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简介

2022-08-03

第一篇:北京协和医学院简介

北京协和医学院介绍

总体介绍:我今天要介绍的是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这所大学可能与其它大学有所不同,它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协和医大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它的目的在于为医科院培养具有真才实学、学风严谨、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教研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很多对医学有浓厚兴趣,一直以来以当一名医生为梦想的学生眼里,协和医科大学是中国医学院的最高的殿堂,历届从医的莘莘学子,协和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我在网上的评论中看到无数的学子把进入协和当作此生最大的梦想,当然在除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深远的影响力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所大学的临床、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在95%以上,但之所以它成为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在于它高进优教严出的办学理念。

简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科大学,其前身是“协和医学堂”,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直属卫生部,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007年5月18日引,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大学设有19个研究所、6个医院、4个教育学院、1个研究生院及实验动物学部。医科院与协和医大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医科院为协和医大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协和医大为医科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相互依托,优势互补。 协和与清华的合作与界线: 长期以来协和医大与清华大学紧密合作办学,有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名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但两校并未合并。“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的“北京协和医学院”部分来自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部”部分来自清华大学医学院。协和只有临床专业与清华大学合作,护理专业、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基地和其它均属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揭牌仪式)

创办历史:1.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最大、最著名,也是它最得意的一项投资,从1915年起开始筹建,1916年选址动工,1921年举行落成典礼并正式命名。它把美国先进的医学教学计划和办学经验移植到中国来,把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人才作为办学宗旨。

2. 义和团运动时,一名原先在内蒙行医的英国伦敦会医生科克伦,逃到北京开设诊所。后来通过行医关系,科克伦博得了慈禧太后及其亲信太监李莲英的好感,并得到了慈禧捐助的白银一万两。1906年,伦敦会与英国、美国其它五个教会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这就是协和医学院的前身。

3. 辛亥革命前后一位美国石油大王大名鼎鼎的商业巨头洛克菲勒也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考察团建议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创办一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根据这一建议,洛克菲勒于1914年拨款设立中华医学基金会全力支持这一事业, 1915年,他购得原协和医学堂的全部产业东单三条胡同原豫王府全部房地产。学校全部建筑外部造型为宫殿式,画栋雕梁,琉璃瓦顶,均为高级建筑材料。而内部则为现代化装备,病房、教室、实验室等均符合实用需要。 1921年9月,协和医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典礼,除本校教职员工学生外,参加的还有洛克菲勒基金会和中华医学基金会的代表、中国政府的代表和社会名流,以及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大学校长、教授和医学团体负责人。

4. 协和医学院步入正轨后,由于受当时美国医学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其办学模式基本上是以美国著名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等为榜样。为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该校实行八年学制,包括三年医预科。

5. 1930年,协和医学院获中华民国教育部认可立案。

6.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美日处于战争状态,协和医学院被日军占领而被迫关闭,但中华医学基金会仍一直为协和医学院图书馆订购所有外文有关科技期刊杂志,并继续支持内迁至成都办学的护校。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华医学基金会与协和医学院校董事会派代表从日军手中收回全部校产,重建协和医学院。医学院于1947年复校。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校由中央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1957年,并入中国医学科学院。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协和医学院基础上成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综述: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我国一所历史悠久设有八年制医学教育和高等护理教育的重点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以小规模、高层次、高质量为宗旨,以培养八年制医学博士为重点,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

学校具有雄厚而系统的科研实力及诊治疑难重症的临床医疗能力,学科领域广泛,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以及与医药学科相关的生物、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院校设有18个研究所(以及2个分所)、5所分院、7所临床医院(含与北京市共建的天坛医院)、5所学院;现有18个国家重点学科,18个国家级工业试验基地及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现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52个。建校以来科研成果显著,已取得1,66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9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59项。1992-2000年发表由SCI收录的论文计1,114篇,位于全国医学院校之首。学校所属的肿瘤、心血管、血液病、皮肤病和整形外科医院是全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专科医院,它们和协和医院一起是培养硕士生、博士生的临床训练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招生就业: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招生计划纳入清华大学的总招生计划之中,由两校共同完成招生录取工作。该专业采用清华大学的招生代码,录取原则与清华大学的录取原则相同。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各省、市、自治区同批录取控制线的情况下,按招生计划的120%以内调阅学生档案。对符合提檔要求的学生,采取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录取。该校承认教育部加分,在高考实际成绩总分相当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政策上同等优先和相关科目分数高的学生。如果第一志愿未录取满,可录取第

二、三志愿的考生,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临床医学专业纳入清华大学招生,加分政策与清华大学的政策相同。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除患有学校可以不予录取的疾病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被医学类各专业录取:色弱、色盲及其它各类不能准确识别颜色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就读医学类各专业: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者;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者;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者;斜视、嗅觉迟钝、口吃者;对化学物品有过敏反应者。对肝功能异常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建议不要报考,否则今后会影响在该专业领域内就业。新生入学后学校将进行身体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大

一、大二阶段在清华大学学习,可以参加清华大学的转专业。大三下学期回到协和校本部后,将不能再转专业。护理学的同学不能转专业。

课程安排: 八年学制中前两年半为医学预科阶段,在清华大学学习普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后五年半为医学本科阶段,在协和本部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完成临床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学生按规定修完全部课程,成绩优秀者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第一阶段:医学预科阶段,五个学期,在清华大学生物系进行

第二阶段:基础医学阶段,三个学期,在校本部基础医学院进行

第三阶段:临床医学阶段(含见习),四个学期,在校本部临床医学院进行

第四阶段:临床实习及科研训练,四个学期,其中毕业前8个月时间为科研训练课时间,必须在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科研题目并通过答辩。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

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英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科研训练课等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生物学、药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内科学

三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外科学(胸心外科)、外科学(骨外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外科学(普外科)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基础医学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护理学、眼科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三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外科学

本科教育:实现与世界护理教育接轨。学制为四年,招收理科高中毕业生(男、女兼收)。学生在校学习医学基础和护理专业课程,完成临床实习和科研训练。学生按规定完成毕业论文,修完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科教育:学校的护理专科为三年制。对护理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大力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该校自2004年起试行文理兼招。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符合转入本科学习条件者,经学校考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可直接转入本科继续学习,学习期满按本科生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专科升本科的名额为同届专科生的15%。

“协和三宝”:

一、名教授

北京协和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在医学卫生领域内经验丰富、学术水平突出并做出杰出贡献的著名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目前协和已授予200余名国外专家、学者为协和医大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其中就有美国NIH院长,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科院,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冯元桢,诺贝尔奖获得者LeeH Hartwell、Tim Hunt、John Walker、丁肇中等

二、图书馆

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悠久,藏书丰富的医学专业图书馆。图书馆的馆藏特点有:

1、馆藏书刊多为外文原版,以生物医学为主;

2、收藏了一批难得的特藏书,比如西洋医学史专著和外国著名医学家传记,各种疾病的史料,部分珍贵的中医古籍,各种经典著作等;

3、集中各类工具书,建成工具书阅览室

三、病案室

协和的病案室保存有孙中山、梁启超、张学良、宋美龄等名人的材料。协和很重视病案的系统管理,重视对医学生采集病史,写好病案的培养。目前保存病案近220万册,对疾病治疗和科研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校园环境:今天,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校本部仍坐落在北京王府井地区。清朝时为豫王府,后由洛克菲勒基金会买下,于1921年建成了这所宫殿式外形的校园和医院建筑。优雅的环境和古典风格的建筑,无不显露出这所名校浓厚的历史底蕴。北京协和医学院紧邻着北京协和医院,位于东方广场对面,与北京市著名的王府井步行街仅数步之遥,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

学校贡献:在八十余年的历史上,协和为中国贡献出了一大批医学界的大家英才,其中身为两院院士的有:陈文贵、林巧稚、黄家驷、魏曦、沈其震、张锡均等四十余名;还有几位获得了著名的南丁格尔奖章:王琇瑛,1983年获南丁格尔奖章,是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护理工作者;陈路得,1987年获南丁格尔奖章;林菊英,1989年获南丁格尔奖章。

影响力:由于在历史上与国际密切的联系,协和医大长期来一直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与数十个国家及地区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科技、教育、医疗合作关系。自1985年以来,学校相继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签订了校际交流的协议,互相交换高年级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短期临床学习。每年,该校都有许多教师被派出或应邀到各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学或进修学习,同时学校也接待大批来访的外国专家和学者。

收费及其它:

2011年学校的收费标准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费为每生每学年5000元;护理专业本科学费为每生每学年4800元;护理专业专科学费为每生每学年6000元。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根据宿舍类型不同,收费标准不一。普通学生宿舍住宿费为每生每学年750元;学生公寓住宿费为每生每学年不超过1500元。收费标准如有变动以北京市批复为准。

学校为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设有多项奖学金,而且获奖面较宽。学习成绩优秀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除可获得各项奖学金外,还可申请国家设立的助学贷款,也可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学校还有减免学费的助学措施。

总结:今天的介绍到这里结束,虽然像协和这样的大学的入学要求高,但我想只要愿意从现在开始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必须得先苦再甜,希望我的介绍可以让大家有所收获。

第二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华医学会

附件1 201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

一等奖8项

201001111 胶质瘤血管生成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

中国人民解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卞修武、平轶芳、黄缄、姚小红、蒋雪峰、余时沧、周志华、周烨、陈剑鸿、王清良、杨世昕、易良、肖华亮、张华蓉

201001140 角质形成细胞的免疫、病理生理功能及调控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高兴华、陈洪铎、李远宏、赵玉铭、何春涤、肖汀、耿龙、王合、王官清、王岩、徐宏慧、吴严、李萍、夏立新、李久宏

201001066 人体免疫应答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的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福生、田志刚、施明、张政、福军亮、张纪元、陈黎明、孙汭、 金磊、徐东平、邹正升、王慧芬、汤紫荣、魏海明、张冰 201001027 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池永龙、徐华梓、王向阳、戴力扬、倪文飞、林焱、黄其杉、毛方敏

201001063 烧、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与严重脓毒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

1 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姚咏明、方向明

梁华平、盛志勇、林洪远、舒强、陆家齐、董宁、徐祥、程宝莉、 张立天、于燕、刘辉、蔺静、董月青

201001092 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相关信号转导途径及关键基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童建华、贾培敏、陈竺、陈赛娟、朱琦、赵倩、肖澍、窦爱霞、李冬、潘晓蓉 201001086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上海长征医院 侯春林、林浩东、衷鸿宾、徐镇、张世民、王金武、郑宪友、王剑火、钟贵彬、王诗波、刘明轩、徐瑞生

201001236 卵巢癌病变进展机制与阻遏策略研究及应用

浙江大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谢幸、吕卫国、叶枫、陈怀增、虞和永、李晓、陈丽莉、傅云峰、万小云、王新宇、程蓓、陈亚侠

二等奖26项

201002024 重度骨量不足种植修复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林野、王兴、李健慧、邱立新、邸萍、陈波、胡秀莲、王莺、张宇、毛驰

201002014 道地药材的道地性形成机理研究及应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天津大学、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黄璐琦、郭兰萍、高文远、王晓、高伟、肖培根、王永炎、陈美兰、崔光红、袁庆军

2 201002232 感染性角膜病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谢立信、史伟云、董晓光、翟华蕾、王宜强、赵靖、孙士营、钟文贤、胡建章、陈敏

201002088 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和转移机制研究及个体化综合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叶定伟、张海梁、戴波、马春光、林国文、秦晓健、沈益君、朱一平、姚旭东、张世林

201002171 肿瘤分子影像诊断及疗效评估的实验与应用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张永学、兰晓莉、安锐、高再荣、曹卫、吴志坚、何勇、黄代娟、胡佳、谭旭波

201002041 高血压脑中风新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研究及其防治策略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惠汝太、张伟丽、汪一波、樊晓寒、宋卫华、陈敬洲、孙凯、薛浩、白永怿

201002080 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肿瘤医学部 曾昭冲、成佳宪、汤钊猷、樊嘉、周俭、王斌梁、何健、王建华、张博恒、杜世锁

201002077 听觉器官微观结构数字建模与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张天宇、王正敏、戴培东、杨琳、倪玉苏、王克强、李树峰、迟放鲁、李华伟、谢友舟

3 201002170 人类重要病原微生物糖生物学与感染免疫

武汉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章晓联、戚中田、刘昱、潘勤、刘敏、罗凤玲、李冬青、赵平、汪付兵

201002051 强直性脊柱炎的综合治疗与病因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黄烽、张江林、朱剑、杨春花、郭军华、邓小虎、王炎焱、赵征、赵伟、李晓兰

201002237 新发传染病的分子病理学和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顾江、邓宏魁、王月丹、高子芬、宫恩聪、张波、谢志刚、陆敏、叶菊香、姚璐

201002050 我国广州管圆线虫病传播特征与监测技术的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周晓农、吕山、张仪、刘和香、李莉莎、杨坤、严延生、林金祥、 胡铃、程由注

201002032 我国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调查及综合防治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张澍、华伟、姚焰、陈柯萍、张林峰、浦介麟、王方正

201002142 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与胆石形成的关系及防治对策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吴硕东、田雨、于宏、苏洋、孔静、 范莹、金俊哲、张振海、田野、于浩

201002074 肝移植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的临床研究与推广应用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沈中阳、朱志军、邓永林、刘懿禾、 孙丽莹、郑虹、潘澄、张雅敏、张建军、蒋文涛

4 201002185 上颈椎损伤和疾患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尹庆水、夏虹、吴增晖、马向阳、艾福志、章凯、王建华、刘娟、李凭跃、王智运

201002115 游离脂肪酸对糖尿病易感人群胰岛素抵抗形成和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河北省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宋光耀、赵家军、朱旅云、陈树春、马慧娟、李萍、胡丽叶、赵晓云、马博清、霍丽梅

201002131 中国饮茶型氟中毒流行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伦贝尔市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孙殿军、高彦辉、于光前、赵丽军、沈雁峰、刘运起、王丽华、石玉霞、张微、王伟

201002105 中医方剂药效物质基础分析方法的集成与应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 马越鸣、张宁、石荣、马秉亮、朱恩圆、吴家胜、王天明、郭忻、叶福媛、严东明

201002044 行为学仪器研制和前沿性神经药理学实验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推广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济南益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张均田、杜冠华、徐炳忠、李晓峰、陈乃宏、屈志炜、胡金凤、张天泰、李锡明、高梅

201002118 同种异体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 陈静瑜、郑明峰、胡春晓、朱艳红、许萍、张稷、杨国仪、王春新、吴波、何毅军

5 201002207 转基因后的造血干细胞保护效应及血管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贵阳医学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王季石、陈子兴、方琴、夏学鸣、陈剑、林果为、李建勇、周鑫莉、李栋博、肖芸

201002039 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与临床诊治系列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乔树宾、惠汝太、宋云虎、华伟、袁建松、王虎、尤士杰、段福建、田月琴、张岩

201002007 计算机导航系统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研究 北京积水潭医院 田伟、刘亚军、刘波、李勤、胡临、李志宇、袁强、张贵林、张波、行勇刚

20100210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建立及应用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东南大学、温州医学院、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 奚廷斐、由少华、吕晓迎、 吕建新、顾汉卿、冯晓明、吴平、王春仁、施燕平、黄炎 201002062 生物人工肝用细胞大规模培养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开发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东南大学 丁义涛、施晓雷、顾忠泽、仇毓东、江春平、吴亚夫、周建新、徐庆祥、褚薛慧、顾劲扬

三等奖45项

20100311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开放的临床进步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邱海波、杨毅、黄英姿、郭凤梅、刘松桥、刘玲、杨从山、陈永铭

6 20100315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研究与临床防治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吕农华、谢勇、王崇文、祝荫、舒徐、周小江、龚燕峰、刘东升

201003133 腹腔镜脾切除手术的技术创新—免Endo-GIA二级脾蒂Ligasure两步离断法腹腔镜脾切除的临床应用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王广义、刘亚辉、杜晓宏、吕国悦、张平、王英超、刘凯、王蒙 201003122 胃癌的早期筛查及个体化治疗的遗传学策略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 束永前、沈洪兵、殷咏梅、刘平、靳光付、王建、徐耀初、郭人花

201003172 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与其代谢物EETs改善内皮功能与血管新生和促进肿瘤恶性表型的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汪道文、蒋建刚、王炎、陈琛、徐西振、李桂玲、汪道武、唐家荣

201003196 肿瘤基因治疗的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黄文林、刘然义、吴江雪、 姜文奇、林旭滨、管忠震、吕跃、黄必军

201003145 新的白细胞分化抗原调节免疫应答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金伯泉、陈丽华、杨琨、方亮、张赟、徐竹蔚、庄然、张圆

201003060 低氧预适应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前景

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泰山医学院 吕国蔚、吉训明、邵国、张颜波、于顺、罗玉敏、薛明

7 201003181 药物转运体和受体遗传变异与药物反应差异和疾病易感性的机制研究 中南大学 刘洁、张伟、刘昭前、范岚、周淦、王连生、欧阳冬生、李智

201003120 炎症免疫机制在不稳定斑块形成及心肌缺血-损伤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 严金川、吴宗贵、赵学、吴骏、梁春、王翠平、陈广华、龚杰

201003110 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发生机制及临床防治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王长征、程晓明、林科雄、李琦、王彦、孙鲲、赖克方

201003018 原发性小血管炎发病机制和临床表型的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赵明辉、陈旻、高莹、于峰、郭晓蕙、叶华、辛岗、邹万忠

201003035 北京地区血友病综合诊治和管理协作体系的建立及相关应用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赵永强、吴润晖、梁燕、郭扬、华宝来、陈丽霞、翁习生、陈永辉 201003210 癫痫的应用基础及临床研究

四川大学、浙江大学 周东、陈忠、汪颖、胡薇薇、周华、鄢波、吴欣桐、王爽 201003125 儿童与成人认知功能的脑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董选、 王苏弘、罗跃嘉、任艳玲、杨伊林、牛亚南、王永清、陈杰

8 201003002 降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临床与基础系列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张澍田、杨永平、丁惠国、于中麟、冀明、吴咏冬、李宁、李鹏

201003212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甘华田、欧阳钦、胡仁伟、白爱平、王玉芳、温忠慧、步宏、李甘地

201003021 我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转归及核心抗原检测试剂的研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 魏来、庄辉、张贺秋、徐小元、陈智、饶慧瑛、任芙蓉、王国华

201003079 细菌对喹诺酮类的质粒介导耐药机制及其耐药性的防治策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华南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明贵、俞云松、沈叙庄、刘健华、熊自忠、徐晓刚、刘雅红、王爱华

201003099 中国儿童脑血管病临床与基础的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武汉市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邹丽萍、王华、刘智胜、张月华、王航雁、张建、金洪、丁昌红

201003173 遗传代谢病高危筛查和综合诊疗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罗小平、王慕逖、宁琴、

9 梁雁、魏虹、方峰、周建华、林汉华

201003193 进展期胃癌外科治疗及应用基础研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何裕隆、蔡世荣、王昭、张常华、陈创奇、马晋平、崔冀、宋新明

201003187 数字医学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

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方驰华、全显跃、范应方、徐清振、潘家辉、钟世镇、唐雷、黄文华

201003012 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技术推广及其血肿扩大(HE)机制和临床预测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 赵继宗、周定标、周良辅、王德江、王硕、季楠、张东、康帅

201003215 脑血管病防治的临床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游潮、刘鸣、刘翼、贺民、周东、李进、陈茂君、王朝华

201003100 改善脑胶质瘤疗效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研究

上海长征医院、复旦大学 陈菊祥、卢亦成、卢大儒、孙克华、丁学华、黄燕、胡国汉、骆纯

201003042 先天性大动脉转位外科治疗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胡盛寿、李守军、王旭、晏馥霞、刘晋萍、沈向东、闫军、李永青

20100312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陈鑫、徐明、陈绪军、邱志兵、马黎明、史宏伟、穆心苇、蒋英硕

10 201003104 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围生期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刘锦纷、仇黎生、徐志伟、王伟、陈会文、张玉奇、朱丽敏、朱铭

201003031 肾上腺外科疾病诊治标准体系的建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李汉忠、曾正陪、罗爱伦、纪志刚、张玉石、毛全宗、肖河、严维刚

201003055 以Ki67基因为靶点的多种基因阻断技术治疗肾癌研究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郑骏年、刘新垣、徐为、李望、裴冬生、乔月华、王军起、孙晓青

201003174 骨关节损伤与恶性肿瘤骨侵润的分子机制及生物修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陈安民、游洪波、李锋、郭风劲、田代实、娄朝晖、张树威、石晓兵

201003097 肠神经系统发育缺陷疾病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的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施诚仁、张忠德、潘伟华、沈涤华、杜勇、李仲荣、李明磊、吴晔明

201003001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技术开发、临床验证及推广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上海岱嘉医学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李坤成、翁思跃、梁志刚、赵欣、杜祥颖、张阅红

201003070 中国人视网膜色素变性分子遗传学研究

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 赵堪兴、赵晨、李宁东、陆莎莎、王犁明、王擎、王乐今、张伟

11 201003197 眼遗传病:样本库的建立、致病基因定位和突变研究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张清炯、郭向明、肖学珊、贾小云、黎仕强、王攀峰、李疆

201003226 眼表上皮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刘祖国、李炜、梁凌毅、林辉、王华、虞东方、蒋爱华、张梅

201003163 中耳炎乳突炎和胆脂瘤的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易自翔、林昶、黄建民、叶胜难、张榕、杨劲松、程金妹、李志春

201003213 唇腭裂外科修复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四川大学 石冰、蒙田、李杨、李盛、王炎、郑谦、文抑西、何星

201003123 减缓和改善皮肤光损伤的应用基础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骆丹、许阳、缪旭、吴迪、陈斌、吉玺、徐丽贤、 孙蔚凌

201003049 中国食物资源营养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优识行视资讯中心 杨月欣、王竹、何梅、潘兴昌、门建华、杨晓莉、王国栋、杨晶明 201003230 代表性环境化学污染物致DNA损伤修复机制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庄志雄、程锦泉、柯跃斌、纪卫东、刘起展、杨淋清、任泽舫、张文娟

12 201003048 艾滋病早期感染检测技术及检测策略应用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蒋岩、陆林、肖瑶、姚均、潘品良、 邱茂锋、王临虹、汪宁

201003076 基于证候病机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及生物学基础研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 谢建群、刘慧荣、吴大正、马贵同、袁建业、郑昱、薛筠、潘相学

201003132 治疗咽炎药物的研究

吉林大学 金向群、毋英杰、 管清香、刘建璇、綦斌、郝秀华、赵呈呈、杨锦竹

卫生管理奖2项

201005154 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胡志、韩孟杰、秦侠、吕柯、胡虹、马颖、陈任、马英鹏 201005175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姚岚、杨青、金生国、张彤、许宗余、刘利群、 陈子敏、尤川梅

第三篇:北京协和进修总结

进修工作汇报

牟瑛

2014/4/1

目 录

一、协和医院营养科情况简介 ............................... 3

二、协和医院营养科工作内容 ............................... 4 1.营养食堂的管理及治疗饮食落实情况 ................... 4 2.营养会诊 ........................................... 8 3.营养门诊 ........................................... 9 4.肠内营养 .......................................... 10 5.肠外营养 .......................................... 11 6.PICC置管及换药 .................................... 12 7.科研、科普宣教 .................................... 12

三、我院营养科工作建议及愿景 ............................ 12

(一)在实践中探索营养治疗,逐渐形成学科体系 ......... 12

(二)营养治疗体系的形成,促进了营养学科的发展 ....... 13

1、大力监督治疗膳食的配置与落实 ...................... 13

2、推进肠内营养治疗的开展 ............................ 13

3、积极开设营养门诊...................................14

4、加强学科内涵,夯实科学基础.........................14

5、努力夯实基础,为科研准备 .......................... 14

2 / 13

进修工作汇报

时光荏苒,转眼间在北京协和医院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已经结束。在这段进修的时间里,我学习到很多东西,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遗憾,现在回想起来,过往的一切仍然历历在目。现对进修期间的所见所学做一简单总结汇报,并对我院营养科工作的下步开展提出一点意见和建议。

一、协和医院营养科情况简介

协和医院营养科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医院营养科,也是协和医院1921年建院之初就存在的6个科室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临床营养人员的培训基地和成长摇篮,几十年来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临床营养专业人才。

1949年的病人食谱

护校学生在营养部实习

协和营养科是归属于医务处领导的独立医技科室,直接领导是业务副院长。现有营养医生6名(其中主任营养医师1名,副主任营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技师3名,食堂管理营

3 / 13

养师6名,会计1名;行政上设科室主任1名,副主任1名。全科承担了协和医院住院患者的营养会诊及营养配餐、肠内肠外营养液配制;门诊患者的咨询指导;协和医科大学护理系本、专科和继教学院营养学教学;与营养相关的科研;大众的营养健康科普宣教等工作。

二、协和医院营养科工作内容

1、营养配餐及治疗饮食落实情况

营养食堂归属营养科直接领导,共有30余名厨师和40余名配餐员,负责1800多名住院患者的住院期间的饮食。营养医师定期对其进行营养知识及治疗饮食制作要求等相关培训,并组织考核。

全员培训大海报 人员签到表

为配餐员及营养厨师进行治疗饮食相关知识培训

协和医院住院病人在入院时,由主管护士进行饮食宣教,要求在

4 / 13

院期间严格按照医生下达的饮食医嘱就餐。其住院患者普通膳食就餐率达70%,治疗膳食就餐率达90%。治疗膳食有严格的落实制度,包括糖尿病饮食、低脂饮食、低盐饮食等,每日由食堂营养师负责尝膳并核对菜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厨师制作膳食 营养师尝膳并核对菜品

膳食标签、治疗餐套餐及糖尿病餐主食称重

2.营养会诊工作

营养会诊是营养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协和营养科每周会诊量均约为20左右例,主要会诊疾病包括: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炎性肠病、胰腺炎、肥胖、消瘦、术后禁食、肠梗阻、鼻胃管饲患者及其他营养相关的罕见病等。内容包括对病情的基本了解、营养评价、主要的营养问题、营养治疗方案,并将治疗意见告知患者,对其进行营养宣教指导及定期随访,评价营养干预效果。每周

5 / 13

会诊医生将会诊病历进行总结,在科内进行汇报,疑难病例讨论。

科内每周会诊查房与讨论病例

3.营养门诊

协和营养科每周四个半天的营养门诊及特需体检营养咨询。其中每周二是妊娠期糖尿病及肥胖的专科门诊,周三上午为肾病专科门诊。专病门诊均与内分泌科、肾内科等相关科室联合开展。诊室里有体重秤、人体成分分析仪、食物模型等常用设备。接诊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痛风、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腹泻、营养不良及厌食症等。

6 / 13

特殊门诊或住院病人采用代谢车或人体成分分析仪进一步了解患者情况

4.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是一种为不能经口进食,或进食量不能满足每日营养需要且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通过经口、鼻空肠管饲、造瘘等途径,提供营养补充的方式,这是一种改变食物性状的营养治疗方法,能为患者提供全面而均衡的营养素。根据不同病人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配制需要的营养制剂。

在输注肠内营养液时,协和医院大部分患者采用肠内营养输注泵的形式进行输注。一方面有利于调节输入速度,另一方面能帮助患者能更好地耐受肠内营养,减少腹胀、腹泻并发症的发生。

存放于营养科库房的食字号肠内营养制剂及肠内营养配置间

7 / 13

肠内营养输注袋及输注泵

5.肠外营养

协和医院肠外营养配制室设于肠外肠内营养科。临床医生开具肠外营养处方后,由临床营养师及临床药师共同审核处方,如有配伍禁忌等与临床大夫沟通后调整配方,如无禁忌,将药品送入层流配制中心,并由护士登记配液信息,配液护士再次核对药品信息后,进行洁净台配液。

6.PICC置管及换药

协和肠外肠内营养科的护士是医院的PICC置管小组成员,承担着全院PICC置管及PICC维护的工作。PICC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保护患者的静脉血管,消除反复静脉穿刺引起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治疗费用,对于放化疗及长期输入肠外营养的患者来说,大大提

8 / 13

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7. 营养科研及科普宣教等

除上述内容外,协和营养科还承担教学、科研、科普宣教、社区服务等各项工作。与青松老年看护服务中心建立合作,每周义务为服务中心老人做营养咨询。每月开设孕妈妈讲堂,为患者宣教孕期营养。同时参与国家科学自然基金、达能营养基金等多项科研研究。

9 / 13

三、我院营养科工作建议及愿景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营养在疾病救治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了解和重视。营养治疗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临床营养工作质量,加强临床营养学科建设已势在必行。通过半年的进修学习,结合所见所学,对我院临床营养工作的开展提出几点思考:

(一) 在实践中探索营养治疗,逐渐形成学科体系

在协和进修的半年中,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临床营养治疗体系是学科的品质核心,临床实践是实现的唯一途径。营养学科在临床医疗中应承担和解决疾病状态下的营养代谢问题;解决病人入院后的基本治疗(提供平衡营养膳食),制定标准及可行性方案;监督从膳食营养到肠内肠外营养治疗;从营养评价到营养诊断等各方面的质量控制,以保证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达到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当然这个体系的形成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最初的单纯治疗饮食到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营养评价、营养诊断再到所有住院病人的基本膳食治疗。是将营养科学、食品烹饪科学、医学科学等知识,集中体现在临床营养治疗工作中,使临床营养治疗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建立临床营养治疗体系,对于完善临床整体治疗,提高医疗水平至关重要。

(二) 临床营养治疗体系的形成,促进了营养学科的发展

临床营养治疗体系体现了营养学科的特色。因为营养学科的学术和技术水平是通过临床营养治疗体系实现和展示的,这就要求营养学

10 / 13

科队伍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见地,并使学术性与技术性统一起来。只有将营养学科建设的重点放在凝炼学科方向,凝聚学科队伍, 构建学科基地上,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科发展。我们准备在探索临床营养治疗体系的过程中逐渐加强我院的营养学科建设。计划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大力监督治疗膳食的配置与落实

住院病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饮食摄入不能等同于正常人群的饮食,由于疾病,味蕾改变,对于食物的需求、味觉、形状、质地有了新的要求。在营养治疗工作中我们将经口治疗膳食作为膳食营养的重点工程,规范工作要求,营养医师根据既往饮食史、病情变化等,调整营养素的摄入量及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制定膳食处方;营养厨师必须按照膳食医嘱精确称量,经核对准确后采用适宜病情的烹调方法进行个体化制作。通过治疗膳食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和病人的良好依从性,更加认识到治疗饮食在临床综合治疗中的作用。今年,我们计划和中西医科合作开展药膳粥和药膳汤,丰富品种,真正达到“药食同源”的效果。

2、推进肠内营养治疗的开展

临床营养特别是肠内营养,日益被认为是一种基础治疗。伴随 着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几乎所有的科室对该项治疗都有需求。但由于各病区医护人员对临床营养认识程度不一,肠内营养治疗程序不明晰,给肠内营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障碍。去年我们新建了肠内营养配置室,新引进了十五种肠内营养配方,涵盖了多疾病多学科所需

11 / 13

营养素,准备在下一步明晰完善与临床科室配合的工作流程,与临床多沟通多交流,逐步统一思想和认识,转变医疗模式,实现广覆盖,多服务。配合肠内营养液输注泵的使用,以帮助患者耐受肠内营养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切切实实的为临床,为患者服务到位,落到实效。

3、积极开设营养门诊

可与临床科室(肿瘤科、内分泌科或产科等)共建联合门诊。联合门诊能够帮助相应病种的患者获得营养咨询,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情况计算每日总热量,结合食物模型进行形象具体的营养指导,开据营养处方。对患者建立随诊及代谢营养状态评估档案,连续观察患者治疗反应及并发症防治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同时也能帮助营养科获得病源,利于营养门诊工作开展。为门诊病人提供营养咨询服务。同时可与特需体检合作开展营养咨询服务。营养咨询服务能为特需体检增添特色,为特需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4、 加强学科内涵,夯实科研基础

科学研究是营养学科内涵建设的关键,营养学科水平的高低最终体现在临床营养研究水平上。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自身学习,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接受继续教育, 给予营养专业人员更多临床实践机会,包括进修、在职培训等,使其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另一方面,我们计划与相关科室、相关学科联合多渠道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加强临床营养研究。同时加强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充分吸收和消化学术前沿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信息。

5、规范职业道德,培养学科精神

12 / 13

在协和进修这半年,感触最深的就是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这八个子在每个协和老师的身上都有体现,这就是协和精神,协和的灵魂。在这里学习,你首先要学习协和这种精神,你才能溶入协和,你才能你更好的接受那些医学知识。每天的病例交班,每周的会诊查房,医生都将病历进行总结,在科内进行汇报,疑难病例进行讨论。你可以把一些疑难的病例提交给上级教授进行解决,但要想直接得到答复是不可能的,首先是你要查阅大量与此相关的国内外的资料,在提出你自己的见解,教授再根据临床经验给予指导。在协和,不接受“可能,大概”等模糊用语,回答必须是有文献支持,数据分析,一切用数字说话。在协和学习,天天都有新感触,天天都有新进步,最大的收获就是领会了协和精神,一种为医学事业孜孜追求而不计个人报酬的精神。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尊重病人,文明行医,不徇私情,不图私利的精神。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进修半年,收获颇丰。临床营养学科想要在未来有所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宽职能,强化功能,完善服务,重点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观念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前提,知识创新是学科发展的核心,技术创新是学科发展的载体,服务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归宿,管理创新是学科发展的保障。营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临床营养治疗体系的完善搭建了平台,将进一步推动了临床营养工作的深入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13 / 13

第四篇: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总结

在医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和其他9名其他科室的护士很荣幸被派到北京市协和医院进修学习了3个月。在踏上进京的列车时我就在想,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护理技术,才不枉此行。在这三个月时间里,我一直在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学习,该科室是由我国已故著名呼吸病学专家朱贵卿教授创建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专业,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呼吸科专业科室之一,是我国一流的呼吸科学临床和研究中心及呼吸疑难病诊治中心,拥有众多的我国呼吸专业的老前辈或知名教授。我深切地感受到除了学习护理技术外,先进的医院管理模式,周到的职业安全防护及护理观念等诸多,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性化管理:首先是良好的团队协作,多元的护理人员梯队,病房的护理队伍都设有护士长、带教护士及临床护士,大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又相互协作,确保护理的质量。病房助理,负责呼吸内科所有患者的检查及外出勤杂工作;卫生员,负责病房卫生,通过人事周密设置,各人按职责行事,一切尽在医护人员的呵护之中,病房过道贴着医疗安全图片,指导员工在工作中如何保护自己,从而防止发生意外,接触血液,体液时均戴手套,小心处理针及利器,做到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通过学习期间,我了解协和医院对员工也进行了人员素质培养,由护士长根据护士情况提 1

供相应的学习机会,组织各种类型学习班,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对于护理人员的临床稽核,护士长说了一句最经典的话是“当护士出了差错时,不是大的问题,而是制度的问题,她们会根据这件事做修改,完善制度,而不是去惩罚护士,只有这样,出了差错才会及时上报,而不是隐瞒,才能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二、医院安全:每一个协和人都有很强的主人翁精神,处处以协和人的姿态维护医院形象及规范自身言行。他们从不在患者或病房议论本院员工的不是,就是有问题,也交由上级领导出面沟通解决。他们防范纠纷意识很强,对不讲理的病患打入黑名单,人人知晓。如果科室有特殊感染的病患,会在晨会及每班交接时反复强调人人清楚。

三、注重人员培养及先进的技术水平:在进修期间医院开展了“优秀人才百人计划选拔活动”科室选送人员参加医院英语的笔试及面试。我所在科室老师凭借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远赴美国参观交流的机会。因此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涨,比、学、敢、帮、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科学有效的器械设备,以病床为中心,床头墙壁上设有负压吸引、氧气、压缩空气和电源等嵌入式装置,各种监护设备、中央吸引、中心供氧设备均可随意移动,使用起来得心应手。除此之外,呼吸内科病房还有资深的护理队伍,她们掌握着先进的护理水平,我们进修学习的这三个月,也是北京冬季呼吸

疾病高发期,住院老年病人多,床位每日爆满,护理操作多,工作量大,护理工作异常辛苦。她们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成功救治了许多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

四、优质的服务:在呼吸内科病房中,护理人员给患者做处置时,都要先和患者沟通及安抚。这样既减少了对患者心理上的伤害,同时也加深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在呼吸科进修三个月,我学到许多关于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方面的系统知识。例如:怎样观察病情变化与护理,如何与病者沟通的技巧,实质上关心和体贴他们。同时加以心理辅导,使到病者情绪稳定,注意力分散,病情得到控制;做好日常生活护理,防止假服药,规范护理文书写作。在患者出院前,会为家属开办护理学习班,由专门护士为家属做解释、指导工作,让家属掌握相关日常护理知识,辅助后续治疗的完成。通过标准得体的服务方式,向患者家属表示关心与同情,体现医院的服务水准,将服务规范自然地融入到服务意识中,应用于医护实践中,病房为出院病人设置了热线咨询电话,24小时负责提供各类咨询服务,使患者与医院保持热线联系,随时获得医疗服务的专业指导。

总之,通过在协和医院呼吸内科的专业学习,学而后知不足。使我从技术和思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方面有了充分的信心。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工作当做生活一样享受,那么工作的动力、热情、真诚等等都有了,

工作的效率就显而易见,自身的价值也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也会为青海省人民医院创造更大的财富,最后我要感谢院领导给了我这个宝贵学习机会,使我有了诸多的体验和感受,它将渗透进我的思想,使我更有信心带领我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我将不断的汲取新的思想及技术,永远前进,向着最高峰攀岩……

第五篇: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美术培训简介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培训中心简介

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美术培训中心主要承担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美术绘画培训体系的建立和梳理、普通高中美术培训、成人美术培训、继续教育学院美术基础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美术)的普及推广等教科研项目。

本中心以培养北京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生为主要方向。其中又以“北京服装学院美术专业培训”为核心。培训中心从成立至今每年都向社会各界企业和北京各高等院校输送大批的优秀学生,主要为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人名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戏曲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学院等。

本中心以诚信为基础,对考生、家长、社会的责任感为前提,勤勉尽责的务实办学为宗旨。从美术辅导咨询,美术培训,学员日常生活到进入高校后的社会实践,毕业后的就业指导,形成了一套美术培训行业独有的、全程的、完善的教学和咨询体系。

本中心以多元化的教学体系、新颖的教学模式、完善的后勤服务和强大的师资力量为基础,形成了中心的“开放式教学”的独有亮点。其中对美术学员,特聘美术界专家、教授及北京高校美术专职讲师为中心顾问,定期对中心学员进行美术的素描、色彩、设计、速写进行培训和咨询等方面的讲座。专业授课教师均为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在职讲师及优秀研究生。每位专业教师均有多年的授课经验,有着各自独特的且行之有效的提高办法。各专业授课教师亲自设定课程安排,紧跟各院校考试风格,定期模拟考试并亲自评判指导。由中心定期带领学员到风景秀丽的北京郊外和名胜古城进行写生训练,使学员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中得到轻松的调节,并使其户外写生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中心还为学员特别设立了专业辅导员,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将对学员进行面对面指导和交流,让学员在

第一时间了解自己所希望的高校考试信息和应试技巧。中心同时为了方便学生们的文化课需要,中心聘请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晚上的文化课补习。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培训中心办学目标 【中心亮点】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培训中心以多元化的教学体系、新颖的教学模式、完善的后勤服务和强大的师资力量为基础,形成了中心的“开放式教学”的独有亮点。

【理想院校】

本中心针对北京各大名牌院校的考试方向,制定出特有的培训计划,北京服装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印刷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人

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重点院校都是我中心美术高考培训最前沿最核心的培训方向。

【专业师资团队】

A.我们特聘美术界专家、教授及北京高校美术专职讲师为中心顾问,定期对中心学员进行美术的素描、色彩、设计、速写进行培训和咨询等方面的讲座。

B.专业授课教师均为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在职讲师及优秀研究生。每位专业教师均有多年的授课经验,有着各自独特的且行之有效的提高办法。

C.各专业授课教师亲自设定课程安排,紧跟各院校考试风格,定期模拟考试并亲自评判指导。

【户外写生锻炼】

由中心定期带领学员到风景秀丽的北京郊外和名胜古城进行写生训练,使学员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中得到轻松的调节,并使其户外写生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专业辅导员】

中心还为学员特别设立了专业辅导员,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将对学员进行面对面指导和交流,让学员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所希望的高校考试信息和应试技巧。

【文化课补习】

中心同时为了方便学生们的文化课需要,中心聘请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晚上的文化课补习。

【办学目标】

我们的办学目标就是让每一位学员在我们美术培训中心都能圆自己的高考梦和艺术梦,考上自己最憧憬的艺术殿堂。

上一篇:部门负责人述职模板下一篇:办理资质需要的资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