样的阳光晒在一样的柏油马路上,沉甸甸的岁月从上面走过,一嗅还是原来的味道,即便有淡淡的苦味,你知道,那不是沧桑,就是眼泪。

你鼻子一酸,坐在马路边哭了。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你像个孩子一样无助。

记忆如一双粗糙的大手抚在你的胸前,好了好了,好了孩子。一切都变了,一切也都没有变。

走了千山万水,你以为走出回忆的怀抱会有新的温暖,你以为人生可以随意按下restart键重头来过,你以为所有的过去都可以轻易否定,第二天就能在崭新的太阳底下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其实,过去,回忆,一直在那里,一直没有离开,走远的是你自己。那些快乐,伤痛,那些随风而逝的诺言,那些青春缤纷的日子,那些真诚的微笑和泪水,那些微不足道的幸福,它们一直都在你的身边,永远烙在你岁月的丰碑上,见证你曾走过的每一段坎坷的道路。

人生一如奔驰的火车疾速驶向未知的远方,而记忆则如铁轨一样长。

面对过去,然后,走向未来。

《天堂电影院》观后感3

《天堂电影院》主要是讲述一个电影导演的童年、少年一直到成年后成名了的经历。里面所包含的人生感悟不需要用语言来修饰,无论哪个角度,它都称得上经典之作。

电影开场不久,这个长着一对招风耳,有一双聪明大眼睛的小男孩多多,他总是仰起头和大人说话,总是弄一些小把戏使大人们又好气又好笑,拿他无可奈何,因为他那么小,那么聪明,如果我是艾佛特我也会佯装生气地把他抱在桌子上,并一本正经地说:“在我踢你屁股之前,快点跑回家去,别再找麻烦了!”在那个镇子,人们都亲切的叫他多多。多多在教堂里给神父当小祭司,这个教堂前有座“天堂电影院”,放映的电影都要经过神父的审查,电影中的接吻镜头一律被神父视为“色情”而摇动手里的铃铛通知艾佛特统统剪掉。小多多饶有兴趣的偷看神父“审片”,他闯进放映员艾佛特的工作间,要求将剪下的胶片送给他,而艾佛特却没有答应。村里人热爱电影,天堂电影院是他们生活中唯一的快乐源泉。在艾佛特将快乐带给更多人的时候,自己却遭遇不幸,放映中的胶片起火,凶猛的火势蔓延到整个电影院,在人们纷纷忙于逃命之时,弱小的多多勇敢的从火海中将艾佛特救出,然而老放映员从此失明。在一个足球彩票中奖者的资助下,新天堂电影院落成,年幼的多多接替艾佛特成为新的放映员。胶片缓缓转动,多多随一幕幕电影长大。青春期美好而残酷的来了,多多爱上了银行家美丽的女儿艾琳娜,注定的,这是一场失败的痛苦爱情。艾佛特劝多多离开村庄,在更广大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理想。三十年后的多多成为著名的电影导演,回到村庄已物是人非。最为亲爱的朋友艾佛特已然谢世,初恋的艾琳娜已为人母,天堂电影院也在一声巨响中夷为平地?唯有艾佛特留给他的礼物——那些当年剪下的接吻镜头胶片让他含笑而泣。光影交错之中,多多理解了艾佛特说的那句“人生不是电影”。从《天堂电影院》里我看到了,电影人对电影的执着,观众对电影的痴迷,而那些不喜欢电影的人对它却是厌恶;以及人们对电影的态度,从牧师要求将接吻、暴力的情节剪掉,到遵从电影本来的样子,这也仿佛代表了时代的开放与进步;从小男孩偷看电影,到放电影,再到成为导演,这些都是电影给人们的改变;还有当人们在露天的广场看那放在楼墙的电影,你说他可笑吧,却又让人感觉温馨,看到人们满足的笑脸,也会让自己开心。我们的人生有很多种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追逐有时候成为了一种习惯性的动作,而被我们追逐的是在前面为我们领路的那个人。直到有一天,前方的那个背影变得苍老无力,我们不再追逐,而是踏着他们的肩膀奔向自己的梦想。还记得艾佛特在近似于逼迫地送多多离开自己的故土时,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小子永远不要回来!三十年都不要回来!我不愿天天听到你的声音,我希望听到别人谈论你的声音!”。听完了便被这句话震撼了,也许让我动容的并非这句话本身,而是潜藏在这句话下面艾佛特对多多直接且真挚的爱。

这样的爱在影片中贯彻始终,那是一次又一次催人泪下的美好。

《天堂电影院》是每个人的童年,每个人的家乡,每个人的初恋,是最后绵绵长长一直伴随到死,渗透到了血液里灵魂里的记忆和感觉。看完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竟然不知不觉,影片留给了我们那么多的回味,比如电影院里放映机出口石狮子头的特写;影片开始不久,当门铃响起,正在织毛衣的母亲起身去开门“我知道一定是多多回来了”,多多与母亲相拥,那团白色的毛线从楼上绕到了院子;还有一位在电影院中逝去的观众,当再去拍到那排座位时,上面有一束鲜花,代表着那位观众还在全神贯注地欣赏电影;还有一位估计看过N次同一部片子、对台词已经记得滚瓜烂熟的观众总是在电影中的演员说出话之前准确无误地说出台词,连结束都不放过。在记忆的眼中,来到天堂影院的几乎每一个人都可爱,总是来晚迟到的老头,愚蠢而善良的售票员,总是爱在座位上呼呼大睡的中年汉子,当然,除了那个坐在楼上包厢,充满恶意与鄙视向下吐痰的“绅士”,最后,他终于被来自下面的一包大便击中面孔,吵吵嚷嚷的意大利乡村居民,就如拿波利民歌般浪漫开朗,在放映卓别林的电影时,所有的人都在笑,镜头一个个缓缓移过在那些开怀大笑的面孔,这些镜头或让人捧腹大笑,或让人深思感动,而更多的则是一种真情的流露,真实与艺术的高度结合。

虽然这只是部电影,但是我学到了如何对一部电影进行赏析,如何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评价,这些知识对以后的生活一定会有用的。

《天堂电影院》观后感4

小男孩多多和电影放映员艾费多因电影结缘,成了忘年交,艾费多因放映机着火导致双目失明,小多多接替了放映员的工作,知道他成年。通过小镇上的电影院,和形形色色观众的描写,也反映了电影的发展,那时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电影院成了孩子和大人们为数不多的娱乐之一,伴随着人们的喜怒哀乐。

小时候聪明可爱,年轻时沉稳热情,中年时取得成功,这就是小多多的成长轨迹。成功的代价就是与亲人多年的分离,直到艾费多去世,他才回到家乡,当年的天堂电影院已经要被拆除,当年的经理、牧师和观众们也都渐渐老去,一个时代就这样过去了。当年的可爱淘气小多多也变成深沉稳重,完全没有了当年孩童时的影子,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经历,鲁迅先生说过“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这段话用在这里可能不太恰当,有一些贬义,但中年的多多没有了孩童时的灵气、年少时的英气,让人感觉到只是人到中年的暮气,虽然他可能事业有成,但没有了从前的快乐,看着有一些伤感。

影片还讲述了多多和银行家女儿艾莲娜的爱情,他们热烈的相爱,却不能最终走在一起,因为家庭的原因,离开家乡之后,多多换过许多女人,但他的母亲说他都不爱她们,就像《霍乱时期的爱情》,主人公弗洛伦蒂诺没有得到费尔明娜的爱情之后,通过各种手段换了不同的女人,但他的心却一直在费尔明娜那里,多多也是这样,一直忘不了艾莲娜。

《天堂电影院》观后感5

已经很多年没看电影了,说起看电影,哪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那时,镇上村上还都有流动的电影放影队,每到过些传统的日子,都会在干燥的田里或是在村里的晒谷场上架起排栅,挂起银白色的屏幕,让几个小村的人都为之兴奋电影准备要上映了……

自从镇上的放映队解散后,电影院也被改为厂房了,之后看电影的机会失去了。作为一名穷学生,到万达或中华这些影院看电影是奢侈的行为。家里没有电视和DVD,就更别说电脑这玩意了。好不容易上到大学,偶尔在在宿舍看上几部,也纯粹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而下载来的美国大片根本引起不了我的兴趣。况且更多轰动是炒作出来的,更找不到儿时看电影的感觉。就这样,我期待电影的热情在一天天的降温,现在都不敢跟人提我其实也是个电影爱好者。起码还算个从内心期待着能再电影院看上电影的电影爱好者。

怀着多年的期待,机会来了,选修课居然有《影视欣赏》这么一门课。二话没说,选了这门课。是黄丝雨老师上的课,感觉还不错。教了许多有关影视方面的知识。推荐给我们看的几部电影都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但我最喜欢《天堂影院》这部,他让我找到了儿时的感觉,能给我的是心动与震憾。故事说的也是一个小朋友,多多,后来成为了着名的导演,可是是以失去他最爱的女孩为代价的。片子的前半段似乎很沉闷,除了一些意大利式的幽默外,没有太多有意思的东西。所以,当看到老艾弗达故意藏着女孩给多多的信,而让他们两个失去联系时,我还在猜忌这个老家伙搞的什么名堂。

然后,又是很多年以后,长大的多多要出去闯世界了。当了几十年电影放映员的老艾弗达语重心长的教导道,人生不是电影,没有那么多浪漫的东西,所以你以后应该怎样怎样。这样的一句话,从一个电影中人物的口中说出来,感觉多少有点怪异。但是,突然间就明白了,明白了老艾弗达的良苦用心,也明白了导演的良苦用心。其实给我最大冲动的是:“衣锦还乡”之后的种种感觉。主角演得淋漓尽致,加上“得天独厚”的背景音乐,我被深深地迷住了!三十年后回到故里,物是人非,给自己的无耐、令人向往的一幕幕在自己的脑海里重现,栩栩如生。虽然镜头上没有这画面,但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这些许许多令人感动激动并且悸动的画面。真的体会到了。多多的功成名就,这种感觉就是我最期待的感觉,虽是以牺牲失去他最爱的女孩——艾琳娜为代价,我认为是完全值得的。不单是在一个久经世故的老人看来,一个男人的生活应该是以事业成功而不是爱情美满为导向的。或者至少,他认为少不经事的感情是不成熟的,而伴随着事业成功而来的,少不了爱情。所以,出于对多多的关心,老艾弗达选择了让他放弃一份可能会拖累他的感情。但是多多是怎么想的呢?对于老人替他作的选择,他是感激,是愤懑,还是无可奈何?但至始至终认为,都是值得的。

我也渴望成功,成功之心在心底从未泯灭。能成为像多多这样的人,如此人生也没什么遗憾了。导演表现出来的多多:事业成功、爱情也算是常青了,毕竟艾琳娜还是深爱着她(况且这么多年也末曾是一个人孤单地生活着),这是可以肯定的。相爱并不一定能在一起,这让人感觉到很真实,现实就是如此,也就是人们常提的爱情的残缺美。这样的表演手法最能给人冲击力,也最能给人真实感。而多多这么多年没有回过家,而他的妈妈和妹妹也完全没有责备他,也算母慈子孝、妹爱了。这样的结局夫复何求?

回想童年生活,想起令我感慨叹息。《天堂影院》让也让人悟到:经历永远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请珍惜现有的一切吧!

所以我总会想起:当年一到传统的日子,都会在干燥的田里或是在村里的晒谷场上架起排栅,挂起银白色的屏幕,让几个小村的人都为之兴奋的电影准备要上映了……

《天堂电影院》观后感七年级作文

第三篇:电影《海洋天堂》观后感

碑林区影视教育活动征文

电影《海洋天堂》观后感

学校:陕西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姓名:赵一诺班级:五年级二班

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海洋天堂》,是一部蕴含着丰富情感和催人泪下的剧情片。

影片中的主角21的岁大福从小患有孤独症,完全生活在一个自闭的空间里,生活无法自理。他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一场意外而死亡了,他只能和爸爸相依为命。他的爸爸叫王心诚,人和他的名字一样,很善良。然而,平静的生活却因为王心诚被确诊为患肝癌晚期,他只能活3~4个月了。但是他走了,大福怎么办?就这样,如何安置好大福的生活,成了日夜焦灼的王心诚的心头大事,他甚至想到要带着大福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终于,费劲心机的王心诚,找到了一所能收纳大福的机构。但王心诚却发现:大福在这样的环境中,如同离开了水的鱼,变得无精打采,顿时失去了生气。大福和他的妈妈一样,生性爱水。每天在王心诚工作的海洋馆里遨游,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大福还在这里结实了他惟一的朋友——演杂技的玲玲。

为了大福能继续生活下去,王心诚制定了一份最不可能完成的计划——他要教大福在海洋馆里上班。他努力的教大福自己坐公交车上班、回家,在海洋馆拖地,自己穿衣服等生活中必须要会做的。为了不让大福觉得孤单,他甚至拖着虚弱的身子在冰冷的水中装作乌龟,陪大福一起游泳。王心诚经常指着海洋馆里的大海龟和小海龟对大福说:“大福你看!那只大的海龟是爸爸,小海龟是你。爸爸会像大海龟一样,永远不离开你!永远陪伴着你!”

王心诚最后离开了人世,但已经教会了大福每天做公交车上班、回家,在海洋馆拖地,自己穿衣服,自己煮鸡蛋······大福已经学会自己生活了,他心中以无憾。

短短90分钟的影片,却饱含着不止90份的感情。有同情,有感动,有落泪,有振奋,有爱,有孤独,也有爱与孤独的矛盾·······种种复杂的感情,让我不知该怎么形容。

一个永远封闭着自己的孩子大福,虽然患有孤独症,但却拥有着和常人一样的感情。他开心时的嘴角总是止不住的上扬,挥动着自己修长的手指在空中摇摆;他害怕时总会大声叫喊显得非常无助;他生气时不断抽动着身体以及在父亲肩上留下深深地牙印;他无助时靠在麦当劳叔叔身上那含着泪水的眼睛;幸福时像条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他也拥有着常人丰富的感情,只是他不善于表达而已。他的本能选择了逃避这个世界,逃避了所有人,封闭了自己,只留下了孤独的自己。

但是,他也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位爱他的父亲。王心诚为了大福,一个人撑起这个家。为了大福,他付出了很多,很多。我相信,王心诚在另一个世界看到大福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坐公交车上班、回家,乖乖的把电视上的小狗拿掉,一步一步认认真真的拖地,自己煮蛋的时候,一定会欣慰的笑的。我在看到这的时候,内心的感情已完全抑制不住了,我能感受到眼泪在眼眶里徘徊,虽然说不出流泪的原因,但它似乎随时就可以点滴·······

忽然想起父母在生活中对我付出的爱,忽然想起自己在厌烦中一次又一次地和父母争吵······哦!比起大福,我是多么幸运啊!我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有一对爱我的父母。可是,我又合时懂得珍惜了呢?仔细的审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自私与渺小,发现了自己的软弱与无力,发现了自己永远报答不完的深深的亲情······再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大福,当我失去父亲的那天,会怎样呢?也许,我只会无助的坐在墙角哭泣吧。这种复杂的滋味,也只有在一个人承受时才会觉得愧对父母,才能体会得到这种孤独,才能感受得到这份寂寞······

海洋天堂,也许是大福惟一可以得到安抚的地方。《海洋天堂》这部电影也让我的心灵有了归宿,它使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他们可以为儿女付出一切。然而我们也要懂得回报。付出,是相互的,不要等失去了才想要珍惜,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要懂得,并珍惜父母的爱,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第四篇:电影《天堂的颜色》观后感

前几天看了伊朗电影《小鞋子》觉得非常好,看了几遍还是有一种意由末尽的感觉。所以又在网上搜了部伊朗电影《天堂的颜色》看了起来。伊朗电影带给人淳朴的气息,《天堂的颜色》也不例外。电影开始的时候我本来是看不下去了的,因为里面出现不少残疾少儿,这让我看了很难受。怕导演拍的只是要人去同情的内容,还好不是......是生活?是未来?还是......总之给我的感觉是——人间是有爱的......故事是围绕着一个名叫穆罕默德的盲孩而展开。第一次看到他的名字,惊讶于他的名字与阿拉伯人的先知一样,似乎从某个侧面反映出导演的一些情感,或许是祝福,或许是怜悯。他因自身的残疾,只能被送往离家很远的特殊寄宿学校学习,待放假之时,父亲勉为其难只好将穆罕默德带回乡下给奶奶与妹妹们照顾,因为自己即将临近的再婚,为了摆脱穆罕默德这一障碍与包袱,父亲不惜无情地将穆罕默德送去学木匠,也因此让无比疼爱穆罕默德的奶奶痛心疾首一病不起。奶奶死后,再婚的事也随之告吹,父亲只好将穆罕默德带回,却不料在回来的路上经历了一场灾难,穆罕默德被冲入湍急的河水中。

通过一个盲孩无奈的残疾与苦难的经历,体现出人性中最为自私一面的恶劣与丑陋性,以至于在被无限放大与具体化后,最终形成了一种难以挽回与弥补的悔意与遗憾。其实,我并不觉得片中的父亲就是完全的坏人,这部电影只是显示了人性的挣扎。小孩在这复杂灰暗的人性面前显露出他的纯净与无助。影片的拍摄显露了导演的才华和技能,在拍摄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导演丝毫没有疏忽对影片美感的营造,暖色调和冷色调分别反映了小孩的心境变化,其中也不乏自然美景的烘托,真的是一部非常美的电影,并且这份美丽显得贴切而真实,让我觉得伊朗也是个非常美丽的国度。它告诉我们再贫瘠的土壤只要有心也会生长出美丽的花朵,伊朗这样政教合一的国家或许情况不比曾经的阿富汗强多少,但是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文化、仍有这样有才的电影人在耕耘,我们的国家是不是要学点什么呢?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

穆罕默德虽然看不见,但他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自己在学习上的认真与刻苦,可以让同龄的正常人自愧不如,让老师大加赞赏。除了身体上这一无法改变的残忍事实,可以说他比同龄的人都要更加的优秀与卓越,但这偏偏就是穆罕默德最为致命的缺点。(读后感 )当穆罕默德被父亲送去当学徒后,当着同为盲人木匠的面,穆罕默德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按照老师对于上帝的定义,穆罕默德随时随地不断地用触觉与听觉去感知周围的一切,除了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奇妙外,最大的目的就是在苦苦探寻着上帝的踪迹与存在。

他希望有朝一日能与上帝碰面,并质问上帝对于自己的不公。这除了是一种宗教信仰之外,它其实也是对生活的希望与诉求。每个人都是无法选择出身,无论结果是好是坏,都是命中注定无法改变的事实,只能学会接受与妥协,但只要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依旧可以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看着出没在身边的弱势群体,很多人都会对他们的不幸充满了怜悯与同情,却无法实实在在的体会到在他们生活的过程中时常会涌现出来的那份彻底的绝望与痛楚。但看完这部电影,我相信通过穆罕默德至少会让很多人对身边的弱势群体有更加全面与深刻的认知与了解,也会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爱与真心。

第五篇:天堂电影院

《天堂电影院》

编剧/导演:朱塞佩·托维纳托雷

主要演员:雅克·佩兰(萨尔瓦多饰)

菲利普·诺瓦莱(阿尔夫莱多饰)

获奖情况:198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1990年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金像奖(第62届)

1990年全球最佳外语片奖(第47届)

① 故事结构:倒叙——以萨尔瓦多的视角展开回忆

倒叙的好处:1.节约影片篇幅 2.可以自由地对故事做详略取舍

两条时间线索:1.萨尔瓦多的生活流程,影片中短短几天

2.回忆中历史变迁、人物成长的时间流程

现实(中年萨尔瓦多回到寓所)→回忆(童年托托看电影、放电影、影院着火)→现实(中年萨尔瓦多在回忆)→回忆(青年托托恋爱)→现实(中年萨尔瓦多在回忆)→回忆(青年托托参军、离开故乡)→现实(中年萨尔瓦多回故乡)

② 天堂电影院

电影院的几度兴衰:支撑了影片时间线索的发展,让人形象的体味到时光流逝,时代变迁,折射出一种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

作用:1.电影院好似为生活在尘世中的人们建构的一座“天堂”

2.它使人们超脱了像是生活中的种种艰难和困扰,而沉浸到欢乐之中

3.电影院已不仅仅是一个工人们娱乐的场所

4.在影院中体验种种生命情感,在影院中播撒生命的种子,哺育小生命成长,甚至是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刻

5.影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环境,电影业似乎超越了现实生活,成为人们的生命主题,它与人的生命

息息相关。

③ 广场

广场是与电影院相对立存在的,是西西里的像是生活环境,是贫困、落后、艰辛、苦难的。广场与影院,是那个时代意大利人生命中现实与天堂的对列,苦难与欢乐的隐喻。

④ 人物

1. 阿尔夫莱多:阿尔夫莱多承担着双重角色,其职业角色是乡村影院的放映员,起生活角色是影片主人公萨尔瓦

多的好友和导师。阿尔夫莱多和他的光中代表了电影黄金时代那种最淳朴、最彻底的电影文化倾向。阿尔夫莱多是一个与“新生代”相联系、相对比而存在的“老一代人”的形象。他指引、督促着萨尔瓦多的前进、变化,他自己却又是个不变的缺少行为主动性的形象。

2. 萨尔瓦多:萨尔瓦多是一种不断前进、不断变化的富于生命力的形象,他是托尔纳托雷自己的写照,也是意

大利人年轻一代的形象。

3. 阿代尔费奥神父:阿代尔费奥神父在影片中有双重角色象征,一方面他是与人的欲望相对立的宗教力量的象征,一

旦影片中出现接吻的镜头,神父便可以摇铃让放映员将其删掉,体现出对人的情爱欲望的毫不迟疑的打击。另一方面,阿代尔费奥神父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他自己的身上也体现出了人性对神性的胜利,当新影院的银幕上第一次公映出接吻的镜头时,人们欢呼起来,神父无力回天,值得愤愤的说“我可不看这种电影”。说话的同时,他的眼睛却紧盯着银幕。宗教对人的欲望的任意杀戮压制,以及人类情感对宗教力量的最后胜利,就巧妙的天现在阿代尔费奥神父这个形象上。

4. 疯子:疯子,是个站在人民对立面的狂妄的邪恶的独裁者,但他的“独裁”是没有力量的,最后终将被人名扫

进历史的垃圾箱。

⑤ 转场方式: 1.相似性剪辑

2.利用声音的相似性剪辑

3.动作的相似性剪辑

上一篇:脱贫攻坚媒体宣传下一篇:体育部总结上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