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最新规划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青县最新规划范文

青县简介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概况

青县地处冀中东部,沧州北缘,位于东经116°34′至117°6′,北纬37°49′至39°16′,县境南北长41公里,东西宽48公里。东临渤海,南接沧州,北依京津,置于环渤海湾经济圈及京津塘经济技术辐射区内。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104国道、津保公路、沧廊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从境内穿过,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

青县现辖6个镇、4个乡、1个农场,345个行政村、5个分场。其中6个镇为清州镇、金牛镇、新兴镇、流河镇、木门店镇、马厂镇,4个乡为上伍乡、曹寺乡、盘古乡、陈嘴乡。

2009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9亿元,增长42.2%;财政收入8.1亿元,比2008年增长25.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2亿元,增长44%,增幅在沧州各县市中排名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272元和5647元,分别增长13%和12.3%。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2009年全县土地总面积99176.54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80821.8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1.49%;建设用地面积13661.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78%;其他土地面积4693.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3%。

一、农用地

全县农用地中,耕地面积65119.1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66%;园地面积2675.8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0%;林地面积2027.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4%;其他农用地面积10999.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09%。

质量较优的耕地主要分布在青县中西部和北部的乡镇,如曹寺乡、清州镇、流河镇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马厂镇和金牛镇耕地质量较差;园地主要分布在盘古乡,新兴镇和陈嘴乡等也有一定数量;林地主要分布在新兴镇、清州镇、曹寺乡和木门店镇。

二、建设用地

全县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1047.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14%;交通水利用地面积1888.82公顷,占

土地总面积的1.90%;其他建设用地面积724.7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3%。

城乡建设用地中,建制镇面积1422.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3%;农村居民点面积8072.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14%;采矿用地面积1552.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7%。

其他建设用地为724.77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0.73%。 建制镇、农村居民点、交通水利用地等在各乡镇范围内零散分布。采矿用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马厂镇和中部的清州镇。

三、其他土地

全县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积2575.9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0%;自然保留地面积2117.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3%。

水域在各乡镇均有分布;滩涂沼泽主要分布在木门店镇、新兴镇;自然保留地主要分布在清州镇、马厂镇、曹寺乡、新兴镇。

第三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一、上轮规划主要指标落实情况

(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上轮规划确定到201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目标为65758.54公顷,根据2009年土地第二次调查结果,全县实有耕地面积65119.10公顷,比规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多639.44公顷。上轮规划确定的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57265. 00公顷,到2009年末,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7268.51公顷,比上轮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多3.49公顷。

(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

上轮规划确定1997-2010年期间全县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2222.30公顷,净增加耕地1822.30公顷,规划期内年全县实际补充耕地1653.77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90.75%。

(三)建设用地

上轮规划确定2010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29113.0公顷,规划实施至2009年全县建设用地实际规模27171.20公顷,上轮规划确定2010年全县城镇规模控制指标为2040.70公顷,2009年全县城镇用地实际规模1422.80公顷,相当于控制规模的69.7%。规划期内2006-2009年实际已批建设用地36.81公顷,其中占用农用地35.57公顷,占用耕地22.23公顷,在新一轮规划中予以扣除(具体批次见附表)。

(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上轮规划确定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用地控制指标3834.7公顷,1997-2009年基础设施实际用地4122.90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107.5%。

二、上轮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

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后,对指导全县土地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强化了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

上轮规划体现了国家严格保护耕地的要求,在规划实施期间耕地保护的力度大大加强,有效保证了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依照规划实行的农地转用审批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变了以往只占不补的局面,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对占用的耕地进行了等量优质补充。1997-2009年期间,全县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到2009年底,全县耕地总量为65933.09公顷,其中基本农田占85.69%。

(二)保障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 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的实施,对于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上轮规划确定全县1997-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965.34公顷,基本保证了各类重点项目对建设用地的正常需求,为加快全县城镇化进程、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用地保障。

(三)增强了按规划使用土地和管理土地的意识 全县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全面编制与实施,使土地利用和管理有规划可依;《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用途管制的

法律规定,将各项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法定原则,奠定了土地规划在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增强了按规划使用和管理土地的意识。

(四)确立了规划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宏观调控地位 规划确定了城乡建设发展规模和范围,对各类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和用地规模实行了总体控制,改变了建设用地缺乏总量控制、随意发展的用地局面。规划引导城乡建设集中发展、集约利用,促进了存量土地的盘活利用,有效地控制了建设用地规模。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全县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利用土地供应计划调控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参与宏观调控的力度方面大大加强。

三、上轮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用地现实需求与规划方案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指标缺口大。规划实施期间,全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分别达到11047.90公顷和4122.90公顷,均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107.5%。建设用地来源主要为农用地,由于对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改造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认识不深,因此,对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中小企业用地及农村居住用地的需求不能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经济发展速度。

(二)规划前瞻性不足,适应性不强

上轮规划在方案编制时过分强调刚性,弹性不足,对土地利用变化缺乏适应性。规划用地布局存在一些偏差,对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缺乏弹性调整空间。

一是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由于上轮规划在用地指标分配上采取了在各乡镇平均分配的办法,与近几年“三个集中”的用地发展思路不符,致使本县多个重点发展区位用地供需矛盾突出。

二是基本农田划定布局不合理。青县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56500.97公顷,占耕地保有量的85.69%。城镇附近也没有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工矿用地考虑不充分,从而限制了建设项目的实施,很多建设项目一上马就涉及占用基本农田,而在报批时往往受阻,从而使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镇建设严重滞后,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亟待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规划实施的权威性不高,总体控制作用发挥不充分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时间较短,社会对规划重要性认识不深,出现了规划的法律地位高,但在实施管理中的随意性却相对较大的现象。一些行业用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发展目标、统计口径、基期数据、规划期限等方面不一致,在土地利用规模上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控制作用的发挥。

第四节 机遇与挑战

2010-2020年是青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将迎来以下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一)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随着南资北移、东资西进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随着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加大,为青县承接产业转移、乘势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条件

青县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青县位于北京、天津、沧州市的交叉辐射地带,具有较广阔的需求市场。县内津浦铁路、京沪高速、104国道贯穿全境,其次有津保、廊沧两条高速公路干线。此外,正在规划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在境内穿过,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青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

(三)实践科学发展观带来科学发展机遇。

青县多年抓基层、打基础、造环境,在经济建设中,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上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赢得科学发展的宝贵时间和空间,为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抢占制高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挑战

面对以上发展机遇,青县应把握契机,提升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然而,2010-2020年也是资源、环境等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青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加 青县位于河北省东部,北依京津,地处畿辅要塞,距北京150公里,距天津80公里,是河北省进入京津的北大门,素有“津南第一县”之称。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县域人口的逐年增加,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新增建设用地产生了刚性约束,各项建设用地供给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

(二)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亟待优化

青县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利用粗放,城镇规模偏小,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同时,工业用地整体利用效益较低,普遍存在产业结构趋同化的问题,产业实力不强,主导产业发展不突出,特色经济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与闲臵、低效存量建设用地并存,急需转变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的优化布局。

(三)绿色农业建设要求调整和优化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

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总体上规模不大,空间分散,离农业产业化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农业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在结构上大部分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低效经营格局没有突破。青县农业资源丰富,规划期间需不断优化县域农业用地布局,调整和优化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使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向聚集性发展,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提高。

青县辖6镇4乡1个国营农场,345个行政村,总面积968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拥有“盘古文化”、“运河文化”两个千年文化,“道德青县·爱心之城”享誉全国。2012年,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4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0.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149元和9288元。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位第32位,四年前进了10个位次。

青县具有优越的基础条件。距北京150公里,距天津80公里,距天津港100公里,距黄骅港90公里,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104国道等8条国省干线在境内穿过,全县通车里程达到1000多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路通。县经济开发区,是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工业聚集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水、电、路、讯、供气、供热等配套设施齐全,4平方公里建成区全部实现“九通一平”,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有力平台。

青县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农业上,以蔬菜生产加工为特色产业。启动建设了5个千亩以上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全县蔬菜播面44万亩,其中设施菜29万亩,年产蔬菜200多万吨,被评定为“中国蔬菜之乡”。工业上,培育形成了石油装备、电子机箱、轧钢铸造、食品饮料、缝制设备、紧固件等主导产业,荣获“中国电子机箱制造基地”、“中国红木家

”称号。全县规模以上企业97家,纳税超百万元企业100多家;上市企业达到5家,数量居全市首位。“华”字牌钢管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小洋人”、“妙恋”、“大司马”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最早、最多的县。

青县具有浓厚的开放氛围。招商引资、对外出口一直在沧州市名列前茅,是沧州首个累计利用外资和当年出口创汇双超亿美元县。全县拥有外资企业70多家,常年在县内居住的外籍人士300多人,连续九年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在1000万美元以上。

青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围绕打造20万人口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蓝图,坚持以“三城同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为统领,每年实施的城建工程都在百项以上。修建了“6纵7横”的城区路网,建成了40多个广场公园,2个开放式标准化体育场,10层以上高层建筑达到100多栋,集中供热、集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功能设施齐全,城镇化率达到49%,成为全市首家同时拥有省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三项荣誉的县城,被评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

青县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围绕打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助、困有所帮”的全方位社保体系,2005年,在沧州市率先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在全省推广,被

确定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试点县”;2006年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了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医疗保障制度的全覆盖;2008年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合作养老制度,填补了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空白”,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2011年,率先推行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近年来,大力实施城乡中小学和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升级工程,3年投资近3亿元对所有乡镇中学和城区中小学进行改扩建,启动了总投资3.26亿元的县医院迁建和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就医就学环境进一步改善。同时,科技、计生、社会救助等工作全面进步,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等。

第二篇:青县大队道德材料

近年来,青县电视台创办的《德化人生》栏目,积极唱响了“盘古故里好人多”、“让青县好人从这里走来”的主旋律,累计挖掘报道“青县人自己的道德故事”500多期,推出等各类道德典型600多个,先后荣获多个荣誉称号,掀起了中央和省级媒体聚焦青县的热潮,使“道德青县、爱心之城”享誉全国。就在在这样的一个县城,青县消防大队不断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在实践中探索新方法,在工作中尝试新模式,为打造“青县好人”品牌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以党的群众路线作为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放之四海而皆准。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离不开做好群众工作,消防工作也不例外。虽然青县消防大队官兵有的是党员,有的不是党员,但是他们牢记作为一个群体,代表的是党的外在形象,他们深知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道德为服务意识,用道德去工作,去提升自身的工作价值观,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标杆而去工作。在防火工作中,他们严格执法,担得起社会责任,用微笑去服务。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以群众所感所受为依托,不断改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能力。

二、依托道德模范为载体全面提升大队官兵道德水平 一是学习领会精神,求深入见成效。消防大队组织官兵参观青县公民道德文化馆,学习英雄模范事迹,深刻领会其内涵,全面把握精神实质,形成“学习先进、崇尚荣誉”的浓厚氛围。英雄模范事迹是新时期对官兵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学习,全体官兵找到了追赶的目标、学习的榜样,对官兵提升自我修养、提

高思想认识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是结合工作实际,丰富学习形式。为了充分发挥英雄模范的引领作用,提高官兵的荣誉感,增强官兵的责任感,青县大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青县大队将集体讨论与自主学习相融合,全体官兵通过学习英雄模范事迹,查找自身的差距。同时,大队还将学习先进活动落实到工作行动上,不断丰富学习教育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有力载体,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增强实效性、针对性。切实增强学习活动的深度和效果,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是坚持学以致用,做好转化工作。青县消防大队要求全体官兵立足本职工作,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大力弘扬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真正将学习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的活动成果转化为促进工作的动力,致使消防大队也涌现出一批先进事例。例如,沧州市消防支队青县中队干部助理杨永良,十三年的磨砺成就了一个钢铁的身躯,每次抢险任务他都冲在最前,用勇气、智慧和经验应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特别是2012年10月23,在他的带领下青县消防大队消防员于青县北环桥桥下救起了一位落水人员,这一英勇事迹得到了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称赞。青县消防大队用道德的精神去促进工作,使工作的境界不管得到提升,类似于这样的事迹比比皆是,同时,这件件感动的事迹诠释了新时期青县消防官兵对“赴汤蹈火、追求卓越”精神的认识,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以突出工作实效为主体呼吁全社会加入到“道德青县、爱心之城”的建设中来。

青县消防大队每天担负着全县的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在工作以外也起到道德模范传播者作用,

为响应青县道德模范城以及为了教育和启发队员的道德品质,青县公安消防大队建立爱心基金,爱心基金的资金来源为大队单位捐赠资金和青县大队全体官兵个人捐款(干部每月捐款100元,士官每月捐50元,队员每月10元)组成。以下罗列了部分捐赠款项:

为敬老院捐款 5000元

为南方冰雹灾害捐款 1000元(走支队捐款)

为四名家庭困难队员进行帮扶 4000元 为青县李镇小学困难孩子购买文具 1000元 其他小额捐款共计两千余元

另外,青县大队每周还开展一次公益性活动,例如:每周末去青县敬老院参加帮扶,帮助孤寡老人打扫房间、整理衣物、交心谈心,同时还组织消防队员们打扫敬老院的厕所、厨房和公共场所,特别是堆积在敬老院门口的工程残渣,为社会特殊群体送去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得到了敬老院充分的肯定;组织消防员去汽车站打扫公共卫生,为汽车站进行大扫除,倡导文明礼仪,维护公共秩序,提升社会服务的大规模道德实践活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今天,青县正在以崭新的风貌续写更加感人的道德佳话,催生道德建设结出更加喜人的丰硕成果。而作为青县的一份子,为使富有实力、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青县展现在世人面前,青县消防大队将继续践行道德建设理念。

第三篇:观“青县道德馆”有感

河北经贸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 乔明月

在“体验省情、服务群众”的感召下,我校利用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的机会组织了一支实习小分队来到了青县,了解青县的文化、医疗等各方面情况。在来到这里的第二天,我作为小分队的一员有幸跟随青县的领导来参观当地的道德文化展馆。

当我们从车上下来的时候,迎面就呈现出“道德青县,爱心之城”几个大字,那就是道德文化展馆了,一进入展馆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铸”字,我想这也许就暗示着一种精神培养的过程,暗示着一种道德情操的深厚底蕴。我们在讲解员带领下首先进了展馆的偏厅,在那里我们观看了《铸魂》、《青县道德典型事迹集锦》等主题片,每一段事迹都那么感人,在看主题片的过程中无论女生还是还生都被那里的好人好事所感动,从片里我们看到了那人性的美,看到了美丽无私的片片真情。随后我们参观了主展厅,豁然开朗的主展厅更是通过图片、音像、实物等讲述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

主展厅内设有共建篇、共进篇、共享片等几个主要部分,共进篇以“青县好人多、好人在青县、就是你我他、就在我身边”为展示主题,用图片、文字、视频形式展示268名道德典型事迹。其中采用图文突出展示50名道德模范,30名同时配有视频,我和几位老师还在触屏显示区观看了部分感人视频。沿着环形的廊厅缓缓前行,一个个形象的剪影不时跃入眼帘。在剪影图案上方,一块块小灯箱内展示着历届“道德模范”的简要事迹。其中一个灯箱内这样写道:大爱无语,柔肩撑起飘摇之家一片天。马厂镇陈缺屯村的赵春梅,曾被评为县十大杰出母亲。30多年来,赵春梅照顾瘫痪的丈夫、小叔和年迈的公婆,抚养年幼的儿子,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了一片天。随后我们又看到了另一个展牌,展牌下方是实物展示区,一把木梳和黑、灰、白色三团落发,见证了孝顺儿媳姚淑华对婆母的一片孝心。十四年来,她一直坚持给婆母梳头洗脚,婆母珍爱自己的头发,她就把落发收藏起来,珍藏至今。目前,姚淑华和老人同吃同住,精心伺候,把婆母打扮得整洁干净,八十四岁的老人依旧神采奕奕。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好多好多感人的事迹,每一个感人的事迹都震撼了我们的心灵,都感染了我们的灵魂,都值得我们去认真的思考与学习。 “青县好人多、好人在青县、就是你我他、就在我身边”,这不仅是一个主题,更是一种口号,同时也是人性的呼声。我们需要青县人,我们需要像青县人那样的好人,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像青县人那样的好人。雷锋精神我们要学,青县人的精神我们也要学,让我们当代大学生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吧,做弘扬雷锋精神,弘扬青县人精神的继承人,使雷锋精神能够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深深扎根、结出硕果,激励更多的人爱岗敬业、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推动更多的道德模范和时代雷锋涌现,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更加文明、更加和谐吧。

第四篇:2014青县中队先进事迹

青县中队先进事迹材料

2014年,青县中队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支队年度工作部署,全面贯彻支队各项指示精神,立足中队实际,紧密联系新的形势任务、部队建设和官兵思想实际,坚持以部队正规化管理为龙头带动中队各项工作。官兵同心协力,积极工作,认真学习,勇于创新,大胆改革,训练刻苦,搞好安全工作,强化队伍管理,确保了政治教育、执勤备战、灭火战斗、抢险救援、军事业务、安全管理、后勤建设等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为青县经济腾飞作出了贡献。先进事迹如下:

一、以人为本,固本强基,争创一流

(一)从班子建设入手

打造了一支好队伍。风气正,人心齐,事业兴。中队始终把部队的风气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部队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中队干部必须带头遵守条令条例、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指示命令和工作部署;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头脑;带头树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抓领导班子建设,营造了讲正气、压邪气,

树新风、刹歪风的干净干事氛围。好班子,带出了好队伍,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中队全体官兵都能从部队建设需要出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在增强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上下功夫,在优化班子整体功能上下功夫,在创造融洽和谐的内部关系上下功夫,在提高成员业务素质上下功夫,在廉洁勤政、务真求实上下功夫,完善并落实了各项工作制度,为部队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从管理教育入手

提高了官兵素质。为增强部队战斗力,不断提高官兵的整体素质,中队先后开展了“五条禁令”、公安消防部队“四个严禁”、党风廉政建设、“向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三争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专题教育,使广大官兵牢固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中队先后部署开展了“冬季双百日安全无事故”、“安全倒计时100天”、“专项教育整顿”等活动,与全体官兵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加强了对官兵的管理,并将管理延伸至8小时以外,从源头上杜绝了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使官兵素质大大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大的增强。

(三)从岗位练兵入手

增强了部队战斗力。中队紧扣岗位和实战需要,积极深化2014年度“执勤岗位大练兵”活动,大力倡导科技练兵,改革创新练兵手段,切实增强大练兵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以举办实战化训练、百场灭火救援战例剖析等活动,借鉴、交流、学习各地在火灾扑救及抢险救援战斗中总结出的好经验和好战法,不断提高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通过修改完善灭火救援预案和“六熟悉”卡片内容,强化基层官兵对辖区道路、水源、要害部位、建筑消防设施、灭火救援预案及十七类灾害事故处臵对策等方面的熟练掌握,培养造就了一批情况熟、底数清、战法精,能打大仗、打恶仗的骨干力量。强化了官兵对各种新装备、新器材、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实现了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同时,加大了队伍专业技术和战术训练,提高了处臵特殊灾害事故的能力。

二、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团结

(一)狠抓队伍安全管理

中队着眼保持部队的高度稳定,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从严治警”的方针,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和安全形势分析会,强化部队日常管理,严格执行消防部队预防事故工作有关规定,总结、探索预防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忧患意识,克服麻痹思想。领导干部做好表率,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到模范

带头作用,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不放,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防事故工作,做到警钟常鸣,防范于未然。

(二)狠抓人员、车辆安全

全体官兵严格执行条令条例的贯彻落实,做到生活条令化,官兵行为规范化,各项工作制度化,各项秩序正规化。以条例条令作为部队日常管理的切入点,严格落实晚点名、营门哨兵登记、查铺查哨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领导责任制度,严防失控漏管。中队实行“谁带车、谁负责”,“谁开车、谁负责”的机制,将管人与管事结合起来,与驾驶员签订《安全驾驶责任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突出人性化管理,严禁无证驾车和开“英雄车、霸王车”,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狠抓训练、演练安全和灭火救援任务

针对青县各类灭火救援任务繁重,各项演练、熟悉、测试项目繁杂,穿插进行的特点,中队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及训练时间,严格落实各项训练安全保障措施,同时对训练器材进行全面检查,设臵安全员,必须坚持安全措施到位、训练中干部跟班训练,集体统一组织,采取积极的安全防护措施,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坚决杜绝训练事故和官兵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今年以来,青县中队共接警291起,其中火灾205起,抢

险救援86起,出动消防车578辆次,出动警力2919人次,抢救财产损失127.9万元,抢救被困人员60人。青县中队全体官兵不怕辛苦、勇于作战,积极投入到各项灭火救援工作中去。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一致好评。

三、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青县公安消防中队全体官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遵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要求, 2014年1月10日13时30分,沧州市公安消防支队青县中队接到群众报警,辖区南海公园人工湖内,一名凿冰垂钓男子不慎陷入冰窟,情况十分危急。我中队迅速出动2辆消防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紧急展开“冰河营救”。到达现场后发现在距离岸边约30米的位臵,冰面裂开一个大洞,1名25岁左右青年男子不幸落入冰窟之中,其用手紧紧抓住水面浮冰,仅仅一个脑袋露出水面,奄奄一息。经询问周围知情人,此男子在不熟悉冰面情况下,贸然进入人工湖深处凿冰垂钓而落险,已经在冰水中浸泡20余分钟。救援正值中午,站立岸边的中队官兵脚底下的冰面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随时都有开裂的危险,在中队官兵与围观群众多次呼喊后,该被困男子没有发出任何回音,情况十分危急!经中队全体官兵紧急研究后决定,将几条消防安全绳连结成一条,由湖对面

一名热心群众与中队干部助理李明振从人工湖两岸拖拽安全绳向被困群众靠拢,被困人员摸到绳索后,用尽全力将其缠绕于胳膊之上,双手抓紧安全绳,经过中队全体官兵共同努力,终将被困男子拖拽到岸。救援结束后,老百姓拍手称赞,不时高喊,“消防官兵好样的!”虽时值隆冬,但参与救援的每名官兵心里都荡漾起春日的温暖!在此营救过程中,中队全体官兵充分践行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经受了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

消防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保一方平安,是消防部队的庄严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对消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青县消防中队一定会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顽强拼搏,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用百倍的努力,千倍的真情,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用一流的业绩回报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为构建和谐社会再立新功。

第五篇:青县职教中心集体备课制度说明

在由教师单纯从知识的灌输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中,教师掌握的相关教育知识和技能不再是以知识形态,而是以行为方式来呈现。课堂教学是展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最佳场所,一些实践性的、无法预见的、而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的处理问题的技能,亟待提高。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素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所 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呼唤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各式各样的集体备课机制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备。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教师要有合作精神,集思广益, 共同提高。

其实,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但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而绝不是把我们的教学搞成相互因袭,没有个性的东西。这不仅不能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会步入另一种教学极端--思维抄袭,最终失去自我。怎样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提高 教师的专业技能呢?我们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了解备课内容,认识集体备课的作用

许多教师经常把集体备课当成是找教案,为什么会这样?当我们实际备课时,不难发现,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上不断涌现新的教育教学成果,有的甚至是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的教案精选,用老师们的话说:"放着这么优秀的作品不去采用多可惜,何苦要再去动脑,吃力不讨好呢?"看看--教师并不是不愿自己备课而是觉得没有必要。显然,教师把集体备课的内容窄化为推荐或照搬名家的现成教案。当然,专家们的作品值得学习,其他途径得到的资料也可借鉴,这是资源共享的理念,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但这并不等于可以照搬照用别人的教案。这种思想的存在说明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缺乏正 确的认识。

教学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不单是一个执行者,更要是一个决策者,教师需要创造出特有的班级气氛和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教学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教会学生学习需要教师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也呼唤着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从集体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于是,大家也自然达成了共识:专家、特级教师的教案只可作为参考,根据实际情况研讨出来的教学方案才是最符合学生需要的!否则,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 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就成了空话。

二、提出集体备课要求 ,使集体备课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备课是教师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果课前教师对所讲内容达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对各方面的情况没有充分的准备,仓促上阵,课堂效果是不可能好的,所以说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

2 的先决条件。教师必须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每周不得少于一次。内容包括:交流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情况,确定统一的单元目的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统一的单元练习及统一的单元进度,交流解决难点的办法及确定统一的单元测试题。要求在新的学期开始,各备课组长把备课分好工,主备人在集体备课活动前,把教案打印好发给组员,在教研时,由主备人先说课,其他人评论研说,并记录在教案上。其具体要求是:

备课要有学期(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一 )、学期备课。

1、内容:

(1)、教学目的;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2)、教材分析:重点是对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结构,能力点,教育因素的分析。本学期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创新思维能力。 (3)、学情分析:分析上学期和本学期学生学习本科的基本情况,本学期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解决措施。

(4)、教学方法:上学期教师教学方法的得与失及本学期采取的教学方法。

(5)、教学时间分配: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标明章节单元所需时间,课题实验、参观实践等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期中、期末复习考试的时间安排。

(6)、教改计划:本学期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计划措施落实情况。

3 (7)、目标测试:包括单元或章节、课时测试的内容及形式。 (8)、第二课堂:本学期兴趣小组活动安排(内容、时间、地点、人员、方式等)

(9)、开展活动:本学期根据学科特点举行哪几项竞赛活动。 (10)、教研课题或实验项目

2、要求:要吃透教学大纲的要求,熟悉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深广度,挖掘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技能和能力要求,找准思想教育的因素,掌握本册教材在整个初中学段的地位和作用及相关学科的联系;掌握本册编排体系、知识结构及各单元、各章节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中运用的授课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等。

(二)、单元或章节备课(集体备课)

1、内容

(1)教学目的和要求。 (2)教学内容分析。

(3)教学重点难点:指出本单元或章节的重点难点,并备出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4)学情分析 (5)注意事项 (6)教学方法建议 (7)课时分配

(8)单元或章节过关测试题

2、要求:单元、章节备课即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六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教学进度、目标、重点、难点、作业、测试,备课组长要做好记录,内容为:时间,地点,研究课题,参加人员,中心发言人,研究内容,独特见解(记录每位组员发言内容)。集体备课应重点对教材的处理,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突破,对课 堂教学及结构进行研究,拿出统一的办法。

(三)、课时备课(个人写案) 1内容: (1)目的要求 (2)教材分析

(3)重点、难点及突破的方法 (4)学情分析 (5)课前预习题及指导 (6)实验设计 (7)教学过程(详案) (8)课堂小结 (9)当堂测试 (10)板书设计 (11)课件设计 (12)作业布置、 (13)教后小记

2、要求:要精心设计教案,明确本课时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采

5 用“个人备课— 集体讨论— 个人写案”的备课方式。集思广义,兼容多人之长。主备人应于教案使用前两周打印成草案,通过网络告知本组成员,各成员接到主备人草案后,迅速阅读并提出不同建议(写在纸上),教研活动时集体讨论后,方可写在个人备课本上。教案书写要认真、工整,备课本每页的右边要留出3厘米的边空,以便进一 步充实教案。

三、确立备课制度,形成集体备课的习惯

当教师们都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必要性之后,为了更规范化管理,我们总结制定出了以下几条制度:

1.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按着固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活动,备课组长做好考勤记录。

2.固定各次备课内容:为了减少盲目性,开学初,各科组长就组织一次全科性集体备课,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再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本科集体备课计划。各年级根据科计划制定年级备课计划,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这样,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

集体备课时,我们主要讨论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 3.安排人员整理:每次集体备课时均由组内教师轮流执笔,负责把

6 备课内容整理好后在本周星期五前分发给教师,以便老师们参 考、设计下周的教案 。

4.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各教师领到资料后,必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5.及时反馈改进: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我们要求老师一课一反思,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

四、评价备课过程,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集体备课只是形式,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把"教科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所以评价时,我们重在评过程,看看该老师能否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能否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查阅资料、补充教学内容,能否在集体研讨时,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能否博采众人之长,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制度和人性有机结合,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此外,我们还鼓励老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在评价中,尽量多做纵向比较,即找出执教者本次教学较之以往教学更合理、更科学的地方;指出执教者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哪怕只是点滴),对其创造性的劳动予以积极的肯定;鼓励执教者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帮助其逐渐完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年轻教师,更应讲清原因,让其真正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同时感悟出"怎么做"。总之,不管是评课者还是执教者,人人都要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做到评中带

7 学,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 五.应注意的问题

1.择长性:分配教师撰写备课提纲及教学预案,要根据教师的特长来定,做到择其长,使负责编写提纲和预案的教师“长处”无形中变为全组教师的共同长处,避免短处可能给教学工作造成的损失,把全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一个优化群体。切不可将集体备课陷于“一人提供教案,大家机械使用”的尴尬局面,虽然省时省力,但这种有名无实的集体备课,其效果比单人独备更差,甚而助长了一些人的依赖思想。

2.超前性:分配撰写备课提纲和教学预案的任务与提供备课提纲和教学预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课教师的备课任务最好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便于教师早作准备,收集资料,钻研教材、课标、教参,做到术有专攻。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在授课前两周进行,保证撰写教学预案的老师有一定时间依据提纲设计教学预案,及时将教学预案分发到各任课教师手中。

3.同步性。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监测评估,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研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纠正教学实践。

4.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一般应根据教材的单元或章 8 节来划分较为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此外,必须把握好统与分的关系,统不能过死。常言说得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5.各自的特殊性。集体备课的意义在于教师之间通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我们不否认要有共同的目标,但如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无疑会扼制教师的个性,抑制教师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并不能拿着同一教案直接上课,而应在课前和课间,根据个人的教学风格,并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集体研讨后的教学预案及时进行调整、补充、删减,创造性地设计出实用、新颖且富有个性的教案。

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虽遇到过挫折、困惑,但更多的是改革带来的专业成长的喜悦,带来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实践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让备课的过程,成为研究的过程,落实新理念的过程。

上一篇:庆祝六一讲话范文下一篇:企业口号团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