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随想录范文

2022-06-12

第一篇:教学艺术随想录范文

习作教学随想录(张敬义)

习作教学随想录

发表《七彩语文 教师论坛》2008年10期

习作,对于小学生而言向来称难,习作教学,对教师来说更属不易,是困境亦是瓶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窘况,如何解决?多年来,对此问题的探讨可谓是争论不休,探求不止。也曾见仁见智,但结果依然是不一而足。爱之深,思之切。笔者不揣浅陋之见述之,求教方家。

一、“虚则补其母”

学生作文质量不高,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儿童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方法不当,阅读量不足,“快餐式阅读”、浅阅读。他们拥有的语言素材远远无法满足表达的需求,所以写出的文章干瘪苍白。一篇文不通、字不顺的习作,只会给学生带来对作文的挫败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厌倦感。如何解决?

病急不能乱投医。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的一条重要的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按五行相生的规律,一脏“虚”,不仅补益本脏,同时还须补其母脏。比如,中医认为,肾主骨,骨质疏松治疗应以补肾为主,肾补好了,骨质疏松自然痊愈。该原则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其借鉴意义。

如果让我们对小学生的习作进行“把脉”,不难发现,儿童的习作弱就弱在“营养不良”和“观察弱视”。如何根治?笔者认为,不能就作文论作文,单靠一周的两节作文课无异于杯水车薪,很难奏效。补其“母”,必须增加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丰厚底蕴,补给“营养”,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远“观”近“察”,事事留心。

写作的“根”是阅读。吉姆·崔利斯在《阅读手册》中作了归纳:“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阅读能够开阔习作视野、积累习作素材、丰富语言材料、激发写作灵感„„儿童文学家秦文君现身说法:“其实,我并不是什么找到捷径的人,而是我很早就爱看课外书,小说、故事、科学文艺、什么都读。这样,肚子里的‘墨水’多了,写作文自然成了小事一桩。”特级教师高万祥风趣地说,作文是阅读下的“蛋”。“劳于阅读,逸于作文”。反之,没有积累一定的阅读“营养”,学生的习作就只能是“面黄肌瘦”。习作教学的“营养的补给”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我们不可以“饥不择食”,要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力求推荐给他们的是“经典”的“儿童化”的精神食量。“我们必须学会甄别和摆脱,从劣质书籍的荆棘丛中走出来,走向优质书籍的世界——那里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参天大树。”(曹文轩语)这样,学生才感到亲切,才能更好地融入进去。法国有位汉学家说:“每一个汉字都是充满情感的小精灵。”教师要善于引领孩子们在字里行间与“小精灵”嬉戏,把“阅读”变为“悦读”,做到目随文走,情随文流,与之对话、与之交流,一遍一遍、含情脉脉地朗诵它,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理、读出神,从中汲取表达的精妙营养。

其次,我们不可以学“熊瞎子掰棒子”,要引导学生进行精当的针对性阅读批注,指导学生从读文中发现“美”。读了一篇好文章,能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能够品咂出文章的“滋味”,知道好在哪?哪一点对自己启发最大?哪一点适合于自己去借鉴模仿?“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逐渐地看出越来越多的文章的“门道”,做个阅读文章的“美食家”,把阅读与自己的习作有机结合起来,既会品味别人的文章,也能在自己习作中做出“拿手好菜”。

第三,我们不可以“消化不良”,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语言的积累内化,做到厚积而薄发。当然,在积累的过程中,一要克服“消极积累”,不能背也背了,记也记了,但到了表达的时候,积累的东西却忘到九霄云外了;二要增强“积极积累”,不但熟读成诵、烂熟于心,而且想用就用、随时会用,用得自然、用得恰当。

矫正学生的“观察弱视”也不可以小觑。为什么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的文章“气色苍白”?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文字背后缺少用心观察,缺少真实的感受。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都是异彩纷呈的。但有许多的学生即使经历了丰富有趣的事,仍然写不出好文章,原因是他们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因此,我们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留心观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于永正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一次,他带领学生到游泳馆游泳。他把几个做事毛毛糙糙的孩子拉到身边,小声对他们说:“你们看看,胆大的和胆小的,他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会游的和不会游的有什么区别;好逞能的和不善于张扬的又有什么两样。”在于老师的友情提醒,他们便细心地观察起来。看着看着,大伙儿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来班里好逞能的小胖子跳“砸”了!他整个身子像炮弹一样,重重地落在游泳池里,肚子砸到水面上,发出很大的响声。小胖子爬上岸,捂着肚子连声叫道:“疼死我了,疼死我了!没想到水这么厉害!哎哟,哎哟„„”这样训练学生观察多么有成效呀!再一点,阅读本身也是一种观察,是一种学习作者观察的观察。因为任何一篇佳作都是作者用心观察生活的结晶。

“虚则补其母”在教学中是否还可以有这样的解释,大凡有育儿经验的人都知道,哺乳期的婴儿身体虚弱,医治的最好办法就是给母亲多增加营养。母亲强,则婴儿壮,母亲健,则婴儿康。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为学生的习作“补虚”,教师也需要增加“营养”。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一个留心生活的人,一个懂得读写结合的人,一个喜欢写作的人,一个有着良好语文素养的人。

教师的阅读,犹如一条潺潺的河流,那奔腾的浪花,是流淌在学生心田的欢悦。著名儿童文学家蒋风先先生这样回忆小学的斯紫辉老师(斯霞的堂姐):“她用整整一个学期给我们讲述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后来又断断续续地讲了《弗洛伦萨小抄写员》《爸爸的看护者》《小石匠》等,裘里亚、马尔柯、西西洛等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根。”教师有了广泛的阅读,便有了与学生交流的谈资。在交流中给他们推荐优秀的读物,在交流中畅谈读书的乐趣,在交流中指点作品中远处的目标、高出的闪耀。

教师的观察,犹如一道明亮的电波,那电波擦亮学生迷蒙的双眼,使他们睁大好奇的眼睛欣赏多彩的世界。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说:“你问我什么地方学来的雕刻?在森林里看书,在路上看云,在雕刻室里研究模型学来的。”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家方素珍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首先是在生活中遇到令我感动的题材,再把它化成文字。”这都是经验之谈。当然,观察不是单一行为,观察要与思考问题同行,观察要与发现问题并举,观察要与解决问题相联。教师要把自己每天的观察与思考同孩子们交流、分享。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的敏锐观察锻造孩子们的“火眼金睛”,变“事不关己”为“事事关心”,“视而不见”为“明察秋毫”,最终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师行走在神圣讲台上矫健的双腿,那双腿支撑儿童由“蹒跚学步”到“迈步如飞”。喜爱作文,自然阅读课忘不了写作,写作课忘不了阅读。“读完一篇文章,阅读教学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更重要,这就是使学生学以致用,就是要让学生把读中学到的用在文章写作中;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潘新和先生语)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必然包括迁移。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读懂写了什么,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的,为写作服务。比如由阅读的主题对接写作的立意,材料对接选材,结构对接谋篇,语言对接遣词。反过来也一样,这是一个“互逆”的过程。

二、“模仿是最深的爱慕”

西方有句名言:“模仿是最深的爱慕。”这句话讲得通透。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因为深深的爱慕才去模仿它。”

大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还记得四十九回里“七星坛诸葛亮祭风”一段: 众兵将得令,一个个磨拳察掌,准备厮杀。是日看看近夜,微风不动。瑜谓鲁肃曰:“孔明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乎?”肃曰:“吾料孔明必不谬说。”将近三更时分,急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带竞飘西北,一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这一段描写可谓有声有色。著名女作家冰心曾经这样说:我十分欣赏这段的有力的描写,就把它偷到《尼罗河上的春天》这篇文章里了。大家看出来了没有?“河的两岸,几座高楼尖顶的长杆上,面面旗帜都展开着,哗哗地飘向西方,遍地的东风吹起了。”

这样的例子在语文教材中不胜枚举。比如,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与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敷朱则太赤”是何等的相似。宋玉刻画绝代佳人,郭沫若描绘精巧的白鹭,真是“智者求同”!再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顾炎武的名句,到了《大江保卫战》变成了“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句“偷”得何等巧妙,浑然天成。宋代学者朱熹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我想今人作文也是如此。

作家创作需要模仿,儿童习作同样需要模仿。模仿,是儿童站在巨匠肩膀上巧著华章的一种必经之路。因为深深的爱慕才去模仿它,是儿童作文走向成功的捷径。

儿童学习习作,从“学步”开始,必须以一定的“范型”为基础。语言学习是范例学习,流利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来自于储存在人脑记忆中以往体验过的大量的语言范例。学生喜欢某一段文字,抄下来,经常看,经常揣摩,时间长了,就会有心得:人家为什么写得那么好,有什么诀窍,人家是从什么角度去观察事物的形、声、色等等。思考多了,就会有一些心得,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了。

儿童学习习作,不能生搬硬套,为模仿而模仿,必须进行再创造。齐白石先生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矛盾先生提出:“‘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但我们拥护‘模仿’,只能到此为止。过此一步,则本为向上的垫脚石,‘模仿’就转而变为绊脚石了。”小学生善于模仿,也需要模仿。当然,模仿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仿中求异,从仿到作,由生到熟,由俗入雅的过程,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造表达。

我们知道,毛毛虫变成美丽的彩蝶是由一般生命羽化为神奇生命的过程,是自然界昆虫进化的一个奇迹。人们经常在花丛中看到彩蝶翩翩起舞,惊羡她的美丽,但是很少有人看到羽化的艰难。儿童的习作由模仿到创新也是一个“羽化”的过程,模仿的过程是必然要经历的,关键是我们教师要唤醒学生的模仿意识,把儿童模仿的天性转变为模仿的动力和能力。首先,要调动学生模仿的积极性——选取案例,朗读欣赏,分析揣摩,产生爱慕;其次,要教给学生模仿和变通的基本方法——模仿优美语段,模仿成功写法,模仿创新形式;再次,要让学生享受模仿成功的快乐——积极评价,趋奖避罚,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如此,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云彩”的作文境界中去。我们坚信儿童在逐渐模仿的量变过程中会发生质的变化,会“羽化”出神奇的作品。

三、教师要有取材意识

“考什么,写什么”这样的应试作文或者套版作文,必然“窒息”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和能力,必然“诱使”儿童无病呻吟,说空话假话,说不着边际的话,必然磨灭儿童的习作兴趣和信心。

笔者认为作文教学,首先不是研究文,而是要研究人。边霞在《论儿童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文中指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儿童文化精神,实质上就是游戏精神,即一种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精神,一种平等的精神,一种过程本身就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儿童有儿童的特点,童眼是独特的,社会百态、天地万物在他们的眼里都是可以对话的朋友,都具备七情六欲;童心是纯真的,他们追求快乐、喜欢梦幻、乐于合群,处事待人简单朴实;童趣是丰富的,他们有自己快乐的王国,生活的情趣„„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的注入,儿童写作同出一理,要想在习作中由畏惧不断走向成功就必须要有源头活水,这里的源头活水就是写作的素材。当教师自身如果有选材意识,作文命题抓住儿童的心,把“习作”变成“喜作”,就能打开学生思路,激发学生言路,放飞学生思维。

发现题材,是最最重要的写作指导才能。老师发现得多,为学生提供的素材就多。高明的语文教师教作文都是善于取材的大家。他们选取材料都体现了对儿童接受心理的关注,对儿童内在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的重视,对儿童人性的关怀。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比如,一声叮咛、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小错误、一处小破绽„„这些细小的东西常常被我们忽略。前年翻阅《读者》,我读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大意是一个单位招考公务员,试卷内容多——“哈达卷”,考试时间短——五分钟,“上当”的应考者多——试卷最后一行只要求应考者只做前两道题。当时读完只是感觉到文章有意思,思维也就搁浅了,而于永正老师却把它创生到课堂,限时让学生做“知识渊博型小学生”测试题。六年级的学生经历过大大小小多次考试,可是参加这样测试是人生的第一次。试卷的本身不在于考查学生知识占有的多少,而是考核学生做事是否细心,是否养成先读题后做题的良好习惯。学生经历了这次特殊的考试,既满足了好奇心,同时心灵受到触动。一次特殊的测试收获了许多优秀的习作,如《一个“陷阱”》《我被“蒙”了》《可怕的一个“阴谋”》《都是粗心惹的祸》《好习惯决定一切》„„于老师的成功在于从测试题的细节处俘获孩子们的心,这种情感教育是入心入脑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是绝妙词。”只要做教育的有心人,看似平常的夕阳芳草都能赋以新意。

凡是优秀的老师都是一个个爱琢磨的人,正因为如此,奇迹在他们的课堂出现了,在他的学生身上出现了。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神韵》中说:“人之嗜好,各有所偏。好咏歌者,则论诗当如乐;好雕绘者,则论诗当如画;好理趣者,则论诗当见道;好性灵者,则论诗当言志„„”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心里装着什么,眼睛就会看到什么。贾志敏老师曾经说过:“一个智商再低的人,也得认识他的父母啊。为什么?天天见面嘛!处处留心,天天思考,总会发现点什么,想出点什么。小和尚只要天天认真念经,‘神’一定会来的。”说得多么深刻呀!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心中时时有题材,眼中处处是题材,根据自己的才情禀赋努力做到:

取材要有真趣,让学生感觉到好玩。只要让学生对写作素材本身发生了兴趣,学生就无需外力推动而自愿写作。取材需要慧眼识珠,不能以“捡到篮里就是菜”的态度来敷衍,选取的材料要生动有趣,读起来引人入胜,听起来妙趣横生,嚼起来有滋有味,能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取材要有真情,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学生。白居易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托尔斯泰说:“艺术就是从感情上去认识世界,就是通过作用于感情的形象来思维。”作为小学作文的题材,它在内容上的重要特征,就是情感性,即以情动人,教会孩子热爱生活,参与生活,动手动脑,学会做人,打开观察、体验、阅读、思维、写作之门。

取材要有真意。清人郑板桥指出:“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意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其实,写诗与作文是一样的道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作文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就会发现有价值的材料,透过现象去看本质,即可获得深刻而新颖的素材。

四、课堂教学要走好“四步”

习作,即练习写作,它重在一个“习”字,并不追求真正创作文学作品那样苛求语法的规范与灵活,逻辑的程式与严密,篇章的精巧与严谨,立意的深远与高妙,而只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练习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文课程标准》语)。从这个目标上来讲,习作是儿童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精神劳动。因此,在习作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理想的儿童王国”走进“现实的儿童世界”,无论是激发诱导,还是起草点评,都要着力于让儿童唤醒生活、抒写真我、自由表达。要达成这种真实、有效的习作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带领学生走好“四步”:

首先,创设开放的话题背景,让学生有话想写。比如,有位老师指导学生写“赵本山PK姚明”。老师首先出示“赵本山漫画像”,师生大笑。接着老师说:“谁能说一说他是谁,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他的?真是课伊始,趣已生,激活了学生的表达愿望。这一步为习作的发起阶段,旨在沟通师生关系,创设习作情境,揭示习作话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表达写作材料的机会,把师与生及所要写的内容较为自然、和谐地联系起来。

其次,善于激活学生沉睡的记忆,让他们有话可写。比如,我执教的作文——《实事实说》。教学时,我动情地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喜、怒、哀、乐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此外,分别、怀念、委屈、后悔、忧愁„„也无处不在。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最深、最想说的事给大家说一说好吗?同学们要说真话,说心里话,做到:实事实说。”无疑,极易触动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激活学生的表象储存,使他们思绪飞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习作教学要善于激情,由“辞”激“情”,以“情”促“思”;习作教学要善于启发,通过启发,诱发学生在大脑中迅速检索到原先储存着的一种“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朝花夕拾”,打开习作的思路,激活学生沉睡的记忆,顺利提取储存在脑海中的生命记忆。

再次,培养学生习作的效率意识,让他们有话快写。习作教学先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积极动脑,继之要训练学生快速行文,独立完成习作,鼓励儿童看到什么就想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就写什么,就像呼吸、饮食、睡觉一样自然。

最后,指导学生在反复修改中提高,让他们有话善写。“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修改是习作水平提升的标志。一是让学生轻声读、大声读自己的习作,而且要“像朗读课文那样”去读,这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古人常常把“作诗”称为“吟诗”,“吟”是有声的,这声音是“吟”给自己听的,“吟”是自我欣赏、自我发现、自我改进的最好方式。近、当代许多作家在谈写作体会时,无不把“大声读自己的作品”作为重要经验隆重推出。二是通过对典型习作的点评促进学生把握修改要领,让学生触类旁通。三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修改方法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水平。习作教学还要注重积极评价,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给予放大,使儿童由成功走向成功。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复杂工程。以上随想权作抛砖引玉,最后用一首小诗作结:

名篇佳作,博闻强记;整体把握,研读精细。 倾心模仿,点拨激励;由仿到创,标新立异。 儿童习作,智力游戏;发现题材,真情真趣。 激发动机,唤醒记忆;快速成文,百改不腻。

第二篇:教学随想

低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随想

当好一名低年级数学教师,了解新教材中特有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我就执教过程中遇到的新型应用题做一些简单分析,有一些教学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有效手段。基于此原因,它在教学过程中倍受关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纵观小学应用题教学的整个过程,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旧教材涉及的主要是一些简单应用题教学,而今新教材对低年级应用题做了一定的深化,使得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环节更为重要。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弱,学生面对老教材中简单的应用题时,即使读题朗朗上口,一字不错,条件、问题统统找对,但是仍然难以正确地解答;而新教材中又添加了合理安排、多条件多问题、两步计算等新型的应用题,许多学生感到有相当的难度。

面对新的教学要求,我们需要及时地了解新教材中应用题教学的特点,转变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新教材中应用题教学很少以“应用题”作为课题,通常融入于计算的教学中,如:第一册“连加、连减”、第二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三册“加与减”、第四册“连乘、连除”;或以应用题所要讲述的某个情节命名,如:第一册“秋游”“绿地”、第二册“郊外活动”、第三册“快乐的节日”、第四册“植树”等,应用题已经不再以单独“讲讲算算”的章节形式出现。新教材中应用题教学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

1、编小故事,列算式,初步认识应用题(如:第一册《绿地》)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阅读以文字为主的题目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应用题以看图编小故事的形式出现。讲故事是每个孩子都很乐意接受的教学形式,教师应当好好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的主题来编故事,编好的故事就是应用题的雏形了。

在课堂内,教师可以用刚学的方位指导学生有序地看图,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地看,根据图左上角出示的内容为重点讲解,通过小组内编故事、同桌编故事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完成其他几幅图片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地动脑、动嘴,教师则不断地深入每个小组,帮着学生把图上的内容编完整。

2、说情节,读文字,提问题,认识只有条件的应用题(如:第一册《乘火车》)

说情节,侧重口头表达的培养,为应用题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新教材中的一个亮点,教材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识字量少的特点。

随着学生表达能力的日益增强,教材逐步过渡到只出示应用题的条件部分,问题仍然留给学生来说,此时,学生提问题就要通过阅读条件来知道已知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思考条件之间相应的关系,最后提相应的问题。

3、有余数应用题(如:第三册《几张长椅》)

有余数应用题在旧教材中也有,但解答略有不同,在旧教材中这道例题就会写成“4人坐1张长椅,34人需要几张长椅,多多少人?”问题比较直接,学生只要算出商和余数并写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就可以了。新教材有余数应用题的问题比较灵活,通常只问“需要几张长椅”,计算以后学生还要考虑到多出2人没有座位,需要再加1张长椅。类似的题目有时不需要加1,如:小胖到20元去买6元一支的钢笔,他能买来几支?通过计算知道能买3支钢笔,多2元,知道答案后就要指导学生思考多的2元能否再买一支钢笔,从而考虑要不要加1。新教材的有余数应用题在求出得数后要根据问题仔细思考余数保留还是舍去,是对学生完整思考的考验。

4、多条件多问题的应用题(如:第四册《植树》)

旧教材中也有多条件多问题的应用题,但通常没有这么多条件和问题,现在以一组组形式出现的应用题比比皆是,题目的安排充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

5、合理安排的应用题(如:第四册《游国家森林公园》)

新教材中特有的应用题——合理安排,学生必须在多个条件中先把数量分分类,人物是哪几个数量,列车是哪几个数量,然后根据问题找出合适的组合,通过计算、大小的比较得出合理安排。此类题目锻炼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堂内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尽情阐述自己的方案,在小组讨论中让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教师只是引导者、参谋人,主要由学生自己来解决。

6、多解的应用题(如:第四册《应用题》)

多解的应用题在低年级旧教材中是没有的,偶尔也是出现在动脑筋题目中,只要求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即可。而今,多解的应用题要求人人掌握,在教学中有一定难度,当出示这类应用题时,教师不要心急,不必要求一下子把所有答案找全,而是要鼓励学生读题后讲出自己的想法及所想的答案,让学生尝试到正确的喜悦,增强他们找到所有答案的信心。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情况下,教师巧妙地利用板书汇总学生的答案,让学生从汇总的答案中寻找规律,进行归纳,培养多解应用题的解题能力,以便今后在有序的排列中可以一个不漏地找出所有的答案来。

第三篇:教学随想

对《再见了,北京!》这篇课文有种特殊的感情,去年九月,为参评区学科带头人,就在教研员的指定下上了这节课。当时,查阅了很多资料可却没有找到一点与教材有关的设计,因为这是一篇新课文呢!第一次试上,就遭遇滑铁卢,上到一半课就无法进行了,因为课文实在太难了,出现了很多的生词,而我的设计又偏难了一点。第二次试上,我就偷偷进行了,将设计重新更改,只有季校和蜗牛参加了听课,听完课,季校摇摇头说:“你对这节课的目标定位是有问题的,第一课时应该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字读文才行。”来不及第三次的试上,因为第二天就要比赛了,而我又是第一个上课的。怀揣着一晚上的重新构思,带着简单的课件我走进了三小的课堂,看到后面的特级评委们,我的心怦怦直跳。当时,很紧张!

幸好,接受了季校的建议,将第一课时的目标定为:扎扎实实地读,灵活有效地学。一课时,虽然没有用上华丽的图画,没有用上精彩的录像,但是学生在我灵活的点评和全面的照顾下,学得有滋有味,读得神采飞扬,课堂氛围也非常融洽。设定的目标都高效完成,看着评委们满意的笑容,我心中紧绷着的弦终于松下。

时间飞逝,转眼一年时光。当老师们拿着教材,对《再见了,北京!》这课露出难色的时候,我毫不犹豫,自告奋勇地说:“我来上!”既然已经承诺,就该准备准备了,可是当我打开电脑,寻找教案的时候,才知道老天对我的不良习惯进行惩罚了。原来去年一晚上的构思只是存在脑子里,事后并没有将教案完整录下。蜗牛找出了去年的听课笔记,可是只有我第

一、二次试上的内容,比赛那天,她也忙着拍照一个字都没有记。

怎么办?幸亏课件还在,我只能对着一张张幻灯片慢慢回忆去年上课的情景,但是已经零零散散,支离破碎了!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来以后不管什么还是要写下来才行,不能信任自己的脑袋了!夜已深,我还在挑灯奋战,整理思路。

今天早晨,年级组的老师们如约出现在我的教室。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者,但不一样的听者,不一样的时间(我想,奥运在孩子们的脑中已经更淡了)。课同样不是很顺,读词读句磕磕碰碰,一句话重复了两三次依然会读错,一段话的朗读基本不能做到流畅准确,这还是好学生呢!看来,我是高估我的学生了,不提前朗读,不预习他们就不会有出色的发挥。

上了一身汗,等到孩子们写字的时候,我才松了一口气。对着老师们,我无奈地说:“上得不成功,你们要继续修改!”一节研讨课就这样以失败告终。而本课的第二课时教学,我今天一定要好好琢磨才行!

第四篇:教育教学随想

师者,爱之使者

------教育教学随想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的感触到,教师的灵魂是用“爱”组成的,这份“爱”的内涵博大、精深而又深沉,它不能用任何一种爱来诠释,来替代。作为三尺讲台上的教者,我觉得无论是汗洒大地还是笑语欢堂都是光荣而幸福的,我把惊心动魄的“爱”化作沉静平和的行动,一点一滴的融给我可爱的学生们,陪同他们走好青春之路,指引他们把准人生之途。

人与人相处的时候,首先要坦诚相处,师生也是一样,从事政教工作这么多年来,从为人师到为人父,我的爱不断的扩增,也不断的细化,多年来,我对我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了很多感想,在这里谈一谈,与大家一同共勉。

1、心动不如行动,把对学生的关注化为实际行动。

我们爱学生不能总挂在嘴边,要把心里关注转化为灵魂释放,我关注学生的生活起居,观察到有个别学生家庭困难,通常这样的学生比较内向,不愿意接触同学,我主动接近他,先让他信任我,然后才敢走近我,适当的时候我通过交流了解了他的困难之处。这样的孩子有强大的自尊心,不会平白无故的接受别人的帮助,我就会想法设法的去制造一些机会给他一些帮助。我觉得他们都是有志向,有理想的,我希望在他们通向成功之路上能够尽我的绵薄之力。

2、正确引领,做好路标。

教师是学生求学途中最重要的导师,教者的性格、为人处事之道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世。学生是形形色色的,教者要千变万化。

学生中有一种孩子是玩世不恭,不爱学习的所谓“后进生”,甚至喜欢与老师做对。我教育他们何必万事走极端,明确教育的服务性,让他们知道师生平等、互相尊重,以学生为主体是很正确,但学生就是学生不能骑在老师脖子上,把学校的地位无限降低,让老师在学生面前毫无师道尊严?其实这类学生是可爱的,他们不是放弃学习,而是在学习之路上曾经受过创伤,所以他们用表面的玩世不恭来掩饰内心的空虚。他们若是放去学习,还何必想法设法来到高中,这是他们给自己的机会,只不过他们还没有开始好好把握。我指导尽早的让他们摘掉虚伪的面孔是最为重要的,我接近他们,把他们当作弟弟,看着他们幼稚的行为,不禁想起当年我的影子,我决心一定把他们带到正道上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走进他们内心真实的心理,触动他们的灵魂,谈时间,谈人生。用自己的亲身事例跟他们交流,很多孩子把我当成朋友,迷茫的时候会找我指引,失落的时候会寻求我的鼓励,渐渐地我又多了很多兄弟。

老师要用尽方法,因材施教,教育学生,主动承担教育的责任。学生是能动的人,应一切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视每个人都是可教育的,全力打造、教育,使人人都可成才。

3、把“恨铁不成钢”的气愤化成“把铁炼成钢”的决心。 人的成长,有很多因素影响,教师师只是其中之一。家庭、社会、学校、老师、家长是一个教育体系,必须通力精诚合作形成合力式构成影响学生成长的外因;学生本人自察自省自修、积极努力、奋进向上、有良好的心态,钻研学习策略,这是内因。在内外因多重影响下,他才可能健康成长。

“恨铁不成钢”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感受,“教不严,师之惰”,

我一定不能耽误学生的一生,我们的爱不能是“母鸡护小鸡”式的温室之爱,要大爱,要宏观的爱,所以我们要深沉有力的去爱。严厉的教育教学是成才的保证,我尊重学生的个性,但绝不允许自由随便,所以我对学生是严格的,我必须帮助他们设计人生未来,把准人生之舵,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爱要丰富、有力、持久,不抛弃,不放弃。严厉的态度,严格的要求是我作师原则。

4、完善自己的职业技能,与时俱进。

老师要尽职尽责,学术上就要有成就,教学水平要高,做一个最好的服务者,给孩子最可靠优质的教育。这就要求老师爱业、敬业,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实践水平,并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发挥。所以我在业余时间不断的修养自己,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让学生接受最新鲜的教育,最前卫的教育。

给学生平台,给学生机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共同 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我从事政教工作十年来,我觉得教育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做好了才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教学搞好了才能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时时提醒自己“成就一个人需要千万句,毁灭一个人则就是一句话”。发展要长远,暂时的不争气不代表他一辈子不成器,深沉有力的爱会融化坚冰,爱要丰富持久,不能急功近利。无用的责备、惩罚只能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打骂、体罚只能让学生越来越讨厌老师,愈来愈厌倦学习,耐心是教者具备的第一要素,要把握尺度的融会贯通,“肯定一切,否定一切”的绝对片面观点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特殊性,不能忽视了人先天的天赋、潜能、个性、爱好、兴趣、心理、素质、基础在人成长中的作用。俗话说“牛不喝水强按头”,教师要引导他

学感兴趣的内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尚且有这样的认识和觉悟,作为新时代的教者怎么能坐以待毙呢?我深深地懂得我身兼重任,也刻骨的明白:种的是树,教的却是人,人是可以再创社会价值的高级动物,所以我们是在为社会、为人类前进推助的使者,一定要出色完成自己身上的使命,才不妄为师,才对得起“师”这名头。

大石桥市高级中学 高雪峰

第五篇:古典诗歌教学随想

——中国语文报协会课堂教学“古典诗

歌内容教学”主题研讨会有感 有几年的时间不曾外出听课了,因为德育副校长的头衔仿佛把自己与教学隔开了。虽然从不曾离开自己心爱的课堂,教学也还得心应手,一直自我感觉良好。但听听大师的点拨,看看名师的课堂,才知道自己教学的粗糙,自己教学的肤浅,自己教学的浮躁!两天下来,就古典诗歌教学有了一点思考!

文字·文学·文化

透过文字的层面,看到文学的灵动,积淀文化的精华。几位执教老师无一例外的都把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作为教学的突破口,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感受文学的独特魅力,感悟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建平学校郑朝晖老师执教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郑朝晖老师先是从字词入手品读诗味,聪明的孩子们纷纷找到了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日暮苍山远”中的“远”字——不仅是一种空间距离,更是一种主观感受;“天寒白屋贫”中的“贫”字——诗人在慢慢风雪中前行,看到山中的人家很少,突然看到“柴门”,听到狗叫,感到非常惊喜,这是一个过渡,从前面的悲凉过渡到后面的惊喜。除此而外,在教师剥茧抽丝一般的引导下,学生们还品味了“白”字渲染的旷远意境、“暮”字所隐含的苍凉意味,“黄昏”这个意像的价值和意义,最后品到

了“风雪夜归人”的“归”字:

生:“归”字用得好,有惊喜感,归属感。

师:“归”字对我们中国人有特别的意义。

„„

师:刘长卿有没有真正“归”呢?他还投宿在别人家里,这首诗中还表达了什么感情呢?

生:还有漂泊的无奈,“归”只是暂时的,明天他还要继续漂泊!

师:我们不是漂泊者,这首诗为什么能打动我们呢?

生:因为我们内心都有孤独感。 生:我是这样看的,每个人都是生命的旅人,我们都在生命的旅途中寻找自己的家,这首诗唤起我们内心深处1 的这种情感,引起我们的共鸣!

师:我们要为他鼓掌!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的旅人,我们都在寻找一个家园,一个精神的家园。“归”是中国人所独有的情感,这种情感超越时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名片。

一首孩子们幼儿园时就会背诵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在郑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透过那看似浅白的文字,领悟到了诗中蕴含着的丰厚的文化元素。一节课下来,相信孩子们会顿悟:清水一般的诗句,却原来也是文化大餐!相信听课教师也会顿悟:诗意的解读必须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因为我们都是中华

文化的传承者!

心境·情境·意境

诗言志,诗歌是从诗人心底流出的泉水,诗人的心境决定泉水的流向:心境愉悦,泉水则流向鲜花芳草;心境郁闷,泉水则流向夕阳黄昏;心境安宁,泉水则流向空谷幽兰;心境孤独,泉水则流向荒山大漠„„心境的流向决定了诗歌的情境,境从心生,情从景生,情景相合,则成悠远的意境。

作为教师,古典诗歌教学时就要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方能拎清诗歌的情感脉略,走进诗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领悟诗歌或微妙悠远,或闲适恬淡,或华美壮丽,或清新自然,或

2 雄伟壮阔,或沉郁悲凉,或萧瑟凄凉,

或慷慨激昂的丰富多彩的意境。

几位教师执教过程中都关注到诗歌中的意象,以及意象作为诗人情感载体的丰富内涵,通过意象群的建构所组合成一幅幅立体的画面,把学生引领入一个个感人的艺术境界!

其中典型的是南京29中的徐溪老师,她以《天净沙·秋思》和《次北固山下》为例,引导学生探究“景物与乡愁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典型的问题,这就找到了诗歌教学的最佳角度:从意象出发,沿着意脉不断注入情感,最后把学生领入诗歌创造的最高艺术境界——意境。

同是以“乡愁”为主题,两首诗

所选取的意象截然不同,一组昏暗苍凉,一组开阔明朗,但两组意象群都诗意的表达出“乡愁”这个永恒的主题。对于第一组意象如何表达“乡愁”执教者这样总结:巧点羁旅处境、乐景衬托哀情、选景寄托乡愁、绘景渲染意境。对于第二组意象如何表达“乡愁”执教者虽然没有做出概括性的总结,但在她的引领下学生基本明确了:青山绿水只不过是眼前暂时的美景,自己的目的地还在渺远的前方;虽然风平浪静水面开阔,但更衬一叶白帆的渺小孤寂;残夜朦胧中升起的太阳,旧年岁尾时来临新春,时间的流逝,冬春的更替,只会使思乡之情越来越浓;如果大雁有情,捎一封家书到洛阳吧,告诉我的家人,虽然我思乡心切,但一切还好!

这样的引导赏析,就是学生非常清楚地了解了,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任何一种景物,原来都附着着作者的感情啊!对于七年级的孩子们来讲,虽然执教者没有说到“意象”“意境”这样的词语,但她却以一种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诗人的心境,领悟了诗歌的情境,让孩子们走入一个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艺术佳境——意境。

柔情·激情·真情

五位执教者中三位男教师,两位女教师,根据词的内容,五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大体分为三种:秦燕、徐溪两位女教师婉柔,孙旺、周文福两位男教师

激昂,郑老师则是淡定儒雅。但婉柔也好,激昂也好,淡定儒雅也罢,五位教师无一不是用真情激发着学生的真情,用灵动激发着学生的灵动。

两位女教师课堂上的温声细语,不紧不慢的引领着学生朗读、欣赏、感悟。无论是钱塘江畔的早莺春燕、乱花浅草,还是北固山下的潮水风帆、江春海日,亦或是漫漫古道上的枯藤老树、昏鸦瘦马,在两位美丽的女教师引领下,孩子们都充满悟性的解读了景物里所包含的丰富情感:亦或是生机萌发的早春带来的欣悦,亦或是天涯游子的思乡愁怨。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有这样的顿悟:万水千山都是情!

孙旺、周文福两位男教师不约而同执教的都是辛弃疾的词,一个是《摸鱼儿》,一个是《破阵子》,在两位老师激情的演绎下,辛词内容的厚重,辛词风格的阳刚,辛词情感的复杂与豪放都得到很好地诠释。两位老师在关注词的艺术表达的同时,更加关注的是词人的情感变化。

周老师引领学生把握《摸鱼儿》的情感脉络:惜春不长、怨春不语、留春不住,任时光老去人亦会老去的哀怨,任春景由盛而衰王朝莫不如是的感慨不言自明;春在走,时在变,不变的是报国的情感,但小人当道,报国无门,一腔忧愤终化为勃然而张的诅咒“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但愤怒的诅咒终当不了现实的残酷,闲愁最苦,惟

有君知啊!至此,周老师的倾情演绎,学生们无不被辛弃疾的炽热爱国情怀感动!

孙旺老师比起年轻的周老师执教辛词更多了一份文化积淀的厚重,更多了一份知人论世的明朗,鉴于此,孙老师的情感引领更沁人心扉。孙老师的课堂更知性,更人文,整节课孙老师以方法引领学生译读,以方法引领学生品读,以方法引领学生评读。一节课下来,孙老师没有代替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学生在他富有启发性的方法引领下,诗意的翻译词句,抑扬顿挫、激情澎湃的朗读全词;妙语连珠的品味意象意境„„更可贵的是,孙老师以自己的激情激发着学生的激情,以自己的智慧启迪着学生的智慧,在他的感染下,词人辛弃疾无3 限深厚的爱国热情、驰骋疆场杀敌立功的豪情、报国无门老之将至的悲情,一切的一切,在师生共同的激情演绎下是那样的真诚、真切、真实。孙老师的板书也别充满个性,一柄长“剑”占据半个黑板,霸气、豪气,也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剑本该直指长空,直指敌寇,但词人手中的剑啊,只是成了夜半梦回时刺向心中的长痛。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豪放词人辛弃疾啊,却原来是一位悲剧英雄!

马鞍山一程,见了、听了、想了,今后再做了,这就够了。

今天上了一节特别让我享受的课—《春》《济南的冬天》小结课,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远远出乎我的预料,他们太聪明,太有灵气,太有潜力。

导语:今天我们对《春》《济南的冬天》进行小结,这两篇文章是经典美文,语文教材几经改编但这两篇文章依然作为课内阅读教材保留,下面每组展开讨论,至少找出一条理由说说它们之所以长盛不衰的让人们喜爱的原因。

上一篇:竞选宣传部部长范文下一篇:建筑八大员资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