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农村工作经验交流

2022-10-18

第一篇:创建农村工作经验交流

创建绿色农村 建设生态家园经验材料

创建绿色农村 建设生态家园

——山东省XX县XX镇XX村

山东省XX县XX镇XX村位于XX县东北部,全村326户,1369人,耕地面积1300余亩。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3500元。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XX村党总支部、村委会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村为契机,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走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三业并举协调发展的路子,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跨越发展,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初步形成。

一、 打造生态村庄抓净化

我村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处理率均达到了100%,实现了无害化处理。为了方便生活垃圾的清运,我们组织了一支8人专门清理垃圾的队伍,并投资在村内设立了12个垃圾池,购置了两辆垃圾清运车。生活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全村日清理垃圾近3吨,全镇的垃圾统一运送至县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为了解决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在村内埋设了地下管道3000米,专门用于收集村内产生的生活污水。这些管道整合并入凤祥集团污水管道,输送到XX祥光铜业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回收利用,不外排,使我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 效治理

二、 塑造和谐形象抓美化

改善村容村貌是建设国家级生态村的突破口,治理脏、乱、差是重要突破点。经村委会反复讨论研究,制定了统一整治规划。在具体实施中,先从基础建设做起,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促进村庄美化,塑造和谐形象。几年来,村两委多方凑集资金,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新村规划建设,建起了高标准的现代化中学、小学、幼儿园;安装了路灯、有线电视、程控直拨电话、自来水;村民厨房、居室实现了电气化,成为鲁西第一个电气化村;建成别墅区15000余平方米,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改善人居环境搞绿化

我村按照“全年常绿、四季有花、色彩丰富、错落有致”标准,通过植树、种花、种草等,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生活品味。目前村内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97%,绿化覆盖率34%。

四、强基固本抓硬化

由于村内公路个别路段年久失修影响了群众出行,今年7月份,我村通过积极争取,在凤祥集团及上级交通、公路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硬化村内道路达6公里,整修下水管道近3公里。

今年6月份,我村集中力量为村内人工湖注水30余吨, 整修人工湖附近植被。湖水、亭台、垂柳相交映,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XX村正阔步前进。

第二篇:创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创一流条件,争一流质量

——沈伦镇中心幼儿园创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沈伦镇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底蕴深厚、充满活力的兴化市合格园,也是一所农村公办园。一年来,本园以优化的管理、优质的保教和优异的办园条件迅速崛起。紧密围绕教育局及园内工作,提出了“高举旗子,不变调子,喊响号子,建好班子,推动总体工作上台阶。”的指导思想,把创建活动贯穿于整个工作之中,并根据幼儿园的工作特点开展了各项工作。

一、万众一心,狠抓投入,彻底改善办园条件。 幼儿园起点条件很简陋,中心校唐成祥校长先在中心校内搞了一个幼儿园试点班。然后搞了一个镇中心园的试点。今年按照“一园一点”的整体布局,统筹规划,一展宏图。

镇党委、政府将中心园建设当成重要的“民生工程”。为解决资金问题,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捐资办学。党委书记夏爱东同志带头捐款新建中心幼儿园。各村委会也纷纷动员各村的能人捐资支持家乡的幼教事业。

在镇党委、镇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镇3万人民的热心帮助下,彻底改善了办园条件,投资360万元,由镇组织委员、副镇长刘新华同志亲自顾问、镇党委委员、镇妇联主席姜素梅亲自负责,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幼儿园,为幼儿“活动、游戏、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添置了幼儿床,实现幼儿每人一张床的梦想,既解决了幼儿的睡觉条件,又实现了园内的封闭管理。

添置了开水器、热循环消毒柜,极大地改善了幼儿食堂的条件。

添配了办公电脑及打印设备、数码相机,安装了校园网;各班配制了电视机、录音机、消毒柜,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对园内进行了绿化、美化、儿童化的改造。添置了大量儿童玩具,并对操场地面进行了软化,建立了植物园,开辟了文化宣传橱窗,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标。

二、努力探索,勇于创新,“以法治园、以人兴园”,管理效能明显提高。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各部门岗位责任制、教职工考勤制度、学习会议制度、教研工作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使各项管理工作有据可依。

2、推行绩效考核。幼儿园根据岗位评估标准考核教职工,与评先评优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我们关注教师的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将教职工的发展作为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工作岗位上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体现教师的价值。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全园教职工“园兴我荣”的主人翁意识。

三、以园为本,多种形式,全面实施课程改革。

(一)以幼儿为本,认真贯彻《纲要》精神。

我们认真贯彻《纲要》精神,坚持“以幼儿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的,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以新时期主题探究课程为主要课程,辅以少量整合课程,努力提高保教质量。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教师。保教质量是幼教工作的生命线,而提高保教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我园考核任用教师,坚持外学习、内培训,吸收其它幼儿园的先进教学经验,加强研究,从转变观念入手,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1、严格标准,考核任用幼儿教师。

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镇幼教工作领导小组。面向全镇,公开招聘幼儿教师。聘请市局幼教科领导、市幼教专家进行评审,公开公平公正合理。

2、弘扬师德,树立教师职业精神。 师德是教师之魂,我们认为新时期教师的师德更应该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一是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来保障。二是不定期开展《幼儿园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园规》、优秀教师事迹的学习。三是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以演讲比赛、师德征文、师德大讨论、听师德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

3、苦练内功,夯实教师专业素质。

我园有的放矢通过多种途径来夯实教师专业素质。一是重引导、多支持,鼓励教师参加职后学历培训。二是多练兵、常比武,提高教学技能。围绕课程改革,我们组织教师开展说课、上观摩课活动,研究教育策略;定期组织专题研究公开活动,总结某一类活动的教学方法。我园鼓励教师间互学互比交流沟通。鼓励教师参加基本功竞赛,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 我园的许佳老师在兴化市幼儿园基本功竞赛中被评为乡镇组一等奖,高年扣老师在兴化市幼儿教师教育活动竞赛中,获三等奖。

4、走出校园,开阔教师眼界思维。

先后派青年教师去靖江、泰州、南京等地培训、学习,给任务、压担子,让她们快速成长。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园青年教师每周都能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弹、唱、跳、画的基本功,学习如何观察评价幼儿,记录幼儿的成长过程,学习如何反思教育行为,提高教育策略等。

(三)立足园情,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科研兴园”是我们牢记的信条,大家都充分意识到教科研的重要性。为此,我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课题研究。目前,《园本培训与教师专业成长》课题已开始启动。通过课题研究,园内形成了人人参与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四、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积极做好后勤保障。

(一)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幼儿园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对后勤服务保障和食品卫生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积极配合市卫生监督部门、市妇幼保健所做好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消毒等工作;坚持晨间检查制度,幼儿、教职工全面健康检查制度,消毒制度等。并在各类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大力度,做好预防、消毒、防控工作,有效地杜绝了各类传染病的发生。我园未发生一例病例和疫情。

(二)树立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

幼儿园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层层负责、层层落实。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安全责任落实到人,每月一次安全工作会,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方位的安全检查,重点突出防火、防电、防食物中毒、防走失等几个方面。一年来,全园无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成绩属于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以创新的精神,优化管理,提高办园质量,知难奋进,再创佳绩!

第三篇:20110510文明创建工作经验交流

克难奋进求突破

力促创建上台阶

--师市劳动保障系统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经验交流经验材料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安国之策,监察是维稳之基。近年来,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师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师市文明办的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文明部门、文明单位、文明窗口为载体,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规范行业行为为基础,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面向基层,点面结合,整体推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塑造文明,行业管理传递文明,队伍建设体现文明,行业改革展示文明,使劳动保障系统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师市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师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基本情况:劳动保障系统有事业单位5个,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所17个,劳动保障事务管理平台28个。在编干部职工141个,聘用协管员209个。

师市劳动保障系统现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2个,自治区文明示范窗口1个,师级文明单位3个,师级文明部门1个,师级文明窗口8个,系统文明窗口37个,文明单位比例达到 %。2009年被师市文明委授予师级文明行业。

回顾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我们的主要经验是:

一、完善“三个机制”,落实责任,强化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的主动性

1、强化领导,完善组织机制。我们把文明行业创建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1 指导委员会,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重点抓、工青妇各有侧重的领导格局。设文明办,由专人开展日常工作。制定文明行业创建规划,明确“面向基层,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和局属事业单位创建文明单位,基层服务平台创建系统三优文明窗口、系统创建文明行业的工作目标。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劳动保障工作考核指标,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确保工作责任落实。

2.建立奖惩机制,注重发现、培养典型,召开阶段推进会和在工作会议安排典型发言、经验交流,推动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对于措施不力、行动迟缓,影响系统创建整体效果和整体进度的责任单位,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甚至撤销荣誉。

3、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局文明办监督指导作用。通过聘请监督员、公开投诉电话、设立举报箱、开辟政务网站信箱及发放征求意见表,形成监督网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创建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二、落实“三个围绕”,开展活动,增强创建工作的深入性

1、围绕窗口抓创建,延伸创建领域。2005年,师市机关开展文明部门创建活动。局属单位单独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2006年,基层服务平台开展以优良作风、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为主题的“三优”文明窗口创建活动。要求基层所、站使用统一的劳动保障标识,加强政务公开,健全便民措施,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树立文明窗口形象。通过五年扎实创建,有力提升了职工群众对劳动保障窗口的认知度、满意度,37个基层所、站创建成为系统文明窗口,8个创建成师级文明窗口,有效推动系统整体文明建设。

2、围绕劳动保障中心抓创建,深化创建内涵。近年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全面梳理就业、社保、监察工作思路,摸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找到深化创建的着力点。结合国家新一轮积极政策,制定师市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服务,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平台开展就业指导、介绍,解决企业招工难、困难人员就业难。开展创业培训点燃创业梦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000万、建成创业孵化园成就创业梦想。启动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扩大社保覆盖面,解决养老难。降低医疗保险住院费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和水平,巩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成果,缓解看病难题。开展国家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监察试点工作,延伸监察服务平台,解决维权难。

3、围绕队伍建设抓创建,丰富创建内容。我们坚持把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劳动保障队伍摆在突出位置,引进大中专毕业生33人充实一线,实行中层干部轮岗、挂职锻炼,大力开展系统教育培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文明氛围。通过参加上级调训、组织培训、以会代培方式,提高干部法律意识、业务能力、服务水平。通过开展讨论、进行热点问题调研、撰写论文等实践活动,提高干部综合分析水平、创新能力。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发扬志愿精神,开展扶贫帮困。通过迎新春文艺联欢会、庆祝国际妇女节座谈会、演讲比赛、庆党的生日参观、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沙漠徒步、篮球比赛、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活动,丰富了干部文化生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三、立足“三个结合”,彰显文明,提高创建工作的实效性

1、将创建工作与劳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塑造文明。软件硬件互促共长、依托基层夯实基础是促进创建工作的支撑点。 在兵师资金的支持下,着力改善了办公条件,建成劳动局办公楼、人力资源市场14个,形成就业、社保、监察一条龙服务。建成五家渠劳动保障网,凭借金保工程信息系统支持,延伸就业、社保服务平台,为职工群众提供就近、实时的便民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

2、将创建工作与行风建设相结合,体现文明。我们参加民主评议行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大学习大讨论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自觉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3.将创建工作与塑造劳动保障优秀形象相结合,传递文明。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责任追究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以制度管人,促工作全面到位。积极宣传就业、社会保险政策,简化办事流程,规范服务行为。建立宣传奖励办法,加强政务公开,做好对外宣传,密切干群关系,全面提升劳动保障行业的整体形象。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文明创建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文明创建工作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今后,我们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成绩,扎实工作,以创一流业绩、创一流品牌、创一流环境,为师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再立新功。

第四篇:乡镇平安创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凝心聚力 真抓实干

全力推进新一轮平安XX建设

各位领导、同志们:

平安XX活动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XX镇党委、政府全力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为核心,以构建治安大防控和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为重点,强势推进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紧紧围绕“富民强镇,两个率先”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安民富民并举,有力确保了XX镇社会持续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良好局面,先后荣获“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休闲服装名镇”、“创建全国文明镇先进集体”、“苏州市安全镇”。

回顾几年来的平安创建,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前提。

牢固确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平安是第一责任”理念,把平安创建作为政治责任、重要品牌和发展与人居的第一环境抓在手上,作为保障工程、民心工程、基础工程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一是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二是坚持分管领导具体抓,配强配齐平安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三是坚持各部门合力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推进平安XX建设。

二、突出工作重点,是强化平安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是强化基层基础建设。认真落实“注重基层、着重基础重心下移、重点前移”的要求,把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平安建设前沿阵地、维护稳定第一堡垒的重要举措,从实际出发,狠抓落实。二是构建治安大防控系统。镇级社会面治安系统建设已基本完成,家庭“小技防”安装率达到92%,全镇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安装了视频监控和周界报警系统,技术防范成为单位内部防范新的支撑。三是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机制。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月例会制度,坚持“排查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三前”工作方法,坚持实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级办理、限期处理、专项治理”的“五理”工作机制和五种工作模式。四是强化重点人员管理。以强化重点人群管理和控制为重点,不断提高预防和发现各类违法犯罪的能力。推进“集宿化”管理进程,同时落实外来人口分层次管理措施,锁定管理的重点;加强青少年和刑释解教、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制教育,纳入普法工作的重点。

三、不断探索创新,是深化平安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组建综治和服务管理工作中心。我镇率先在全市组建了综治和服务管理中心,围绕打造“信息民情收集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群防群治指挥中心、法制宣传与服务中心、和谐稳定服务中心”五大中心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不断实践,明确各组成部门的职责任务,建立和实行工作例会、首问责任、情况报告、督查督办、工作流程、基本台帐等制度,建立以联调、联防、联勤、联治、联创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强化管理,规范运行,保证中心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

(二)积极探索社区矫正管理模式。2003年9月28日,我镇被确定为省社区矫正试点镇后,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实地考察先行地区的社区矫正工作,对社区矫正的操作有了较好地掌握,明确了社区矫正的宗旨,首创性地提出了乡镇社区矫正由党政领导牵头、司法公安为主、部门联动、罪犯家庭协助的“四维矫正”工作机制,同时制定了针对矫正人员的“六报告”、“六不准”告知书,可以说是社区矫正在操作上和控制重新犯罪方面的突破。2005年,英国社区矫正专家蒂姆乔普曼到我镇考察社区矫正工作,充分肯定了我镇社区矫正工作取得的成效。

(三)创新法制宣传载体和形式。我镇普法工作注重拓展新的阵地和形式。一是主动“送”。每年自行编排法制文艺节目,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送法到广大群众中。二是突出“快”。广泛宣传普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有力地促进了新法律法规实施。三是扩大“面”。每年都坚持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月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同时,充分利用镇内各种宣传媒体,不断扩大普法覆盖面。四是阵地“新”。我镇于2003年4月在全市乡镇范围内独家创办了以普法、依法治理为主题的《XX法治》电视栏目,设“以案说法”、“平安XX”、“走进新法”、“依法行政”、“148法律援助”四个子栏目,节目坚持传播法律法规知识,释疑解惑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努力为构建和谐XX而服务。全镇基本形成了法制宣传“电台有声,荧屏有像,刊物有文”的立体宣传格局。

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重点围绕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建强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建设治安大防控体系,构建抵御违法犯罪有力屏障,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注重办实事,举实措,求实效,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着力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1、要拓宽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覆盖面。推出第二期社会面治安监控工程建设,做到“早规划、早启动、早实施”,实现社会面、工业园区、市镇区域监控的拓展和联网。把治安监控和重点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危险物品管理、消防安全监控等有机整合,组建XX镇公共安全响应中心,要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2、要加强村级综治办建设。村(社区)基层党政组织,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选配好党支部一班人,对软弱涣散、综治工作不力的村(社区)领导班子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充实。全面推广建立集社区警务、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调处、外来人口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禁毒以及情报信息收集等职能于一体的村(社区)综治办。配齐配强社区民警、村(社区)治保民调干部、外来人口协管员和专职保安联防队员,落实人员的工资报酬。村(社区)综治办要有专门的办公用房,统一为办公室、调解室、备勤室等,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

3、要切实抓好重点特殊人群管理。一要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要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新路子,重点抓好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法制教育和技能培训,继续推进集宿管理进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单位为主、统一规划、全面推进的原则,纳入工业园区、企业建设总体规划,同步建设施工,完善出租房屋管理协作机制,既有力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又坚决打击混迹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二要切实加强对犯罪多发人群的管理。要锁定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管理。落实重点人群分层次管理措施,控制高危人群,完善电脑联网系统,遏制刑事犯罪的高发态势,关键是要减少社会上的犯罪人员。要加强服刑人员子女的关心教育,强化吸毒人员的感化和管理,改进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社会消极因素。

4、要配齐配强治安辅警队伍。要按实有人口的万份之十五配齐配强治安辅警,加大投入,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竞争上岗机制,将政治素质过硬、身体素质健康、文化条件好的充实到治安辅警队伍,加强日常管理,健全奖惩考核制度,充分激发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创建和谐社区为载体,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实现社会管理重心下移,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打造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平台。

5、要建立健全多渠道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调解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要定期排查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尤其要及时排查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群体性利益矛盾和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严重危及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探索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讼调解的衔接机制,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多种办法,统筹化解矛盾纠纷,整合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全社会的调解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整体联动的工作局面。

6、要建立健全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要根据社会治安的时空规律和特点,确定打击的重点和方式,真正做到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严重,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用什么方式更为有效,就采用什么方式,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发势头。

这次会议以后,我们要研究制订XX镇落实全市会议的意见和措施,下决心把我镇的综治和平安建设抓得更好,为XX镇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创造更加良好的治安环境。

第五篇:法制村创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台北区梅家村位于台安县行政新区所在地。梅家村有3个自然屯,6个村民组,人口1867人,有耕地面积4867亩。梅家村始终坚持将依法治村与村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普法系列工作,坚持以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为载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近年来,梅家村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探索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新路子,村党总支、村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活动,不断推进村民主法制建设步伐,使广大村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村务、财务管理制度得到健全和落实,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从而有力促进了全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创建工作合力

1、建立创建组织网络。村成立了民主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和村民主法制建设宣传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2名总支委员任副组长,将创建工作纳入总结评比的内容,让村民和村民代表对村干部抓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情况进行评议和监督,促使村干部增强责任意识,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大力营造创建工作的氛围。梅家村在创建活动中,把法制 1

宣传教育贯穿始终,为使“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们大力营造创建工作的氛围。利用宣传栏、文化活动中心、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组长会议等多渠道多方面宣传有关“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标准、村规民约和相关法律法规,在全村努力营造民主法制建设的氛围。

二、围绕“两民主” 建章立制,确保创建工作到位

1、实现民主选举制度。梅家村在历届换届选举中根据县、区两级组织的统一部署,实现民主公推直选形式确定候选人,再由全体选民投票选举产生村委班子。由于充分发扬民主,真正实现直选,最大限度的反映每个村民的意愿,所以新当选的村委会班子在群众中威信较高,得到群众一致认可,两委会关系协调,整体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2、规范民主管理制度。村务管理制度的落实,使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来,特别是重大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的实施,增强了村务管理的民主性、科学性,避免了村干部因决策失误给集体经济造成损失,较好地防止了村务管理活动中的暗箱操作和村干部不公、不廉行为的发生。在加强村务管理的同时加大村务公开力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尤其是对于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向广大村民进行公开的宣传、引导和提示,接受村民监督。

三、抓好热点和难点问题专项治理,使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为工作主线,建

立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规章制度,营造邻里和睦、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强普法教育,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法律素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认真学习《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二是狠抓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切实预防矛盾激化,及时做好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充实治保、人民调解、安置帮教人员组织网络,建立人口登记簿、治安登记、会议记录簿,实现了综合治理职责明细化、台帐资料标准化、运作过程合法化。真正做到“一般矛盾纠纷不出村”,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针对农村存在的一些影响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标本兼治,强化管理。加强了对农村重点人员的管理,完善了重点人员治安、刑事案件发生的监控防范机制;加强了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落实了帮教措施,进一步降低了重新违法犯罪率。

总之,在法制村创建工作中,我们梅家村结合本村实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通过不断努力,借鉴兄弟村的好经验、好做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营造出最安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最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最优良的民主法制环境和最安全的经济发展环境。

2010年4月10日

上一篇: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下一篇:创建平安企业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