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2023-01-09

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讲绪言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概论

一、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课程与教学现象,探讨课程与教学问题,从而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研究对象:现象—划定研究的范围,问题—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策略问题 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相对独立、紧密联系。课程论:主要探讨教育内容问题,教学

论:主要探讨教育形式问题。内容制约形式、形式影响内容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

《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

一年离经辨志、三年敬业乐群、五年乐学亲师,七年小成、九年大成。 古希腊:雅典的文雅教育注重和谐发展 斯巴达的军事教育注重思想统治和身体锻炼。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的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

(一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和论争。

1、20世纪早期,“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之争 传统教学论(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 现代教学论(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2、20世纪30、4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建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指导的教学论流派。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分科教学、班级教学

3、20世纪50、60年代,教学论多元化发展的时代

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联阿莫纳夫维利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各种流派可分为两大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包含:程序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论、教学最优化理论。科学主义教学论: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上,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上,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上,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教学手段上,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人本主义教学论包含: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合作教育学、发展性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论:把教学主要视为一种个性交往、情感交流、艺术创造的过程。在教学目的上,以价值实现、情感满足、艺术感受、心灵沟通等为教学的基本追求;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推崇即兴发挥、灵感直觉和主观感悟。

(二课程论的独立与发展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标志着课程论学科的独立。

1949年,美国教育家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成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开端。

20世纪中叶以后,各种课程理论流派兴起。主要有三大流派: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三形成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群

四、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

1、明末清初,引用德国赫尔巴特理论;

2、“五四”以后,引用美国杜威理论;

3、新中国

成立后,引用苏联凯洛夫理论;

4、改革开放以来,合理借鉴独立探索。 第三节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1.一、意义

二、方法

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2、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3、注意扩展学

习。

第二讲:课程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课程及其类型

一、课程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说:“课程及进程。广义指所在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列出了九种不同的定义: (1在学校教育中,为使儿童和青年掌握一系列思维和行为方式,而将潜在的经验按一定

的顺序组织起来,这种经验组成就叫做课程。 (2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经验的全部历程。

(3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的一整套教学内容和实施计划。

(4旨在探讨能够体现教师、学生、学科、环境影响学科内容的各种方式方法。

(5 是学校的生活和计划。是一项指导生活的计划;课程构成了人们及前人积极的活动趋

势。

(6课程是一种学习计划。

(7课程是通过知识和经验的系统再现,有计划地说明人类的学习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成果, 使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能够有意识地不断发展个人——社会能力。

(8课程基本由 5 大方面的学科构成,即掌握母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外语。

(9课程被认为是关于人类经验的可行的思维模式,以及在这些结论中那些所谓有根据的

经过检验的真理

课程就是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二、相关的概念分析

1、教学内容—课程的主要材料

2、教学进程—课程的实施方案

3、学科—与课程相互交叉

4、

科目—学科课程的分科名称

5、知识—课程内容的主体

6、经验—知识的初级形态

7、活动—教学活动是课程的一种形式

8、计划、方案—课程的表现方式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文本形式

1、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它规定学校(或专业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

教学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课程计划是学校教学的依据,是制定学科课程标准的依据,也是编撰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的依据。中小学的课程计划一般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计划由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制定。

制定课程计划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2基础性(3开放性

2、课程标准:相当于教学大纲。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它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检查教学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行课程评价的直接尺度。

中小学课程标准的组成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

3、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用来教和学的主要材料。其他教学材料: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多媒体学习材料、课外读物等。

(二实践形式

1、理想的课程专家

2、正式的课程国家

3、理解的课程教师

4、运作的课程课堂

5、经验的课程学生

四、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按学科门类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 活动课程: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在活动中获得经验的课程。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目的种族的间接经验个体的直接经验

编排学科知识逻辑系统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的系统性 教学方式教师主导学生自主

课程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

(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将相关的几门学科的内容整合为一门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按学科门类分别编排的课程。

(三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四显形课程与隐性课程(五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第二节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政治因素—

1、决定课程的目标确定

2、影响课程的内容选择

3、制约课程的编制过程

二、经济因素—

1、劳动力素质标准对课程的要求

2、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课程的要求

3、市场经济观念对课程的要求

三、文化因素

四、科技变革

五、学生发展 第三节课程的组织、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1、注重基础性

2、贴近社会生活

3、尊重社会经验

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二、课程内容的组织

1、正确取向

2、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兼顾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统一

4、直线式与螺旋式(结合

三、课程实施

1、忠实实施

2、适当实施

3、勉强实施

4、创造实施

四、课程评价

第三讲:课程的变革及发展 第一节课程的历史发展

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

课程的内容----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经验 课程的形式----自发的、随意的

二、学校课程的诞生

我国古代—课程内容:“成均之学”—音乐教,“虞庠之学”—孝悌教育

课程组织:“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目。十年,出就外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

西方古代—课程内容:军事体育—斯巴达教育,文化知识—雅典教育 课程组织:文法学校、音乐学校、体操学校、国家体育馆

三、古代学校的课程

我国古代学校的课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

西方古代学校的课程: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四、现代课程的形成: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7—18世纪。我国从1912开始全面实施现代课程现代课程的特征—内容上,自然科学进入课程体系;编排上,纵向连贯,横向协调;性质上,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实施上,形式多样、活动丰富。

五、现代课程的发展

18世纪开始,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论争;19世纪中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全面发展教育课程表;20世纪20、30年代,儿童中心课程;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内容。

第二节世界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变革趋势

1、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都强调社会协调、经济振兴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目标;

2、课程开发既确保核心内容的学习,又为选修学科提供机会;

3、确认了整体主义的课程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向度的平衡;

4、课程政策由中央集权转向地方分权。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1、课程结构从内容本位转向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多样化结合,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

2、调整课程结构,吸纳新出现的学科领域。

3、中小学各门学科的连贯性增强。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1、课程实施的忠实性被适应性和创造性所超越。

2、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

3、教材开发多样化,多种媒体的作用更明显。

4、课程要求的弹性增大。

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1、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取向的评价所超越。

2、注重对课程体系本身的评价。

3、对学生的发展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节我国的新课程改革

我国于1999年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一、主要成绩: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力求“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势结合。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二、主要特点:

1、在课程设计上,提升了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

2、在课程政策上,实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3、在课程内容上,实行了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4、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合理搭配,推进课程综合化;

5、在课程实施上,提倡超越忠实实施,走向适应取向合创新取向;

6、在课程评价上,要求超越目标取向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三、主要内容:

1、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

2、在课程设置上,更强调人的发展;

3、在课程目标上,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他人和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在课程编制上,更强调以社会实际为依据;

5、在知识内容上,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和学科之间的联系;

6、在教学过程中,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第四讲: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教学及其本质

一、教学的定义

1、关于教学的不同观点:

2、通用定义: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

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3、基本要点:①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结合或统一。即教与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 不可或缺;②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③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④教学是教育的基本形式。

4、概念区分:①教学与教育教育包含教学②教学与智育二者相互交叉③教学与 上课教学包含上课

二、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一基本要素:构成学校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此外,影响教学活动

的因素还有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组织等因素。

1、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施教主体①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材内容进

行创造性的加工、开发与重构。②教师要将自己重构的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渠道,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达出来。③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调控和管理,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能力、陶冶性情,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发展主体: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变化,教师不能代替学

生学习,也不能代替学生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的工作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确立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看法。首先,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其次,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具有发展的可塑性。最后,学生是能够主动建构知识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3、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中介媒体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统称,包括教科书、练习册、教学指导用书、教学参考资料等各种图书资料,也包括挂图、模型、标本、录音带、录象带、电影胶片、磁盘、光盘等各种超文本材料。

教材是联系教与学双方的中介性要素

∙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可以说,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指南”和“凭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达到对世界的认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将社会性经验内化为学生的个体性经验,在获得经验的同时,学生在心智、才能、个性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可以说,教材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知识载体”。

1、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

2、教师与教材操作上的主客体

3、学生与教材认识上的主客体

三、教学的本质:教学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为什么说是认识活动? 为什么说是特殊的认识活动?

四、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1、现代教学是有理论指导的教学

2、现代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

发展的教学

3、现代教学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

思考:怎样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的目标、 第二节 教学的目标、功能及任务

一、教学目标概述

(一) 定义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任务的规定或设想。 教学活动的效果主 要体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上, 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准备在学生身上实现的预 期变化。它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成果及其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

(二)表现形式:

1、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

2、明显目标和隐蔽目标

3、学科教学目标、单元 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激励功能

3、标准功能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及编制

(一)教学目标分类(布卢姆):

1、认知领域—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 情感领域(态度、兴趣、理想、欣赏—接受、反应、价值判断、价值的组织、价值的个性化

3、动作技能领域—知觉、定势、引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行为反应、适应、创作

(二)教学目标的编制

1、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①整体性原则②科学性原则③灵活性原则

2、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制:①行为目标②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③表现目标

3、内容点教学目标的编制 ①内容点教学目标模型:见书本 179 页 ②具体编写方法: 确定教学目标层次—将教学内容分

解成内容点—确定内容点教学目标—选 定教学目标的表达形式—绘制“内容点教学目标 两个案例见书本 179 页

三、教学的功能

1、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2、教学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 发展的重要环节。

四、教学的任务

1、使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

2、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3、使学 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世界观和行为习惯;

4、使学生体质增强、心理健康。 第三节 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1、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2、实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及培养非 认知因素相统一;

3、实现身心发展的统一;

4、实现教学诸要素的有机配合。

二、启发性原则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例)

3、鼓励学 生求异思维。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联系实际讲清理论;

2、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 第三节 教学的基本原则

四、有序性原则

1、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2、遵循知识的逻辑顺序;

3、遵循教学工作的基 本程序。

五、师生协同原则

1、树立学生主体观;

2、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3、创设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六、因材施教原则

1、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学生;

2、正确对待个别差异,促进学生个性 特长的发展。

3、将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有机结合。

七、反馈调节原则

1、及时获取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

2、及时评价反馈信息并对教学活动 作出恰当调节;

3、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调节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原则的综合运用

教学观念的更新: 第四节 教学观念的更新:

一、从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

二、从重视知识传授向 重视能力培养、整体素质提升转变;

三、从重视教法研究向重视学法研究转变;

四、从重视 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五、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1、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强调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对基础知识的领悟;

3、强调“知—情”对称,注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寓于知识经验中的情感的觉察和体验;

4、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综合 运用以合乎学生的特点,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第二篇: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重点

2012---2013学第二学期(11数专) 《初等数学教学论》复习提纲 导论

1、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讨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数学教育研究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第一章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

1、《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内容分学段按哪四个领域展现?

2、《九章算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数学课程总目标是什么? 第二章

主要数学教育理论概述

1、弗赖登塔尔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

他对数学教育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2、简述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基本观点对数学教育

的启示。

3、波利亚在数学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三个

领域?

第三章

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视角

1、数学探究学习有什么特点

2、数学学习过程包括哪三个阶段?

3、数学技能的含义是什么?

第四章

数学教学的基本理论

1、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有哪几种?

2、张奠宙教授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哪三条

具体的数学教学原则?

3、什么叫讲授法?它有什么特点? 第五章

数学能力及其培养

1、数学的一般能力包含哪几种?

2、简述数学能力的含义。

第六章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史修养

1、数学史教育应遵循哪四个原则?

2、数学思想方法从接受的难易度上可分为哪三个层?

第七章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

1、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主要步骤分哪几步?

2、简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无

限生机(三个方面P266)。 第八章

数学教育评价

1、数学教学评价的要素有哪些?

2、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哪四个方面?

3、数学课的评价由哪三部分组成? 第九章 数学教育实习

1、教育实习成绩评定的考核内容主要有哪几项?

2、简述数学教育实习的任务。 第十章 数学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

1、数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哪些?

2、简述选择论题的策略。

3、简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原则。 第十一章 数学教学的实践训练

1、掌握说课的内容和要求,会写说课稿。

2、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会分析教材,会写教案。

(如:

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第2节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二、人教

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4章《一次函数》第一节)

3、会创设问题情境。

第三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重点2016

第一章 概论

【简答】传统教学论有哪些基本特征? 1. 2. 3. 4. 5. 6. 强调教学论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强调提高学科的独立习惯和科学性 形成了教学论的基本范畴 形成了最基本的教学思想

注意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出现了专门的教学实验 出现了一大批对教学论有深入研究的教育家

科学主义教学论与人文主义教学论争论焦点?

科学主义教学论的基本特点是:

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 在教学目的方面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 在教学过程方面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股执行、计划性, 在课程内容方面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在教学手段方面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人本主义教学论刚好相反:

它把教学主要视为一种个性交往、情感交流、艺术创造的过程, 教学的基本追求是价值实现、情感满足、艺术感受、心灵沟通 在课程方面突出人文知识的重要性

在教学方法上推崇即兴发挥、灵感直觉和主观感悟

【名词解释】课程标准 在我国,当前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

第二章

【名词解释】隐形课程

隐形课程又叫潜课程或潜在课程,主要指正式课程以外的任何一种或全部的教育活动,比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班级活动等。

【简答】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外部因素:1.社会

2.儿童

3.知识 内部因素:1.学制

2.课程传统

3.课程理论

4.课程自身发展的辨证否定之规律

第三章

【名词解释】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简答】确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 1. 学习者的需要

2.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3. 学科的发展

【简答】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1. 注重基础性 2. 贴近社会生活 3. 尊重学生经验

4. 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第四章

【名词解释】课程开发

主要指使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要求,进而持续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与过程

【论述】泰勒目标模式

1. 关于课程目标的选择与界说

“三个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两个筛子”: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 2. 选择和建立适当的学习经验 3. 组织学习经验

在处理学习经验的纵向和横向组织关系时,应注意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学习经验的组织还要确定组织的要素及其组织策略

学习经验的组织还需要确定组织结构,即课程的呈现方式 4. 课程评价

步骤:1.解说目标

2.确定使学生有机会表现教育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情境

3.编制评价手段

4.解释和使用评价结果

第五章

【名词解释】教学

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机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简答】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认识活动 1. 教学认识是学生个体认识活动 2. 有教师教是教学认识的重要特征 3. 教学认识具有间接性 4. 教学认识具有发展性 第六章

【名词解释】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哦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简答】教学目标的功能 1. 导向功能 2. 激励功能 3. 标准功能

第七章:

【名词解释】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论述】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1. 由单一到多样

2. 由归纳到演绎再到归纳和演绎并举 3. 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 4. 由刻板到灵活 5. 由被动性到主动性

6. 由传统方法到现代技术手段

第八章

【名词解释】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的总称

【名词解释】发现学习法

发现学习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其结构课程论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

发现学习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并通过这一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的资料、材料自行进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验证假设,以此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第九章

【简答】教学手段的分类

1. 根据教学手段作用的感觉通道分类:

1. 视觉手段:印刷材料、图片、实物、模型、幻灯及投影 2. 听觉手段:扩音机、收音机、录音机、语音实验室 3. 视听手段:电影、电视、录像 4. 综合操作教学手段:计算机

2. 根据教学手段的载体性质分类:

1. 以人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手段 2. 以物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手段

【名词解释】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学手段现代化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 1. 技术的现代化 2. 教学理论的现代化

总的来说,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指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使得教学手段不断地朝着更能促进教学活动优化的方向发生变革的过程

【论述】教学手段现代化对教学的影响(利弊) 利:1.扩大教学规模

2.提高教学质量 3.提高教学效率 弊:1.文化霸权

2.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色情网站进入学生视野

第十章

【名词解释】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名词解释】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通常称作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论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如何改革 优点:

1.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 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4. 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点:

1. 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2. 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改革:

1. 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2. 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3. 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十一章

【名词解释】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学评价就是依据一定标准,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论述】教学评价存在什么缺点,如何改进 1. 重视发展功能,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2.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体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3. 强调性质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科学化 4.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 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十二章

【名词解释】课堂教学管理

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简答】制定规则要素(制定课堂规则的依据) 1. 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 2. 社会及家长的期望

3. 学生对课堂规则的认识规律和态度 4.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熟水平 5. 学科特点

十三章

【名词解释】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名词解释】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论述】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选择题】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学校的工作中心是教学

第四篇:课程与教学论结课考试重点

教学论重点

名词解释:

1.教学有序性原则(p84):是指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是受教者能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师生协同原则(p87):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完全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其实质为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

3.关键期(p118):也称关键年龄,是在心理发展的某一特定年龄阶段,某种心理机能最容易形成,错过这个年龄,则很难进行有效的学习,甚至出现不可逆转的后果。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抓住有利时机,促进学生的发展,否则会给学生的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4.认知结构(p123):广义地说是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地说是学习者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5.非认知因素(127):包括认知因素以外的影响认知过程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并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对认知过程的影响表现在对认知活动的调节与控制方面。 6.问题课程(166):即核心课程。围绕着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像包裹在教学内容中一样。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首先提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知识和技术去解决这个问题。打破学科界限和行业分工。

7.活动课程(167):也叫经验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课程。主要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 8.特朗普制(235):是一种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

9.小队教学(236):又叫分队教学、协同教学。由高级教师、助理教师、实习教师及其他助手组成教学小队,共同负责一个班或几个平行班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的优化组合、实行区别安置,合理使用教师力量,并把大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改变了班级授课制由一名教师全面负责的状况,并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 10.教学质量(370):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体现为学生学习的优劣程度。 11.标准分数(344):是以标准差为单位来衡量某一分数与平均数之差的,它适用于各种比较和计算,是反映个人在团体中相对位置的最好统计量。 12.班级授课制(221):就是由一定数量、年龄、文化程度的学生组成教学班,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表,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3.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是以该生的成绩在团体中的位置来决定的。这类测验被称为常模参照测验。常模实际上就是团体在测验中的平均成绩。在个人之间进行比较时,以常模为参照点来确定个人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常模参照测验衡量的是学生的相对水平,因而在评分上也称为“相对评分”。

14.目标参照测验是用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的测验。所谓目标就是某门课程规定所要达到的标准,这个标准通过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反映出来。因此,目标参照物就是以学生必须达到的标准来确定他是否掌握了应掌握的知识、具备了所应具备的能力的测验,它将个人的分数与特点的标准来进行比较,得出一个人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而不是参照其他人的成绩来反映他在团体中的名次,这种测验的结果一般采用等级评定或百分制为好。 简答:

1.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要素都是围绕着学生而组织安排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也是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占中心地位。2.教学目的。一方面受社会发展制约,另一方面受人本身的发展所制约。教学目的形成后,又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但直接受其制约的是课程与方法。3.课程。课程受制于教学目的,也受制于社会的发展与人本身的发展。直接制约着教学内容的是社会的需要、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各方面发展的程度。课程形成之后,就成为教学活动中最具有实质性的东西,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4.方法。主要受制于课程。5.教学环境。主要受制于外部条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可控制的和不可控制的。6.反馈。教学活动的反馈是师生双方主要围绕着课程和方法表现出来的。7.教师。上述六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其主动性调整、理顺各要素(包括教师自己)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最优化的程度,以收取最大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师这一关键的地位,教师才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起作用产生的教学效果最终从学生方面检验。 2.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p34)知识传递功能;技能形成功能;智能培养功能;个性发展功能。

3.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p202)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4.教学评价功能:(p310)诊断;反馈;定向;证明;教学(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224):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6.教师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240)一,教学组织形式趋向灵活多样化。二,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时空制约性越来越小。

7.发现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200)要求:一,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二,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三,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8.有序性原则:其应用首先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具体内容上。其次,教师把以书本知识形态体现的教材内容具体化为识和教学活动的教学内容时,必须把学科结构改造成适合某一学习阶段学生能普遍接受和理解的形式,使其范围、深度、速度能同自己的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相适应。要求:一,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序。二,抓好教学过程的序。三,抓好学生学习的序。

9.师生协同原则要求: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三,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四,进行平等对话,促进师生间的交往。 10.班级授课制优缺点分析:(1)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优势。(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4)有利于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5)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质量。但是班级授课制也有其局限性。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面向班级,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领域主要局限于课堂,容易产生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11.(班级授课制)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又称环节)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在中小学教学使用最多的是综合课,其结构有以下一些: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12.诊断性评价用途(325):学年或教程开始之前的诊断性评价,主要用来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并对学生进行安置;教学进程中的诊断性评价,则主要用来确定妨碍学生学习的原因。 论述:

1.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P109)一,教学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1)教与学的关系首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2)教与学也是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二,教与学的本质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1)教为主导,学要主动反映了教学的基本规律。(2)教为主导的着眼点是学要主动。(3)教为主导,学要主动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的认识。

2.当代国外教学理论发展趋势。(p390)

(一)对教学任务的理解更加全面,教学目标日益综合化。

(二)重视教材的改革与研究,教学内容日益结构化。

(三)重视教学活动的最优设计,教学过程日益“工艺化”。

(四)教学的技术基础逐步扩大,教学媒体日益现代化。

(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改革中,教学理论日益心理学化。

(六)各派教学理论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动向。 3.面向学习化社会的现代教学论的发展 :

1、“学会学习” 为核心的新的教学目的观。

2、“主体自觉”为理念的教学过程观。

3、“参与创造”为宗旨的师生观。

4、“科学与价值”并重的大课程观。

5、“方法与手段”组合的现代技术观。以上既是现代教学论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教学论继续发展的趋势。

4.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一、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约于社会需要

①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是有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②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还要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发展状况的制约

③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民族心理对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的决定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二、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

①教学受制约于学生的发展水平

②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三、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

①教师和教的活动起主导作用

②教师的教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

四、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

第五篇:自考课程与教学论_重点归纳__知识点归纳(本站推荐)

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2、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泰勒。由于泰勒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因而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1914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3、泰勒原理的实质是技术兴趣的追求。是通过合法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它指向对于环境的控制和管理,其核心是控制。

4、科学结构运动与学术中心课程

1959年9月,主席布鲁纳:讨论怎样改进中小学的自然科学教育问题。

5、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

6、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

7、拉特克: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德国教育家。

8、夸没纽斯:捷克著名教育家,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1623年《大教学论》把一切事物教论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本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定。

9、卢梭的教学论:《爱弥儿》影响深远。指导思想:出自造物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10、裴斯泰洛奇:瑞士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 (1)教育教学原理:1.自我发展原理2.直观原理

(2)教学的心里学化: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心里学化的思想,推动了教学论科学化的进程。

11、19世纪教学论的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论。

(1)观念心理学—观念、统觉、观念团、思想之环。

(2)教学的形式阶段,必定有两种基本的心理活动:专心、沈思,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

A.明了即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

B.联合即把新的观念与旧的观念结合起来。

C.系统即把已建立起的新旧观念的各种联合与儿童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概括出一般概念和规律,一形式具有逻辑性德、结构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观念体系。 D.方法即把业已形成的知识系统通过应用于各种情境而使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3)教育性教学: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就是统一的。

历史第一次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

12、现代教育论发展的里程碑:杜威的教育论。

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基于经验的教学论:

(1)经验的涵义与知行统一论。

经验即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1.人主动地作用于环境2.人作用于环境所产生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人本身。 杜威倡导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 (2)经验课程与主动作业。

13、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兴盛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崛起。

赞科夫:发展性教学论

布鲁纳:发现教学论

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范例教学论。

(2)加涅和布里格斯是70年代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

14、20世纪80年代以后:走向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

15、课程的三种涵义: (1)课程作为学科。(2)把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3)把课程作为经验和体验。

16、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17、教学的涵义: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1.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2.教学即是科学,又是艺术。

18、现代教育中的二元论思维方式是造成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二元论。

第二章

1、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泰勒模式:1949年《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目标和结果的确定要依据是哪个来源:

A.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B.对当代生活的研究。C.科学专家的建议。

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A.目标模式的批判。B.内容: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科学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出实施的过程原则。过程原则其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教师作为研究者。

3、以认知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布鲁纳—教学设计模式、瓦根舍因—范例教学设计 赞科夫—发展性

70年代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奥苏苏泊尔的教学设计模式。布鲁纳主张发现学习、中间语言。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

4、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A.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运用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知识的过程即知识的同化过程。

B.下位学习:是指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上,包摄范围上高于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因而以下的方式被纳入叫概括的上位观念,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 C.上位学习:是指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上包摄范围低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处于上位而与原有观念发生作用。

5、教学设计的原则:

A.逐渐分化原则:从一般到个别的原则。

B.综合贯通原则:指教学内容的横向组织,应该考虑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观念的异同,并对之重新加以组合。 加涅:

学习结果与教学的目标:对学习结果的分类研究—是加涅对学习理论领域的突破贡献。

A理智技能是学生运用概念符合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B认知策略是学生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 C语言信息 D动作技能 E态度

6、德国的范例教学模式

范例方式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

7、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教学不仅应当为掌握知识和技巧服务,而且应当促进学生的发展。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这个区域被称位最近发展区。

8、以行为控制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1)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心理派的代表人物 操作条件反应的实验 强化理论

9、一人格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以人格发展为取向的教学模式的经典代表主张关心学生整体人格发展。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教师作为促进者

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感情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至改变自我,实现自我。

第三章

一、普遍性目标取向: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可普遍用于所有教学实践中。 普遍性目标是一种最古老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其古老程度可追溯到中国的先秦、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时期。

二、行为目标取向: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认知领域:

A知识:包括对特定事物和普遍事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对某一式样、结构或环境的回忆。

B领会:表明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各种目标、行为或者反映。 C应用:指在特殊和具体情境中使用抽象概念。 D分析:指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

E综合: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成一个整体。

F评价: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答案、方法和资料等有价值作出判断。

三、生成性目标取向: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他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

四、表现性目标取向: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五、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

第四章 课程选择: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基本取向: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

基本来源:学科的发展,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习者的需要

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主动适应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基本观念):

1、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即是尊重并提升学习者的个性差异的过程;

2、学习者是课程的开发者;

3、学习者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

4、学习者创造着社会生活经验。

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

1、提示型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如:讲解、示范等)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方式;

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基本形态: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 自主型教学方法:是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

六、怎样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

1、确定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

2、准备有助于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手段;

3、分配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

4、估计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5、正缺评价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课程的基本标准:

1、垂直组织的标准:是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

2、水平组织的标准:是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1、学科课程:科目本位课程、学术中心课程、综合学科课程。

科目本位课程:是由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所组成的课程。

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而开发的课程。

综合学科课程:是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整合起来,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经验课程(活动课程)

经验课程有哪些基本特征:

A经验课程以学习者当写的活生生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核心,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

B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存在;

C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是整体的存在

D经验课程重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优点:

1、经验课程强调学习者当下的直接经验的价值,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成为真正的主体;

2、经验课程主张将当代社会现实以儿童的经验为核心整合起来;

3、经验课程主张把人类文化遗产以儿童的经验为核心整合起来。

局限:

1、经验课程容易导致忽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

2、经验课程容易导致“活动主义”,忽略儿童思维能力和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

3、经验课程的组织要求教师有相当高的教育艺术。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

1、学科本为综合课程: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学科知识;

2、社会本为综合课程:社会生活现实

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

直线式课程:是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螺旋式课程:是将特定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扩展与加深。

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教学组织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课程教材的组织框架

A班级授课组织:最先采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是15世纪末德国的一些人文主义学校,然而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夸美纽斯。

基本特征:学生被分配于各自固定的班级;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教学一般分学科进行;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本标准加以确定;

B个别化教学组织:道尔顿计划与文纳特卡计划

道尔顿计划是没过教育家帕克赫斯特1920年在道尔顿市公立学校里形成实施的,其后在纽约的道尔顿学校里实施。

课程实施与教学计划

课程实施:是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1、忠实取向:课程实施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

2、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景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特征:A课程不仅包括体现在学程、教科书或变革方案中的有计划的具体内容,而且还包括学校和社区中各种情境因素所构成的谱系这些情境因素会对课程变革方案作出改变;B课程知识是广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方面;C不断调整以求相互适应,是课程知识的一个基本特点。

相互适应取向倾向于把课程变革过程视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不可预知的过程。

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

1、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

2、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

3、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变革的特征:A课程变革的需要和适切性; B课程变革目标与意义的清晰性;C课程变革的复杂性;D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与实用性。

2、学区的特征:A学区从事课程变革的历史传统;B学区对课程计划的采用过程;C学区对课程变革的行政支持;D课程变革人员的发展水平与对变革的参与程度。

3、学校的特征:校长的角色;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

4、外部环境的特征:政府机构的力量;社区的支持

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2、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3、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从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看教学设计

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1、忠实取向特征:A教学设计是一种工程,一种技术;B、教学设计本质上时排斥教师的;C、学生被孤立于教学设计过程。

2、相互适应取向特点:A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B教师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C学生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

3、课程创生取向特点:A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B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C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第七章

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施行的评价。

目标本为评价:即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

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

1、量的评价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重,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

2、质的评价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取向

1、目标取向的评价:把评价视为将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和预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相对照的过程。

2、过程取向的评价:本质上时受实践理性所支配的,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主体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

本质: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它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它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第八章

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建构主义教学观及相应的教学模式:

1、学习在本质上时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

2、教师与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1、情境教学(特征):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问题中心。

2、随即访问教学;

3、支架式教学。

上一篇: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下一篇:客房部酒店职责和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