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对共建总结

2022-06-25

总结是记录某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情况,通过系统性分析的方式,编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的内容,可让我们更加了解工作情况。那如何写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城乡结对共建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城乡结对共建总结

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总结

人行红安支行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情况总结

红安县委组织部:

按照红安县以“三联三带”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 “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的相关要求,我支行根据结对共建村——觅儿寺镇中分湾村的具体情况,结合支行实际,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突出转变工作作风、增进群众感情、提高服务水平三大重点,紧紧围绕“机关党员受教育,基层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的目标,以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促进帮扶村和谐稳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求真务实,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主要领导到周堤村上党课1次,开展调研走访活动3次,帮助制定发展规划1个,机关党员与中分湾村党员共同过组织生活1次,帮助确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措施3条,到位帮扶资金19000元,帮扶困难党员4人,结对联系困难户12户,帮扶返乡农民工14人,帮助结对村建设活动场所1个。

二、主要做法

(一)结对帮扶,取得双赢

一是建立健全机制,狠抓培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了不断提升村级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把党建工作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帮助村党支

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制度,结对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培训制度,例会制度,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等;建立健全工作台帐。如村委会会议笔记本、党支部民主生活记录本、党支部会议记录本、调解纠纷登记本等;配备档案柜、文件盒、档案袋,做好调解和其他工作的建档归档;做好制度上墙,写好工作民情日记,做到活动存档,让人一目了然,并狠抓制度的落实。组织培训,增强党员政治素质。以上党课、培训党务干部等形式,组织村委会全体党员进行党员知识培训,使党员干部加深对党的知识的理解,让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党的凝聚力。针对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突出的实际,派出法律事物骨干,组织全体村委会干部及村民小组长进行法制培训。重点学习《刑法》、《治安处罚法》以及各类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等,不断提高村干部的依法执政意识和能力,让村干部学会通过法律途径调处和化解矛盾纠纷,增强党的战斗力。还组织党员干部到支行机关进行交流学习,丰富农村党员生活,开阔视野。

二是改善办公环境。支行领导下乡开展调研时,了解到该村委会办公室较陈旧,缺乏文件柜,文件堆积在办公桌上,较为零乱,查找不便。我们协助帮村委会重新粉刷办公室、购买文件柜,建宣传栏等,改善办公环境。

三是发展党员,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针对中分湾村党员年龄偏大、村级后备干部缺乏的现状,我们协助村里加大了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年轻党员干部培养工作,把村里觉悟高、能力强、有干劲的年轻

村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积极组织村里一些发展生产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能带领农民致富的村党员干部,帮助和带领全体农民发展生产、发家致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组织红苕、花生等土特产商与农民签订包销包购合同,传授种植技术等,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经过我们和村党支部的共同努力,中分湾村支部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支部成员团结、实干,赢得了村民广泛拥护。

四是激发支行党员干部工作热情,转变工作作风。通过帮扶,让支行干部更加了解农村实情,对农村工作及农民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思想上受到震动,从而转变作风,工作更加热情主动。同时,支行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得到锻炼。2010年全年与结对村开展了党员联谊活动、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到村里帮助农忙割谷开展劳动忆苦思甜活动等。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帮扶工作,拓展了工作思路,学会了如何与群众打成一片,增进了解,沟通交流,学会了如何处理农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为民办事,解决问题

一是帮助做好经济发展规划,为该村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帮助制定农业发展方向。据调查,根据实际,为该村经济发展制定规划。实地调查了解该村土地情况,对土地贫瘠,不利于种植其他作物的,我们引导群众发展养殖业或者种植红薯、生姜对这些村庄土地较为肥沃的,重点引导群众种植棉花、黄豆、芝麻和反季

节蔬菜等。

二是大力开展援助活动。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对中分湾村的困难户、残疾人、五保户、老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进行走访座谈,排查摸底,登记造册,组织支行32名在职职工与其结成“一对一”帮扶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

三是积极引导,群策群力,共创文明生态村。支行党员领导干部下乡后,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帮助制定规划,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生态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各组的建设正在进行中,已取得初步成效,建设速度较快,效果明显。

四是协助抓好农业技术培训工作。与村委会共同研究,邀请种植专家为当地种养户、群众讲授红苕、花生、反季节瓜菜生产管理技术,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五是做好慰问工作,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逢年过节,我支行领导坚持开展走访座谈,并慰问生活困难的五保房户;“七一”期间,支行领导下乡慰问困难群众,并组织党员到结对党员家慰问,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

(三)化解矛盾,共建和谐

通过进村驻点,深入调查,在全面掌握该村纠纷情况的基础上,制定解决措施,并逐步加以解决。

一方面,针对该村当前存在的矛盾问题,以开展农村专项普法、“法制面对面”等活动为载体,以刑法、治安处罚法、土地管理法、

拆迁条例等为重点内容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将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预警机制、研判机制和调处机制抓好矛盾纠纷排查、研判及调处。目前,已全部摸清帮扶村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完成研判分类,并按调处计划逐项施行。自进驻中分湾村以来,该村从未发生过群体性上访事件。在群体性事件处臵中,我们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每个村小组均设立调解信息员,及时掌握信息,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矛盾排查调处中,本着“遗留纠纷有突破,及时化解新纠纷”的原则进行排查调处。至今,已帮助成功化解1宗土地矛盾纠纷,化解其他矛盾纠纷2宗,基本实现“少纠纷、零闹事、零上访”的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

在帮助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我们虽然帮助制定了经济发展规划,但由于资金不足,很多计划不能得到很好地实施,这有待继续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结对帮扶工作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县委“城乡互联,结对共建”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下阶段,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虚心学习其他帮扶机关党组织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加大互联力度,扎实做好共建工作,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为基层党组织培养后备人员,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我们将积极物色该村的致富能手、科技带头人,通过考察,将他们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二是做好支行党员干部轮流下乡锻炼对接工作。我们将争取安排

党员干部轮流下乡锻炼,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了解农村,丰富工作经验。

三是协助抓好文明生态村建设。重点抓好环境卫生建设,促进村庄建设。

四是继续引导群众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按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生产。

五是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摸底工作,做好预防,确保该村的安全稳定和谐。

二0一0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二篇:城乡文明结对共建帮扶总结

年,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我局与镇村结对帮扶以来,始终如一地重视这项工作,全体干部职工也抱着极大的热情参与这项工作。由于领导重视,计划周密,措施实在,帮扶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为解决该村农民的实际困难,维护和促进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促进了我局的作风建设,密切了党群关系。现将今年来我局与镇村结对帮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帮扶解困、促进再就业工作是工会实践“”重要思想的切入点,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平衡点,是工会组织履行职能、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因此,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帮扶及再就业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按照县总工会和县委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工作。我局工会把此项工作当作全年的中心工作来抓,明确了指导思想。通过各种形式的学_、培训和宣传,我局工会组织认真负责,自觉将帮扶解困工作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活动伊始,我局帮扶活动在帮扶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了丰富性和多样化,我们通过及时总结经验,典型引导,加大宣传力度,使帮扶解困工作趋向深入发展。概括有以下几方面:2、物质和资金帮扶。组织我局工作人员进村整治环境、美化村居,为该村配备环卫设施一套,消除脏乱差现象,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村内环境综合整治、沿街房屋粉刷墙漆、新建文化长廊一条街、硬化路面等,共投入帮扶资金贰万元。

第三篇:城乡结对共建文明工作总结

东宁市房屋征收办,一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李家趟子村结对共建,深入开展城乡文明共建活动。积极探索资源共享、联手共建的新路子,年初制定共建计划,明确共建目标,落实共建措施,提升了结对共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重视,突出城乡文明共建主体

一是分析需求,思想重视。根据年初制定的创建计划,召开创建共建专题会议、集中讨论,突出共建主体,号召单位全员参与。一方面,积极参与城乡文明共建,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重要形式,是我们享有社会荣誉、社会资源与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与农村的结对共建,可以更多、更好地接触基层、接触群众,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倾听群众呼声,推动自身业务发展,促进自身作风建设。

二是分解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在了解共建村基本情况和农民家庭状况等情况的基础上,同共建村签订了共建合约,明确了共建目标,落实到人,确保了城乡文明共建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文明共建工作

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进一步拓宽思路,争取在经费少、人员少、时间不宽裕的情况下,做好结对帮扶建设。我单位开展“人人参与,结对帮扶”活动,做到不分岗位和职位,人人参与,热情高涨;同时,还要开展单位内部结对互助活动,结合单位每年两次的民主生活会,互相找缺点,提要求,提高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提升所属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点面结合的扩大了帮扶的广度和深度。

一是加强道德实践,倡导文明风尚。

围绕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精心设计道德实践的载体,大力推进“文明乡风进农家”活动,在讲卫生、讲礼仪、讲诚信,不乱倒垃圾、不乱堆乱放、不乱搭乱建、不散养家禽家畜、不搞封建迷信、不违法滋事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和成效。坚持寓教于乐,帮助共建村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一年来分单位出资5000元,推进办实事工程,共建农村道德教育基地。

二是送温暖,访贫问苦,帮助弱势群体,促进和谐共进。 我单位组织干部结对认亲,对没有劳动能力没有劳动技能的家庭,提供就业培训;对没有经商意识没有致富门路的家庭提供咨询信息;对上学有潜力又无钱读书的家庭,提供资金帮助。一年来,共帮扶共建村贫困户3户,慰问1名癌症病人,2名特困家庭,送去慰问金1500元。

三是兴办实事项目,支持村庄建设。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招商引资、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等方面一直尽力提供服务,关心结对村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门路,解决家庭生活、看病就医、小孩入学等各种困难。

四是落实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为农民减负。

通过农村广播、村部授课、上门走访、专题辅导、发放资料等形式,将涉农政策在第一时间送到农民手中,并帮助广大农民纳税人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用足政策,通过享受优惠政策得到实惠,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三、彰显成效,实现城乡文明共建和谐发展

通过这年的实践,我单位的城乡文明共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现了共建双方互帮互促、互惠互赢。

一是通过城乡文明共建,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共建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弱势群体得到了资助,家庭更加和谐,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是通过城乡文明共建,促进了经济发展。共建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为村公益事业提供了资金来源;更多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推动了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三是通过城乡文明共建,促进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把城市文明引入农村,农民的素质进一步提高,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开拓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扎实有效地推进了科学发展观。

四是通过城乡文明共建,促进了自身建设。

我们通过深入了解共建村的社情、民情,增强了创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征收行业作风建设,推动了我单位以“文化建设好、人本管理好、职业素质好、团队形象好、征收关系好”为主要内容的“五好”和谐基层建设。

第四篇: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工作总结

“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工作总结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部署,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我村2009年与省财政厅的结对共建活动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帮助解决最现实、最具体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为目标,本着为我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切实解决了我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加强了村级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下面,现将两年来我村结对共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三房坪村位于渔洋关镇南郊渔洋河畔,距城镇中心0.5公里,全村版图面积20.39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1101户,3465人,劳动力1760人,党员人数115人,耕地面积3387亩,其中水田630亩,山林面积23205亩,全村以种植茶叶为主,茶叶面积5600亩。已初步形成了以茶叶为主的主导产业。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00万元,完成国家税收17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人平纯收入3300元,固定资产总额150余万元。

二、结对帮扶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

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省财政厅新农村工作队结对帮扶下,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强化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全面实施了安全人畜饮水工程、新村建设、危房改造、道路建设、茶园改造、学校建设等工程,到目前为止以基本完成。

(一)强班子,带队伍,在“结对共建”中夯实新农村建设组织基础

班子是核心,队伍是关键。在省财政厅新农村工作队的指导下,在“结对共建”活动中,省财政厅新农村工作队首先从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入手,帮助村两委班子在发展思路、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上准确定位。制定了长期发展目标与短期发展任务。提出了“依托资源壮龙头,培育基地育支柱,服务城镇求发展,文明和谐建新村”的总体发展思路。通过努力,在省财政厅的倾情帮扶下,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人民努力改善基础条件、积极发展以茶叶为主的支柱产业,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全村上下形成了敬业奉献的道德风尚、团结民主的干群关系、文明和谐的家庭新风、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先后获得省、市级“文明村”和县级“五好”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健全,全村社会稳定、风气良好、村民安居乐业。

其次是极力支持村党支部加强党员队伍培训教育和管理。利用村党员活动阵地,以党支部发行的“农家文摘”报、组织党员观看电教片的形式学习、宣传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

断提高党员群众的政治思想素质,把党员、群众思想统一到发展本村公益事业、建设文明新村的思想上来。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开展茶叶、生猪等实用技术培训10多次,建立了党员联系群众公开承诺制度,帮助贫困户加快致富,不断强化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协助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0多人,把一批有文化、有知识的党员作为后备干部纳入到村党支部的视线内。帮助完善制度20多项,建立了定期召开支部会制度、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等一系统制度。

(二)强基础,解难题,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倾情扶贫帮困关注民生

1、加紧道路硬化,筑起群众致富路。

针对全村“三架山、两面坡、一条河”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新通组公路、主干道硬化当作首要任务,村委会积极争取资金,着力解决出行难问题,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在省厅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硬化小河至青冈岭6.5公里、黄龙洞至张家沟2公里、新区至青冈岭

1.5公里,完成硬化10公里。今年硬化灌坪至天堰茶厂3.5公里,目前正在紧张施工,年底通组硬化公路达到13.5公里,硬化通组率80%。

2、切实关心群众,深化干群民生情。

农村安全饮水问题解决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09年,在工作队的帮扶下,申请专项资金27万元,单户建池243个,解决243户853人安全饮水难题,联户建池18个,解决136户493人安全饮水难题。结对帮扶以来,共解决2046人安全饮水问题,安全饮水覆盖全村范围。

2009年,进一步加大危房改造的力度,申请资金28.8万元,危房改造72户。于2009年底全部通过验收并搬进新居。

集农民增收、观光旅游生态茶园初步建成。争取了低丘岗地1300万元改造项目资金,对以樱桃山片为中心的茶园改造、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和配套设施等实施综合治理。使茶农得到了实惠。

2009年,在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中,省驻村工作队经过实地调研,落实帮扶对象18户,对每户每年按2000元的标准进行点对点的帮扶,改善其生活生产条件,联系工会为我村15名贫困大学生解决部分生活费。

3、加强阵地建设,力展基层新面貌。

阵地建设随村委会办公楼落成彻底改善。2009年,在各级各部门及省财政厅工作队的关心和支持下,按照阵地建设要求,投资100多万元在新区新建一栋占地300平方米、两

层村委会办公大楼。极大改善村委会的办公条件。增添村卫生室医疗设备,解决村民就医难问题。2010年,我们在“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基层组织“五个基本”建设活动中,规范各项制度、发挥阵地作用,使村级办公场所真正成为全村的“政治、文化”中心。

(三)强硬件,重帮扶,在全力改善才芳小学校园环境中托起山村教育新希望

三房坪村才芳小学基础设施简陋、办学条件差,是省驻村工作队到三房坪村后的一块心病。为改善办学条件,在省财政厅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向省相关部门争取申报了学校建设改造项目计划, 2009年暑假,省财政厅对学校实施第二年帮扶计划,再次向学校捐赠1860册图书,并筹资20万元,用于对原有陈旧的教学楼维修及小操场重新布局改造,教学楼维修、场地工程改造、走廊雨棚、校门外公路维修等让才芳小学焕然一新。2010年,省财政厅驻村工作队着力于学校软件建设水平,继续爱心接力,再次伸出援手,积极为学校争取到15万元的帮扶资金,帮助学校解决低音广播系统、电脑更新,摄像机、音乐教学器材等内部设施、设备的添置和校园封闭问题,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使学校硬软件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达到全县农村小学一流办学水平,为学校实现飞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近几年的结对共建工作中,我们得到了省财政厅、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各项工作进展都较为顺利,但由于本村基础薄弱,投入能力有限,在规划实施中仍然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增收难,壮大村集体经济还有待进一步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方面,这些困难的解决,都离不开省财政厅倾情帮扶。没有与省财政厅结对帮扶,就没有三房坪才芳小学欣欣向荣的校园环境。没有与省财政厅结对帮扶,三房坪80多个危房农户就不能尽快搬进新家。没有与省财政厅结对帮扶,2000多人的安全饮水难题就不能迅速解决。没有与省财政厅结对帮扶,就没有能容纳100多户新农村小区新居拔地而起。没有与省财政厅结对帮扶,天堰片涉及800多人3.5公里的致富路就不可能硬化……。

在与省财政厅结对帮扶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三房村挤身全县乃致全省的明星村的希望。让全村3400多名老百姓感受了省财政厅驻村工作队拳拳爱民之心。让全村200余名师生感受到了驻村工作队的重视教育园丁情。我们肯请省财政厅的各位领导,把三房坪村继续列入省财政厅的结对帮扶共建村,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省财政厅的帮扶下,早日实现三房坪全面奔向小康的目标。

第五篇:张沟镇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总结2

张沟镇“城乡互联 结对共建”活动开展

情况汇报

自“城乡互联 结对共建”活动开展以来,我镇紧抓机遇,以活动开展为契机,以促进建设新农村试验区为目标,以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发展集体经济、搞好基础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基层党建、帮扶困难党员群众”等几个主要方面开展活动,充分利用驻村部门的工作职能优势,主动做到传递信息,宣传政策、调查研究,了解民情、心系群众,为民解忧、交流工作,相互促进,通过“结对共建”活动的开展,使张沟镇在党建及新农村建设中增强了工作动力,提升了工作活力,也取得一些成效。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45个行政村,45个村全部参与“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其中省直单位结对1个村、市直单位结对26个村、镇直单位结对18个村,开展活动以来,大多数单位能够按照市委关于深入推进“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的具体活动要求进驻村开展活动,通过采取精神鼓励,资金支持,项目开发、技术指导等多项措施对所在村进行帮扶,经过统计,活动开展以来,45个单位到结对村上党课133次,深入结对村调研指导279

次,邀请结对村党员干部参观考察29次,指导结对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25个,协助党委调整不胜任村干部7人,帮助村谋划培育主导产业项目数29个,帮助村兴办集体经济项目个数15个,对结对村投入资金934.13万元,其中用于支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资金375.3万元、用于村级办公场所改扩建资金153.99万元,用于帮扶困难党员群众16.69万元、用于支持兴办村办公益事业资金388.19万元,帮扶困难党员524人,结对困难户237个,帮助建设活动场所20个。

二、基本做法与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镇委领导高度重视“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专门成立了“城乡互联结对共建”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召开了“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动员会、专题汇报会等多次会议,确保“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顺利开展,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加强部门联系、通过会议、座谈、走访各种形式了解活动进程,交流活动的先进经验,推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深入调研、明确目标。由镇党委组织办公室牵头,镇“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多次与结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联系,双方各抒己见共同谋划所包村发展思路,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为村里的发展以及近三年工作规划指明了方向。

(三)狠抓落实,加大督查。围绕文件规定的“城乡互联、结对共建”的项目,我镇要求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宽思路,狠抓落实。始终坚持情况报告制度,按要求准确真实上报活动进展信息,确保了部分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取得的成效

(一)通过活动的开展,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共同努力和协调组织下,部分共建单位按照计划和目标,帮助我镇部分村建立了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休闲广场、新建了村部。市财局拨付资金210万推进绿化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帮扶困难党员17人、困难群众26人;市农业局对联潭村的建设进行大力扶持,并为该村党员干部群众上党课、传技术;张沟镇国税局工作组积极筹措资金9万元,为结对村联合村的村部和广场进行了重新修整,让联合村的干部群众有了活动场所

(二)通过活动的开展,农民得到更多实惠。驻村工作组和驻村干部针对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围绕增强农村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的目标,出思路、找门路、谋新路,积极帮助干部群众引进和发展农村经济项目,促进驻点村的发展,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积极争取多方力量支持,在修桥造路、改水改厕、整治村容村貌等方面为群众办了大量好事实事,有效改善农村发展环

境,使村民的生活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认真协助驻点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通过活动的开展,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目前,许多村借助“结对共建”活动东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达到了“四带两促三提高”的目标,即:“四带”主要是以城带乡,带动村干部群众学理论;带动村干部群众努力改善村内环境;带动村干部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建成小康村;带动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加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两促”:促进村干部转变思想,树立为农民办实事的意识;促进村干部转变作风,为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三提高”:提高村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党建质量;提高农民收入。

中共张沟镇委员会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上一篇: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下一篇:创先争优活动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