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区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2023-01-28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片区工作开展情况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片区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水城县杨梅片区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摘要〕本文通过对杨梅片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研究

茶叶产业是我市规划发展的六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水城县杨梅片区是我市茶叶产业发展极具代表性的地区。究竟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如何真正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按照解剖典型、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带着以上问题,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组成调研组,从2005年7月初至8月底,采取调阅资料、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水城县杨梅片区茶叶生产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大做强水城县杨梅片区茶叶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杨梅片区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杨梅片区(主要指杨梅林场所在地)位于水城县杨梅乡境内,平均海拔1600米,气候温暖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区内土层深厚,属典型酸性土壤,并富含硒元素,是发展天然富硒茶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区内现有茶园面积12000亩,茶叶生产经营主体主要有六盘水津黔科技茶业公司、水城县茶叶公司。

1991年,市科委(现市科技局)科技开发服务部和杨梅林场共同承担实施非耕地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开发利用杨梅林场闲置土地种植了1320亩茶树,并组建了六盘水市科技实验茶场(该茶场1996年投产,生产加工乌蒙春天然富硒茶)。在国家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及其他工程中,杨梅林场又新建了一批茶园(其中2002年政府投资约200万元,林场自筹40万元),加上原有的1320亩茶园,杨梅林场的茶园面积达到了4320亩,其中:自己经营2300亩(现已出租给水城县茶叶公司);出让1320亩给天津瑞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年使用权);与市、县林业局合作种植的700亩分别由市林业局管理500亩、县林业局管理200亩。

2000年8月,天津瑞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资441万元(其中100万元为土地使用费),购买了六盘水市科技实验茶场1320亩茶园50年使用权和51%的股份,并在贵阳举行的“8·18”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贸易洽谈会上正式签订协议书,与市科委科技开发服务部和杨梅林场共同组建了六盘水津黔科技茶业有限公司,科技开发服务部和杨梅林场各占24.5%的股份。2004年,杨梅林场将其所占股份的茶青转给水城县茶叶公司加工。

六盘水津黔科技茶业有限公司现有茶园1320亩,职工20人(加工期间需临时聘用工人50人左右),固定资产751万元,加工厂区面积5000多平方米,有功能配套齐全的名优茶、炒青茶、烘青茶精致加工机械,年设计加工能力130吨。2004年茶叶产量20吨,产值260万元,纳税15万元。近几年只生产春茶,年产量保持在15000公斤左右,其中名优茶2500公斤,炒青茶12500-17500公斤。 1998年,水城县政府成立水城县茶叶公司(国有企业),并在杨梅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茶叶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30万元,企业自筹70万元。1999年,该公司与杨梅乡木城村合作建设1000亩茶园(该茶园2003年开始采摘茶青),以茶青价值计算由公司与村按64分成。2000年,国家批复名优加工厂建设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20万元,企业自筹30万元,当年建成。茶叶加工厂建成后,从2001年起,县茶叶公司与杨梅林场签定协议,租用杨梅林场的2300亩茶园,以满足茶叶加工需要。2000年,市林业局建了小型加工厂一个(10多吨),但由于茶园未管理,没有加工,2005年将500亩茶园出租给水城县茶叶公司。县林业局与杨梅林场合作种植的200亩茶园(茶园未管理,无效益),也出租给县茶叶公司。到目前为止,水城县茶叶公司管理的茶园面积共4000亩。

水城县茶叶公司现有正式职工30人(加工期间需聘用小工40人左右),固定资产550万元,加工厂区面积6000多平方米,生产“春意牌——水城春系列名优茶”。在茶叶生产加工方面,生产、科研设备在省内(部分在国内)都较为领先,自行设计生产了新设备五种、开发绿茶新产品两个,在提高产品质量、环保、节能等三个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年设计加工能力150吨,其中:中高档生产能力70吨,中低档生产能力80吨。2004年生产高档茶叶4000公斤、低档茶叶20000公斤(共24吨),产值255万元,税收18万元。2004年,水城县茶叶公司被列为市级龙头企业进行扶持。

除了以上所述,杨梅片区还有村民自种的地坎茶,折合面积达6632亩,主要用于自制粗茶和卖青茶。另有个体经营户朱国义种植的50亩茶园和年加工能力约20吨的小型加工厂一个。

二、杨梅片区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杨梅片区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种植茶叶,到九十年代末开始发展加工和销售,到现在为止,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产品的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总体上看,杨梅片区的茶叶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茶园管理粗放。受市场销售、管理成本、利益机制、企业运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杨梅片区茶园管理相当粗放,投入严重不足,只建不管、只采不管、少采不养等现象极为普遍,很多茶园处于半荒状态,茶树老化、退化,枝蔓旺长、杂草丛生。企业的茶园管理大多聘请农民除草、施肥、修剪枝,企业和农民的关系仅仅是雇佣关系,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村民栽种的地坎茶,更是谈不上管理,根本就没有投入,有多少采多少。由于管理粗放,茶园的产量很低。该片区12000亩茶园中,低产茶园3000多亩,约占30%。实际采茶约7000亩,平均亩产量约18公斤,仅为贵州省平均亩产量37公斤的一半,与全国平均亩产量55公斤差距更大。

(二)加工能力闲置。水城县茶叶公司年设计加工能力150吨,六盘水津黔科技茶业公司有功能配套齐全的名优茶、炒青茶、烘青茶精致加工机械,年设计加工能力130吨。两个公司合计加工能力达280吨,但实际加工仅40吨左右,只达设计能力的1/7。

(三)企业竞争无序。在杨梅片区这样一个小地方,目前茶叶加工厂就有三家,茶叶加工和茶叶品种五花八门;茶园有私人的、有股份制的、有国有的、有国有与集体合作的,他们之间相互交错混杂,相互争斗、消耗、削弱,茶园管理极为混乱。尤其是私人的茶园,他们以小锅小灶加工和销售茶青给外地茶贩为主,由于外地茶贩要抢时间赶回本地销售,在成品茶和茶青收购价格上都要高出六盘水津黔科技茶业公司和水城县茶叶公司五角至一元,造成了茶青的大量偷采,给两家公司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一到采茶季节,六盘水津黔科技茶业公司和水城县茶叶公司都要雇用大量人员,手持棍棒家什守候茶园。

(四)法人治理不善。六盘水津黔科技茶业公司虽是股份制公司,但公司董事会有名无实,出资人职责没有到位,对公司的运行、监管等缺少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公司实际上充当的是茶叶加工厂的角色,内部管理混乱。几个股东除了天津瑞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想方设法把茶叶产业当成事业来做外,其余更多的是谋求眼前利益、小集体利益甚至个人利益。2004年,股东杨梅林场未经公司董事会同意,就将其在六盘水津黔科技茶业公司的股权转让给水城县茶叶公司。水城县茶叶公司作为水城县政府举办的国有独资企业,其经理由县政府茶叶办公室主任兼任,这种管理体制,使得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不足,不利于企业的做大做强。

(五)市场开拓乏力。由于杨梅片区茶园为小规模、分散经营,茶叶生产、产品、品牌和包装各自为阵,自产自销,难以在市场上形成一个对外拳头品牌。企业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和专门的市场开拓之策,销售手段落后。企业只侧重于本地销售,基本上没有健全的销售网络。水城县茶叶公司80%的茶叶由市、县几大班子订购作为办公茶和礼品茶,仅20%销往天津、青海、内蒙、北京、上海、贵阳等地。六盘水津黔科技茶业公司没有参与市场销售,其成品茶叶由股东按股份比例分配后各自销售。作为六盘水津黔科技茶业公司控股方的天津瑞璋生物科技公司,将分配的成品茶叶在天津销售,市场销路没有打开,反而交了巨额学费。

(六)创新能力较弱。六盘水津黔科技茶业公司和水城县茶叶公司都存在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两个公司均没有茶叶技师、机电技师及植保技术人员,也没有技术依托单位,靠临时聘请茶叶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因此,茶叶加工技术落后,新产品开发、设备更新没有跟上,产品附加值较低,茶叶多为初级新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销往外地的茶叶,大多数被茶叶经销商作为原料,与其他茶叶拼配后出售。

存在的以上问题,实际上各方面都是清楚的,水城县政府、水城县茶叶公司、天津瑞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都在探索解决的办法,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利益的驱使,受到的阻力较大。如果对存在的问题不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用不了多长时间,杨梅片区这片茶园就将走向衰退,造成的损失将无法弥补。

三、杨梅片区茶叶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从发展茶叶的空间来看。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茶叶市场呈现出新的趋势。目前,我国人均年茶叶消费量不到350克,远远低于日本1200克和世界500克的人均消费量。若达到世界人均年消费水平,则国内市场将消费茶叶65万多吨。截止目前,全国茶叶总产量只有72万吨,其中出口就达20万吨。世界绿茶贸易量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因此,茶叶潜在的国际国内市场巨大,说明茶叶走产业化之路,形成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高效益产业的前景和发展空间都是良好和巨大的。

从发展茶叶的潜力来看。杨梅片区是全市高优生态茶树良种茶园基地。建设高优生态茶园,生产对人体无害的有机茶,是新世纪人们饮茶消费的迫切需要。六盘水津黔公司生产加工的“津黔牌——乌蒙春系列天然富硒茶”以其内质好、香气清醇持久、富含天然有机硒而受到消费者好评。1998年获全国星火基金推广项目优秀成果奖;2000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2005年经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定为有机食品,取得了有机食品资质证书。销往外地的茶叶作为原料,与其他茶叶拼配后出售,以及外地茶贩收购茶青运回本地制作高档茶,正说明了杨梅片区茶叶发展的潜力所在。杨梅片区茶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也说明了茶叶发展的潜力很大。

从发展茶叶的效益来看。如果杨梅片区达到全部生产能力300吨(不再扩大基地规模),每吨产值42.5万元,每吨税收3万元,则每年可实现产值12750万元,实现税收900万元。茶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在茶园生产和加工上更显突出。杨梅片区在现有的生产管理水平下,每年的除草施肥就需要8000个工时、修枝4000个工时、茶青采摘60000个工时、加工4800个工时,平均年最低用工76800个工时,一个工时按10元钱支付报酬,每年支付给农民的费用总额就有80多万元,相当于解决200人的长年就业。如果达到300吨的产能,用工量、支付劳务费将增长9倍以上。与种粮相比,农民从事茶叶产业将获利更多。

因此,做大做强杨梅片区茶叶产业,既有条件和可能,也应该按这个目标推进。

四、做大做强杨梅片区茶叶产业的几点建议

第一,调整思路,转变观念。茶叶产业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提高茶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合理调整茶叶产业布局,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核心,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茶叶加工工艺、设备改造,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经营体系,提高茶叶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此,一是企业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不能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小打小闹。而应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对症下药,真正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富裕农民。二是政府要转变服务观念,对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熟视无睹,但也不能包办代替。要从政府办产业转向社会力量办产业,政府引导和社会力量推动相结合。要继续制定优惠政策,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把服务重点从产前、产中服务转到产后信息服务,并注重扶持重点企业,以龙头带动产业的共同发展,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

第二,理顺关系,整合资源。针对杨梅片区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杂、乱、散”的实际,应着眼于做大做强,按照“龙头+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尽快理顺各种关系,整合各种资源。一是要整合龙头企业。应选择一户领军企业,对水城县杨梅片区的茶叶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龙头企业可以是水城茶叶公司,也可以是六盘水津黔科技茶业公司,还可以是其他企业,通过资产并购、产权转让、品牌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将杨梅片区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包括个体经营户)“捏”在一起,尽快实现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壮大和更新升级。在龙头企业的整合过程中,要进行清产核资,搞好资产评估,清理企业的债权债务;要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理顺产权关系;要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管理和运作,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鉴于杨梅片区的特殊情况(市直有关部门参与了生产经营),整合龙头企业建议由市政府出面协调,水城县政府具体操作。二是要整合基地。对杨梅片区的茶园,除农民自种的地坎茶,其余的应全部合为一体,由整合后的龙头企业进行统一经营管理。三是将整合后的茶园分片包干给农民或杨梅林场的职工进行管理。

第三,打造品牌,开拓市场。针对杨梅片区茶叶品牌多、规模小、效益差的实际,应对茶叶品牌开展专题研究,推出1个知名度高、前途好的品牌作为茶叶的首选品牌,申报带“富硒”标志的商标名称,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其在茶叶产业中龙头品牌的作用。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培育专业营销队伍,不断拓展产品销售市场。增强广告促销意识,创新销售模式。大力支持企业到各地设立专卖店和销售窗口,加大名牌产品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营造名牌产品良好的产销环境。支持企业到全国各主要消费市场建立销售窗口,到天津、青海、内蒙、甘肃、北京等传统销区建成自己的代理商机构,并逐步向其它省市扩展。

第四,强化管理,提高产出。优质茶叶原料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基础,抓好茶园建设和管理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环节。将整合后的茶园分片包干给农民或杨梅林场的职工进行管理,主要目的是实现茶园管理的市场化经营,形成利益共同体,并非放任不管。企业应按照农业标准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制定茶园管理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包括种苗选定、栽培、修枝、施肥、病虫害防治、茶青采摘等标准,指导茶园承包人按标准和规程进行管理。龙头企业要规范茶园管理的合同签订和执行,维护承包人的合法权益。要加大对茶园建设的投入,为有困难的承包人垫支部分种苗、肥料、药物等费用,提供小额贷款担保,与承包人建立稳定长期的利益联结机制。应实行保护价收购,按质论价,充分调动承包人的积极性。加强对承包人的生产、管理、采摘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园产出。

第五,开发新品,延长链条。杨梅片区茶叶虽然品牌多,但产品结构单一,中低档茶比例大,市场竞争力不强。应引导企业顺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主攻绿茶、名优茶、特色茶,减少大宗茶生产,有条件时应逐步向饮料茶、袋泡茶、速溶茶市场进军。茶叶企业要加大科技开发力度,不但要开发春茶,也要开发夏茶和秋茶,变一季茶为多季茶,变季节性生产为均衡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除此而外,应加大茶多酚、咖啡碱的开发利用,延长产业链。

第六,完善政策,搞好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为此,一是要加大政府调控力度,制定科学的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推进茶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做好产业导向工作,利用信息渠道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指导。二是要制定和落实好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各级财政要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茶叶产业资金的投入,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老茶园改良、新茶园建设及各种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要建立产业扶持长效机制,有效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强力推进茶叶产业建设步伐。三是要整顿茶叶生产秩序。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严厉打击茶叶生产加工中“掺杂使假”、无证经营行为,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二篇:开展片区教研

“开展片区教研、深化提质行动”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近几年我县教研形式以县级教研和校本教研为主:县级教研关注普遍性的重大宏观的问题,但校本化、具体化不够深入;校本教研近几年有较快发展,但乡镇学校教研的学术水平不高,专业引领不足。基于以上情况,提出“开展片区教研,深化提质行动”,在做好县级教研,深化校本教研的同时,大力发展片区教研,形成县、片、校“一体两翼”三级教研联动机制,即以校本教研为主体,以县级教研为指导,以片区教研为动力。

二、理念框架

我们对片区教研的理解是,以县属学校为龙头,以乡镇学校为基地,以“教学问题”为研究载体,通过对教研“实践”的关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求得教学问题解决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后将关注学校个体教学质量提升逐渐转移到建立一种“合作的发展方式”,从而构建起合作的片区教研文化。

三、预设优势:

1、专业引领强。由县属学校率领,各级名师引领,更好更快促进专业发展。

2、集体智慧多。集中片区优秀教育精华,不断深入课程改革。

3、关注个体大。教师参与空间大,锻炼机会多。

4、活动效率高。活动地域相对集中,便于交流来往。

四、活动宗旨:注重融合,倡导互助,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五、活动原则:

1、考虑地域划分片区;

2、发挥名师辐射引领;

3、城乡结对帮扶偏远;

4、聚焦课堂深化提质。

六、活动形式:

1、巡诊式教研(名师专家巡听、诊断、指导、提升)。

2、专题式教研(筛选课堂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3、递进式教研(研究课程不同学段目标递进性,确切提出教学目标)。

4、比较式教研(选取相同教材,进行不同设计、引领)。

5、竞赛式教研(组织片区课堂评比,论坛比赛等活动)。

七、活动组织:

1、小学划为三大片区:①县民小、鹤溪学区片。 ②一小、东坑学区片。 ③二小、沙湾、英川学区片。

中学为一大片区:民中、城北、沙中、英中、东中。

2、实行片长(县属学校校长、教办主任)负责制,分管领导(县属学校教学副校长、教办普教辅导员)落实制,教研员联络指导制。

3、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

八、活动要求:

1、开好一次校长会。每学期初由片长主持召开片区学校校长座谈会,交流各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思路和经验,商议并制订片区教研工作计划和行事历。

2、开展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每学期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一次所在片区教研活动。

3、组织形式多样支教活动。根据片区乡镇学校的要求,定期派县级以上名师到对方学校开展支教工作。

4、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县属学校安排名师(或优秀中青年教师)与乡镇学校骨干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相互开展教学方法、经验、信息的交流。

第三篇:开展片区教研活动 区域推进课程改革

四川长宁县教育局教研室 金剑秋

长宁县是一个42万人口的盆周山区县,辖20个乡镇,有校点170余个,有在职教师2800余名,有在校学生近60000人。长宁县2004年正式进入新课程改革,至今已进入第三个年头。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全新的浩大工程,作为一个起步较晚的县,一开始就面临诸多问题。例如:认识不深刻,理解不透彻,缺乏对课改理念及课改理论的系统认识;课改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执行课改的能力不强,技能缺乏;课改经费缺乏保障机制,不能按时足额到位;教师接受培训与教学工作矛盾加大;教师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不强……。 近两年来,长宁教研室从抓教师提高,抓课堂优化入手,致力于区域性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片区教研活动,营造了浓郁的课改氛围,行之有效的解决了从师资提高到课堂优化中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打开了长宁课改的局面,取得了显著地成效。

一、 片区教研活动的缘起

过去长宁的教研活动主要包括:参加市级及以上的教研活动;县级组织的教研活动;校级组织的教研活动等。 实际上市级及以上的教研活动是十分有限的。

县级的教研活动的主要问题有:

1、耗时长,工学矛盾突出。长宁所辖的学校中基点校以上的学校有近60所,最远的基点校离县城有60公里,有的村小还要远,且交通不便。若参加一次县级的活动,一部分教师有可能要耽搁2-3天时间(花一天或半天报到;花一天时间参加活动;再花一天或半天回校),边远村小的教师一人一个班,工学矛盾就更突出;

2、由于学校离县城较远,不少学校不能当天来去,又增加了吃住行的成本。

3、县级的教研活动的规模也受到限制。一次活动一个学校(以基点校以上的学校为单位)可能最多能派1-2名教师参加,村小的教师参加县级教研活动的机会就更少。

4、县级教研活动比较适合解决县内普遍的、重大的、比较宏观或中观的问题,往往在校本化、具体化、操作性、针对性等方面涉入不深。

5、鉴于目前县级教研室的工作条件及力量配备状况,县级的教研活动的频度也要受到限制。

校级的教研活动的主要问题有:

1、规模太小,不好组织。有的学校某些学科只有一两个甚至只有一个教师,不少学校将几个学科合成一个教研组。

2、计划性、系统性不强。

3、活动的学术水平不高。

4、缺乏专业引领。鉴于管理幅度过大,县级教研室目前的力量很难保证对每一个学校经常的持续深入的指导。 新课改的实施对教研活动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新课改的实施对教研机构提出了新课题。教师需要通过教研活动来培训提高;符合课改精神的教学行为需要通过教研活动来学习、研究、感悟;课改中的困惑、疑虑、问题需要教研活动来解决;课改中产生的各种经验需要通过教研活动来交流、分享……。然而,县级及以上的教研活动参加不了,校级的教研活动又不好组织或者又水平不高、解决不了问题。有没有一种折衷的办法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呢?近两年来,我们开展的片区教研活动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片区教研活动的优点在于:

1、规模比较适中,便于组织活动,便于有更多的教师参与活动。一个片区6-8个学校(以基点校以上学校为单位,含所辖村小),若以某年级某学科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少则七八人多则四五十人,几乎人人可以参与活动。

2、耗时较短,增加了经常组织教研活动的可能性。片区的学校相隔距离比较近,教师基本可以当天来去,且由于组成学校较少,时间上更容易统一,便于灵活确定教研活动的时间。有的片区上午上课,下午开展教研活动,有的片区利用周末安排教研活动,都很好的解决了工学矛盾。

3、便于梳理出普遍性的问题,又有利于体现不同地域的问题特色。

4、便于帮助指导,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前已述,长宁有近60个基点校以上的学校,县级教研室目前的力量很难保证对每一个学校经常的持续深入的指导,但化成7个片区以后,以片区为单位进行经常的持续深入的指导就成为可能。

二、 片区教研机构的建立

1、们以基点校以上学校为单位,将相邻的学校划为一个片区,全县共划为7个片区,每个片区6-8个学校(含所辖村小),教师400人左右。

2、每个片区组成一个教研联组,并指定一所牵头学校。牵头学校一般为该片区管理和质量等方面有一定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学校。牵头学校为片区教研活动的召集者、牵头人,要负责召集会议确定片区教研活动方案;组织协调片区内教研活动的人员安排、经费筹措、活动安排等各方面事宜。

3、每个片区选聘教研员若干名。兼职教研员在片区骨干教师中产生,采用自荐和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报名,教研室考察筛选,最后由教育局出文确认。片区兼职教研员的待遇以精神待遇为主。片区教研员负责具体组织策划学科教研活动,执行片区教研活动方案。

4、县教研室在每个片区确定一名蹲片教研员。蹲片教研员由教研室教研员担任。蹲片教研员扮演督促者、协助者、指导者、培训者、参与者角色。蹲片教研员将全程参与片区课改及教研活动,并对片区活动的开展情况负责。

为加强片区及全县片区课改指导的力量,县教研室对没有专职教研员的学科也充实了力量。在目前不可能扩大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县教研室仍采用选聘兼职教研员的方式充实力量,选聘方法与片区兼职教研员相同。充实以后,基本保证课改后所开学科每科至少有一名教研员。

三、片区教研活动的开展

1、片区教研活动首先做到按计划进行。

由牵头学校组织片区教研员和片区学校按学期制定出活动计划。片区活动的安排做到“四定”:定主题、定人、定时、定地点。

2、片区教研活动研究的内容以校本问题为主。

首先对片区内普遍的、突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排查、整理、筛选,确定问题系列。在近两年的活动中,涉及较多的问题主要有:师资提高方面的,如理论学习、基础知识培训提高、课标教材解读、具体教学问题的处置方式等;学生学习方面的,如不同学习方式的运用、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问题行为的矫治等;教学管理方面的,如课程的开设、教学六认真的执行、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等。

3、片区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有:

――教学开放周。

每月确定一个开放周,每次开放周在片区内轮流确定一个开放学校。开放周的功能主要是展示、交流、督促。确定的学校在开放周期间要做到:

课堂开放:片区内其它学校的教师可以任意随堂听课,不必事先征求上课教师意见。 资料开放:开放学校的计划、教案、作业本等各种资料都在指定的地方展示出来,外校的教师可以任意翻看、了解学习。

学校环境开放:外校教师可以任意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感受学校的管理氛围、文化氛围。

――课改专题讲座、课改读书活动。

各片区为教师购置了必备的课改书籍,组织教师阅读,定期交流读书心得。

讲座则包括课改理论、课标教材处理、课改具体问题处置等方面的讲座。主讲教师主要为教研室教研员、进修校教师、外聘的有关专家学者、片区内骨干教师等。讲座计划确定以后,主讲教师由蹲片教研员协助落实。

――教学示范课、教学竞赛课、有争议的观摩研讨课。

课改初期,各片区都在课改发达地区聘请了优秀教师或安排当地参加过省市级培训的教师上示范课,给承担课改年级教学任务的教师们提供了生动鲜活的范例,这对于教师们尽快掌握课改课的基本套路、尽快进入课改的角色、形成执行课改的基本技能起了很大的作用。

近两年来,围绕课改的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也是方兴未艾,都来比一比谁的课更能体现课改的特征、更符合课改的要求。通过竞赛,促进了一大批教师关注课改、研究课改、反思课改、探索课改路子、总结课改经验,在教学的比拼中,一大批教师成长起来、成熟起来。05年4月省教科所组织的课改专题调查中,在赛课中名列前茅的竹海中学课改年级的语文教师秦练、数学教师王万琴等受到了调查组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对于一些普遍的、典型的、有争议的问题,则由教研室筛选整理,同时指导片区善于发现问题,由蹲片教研员协助确定主题,组织观摩研讨课,例如:以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学生问题情景的创设问题、校本课程的实施问题、新教材作业练习的设计问题等的解决为主题的观摩研讨课,都为教师提供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契机和启迪。

――教学研讨会、教学经验交流会。

教学研讨会、教学经验交流会一直是片区教研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课改中产生的困惑、思考、经验、教训等都需要通过开会来交流、碰撞,从而使教师在活动中认识得到澄清、思路得到整理、思想得到启迪、自身执行课改要求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为了提高各种研讨交流会的质量,我们为各片区提出了会议应该追求的目标 “三定、五有、五个

一、一个把握”。即:

◆ 安排上做到三定:定期、定人、定主题。

◆ 研究过程追求五有:有准备、有观点、有交锋、有启发、有收获。

◆ 研讨者要求五个一:引用一条理论、表述一个观点、描述一个事实、罗列一组数据、介绍一条相关研究信息(最好有发言提纲)。

◆ 主持者做到随时把握研究的进程:介绍前期研究情况;阐述本次研究主题;引导研究方向(防止跑题);关注预期出现和新出现的观点和措施;总结整理本次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形成的主要观点和措施。

――集体备课和统一的教学检测及其比较、分析。

区域性的策动和实施课改,同时区域性的关注实施的结果,并从中发现课改进程中的问题,找到解决的突破口。

4、以集中视导和蹲片教研员的常规指导相结合对片区教研活动进行指导。

蹲片教研员长期协助组织策划和参与片区活动,本身有利于对活动进行指导,提高活动质量。同时教研室还有计划的组织对片区教研活动的全面视导,更有利于规范片区教研活动。另外,根据片区的需要,由片区直接联系或由蹲片教研员以及教研室协助联系,聘请一些县级以上的专家学者参与片区的教研活动,也十分有助于片区教研活动质量的提高。

5、因地制宜的确定片区教研活动的时间。

教研活动虽然重要,但常常与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冲突,精力、物力、经费、时间都需要兼顾。尤其是时间上的冲突最为突出,特别是村小,一人一班,处理起来很困难。但有的片区采用的上午上课下午开展教研活动、利用周末开展教研活动却很好的解决了工学矛盾,很有借鉴的价值。

四、片区教研活动的问题 片区教研活动作为一种规模比较适中,操作性比较强,参与面比较广,解决问题针对性、实用性比较强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其优点是不言而喻的。但从近两年的操作来看也面临诸多问题。

1、一个片区通过磨合,成为真正的合作研究、共同行动的共同体,离新课程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校际间关注问题及解决问题思路的不一致性也常常出现。

2、活动频度的增加,活动经费也成为一个问题。除参加活动的教师需要费用外,聘请专业指导人员也需要费用。目前我县片区教研活动的费用主要由片区内学校筹集,作为县一级,有经费的规划,但落实到位较困难。

3、活动低质量,专业支持力量、专业引领的不足也将是在较长时间内急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篇:防汛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XXXXXXX有限公司 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

根据市、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我公司在开展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针对夏季汛期高温、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整改,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

根据近期雨水繁多,汛期骤性灾害频发的特点,公司安全部提高了对做好汛期安全隐患排查(自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成立了汛期安全排查治理小组,强化领导,精心部署,制定了《雨季施工防汛应急预案》,并明确了职责,落实了责任,扎实认真的对防汛安全隐患开展了一次拉网式的摸底排查,重点对作业工区汛期施工的临时用电、安全防护、高坡作业、防暑降温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以便及时堵塞漏洞,弥补不足,尽量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

二、突出重点,切实落实

根据汛期施工容易发生中暑、积水、触电的特点,公司主要以以下几方面为切入点: 一是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公司在安排各施工单位施工任务时,要尽量调整作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保证职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确保各施工现场有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药品,适当提供部分防暑饮料。

二是做好电路、电器排查。针对我公司XXXX工程户外用电较多的情况,我公司对电线路、设备的绝缘情况和架设摆放情况进行了排查,保证电线、电缆不接触积水和潮湿地面,并在四周设立警示标志。同时针对夏天施工时出汗较多,人体容易导电的特点,特别强调电工作业时必须保证安全用具齐全有效,上岗必须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

三是做好汛期施工现场防护工作。公司要求每一个工地要根据施工暂设的要求和现场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挖好排水沟,并经常进行检查,确保营地一切设施的安全。同时对西北坝工地现场搭设脚手架、跳板的情况进行了检查,进一步规范了登高作业安全规范,同时采取了一系列防滑措施。

通过本次安全排查活动,使我公司在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均上了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以此次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为契机,深入现场,努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为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XXXXXX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七月

第五篇:开展党建工作情况报告

党的十九大以来,XX把抓党建作为“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干好工作”的有力抓手,坚持抓机关带系统,抓党建促全面,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有力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融共进。

一、抓学习,增强本领促党建

建立促学机制。每月组织安排1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和支部学习,及时学习贯彻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全国“两会”等会议和文件精神,分层分级举办处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班、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班,自上而下建立党建网、微阵地、云平台,XX个党支部普遍建起了党建阵地。

建立督学机制。健全学习计划、学习考勤、学习档案等制度,党组和支部年初制定学习计划,每次学习做到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到位,将党建知识纳入岗位练兵、业务比武、领军人才选拔等工作,强化党员理论武装,集中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

建立学做结合机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督促党员边学边做边改,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台账,梳理任务69项、分解责任11

项,强化问题整改,以学促做,促进干部素质能力整体提升。

二、抓机制,压实责任促党建

“一个格局”提挈。制定“下抓两级、抓深一层”“条主动、块为主”等20多项制度,建立起整体规划、规范建设、党风廉政、量化考核、推动落实“五位一体”的党建制度体系,全面实现“六个打通”,构建起纵合横通强党建格局。

“两个清单”明责。制发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任务163项,细化支部重点工作任务清单6类30项,规范“三会一课”、党费管理、党建示范点创建等工作。

“多轮驱动”督责。建立机关党委委员联系督导支部工作制度,设置16类65项党建工作考核指标,每季度进行1次支部工作督导检查,年底组织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及时通报问题,督促责任落实。

三、抓关键,积极主动促党建

抓好领导。党组成员带头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普遍建立基层党建联系点552个,每半年开展1次督导调研、到基层蹲点1周,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党组每年听取1次机关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报告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汇报,总结经验,查缺补漏;配强机关党委(党总支)、纪委班子,定期研究推进工作。

建好支部。大力开展“组织力提升行动”,加强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和支部工作标准化建设,每年组织1次系统党建工作专项检查,每半年组织1次机关党支部基础资料检查评比,加强机关与基层、与地税、扶贫村、企业特别是非公经济党支部的结对共建,建立党建共建点117个,开展共建活动280多次,互促共进。

抓好党员。在系统设置党员先锋岗1200多个,开展“我是党员我承诺,我是党员我带头”等活动。拓展党建工作家庭阵地,为党员写家6500多封、开展家访2900多次、好家风好家训传承活动900多次,5400多名党员自定合格党员标准,强化了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抓载体,拓展提升促党建

加强“六大体系”建设。探索推进组织、目标、责任、制度、保障、创建项目“六大体系”建设,优化设置715个党支部,把支部设在一线,支部书记由行政负责人担任,深化拓展用好支部工作法、做好教育转化、亮好身份等“十个好”党建活动,推动系统党建工作规范化发展。

搭建比学赶超平台,举办全省XX系统党建工作成果展,吸引了系统内外200家单位、近7000人观展,受到XXX肯定。省局定期编发党建简报90多期,在XX党建网刊发动态信息900多条,拍摄、编印了3部党建宣传片及13本党建专刊,全面展示各地亮点特色做法。

党建品牌层出不穷。各级机关不断在载体和形式上求新,创新开展党员服务超市、“红黄牌”警示、支部评星定级等工作,推动支部晋位升级和党员建功立业,形成了一局一品牌、一局一特色的喜人局面。

以党建带群建,大力开展道德讲堂、志愿服务、文明风尚传播、“中国XX精神”演讲比赛等群团活动,营造了团结奋进的和谐氛围。系统内一大批党组织和党员受到中央和地方党委表彰,1个基层党组织被评为全国先进,是全国XX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党组织。

五、抓统筹,互融共进促党建

坚持党建工作与税收工作互融共进,将XX作为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主战场,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持续加强和改进作风,成立了760多个临时党组织,通过党建工作引领带动,工作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组织收入工作进展有序,细化便民措施5类20项80条,“最多跑一次”改革措施落地有声,党建工作保障了XX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XX工作的成绩也检验了党建工作的成效。

上一篇:偏偏让我遇见你免费读下一篇:偏微分方程的读书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