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罗振宇商业计划书

2022-10-28

无论是我们生活还是工作中,计划总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我们认清前进的方向,能让我们更顺利的实现目标,那么你会拟写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得到罗振宇商业计划书》,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得到罗振宇商业计划书

罗振宇《终身学习》读书笔记

第一章:知识的游牧民族

这一代人的学习:第一:人格。跟人学的效率更高。第二:概念。通过不断搜集概念高效地学习。第三:缝合。把知识合起来。第四:碎片(现代人不得已,但作者认为其实没什么)。第五:目标。人间有两种人:第一种人世界里是三个词:立场、感受、意见。第二种人世界里也是三个词:目标、方法、行动。

一只眼死,两只眼活&两种人生策略。同时拥有超过别人75%的技能比只掌握一个超过99%的技能的人更厉害。知识的农耕民族:找一个学科,像种地一样,精耕细作,最后熬成专家教授。知识的游牧民族:不断激发兴趣,四处寻找自己可能感兴趣的领域。哪里水草丰美,就像哪里迁徙。一旦觉得这个领域了解的差不多了,就又收拾行囊,专场更新的领域。

博物学精神的回归。最初的哲学包含了科学。物理、化学,在这些问题保准化后,独立出来自立门户。博物学就是认识世界的像素越来越高。孵化出了地质学和生物学。博物学不是对知识科普,二是知识的发现者和管理者。

第二章:升级

40年黑洞:要终身学习。

即将到来的阶层社会:美国:固化。我国:分阶层,但还没固化。

认识升级的四个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定义了一个问题。找到好问题,比找到答案更难);知道自己知道(知道所拥有东西在认知版图的位置);不知道自己知道。 升级

认知升级的三个途径:第一:心态:不断的自我否定,假设自己无知。第二:行动。明白道理到行动,其实很难。认知升级、付诸行动的重要心法,就是坚信大趋势。一定要相信行业领头人。他们拿到的信息比较多。第三:加入一个最牛的团队。管理的本质是认知管理。领导力的核心不是所谓的高情商,而是在大格局下构建对整个行业的认知体系,用大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聪明的决策。如果认知错了,忙得鸡飞狗跳,也做不到真正有效的管理。大公司里,因为层级太多,好的、真正核心的认知你可能接触不到。小的创业公司,虽然更有机会独当一面,但是老板的认知水平也可能不高。所以职场里赚大钱的人,多数情况下,都是认知提高的结果,这是要长时间之后才能兑换的东西。

谈资比名牌包贵的社会。谈资的本质是凝结在一个人身上的“文化资本”的体现。财富资本可以快速积累。但文化资本就像肌肉发达的体格,或被太阳晒黑的皮肤,极费时间,而且必须由投资者亲力亲为才能获得。在传统社会,经济资本是基础,文化资本是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东西,所以经济资本是根本性的。但是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资比名牌包更贵的社会。也就是文化资本反客为主,编委更基础、更重要的东西。这是网络效应的结果。在一个开放性社会,一个人进入一个新的人际网络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人际网络对人的赋能效应也大大提高。一个人财富的状况,是他社交圈的平均数。即使暂时达不到,大概率上也终将会达到。

富人的思维:概率权。穷人思维,倾向于拿到确定的东西,他不要概率权。富人思维刚好像相反,每次选择的时候都愿意根据成功的概率下注,不管每一次的成败、输赢,他都一直坚持这么下注。

第三章:自律方得自由

属于你的王阳明时刻。所有对世道人心有起码智慧的人,他的人生当中都会有一个“王阳明时刻”,就是突然意识到,我要想过得更好,达到更高的人格和事业目标,那么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求。就是一切的根源,不管是困难还是不如意,根源都在我们自己。一个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认知模式,他跟世界的关系,是跟他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有关系的,和他占用资源没关系。所以:

一、把心学的精神内核阉割掉。心学和儒家追逐的圣贤君子的道德目标,先放到一边。(现代社会,没道德本来就无法生存。价值观也多元。)钱钟书:上帝想要惩罚人类,大概有几个方法:饥荒、瘟疫、战争。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降临一个道德家。如果那个人的道德目标一般人达不到,而且他还有强大的煽动力,这个人就很危险,是人类的灾难。罗素:我从来不敢说,我为理想献身。为啥?因为我没有把握它是对的。(追逐单一的道德目标非常可怕);

二、提升认知,驱动更正确的行为。从知到行,叫选择。现在面临的选择太多,容易打架。原来选择少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靠着血缘关系、社会层级这些确定的东西往前走。当一切都烟消云散,除了自己的内心,自己的认知升级,没有什么能靠得住。

你因挣钱而伟大。富兰克林,让我们看到商人身上的光明特质。勤勉。对未来充满好奇心。只算账,不管终极目标,就是一点一点的挣钱。所以:

一、保持旺盛的好奇心。

二、多正当地挣钱。

三、用有趣的方式获得自己的社交生活。

四、多做一些具体的事,不空谈道理。

查理芒格的智慧。我有价值,配得上你的合作,我虽然不主动找合作,但是潜在的合作者会主动找过来。找机会,不如修炼自己。

杜月笙的代价。永远对自己不满意。最关键的时刻,在几乎看不见亮光的时刻,他们仍然肯付出。

那些男孩教我的事。为了当技术造就了繁荣,匮乏成为历史的时候,真正划分阶层的不是任何外在的资源,而是如何激发对生活的兴趣,如何通过自律达成体面。

第四章:和本能作战

为什么相信阴谋论。

一、进化的结果(基因里带有听风就是用的特质)。

二、需要对外在环境的控制感(这不是真正的控制)。

三、我们需要一个一致性认知系统。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需要逻辑自洽。但是现代社会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如果我们继续按照这本能生活,就无法适应现代化。在老祖宗那里,谁轻信、谁追求控制感和一致性,谁就有生存优势。在我们这儿,谁有怀疑精神、谁能独立思考和自我批判,谁才有生存优势。现代文明是一个180度转弯。

不知道和全知道。农耕文明是就地解决生存资料,而工商业文明是跨空间解决生存资料。全世界古代文明都是已经把所有知识告诉你,从宇宙的诞生,一直到未来怎么样;从人心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到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全部知识无一遗漏。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载,那就是不重要,你不需要知道。可是欧洲人很奇怪,他们从古希腊开始,搞出了另外一套非常奇怪的知识观念系统。就是“不知道”。我们知道的东西非常有限,未知是非常宽广的。这是人类文明当中的一个异数。并发展了“大学”。

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不是原理,而是丰富的知识。它不是让你不犯错,而是犯错之后能及时纠错。它不能给你确定的结果,它只能帮你对事情发生的概率进行判断,然后你再对大概率的事持续下注。

科学的气质。什么东西只有当它可以被证明不正确的时候,也就是具备可证伪性的时候,科学才会研究它。我们永远无法证明世界上没有上帝,这叫不可证伪。科学:

一、傲慢与冷漠;如果要推动成长,它必须是苛刻的。

二、具有封闭性。科学并不是追求真理。科学界的道理是别无分店,只此一家,如果不是在我的逻辑脉络上长出来的,你就什么都不是。我也不批评你,但你肯定不是科学。(如果倒退二三百年,有人孤立地做出科技发明,那还是有可能的。但是科学发展到今天,这棵树已经长成今天这个样子了,如果有人声称在物理学领域有一项新发明,而大家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么基本上可以百分之百判断,这人不靠谱。)(科学原本是一个非常安静的、闭塞的,傲慢的、不讲人情的小乐园。现在的情况是媒体打扰了科学的安静,而不是科学本身出了问题。科学被打扰的情况根据科学的层级不同而不同。最底层的数学,那是完全逻辑推导构成的,所以完全不受影响。网上是物理、化学、电子工程。进一步提高是医学。更复杂是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我们到底该信谁。人类面对越来越大的知识负担,甚至穷其医生的精力,也没有办法在任何一个小点上爬到高峰。所以有“科技黑箱”。整个现代社会到处是黑箱,它的前提是你必须信任专业人员。但是到了医学(如转基因)这些领域,专业人员居然不可信了。怎么办?——贝叶斯原理。真正信和不信的含义是什么?我要把它转化为我的认知,然后用于决策。对任何事,都是在100%的信和100%的不信中间,取一个中间值,说明了就是一个主观概率的问题。特征:

一、听劝。不执著,随着新事实的出现,我愿意调整我自己的认知。第

二、绝不听风就是雨。(举例,中医治好绝症,所以信中医。VS鹰派科普不信中医,认为科学家从实验室拿出来的成果,发表在顶级杂志上,一定是对的。)综上总结:只有复杂才能对抗复杂。

警惕绝对真理。学会了一句话:刚才听完某某的发言,我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五章:成为高手的方法。

提问比答案更重要。(背景:相对于一堆细胞,器官是更高级的结构;相对于人类个体,组织是一种更高级的结构。新的层级结构会酝酿出新的事物,发生低层级不可能出现的行为。如同器官能做细胞完成不了的事。对于任意一条知识,很容易找到反对观点。任何一个事实,都有反事实。确定性自身不像从前那样确定了。科学主要增长了无知,而不是知识。科学悖论:每个答案都会孕育至少两个新问题。我们甚至说不出自己不知道什么。)知识呈指数增长,却不断发现更大的位置领域。答案很廉价,问题很值钱。“计算机是无用的,它们只能给你答案。”

二元学习法。作为一个初学的外行,了解一个领域的两座对立的高峰,就是最好的入学途径。

怎样成为高手。

一、刻意练习的练习。练习的基本功的本质是“套路”。从最开始的人类文明,一直到今天如此复杂的知识,都是知识罐头。把前人已经搞明白的东西抽象为一个非常简洁的东西,然后拿来就用,这就是套路。套路有两种:

1、找这行的“老司机”。

2、概念。反对的是所谓的基础练习。真正的练习是把大的知识体系拆碎,成为一个一个知识罐头,然后分头练。

二、重复。形成脑回路。

三、刻意练习的刻意。就是持续做你不会的事情。学习分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想在某个领域成为高手,那就让自己进入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被动地脱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好的学习环境就是能够即时提供反馈的环境。

怎样成为一个高手

(二)。互联网的出现,对人类的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它甚至在一点一点摧毁我们这一代人深度思考的能力。我们面对海量知识,进入一种沉重的决策负担。高手的特点是:他看到任何新的东西,马上就和自己脑子当中长期存储的那些记忆,迅速同时激活。高手的记忆库存是长出来的一个活体结构。信息是一堆碎的东西,信息形成结构,互相形成关联后,才叫知识。学习的过程是把新东西和自己原来的结构缝在一起。笔记是大脑的外挂。但是,不是互联网让人变得浅薄。互联网是工具,关键责任在我们自己。那些有钱的、在事业上发展得比较好的人,按理说最该享受文明成果,但是恰恰是有钱人越忙,越没有休息时间。新工具把人分为两类:大部分人躺在舒适区享受;总有一小部分人带着满身的伤痛,龇牙咧嘴、痛苦不堪的向非舒适区,也就是学习区进发。智商是正态分布,但认知是幂律分布。认知是可以学习来的,通过不断练习,不断正确的反馈,认知不断提高。

经济的底层是知识。真正的经济发展就是每个人有无穷尽的眼光,有很广的知识视野,激发出内心大量的需求。其他人才能够开动马力,满足需求,经济才能上升。为什么不搞计划经济,因为中央政府即使爱民如子,但往往知识不足。它可能知道人们需要多少天冰箱,但它不知道需要多少台银色的冰箱。所以只好交给自由市场,用价格这个唯一的信号来调整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什么是经济战争?什么是国家的博弈,不是货币战争,那是浅表的逻辑。还是知识。国家博弈打的是不同国家的知识思维方式、知识具体成果和知识运用体系带来的国家战略优势。知识的生产是极难的:

一、生产不可预测。再多的投入都未必有产出。钱钟书: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

二、知识生产出来,你不认得它,无法评判。(现代西方经济不行了,与学生运动有关。评价知识,要用客观标准——论文。)所以,目前中国还会持续经济增长,学习美国的知识,人均生活水平的改善。但是等到人均收入是美国的60%,我们的创新体制,还没有破题。

后记:第一性原理。

就是回到这件事情的根本,它作为一个航灯永远在那儿亮着,所有参与这个协作的人都记着是奔着这个去的。从那里开始,到今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就有机会修复。得到APP的第一性原理:用当前技术和方式,把此前人类历史上所有积累下来的知识,再次呈现出来。

第二篇:2015罗振宇跨年演讲

欢迎各位,时间的朋友,看看四十年前的我,变化也不大。过去过得不爽的人,叫做时间的朋友,当你有些事情没有做,会有淡淡忧伤,常常有这样的时刻。很多年前我失恋了,去香山坐缆车。只有我一个人坐,半山腰狂风大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觉得命就扔在那里,我发誓我能安全下山就好好做人,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当然后来并卵,下山后该怎样还是怎样。

我们的人生需要失恋坐缆车这种时间的特殊时刻,所有动物都有三种情绪:人多了爱恨和忧伤,爱不是愉悦、恐惧、愤怒,它一定是多了时间的尺度,人要是没有时间的尺度,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当时间的维度开掘地越深,属于人性的光辉就越加灿烂。 2015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记不住,现在没人做十大新闻了,因为每个人关注都不同,有人关注优衣库,有人关注经济,有人关注苹果什么时候降价。我作为媒体人,不要以为多元化就是事实,会自动呈现在你面前,越是多元化看到世界越扭曲。过去中国媒体的话语权更多控制科技,都是互联网公司的头条,它霸占了很多我们的话语权,它给我们真是的世界吗?不一定。

去年董明珠给股东一百多个亿,没人知道,但是刘强东生孩子全国都知道;王建林去年的资本拼命往海外铺,没人知道,他的公子发微博,天下皆知;汽车产业去年最热闹的人是贾跃亭,要做超级汽车,其实谁在真正关注汽车500强企业?是吉利汽车的李书福。我们看到最热闹地新闻未必是这个世界的真相。2015年的我发愿是做20年演讲,我虽然不能给出最真实的一年,但把看到的表象掀开,所能洞察到最深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的努力,感谢时间的朋友的捧场。 我们都处在信息蜂巢,信息越发大,得到的信息越少。我做媒体的时候,有一个心得,几个记者采访企业家应该向他挑战,提出让他难堪的问题。我从来不相信这句话,我从来相信企业家是这个时代的宝贵财富,挑战他,你问他到张口结舌,又有什么光采?我和领导沟通,我不愿意站在企业家对面,而是他的身后,帮助我的用户重新呈现它眼前看到的世界,

这是媒体这最有价值的信息开发。

2015年我虽然讲中国江湖的风风雨雨,我永远不在乎输赢,他们在构建一个伟大的商业文明,和过去的文明都不同,2015年职场人商业人我们都作出一点点的努力,然后会投射到天幕上。2015年舞台上大人物表演的剧情,给这个时代构建的商业文明留下了什么? 我聊七个话题: 互联网恐慌

互联网像一个幽灵在中国大地徘徊了非常多年,2015年达到互联网的恐慌,不少企业家愿意投入所有的身家去转型,我认为到了不太理性的程度。很多人说马云太坏了,把线下生意都毁掉。大家有没有常识?我们的线上商业占所有的商业不到5%,5%可以毁掉95%吗?我这个文科生都不认同。事实上,很多来自商业地产的朋友告诉我们,之所以过去几年线下商业不是那么顺利,原因很简单,前几年搞四万亿了。我说去年腾讯一年赚200多亿,我朋友说还没有我们公司多,他是中国烟草中公司的员工,去年他们赚了1700多个亿。即使我们都在唱衰中移动,它也有1000多万的利润。我们感知的互联网恐慌是一个事实吗?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个事情,我5岁上学,学校里面我的同桌五大三粗,天天欺负我,我从来不怕他,我最不能忍受的是他说下课要的要揍我。互联网恐慌就是五大三粗的家伙,它给我们三个字:你等着。很多企业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它让我们等着。

怎么看待2015年的互联网恐慌?用生物学思维理解商业,生物学对面是机械学,生物学就是把时间要素带到思维中,它不画一个蓝图和沟通,回到时间的流程当中,像一个小虫子一样,站在每一个时间点上找到最佳的策略,如果带着这样的理解方式,理解“转型”,我们的角度和结论就会不一样。一只猫看到狗非常好,但是变不了,想变是因为猫愚蠢、让上帝为难。

猫羡慕狗的时候,狗真的那么好受吗?这不是说谁是狗,而是一个比喻。李彦宏的百度排在BAT的第一位,它去年有一天说看到百度账户有500亿现金,它说愿意拿出200亿博O2O市场,市场为之震动。我是媒体人,说下八卦,京东公关想说让媒体在说京东时放到前面,叫JAT,平安说改成 PAT可以吗?又有人猜测会变成ATM,M可是能小米、美团,不知道。虽然百度庞然大物,但是很多人谋它的席位。 马云今年双11销售额达到972亿,我听到媒体界传闻:有一天马云在内部有一个讲话,

说我们公司和业务特别好,互联网公司都想获得我们的业务,如果百度想和我们换,但是我们当然不换,但是如果马化腾要跟我换,我得想一想。马化腾已经拿到移动互联网的站台票,即使马云这么强,都有对未来莫测得恐惧。

好像马化腾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他没有恐惧吗?他在内部演讲说,每一年他都感觉自己快要死了。不久前的乌镇大会,他已经在深度忧虑下一个替代微信得物种是什么。扎克伯格非常牛了,用190亿美金收购了WhatsApp,中国另外一家同时也在竞购这个标的。中国企业出资30亿美金,觉得已经很高了,没想到扎克伯格拍出这么高的钱,不值吗?如果不是WhatsApp来接替Facebook,这不是并购,是为了逃命。我只是讲了一些简单的小八卦,每一个在互联网的创业者都知道,这是何等的煎熬。《创业维艰》说:我睡得像个婴儿,每两个小时就大哭一次。我就是这样的状态,我经常头一天还觉得拥有整个世界,但是第二天我会觉得世界正在离我而去,创业者都懂我们在做什么。

在时间场合中,一定是狗胜利吗?我讲一个深刻的例子,达尔文在晚年的时候已经写出《物种起源》,但被一个东西折磨得死去活来,也就是孔雀的尾巴,他无法理解孔雀为什么长出尾巴,不适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是孔雀为什么长出一个不适合觅食又消耗大量能量的尾巴?他后来想出来,问题可能处在母孔雀身上,也许有没有尾巴的孔雀,但是可能没有任何一只母孔雀愿意和它做爱,所以它绝种了。时间的因素一旦带进来,侏罗纪的恐龙如今安在?最原始的单细胞细菌蟑螂小强现在都活得好好的,互联网恐慌值得恐慌吗?

中国人得互联网恐慌还有一个因素是不愿意离开一个温暖的体制。我一个纽约来的朋友说纽约的报纸也在倒闭,但是媒体人没有像中国末日来临的气氛,为什么?因为对于美国媒体人来说,很好,任何一个组织的解散不是从业者的失败,是组织的失败,转型什么?散摊子就可以了,人类创造了另外的资源整合方式,而且新媒体公司开除更多的薪水和期权,大家小跑着唱歌去就完了,需要什么转型。

所有人都说转型之难,但是太过于夸大这个转型。2015年得转型之难和之前企业家的转型之难怎么能比?我的电脑里面永远留着柳传志最早办公室的照片,说难就去看看那张照片。一个教授给我打了一个比方,这种国家,你看它一眼会觉得很困惑,它是啥?它又是自行车、摩托车,也能看到火箭,因为这30年是一点点进化出来的。邓小平推出来的自行车是慢慢演变的,没人想要变成怎样,一点点走就可以了,于是就变成了四不像。很多人唱衰中国。又怎么样?吊着吊瓶跑完马拉松,又如何?

用生物学的思维思考今天的商业,得出的结论真不一样,我给出一个结论:何须转型,只要成长。我在节目下一个断言:中国经济会好到大家想不到的样子。我临时说一句话:罗辑思维创业3年的公司,就可以把水立方办一场活动,我们不认识任何政府官员。这个事情五年前、十年前敢想吗?这篇土壤太肥沃了,正在万物生长。 资本寒冬

今年下半年这个名词被发明出来,大家到处谈资本寒冬,上半年都在谈创业潮,下半年稍微冷点,资本寒冬就来了。据说有9000家科技企业,意味着有9000个CEO,很多人说我有一个绝妙的注意只缺少一个程序员。中国现在做互联网的创业公司且在百度登记的,有64万家,每年交给百度的钱19.2亿,全中国多少互联网创业教育公司?160万家,当年的大炼钢铁也不过百万。他说他拿人格担保这是真的,这就是创业潮,一个小小的领域以各种方式感觉机会来了。 刘强东一次在内部分享说,创业已经疯狂到业务不顺利也可以创业。一家公司快倒了的时候,但不愿意付钱遣散工人,于是说付170万给员工创业,他占有70%的股份,结果几个月后这帮兄弟告诉老板我们已经融资了,估值2亿美金,他的股份翻了多少倍?做什么?二手车买卖,但是到B轮只有2 辆汽车交易,而且是内部员工买的。他开了车库开费,一年前,一个寒风陡峭的夜晚,进来一个带着黑风衣和墨镜的人,说我是投资人,你们项目太小,我需要投一个亿的项目,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最后谈好了,就走了,他都觉得大家疯了。 有一天一个小伙子来找我,说他要改变世界,你要帮我,然后他拿出一个掏耳勺,他说可以请我做策划,请雕爷做营销,我只有把他礼送出境。很多人说创业者是疯子,我说这个时代连疯子都在创业,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疯子和经营一样。都是这个时代的风向标。我中学读过一本书,一个国家的经营全部在军队,一定是在非洲经常政变的第三效果,如果在商界就是发达国家,如果在政府就是发展中国家。同理如果一个国家的疯子老觉得自己是天兵天将下凡,这个国家是愚昧的,如果掏耳勺出来创业,所有得精英都应该掏出家伙,看机会来了。

很多人说不要忽悠大学生出去创业,说成功为零,我想反问:他本来就是无产者,成本这么低,为什么不试试?年轻人最能浪费的就是时间,他去丽江发呆和在中关村创业有什么区别吗?难道让他瑟瑟发抖去一家公司门外求职,更好吗?即使大学生创业一个都不能成功,又能如何?最适合创业的是就是聪明年轻贫穷的人。这个都不重要,而是2015年媒体给大家描述了一个特别不理智、傻x的投资人,然后后半年又捂住袋子不向年轻人张开?我认为钱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东西,也是最负责任的东西。 我们谈下五千年的框架,五千年资本的表现是什么?到耶稣出现的时候,资本有稍微上升,后来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利率。1069 年,伟大的宰相王安石在北宋改革,推出青苗法,政府用低息贷款给农民,避免农民经受高利贷这得盘剥,年利率20%,这是在银行排队的老太太一听会疯死的,但是哪个时候是低利率,5000钱的资本表现是资本的力道在下降,话语权不是在上升。

我们得出一个模糊的现象:经济越发达,资本越不值钱。我们听到一个声音,资本寒冬,是资本准备掰开声言,准备饕餮的时候,只是遇到苍蝇,先放下资本,赶赶苍蝇。明年资本会越来越谦卑。很多人问这个结论从哪里来?2016年1月1日我们罗辑思维全球独家发售王东岳老师的《物演通论》,我给他算的命是就像《三体》,小范围流传,然后爆红。这本书讲了一个特别大的尺度:把138亿的宇宙演化史和1万年人类文明演进史全部打穿来看: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道是天道的赓续。在生物演化、在宇宙例子的演化上,一再重演过,今天我们看到的所有东西决不是第一次出现。我们当年看到的创业者,柳传志等等当年都没有资本,今天资本深入接入产业链整合、正常日常经营,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要知道资本得本质,回到生物史。 在寒武纪时代,物种大爆发,突然出现大量物种,也出现两性繁殖,两性繁殖之前不是单性繁殖,而是孤性繁殖,为什么会出现两性繁殖?因为孤性繁殖发现不够,于是进行分化和媾和,雄性在两性当中扮演什么角色?获得多样性,只要是两性繁殖,任何一个个体和其它个体之间的基因就完全不同,拥有两性繁殖能力的生物,适应力更强。我们和兄弟姐妹的基因都不一样,这样生物的发展获得了更多多样性。

第三篇:2015罗振宇跨年演讲(经典)

人生需要空难这种时间的特殊时刻,此刻才会思考人生。 所有动物都有三种情绪: 人多了爱恨和忧伤 佛家讲

当时间的维度开掘地越深,属于人性的光辉就越加灿烂。

2015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记不住,现在没人做十大新闻了,因为每个人关注都不同,有人关注优衣库,有人关注经济,有人关注苹果什么时候降价。 去年董明珠给股东一百多个亿,没人知道,但是刘强东生孩子全国都知道;王建林去年的资本拼命往海外铺,没人知道,他的公子发微博,天下皆知;

互联网像一个幽灵在中国大地徘徊了非常多年,2015年达到互联网的恐慌,不少企业家愿意投入所有的身家去转型,我认为到了不太理性的程度。很多人说马云太坏了,把线下生意都毁掉。大家有没有常识?我们的线上商业占所有的商业不到5%,5%可以毁掉95%吗?我这个文科生都不认同。事实上,很多来自商业地产的朋友告诉我们,之所以过去几年线下商业不是那么顺利,原因很简单,前几年搞四万亿了。我说去年腾讯一年赚200多亿,我朋友说还没有我们公司多,他是中国烟草中公司的员工,去年他们赚了1700多个亿。即使我们都在唱衰中移动,它也有1000多万的利润。我们感知的互联网恐慌是一个事实吗?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个事情,我5岁上学,学校里面我的同桌五大三粗,天天欺负我,我从来不怕他,我最不能忍受的是他说下课要的要揍我。互联网恐慌就是五大三粗的家伙,它给我们三个字:你等着。很多企业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它让我们等着。

怎么看待2015年的互联网恐慌?用生物学思维理解商业,生物学对面是机械学,生物学就是把时间要素带到思维中,它不画一个蓝图和沟通,回到时间的流程当中,像一个小虫子一样,站在每一个时间点上找到最佳的策略,如果带着这样的理解方式,理解“转型”,我们的角度和结论就会不一样。一只猫看到狗非常好,但是变不了,想变是因为猫愚蠢、让上帝为难。

说我们公司和业务特别好,互联网公司都想获得我们的业务,如果百度想和我们换,但是我们当然不换,但是如果马化腾要跟我换,我得想一想。马化腾已经拿到移动互联网的站台票,即使马云这么强,都有对未来莫测得恐惧。

好像马化腾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他没有恐惧吗?他在内部演讲说,每一年他都感觉自己快要死了。不久前的乌镇大会,他已经在深度忧虑下一个替代微信得物种是什么。

扎克伯格非常牛了,用190亿美金收购了WhatsApp,中国另外一家同时也在竞购这个标的。中国企业出资30亿美金,觉得已经很高了,没想到扎克伯格拍出这么高的钱,不值吗?如果不是WhatsApp来接替Facebook,这不是并购,是为了逃命。我只是讲了一些简单的小八卦,每一个在互联网的创业者都知道,这是何等的煎熬。在时间场合中,一定是狗胜利吗?我讲一个深刻的例子,达尔文在晚年的时候已经写出《物种起源》,但被一个东西折磨得死去活来,也就是孔雀的尾巴,他无法理解孔雀为什么长出尾巴,不适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是孔雀为什么长出一个不适合觅食又消耗大量能量的尾巴?他后来想出来,问题可能处在母孔雀身上,也许有没有尾巴的孔雀,但是可能没有任何一只母孔雀愿意和它做爱,所以它绝种了。时间的因素一旦带进来,侏罗纪的恐龙如今安在?最原始的单细胞细菌蟑螂小强现在都活得好好的,互联网恐慌值得恐慌吗?

中国人得互联网恐慌还有一个因素是不愿意离开一个温暖的体制。我一个纽约来的朋友说纽约的报纸也在倒闭,但是媒体人没有像中国末日来临的气氛,为什么?因为对于美国媒体人来说,很好,任何一个组织的解散不是从业者的失败,是组织的失败,转型什么?散摊子就可以了,人类创造了另外的资源整合方式,而且新媒体公司开除更多的薪水和期权,大家小跑着唱歌去就完了,需要什么转型。

所有人都说转型之难,但是太过于夸大这个转型。2015年得转型之难和之前企业家的转型之难怎么能比?

今年下半年这个名词被发明出来,大家到处谈资本寒冬,上半年都在谈创业潮,下半年稍微冷点,资本寒冬就来了。据说有9000家科技企业,意味着有9000个CEO,很多人说我有一个绝妙的注意只缺少一个程序员。中国现在做互联网的创业公司且在百度登记的,有64万家,每年交给百度的钱19.2亿,全中国多少互联网创业教育公司?160万家,当年的大炼钢铁也不过百万。他说他拿人格担保这是真的,这就是创业潮,一个小小的领域以各种方式感觉机会来了。

刘强东一次在内部分享说,创业已经疯狂到业务不顺利也可以创业。

一家公司快倒了的时候,但不愿意付钱遣散工人,于是说付170万给员工创业,他占有70%的股份,结果几个月后这帮兄弟告诉老板我们已经融资了,估值2亿美金,他的股份翻了多少倍?做什么?

二手车买卖,但是到B轮只有2 辆汽车交易,而且是内部员工买的。他开了车库开费,一年前,一个寒风陡峭的夜晚,进来一个带着黑风衣和墨镜的人,说我是投资人,你们项目太小,我需要投一个亿的项目,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最后谈好了,就走了,他都觉得大家疯了。

有一天一个小伙子来找我,说他要改变世界,你要帮我,然后他拿出一个掏耳勺,他说可以请我做策划,请雕爷做营销,我只有把他礼送出境。很多人说创业者是疯子,我说这个时代连疯子都在创业,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疯子和经营一样。都是这个时代的风向标。

我中学读过一本书,一个国家的经营全部在军队,一定是在非洲经常政变的第三效果,如果在商界就是发达国家,如果在政府就是发展中国家。同理如果一个国家的疯子老觉得自己是天兵天将下凡,这个国家是愚昧的,如果掏耳勺出来创业,所有得精英都应该掏出家伙,看机会来了。 很多人说:不要忽悠年青人出去创业,因为成功率为零。我想反问:他们本来就是无产者,成本这么低,为什么不试试?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年轻人最能浪费的就是时间,他去丽江发呆和在中关村创业有什么区别吗?难道让他战战兢兢去一家公司门外求职,更好吗?即使大学生创业一个都不能成功,又能如何?

最适合创业的是就是聪明年轻贫穷的人。这个都不重要,而是2015年媒体给大家描述了一个特别不理智、傻x的投资人,然后后半年又捂住袋子不向年轻人张开?

我认为钱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东西,也是最负责任的东西。 我们谈下五千年的框架,五千年资本的表现是什么?到耶稣出现的时候,资本有稍微上升,后来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利率。1069 年,伟大的宰相王安石在北宋改革,推出青苗法,政府用低息贷款给农民,避免农民经受高利贷这得盘剥,年利率20%,这是在银行排队的老太太一听会疯死的,但是哪个时候是低利率,5000钱的资本表现是资本的力道在下降,话语权不是在上升。

我们得出一个模糊的现象:经济越发达,资本越不值钱。我们听到一个声音,资本寒冬,是资本准备掰开声言,准备饕餮的时候,只是遇到苍蝇,先放下资本,赶赶苍蝇。明年资本会越来越谦卑。很多人问这个结论从哪里来?2016年1月1日我们罗辑思维全球独家发售王东岳老师的《物演通论》,我给他算的命是就像《三体》,小范围流传,然后爆红。这本书讲了一个特别大的尺度:把138亿的宇宙演化史和1万年人类文明演进史全部打穿来看: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道是天道的赓续。在生物演化、在宇宙例子的演化上,一再重演过,今天我们看到的所有东西决不是第一次出现。我们当年看到的创业者,柳传志等等当年都没有资本,今天资本深入接入产业链整合、正常日常经营,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要知道资本得本质,回到生物史。

第四篇:罗振宇:一切的根源都在于自我

我自己总结过去一年,我在认知上主要有两个大收获。

第一是不要害怕自己处于矛盾的状态,有一个词我很早开始就挂在嘴边,大概是初中吧,叫“我认为”。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从嘴里说出来的,从笔间写出来的都算。但是岁数越大,我知识越多,就越觉得“我认为”这三个字,实际上是很难说出口的。回头细想,能轻率地说出口关于某件事“我认为”这三个字,往往是三种情况:第一是了解的信息不够丰富全面;第二是自己持有某种偏颇的立场,是用屁股在决定脑袋;第三就是一时间受到某种特定情绪的控制。如果不是这三种情况,你会发现自己对于要评论的这件事情,其实内心里是矛盾的,在把它说出口之前,你是搞不太清楚自己的真正想法的。

电影、电视剧里面,我们经常看到记者冲上去问采访对象,关于什么什么事儿你怎么看,你的观点如何?我现在觉得我越来越害怕这样的场景。不光是记者,任何一个人冲上来问我对于某件事的看法,我觉得如果没有充分的资料和长期的思考,我真的有所谓的自己的观点吗?在发问者冲上来的那一刻,我会不会临时脱口而出一个不负责任的观点呢?

比如说去年关于美国总统的人选,我们真的有支持谁的坚定的理由吗?你看,以自己的喜好来考量,以中国的利益为基础来考量,以全人类的利益为考量,其实结论未必是一样的。在特朗普和希拉里之间,你真的想要支持谁吗?真的有记者冲到我面前、找我要一个答案的时候,我真的能决定自己的观点吗?再比如说,去年一年,经常有人在微信群里讨论乐视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骂的有,夸的有,盼着它倒闭出洋相的、为它说好话的人都有,但是我发现自己根本就没什么发言权,因为不了解嘛,所以实际上并没有立场。你看,这就是我去年遇到的一个很真实的难题。

我觉得自己智力很正常,而且经常要发表观点,甚至是以此为业,发现自己其实对很多事没有什么观点,这个发现还是挺让我尴尬的。但是就是在去年的春节,我陪父母出去度假,在一个海滩上读到了一篇文章,是王烁的文章,名字叫《第一流的智慧总是自相矛盾》。当时,光是这个题目就把我给震惊了,原来真正明智的人是应该允许自己处于自相矛盾的状态中的。这个王烁是财新的总编辑,也是我知道最爱读、最能读英文著作的人,是我朋友中的一个特别智慧的人。后来我就把他请到“得到”里开设了《王烁大学问》这个专栏。 在他那篇文章当中,除了这个标题,我还看到了好几句有价值的话,一句是钱钟书先生说的,叫智慧的代价是自相矛盾。另一句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那句话是这么说的,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而且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这句话特重要,我给你再念一遍,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去年一年,我围绕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思考的结果我归结了四个对自己的要求吧。第一,任何一个问题在深思熟虑之前,要允许各种各样的角度和观点,并存于自己的头脑中。第二,不到万不得已不表态,不轻易地说出“我认为”这三个字。第三,永远不对任何人、任何事做否定性的公开表态。因为一旦否定了别人,虽然自己能够爽一下,但同时也就意味着堵住自己看到一种价值的可能性,因为你已经表态支持某一派观点了,你此后就会本能性地找出各种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来否定另一派观点。这实际上是自己成长的一个巨大障碍。第四就是在说出“我认为”三个字之后,因为毕竟你要说嘛,也要允许自己改主意、变结论,不要因为害怕有人嘲笑说“打脸打脸”,就停止对任何问题的重新思考。这是我去年一年的第一个大收获。

第二个认知上的收获是一句普通的鸡汤,叫“一切的根源都是自我”。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理解起来其实有无穷的深度。我知道这句话大概是上高中的时候,但是你看我一直到40多岁,都是“奔五”的人了,我还在重新理解这句话,叫一切的根源都是自我。去年一年我对这句话的体察又深了一层,在跨年演讲当中我也提到了。

有人就抱怨说,我懂得了那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我比这句话说得还要悲观,就是别说你懂得那么多道理了,你就是拥有了你想要的一切资源,你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你看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默认的前提,就是人生的目标要追求更多的资源、更多的钱、更多的社会地位、更多的人脉,这样我就能过得更好。提升自己的目的,是让自己在社会竞争中更有优势,从而拿到更多的资源。你看这段话好像没有错吧,但是就在过去这两年,尤其是过去这一年,我身边陆陆续续有人就超越了这个阶段。钱也有了,资源也有了,人脉也有了,但是你发现他还是过得一塌糊涂。

在跨年演讲上,我讲了六七月份我一个真实的经历。那是夏天,我帮一个朋友去看房,一天看了六套豪宅,豪到什么程度啊?就是每一套的单价都在2000万以上。这也是一次机会了,就是我以一种非常突然闯入的姿态,进入了六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但是你会发现住在里面的人那个颓废,那种日常生活的不讲究,那个在审美上让人崩溃的那种丑陋,还有日常生活的混乱,什么上午睡到十点不起床,还在打扮,那叫一个不体面,等等等等。

那一天的那个经历对我非常震撼。这个震撼不是说,我发现有人过得不好,而是我突然觉得自己有一种无力感。我不是瞧不起那些人,而是我反过来想,我知道有人正在洞若观火地这么看我呀。我平时可能觉得自己活得很不错,但是仔细一想,身材肥胖、不爱健身、贪吃、衣着随便,还爱抽烟,工作勤奋但是没有章法,兴趣范围窄小,等等,这就是我自己呀。那些生活的比我好的人看见我生活的样子,知道我过得并不好。但是这是一个难题,我要想继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你会发现和资源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我有再多的钱又怎样。你会发现人生第一次是被孤零零地抛在一个地方,除了你自己能够努力提高,除了提升自身,我好像没有什么可做的事情。过去我们通过向世界要资源再来达成自己成长,这个人生阶段好像就在去年,我突然意识到结束了,永远地结束了。

我突然意识到,“有了什么就好了”这个想法,是农耕社会的一种思维习惯。你看农民可不就是这样吗?这一年风调雨顺就好了,我粮食丰收就好了,我家要有十亩地就好了。当然这里说的农耕社会,不是说只有你是一个农民,你才会有这种思维习惯,事实上就在我身边很多创业者身上,我也看到类似的思维模式。比如说,创业公司以为自己一旦做上市,就可以通过买卖股票致富,他的终点就到达了。而其实任何人都是在自己的最新处境里面,重新评估自己的想法,等你真的得到你原来梦想的东西的时候,新的处境会让你更加焦虑。像英国人萧伯纳不是说过一句话嘛,人生有两处悲剧,一个是想要的东西要不到,一个是要到了。比如说,我认识的几个游戏业的大老板就是这样,按说电子游戏公司是中国最挣钱的公司之一,这些老板或者说创业者也应该是最有幸福感的人,一年进账好多个亿,但是其实他们不是,他们无比焦虑。一方面是为这个公司有没有可持续性而焦虑,另一方面是为自己这个行业不被理解和尊重而焦虑。

所以你看,与其给自己定什么人生目标,就是达到什么样的资源位我就好了,还不如给自己定一个人生的召唤,就是我要做一辈子什么一件事,推动世界和自我向哪个方向发展,在英文中这个东西叫“calling”,就是上天的召唤的意思,这才是真正的人生的根基。在这件事情上,你会发现没有什么资源、没有什么外在的东西可以帮助自己,除了更多的自律、更多的勤奋和努力,你的目标一定是越来越远。 过去一年我这两点收获,听起来都特别像心灵鸡汤,但是我自己心里知道,我的2017年会因此而不同。自我是一切的根源,通过激发自己对世界的兴趣,来建立一种更积极、更自律、更向上的生活方式,通过更广泛的知识收集,和更有效率的认知升级,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充满更多的矛盾、多元和可能性。但愿我们的2017都能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第五篇:罗辑思维 1-42 期推荐书目 罗振宇

《罗辑思维》_1-31期推荐书目_罗振宇

第1期 末日启示: 向死而生

处女秀有点羞羞,没有荐书撒~

第2期 拒绝逃离北上广 见识决定命运

《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美)凯文・凯利 《闲看水浒》十年砍柴

《城市文化》(美)刘易斯•芒福德

第3期 中日贸易 如何爱国

《贸易造就和平》李子旸

《帝国的回忆》郑曦原

《第三帝国的兴亡》(美)威廉•夏依勒

第4期 回应质疑 罗胖的歪理和歪嘴

《战后经济发展之路》董磊

《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陆铭

《野蛮生长》冯仑

第5期 石油永远用不完? 欠抽的歪理邪说 《看不见的心》(美)罗塞尔•罗伯茨

《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刘慈欣

《第一本经济学》(美)罗伯特•墨菲

《三体》刘慈欣

《增长的极限》(美)丹尼斯•米都斯

《煤炭问题》(英)杰文斯

第6期 治不好的地域歧视

《信任论》郑也夫

《西铭》张载

《1934扬州案中的歧视》章敬平

《丧钟为谁而鸣》(美)海明威

第7期 夹缝中的80后

《专业主义》(日)大前研一

《冬吴相对论》吴伯凡 梁冬

《失控》(美)凯文•凯利

第8期 房产税与地沟油

《房产税不符合当前国情》许善达

《个税政治成本最高对社会公平毫无帮助》李稻葵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夜狼啸西风

第9期 慈善的善与恶

《白人的负担》(美)威廉•伊斯特利

《协和医院的诞生和成长》李子旸

《十个人的德意志》孙世龙

第10期 成名的代价

《新闻抄袭历史》宋燕

《鲁达拳下的郑屠和法庭上的王三》十年砍柴 《道德经》老子

第11期 权力之下无真相

《苏联大清洗70周年祭》黄章晋

《逆臣录》明太祖

《大数据》徐子沛

第12期 民意真的可信吗

《乌合之众》(法)勒庞

《1941:民意斩杀富二代》章敬平

《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詹姆斯•M•布坎南 戈登•塔洛克 合著

第13期 剩女照亮未来

《神似祖先》郑也夫

《被劫持的私生活》肉唐僧

《迎男而上》燕公子 薛好大 合著

第14期 我和左派谈谈心

文章《教科书之外的圣西门》阿忆

《西方近现代思想史专题》秦晖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英)特里•伊格尔顿

第15期 大国不能认死理

《脆弱的崛起》徐弃郁

《一战秘史》(美)梅尔

《八月炮火》(美)巴巴拉•W•塔奇曼

第16期 杀死上帝的达尔文

《神似祖先》郑也夫

《进化!进化?达尔文背后的战争》史钧

《生命的壮阔》(美)古尔德

第17期 反腐的曙光

《守卫底线》孙立平

《重建社会》孙立平

《大数据》徐子沛

第18期 腐败黑箱必被砸爆

《总统是靠不住的》林达

《打造美国》(美)詹姆斯•西蒙

《大法官说了算》何帆

第19期 在一起 有后代

《顾准文集》顾准

《趣味生活简史》(英)比尔•布莱森

《哥伦布大交换》(美)克罗斯比

第20期 为泡妞之成功而读书

《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编

《后望书》朱幼棣

《牛奶可乐经济学》(美)罗伯特•弗兰克

第21期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岳飞传》邓广铭

《岳飞新传》王曾瑜

《岳飞之死与暴力均衡》吴思

第22期 奸臣指南

三篇文章

《绍兴和议签订以后的南宋政治》何忠礼

《论秦桧久相与高宗朝的政局制衡》董喜宁

《朱元璋:心理咨询记录》张宏杰

第23期 击溃牛顿的钟表匠

《经度》 戴瓦•索贝尔

《经度之战》 土摩托

《地图的发现》杨浪

第24期 南北战争:这场架不白打

《美国内战》 (美)乔弗里•瓦德

《美国人民》 (美)纳什

《我也有一个梦想》 林达

第25期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

《与机器赛跑》埃里克•布林约尔松/安德鲁•麦卡菲

《伦敦底层社会》托马斯•霍姆斯

《背包十年》 小鹏

第26期 一个被吃掉的少年

《洞穴奇案》 (美) 彼得•萨伯

《公正:该如何是好》 迈克尔•桑德尔

《莫斯科日记》 罗曼•罗兰

第27期 说英雄 谁是英雄

《从会党到会匪:被遮蔽的革命史》 刘永峰 (来自《看历史》的文章)

《重说中国近代史》 张鸣

《千年悖论》 张宏杰

第28期 康有为:光绪皇帝的野蛮网友

《国运1909》雪珥

《戊戌变法史事考》 茅海建

《戊戌变法的台前幕后》 马勇

第29期 慈禧:这个婆娘咋疯的

《戊戌纪略》袁世凯

《戊戌变法史事考》 茅海建

《戊戌变法的台前幕后》马勇

第30期 和你赛跑的不是人

《与机器赛跑》[美]埃里克•布林约尔松/ [美]安德鲁•麦卡菲

《财产、法律与政府》巴斯夏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分享》汪丁丁

第31期 你的女神你不懂

《魔鬼搭讪学》魔鬼咨询师

《勾搭宝典》电子书 魔鬼咨询师

《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文章 姜奇平

第32期 假如再给光绪一次机会

《管理的实践》[美] 彼得•德鲁克

——对管理者的角色、职务、功能的认知及其未来面临的奥秘与实务

《中国式管理》 曾仕强

——21世纪,是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相结合并获得发扬的时代,两者缺一,都跛脚难行。

《管理思想史》[美] 丹尼尔•A•雷恩

——带你透过历史的长焦镜,更全面、更公正地审视历史的那一页,了解管理思想的演变和进化过程。

第33期 官僚为什么当骗子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赵鼎新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本书告诉你中华帝国是怎么诞生于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

《天朝的崩溃》 茅海建

——本书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

《揭开行政之恶》[美]艾赅博/ [美]百里枫

——行政之恶的普遍特征是,从事普通职业的人们被卷入邪恶的行径,而本身并不自知其过错,人们甚至可能将自己的邪恶行为视为好事。

第34期 躺倒也能当英雄

《微革命:微小的创新颠覆世界》 金错刀

——我们总是对创新退避三舍,其实我们都是有能力的一群人,忘掉十年一剑的“大创新”学会“微创新”。

《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金错刀

——以微小的方式去改变世界,乔布斯敏锐的眼光悄悄引领着伟大产品的方向。《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美] 戴维•J•林登

——人脑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组织系统而不是刻意设计的产物,因此脑可以比作叠加新成分的甜筒冰激凌。

第35期正版进天堂,盗版走四方

《书籍的社会史》[美] 周绍明

——以广阔的视野全景式地展现从宋代到清中页中国书籍的产生、发行、阅读、流传,重在探究书籍与士人文化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版权与职业作家》 肉唐僧

——很多人觉得不过是把字从纸上搬到屏幕上,却并不真正它对旧世界的颠覆。 《印刷书的诞生》[法] 费夫贺/[法] 马尔坦

——聚集于1450至1800年间,带领我们探究印刷书诞生的源起,以及西方文明从手抄本迈入印刷书社会的革命性转型。

第36期大家都有拖延症

《番茄工作法图解》[瑞典] Staffan Nöteberg

——番茄工作法简约而不简单,在一个个25分钟内,你收获的不仅仅是效率,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拖延一点也无妨》[美] 约翰·佩里

——这是一本拖了15年才写成的小书资深拖延者兼堂堂哲学家佩里教授,在这本风趣机智的小书中为拖延者翻了案。

《迫不及待的书》“三个月不读,字迹就会定期消失”的书,如果你还没看完,那不是书的错,因为它已经等了你3个月。

第37期 政客林肯

《硬球》[美] 克里思-马修斯

——关于现代政治游戏的一部杰作,不仅仅为政界人士而写,还是一本关于领导力训练的教科书。 《林肯与劲敌幕僚》 [美]多丽丝·科恩斯·古德温 ——作者把林肯与同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群体去对比和刻画,这是所有林肯传记中无人尝试过的写法。

《罗斯福与孤立主义的斗争》 邓蜀生

——孤立主义曾是美国历史上顽强的传统势力,这也决定了罗斯福与孤立主义的斗争不得不经历曲折艰苦的道路。

第38期一个公务员的海市蜃楼

《乾隆十三年》高王凌

——在乾隆朝自身历史的轨迹和脉络中重建历史,呈现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乾隆十三年。

《论自由》 [英] 约翰·密尔

——探讨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饥饿的盛世》 张宏杰

——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盛世”图景,通过对乾隆时代的解构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失落的秘密。

第39期 被排斥的中国人

《华人的旧金山》 陈勇

——用微观方法再现华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帮我们走近华人的内心世界。 《华工史话》 董丛林

——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人民从自由人沦为华工的过程及其悲惨遭遇, 《不死的中国人》[意] 拉菲尔-欧利阿尼 / [意] 李卡多-斯达亚诺

——让更多中国人从欧洲人的视角了解生活在当地的中国人的真实生活。

第40期 法治国什么样?

《皇上走了》 章敬平 ——全书在100件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力图挑战既有的历史“常识”,唤醒当下的“法律”意识,启发未来的法治“观念”。

《北洋大时代》陈钦

——以细节还原被扭曲的历史,挖掘自由民主之精神,让这段历史重新照亮名族的未来。 《正派社会》 [美]阿维夏伊·玛格里特(Avishai Margalit)

——对于一个民主社会,它的正派就体现在保护社会成员不要自由市场的羞辱。

第41期 大公司:和蚂蚁一起舞蹈

《不可思议的年代》 [美] 乔舒亚·库珀·雷默

——在一个革命的时代,你必须像一个革命者那样思考和行动。

《信号与噪声》 [美] 纳特·西尔弗 (Nate Silver)

——从全球经济的健康到战胜恐怖主义,都依靠预测的质量。

《大国悲剧》 [俄]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穿越时空的迷雾,详细、生动、全面地叙述了苏联解体全过程。

第42期 离开达尔文的日子

《自私的基因》[英]里查德.道金斯

——目前关于基因的宏大理论中最有说服力的著作之一,影响了无数的社会理论。 《进化是什么》 [美] 恩斯特·迈尔

——如果想快速进入进化论的微观世界,可以去读迈尔,她被誉为“20世纪的达尔文”。 《进化思维》 [荷] 布斯克斯 Chris Buskes

——旨在提供一个内容丰富而又容易理解的概述,帮助读者多角度地熟悉进化思维——因为其所涉及的,不仅有生物学,而且还有其他许多学科。

上一篇:电厂文明职工评选办法下一篇:地产公司股权转让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