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留守儿童范文

2022-06-02

第一篇:乡村留守儿童范文

乡村文化的摇篮 留守儿童的乐园

永登县武胜驿镇金嘴小学乡村文化宫活动总结

自2010年乡村少年宫落户我校以来,受到县委宣传部,关心下一代成长委员会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上级领导部门的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乡村少年宫得到长足发展。下面将一年来的工作做一简单的回顾和总结。

一、学校基本情况及各项工作

金嘴小学悠久的建校历史,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学生295名,教职工16名,专任教师16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校园占地面积12760平方米,校舍面积1999.1平方米。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古朴自然。校舍建设已颇具规模,基础设施完备,为师生创造了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充分显示了集中办学、整合教育资源的优势,使学生受到了比较理想的优质教育,提高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学校坚持师生为本、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本着提高素质、学有所长,优化管理、办出特色的方略,以进取寻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以发展求生存,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几年来,不断追求办学品位的高雅与完美,积极探索人文环境教育,彰显学校办学品质。确立了个性化教育服务、秩序化校园生活、精细化管理过程、人文化发展环境的管理思路,实现了教育体系网络化、教学体系规范化、管理体系科学化的管理目标。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望。

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品质的完善,人格的升华。学校重视培养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在教育实践中,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美,着眼于学生的习惯良好,着眼于学生的个性鲜活,着眼于学生的知识丰富。注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做到了德育目标适当适中,由小至大;德育内容实际实效,由浅入深;德育要求合情合理,由低到高;德育手段有宽有严,由近及远。开创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教学工作突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互动式探究性”的教学模式。重点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革,落实学教并重、讲练结合、强化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认真反思教学,不断改善教学,有效提升教学。体现观念现代化、目标立体化、方法情感化的操作原则,达到了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能力强起来、教学实起来、质量高起来的效果。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和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提升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乡村少年宫”具体做法

(一)读书活动

为充分挖掘学科育人价值,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入地了解祖国语言文化传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魅力以及形成浓厚的校园读书风气,培养学生浓郁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同时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和精神风貌,培养审美情趣,增强人文底蕴,我校在每年的5月到11月开展内容丰富、过程性强的读书节活动。具体表现为“名言警句”书签制作、古诗文诵读、美文诵读、暑假阅读作业、演讲比赛、“我与书的故事”征文、学生阅览室集中阅读等活动。通过这些相关的读书活动的锻炼,对学生个人而言,他们的读书意识和阅读兴趣明显提高,对班集体而言,有利于良好的读书氛围的创设。在读书节活动中,我们取得的经验都会记录在案,一是作为一项宝贵的过程性材料。一是为下部工作做好借鉴。确实达到了创设氛围、形成风气、文化积淀的目的。对形成书香校园意义深远。

(二)校园艺术活动

为培养我校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较高的审美追求,我校坚持开展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活动。拿今年为例,我们开展的校园艺术活动,较之以往的艺术活动又有了新的特色,内容涉及演讲、音乐、舞蹈、课本剧、相声、小品等。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师生齐协力、共参与,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的率先垂范对学生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调动与创造了和谐、融洽的师生活动氛围。达到了艺术活动融洽师生情的目的,最引人注目的是现场的和谐气氛,无论哪班哪名同学表演,都会被真诚而热烈的掌声所鼓励,这种公平的参与与竞争意识也是我们所侧重培养的,也是校园人文精神的体现。在紧张而忙碌的学习中注入轻松的氛围. (三)体育活动 一年一度的体育活动意在强身健体,培养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学校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有夏季的师生篮球赛和乒乓球赛、冬季的拔河、跳绳、踢毽子比赛、春季的风筝制作与放飞比赛、秋季的运动会与接力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热情高涨,个个仿佛如飞出笼中的小鸟,大家都跃跃欲试。在参与过程中,一些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更是尽情展现自我,通过体育活动有效的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与集体协作精神,有利于课内外的转化与统一。

我校的“乡村少年宫”情况总体上来讲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学生人本思想出发,制定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少年宫”活动

学生的需要囊括许多方面,比如学生放松的需要、锻炼的需要、能力提高的需要、兴趣培养的需要等,在满足需要的同时把这种需要作为学习的调剂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相互促进的思想确实在学生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了推动作用,深受学生喜爱。为他们健康积极的发展积石铺路。

二、注重点线结合由始至终

计划性与总结性贯穿活动的始终,从活动开始的计划性与步骤性到活动结束的总结性都在“少年宫组委会“的筹划之中,把每项活动的可行性与操作性作为活动的首要出发点,每项活动的锻炼性与提高性作为侧重点,影响性与意义性作为着眼点来谋划。在每项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另一方面的点面结合就是统一组织与分散组织相结合,统一调控与分散调控相协调。“少年宫组委会”作为统一调控的始发站负责安排日程。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作为活动的分站点有效操作,把活动中的新发现和新迹象及时总结与反馈给组委会以便各项活动更好的开展。使少年宫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三、体现地区特色和乡村风情

结合乡村特点的少年宫活动极大的发挥的地区优势,比如春季的风筝制作与放飞比赛,初春的田野让本来愉悦的心更加心旷神怡;秋季的大自然写生,来到美丽的“奖俊林埠场”感受自然森林带给孩子们的遐想;冬天这里有足够的雪让你在原野尽情的感受与洁白有关的活动。让孩子们将乡村的朴实与热情凝聚在心中。

四、重视交流学习,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活动的开展。 各个项目的活动开展起来以后,为了促进项目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乡村少年宫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通过比赛、展示、表演、观摩等各种形式,促进活动的开展,给学生以展示的舞台。如“戏曲小明星”,选拔赛、“踢毽子”比赛,“校园主持人大赛”、“唱响春天合唱比赛”、“走进名著诗文朗诵比赛”等。这些活动举行后,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及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加大宣传力度,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氛围,推动了乡村少年宫项目的有序开展。利用各种富有情趣的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向周边学校辐射,吸引周边学校及乡村孩子在节假日来参加少年宫活动,既使学生有了活动的好去处,解除家长担心学生无人管的后顾之忧,又为农村未成年人搭建突现个性、展示才能的文体活动平台,成为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基地,使他们的课外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和丰富多彩,在知识技能、道德情感、文明卫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学习生活得到了充实。同时努力发展地方文化,成立了太平鼓队、秦腔剧社、腰鼓队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团队,聘请民间艺人指导,积极发掘地方文化精髓,秉承地方优良文化传统,推动地方文化向前发展。将我校与其他学校的活动优势互补,在相互实践与摸索中创新“乡村少年宫”活动的形式,进一步完善各方面的活动体系与细则,将“乡村少年宫”活动开展得更加有声色。

乡村少年宫在我校是新生事物,一方面是缺乏经验,另外还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如专业指导教师的欠缺等,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我们相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金嘴小学乡村少年宫会越办越好。

金嘴小学

2011.10.25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的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的总结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关爱留守儿童的总结篇一

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望莫过于“望子成龙”,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每个做家长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何从入手。孩子的培养与教育关乎其未来的人生旅程,也

关乎做家长的责任。

我班有些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在外经商、务工,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至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不会愧对于代理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现将自己的工作心得谈一谈:

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

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首先让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2、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等。如果孩子生病,我立即带领学生去医院治疗。在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能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以优异成绩完成小学的学业;课间关心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们一起拉家常、做游戏,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这样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此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

3、确定监护人员、家校通力合作。现在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娇生惯养,这就给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学校的留守儿童这么多,无形中给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增添了许多麻烦。至于这些重重的困难摆在我们老师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种挑战,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体座谈、个别访问,真正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然后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配合学校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学校建立班主任、监护人联系卡,这样便于学校、班主任、监护人随时可以相互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爱心妈妈”、全权负责的“父母”,学生中的“爱心同学”等交流平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齐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这条永不消失的天线,对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条捷径,保证了留守儿童的正常运作。

4、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

捉。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5、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我们老师总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悲剧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期初期末还给每位家长发去《致家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况。许多家长照着这种方法去做起到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

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论文有关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

留 守 教 育

顺河镇三塘小学 关世敏

我是一名特岗教师,三年来,我最大的感悟,是学生 “不好教”。

问题的源头,这些孩子是“留守儿童”。

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普遍占到班级学生总数的60%左右,高的竟达到80%。然而,现在已不是去追究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及成因的时候了,超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必然衍生这一社会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发现症状,对症用药。

一、留守儿童的四大症状

我认为,留守儿童主要体现出以下四种主要症状:

1.心理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及时沟通,学生放学回家面对的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然而,祖父辈的隔代教育,要么产生极度溺爱现象,要么就是有深不见底的代沟。孩子们感到寂寞,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滋生怨恨情绪。遇到失败挫折,没有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引导,孩子们要么继续享受奶奶的溺爱,要么就把心灵之门紧紧闭合,自信心逐渐消磨殆尽。

2.学习成绩差。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留守儿童不能自觉地学习。家庭教育已经影响到学习心态,若是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那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3.认知偏差导致行为偏差。

学生的思想就像海绵,对精华和糟粕没有分辨能力。无论是对他人、对事、对物、对金钱、对自我,这些学生都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学校、校外,构成影响学生认知的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项缺位,都将导致孩子的价值认知观念走向误区,并最终传导到行为,犯下令人痛心的错误。

4.道德缺失。

然而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浸染,小小年纪便开始产生拜金、暴力、网络的负面情绪,衍生出偷盗、斗殴、沉迷网络等诸多道德问题。如果说成绩差影响成才,那么道德败坏将直接上升到“做人”的高度。这是四大症状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个。

二、寻找对症的药方

1.不建议改变教育制度,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就读。

曾经,我认为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有两条线索:一是改善现有教育制度,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就读;另一条是改善教育环境。但经过反复思考,最终我认为,第一条线索不具备可操作性。主要出于以下3个方面考虑,首先是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流动性太强,将导致孩子频繁换学校,穿梭于不同的老师和同学当中,然而容易产生更多问题。其二,大量留守儿童来到城市就读,势必给城市教育资源带来无法承载的巨大压力。其三,留守儿童出走,也将抽空区县乡镇的现有生源,造成地方上的教育资源浪费。

2.改善教育环境是根本之路,有七大良方。

1)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联系。

虽然我们都爱这些孩子,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形式教育都无法取代的。在这一点上,学校和老师应当为他们搭建沟通的桥梁,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家长与子女间的联系是双向的。如果与家长联系困难,那至少学生一方的资源是可把控的。父母和子女,不管是哪一方的主动沟通多了,亲情也就温暖直达了。

2)营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如果说学生回到家之后的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难以影响的,那至少在学校、在班级、在学校周边,我们是可以影响和正确引导的。可由学校牵头,通过校内广播、刊物、宣传栏、集体活动等形式,积极传播良好的学习方法。相对较难的,是周边环境,这需要地方政府坚持不懈地开展整治行动,让网吧、游戏室、录像厅等青少年不宜涉足的营业性场所远离学生。

3)鼓励学生专设教辅老师。

专设教辅老师,由班主任或班级科任老师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关怀学生放学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后学习方法。

4)积极推行家访制度。

光把学生收进来还不行,老师得走出去,由学校制订“分工家访,共享信息”的家访制度,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分头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大致家庭背景,比如父母亲在哪里打工,从事什么工作,平时跟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联系方式,孩子的代理监护人(往往

是祖父辈)是谁,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又主要采用什么方法等。家访后收集到的信息,由班级老师开会共享,针对其中的难题,大家一起商讨。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料库。

5)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并在形式方面建议契合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潮流,不必拘泥于常规,活动只需要把握方向,是往有益的方向引导就可以了。活动主要目的是不断增强班级内部凝聚力,给学生培养集体意识,弱化孤独感,养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畅快交流的良好风气。

6)代理家长制。

由校方出面组织,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共产党员,以及社会热心人士,争当“代理家长”,自愿与留守儿童组成代理家庭,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的管护对子,做孩子们的成长保护人。这一制度目前已有地方学校开始试点,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7)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老师们做什么,学生们学什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学生模仿:打麻将、爱喝酒、玩游戏、说脏话脏字……这种修养的提升,虽非一日之功,但如果从学校、从教师个人,都可能普遍引起高度重视,是能够在短期内起到相当明显的变化,从长期的潜移默化看,效果更是惊人。

总之对留守教育 “勿要操之过急,从小事或边缘事切入,逐渐打

开学生心扉,让孩子认同你。走进学生心灵,让孩子信任你。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最终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助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无愧于父母,无愧于社会”。

第四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论文:如何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您可知道,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用稚嫩的心灵迎接生活的风风雨雨!他们,也只不过是一群孩子,一群非常普通的孩子,但他们却过早的面对了这个社会所加于他们的种种挑战。他们年幼,但他们的心智却比一般的孩子成熟;他们弱小,但他们的责任却比一般的孩子重大;他们本应拥有美好的童年,但现实却促使他们过早的有了不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沉重的喘息。他们,便是留守少年儿童!他们不是孤儿,却有着孤儿一般凄惨的境地!他们也有父母,但却享受不到跟父母在一起的快乐!

在2010年的寒假里,我通过辛苦的实地调查,实地访问,对云南省巧家县的留守少年儿童现状做了深入调查,了解到了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拙见。巧家县境内最低海拔517米,位于金沙江和牛栏江交汇处;最高海拔4041米,故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民谚。

1.巧家县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基本情况

巧家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人口53.96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3114万人,9.2万农民外出务工。据巧家县教育局最新统计的24所中小学的数据显示:在一共54960

名中小学生中,留守儿童共有9215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6.8%;留守少年1649名,占总数的17.9%。所占比例还在上涨!其中留守少年儿童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在30%以上的有中寨乡,新店乡和红山乡,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红山乡的松林小学三甲班,该班共有33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3人之多,占到了39%的比例!

由于这样的严重比例,全县15个乡镇,要使家乡经济腾飞、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育的发展,而留守儿童更是一大阻碍,因此,政府应抓住实际,全盘思考,统一规划,多渠道去减少留守儿童,能使家长都在留守儿童身边,使他们有一个舒适的坏境,温馨的家、愉快地享受自己的童年,愉快中求取知识,达到自己的理想。

2.留守少年儿童存在的问题:

突出问题有以下三方面:

2.1 留守少年儿童普遍缺乏良好的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

据此次调查,留守少年儿童的监护人多为三种情况:一是祖父母监护,由祖辈监护的留守少年儿童有8165人,占总数的88.6%;二是由叔伯姑姨监护,此类监护的留守少年儿童有598人,占6.5%;三是独立生活的留守少年儿童有452人,占总数的4.9%。

2.2 留守少年儿童缺失亲情,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影

响其健康成长

2.3 留守少年儿童问题还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高度重视,更加缺乏系统的应对措施

3.解决留守少年儿的措施

3.1 高屋建瓴——得到更高组织的领导与帮助,组建“五群人”帮扶队伍,构建社会帮扶网络

3.2 我们争取得到社会更多的爱心支持,优化留守少年儿童学习坏

3.3 重要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留守少年儿童中的作用

3.4 大家都期待的——积极并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

例如改善寄宿制学生的寝室条件,提高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提供热水,完善体育设施等等。介于巧家县财政能力有限,我们更希望广大社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为改善巧家的留守儿童问题献上您的爱心!滴水穿石,在于一点一点的积累,留守儿童的解决更是需要一步一步的进行,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总有一天留守儿童问题会解决!

3.5 内心的呼唤——深入并加大对留守少年儿童的心理教育

3.6 治根之策——根本的事要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当然,经济问题不是我们能够立马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现在还不能对此有多大的行动,但我们能够期待,"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们期待世界经济的复苏,期待中国经济的腾飞,期待巧家经济的换新!

少年儿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留守少年儿童更是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关系到农村千家万户的未来。解决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问题,不应视为只是农民工自身和农村的问题。更是希望你、我、他,乃至全社会每一个爱心同胞都来共同努力,为留守少年儿童创造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 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让这些“留守的花朵”越开越美丽。请献上您的爱心,关爱留守儿童。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曹庙镇中心小学

许登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长:

大家好!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有幸在这么多关注教育发展,关爱孩子成长的领导面前谈“留守儿童教育”这个话题。我是曹庙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我所能做的就是将我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心与思考与大家进行交流,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呼吁与关爱下,留守儿童也能活出生活的精彩。

我校8个班共有300多名学生,20多位教师,有专职美术,音乐,英语教师,虽然年龄结构差距很大,但我们是一支尽职尽责,齐心协力的教师队伍,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校教学条件虽不能和城里的学校相比,但在县教育局和党委政府的关心下,配备了电脑室,教室中安装了投影设备,

一、

二、三年级教室还配备了统一的课桌椅。其中专门为留守儿童设立了“留守儿童活动之家”,这里有电话,电视,电脑,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视频提供了方便,为留守儿童建立了一个公共的家。今年我校在李校长的带领下还申请了第二批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准入,在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曹庙镇中心小学的教育正走向一个崭新的里程。

下面就我校的留守儿童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我校300多名在校学生,在调查中有25%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务工,一方在家;其中有70%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在外地打工,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另有5%被托付给亲友。留守儿童因与父母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以我们三年级为例.32名学生就有18名留守儿童,80%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生活独立能力较强,但是40%以上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而且性格内向。

我们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是经常召开家长会,邀请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学校一起交流、讨论怎样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

二、每班的班主任都建立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档案。三是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进行逃生演练、评选校园小明星等。我们班有位残疾留守儿童,他手脚不灵活,走路写字都有一定的困难,就连说话都不够清楚,他的父母均在外打工,跟随奶奶生活。但就是这样一位留守儿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同样过得幸福、开心。因为,班里的同学都很爱护他、帮助他,每次集会,同学们有的给他搬板凳,有的扶着他走路。在前不久的一次逃生演练中,警报响起后,我组织同学们按顺序进行逃生,最后我抱起他跟在同学后面跑,到了楼下我已是气喘吁吁,虽然他不会说什么,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因为他感受到老师没有遗弃他。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呢?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学习、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安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一下几点。

(1)、心理上缺乏“疏导”。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一旦有了烦恼与问题无法向父母倾诉,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或者不关注这些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致使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容易出现:内向、孤僻、缺乏自信、不善与人交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自律能力差。 (2)、学习上缺乏“督导”。 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在思想与品行上缺少正确的引导、教导,导致这一群体学习观念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较差。此外,他们也极易染上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价值观上易发生偏差,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多。

(3)、安全上缺乏“监护”。 由于留守孩子家庭父母外出,代管家长监护不到位,非正常死亡时有发生,其受到烧伤、烫伤、交通事故、电力事故、溺水等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家庭儿童大。

(4)、亲情上缺乏“呵护”。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聚少离多,见面少时间短,沟通方式单一,缺少亲情呵护。因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他们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现象。

(5)、生活上缺乏“照顾”。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照顾,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针对以上的种种现象和存在的问题,我想提一点小小的建议: 家庭方面:

1、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外出务工的父母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次数多,时间长更好,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

3、还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学校的联系。 学校教育方面:

1、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这方面我校做的比较好,我们有专门的留守儿童活动室,有领导分管这方面的工作,而且还有专职心理疏导老师。

2、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网络。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和其监护人座谈会

3、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成长档案

这些档案可以详细记载这些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其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做到定期查访,给这部分特殊孩子以更多的“关爱”。

4、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幼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情感渗透

针对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偏差,应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情感渗透。

5、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活动”。

对留守儿童可以开展心理疏导教育,经常与孩子们谈心,说“悄悄话”,让他们主动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对教师产生信任。经常性地开展看录像、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在活动中使他们认识到父母工作的艰辛以及生活的美好、知识的丰富等。在活动中使他们学会帮助他人、尊重他人;对生活有信心,从自卑中解脱出来,努力上进,学会自立。通过开展活动,让孩子们交心,老师和他们谈心,给孩子一个倾诉的机会,让孩子之间不再冷漠自私,信任老师同学。

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合力支持下,在我们全体老师的辛勤工作下,留守儿童一定会成为新一代盛开的花朵。

谢谢大家!

2012年5月29日

上一篇:修辞手法作用范文下一篇:西安校车销售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