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基础会计第四版

2022-11-23

第一篇:高教版基础会计第四版

基础会计(第四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 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D 5.C 6.B 7.B 8.C 9.B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ABC 3.ACD 4.ABD 5.ABCD 6.CD 7.ACD

三、判断题

1. √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平衡公式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5.A 6.C 7.B 8.B 9.B 10.A 11.D 12.D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CD 3.ABC 4.AB 5.CD 6.ABD 7.BC 8.AD BCD 11.ABD 12.AB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四、实训题

实训一

13.B 14.C 10. 15.B 9.CD

实训 二

实训 三

实训 四

实训 五

实训 六

实训 七

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A 5.C 6.D 7.D 8.C 9.B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 4.BCD 5.BD 6.ABCD 7.ABD 8.AD 9.ABCD 10.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实训题

实训 一

实训 二

实训三

实训 四

3.归纳各类账户借方和贷方的意义

实训 五

实训 六

实训 七

实训 八

实训 九

实训 十

实训 十一

4.编制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

实训 十二

1.开设账户、 (1)总分类账户

实训 十三

第四章 会计凭证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D 5.B 6.A 7.B 8.A 9.A 10.D 11.B 12.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BD 4.BE 5.BCD 6.BCD

三、判断题

1. × 2.× 3.√ 4.× 5.× 6.× 7.× 8.× 9.√ 10.√

四、实训题

实训一

实训 二

实训 三

第五章 会计账薄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B 5.B 6.C 7.B 8.D 9.C l0.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BD 3.BCD 4.AC 5.BCD 6.BCE

三、判断题

1. √ 2.√ 3.× 4.√ 5.× 6.× 7.×

四、实训题

实训 一

7.ABC 8.×8.ACD 9.CD √ 10.√ 10.AB 9.

实训 二 (略) 实训 三

第六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B 5.B 6.A 7.B 8.B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BCD 3.BD 4.ABD 5.BCD 6.ABD 7.CD 8.AD 9.ACD 10.A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四、实训题

实训 一

1.编制会计分录

2.填制会计凭证(略)

实训 二

实训三

经济业务3:

第二篇:基础会计第四版习题集习题与答案第五章会计账簿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

第五章会计账簿

1.“应收账款”明细账的格式一般采用( D

)。

A.数量金额式

B.多栏式

C.订本式

D.三栏式 2.多栏式明细账格式一般适用于( C

)。

A.债权、债务类账户

B.财产、物资类账户

C.费用成本类和收入成果类账户 D.货币资产类账户 3.“原材料”明细账的格式一般采用( A

)。

A.数量金额式

B.横线登记式

C.三栏式 D.多栏式

4.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是( B

)。

A.总分类账簿

B.序时账簿

C.备查账簿 D.明细分类账簿

5.年度结账时,除结算出本年四个季度的发生额合计数,记入第四季度季结的下一行,在摘要栏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外,还应在该行下画( B

)红线。

A.一道

B.双道

C.三道 D.四道

6.会计人员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将650元错记为560元,并且已登记入账,月末结账时发现此笔错账,更正时应采用的便捷方法是( C

)。

A.画线更正法

B.红字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核对账目的方法

7.如果发现记账凭证所用的科目正确,只是所填金额大于应填金额,并已登记入账,应采用( B

)更正。

A.画线更正法

B.红字更正法

C.平行登记法 D.补充登记法 8.日记账由( D )逐日逐笔登记。

A.会计人员

B.会计主管

C.财务总监 D.出纳人员 9.登记明细账的依据是( C

)。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 D.汇总原始凭证 10.日记账和总账一般采用( B

)。

A.卡片式

B.订本式

C.数量金额式 D.三栏式3

二、多项选择题

1.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的有(

BCD

)。

A.原材料明细账

B.现金日记账

C.银行存款日记账

D.总分类账 2.“红字更正法”适用于(

BD

)。

A.记账前,发现记账凭证上的文字或数字有误

B.记账后,发现原记账凭证上应借、应贷科目填错

C.记账后,发现原记账凭证上所填金额小于应填金额

D.记账后,发现原记账凭证上所填金额大于应填金额 3.对账的主要内容有( BCD

)。

A.账簿资料的内外核对

B.账证核对

C.账账核对

D.账实核对 4.三栏式明细账格式适用于(

)。

A.应收账款明细账

B.生产成本明细账

C.应付账款明细账

D.制造费用明细账 5.( BCD

)账户的明细账应采用多栏式。

A.原材料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生产成本 6.账簿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 BCD

)。

A.总分类账

B.日记账

C.备查账

D.分类账 7.账簿按其外表形式不同,可以分为(

ABC )。

A.卡片账

B.活页账

C.订本账

D.分类账

8.明细账账页格式一般有( ACD

)。

A.多样式

B.订本式

C.数量金额式

D.三栏式 9.应采用数量金额式的明细账是( CD

)。

A.实收资本明细账

B.固定资产明细账

C.原材料明细账

D.库存商品明细账 10.记账时要用( AB

)书写。

A.蓝黑墨水笔

B.碳素墨水笔

C.圆珠笔或红色墨水笔

D.铅笔

三、判断题

1.总账只进行金额核算,提供价值指标,不提供实物指标,而明细账有的只提供价值指标,有的既提供价值指标,又提供实物指标。( √

) 2.多栏式明细账格式适用于有关费用、成本和收入、成果等科目。

( √

) 3.会计人员根据记账凭证登账时,误将2000元记为200元,更正这种错误应采用红字更正法。( ×

) 4.在会计核算中,红笔一般只在画线、改错、冲账和表示负数金额时使用。( √

) 5.登记账簿时可以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书写,也可以使用圆珠笔书写,但不能使用铅笔。( ×

) 6.分类账必须采用订本式。( ×

) 7.各企业单位都必须按照统一规定设置分类账。

(

× ) 8.订本式账簿具有不易散失,防止抽换,便于分工等优点。(

×) 9.对于现金日记账,必须每天结出余额,并与库存现金核对。( √

) 10.账证核对就是期末将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逐笔进行核对。( √

)

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时,应贷记( B )。 A.投资收益B.实收资本C.资本公积D.盈余公积 2.采购员出差预借差旅费时,应借记( A )账户。 A.其他应收款B.管理费用C.在途物资D.制造费用 3.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时,应贷记( B )账户。 A.固定资产B.累计折旧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 4.支付产品广告费时,应借记( B )账户。

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营业外支出D.其他业务成本 5.“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登记( B )。

A.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各项费用B.完工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 C.已售产品的生产成本D.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成本 6.“所得税费用”账户的贷方登记( A )。

A.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所得税费用B.实际交纳的所得税费用 C.应由本企业负担的税费D.转入“生产成本”账户的税费

7.借:资本公积,贷:实收资本,这笔会计分录反映的经济业务是( B )。 A.提取资本公积B.将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

C.将实收资本转增资本公积D.冲销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

8.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这笔会计分录反映的经济业务是( B )。 A.结转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B.结转完工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 C.结转应由生产成本负担的产成品D.冲销已销售产品的成本 9.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这笔会计分录反映的经济业务是( C )。 A.分配本年实现的利润B.结转全年发生的亏损

C.结转全年实现的利润D.将利润分配数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10.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某厂购料款,应借记( B )账户。 A.应收账款B.应付账款C.预收账款D.预付账款

二、多项选择题

1.( ACD )项目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A.管理费用B.制造费用C.财务费用D.销售费用 2.材料物资采购成本包括( BCD )。

A.买价B.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C.运杂费D.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 3.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有( BD )。

A.生产工人工资B.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 C.厂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D.车间办公费、水电费 4.属于营业外收入核算内容的有( ABD )。 A.违约罚款收入B.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C.出售材料取得的收入D.没收外单位财产的收入

5.应于期末将发生额结转“本年利润”账户的有( BCD )。 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D.销售费用 6.属于利润分配内容的有( ABD )。

A.弥补以前年度亏损B.提取盈余公积C.提取资本公积D.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7.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有( CD )。 A.生产产品领用的材料B.生产工人的工资 C.管理部门办公费D.管理部门人员福利费

8.应记入“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的费用有( AD )。

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B.工厂总部修理办公设施耗用的原材料 C.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费D.生产产品耗用的原材料 9.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包括( ACD )。

A.营业利润B.投资收益C.营业外收入D.营业外支出 10.应记入“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贷方的费用有( ACD )。 A.生产工人的工资B.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D.企业管理人员工资

三、判断题

1.“短期借款”账户不核算应支付的借款利息。( √ ) 2.银行借款不论期限长短都必须按期偿还,并按规定支付利息。( √ ) 3.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应借记“累计折旧”账户,贷记“固定资产”账户。( × ) 4.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不计入材料物资采购成本。( √ ) 5.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数量×单位售价。( × ) 6.产品销售成本就是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 √ ) 7.“制造费用”账户的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费用。( × ) 8.“在途物资”账户期末一定没有余额。( × ) 9.“本年利润”账户如果有借方余额,表示发生的亏损。( √ ) 10.“主营业务成本”借方的对应账户是“库存商品”。( √ ) 11.“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 × ) 12.材料验收入库时应贷记“在途物资”账户。( × ) 1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应借记“应付股利”账户。( × ) 14.职工报销差旅费退回余款时应贷记“其他应收款”账户。( √ ) 15.盈余公积是按利润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提取的。( × ) 16.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 )

第三篇:机械基础链传动教案(第四版)

第三章 链传动(2课时)

教 学 目 标

1.掌握链传动的组成及传动比 2.了解链传动的特点

3.掌握滚子链的结构、参数和标记 教学重点难点

滚子链的结构、参数和标记 【复习】1.普通螺旋传动移动方向的判断

2.普通螺旋传动移动距离的计算公式

3.差动螺旋传动的移动距离计算及方向判定

【导入】今天开始新的一章链传动,对于链大家都不陌生,在我们所骑的自行车的两个轮之间就是通过中间的链来传动的,那么链传动与前面学习的带传动有什么区别?链传动又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些问题。 【新授】

一、链传动及传动比

1.链传动的组成

链传动由主动链轮、链条、从动链轮组成。

2.工作原理:通过链轮轮齿与链条的啮合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3.传动比:主动链轮的转速n1与从动链轮n2的转速之比

表达式:

i12=n1 2=z2z1 式中

n

1、n2表示主从动轮的转速

z

1、z2表示主从动轮的齿数

二、链传动的应用特点

1.优点

(1)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2)传动功率大。

(3)传动效率高,一般可达0.95~0.98。 (4)可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情况。

(5)能在低速、重载和高温条件下,以及尘土飞扬、淋水、淋油等不良环境中工作。 (6)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力小。 2.缺点

(1)由于链节的多边形运动,所以瞬时传动比是变化的,瞬时链速度不是常数,传动中会产生动载荷和冲击,因此不宜用于要求精密传动的机械上。

(2)链条的铰链磨损后,使链条节距变大,传动中链条容易脱落。 (3)工作时有噪声。

(4)对安装和维护要求较高。 (5)无过载保护作用。

三、链传动的类型

链传动的类型很多,按用途不同可以分为:

传动链:主要用于一般机械中传递运动和动力,也可用于输送等场合。最常用的是滚子链和齿形链。

输送链:用于输送工件、物品和材料,可直接用于各种机械上,也可以组成连式输送机作为一个单元出现。

起重链:主要用于传动力,起牵引、悬挂物体的作用,兼作缓慢运动。

(一) 滚子链(套筒滚子链)

1. 滚子链的结构

滚子链由内链板、外链板、销轴、套筒、滚子等组成,销轴和外链板、套筒和内链板分别采用过盈配合固定;而销轴与套筒、滚子与套筒之间则为间隙配合,保证链接屈伸时,内链板与外链板之间能相对转动。 2.滚子链的主要参数 (1)节距

链条的相邻两销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称为节距,依符号P表示。

节距是链的主要参数,链的节距越大,承载能力越强,但链传动的结构尺寸也会相应增大,传动的振动、冲击和噪声也越严重。因此,应用时尽可能选用小节距的链,高速、 功率大时,可选用小节距的双排链或多排链。

滚子链的承载能力和排数成正比,但排数越多,各排受力越不均匀,所以排数不能过多,常用双排链或三排链,四排以上很少使用。 (2)节数

滚子链的长度用节数来表示。为了使链条的两端便于连接,链节数应尽量选取偶数,以便连接时正好使内链板和外联板相接。链接头处可用开口销或弹簧夹锁定。当链节数为奇数时,链接头需采用过渡链节。 3.滚子链的标记

滚子链是标准件,其标记为:链号-排数-链节数

标准编号 标记示例:

08A

1 88 GB/T 1243-1997

标准编号

链节数为88节 单排

链号为08A(节距为12.70 mm)

(二)齿形链简介

齿形链又称无声链,也属于传动链中的一种形式。它由一组带齿的内、外链板左右交错排列,用铰链连接而成。和滚子链相比,其传动平稳性好、传动速度快、噪声较小、承受冲击性能较好,但结构复杂、装拆困难、质量较大、易磨损、成本较高。 齿形链标记示例

CL08 -22.5 W -60 GB/T 10855-1997标准编号导向形式链节数为60节链号为CL08(节距为12.70 mm)【总结】1.链传动的组成: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

2.链传动的应用特点。

3.链传动的传动比计算。

4.套筒滚子链的结构、标记及接头形式。

5.齿形链的应用。 作业 p41练习1—4 链宽

第四篇:第四版新疆 我的第二故乡

新疆 我的第二故乡

保障房公司

李斌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来自保障房公司的李斌斌。我生长于湖北,三年前来到了新疆,所以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新疆,我的第二故乡”。有一句话在今年红透了网络,燃起了无数有激情、有梦想的心——“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的,我想在座所有热爱生活怀揣梦想的人都是这么想的,是吗?是的,我也是个热爱生活,拥有梦想的人。

好吧,“世界那么大,我想带你去看看。”闭上眼睛,请大家跟我去看看我心之向往的那个美丽地方——那里碧草如茵,骏马驰骋;那里翠松挺拔,雪山屹立,那里是一副绚丽多彩的自然画卷。你知道画之所处是哪吗?那里塔吊旋转,机器轰鸣;那里高楼拔地,华灯璀璨,那里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美景。你知道景之所处是哪吗?没错,那里是新疆,有着如诗如画的美景的新疆,有着民族特色而热闹繁华的新疆。没错,那里就是我梦想之地,有我喜爱的美景,有我热爱的工作,有我亲爱的家人。那里就是大美新疆。

第一次认知新疆,是因为2002年的第一场雪,在刀郎的歌里,2路汽车开到了八楼,让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但在父辈们的口中是这样描述新疆的,那里是个很遥远的地方,火车要走七天七夜,戈壁滩一眼望不到头,经济落后,物资贫乏……在乌鲁木齐生活了三年之后,我要告诉他们我所看到的新疆。

刚来乌鲁木齐时,对道路不太熟悉,有一次去师大参加考试,

1 眼看就要到考试时间了,我还没有找到地方,心里非常焦急。正好碰到几个民族同学从对面走来,就上前问了路。因为语言不是很通,虽然那位同学给我反复指点,但我还是一头雾水急的直挠头。那位同学看我确实着急,就特地让他的同伴先等一会儿,然后热心地把我一路带到了考试地点,还祝我考试顺利。大家可能感觉问路是件平凡的小事,可是这位民族同学却尽其所能地帮助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让刚到新疆的我,深深感受到新疆人民的热情和友善。

在新疆待的时间越长,也越能感受到新疆人的个性。他们开朗而豪爽,买菜都是按公斤,喝酒都是按瓶来;他们热情而仗义,谁家车子路上抛了锚,立马有热心人前来搭救。这就是新疆人,由47个民族组成的、亲如一家的新疆人。他们和睦共处,友爱互助,一同建设和发展着新疆。

新疆虽然远在中国的西北边陲,但却是亚欧大陆的腹地中心,是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的政策支持,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作为国有独资的房地产企业,集团公司也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好机遇,在住房建设领域内发挥着重要的民生保障作用。我所在的保障房公司开发建设的保障房小区从最初的几百套到现在的上万套,房屋的质量和档次也在不断提升。为首府的各族人民群众提供了安居之所,集团公司的美誉度和社会知名度也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借助集团开展的读书教育月活动,在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学习了新疆的历史,了解到各族人

2 民为发展新疆、繁荣新疆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巨大贡献,感受到新疆在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即将到来的这个欢欣鼓舞的时刻,我们更需要新疆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守卫国土,军人有责,发展新疆,我们有责。

如今,我也是一名新疆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建设好保障性住房,为住户提供安居之所,为集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还要借助自己从内地来的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多多宣传我所看到的美丽新疆,告诉大家这里有美景、这里很繁华,这里很安定,这里的发展也需要大家的共同支持和参与。

新疆是你的、是我的,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家园!

3

第五篇:环境监测第四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法趋势。

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熟悉检测任务、现场调查、制定检测方案、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环境监测的对象: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环境监测的目的: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归纳为(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环境本地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依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我国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颁布《环境检测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环境监测活动职责是:(1)环境质量监测(2)污染源监督性监测(3)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性监测(4)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活动。

环境监测的分类:(一)按监测目的分类:

1、监视性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

3、研究性监测;其中特定目的监测包括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放射性监测等。

(三)按专业部门分类有气象部门、卫生部门、资源部门等。

环境污染的特点:

1、时间分布性,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排放强度随时间而变化;

2、空间分布性,污染物和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随水和空气的流动而被稀释扩散;

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的关系;

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环境污染物的特点:毒性、扩散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和生物积累性。

环境监测的特点:

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1)监测手段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

(2)监测对象包括空气、水体(江、河、湖、海、地下水)、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客体,只有对这些客体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切描述环境质量状况。

(3)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时,须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才能正确阐明数据的内涵。

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间、空间分布性等特点,因此,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样本越多,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

3、环境监测的追溯性

环境监测包括监测目的的确定、监测计划的制定、采样、样品运送和保存、实验室测定到数据处理等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联系的系统,任何一步的差错都将影响最终数据的质量。为使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并使数据具有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需有一个量值追溯体系予以监督。为此,需要建立一个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体系。 环境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高、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毒性大、现代已有监测方法。

环境标准:为了防止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

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

1、与一定时期经济水平、环境保护要求相关;

2、与环境污染物与破坏状况相适应;

3、仪器普及程度的提高;

4、借鉴国际标准和其它国家的相关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表水水域功能和保护目标,按照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惜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水体是地表水、地下水及其包括的底质、水中生物等的总称。

水体污染一般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三种类型。化学型污染系指随废水及其他废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物理型污染系指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生物型污染系指随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生物造成的污染。

水污染检测的目的:(1)对江、河、湖、库、渠、海水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2)对生产、生活等废水排放源排放的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掌握废水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源管理提供依据;(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制定对策提供依据;(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6)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仲裁,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选择正确监测分析方法应遵循:灵敏度和准确度都能满足测定要求,方法成熟,抗干扰能力好,操作简便。我国对各类水体中不同污染物质的监测分析方法分为三个层次:A层次方法为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其成熟性和准确度好,是评价其他监测监测分析方法的基准方法,也是环境污染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B层次方法为统一方法,是已经过多个单位时间验证,但尚欠成熟的方法,在使用中不断完善,为上升为国家标准方法创造条件;C层次方法为等效方法,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与A、B层次方法具有可比性,或者是一些先进的新方法,但必须经过方法验证和对比验证。

测定无机污染物的方法有:(1)化学分析法(2)原子吸收光谱法(3)分光光度法(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5)电化学法(6)离子色谱法等

测定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有:(1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2)气相色谱-质谱法等。

水质监测方案制定的一般过程:明确监测目的、确定监测项目、布点监测网点、合理安排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选定采样方法和分析测定方法和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求、制定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及实施计划等。

在制定监测方案前收集有关区域的资料有:(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温、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水量、蒸发量及历史水情,河流宽度、深度等。(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人口分布、工业分布、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及农田灌溉情况等、(3)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分布和重点税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4)历年水质监测资料等。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原则:(1)在对调查研究和对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域尺度分为,考虑代表性、可控制性及经济性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类型和采样点数量,并不断优化,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代表性环境信息;(2)有大量污水排入江、河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河流河口及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湖泊、水库出入口,应设置监测断面;(3)饮用水源地和流经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或河段,应设置断面;(4)监测断面的位置要开辟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段;(5)监测断面应尽可能在与水文测量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资料。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对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消减三个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霍或工业区以前的位子,避开各种污水流入出和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可酌情增加。

(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口下游污水与江、河水基本混匀处(排污口500--1000米之间)。流经特殊区域的河段上也应该设置控制断面。

(4)消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米以外的河段上。

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1)在湖(库)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照水体类别和功能设置监测垂线;(2)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其垂线数根据湖(库)面积、湖内形成环流的水团数及湖(库)河流数等因素酌情确定;(3)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在污染物主要输送线路上设置控制断面。

采样点确定:对于江、河水系,当水面宽小于等于50米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米时,在近左、右案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大于100米时,设左、中、右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不足0.5米时,在1/2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0.5~5米时,只在水面下0.5米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5~10米时,在水面下0.5米和河底上0.5米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大于10米时,在水面下0.5米处、河底上0.5米处及1/2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订:在制订监测方案时,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料,查明用水情况、废水的类型、主要污染物及排污去向和排放量,车间、工厂或地区的排污口数量及位置,废水处理情况,是否排入江、河、湖、海,流经区域是否有渗坑等。然后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监测项目、采样点、采样时间和频率,选择采样方法和监测方法,制定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实施计划等。

水样的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冻保存法(冷藏或冷冻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率)。

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1)加入生物抑制剂(2)调节PH值(3)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水样的预处理:被污染的环境水样和废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前,需要进行预处理。水样预处理包括水样的消解、富集与分离。

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的水样中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消解处理。消解处理的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物,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物。消解后的水样应该清澈、透明、物沉淀。消解水样方法有湿式消解法、干式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

水样的富集与分离:当水样中的欲测组分含量低于测定方法的测定下限时,就必须进行样品的富集或浓缩;当有共存组分干扰时,就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富集与分离过程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常用的方法有过滤、气提、顶空、蒸馏、萃取、吸附、离子分离交换、共沉淀、层析等,要根据情况选择使用。

水样的物理指标:水温、臭和味、色度、浊度、透明度、固体物、矿化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色度、浊度、透明度、悬浮物都是水质的外观指标。纯水无色透明,天然水中含有泥土、有机物、无机矿物、浮游生物等往往呈现一定颜色。水的颜色分为表色和真色。真色指去除悬浮物后的水的颜色,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具有的颜色称为表色。水的色度一般指真色。浊度是反应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

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

1、酸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2、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3、PH和酸度、碱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PH表示水的酸碱性强弱,而酸度或碱度是水中所含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含量。

3、溶解氧(DO)表示溶解于水中的分子状态的氧的总量。

碘量法测水样中的DO:DO(mg/L)=c*V*8*1000/V水

c表示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浓度

V表示硫代硫酸钠标准液体积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大气系:是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其厚度达1000~1400千米,其中,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着重要作用的是近地表约10千米内的空气层(对流层)。

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可分为急性作用和慢性作用。急性作用是指人体受到污染空气侵袭后,在短时间内即表现出不适或中毒症状的现象。慢性作用是指6人体在含低浓度污染物的空气长期作用下产生的慢性危害。

空气污染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自然源是由于自然现象造成的,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人为源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有工业企业排放废气、交通运输工具排放废气、室内空气污染源。

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他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这类污染物与一次污染物的化学、物理性质完全不同,多为气溶胶,具有颗粒小、毒性一般比一次污染物大等特点。

粒子状态污染物是分散在空气中的微小液体或固体颗粒,粒径多为0.01~100um,是一个复杂的非均相体系。将较粗的、靠重力即可较快沉降到地面上的颗粒物称为降尘,其粒径一般大于100um,粒径小于100um的颗粒物则称为总悬浮颗粒。

PM10指粒径小于10um的颗粒物,可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肺部,在肺泡内积累,并可通过血液循环输往全身,对人体危害大。

空气污染检测方案的制订:首先要根据检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然后进过综合分析,确定监测项目,布设监测点,选定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和监测方法,建立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提出进度、安排计划和对监测结果报告的要求等。

监测目的:(1)通过对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定期或连续的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2)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空气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情况提供基础资料(3)为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量管理及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调研及资料收集:(1)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2)气象资料(3)地形资料(4)土地利用和功能区划情况(5)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监测站点和采样点布设的原则:(1)监测点周围50米范围内不应有污染源;(2)点式监测仪器采样口周围、监测光束附近,或开放光程监测仪器发射光源到监测光束接收端之间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从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为该障碍物与采样口或监测光束高度差的两倍以上。(3)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保证270度以上的捕集空间,如果采样口一边靠近建筑物,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有180度以上的自由空间;(4)监测点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安全和防火措施有保障(5)监测点附近无强大的电磁干扰,周围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通信线路容易安装和检修(6)监测点周围应有合适的车辆通道(7)对于手工间歇采样,其采样口离地面高度应为1.5~15米,对于自动监测采样,其采样口或监测光束离地面的高度应为3~15米,对于道路交通的污染监测点,其采样口离地面高度应为2~5米(8)在保证监测点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前提下,若所选点周围半径300~500米内建筑物平均高度在20米以上,无法按满足手工间歇采样和自动监测采样的高度要求设置时,采样口高度可以在15~25米内选取(9)在建筑物上安装监测仪时,监测仪器的采样口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支撑物表面的距离应大于1米(10)当某监测点需设置多个采样口时,为防止其他采样口干扰颗粒物样品的采集,颗粒物采样口与其他采样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应大于1米,若使用大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装置进行监测,与其他采样口间的直线距离应大于2米(12)污染监测点的具体设置原则根据监测目的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针对道路交通的污染监测点,采样口距道路边缘的距离不得超过20米。

布设监测站点和采样方法:

1、功能区布点法:其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先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等在根据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个区域设置一定数量的采样点,各功能去采样点数量不要求平区,在污染源集中地多设采样点。

2、网络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网格中心。网格大小根据污染源程度、人口分布及人力、物力条件等确定,若主导风向明显,下风向设采样点应多些,一般约占采样点总数的60%,对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常采用这种方法。

3、同心圆布点法:多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先找出污染群的中心,以此为圆心作若干个同心圆,再从圆心作若干放射线,将放射线与圆周上采样点,不同圆周上的采样点数目不一定相等或均匀分布,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比上风向多设一些采样点。

4、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以点源所在位子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区域作出一个扇形区作为布点范围。扇形区的顶角角度一般为45度,也可以更大一些,但不超过90度。采样点设在扇形区内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每条弧线上设3~4个采样点,相邻两点与扇形顶点连线的夹角一般取10~20度。

采样频率是指一个时段内的采样次数,采样时间是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二者要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分布特征、分析方法灵敏度等因素确定。

空气样品采集方法:

1、直接采样法,当空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时,直接采集少量气样即可。此方法测得的结果是对于瞬时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能较快地测知结果。此方法包括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采气管采样、真空瓶采样。

2、富集(浓缩)采样法,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比较低,直接采样法往往不能满足分析方法检出限的要求,故需要用富集采样法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富集采样时间一般比较长,测得结果代表采样时段的平均浓度,更能反映空气污染的真实情况。此方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静电沉降法、扩散法及自然积集法等。

溶液吸收法吸收液的选择原则是:(1)与被采集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2)污染物被吸收液吸收后,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3)污染物被吸收液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4)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最好能回收利用。

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国内外广泛采用滤膜捕集——重量法。原理为用采样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

TSP(mg/m3)=m/q*t

m——阻留在滤膜上的总悬浮颗粒质量 mg q——标准状况下的采样流量

m3/min

t——采样时间

min 降水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在降雨过程中从空气降落到地面的沉降物的主要组成,以及某些污染组分的性质和含量,为分析和控制空气污染提供依据。

降水监测采样点布设:我国规定,对于常规监测,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布设三个采样点,50万以下的城市布设两个采样点。采样点的位置要兼顾城区、农村或清洁对照区,要考虑区域的环境特点,如地形、地貌、气象和工业分布等,应避开局部污染源,四周无遮挡雨、雪的高大树木或建筑。

降水监测采样方法:(1)每次降水开始,立即将清洁的采样器放置在预定的采样点支架上,采样全过程水样。如遇连续数天降水,每天上午8点,连续采集24小时为一次样(2)采样器应高于基础面1.2米以上(3)样品采集后,应贴上标签,标上编号,记住采样地点、日期、采样起止时间、降雨量等。

降水组分测定:I级测点为:pH、电导率、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铵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氟离子、氯离子,及有机酸等。

污染源监测:空气污染源包括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固定污染源又分为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有组织排放源指烟道及排气筒等。无组织排放源指设在露天环境中的无组织排放设施或无组织排放的车间、工棚等。

固定污染源监测目的:检查排放的废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评价净化装置及污染防治设施的性能和运行情况,为空气质量评价和管理提供依据。

监测要求:进行监测时,要求生产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对因生产过程引起排放情况变化的污染源,应根据其变化特点和周期进行系统监测。

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

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它分类方法很多: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形状可分为固体废物和泥状废物,按危害状况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按来源可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电子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等。

危险废物的定义:危险废物是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或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鉴别一种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

1、是否引起或严重导致人类和动、植物死亡率增加;

2、是否引起各种疾病增加;

3、是否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

4、在储存、运输、处理或其他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会造成现实或潜在的危害。

危险废物的特性:

1、急性毒性;

2、易燃性;

3、腐蚀性;

4、反应性;5放射性;6侵出毒性。

卫生保健机构废物处理:

1、首先应分类收集和贮存。病理性、传染性废物需要与其他废物分开。危险性大的废物可以先进行高压蒸汽消毒。

2、各类废物应装在专用的、防潮的、有一定强度的袋或容器中,并以颜色、符号标记病理性、传染性废物。

3、不论在医院内或医院外,应用专用运输工具并严格消毒。

4、病理性废物和传染性废物的首选处置方法是焚烧,其他类废物可以通过焚烧火其他方法处置。

5、整个过程须严格监督、监测和管理。

第十章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环境监测管理师以环境监测质量、效率为主对环境监测系统整体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其核心内容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其有以下五个质量特征:

1、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2、精密度,均一样品重复测定多次的符合程度;

3、完整性,取得有效监测数据的总数满足预期计划要求的程度;

4、代表性,监测样品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

5、可比性,在监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得数据的一致程度。

环境监测管理原则:

1、实用原则:监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监测数据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实用;监测手段不是越先进越好,而是准确、可靠、实用。

2、经济原则:确定监测技术路线和技术装备,要经过技术经济论证,进行费用--效益分析。

环境监测的档案文件内容应包括:(1)仪器设备的生产厂家、购置和验收记录;(2)流量标准的传递和追溯记录文件;(3)气体标准的传递和追溯记录文件;(4)监测仪器的多点线性校准表格;(5)运行监测仪器零点和跨度漂移的例行检查报表;(6)监测仪器的审核数据报告;(7)运行监测仪器的例行检查记录;(8)监测子站和仪器设施的预防性维护文件;(9)仪器设备检修登记卡。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制定计划,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监测指标及数据的质量要求,规定相应的分析监测系统。其内容包括采样、样品预处理、贮存、运输、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和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

上一篇:工会主席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公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