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日语试卷分析

2022-06-30

第一篇:高考日语试卷分析

2016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以勒中学2016.06.21

一、试卷结构及知识结构设计

与往年相比,试卷结构和知识结构设计比较稳定。 试卷结构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部分,总分 100 分,其中客观题占 48 分,主观题占 52 分。

知识结构设计包括古代中国、古代希腊和罗马、近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六个部分的内容。其中以客观题出现的 12 道选择题中,古代中国 4 题 16 分、古代希腊和罗马 1 题 4 分、近代世界 1 题 4 分、近代中国 3 题 12分,现代世界 2 题 8 分,现代中国 1 题 4 分。主观题 40 题为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模块综合试题,25 分; 41 题为近代世界、现代世界模块综合试题,12 分;选做题部分 15 分,其中,45 题考查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46 题考查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47 题考查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8 题考查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二、试题特点

2015 年的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基本上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继续体现出“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关注热点,材料灵活”的特点。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相结合,同时又侧重了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命题设计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理性科学。

(一)从考察的内容上看

1、依托主干知识,重现基础性

注重考察学生对所学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遵循这一原则,试题中所涉及的知识,都是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例如选择题涉及的有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汉代的外戚干政,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近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格局,抗日战争时期的防御作战 战略,古代罗马的法律,近代英国的君主立宪,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新兴经济体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是重大历史问题,为考生所熟知,试题用主干知识考察学生2 的能力水平,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2、关注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热点

试题充分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有机结合,科学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例如40 题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近代儒家思想的演变等知识内容,体现当下热点科教问题;41 题题目设定为讨论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简言之,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45 题关于唐代币制改革,46 题近代中国变法改革与民主思想与实践,涉及到政治民主化、多党合作等问题;从 47 题从战争与和平入手,通过二战时期戴高乐号召病带领法国人民坚持抗战、复兴法国为切入点,考察考生关于国际关系、战争与和平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凸显和平与发 展这一时代主题。

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试题考查的是在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中,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传统文化、科教兴国、民主改革、战争与和平等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试题巧妙地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社会功能,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二)从试题考查目标来看

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但绝非单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试题以知识为载体,把考查重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放在看待过程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放在从不同思维角度和思维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上。下面以三个题为例说明。

例如 45 题涉及到唐代币制改革问题,这些并不是全新的知识信息,但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中的所学,对历史事件作出综合的描述和正确的阐释,在探求推理中得出正确的

1 结论。第一问考察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考生需要调动所学知识,紧密结合材料概括归纳。第二问 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考生必须根据材料概括归纳,并结合在改革模块中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迁移,从而更好的组织出答案。

46 题,第一问涉及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考生结合两段材料能够很容易的概括归纳出来答案。第二问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则需要考生结合所学知识,从大的政治、社会背景出发思考问题,组织出正确合理的答案。46 题历来得分较低,今年的题目设计相对来说,感觉不难,但是考生的 得分率并不高,说明考生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47 题第一问概括戴高乐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抗战所持的理由,考生从材料的第一段文字中可以概括组织出答案,大部分考生做的都很好。第二问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需要考生调动所学,从法国内部及国际因素等多方面来组织回答问题。 另外主观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史论结合,但大部分的试题要求考生结合所学,做到论从史出,而不要求考生写出具体史实,突出对考生归纳概括能力的考查,另有些试题也要求考生列举出充分的相关史实,但实际上更要求考生以此得出观点,总体上都体现了能力立意这一原则。

(三)试题呈现形式上看 3

1、灵活运用材料,创设新情景

试题不拘泥于主干教材知识的具体表述,而是突破教材,从新的角度和视角重新整合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材料创建情景,搭建一个测试考生学科能力的平台,试题的选择和运用既有以前风格的继承,也体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材料阅读量适中、文字通俗易懂,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障碍,更利于考生发挥。

不追求材料的形式,注重对材料内涵的把握和利用。 新课改之后历年的 41 题设计的总体思路是考察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这无疑是正确的,也是需要坚持的。从历年一线教师、考生的反映来看也起到了引领 教学方向、培养历史思维、训练高级思维和拔高的作用。 试题引用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中的一段,有历史学家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着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题目设定为讨论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即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对应到新课标历史大纲之中,与之最为接近为工业革命板块。既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工业革命板块相关的史实,还对考生提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搞懂生产力的几种要素,生产力要素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劳动力、劳动者、劳动对象等等概念。其实由于各种原因,好多考生没弄明白这些,以至于影响了对题目的解答,直接影响考生的得分(这一点通过阅卷能够很清楚的看出)。本题的新颖之处在于突破了以往偏重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史实的传统考察形式,需要考生在获取材料信息的同时,能够结合相关主干知识,通过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要素的渗透和作用,进而影响生产力的关系进行论述。本题设计得很巧妙。

2、试题具有综合性

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阶段特征的掌握情况,引导考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 40 题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近代儒家思想的演变等知识内容。阅读量不大,但思维跨度较大,特别是康有为的思想部分,大家平时接触较少。在材料的选择和问题的设置上,从先秦到中国近代,孔 孟儒学、汉代儒学、唐代儒学、宋代理学、康有为儒学,几千年的发展在一道题中呈现出来,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宗旨,要求首先考生全面、准确地理解材料的内涵,精准的审题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凝练、准确地答题,对考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历史思维、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对比分析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另外各大题不是针对某一知识点的考查,而是让考生运用所学,综合、比较、概括等基本能力,做出解答,并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历史事物的基本特征。 总体上,今年是新课改后的第四次考试,和去年相比,难易程度比较稳定并略为降低。在各个中学已经做过大量研究和尝试的基础之上,本届试题较好的实现了考查学生结合所学、注重能力的目的。

四、问题分析

不认真审题或者审题不清;材料的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差;逻辑性差、思维欠缺层次感,思维混乱;不能准确地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准确表达。 具体到各题分别来看。

2

(一)40 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同阶段内容严重混淆。

如第一问前半部分“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部分考生把宋明理学的许多内容答在了孔孟儒学和汉代儒学上,如孔孟儒学“重视三教合一”,汉代儒学“吸收了佛、道多种思想”等。

第二问“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部分考生回答,民主、民主共和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基本特征没有掌握。

2. 考生审题能力较差,不按要求回答问题。

如第二问“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很多考生忽略了“共通之处”,而是分别从材料中摘录出了韩愈和康有为的相关内容分别回答,造成失分。

如第三问“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多数考生都只从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儒学来回答,忽略了如何对待“孔子与儒学”,即二者之间的关系,造成“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很少有人答出。

3. 没有史论结合,只说空话。

如第一问前半部分“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一些考生回答二者“背景不同、地位不同、内容不同”等,但究竟如何不同,没有下文。

又如第二问“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一些考生回答二者“都认识到了儒学很重要”、“都看到了儒学的不足”,怎么重要,如何体现不足,没有史实的支撑,造成了失分。

(二)41 题

1、审题不清。审题是老生常谈,可是今年 41 题对于考生来说比较陌生,因此审题尤为重要。考生在这方面做得不好,例如: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很多考生引用了中国近现代史,甚至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大量史实,明显是审题不严。

再如,题目要求: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很多考生在修改、补充、否定和提出新公式时,完全抛开“生产力”转而讨论各种莫名其妙的内容,显然也是没有看懂题目造成的。考生不明白,开放性试题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内容限制,而不能漫无边际的瞎掰。考题中不止一次看到有,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农民+民族精神+共产国际+马克思),类似的这种讨论已经离开了题目,没有实际的意义。还有的考生加入了生产关系的内容,也是没有看懂题目的表现。

2、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41 题作为能力考查题、拔高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是正常的。当考生基础知识不足时更应当严格按照题目的要求加以分析、概7 括,显然绝大多数的考生不具备这种能力。如果考生能够按照观点、关系、史实、结论的四个步骤,应该能够顺利解决,事实上,绝大多数考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概括提高的能力达不到要求,也说明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训练的不足,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以做题代替思考,机械性的记忆能力不能够很好的解决此类陌生问题。 例如,多数考生不先亮明个人观点,就开始就某一关系进行论述,最后也不给出明确的总结、概括和结论。使人不能明确的判断他观点和意图。 再如,不懂如何正确阐述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关系。比较常见的问题是,例如,考生可以看到劳动工具的进步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而忽略了题目要求讨论的是科学技术对劳动工具的革新、创造,反过来先进的工具又促进了科技的进步。这种现象在考生讨论任意关系中非常普遍。

3、史实不清。列举的史实没有严格按照题目所要求的世界近现代史的范畴,很多考生从中国秦汉一直列举到晚清,甚至到改革开放之后。

4、语言不规范。考生不能用准确的历史学科术语表达。此种现象极为多见,因不能用准确术语表达,往往会使得语义表达不清,导致失分。另外,还有考生使用“一工中”、“二工中”等表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希望高中历史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严谨准确的历史思维,让学生知道:“术语(套话)不等于废话”,准确的使用学术语言也是历史能力的重要体现。 总而言之,高考试题中所体现出的问题最终都要返回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加以解决,中学一线历史教师对 41 题的正确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在今后考试中解决 41 题的根本出路。

3

(三)45 题

考生选做比例比最多,得分也较高。

第一问,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本问相对比较简单,答案要点“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都能从材料中概括归纳出来, 虽然此题得分较高,但是能够准确答出的考生不多。回答出“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的考生很少,多数考生的回答是从材料中摘抄 “钱币上不再标示重量”,虽然也能得分,但看出考生有效归纳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还是有

待提高的。答案的两个要点,其实在材料中都可以看出来,材料“武德四年„„”就是唐代的币制改革的信息,很明显就是两层意思,进位制的改变,币值和重量关系的变化。不少考生回答不到点上,如:规定钱币的重量与面值的规格,确定新的重量单位排序,规定钱币的名称,规定钱币上的铸刻内容,确定新新钱的样式, 这一问最大的问题是考生审题不准,设问是唐代币值改革的内容,注意时间是“唐代”,要点是“币值改革的内容”。但相当考生由于审题不清,回答的是唐代之前的内容,从材料上抄录提炼出如下答案: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钱币重量过重,不方便携带;市场的混乱,劣币盛行;钱币没有标准性,没有统一性;社会的落后现象等等。这些回答,既不扣“唐代”,也和“币制改革的内容”不沾边。也有相当的考生在这一问回答“用皇帝的年号来命名钱币”,这是错误的,“开元,开通”不是唐代皇帝的年号,用皇帝年号命名钱币是宋代以后的事情。

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答案要点,“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起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8 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此问基本上也可以得到满意的分数,尤其是第二层意思和第一问的第二层意思相重合,考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出第三层意思。 这一问的问题是,部分考生的思路不够开阔,逻辑性较差,回答了好多,但基本上都是一个意思(第三层意思)。也有部分考生回答的不沾边,比如:统一钱币,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使钱币有了标准性,也有了名称,使用皇帝的年号作 为钱币名称,有利于提高皇帝的威望等等。也有不少考生把本来应该在第一问得分的“衡法有十六进为变为十进位”回答在这一问,失分很可惜。

(四)46 题

考生选做比例最少,感觉不难,但得分和去年相比有所降低。 第一问,根据材料

一、二,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答案要点“抗战时期,个民主党派集中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抗战胜利后,各民主党派在宪政原则下地位一律平等”,在材料中都能概括出来。

第二问,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答案要点,原因: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军事、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多数政党和国内和平民主力量的推动;美、苏等国际因素的制约。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民主力量,推动了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为以后构建多 党合作奠定了基础。这一问原因的回答失分较多,我们认为和考生的审题不仔细有相当大的关系。设问是“地位变化的原因”,相当考生回答了不少内容,但意思都是“地位的变化”,而扣不到答案要点的第一层意思“两党力量对比的变化”导致其地位的变化;第二层意思不少考生可以回答出来;第三层意思国际因素的制约基本上没有考生能回答出来。影响基本上可以得分 这一问的问题是,由于考生审题不认真的原因,相当的考生回答的内容是抗战为何得以取胜的原因。

(五)47 题

考生选做的比例次多,一方面原因大概是因为此题涉及到世界史二战的历史事实,部分考生还比较熟悉,选作题当中,此题得分率最高。

第一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的理由。答案要点:“自由法国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为法兰西民族利益而战”;“法国本土虽然沦陷,但可以依托海外殖民地继续战斗”;“可以借助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资源”。第一层意思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考生回答出来的不多,失分最多。第

二、三层意思,在材料上可以找出相应意思的内容,考生基本上可以得分。大部分考生摘抄材料上的“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如果仅此,是不得分的。

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答案要点:“具有战胜反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念”;“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合作”;“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其中坚定信

4 念和与盟国合作,回答的考生最多,都可以得分。但主要问题是,通过阅卷发现,考生的思维还比较局限, 回答问题时说了不少,罗列了至少有

七、八条,但是都是从一个方面和角度阐述,从而导致失分。这说明考生思考问题的思路还有待进一步打开。如从材料上摘抄 “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国临时政府”;“联9 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六)48 题

第一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答案要点:“成吉思汗需要为庞大的统治区域寻求治理方法”;“丘处机学识广博”;“善于选择劝谏的方式和时机”。答案层次非常清晰有条理,不少考生回答的很好,几乎没有废话。有的考生就不会思考,摘抄材料中引号内的古文,如 “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宣明天威,以导有众。”有的还归纳出,二人都主张仁政,以敬天爱民为本,以孝为本,以民为本等。

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答案要点:“使蒙古最高统治者较为深入地接触到中原的思想文化”;“为后来元朝的统一起了一定作用”;“留下了关于当时西域地区的重要文献记录”。考生回答最多的是第一层意思,材料上最后弟子写书流传,大部分考生可以得分。

问题和 47 题第二问类似,考生在这问失分原因是回答的不全面,只是从一个角度回答,如只回答第一层意思,甚至罗列的七八条,看似全面,但是都是从一个角度论述阐释,从而导致失分。比如一位考生这样回答:(1)丘处机西行给东亚地区带去了中原地区的文化与思想,促进两地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碰撞。(2) 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3)带去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促进两地的技术交流,促进当地生产力的发展,(4)西行历时时间较长,数万余里,有利于丘处机等宣传国威,促进与沿线地区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流,有利于消除隔阂,促进中原与边界地区安宁,(5)有利于带回西方的生产生活技术,促进中原地区的发展,有利于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开拓国人的视野,(6)促进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贸易的范围。

五、对学生答题的建议

1.做主观题时,坚持慢审题,快答题。首先认真阅读材料,用笔迅速画出材料当中的关键词。在无法把握命题者意图时,宁可在答出关键词后,做适当延伸和解释,只要不写错话。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来做答,注意保留材料里的关键词,同时把教材上能够想到的最关键的点也要答上。答题的过程中注意逻辑关系,切忌没有条理,杂乱无章。记住一个原则:但凡涉及结合所学知识时,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的都可写上,但必须条理清晰。

3.许多考生在错误的位置答题,这很难理解。高考是一件大事,这种细节出错,反映了这类考生很多方面的问题。幸好阅卷老师相当认真,从问题卷中切换图像,尽量为考生找到相应问题的答案。

4. 有效提炼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避免漫无目的的摘抄。部分考生答题时甚至将材料逐句摘抄出来。

5. 注意答题的逻辑性和明确度。如答第一问“特点”和“背景”时最好明确写出,提高答案的辨识度。

六、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建议 10

1,教学中应该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知识的巩固,特别要注重对学生表述准确性和审题能力的训练。

2,注意教科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尤其是迁移延伸,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当前全国范围同时使用四种版本教材,请适当补充其他版本知识。

3,建议中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4,教学中要重视解题技能指导。如对材料解析题的训练,历史背景和影响的分析方法等。

5,重视在网评条件下,学生答题的规范性,答案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楚,书写用语要规范。尤其是要用规定的笔作答,答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5

第二篇:2011上海化学高考试卷分析

一、高考基本情况分析

2011年上海约有6.1万考生报考了全国高考,人数与往年相比呈明显下降趋势。数据显示,上海市2008年秋季高考的报考人数为9.93万人,2009年下降为7.5万人,2010年为6.6万人。其中,文/理科报考人数分别为2.2万人和3.9万人。在理科中,化学因其所花精力相对较少、试卷难度稳定、临场发挥稳定,且专业受限较少而备受考生的青睐。近年来虽然考生人数减少,但化学加一人数一直都很稳定。而其它科目人数的减少迫使高考化学试卷做出一些调整,一方面要更加体现出化学学科素养,另一方面又要有合理的区分度以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2011年化学高考试卷在这样的形势下出炉了。

二、试卷特点

1.基——注重化学基础知识

试题紧扣课程标准,注重基础性。题目素材多来源于教材,但也不拘泥教材,不回避重点,如选择题、实验题等都体现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试题在灵活多变的基础上保持了原有的常态,题型稳定,结构合理,难度适中,层次分明,没有出现“偏、难、怪”题,使基本功扎实的考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

2.新——体现化学思维品质

今年化学试题设计新颖、有创意,突出化学的学科特点,而且能够体现出化学学科的思维品质。

3.用——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特点,关注社会热点,联系实际,注重试题的思想性、时代性的显著特点。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题量:30题。题量较往年减少一个计算,但是计算题的分值并未减少。

2.各知识块试题与分值

知识块

题号

分值

占有百分比

概念与理论

1、

2、

3、

5、

9、

11、

16、

18、

19、

21、

23、24/(2)、25/(1)(2)(3)

约46

31%

元素化合物

6、

7、

8、1

3约1

28%

有机化学

4、

12、

14、

15、

28、29

3121%

化学实验

10、

26、27

约2

315%

化学计算

17、20、

22、24/(1)(3)(4)、25/(4)、30

约38

25%

3.与最近三年相比

知识块

占有百分比

08年

09年

10年

概念与理论

33%

31%

25%

元素化合物

13%

9%

7%

有机化学

19%

17%

15%

化学实验

21%

26%

33%

化学计算

14%

17%

20%

四、试卷分析

1.从考查内容来看,今年概念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块与往年的比例相差不大,比去年要高,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概念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块的教学不能放松。有机化学和化学计算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虽然化学计算比例增加,但依然没有改变淡化纯计算内容的特点,更多的是将化学计算与有关的实验、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融合在一起,强调计算的基础性和实用性。至于有机化学内容比例的增加,原因可能是与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支持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有关,而新能源、新材料都是以有机化学作为基础学科的。

2.从知识点上可以看出, 它涉及中学基础知识和原理的重点内容,基本上也都是我们平时重点强调的,反复训练的,但有些题型较新,这体现了出题的意图,不管教材怎样变,教学理念怎样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用于指导生活、生产、科技等的作用不会改变,需要学生作为知识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会变,同时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不能死读书,读死书,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常抓不懈,才能在高考中创造佳绩。

3.试题素材新颖,以多种方式呈现信息,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试题以文字、流程图、数据表、图表等多种形式给出信息,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实验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2012年化学高考预测

从外部形势来看,2012年上海市参加高考人数将比今年少,近两年化学高考要求的提高也使众多考生偏向于其它科目,该是化学减分的时候了,笔者认为2012年化学高考不会比今年难。从知识模块来看,概念与理论和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基础题还是会占整张试卷的1/3左右,这部分内容将继续体现化学学科学以致用的特点,另外国家政策的导向将会使得有机化学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有机实验题可能成为今后高考的一个趋势,而化学计算也将越来越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

六、对教学的启示

1、重视基础,强调应用

无论是容易题还是难题,无论是客观判断题还是主观分析题,都是以重要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展开的。实践表明,高中化学中的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始终是高考重点。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重要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准确把握,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

2、重视联系实际,力争让学生解决“真问题”

重视社会热点,联系实际,加强关注过去不多见的工艺流程图题,这类题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设计问题,考察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方面是老师及学生均欠缺的知识。

3、加强规范性练习,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习惯、有机物的结构式的书写和同分系构体书写的有序性以及简答题的语言组织的学科特点,此外有效数字的保留问题也是今年高考的特点之一。

4、强化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审题能力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之一,意在仔细认真。所以训练学生细心审题、深刻理解题意和分析题意也是我们今后化学教学中要重点加强的项目。

5、 重视精选习题,提高练习质量

除扎实对学生的“双基”教学,更应注重提升学生化学思维品质。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于纯知识性题目的考核逐渐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的知识应用性题目,因此教学中更应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习题要做,但应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在每一个知识点的题目的选择上要更具针对性,要精选、精编有实际情境以及有利于落实双基感悟方法、培养能力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答、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要大胆放弃一些偏、繁、怪和无实际意义的题目,严格控制习题的难度和总量。

6、双管齐下,提高效率

2012年考生参加了上海市统一会考,在高二下学期参加了四门功课的会考,对会考的准备消耗了大部分的精力,各高中相比较往年都是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面对这样的情况,那么高效的复习就成为备战2012年化学高考的关键。笔者认为,在不足一年的备战时间内,将夯实基础和提升实际应用知识能力并举,基础知识的复习与拓展同时进行,提高复习效率。

第三篇:2015年天津高考政治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2015年天津高考政治试卷的结构与往年基本相同,由客观题与主观题构成。客观题十一道,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四个模块,共计44分;主观题有三道大题,共计56分。试卷的整体难易程度与2014年持平,处于中等水平。

二、考点分析

(一)客观题方面:

1、第一题主要考察必修2《政治生活》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等知识,属于简单题。

2、第二题主要分别考察必修2《政治生活》中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中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知识(依法治国)。属于中等难度题,要注意对选项中关键字的甄别。

3、第三题主要考察必修2《政治生活》中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属于容易题。

4、第四题主要考察必修1《经济生活》中企业的经营战略与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偏难题。

5、第五题主要考察必修1《经济生活》中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中关于国家财政作用、地位的相关知识。属于简单题。

6、第六题主要考察必修1《经济生活》中第四单元关于国家宏观调控和科学发展观的知识。属于简单题。

7、第七题主要考察必修4《哲学生活》中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的知识,分别为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及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8、第八题主要考察必修1《经济生活》中关于企业的经营及必修4《哲学生活》中关于人生价值的知识。

9、第九题主要考察必修4《哲学生活》中第二单元中关于认识和意识的性质的知识。

10、第十题主要考察必修3《文化生活》中第一单元关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知识。

11、第十一题主要考察必修3《文化生活》中第二单元关于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

(二)主观题

1、第一大题:主要考察就业、发展生产力、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等知识。

第一问:主要考察必修一中关于就业的必要性及其与生产、消费、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

第二问: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难度中等。本题知识限定范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可以据此回忆三个重要环节: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宏观调控。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要从三个环节角度分析如何促进就业。我们就可以从劳动者、企业的角度,各类市场的完善以及国家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第三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根据设问确定知识限定范围是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必修四第四单元),可以据此回忆课本相关理论,比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等知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等知识。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设问的知识方向是对政府工作的积极影响,据此回忆课本相关知识。考点:(必修2第二单元)政府的职能、宗旨、原则、威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科学民主决策等知识。

3、第三大题属于综合性题,主要考察必修3《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态度及财政、整体和部分、传统文化的继承等知识。

2015年天津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2015年天津高考历史试卷的结构与往年基本相同,由客观题与主观题构成。客观题十一道,涉及必修

一、必修

二、必修三和选修四个模块,共计44分;主观题有三道大题,共计56分。试卷的整体难易程度与2014年持平,处于中等水平。

二、考点分析

(一)客观题

1、 该题主要考察古代进行农业生产的犁耕工具,属于必修2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农业。

2、 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过大事是先由群臣商议,上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主要考察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属于容易题。

3、 根据题中材料“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可知,维多里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人的价值。这是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反映。主要考察人文主义精神的知识,属于必修三第二单元的内容。

4、 该题主要考察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英国的海外贸易情况。属于容易题。

5、 题中材料表述了陕、甘、蒙等地的皮毛被贩运到天津制成了皮制品销售到内地。这正是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表现。本题主要考察必修二第三单元中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动等相关知识。

6、 题干中的关键词“实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使广大贫农分到了土地,其实质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该题主要考察土地革命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属于容易题。

7、 该题以图的形式呈现,主要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和美国合作抗日。该题难度处于中等。

8、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其目的是是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该题答案在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三课中有原话表述,属于容易题。

9、 题中所述“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应该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允许把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该题考点集中在必修二第四单元和第七单元。

10、 该题通过两张照片的对比,说明中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国际影响力增强。该题比较简单。

11、 一战初期,日本参战,其主要目的是趁机占领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趁英国、法国忙于战争之机,加大对他们殖民地的经济渗透,扩充自己的实力。材料中日本的声明和演说只是为了其掩盖参战意图。该题主要考察选修战争史,列强之间矛盾。

(二)主观题

12、

(1)该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对古代中国和古罗马在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归纳出两者文化发展的共性。属于偏难题。 (2)古代中国和罗马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 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非常相似。理论的认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能够从个别事件中概括出普遍规律。古代中国和罗马各时期的相似性表明人类历史发展是有共同性。

(3)本小问考查学生概括材料和分析历史原因的能力。主要考察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关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通过对比最后一个时期可以发现,中国最终从分裂走向了统一,而西罗马最终灭亡,欧洲走向分散。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题目要求从制度层面进行分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为中国最终统一提供了制度保障。

13、

(1)根据材料中“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可知,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座位次序之争。清廷官员要求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这反映了清廷官员 以天朝上国自居。英国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是因为英国当时在进行工业革命,国力空前强盛,所以英国态度坚硬。主要考察晚清的社会现状及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 (2)当时的西方主要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他们积极输出资本,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而当时的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是因为实力对比悬殊,所以中国在外交上才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主要考察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的原因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这也是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敢于斗争的主要原因。考点: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4)外交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各国外交都受该国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国内政策和需要的制约。综合国力是一国外交的基础和后盾。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变化,还有国际环境、对世界的贡献等因素的影响。

14、

(1)根据材料一可知,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两方面的品质:一是注重自我修养,二是具有经世济民情怀。主要考察孔子的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二可知,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为社会现实服务,经世致用。顾炎武对理学的空谈义理进行批判,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主要考察必修三第一单元中顾炎武的文化思想。

(3)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孔子和顾炎武两位思想家都强调个人应该具有经世济民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作为当代青年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主要考察,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四篇:近三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2年:

石门六中

杨敏

一、 试卷基本情况

(一)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试卷中所有的试题都采用材料设置情境,这就需要学生能准确解读材料,由此可见对考生分析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材料来源广泛,有原始文献、史学论著、统计报告,同时也有学生熟知的神话故事;材料的选择也比较新颖,不拘泥于教材。比如40题,试题立足于考查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以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作为切入点,既与科技进步有关,同时又与学生生活体验密切相关,“小视角,大视野”更是当今史学界研究的趋势。由此可见命题的立意高远。

(二)考查内容突出主干知识

2012年新课标历史卷考查明显以主干知识为主,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明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点、罗马法、经济体制改革、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等等,并且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如材料分析40题以交通信号灯为例,整体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知识点的掌握,而第三问突出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就考查知识的比例而言,对政治经济两大模块的考核要明显多于思想文化部分;对中国史的考核也明显多于对世界史。

(三)注重能力考查,体现高考导向 试卷以材料的形式提出问题,重在检查学生研读史料、分析史料、知识迁移、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的史料,更是要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准确迁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如

26、

27、

34、

45、48题。同时也能注重学生多元史观的养成,如材料分析题41题提供的“冲击——反应”模式材料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产物,表面上看是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掌握,但题型是开放式的,实际考核的却是考生多元史观的积累。这样的命题也反映了当下高考对多元史观培养、史学思维养成和史学方法运用的要求。高考命题对能力考核的重视可见一斑。

总体而言,今年文综卷历史部分的命题更能秉承新课标的理念,“史料”、“史观”统领整个试题,所谓“见微知著,睹始知终”,鉴于高考命题的强势导向,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将更具学科特点,专业性将更加明显。

二、 2012年试卷基本结构及试题分析

在试卷结构方面,中国古代史的考查部分,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古代思想和古代文化的分布继续沿用了2011年的平衡结构,各考察两个题目,而且考察内容紧扣课本重点。中国近现代史也考查了书本中的重要内容且结合了热点知识。世界史依然选取了古代史具有代表性的希腊罗马的知识点和现代史中重要的战后经济格局。考题选用的材料比较简单,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减轻了负担。本次高考选择题部分难度中等,在基础知识的把握上着重考查学生的材料理解与分析能力,每道题的答案均需要通过材料分析得到,没有直接可作答的知识点问题。学生做题中需要仔细审题,全面思考。

本次大题保持新题型“四选一”选作部分和小论文评述部分,注重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与归纳能力,难度中等。两道必修题所考知识点跨度较大,需要考生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结合了近几年比较热的几种史观来进行考查,例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选做题较为容易,考生在材料中就可找出部分答案,所结合的知识点也都与重要知识点相关。整体而言非选择题部分入手不难,但得高分也不容易。

2013:

一、试卷结构分析

1、试卷结构

2013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命题范围涉及到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必修一(政治文明发展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发展史)、必修三(科技和思想文化发展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试卷总分100分,阅读量为4104字;参考答案913字。题型:选择题共12小题,计48分。其中,原始文字材料型选择题3道,话题文字材料型选择题8道,地图材料型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共6题,计52分,其中必做题第40题25分,第41题12分,选做题为第

45、

46、

47、48题15分,要求考生从四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题型、模块、题量、分值分布 选择题:

①必修一:第

24、

26、

27、

29、30、34题,共6道,24分。 ②必修二:第

31、

32、

33、35题,共4道,16分。 ③必修三:第

25、28题,共2道,8分。 非选择题:

第40题涉及到中国古代与近代对海洋的利用。,共25分。 第41题涉及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区划,共12分。

第45题涉及【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需要运用必修一中清末“新政”与选修一中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结果等。共15分

第46题涉及【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考查近代中国报业的发展。共15分。

第47题涉及【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查朝鲜战争与海湾战争不同,共15分。

第48题涉及【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查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和必修三中的儒学复兴运动,共15分

二、命题意图与试题特点分析

试卷坚持以能力立意,根据教材主干知识,创设新情境,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和文科综合能力的考查。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与2012年湖南新课标文综历史试题相比,2013年湖南新课标文综历史试题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1.选择题部分,试卷较多利用话题材料来创设新情境,所引用原始材料少、材料都短小精练,材料的阅读量不大。如第

25、

26、

28、30、33题。

2.选择题突出考查历史现象的背景、原因、目的。如第

24、

25、

26、

27、

28、

32、35题

3.注重史观考查及历史发展进程时序性的考查,如第

29、34题 4.注意历史地图的考查,历史地图反映历史进程,能很好的考查考生从地图中获取历史隐形知识的能力。如第

34、41题。 5.不回避社会热点,将热点与考试隐形结合。 关注社会时政热点,非选择题第40题就体现了这样的特点。此题突出海洋、海权问题。以中国古代与近代对海洋的利用,考查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很好的实现了社会热点与教材主干知识的结合。

6.注意历史比较能力的考查,如第

31、

35、

41、

45、

46、47 7.第41题题型有变化,摈弃了前两年课标卷观点评价考查模式,但是沿用去年的图表分析,内容上考察中国古代的地方机构设置。一方面考察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一方面考察考生对于考点的把握和融汇贯通的能力,突出主干知识的同时体现高考的选拨性功能 2014:

一、 试卷题型与知识分布

与去年试题相比,今年高考试卷题型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知识分布由去年的5道中国史题目和7道世界史题目改为8道中国史题目和4道世界史题目。

试卷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其中选择题占48分,非选择题占52分。

知识分布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部分的内容。其中12道选择题中,中国古代史4题16分、中国近代史3题12分、中国现代史1题4分、世界古代史1题4分、世界近代史1题4分、世界现代史2题8分。非选择题40题为中西科技文化比较学科内综合试题,25分;41题为新史观模式下考查中国近代史创新试题,12分;四道选做题选做一题,其中,45题考查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46题考查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47题考查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8题考查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二、 试题特点

2014年的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基本上保持了相应的稳定性,体现出“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关注热点,材料灵活”的特点。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相结合,同时又侧重了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命题设计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和综合能力考查。

1、从考查内容上看

①依托主干知识,重视基础性

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遵循这一原则,试题所涉及的知识,都是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例如儒学的发展历程、宋明理学、清朝海禁政策、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小农经济、维新变法、“一五”计划、美国1787年宪法、苏联新经济政策、欧元、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世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抗日战争、清末新政等等,这些都是重大历史问题,为考生所熟知,试题用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②关注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点

试题充分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有机结合,科学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例如41题考查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既体现当下热点中日关系、明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也契合当下的教改问题——不仅改革教学形式,而且改革教学内容;45题考查魏晋时期的法律改革,体现当下热点民主法制建设;46题考查清末新政,体现当下热点政治体制改革;47题考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及作用,体现当下热点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及核安全问题,凸显和平与安全这一时代主题。

2、从考查目标上看 ①强调能力

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但绝非单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试题以知识为载体,把考查重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放在看待过程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放在从不同思维角度和思维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上。例如45题魏晋时期的法律改革是全新的历史信息,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即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中的所学,对历史事件作出综合的描述和正确的阐释,在探求推理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虽然魏晋时期的法律改革对考生是全新信息,但是,第一问考查法律改革的特点,考生必须根据材料概括归纳,并结合在改革模块中所学的相关知识迁移,从而更好的组织好答案。第二问考查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在所给材料中可以找到答案,考生概括归纳即可。

②重视对考生情感、世界观、价值观的考查

这一要求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26题考查人性的认识,33题考查世界近代资本主义民主价值观“天赋人权”,40题考查中西科技文化比较,41题考查不同历史时期对“抗日战争”的认识,48题考查中国古代史上为官清廉的包青天,引导考生思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与统一性,感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从中外历史发展中汲取积极进步的养分,树立正确的文明观、民族观、国家观,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③运用各种史观探讨历史

近现代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唯物史观、社会史观等不同史观,在近几年高考当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体现,对中学历史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30题从上海与京津放映的中外影片比例入手,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体现社会史观;40题以宋应星和牛顿的科技成果入手,考查

17、18世纪中西科技文化的比较,体现全球史观;41题以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入手,考查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历史事件(抗日战争)的认识,体现唯物史观。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史观对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总体把握。

3、从考查形式上看

①灵活运用材料,创设新情景

试题不拘泥于主干教材知识的具体表述,而是突破教材,从新的角度和视角重新整合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材料创建情景,搭建一个测试学生学科能力的平台,试题的选择和运用既有以前风格的继承,也体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材料阅读量适中、文字通俗易懂,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障碍,更有利于考生发挥。不追求材料的形式,注重对材料内涵的把握和利用。例如41题以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入手,考查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历史事件(抗日战争)的认识。抗日战争是考生非常熟悉的历史知识,但考查方式非常新颖,既有情理之中,又有情理之外,设计的很巧妙,考查考生的基本功底和学科素养。

②注重学科内综合

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阶段特征的掌握情况,引导考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40题以宋应星和牛顿的科技成果入手,考查

17、18世纪中西科技文化的比较,不仅是中国史和世界史的综合,而且是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综合,考查考生对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总体把握。此外,每道材料题都不是针对某一知识点的考查,而是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及综合、比较、概括等基本能力,作出解答,并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历史食物的基本特征。

2015年高考文综历史命题趋势

1.以教材为知识背景的试题多,直接依据教材表述的试题少。或难或易的试题多,难度适中的试题少。

2.历史基础知识是实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仍将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

3.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能力,其采用的新材料和营造的新情境将更具人文色彩,考古发现、馆藏文物、影视片断、报纸通讯报道、图表数据、人物言论摘录、电影戏剧、名著、图片漫画、票证、标语、口号、广告、路牌、印章、纪念章、纪念碑、餐具、服饰、谚语、儿歌、俚语、外来语、新词汇、网络语言、对联、建材、民俗、观念等鲜活素材,都将成为高考命题的载体。

4.将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时代主题,强调历史学科“学以致用”“资政教化”“以史为鉴”的社会功能。

5.将更具有开放性,把历史学科能力作为考查重点,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品质的考查。

6.将进一步体现学术性。新的史学研究范式和史学新成果会被大量引进高考命题。同时会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或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历史小论文,体现出较强的学术性。

2015年高考文综历史复习策略

以“导向正确、方法科学、全面扎实、问题中心、主题鲜明、训练高效”为指导,立足基础,着眼能力;立足“纲标”,活用教材;突出重点,强化主干。在重视使学生建立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树立“三新”,即关注新理念、新史观、新成果。既需要了解传统的阶级分析等观念,更需要了解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等新观念。拓展历史学的视野,引入概念史、阅读史、心态史等国际前沿的研究领域。

2.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即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研究;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从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

3.挖掘课程资源,补充背景材料。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在“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方面,通过新材料,考查对史实的掌握情况,引导教学更多地关注时代性,提高历史洞察力,鼓励学生在历史中学会思考,同时,通过新材料传达对情感价值观的关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解释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突破思维的定势。这主要是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高考要求学生突破因教材的稳定性而形成的某些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思路、观察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

4.多研究新课标省份的高考典型题,从中了解命题的思路、方法、规律与趋势,了解这些题目是如何体现考核目标与要求的,从中学会举一反三,学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适度更新观念;创设新颖情境,选择与考生的生活和现实紧密相关的材料,并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关注历史时空与阶段特征,引导考生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思考历史。

5.加强学科能力培养。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学科能力培养目标有明确的要求,即“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等,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6.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热点。从社会现实中寻找题眼“以史为鉴”,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社会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从而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五篇:2011年高考山东数学试卷分析

——从“创新”的视角简析2011年山东数学试卷

2011 年高考数学山东卷在保持稳定、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又呈现出诸多亮点,彰显十大突破。

突破一:对统计的考查

今年的统计试题,考查了回归分析,不仅背景新颖、公平、贴近生活实际,而且设计科学,表述规范。该题突破了仅对公式记忆的考查模式,考查了回归分析的实际应用,既注重了中学教学实际,又体现了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新课标要求,对今后各地的命题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突破二:对框图的考查

今年的框图试题考查了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而且背景新颖。其背景是《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题,也叫“韩信点兵”。该题以框图为载体,以传统名题为素材,背景深刻。将古老的数学文化,以考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展示了中国古代数学的瑰宝,也创造性地揭示了中国古代数学在算法上的成就。该题的形式和内涵不仅充分体现了算法的思想,也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将会成为框图问题设计中的一个经典案例。

突破三:对三视图的考查

三视图的考查多采取给出三视图的形状、尺寸后,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式。今年山东卷考题的设计,仅给出了主视图、俯视图,让考生去想象几何体的可能形状。这种命题方式新颖独特,更为可贵的是主视图、俯视图都是我们熟悉的矩形,而几何体也列出了我们最为熟悉的三棱柱、四棱柱、圆柱。尽管题目信息量大,但是不偏、不怪、不刁钻,不会对考生的心理造成任何冲击。该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遵循了从局部到整体,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该题是今年所有三视图考题中的扛鼎之作。

突破四:创新题型的设计

文理( 12 )题背景基本一致,难度略有差异。该题目以平面向量的知识为载体,考查了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及进入高校发展的潜力,也体现了命题人的数学功力。是近几年创新题型中的力作,也是山东卷创新题型的又一重大突破。

突破五:对零点的考查

文理( 16 )题中的函数是对数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组合,含有两个参变量。解答以数形结合为切入点,融入了估算的处理方法。该题体现了多方面知识的交汇,体现了对数学素材的统一把握,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了必要的深度,是零点问题中的佼佼者,也是客观题目中零点考查方式的重大突破。

突破六:数列问题情景的设置

文理( 20 )题均为数列题,情景一致。该题以列表的形式简洁明了地给出了等比数列的前三项,极易让考生把握,巧妙地穿插进了分类整合的思想。该种情景具有科学依据,因为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函数可以借助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来表示。此外,从该情景中还可以感觉到行列式的魅力。所以该题目情景的设置极具创新精神,又不失科学依据,具有极深的数学底蕴,充分体现了数学语言文化的魅力。

突破七:应用题背景设置

今年的文理( 21 )题为应用题,生活中有较多的实例。题目涉及到球和圆柱构成的组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背景公平,难度适中,无任何牵强附会之嫌。由于教材中也出现了多个以体积为平台,考查导数应用的实际问题,因此该问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对中学教学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该题的设计,符合实际情景,考查了导数的应用与分类整合的思想,以及建模能力和应用意识。该题背景和数学知识相得益彰,体现了命题者对中学数学教学实际的充分把握和自身的较高的数学素养,也是于平淡处挖掘新意的典范。

突破八:解析几何题目的设计

2011 年文理试卷均以解析几何题目为压轴题。椭圆作为传统核心内容和考查重点,常考常新。今年尽管对解析几何的考查要求没有改变,但在考查方式上实现了较大突破。

1. 低而不俗。文理尽管都以椭圆为背景,难度不同,但第一问均以平方和的形式设问,分别求定值和极小值,入口较宽,且起点低。但是没有落入司空见惯的求方程、求基本量的俗套,独具匠心。

2. 通而不僵。定值、定点、存在性都是常见设问,通性通法均可处理,但本题于平淡处见精神,靠已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和数学学习经验,经过研究分析才能解答,是真正的好题。对只依赖练习册、死记题型、死套模式,思维僵化的考生,产生了较大的挑战。

3. 丰而不散。本题内涵丰富 , 突出了对解析法本质的考查,与平面几何结合紧密;关注了考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图形分析和处理能力 . 但并不松散,各方面融合巧妙,形神兼备,天衣无缝,是命题者神来之笔。

突破九:文理差别的处理

对文理科考查内容的不同要求在试卷中的处理,也是今年试卷的一大突破,以数列问题为例,在第二问中,均在通项的基础上求和,但在求和的方法、计算量的大小和难易的程度,都充分考虑到文理考生的实际状况,体现了对广大考生的人文关怀。对比 2010 年的数列试题对文理要求完全一致,是一个重大突破。

突破十:对不同版本教材的处理

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科书。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的设置、定义的叙述、公式的形式、数学术语给出等方面,都存在差别,但 2011 年的试卷,完美地处理了这种差异,对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考生都很公平,充分体现了考题与教材的完美结合。

总之,通过纵横比较, 2011 年的山东数学试卷在以上十个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有利于课改,有利于中学教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必将对山东省的素质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高考英语备考策略下一篇:观看电影铁人有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