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制作成艺术品的探讨

2023-01-25

混凝土及其水泥制作而成的制品被人们所广泛应用, 成为一种传统行业, 不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 而需要我们从艺术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水泥制品。水泥混凝土的制品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 不需要太高端的技术就可以入行, 因此涌入了大量的社会资本, 而从业者的素质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使得行内的竞争越发激烈和无序, 产品的质量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

一、装饰混凝土的艺术特征

在城市建设中水泥混凝土是最为常见的材料, 一般建设设施都离不开它。不过水泥材料的性能在受到人们欢迎的同时, 人们也逐渐厌恶了钢筋混凝土的生活。因为, 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后, 更需要精神食粮。为此在国外如日本水泥还被用作多种诗意创造的材料。在欧美水泥也是很多流行前卫建筑的重要材料。因此水泥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建筑需求, 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在审美方面的需求, 水泥不再是水泥。

以极简为导向, 状似不经意的设计, 却给人一种恰到好处的感觉, “增之一分则太长, 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的适度感, 给他者留下的是更多想象和完形的空间。“少即是多”, 简洁的设计往往成就永恒的经典。简单、凝练的造型, 以及带有实验性和探索性的设计气质, 作品间传达的时尚感消解了现代人对水泥的排斥情绪。“用心处, 泥土和钻石的价值相等。”“在形式与功能背后, 则是一份万物平等的‘关怀’——构建事物的一切原材料, 一切工艺, 一切文化, 无所谓贵贱和高低, 乃至于没有废物和珍宝, 用心处, 泥土和钻石的价值相等;向世界的每一种索取都应该珍惜, 没有高不高级, 只有合不合适, 不管是一株草、一抔土, 恰当的设计, 焕发其光彩精神。”经过他们恰当的再设计和再利用, 建筑废弃物得以重新焕发生命力, 重新变为一种实用品。

二、混凝土在物理力学上表现完美

水泥在用于艺术品创作时, 都经过了几何方法的精确计算, 解决了各种力学承重的问题。因此最后按照设计浇筑出来的混凝土作品都有着较高的强度、硬度及可塑性, 使得建筑师的创意得到很好的发挥。如现代很多经典的建筑其自由的曲面及空间设计就充满了混凝土特有的艺术性。法国的朗香教堂也是混凝土艺术作品创意的典范, 其标新立异的设计, 使用斜向上的曲面顶部和弧形墙面, 使得建筑外形及创意更加具有艺术性及理性, 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而且营造出神秘的宗教气氛, 通过外形给人们形成心理暗示。而悉尼歌剧院的屋顶, 由众多的白色瓷砖构成, 像迎风起航的风帆, 又如蚌壳的外形, 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又如海边展翅翱翔的小鸟。其外形不仅牢固且坚固, 和外形融为一体。混凝土一改原本给人沉重、粗糙的形象, 给人类展示出结构合理、轮廓分明、如轻盈和优美的画般的建筑。

三、混凝土的材质美

混凝土成型的最初形状是板材, 使其从流体到最终的硬化状态, 不同的模板形成了不同的装饰效果。混凝土自身存在刚硬及冷漠的个性, 或者温暖的感受, 通过丰富的形式刺激了人们的感官及内心的感受, 是混凝土自身所具有的建筑情感, 不管是粗犷、还是精致, 是奔放还是内敛, 在视觉及心理上都给人们呈现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混凝土在具体的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混凝土原有的粗糙感, 使其保持原有的原始感, 从而表现出建筑的刚硬质感及力度感, 体现出建筑的粗野, 同时还可以在外表中加入一些精致的节点, 给视觉形成强烈的冲击, 形成对传统美学的挑战。2) 混凝土还具有光滑细腻的一面通过一定的处理, 其表面在自然光的衬托下使得混凝土原有的冷漠和疏远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这种细腻程度的处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情怀, 是建筑追求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符合人类的审美要求。这种光滑的形态体现出自然的原始美, 在混凝土一次浇注成型后, 表面的光滑持续耐久, 且不需要其他装饰, 仅一层透明保护剂就可以。混凝土的光滑平整表面, 使得自身的肌理、色彩得到体现, 简约大气, 不仅节省了用工成本, 同时和自然融为一体。3) 混凝土模板在施工时还可以使用拓印效果, 形成一种装饰, 使得混凝土的表面更加丰富, 改变单调刻板的传统样式, 使其更加生动、丰富。4) 对于已经建成的混凝土表面, 还可以再次进行处理, 使其更具有丰富的外表, 增加建筑外表的语言性。

四、混凝土与其他材料组合

混凝土和石材、木材及玻璃组合后, 还会给人更加耳目一新的效果, 使其冰冷与温暖共存, 厚重和轻盈一体, 成为一件漂亮的建筑。

1、混凝土与玻璃的组合

玻璃有着轻盈、通透的艺术魅力, 也是建筑材料中常见的一类, 而且有着耐用、用途广泛的特点, 尤其是自然光线下能够和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尤其是和混凝土一同使用时, 混凝土的厚重粗糙和玻璃的柔美、光亮形成对建筑物的强烈对比。二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统一, 几乎每个建筑都会采用。

2、混凝土与木材的组合

木材是大自然的馈赠, 是人类应用较为广发的天然建筑材料之一, 质地轻软、颜色温暖, 和坚硬冰冷的混凝土形成极大的对比和反差, 给人亲切、温暖之感, 保留了天然的朴素本质。沙克生物研究中心所在地因为日照较为强烈, 建筑师为此在内外双墙上应用木材来解决眩光的问题, 起到了外观的百叶窗效果, 起到了良好的遮阳效果。

总之, 混凝土有着较强的可塑性, 同时可以创造出多种创意的造型, 且可以轻易模拟多种表面材质, 混凝土表面既可以“极简”也可以“极复杂”, 同时混凝土和其他的木材、玻璃等互为补充, 其多样化的处理能够满足建筑设计者的自由设计。

摘要:带着水泥与建筑回收废料混合的现代气息, 美学设计应该为大众服务, 设计、艺术应该是日常化, 在简洁、质朴中回归设计的本质。

关键词:水泥,艺术品,混凝土

参考文献

[1] 首届中国装饰混凝土设计大赛作品选登[J].建筑技艺.2013 (03)

[2] 李志玲.中国装饰混凝土设计大赛首轮巡展初战告捷[J].混凝土世界.2013 (07)

[3] 朱国阳.装饰混凝土的艺术之美[J].住宅与房地产, 2016, (06) :62.

上一篇:20例胆道再手术原因分析下一篇:软装设计中新中式元素的运用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