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环境保护的论文

2022-05-14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近几年,雾霾的频繁出现再一次让社会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针对环境保护的改革措施也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能够有效防治环境问题的政策手段,我们都应加以运用,尤其是得到实践证明的有效政策,例如改革环境保护的相关税收政策。

第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论文

有关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分析

摘 要: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对粮食安全有重要影响的耕地保护的现状入手,具体分析了耕地保護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政策建议

粮食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必需品,特别是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引起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界定要求有足够的粮食数量,稳定的供应量以及足够的粮食购买能力。对粮食供应量及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充足的耕地资源。耕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条件之一,具有其他任何资源都无法替代的生产力,对耕地资源的保护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因此,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对粮食安全视角下的耕地保护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粮食安全及耕地保护现状

1.1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96年世界粮食会议上提出,粮食安全即要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的足够食物。粮食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方面还存在着粮食人均占有量低,粮食单位产量低、比较收益低,经济发展对粮食的消耗大等一系列问题。首先,据调查,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近年来平均水平仅占美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的三分之一不到,即便是我国历史上人均粮食占有量最高的1998年(412kg/人)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均粮食占有量的1/2左右。人口基数大,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国情。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粮食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人工成本也在不断提高,而国家对粮食收购价格提高幅度小于粮食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这使得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降低,农民的切实利益受到了损坏,粮食扩大再生产动力不足。

1.2 我国耕地保护现状

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以及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而这必须保证有一定数量的耕地资源作基础。据调查研究显示,由于生态退耕还林,经济建设征地对耕地的使用,农业用地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我国耕地面积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的压力,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也在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并逐渐成为未来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大隐患[1]。

目前对我国耕地有较大影响的是生态退耕还林,占据耕地总减少面积的一半左右,是比重最大的部分,但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退耕还林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对我国耕地资源减少影响较大的还有非农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恶化等。非农建设用地所造成的耕地减少占到耕地减少总量的1/3左右,这种由于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益而引起的对土地的粗放使用,造成了耕地面积锐减趋势的加剧。由于粮食种植的比较收益的降低,近年来许多农户将耕地改造成鱼塘、果园等其他农业用地,也引起了耕地面积的减少。最后由于水土流失、盐碱化、土地沙化以及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的耕地荒废也引起了耕地面积的实际减少。

2 耕地保护策略分析

2.1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执法力度

加强对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首先要有完善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并严厉执法,执法必严。一方面要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对因非农建设或不合理改造引起的耕地减少严格惩处。近年来频繁发生圈地建设,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造成了耕地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加大对这种行为的惩处力度,杜绝借用耕地赚取不正当利益的非法行为。另一方面要严格划分耕地与其他用地的界限,建立统一的耕地管理、使用总体规划。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合理确定土地的使用用途,对耕地的使用要尽量保证物尽其用。在经济发展中遇到耕地使用与经济建设用地发生矛盾时,要根据土地使用规划做出合理协调,严格土地使用审批制度,保证耕地面积[2]。

2.2 建立合理的耕地保护赔偿标准

耕地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关系到农民的切实利益。随着粮食种植比较收益的降低,很多农户逐渐开始放弃粮食种植而转向选择外出打工等其他发展机会。国家对耕地的保护所引起的耕地复垦、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地开发与整理等,必然会形成对耕地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的投入,而其中最大的投入这还是农民本身。

2.3 加强技术支持,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一方面,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耕地的保护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式耕种方式,加强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农业的机械化使用程度。这不但可以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耕地质量,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节约耕地成本,从而提高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还应向着生态农业方向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生态农业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加强对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不合理使用农药等的治理。针对耕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最终达到耕地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粮食安全对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耕地的合理使用和保护是保持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纵观我国在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耕地资源,进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荣利.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39( 2): 949- 951

[2] 雍新琴,张安录.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探讨[J].资源科学,2012(4):749-757

作者:程嫚嫚

第二篇: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浅析

摘 要:近几年,雾霾的频繁出现再一次让社会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针对环境保护的改革措施也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能够有效防治环境问题的政策手段,我们都应加以运用,尤其是得到实践证明的有效政策,例如改革环境保护的相关税收政策。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强调建立完善的环境税收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中国健全环境税收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环境税 污染治理

一、有关环境税收政策的内涵

环境税收政策是调节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主要经济手段,环境税也可称之为庇古税、生态税等。至今环境税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统一的概念,但是大致都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具有调节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行为相关的税收政策的总称,狭义的是指与环境治理直接相关的独立税种,例如二氧化硫税、碳税、水污染税等。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真正的环境税制,主要是在现行的税收体制中包括了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和优惠政策。

二、我国与环境有关的税费实施进展

一直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的是运用政府收费和相关税收手段。

1.促进资源节约,遏制污染的相关税收政策。我国占主要地位的环境税种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车船税。相关的生态税种有消费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我国现行的消费税把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稀缺資源消费品,以及不适合过度消费的对社会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列入征税范围。但是社会生活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产品远不止征税目录中的这些,从消费的角度来抑制对环境的破坏,这些内容就显得有些窄了,2015年修改的消费税中把涂料和电池纳入征税范围就体现了消费税改革对环境保护重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比较多的涉及了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增值税中体现环境保护的主要是在对利用废弃物、垃圾等进行循环再生产的企业和产品采用低税率、免税或者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新企业所得税中有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比如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实行“三免三减半”的政策,企业购置的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

我国的环境税收政策分散在不同的税种当中,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各行其是,缺乏系统性,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各税制要素互相配合的环境税收政策。

2.排污费。我国为保护生态自然环境,改善环境污染,制订了向排放污水、固体废料、噪声以及毁坏生态环境者收费的排污费制度。但是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排污费制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于现有排污费用标准偏低,远低于污染治理成本,造成很多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意治理污染,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排污费制度的立法基础薄弱,缺乏征管手段,排污费的使用效果也不太理想。

三、建立完善的环境税收制度,征收环境说的必要性

1.开征环境税,完善我国的环境税收制度,是保护环境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伴随着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环境恶化的现象也愈演愈烈,近几年的空气污染是最为明显和受到社会关注度最多的。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用各类措施来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其中,通过完善相应的环境税收政策和征收环境税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手段。

2.完善我国的环境税收政策,是改善现有税收政策中对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的重要措施。我国现有的税收政策中,一方面是没有专门针对环境管理的税种,在发达国家普遍征收的如能源税、汽车燃料税、噪音税等我国基本没有设置,然而这些税种却在环境税收体制中出于主体地位,由于这些税种的缺失,税收政策对于污染、破坏环境等行为的调控力度受到很大的限制,也削弱了税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一些涉及到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也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我国资源税的征收主要取决于资源的开采条件,并没有与资源开采的环境影响相联系,这样就无法有效引导和监督开发者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3.开征环境税,完善环境税收政策,有利于优化税制结构。我国现行的税制是间接税与直接税相结合的复合税制结构,其中并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税制。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并没有把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行为纳入征税范围,使得商品和劳务的环境成本没有在税制中得到体现。开征环境税有助于弥补现行税制对环境问题的忽视,发挥税收政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矫正负外部性的作用。

4.开征环境税,完善环境税收政策,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Pigou)最早提出了环境税的基本思想,他提出应该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污染者进行征税,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差距。他强调的是对污染者进行征税,这样就会增加排污企业和个人的成本,使其失去竞争力,因此,征收环境税不利于高污染企业,而有利于无污染的企业,从而促使企业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技术或者促使资源由污染行业转向无污染行业,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进一步优化整个市场经济的产业结构。

四、完善我国环境税收政策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流转税制度中对环境保护的政策。在増值税中,现存的鼓励环境保护的政策继续实行,增加对企业购置用于除尘、污染物处理等方面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优惠规定,对于引进的国外先进仪器等在进口环节也要给予一定的增值税减免优惠。在消费税中,扩大增税范围,对于危害环境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品都应加以约束。

2.改革资源税,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标准。我国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只涉及到原油、天然气、煤炭、矿产品和盐,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小了很多。大多数国家的资源税都是对一切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资源进行征税,具体包括矿藏资源、水资源、草原资源、动物资源等等。我国也应学习国外的有效经验,积极推进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向更广的范围扩大。我国目前实行的排污费制度和资源补偿费的收费标准都偏低,都低于环境的治理成本,应该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标准,对于污染程度不同的资源实行差别税率,对高污染的设置较高的税率,用来转变企业宁污染也不治理的心理,使得环境污染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

3.完善环境税收优惠政策,使现有的分散的优惠政策得到统一。为了鼓励和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针对环保产业制定完整连续的优惠政策,扩大税收优惠的范围,使其涵盖整个环保产业链条。在税收优惠手段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环境税收优惠政策,如给予直接税收优惠,日本就对购买环保汽车优惠汽车购置税;给予加速折旧待遇,美国允许企业专项环保设备实行加速折旧法;给予环保产业研发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改进环保技术。

4.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新的环境税种,征收环境税。环境税是通过税收来使得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转化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的市场价格中去,用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制定环境税,需要合理确定纳税人、征税范围、计税基础和税率,需要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税收负担不应超过治理污染物的成本。还应设计环境税返还制度,根据企业污染的治理情况,对企业实行税收返还,用以鼓励企业积极治理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张涛,何剑.对开征环境税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0,(4).

[2]王鑫鹏.中国环境税收制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财政学专业,2007.

[3]孙巍,刘畅.我国环境税税收政策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2015,(3).

[4]齐会鹏.关于完善我国环境税收政策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12).

[5]秦昌波,王金南,葛察忠,高树婷,刘倩倩.征收环境税对经济和污染排放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

作者:徐丽华

第三篇:有关动物保护立法问题的初探

作者简介:高雷(1988-),女,河北石家庄人,汉族,沈阳师范大学法硕(非法学)11级。

【摘要】目前动物保护的立法得到在很多国家的普遍认同并且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动物福利保护的立法体系。而在我国,此方面立法相对缺乏,现有的法律法规也存在诸多问题,动物保护在法律面前显得苍白,而由此也造成国内动物受虐待、国际贸易受阻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本文通过对我国动物立法现状的分析,结合已有的动物保护立法的不足,提出今后在动物立法过程中几点建议。

【关键词】动物保护;动物福利;立法建议

最近发生的“重庆3·2小狗救援”和“3·7沈阳拦车救狗”事件,又再度引起了人们对动物保护的问题的讨论,近年来,在类似新闻中,都能看到动协保护人士在各种集会场合呼吁动物立法,作为一个法律人,对此项立法的问题也有了些思考,对此,我认为,动物保护立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就此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谈到动物保护立法,或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矛盾心理:动物保护到底应不应该立法?如若立法,立法内容所保护的动物权益有多大、会不会占用能更多的人类的资源?对于这些问题,一方面出于怜悯道德不愿它们被伤害;另一方面从理性生存的角度考虑,把动物保护上升到立法这样的层次,会不会瓜分了人类的法律资源和物质生存资源?在这个问题上,我是赞同对动物保护进行立法并完善的。对于动物保护的立法,是法制体系完善的一个趋势,是作为大国对生命尊重的一种态度,就像圣雄甘地所说的:“从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窥见一个国家的伟大及其道德进步。”。

动物保护又称“动物福利”,一般指即使是供人用作食物、工作工具、友伴或研究需要,动物不应受到不必要的痛苦。目前我国现有的动物保护立法是1988年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但此法立法较早,在立法思想、对象、措施上都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该法仅对野生动物做出了保护规定,而针对工作动物、经济动物等其他类动物并无规定,正因如此,近年来就是由于缺乏对动物实验的替代、减少和优化等的规范约束,使得我国专家的动物实验成果鲜有得到国际上的承认;再比如,该法在对野生动物刑法保护上还存在罪状限制过多,这直接导致了很多的虐待杀害动物的行为“被豁免”,且已规定的罚则中的犯罪情节、标准模糊,法律实际操作中并无甚大作用;而且由于我国没有明确的动物福利贸易标准,在国际贸易中,动物出口往往达不到国际贸易标准,也影响了经济贸易的交流发展。

正是由于当前法律的不完善使动物福利无法很好实现,进而造成了以上诸多的问题,由此看来动物保护立法势在必行,针对我国动物保护的立法,我也想谈几点看法和建议:一、立法基础确立

首先对动物保护的立法应当明确人与动物的地位关系。人类作为社会的主人,无可厚非应处在主要地位,人与动物在法律地位上是不能平等保护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永远是人,动物只能是客体即法律上的特殊的物。我认为目前的动物立法应该将动物视为财产予以保护更为妥帖,动物保护的初衷是使得动物免受不必要的虐待,目前来看,只有将动物规定为财产类的保护更易于实现真正对动物福利的保护。

二、立法内容程序完善的建议

第一,内容上要将动物保护进行分类保护,这样既全面不会疏漏,又可以结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的重点对某类动物进行立法;第二,设立公益诉讼,从目前国际来看,支持动物公益诉讼的并不多,这很大程度上是恐忧公益诉讼会造成滥诉,浪费国家司法资源。但是我认为在此问题上不能因噎废食,现在动物保护者力图通过法律途径救助但没有诉讼权的尴尬局面,正是由于我们没有动物保护的公益诉讼。而对于公益诉讼可能引起的滥诉,完全可以通过制度上的完善,以限制滥诉发生。第三,法律移植,目前包括英、德、美、日、及我国香港、我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例如我国台湾在1998年10月13日制定了《动物保护法》并配有《动物保护法施行细则》,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是十分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当然,对于动物保护立法应结合我国国情,有選择地移植和借鉴。

三、立法进程的建议

正如上文提到的,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动利保护的法律法规,所以在立法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各个方面的急迫立法需求,正因如此我们的立法工作更要分清轻重缓急,有条理的进行。首先,要从整体上制定一部最基本的动物福利保护的法律,以此来明确基本的原则宗旨,确定总体框架及保护方向;第二步,完善现行或已在立法议程的法律,例如《野生动物保护法》和《畜牧法》的修订,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细化法律规定并且制定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法律法规。第三步,总结现有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内外立法经验,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弥补现有法律的不足。

以上就是我对今后在动物福利立法中想到的几点建议,相信对于动物保护,会随着今后一部部法律法规的出台、完善,被认真地重视起来,并更好的实现其立法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文婷.实验动物福利立法初探[C].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重庆)论文集,2004,7:22-27.

[2]莽萍.动物福利法溯源[J].河南社会科学,2004(6).

[3]曹菡艾.动物非物—动物法在西方[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329-330.

[4]青立花.美国动物福利立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5]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6]杨智.中国动物福利立法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

[7]马纲,张敏.试论加快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现实意义[J].野生动物,2006.

[8]常纪文.动物保护法与反虐待动物发[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高雷

上一篇:乡镇卫生院管理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