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者

2023-03-18

第一篇: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者

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一门重要的政治必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少不了枯燥与乏味,但是却的确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这门课的开设,是在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

还记得20世纪末的“千年思想家”评选中,马克思名列榜首。他是世界上那少数永远被人铭记的人物中的佼佼者,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一位不朽者。而让他成为不朽神话的正是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立和发展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我心中马克思主义是神圣的,是发展的,是科学的。我学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了解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了社会主义,潜移默化的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深度,更加坚定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念。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历史书上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描述。马克思主义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马列主义的力量,我们坚信不移。因此,在戈尔巴乔夫上演世界闹剧的时候,在苏联老大哥抛弃它的时候,我们没有放弃。而事实上证明,我们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

虽然现在很多人怀疑马克思主义,但是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他在不断的发展中完善。特别是在中国,中国人用自己的理论与实践在不断地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然而我们也用

中国的蓬勃发展进一步证明了。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公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

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当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基继承和发展中国家,推进到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家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知识,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主一是坚持唯物主义,二是坚持科学思维。无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还是对前苏联模式、西方模式、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应该遵守这两条规则。只要这样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才是实事求是,才能实现理论创新,从认识的迷惘中走出来。

马克思主义理论,既然是一种求同思维,就应该有求同思维的基

本规则,并且这些规则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条件,也是获得人们认同的基本条件。马克思主义获得世界认同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坚持唯物主义。如果我们简单地说,唯物主义就是坚持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现阶段的人们肯定不买你的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在人们要生存就必须解决吃、喝、住、穿的问题上建立起来的理论。无论世界上的那一个人,不食人间烟火,能够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在这种简单的事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种科学的理论,是我们坚持唯物主义的典范。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单个的商品基础上的理论。马克思《资本论》论证的开篇首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的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表现形式。”谁又能够否认这样一个伟大的声音?在马克思的身后《资本论》在资本主义国家曾经用多种文字大量出版。马克思主义获得世界认同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拥有从形象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到辩证思维的能力,并应运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从物质资料的生产,从商品的属性„„进行一步一步地严密推理,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就是他的敌人也不得不承认马克思天才的才华。

坚持唯物主义,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有这样两条就可以和马克思对话,返璞归真,摆事实,讲道理,重塑自己心中的马克思主义,并达到心灵的沟通。我们要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切实的将我们思

想中的马克思主义时间出来,更好的锻炼自己,增强自己的思想觉悟级、对生命的感悟和看待事物的态度。

我们大学生是一个非常不独立的群体,这主要体现在经济上的不独立。我们的开支几乎全来自父母。所以,这也就对我们的消费有了很大的限制,我们应该提倡艰苦奋斗,坚决抵制奢侈浪费。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一点有很好的论述,那就是质变和量变的关系。任何食物都采取质变和量变的形式。度,是保持事物稳定性的数量和界限,全体事物的发展都是量与质的统一,量和质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当今社会竟争日趋激烈,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应当自觉的培养一种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 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的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的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不断的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及人生道路的多变。

我们要为了马克思主义中的理想社会而奋斗,也许我们看不见那一天。但是我相信,这是历史滚滚的车轮必将走向那伟大的时代。

第二篇: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原创征文稿)

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

自从接受教育开始,我们就从书本的学习,老师的教育中不断获取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然而真正全面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在大二学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课上。自此,马克思主义在我心中由凌乱的课本知识,总结汇集成具体,全面的科学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西欧。当时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或正在实现着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在资本家为他们日渐膨胀的资金产业规模而自豪的时候,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无法阻挡地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这本主要理论来源为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巨作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接着,19世纪科学技术屡屡诞生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1848年2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对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作了系统的表述,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说起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我可以总结为两点。一为我心中的马克思,以及他成长,成功,并形成完备的思想。二就是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在其正直博学的律师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和未来岳父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男爵的影响下,在很小的时候就树立了自己的理

想。马克思17岁时就写出题为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中学毕业论文。他认为,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同时也按照他的标准做出了他的选择,围观大人民的幸福而服务。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抱负与决心,马克思开始了他学习的黄金时代,开始了他浪漫而勤奋的大学生活。也告诉了我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对事业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性。1835年10月马克思在父亲的劝说下,选择了波恩大学的法律学。在波恩大学求学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与内心的浮躁,马克思险些就此沉沦。好在亨利希.马克思及时在第一学期结束时将马克思转入柏林大学。在柏林大学,马克思投入了他向往的知识海洋,并在19岁时发现黑格尔哲学中最根本的东西——辩证法。1838年初,马克思20岁,父亲辞世。从此他在物质环境恶化的条件下,离开父亲的百般呵护和严格教诲,独自开始了对人生、对世界的漫漫求索。在艰辛地探索中,有烦恼、有焦躁、有彷徨,但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一次次燃起希望之光,始终如一地不懈努力。然而马克思的成功还在于他敢于与反动势力的斗争,更离不开贵人相助以及善于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马克思的思想形成历经辛苦和周折,也告诉当代年轻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获取真理的道路是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惧周折,坚持方向,树立崇高信仰。

说起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另一个不得不说的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期待了解并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心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并且能指导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偏不倚,稳步前进。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我们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能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这一科学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服务人民,也能更加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注意他们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一旦采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实践,很容易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理论科学,目标明确,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

不仅如此,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需要信仰,信仰是旗帜鲜明的。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主义譬如一面旗帜”就是讲信仰的。只有旗帜竖了起来,才会应者云集,知道向哪里去靠拢。邓小平特别强调,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所以,他进一步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这就是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我看到了一个庞大,真实的马克思科学理论。我们可能没有马克思般过人的智慧,但我们仍然可以有远大的理想,可以很努力,可以面对困难不放弃,可以将这位无产阶级伟大导师为人民幸福所创立的理论充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使自己和他人都更幸福。我们依然有希望继承伟人的思想。正像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时所说的那样“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我们不会耽于悲痛,而会照着已故的伟大战士那样去行动;我们要尽全力来早日实现他的教导和他的志向,这就是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

服装学院

2010级服装设计与工程1班 **

2011年10月7日

第三篇:“祖国在我心中”爱国主义教育讲稿

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第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我们的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要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必须坚持“八荣八耻”。我认为胡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伦理的精辟概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是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又是我们每个公民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同是诊治道德失缺的一剂良药。

胡总书记讲的“八荣八耻”中第一条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我就热爱祖国为荣谈自己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为什么要热爱祖国。因为国家养育着我们,这好比问你为什么要爱父母

父母是生你养你的和你有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同理,人与国家也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人生于世,忠孝为先。爱父母这叫孝,爱祖国这叫忠。忠孝二字是人类的基本道德,是人类对自己的母体;对父母和祖国的回报,是天然的法则,属天

- 1质形态,是硬件。国土不存,国将不存。历来的侵略战争都是先侵城掠地,犯人国土。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掠占我大半国土长达八年,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赋诗说:“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还我河山,是古往今来一切爱国志士泣血而呼的口号。

爱祖国的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每个生活在一定国度里的人,必须按照国内最大多数人的意志行事。所以,每一个爱国者,志士仁人,都把能为人民做一点贡献看做自己终身奋斗的职责,所以路是要自己走的,人所做的一切,要对得起祖国和人民,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陈毅同志说:“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毛泽东将爱祖国提炼为五个字“为人民服务”。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爱祖国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型,是这个民族在长期历史积累中形成的精神准则。我国有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魂,是祖国为他的子孙留下的精神财富。海内外的中华民族的子孙,尽管多年来居住环境不同,政治派别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国度里,但共同点年年要到天水祭典伏羲,到陕北祭典黄陵,到福建拜妈祖,在家里供关公,与子孙谈岳飞,就是因为他们都有这条中华文化的根。国土是根,人民是本,文化是魂。一个公民如果无根、无本、无魂,不但他的身体漂泊不定,就是灵魂也无处归宿。所以爱国就是

- 3吃饭问题。历史证明他们的忧心之有理,忧国的文章成了历史的经典。救国在国家危困时期就有汝应前锋,奋不顾身,殉国之急,出现一批民族英雄,在这种时刻救国是做人的起码标准,是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一个人可以成英雄,也可以成汉奸,周作人本是有影响的作家,炮声一响,便当了汉奸。千百年来,岳飞和秦桧已经成爱国者和卖国者的代名词,分别代表忠奸形象。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的人都是爱国者。所以,苏武、岳飞、文天祥、林则徐仍然受到今人的崇拜。报国是对国家的一种责任心。一个人可能智力不高,没有更高的治国良策,但时时处处尽到报国之心,把自己日常力所能及之事和国家民族利益联系起来,那就是一个爱国者。报国之心,是一个平常之心,就像在父母面前尽一分孝心,不能特意表现,时时准备,事事尽心,孝传天下,责之所在,发扬孝文化,孝敬父母长辈,是对家庭、社会、事业的一种责任。是促进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理解、信任与关爱,维护家庭关系密切和谐,才能“家和万事兴”。孝道本来就是一种感恩文化,“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一个不懂感恩,不懂孝道的人,就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优良传统文化的根,是宝贵精神财富,是人伦道德的苍天。一个能孝敬父母的人,一定对兄弟姐妹讲亲情,能和邻里和睦相处,对学习、事业有责任心,对社会有关爱,对祖国有忠心。才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 5

第四篇:爱国主义演讲稿——祖国在我心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五年级二班的谭雅云。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她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奔腾的长江,咆哮的黄河,那儿就是中国。那儿有一群勤劳、勇敢、善良,自由开阔的人民!,就是中华民族。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她的炎黄子孙以爱国著称。每当五星红旗在蓝天飘扬,国歌声在晴空回荡,民族自尊的血液就会在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血管中沸腾。 我们国家从建国到现在一直在不断进步,不断上升,升到了一个万人瞩目的高度,虽然没有惊涛骇浪,但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在起伏,有一种雷霆万钧的力量在激荡! 每当提到祖国,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国徽、国旗和国歌。

国徽,是齿轮中生长的麦穗,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是不屈民族的标志!赞美有时不需要歌唱,而应该用心聆听。

国旗,是我昼夜难眠的情感,他使每个生命都庄严起来、神圣起来,沿着国旗下的路向前进。

国歌,是容纳了神州大地百分之百的乐感,她的每一个音节都凝聚着东方民族的骨气,她的每一个音符都能够滋生咆哮的力量! 从小到大,我每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每当听到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高亢演奏的时候,就有一种激昂、振奋、骄傲、自豪的心情油然而生。

小时候,祖国在我心中就是一个词汇,我怎么也搞不懂,为什么人们常把祖国和母亲联系在一起。一次,在奶奶家的储藏室里发现了一张世界地图,我铺开地图,看着满是花花绿绿地图案一头雾水。母亲走到我身边,指给我傲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引吭高歌的雄鸡的区域就是祖国。

我是中国人,更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那光辉的名字使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鼓舞!那不屈的精神使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自豪!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中国心为之振奋!我们应努力奋斗,接受更猛烈的挑战! 最后,我想说,“同学们,让我们挺起胸膛,做好准备创建祖国未来!让祖国的明天因我们辉煌!”

这,就是我献给祖国六十六周岁生日的礼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我心中的荣辱观 我心中的梦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当胡锦涛总书记那铿锵高昂的词调伴随着轻柔的春风缓缓流淌,以烟雾的姿态在空气中弥漫,充满我的“凌波潭”,再渐渐沉入“潭底”时,我的心灵被一种坚强的信念触动了,闭上眼,那些掷地有声的精辟论断便在脑海中盘旋下去。

一泓清泉,使沉寂荒芜、苍凉无边的茫茫大漠,有了一丝灵气、一线生机、一缕柔情。贫瘠的沙漠从此凭添几分神秘,她眼波流转、明眸善睐了。而一种信念,更使心志不坚、思想模糊的人们有了前进的方向、价值的尺度、做人的原则。痛快饱饮几口信念之水,感觉精神百倍,漫漫人生之旅从此凭添几分坚定,她流光溢彩、色彩斑斓了。或许,这就是一种力量。

一直认为,历史的车轮留下的不仅仅是辙迹,还留下了丰富灿烂的文化智慧。走出洞穴,走出山林,走向平原,走向现代化„„也曾刀耕火种,也曾烽火狼烟,也曾对歌秦关汉月,也曾飞镞古道长安,也曾魂断紫禁城阙,也曾庆典于天安门前„„曾记否,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难道这些不正是历史的见证、文化智慧沉淀的结晶吗?

是的,年少轻狂的我一直梦想自己是生命之巅那顶璀璨夺目的王冠的拥有者。孰料,对比这短短八句话语之后,才发现自己是那么渺小,那么自不量力,犹如羽翼未丰的雏鸟,微不足道的泉眼,兀自矗立的小苗„„想想数年以后,自己会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但绝不会成为此类论断思想的提出者。于是,平静心情才懂得,古今中外并不乏大智大勇之人,但成就历史者却又是其中的寥寥数人。至此,心境豁然开朗:与其不切实际的幻想,倒不如静静坐下来,认真揣摩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的真谛。

凉风吹过窗台,孰料已是金秋季节,但那个阳光明媚的三月天我会镌刻于心中,因为那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诞生之时。权衡荣与辱于一线间,我心中已万分明朗,“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会成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不急不躁,不折不扣。

我心中的荣辱观,我心中的梦!

上一篇:五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五下品德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