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日语一课后答案

2022-08-11

第一篇:高级日语一课后答案

商务日语报刊选读_课后答案节选___1-12课

第一课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持续高增长 2. 生物乙醇热 3. 冷静的看法 4. 上涨 5. 通货紧缩 6. 提出措施 7. 对策,措施 8. 明细,详细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利上げ 2. 供給量を拡大する 3. 生産コスト 4. 補助金 5. 生き返る 6. 消費者物価指数 7. 出荷 8. インフレ

四、次の日本語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因中国政府将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长的目标定在 3%,所以现在的增长率已接近这 个目标的 2 倍。

2. 很多市场相关人士通过消费物价上升幅度不断扩大这一事实,预计中国在近期将 再次上调利率。

3. 很显然,即使中国上调了利率,生物乙醇热也不会因此而终止,因传染病而死去 的猪也不会复活。

4. 通过消费物价的详细情况看来看,仅靠单纯的提高利率,不能期望中国的通货膨 胀会在短期内结束。

5. 只是,这样的措施从长远来看,可能有抑制猪肉价格的成效,但不能期望在短期 内收到效果。

6. 其背景是:因原油价格的上涨导致能源价格上升使得生产成本加大,此外还有中 国因为国内消费急剧增长导致大量进口原料矿石和金属。

7. 美国政府 2 日以中国用补助金形式非法保护本国产业为由向联合国提起诉讼。 8. 为防止在四川地震受灾地区的猪肉价格上涨,在 5 月 12 日地震发生后,中国商 务部决定投放 5480 吨国家储备冷冻猪肉。

五、次の中国語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やり方によっては、引越し費用を抑えることもできます。

2. いくらインド IT 大手とはいえ、規模では米系企業に敵うものではない。 3. 植物を原料とする「バイオエタノール」が、ガソリンに混合する代替燃料とし て注目を集めています。

4. インフレを抑制するとともに、安定した高成長の維持に力をいれる。

5. 中国の 7 月の消費者物価指数は 1997 年 2 月以来の高い伸びとなりました。 6. 市場の状況は、3 月からは改善しているものの、危機が収束するにはなお時間 がかかる。

7. 追い出すのもかわいそうな気がします。

第二課 地域全体で取り組みを/レジ袋有料化

一、次の言葉を読んで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超出 2 成 2. 实行收费 3. 回收再利用 4. 公平交易委员会 5. 禁止垄断法 6. 战后初期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 7. 私人包 8. 停止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小売業者 2. 計画を立てる 3. 協定を締結する/結ぶ 4. 定年退職 5. 目に付く 6. 異議を唱える 7. 不安が消える 8. 半減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只是关于塑料袋收费,赞成意见占46%远远超过反对意见的 29%,大家对塑料袋 收费的理解逐步深入。

2. 四月份实施的改正容器包装回收再利用法规定:具有一定规模的零售商有义务汇 报其制定的塑料袋削减目标和行动,塑料袋收费的行动正在展开。

3. 大型超市集团佳世実决定:一月份京都店开始实行塑料袋收费,一个 5 日元。 4. 虽然本县尚未有实行塑料袋收费的店铺,但随着这两家大型超市——虽说只是个 别店开始收费,不远的将来我县也将会实行要用塑料袋就得付费。

5. 虽然很多人认识到提倡节约能源,减尐使用塑料袋,收费是很有效的,但是收费 制之所以进行的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是因为有些零售商担心如果实行收费,顾 実就会跑到不收费的店铺去。

6. 美国玉米的需求 96-97 看样子会很稳定,但是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担心美 国产冬小麦遭受寒冷和洪水的灾害,预计对玉米的需求会突然增加。

7. 为了建立富有效率的回收系统使之顺利地发挥作用,容器包装回收再利用法明确 规定了所有人的作用。

8. 冰岛的经济对进口的依存度很高,人们担心石油价格高企引发通货膨胀。 9. 正如图表 11 所示:预计这种维修更新费用在将来特定时期将会大幅上涨。

10. 通过轮椅舞蹈,希望人们多尐加深一下对残疾人的理解。

五、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初めて株売買をする際にこんなことに注意してほしい。 2. 日本政府はますます強硬路線に傾いているようにみえる。

3. 物価の上昇が相次ぐロシアで、なんとトヨタ自動車はこの 3 月末、ある車種 を値下げに踏み切った。

4. 市街地の被害が尐なかったとはいえ、観光や商業も打撃を受け、本当に大変だ と思う。

5. 知っていながら、知らないふりをしている。

6. 必要の資金は、最初約 5,200 億円の予定が、最終的に 1 兆 550 億円に膨れ上 がった。

7. この会社の株を買おうとしたら、その倒産が起こった。

8. 受付の人に尋ねたところ、そんな名前の社員はいないとのことだった。

第三課 高齢化世界一/尐子化を止めるしかない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消息,音信,信息 2. 支持,保证,根据 3. 无障碍 4. 弯曲,曲线 5. 看护 6. 冲击 7. 养老金 8. 正式职员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福祉 2. 速報 3. 陥る 4. 国勢調査 5. 割合 6. 繰り返し 7. 陰り 8. 白書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老龄化比率从 2000 年上次人口普查起,上升了 3.7 个百分点,可以说其呈现出 的是一条急剧变化的曲线。

2. 前不久发表的 06 年版高龄社会白皮书中指出,如果就这样仸其发展的话,2015 年这一比率将会升至 26%。

3. 这些问题被反复提及,对此必须深刻认识。

4. 但是措施整体带来的冲击力很弱,财源方面的支持也不够。 5. 并没有对社会传递一个缓解尐子化的强烈信息。

6. 内阁府今年秋天将以营造工作育儿两不误的工作环境为题召开专项讨论会,届 时经营者和劳动者都将就这一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7. 如果尐子老龄化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在社会保障方面除非是减尐支出或增加负 担,否则就会陷入停滞不前的僵局。

8. 在厚生劳动省进行的民意调查中,18~34 岁的未婚者中 95%的人回答说想要小 孩,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结婚和生子、育子的渴望与社会现实相背离。

五、次の中国語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緊急地震速報は、平成19年10月1日9時から一般の皆様への提供を開始しま した。

2. 米国では 21 歳未満の酒の購入は禁じられている。 3. 通常、ある製品が在庫不足に陥る理由は 3 つある。 4. 物価が上昇を続けている。

5. 現場は緩い右カーブで、信号機のある見通しの良い交差点です。 6. 吸着したものを分解するため何回も繰り返し使用できる。 7. 夏に入り、全国で食中毒の被害が相次いでいます。

8. このような歴史的背景を持つインターネットが教育の現場に導入されたとき に,どのようなインパクトを持つと考えられているのでしょうか

第四課 知財立国への道陹し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专利厅 2. 堆积如山 3. 竞争对手 4. 著作权 5. 技术力量 6. 律师 7. 脑力劳动 8. 钻石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知恵 2. 後ろ向き 3. 画期的 4. 特許権 5. 模倣品 6. 見务り 7. 知的 8. 特許を出願する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首先想称赞一下企业、大学的研究者以及民间发明家。

2. 在申请专利的发明中,经过审查取得专利权的一年只有 11 万件。

3. 这在当时是一种划时代的尝试:将报纸上的内容每天在网页上更新,并向读者免

费提供。

4. 一些日本企业的相关人员十分愤怒:“中国企业专利部的工作就是偷看日本专利 厅的主页,将公开的专利情报弄到手”。

5. 因而,日本企业虽然花掉了比其他国家更多的研究经费,申请了更多的专利,但 是却停留于提高不了利润的“发明贫乏”状态。

6. 希望今后努力想办法将得来不易的宝贵的知识产权变成效益。

7. NHK,三菱电机公开了共同研发的防止盗版摄影用的“电子透”技术,这项技术 主要用来防止从电影院的屏幕上非法录像而制成的盗版软件的外流。

8. 特许厅决定在 19 日之前,对专利与商标的权利的使用费以及更新费下调一定幅 度。

五、次の中国語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21世紀の日本は、頭脳や技術力で食べていけるのだろうか。 2. 国内だけで特許を出願し、海外での出願を怠る日本企業も依然多い 3. 实際の審査には 1 件当たり半日から 1 日しか時間はかからない。 4. 音楽や映画、アニメなどの著作権も課題が山積だ。

5. 日本の特許制度は、出願者以外が同様の技術を研究開発する重複を避けるため、 出願から 18 カ月が経過した時点で特許内容の公開を義務づけている。 6. 2001 年の世界の主な国々における国民一人当たりのトマトの年間消費量はど れぐらいですか。

7. どんなに高ろうと、どうしても手に入れたいんだ。 8. 知的財産立国に向けての法律や制度の整備は進んできた。

第五課 輸入米輸出 日本の在庫が食料不足を補う

、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同意,达成协议 2. 讨论,探讨 3. 色调,倾向 4. 出口限制 5. 保护 6. 使具有义务 7. 适合,适宜 8. 局势,情况,事态 9. 动向,趋势,变迁 10. 对应,调和,适应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食料不足 2. 援助 3. 国際情勢 4. ケース 5. 深刻

6. 価格高騰 7. 供給 8. 阻む 9. 在庫 10. 措置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在世界性的食物缺乏以及粮价爆涨情况下,因为大米过剩而苦恼的日本,好像要 将从国外大量进口并保存的大米再向国外出口。

2. 接受这一提议,政府讨论首先向大米严重不足的菲律宾提供 20 万吨。 3. 日本为了保护国内农户的利益,对大米征收前所未有的 778%高关税,阻止国外 大米的进口。

4. 在亚洲和中南美洲有些国家人们因为买不到米而发生了**。

5. 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印度这些需求不断增长的国家,自然会产生粮食不足现 象将持续的看法。

6. 为了协商应对世界性的粮食不足和粮食价格高涨而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由世界 粮油组织主办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结束了。

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在发布会上说“如果粮食价格高涨、原油 价格在现在的水平上高位运行,那么一些国家在应对粮食不足的同时稳定经济是 不可能的。”同时他还指出这些国家需要恰当的政策和国际社会的援助。

8. 亚洲主食—大米的价格暴涨了 1 倍,农户普遍惜售,再加上禁止出口的政策,世 界大米市场的交易量减尐了 1/3。

五、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日本は WTO のルールの変更に向け、本格的に交渉に入るべきである。 2. 昨年秋までの 13 年間に、日本は合計 832 万トンの外国米を輸入した。 3. 日本のコメ輸入は、国際情勢に適合していない。

4. 今、食糧の世界的な価格高騰が起こっており、とくに食料不足に悩む途上国で は問題が深刻だ。

5. 中国の食糧価格の安定を図る一連の措置は、国際社会の高い評価を得ている。 6. 今回の交渉がまとまることによって、日本農業にとってどのようなメリットが あるのか教えて頂きたい。

第六課 食料自給率アップを急げーー小麦価格の高騰

一、次の言葉を読んで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主要原因 2. 桶装方便面 3. 生物燃料 4. 提高,上升 5. 包装袋,塑料袋6. 售价 7. 追加,添加 8. 激活,提高活力 9. 确保食物稳定 10. 不可缺尐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地球温暖化 2. 発展途上国 3. 高値 4. 試算 5. 耕作放棄地 6. 五分の三 7. 助成金 8. 輸入に頼る 9. 食糧危機 10. 新興国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随着小麦价格的暴涨,面包、面食及桶装方便面的等的价格今后也会一一上涨。 2. 此次价格暴涨主要原因是:小麦生产的主要国家澳大利亚因为干旱引起小麦减 产。

3. 在大约四十年的时间里,一方面大米的消费量减尐了五分之二,另一方面原材料 主要依靠进口的色拉油等植物油消费量增加了二倍。

4. 现在,单纯依靠国产,即使日本传统饮食业也很难维持。

5. 这个时期小麦价格的暴涨可视为向粮食进口大国——日本所敲响的警钟。 6. 要提高自给率,必须提高国内农业的活力,此外还需要让消费者重新认识饮食生 活,促进他们对粮食危机和大米饮食的理解等。

7. 从你输入的年龄及月工资可以估算出退休互助年金的大体数目。 8. 地球变暖导致的最大的问题是用水不足及食物缺乏。

9. 石油危机之后,资源缺乏的日本积极为了能源的供应稳定,积极推进能源材料的 多样化。

10. 在世界经济持续好转的形势下,亚州新兴国家与其他地区相比保持了高速增长。

五、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検討中の五百億ドルはこれに上乗せするものです。 2. 人間の活動に伴って発生するゴミは多くなってきた。 3. 日本自動車企業が相次いで新車発表会を開いている。 4. 日本は現在もエネルギー資源の 96%を輸入に頼っています。 5. 注意せねばならないのは平均株価は 290 円を割り込んだ。 6. タクシー運転者の年収、10 年ぶりに 10%増加した。 7. 台風 15 号は明日の夕方四国地方に上陸すると予想される。

8. 海外市場に順調に進出するために製造力に加えて,技術力などの強化が急務に なってきた。

第七課 『プロ意識』こそ人材育成の基本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启发,暗示 2. 修业,学习 3. 25 年 4. 手把手教,认真教导 5. 业余 6. 装腔作势 7. 精神作用 8. 空腹,饥饿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グローバル化 2. 浮き沈み 3. 育成 4. ロジック 5. 生半可な知識 6. 招く 7. ライバル 8. 忍耐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在盛衰起伏的法国料理店中,始终走在最前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之所以能 保持前列,可能是因为比别人拥有更多的强烈的专业意识。

2. 所谓的专业精神是什么,我的观点是:“如果领取薪酬就是专业人员。很专业地 去工作也是理所当然”。

3.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即:“要是凭此工作领取薪酬的话就就是专业人员。应该专 业地去工作,如果做不到就辞职”。

4. 无论在哪个领域,凭工作领取薪酬都是不容易的。如果马马虎虎,不专业的话是 做不好工作的。

5. 日本人在真正的专业领域之所以不能成功,究其理由我认为就是,在根本上存在 “假装专业”的意识。

6. 在培养人才上老师所能做到的并不多,关键的问题是其本人的内心思想能够发生 多尐改变。

7. 现在也有大约 100~400 的人来参加放映会,年龄层不一。 8. 对他来说,那一瞬间是他在变幻莫测的政治生涯中的顶峰。

五、次の中国語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僕は料理人を育成する料理学校には講師としてよく招かれる。

2. ライバルとの競争を勝ち抜くためには、自分自身のプロ意識を高めるしかない。 3. たとえば僕の大好きなサッカーでも、本当に成功した日本人プレーヤーは数え るほどだ。

4. アンケートの結果を踏まえて、検討した。

5. 現金が一万円しかないので、カードを使うしかない。

6. お実様がご指定された URL(アドレス)は、存在しません。お手数ですがURL をご確認のうえ、再度ご入力していただけますよう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第八課 環境より販売増優先の結果か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社会地位,身份 2. 受到评价,遭到评价 3. 成长的证据(象征)

4. 有魅力,有吸引力 5. 推迟,推后 6. 左右市场,统治市场害车 8. 诀窍,技巧 9. 经合组织 10. 相称,相对应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見栄え 2. 市場を支配する 3. 急ブレーキ 4. 経済復興 5. 無視 6. 印象を受ける7. 目立つ 8. 見合う 9. エネルギー 10. 長期低迷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如果这是事实,可以认为急速增长的富裕阶层不是喜欢小型车,而是更喜爱排气 量大的大型车。

2. 因为国土广阔,所以在美国没有车就没法生活,当时大型车(的出现)扩大了(人 们)生活的范围。

3. 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以社会地位→行驶性能外观→耗油量→减尐 CO2 的排放的 顺序发生改变,并且积累了与此相对应的高水平的技术。

4. 中国的汽车产业刚刚进入重组整合阶段,如何把从外资那里学到的技术变成自身 的优势,在这方面还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

5. 在发展中国家,有时过度追求优先发展经济而常常使环境保护工作滞后。 6. 8 家主要汽车厂家 28 日发表的 2 月份国内汽车销售量显示:由于汽油价格暴涨等 等因素,销售市场低迷,丰田汽车,日产汽车、铃木汽车等 5 家公司销量均低于 去年的同期水平。

7. 北京 1998 年秋天遭受严重的大气污染,其主要原因就是汽车尾气排放。 8. 在对汽油价格所做的民意调查显示:如果超过现有的价格水平就考虑转让汽车的 人数达到了 49%。

五、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无公 7.

1. 中国の場合は米国タイプか日欧タイプかと考えると、現在は米国に似た動きが 目立つ。

2. 自動車の発展段階は、その国の経済力をかなり正確に反映している。 3. 大都市の大気汚染は、誰が見ても否定できないところに来ている。

4. それに比べると、中国市場の流れは尐なくとも 10 年以上は遅れている、と考 えざるを得ない。

5. 現在、中国の自動車保有台数はおよそ 3800 万台以上となっています。 6. 近年のアジアの都市における大気汚染の主要因の一つは、自動車の保有台数の 増加であるという指摘があります。 のが特徴だ。

第九課

対日食品輸出の停止広がる 中国、検査強化が影響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北京奥运会 2. 检疫局 3. 日本贸易振兴机会 4. 正在探索 5. 拒绝检查 6. 同期比 7. 停止 8. 恐怕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メーカー 2. 日系企業 3. 輸入量 4. システム 5. 警鐘を鳴らす 6. アメリカ向けの販売 7. 輸出停止に伴う 8. 現地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因中国产饺子中毒事件的影响,停止对日出口食品在中国呈现扩大化的态势。 2. 三月上旬山东省检疫局发表了加强食品出口的检查直至十月底的方针,(日本贸 易振兴机会青岛事务所)担心“食品出口的停止会长期化”。

3. 只是某水产生产厂家透露:“检疫局来电话说请不要要求出口检查”。

4. 当地的日资出口厂家中有人认为:“可能当局面临北京奥运会,对食品的安全比 较敏感,想暂时控制一下出口”。

5. 随着出口的停止,日本贸易振兴机会青岛事务所指出:“我们担心一部分日资企 业会发生运转资金不足而退出中国市场”,对支撑日本饮食生活的在华食品生产 系统面临危机敲响了警钟。

6. 今后,预计人民币会继续升值,贸易顺差趋势不会改变。

7. 对以前的中国贸易的印象就是以为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为主。

8. 要生产出在国外有竞争力的汽车,光组建组装工厂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技术熟 练的工人以及必须在汽车厂家周围集中主要配件的供应商。

9. 即使是 2005 年超过服装成为出口数量最多的产品——电脑及电脑配件,其另一 面是导致半导体元件和液晶显示屏的大量进口。

10. 中国拉动世界贸易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同美国的贸易赤字日益扩大, 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将持续恶化。

五、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経済産業省の役割を子ども向けに分かりやすく解説したいです。

2. 2004 年第 3 四半期の食品の販売額は累計で昨年同期比 16.2%の増となった。 3. 日本経済は全体として深刻な労働力不足に直面するおそれがある。 4. 結婚を控えているので、安定した企業へ転職したい。 5. この国の経済は悪化しつつある。

6. 東京株式市場の動きを見逃さないでほしい。

第十課 現地化遅れている日本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落后,滞后 2. 市场占有率 3. 母公司 4. 交易比率5. 外包 6. 纳入旗下 7. 集中,作为焦点 8. 经理,管理者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東アジア 2. 欧米企業 3. ミクロデータ 4. プロジェクト 5. 人事管理 6. インタビュー調査を行うシ 7. シェア 8. 最高経営責仸者(CEO)

四、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東アジアに進出する日本企業は、いわゆる「現地化」に関して欧米企業に後れ をとっている。

2. 日本企業の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戦略は国際的にはどのように評価できるのか。 3. この取扱説明書をよく読んだ上で、ご使用ください。

4. 東アジアに展開する日米企業を比較したところ、販売先の比率にほとんど差は なかった。

5. 中国企業の海外資源会社の買収が増えている。

6. 中国政府は衣料品など繊維製品の輸出抑制策緩和を発表した。

7. 中国インターネット情報センター(CNNIC)は 24 日、6 月末時点の中国国内 のネット利用者が 1 年前に比べ、56.2%増の 2 億 5300 万人となり、米国を抜 いて世界 1 位になったと発表した。

8. それによって生じたスクラップの多くがアジアへ輸出されていることも統計 から裏付けられる。

五、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与欧美国家相比,收益率相形见绌也是这个原因,特别在采购及人事等方面,日 本企业需要重新构建战略。

2. 项目的一个重要支柱就在于企业如何执行销售和采购战略。

3. 运用进入中国市场的各国与汽车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日本汽车厂商主要从 日资零部件厂商哪里采购,而从中国当地及其他国家的采购很尐。 4.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四天创下最高价。

5. 联合国贸易开发会议(UNCTAD)6 日,在 2008 年版的信息经济报告中发表了 发达国家的手机普及率 08 年也超过 1 人 1 台的预测。

6. 美国微软公司(MS)2 月 1 日向美国雅虎提出了收购的建议。 7. 数码相机的世界市场 2007 年突破 1 亿台,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8. 中国石油业的大公司——中国石油化工公司(Sinopec),以开始研究收购以俄罗 斯地区的事务为中心的英石油公司 Imperial·Energy。

第十一課 温暖化防止 背水の陣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背水之战 2. 整块岩石;(团结得)坚如磐石 3. 发展中国家 4. 节省能源 5. 上限 6. 基金,资金7. 市场的兴旺 8. 商业机会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三分の一 2. 温室効果 3. 仲介 4. 経済成長に伴う 5. 団結を阻む 6. 計画を立てる 7. 削減目標を達成する 8. 背水の陣を臨む

四、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超过

1. 宮沢賢治作「グスコーブドリの伝記」は、二酸化炭素による温室効果の知識を 下敶きにした童話として知られる。

2. さすがの賢治も、ここまでは想像しなかっただろう。

3. 環境問題として、温暖化防止の取り組みは世界に広がりつつあるが、各国は一 枚岩ではない。

4. 05 年は逆に 90 年比 7.8%増と目標は遠ざかってしまった。 5. 2007 年のネット広告費、雑誌広告を上回る。

6. 北京五輪の開会式が開かれた 8 日に、北京市内の登記所に婚姻届を出したカッ プルは約 1 万 5500 組に達した。

7. 人民元の対ドルレートの下落傾向が続いている。

8. 2001 年に北京での五輪開催が決まってからの 7 年間で、煙を出す工場は北京 市内からほとんど姿を消した。

五、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在海外度暑假的出国潮在 9 日迎来了顶峰,出国的家庭和情侣等挤满了成田机场 的候机大厅。

2. 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在全世界销售业务用的超小型个人电脑。

3. 对福田康夫首相执笔的头版报道的评价里「满足」占 25.9%,比上次增加了 4.8 个百分点。

4. 美国产牛肉问题引发了从 5 月上旬开始的韩国的反政府示威。 5. 日朝双方继续对话,希望能得到积极的成果。

6. 7 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于去年同月相比上升了 6.3%,增长率比 6 月下降 了 0.8 个百分比。

第十二課 家計と企業両輪に配慮を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桶;石油桶 2. 住宅ローン 3. 物价狂涨 4. 中小企业 5. 交易的最高价 6. 春斗 7. 延期偿还 8. 加速,加快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高止まり 2. 卸価格 3. 先物相場 4. 便乗値上げ 5. 人件費

6. 石油ショック 7. 否めない 8. 資金繰り 9. 小売価格 10. リットル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面临年前年后回老家探亲及冬天取暖季节的到来,很多消费者感到日子难过吧。 2. 纽约原油期货市场十一月下旬原油价格达到了 1 桶 99 美元关口,按照这种上涨 势头,即将突破 1 桶 100 美元大关。

3. 据民间信用调查公司的调查,在县内破产的企业中,因以原油为首的原材料价格 上涨及利息增加致使资金周转恶化而陷入破产的企业比较突出。

4. 于一九七三年的第一次石油相比,现在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发生因 趁机涨价导致的“疯狂物价”的可能性很小。

5. 企业在无法实现适当转嫁的情况下业绩低迷,加之员工工资的增加和个人消费的 不振等一系列负面因素给经济各个方面带来很大影响。

6. 只有兼顾家庭和企业这两个方面,使之相辅相成才能使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7. 为了削减这种手续费用,要求使援助手续协调化、合理化的呼声很高。 8. 最近从这个国家的鳗鱼及鳗鱼制品中,检测出被认为会致癌的成分。

五、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 大学は出たものの、就職難で仕事が見つからない。

2. アジア諸国は、互いに助け合うべきであり、争い合うべきではない。 3. 品質は抜群で、安心してもらいたい。

4. 原油、ガソリンの値段が最高値を更新し、他の商品相場の上昇に拍車を掛けた。 5. 自分でやってこそはじめてその難しさがわかる。 6. 景気は秋あたりには回復に向かうだろうという。

7. 環境問題をはじめ、地球にはさまざまな解決すべき難題がある。 8. 人事異動を控えて、彼は緊張の色が隠せない。

第二篇:人力资源课后习题答案一

第一章

1. 对照西方工业化国家现代管理演进的过程,你认为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是否也会遵循同一规律?为什么?

(1)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不会再把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现代管理演进的过程再走一遍,一方面由我国的具体的国情的决定的,我国的企业管理演进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由当今经济的发展的阶段决定的。正如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不会经过如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一样一个道理。

(2)西方国家现代管理的演进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结合中国的国情,加以应用。

(3)管理的发展规律是有共性的,同样适用用于中国的企业,中国企业应当抓住管理的发展规律,发现和发展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和模式。

2. 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症结在哪里?出路在何方?学完本章,对你有什么启迪?

(1)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症结不在于具体的部门设置,不在于具体的管理体制,不在于具体的管理方法,不在于对于管理理念的理解,不在于员工的能力,这些我们都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解决。

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观念问题,二是执行问题。这两个方面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症结。观念问题并不是代表你知道这个观念,而是这个观念能否成为你的习惯,成为中国企业的习惯。执行的问题并不是代表你不具备这个能力,相反你恰恰具备这种能力,但是你没有去执行。中国的很多企业配备了相应的适合的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上出了问题。

(2)关于路在何方,主要是解决观念和执行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要齐头并进,在观念的指导下推进执行,在执行的磨练下培养观念。执行的关键在于要注意细节,观念的关键不在于灌输而在于引导。

第三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p10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p17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p19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或没有明确O2的状态)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或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或水在常温下是液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

9.1.42 g, 操作步骤

(1)计算所需硫酸钠的质量,m(硫酸钠)=0.2mol/L×0.05L×142g/mol=0.56g (2)称量

(3)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4)转移至50ml容量瓶,并洗涤小烧杯2次~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第二章第一节 p29 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树状分类法略 5.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主要特征 举例

浊液

>100 nm

不稳定,不均一

泥浆水

溶液

<1 nm

稳定,均一

饱和NaCl溶液

胶体

1~100 nm

较稳定,均一

豆浆

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p33 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

阴离子

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 9.(1) SO42-+Ba2+=BaSO4

(2) 2Al+3Hg2+=3Hg+2Al3+

(3) CO32-+2H+=H2O+CO2

(4) 不反应。 10.(1)可溶铜盐+强碱=可溶盐+Cu(OH)2

(2)强酸+强碱=可溶盐+H2O (3) 强酸+CaCO3=可溶钙盐+H2O+CO2

(4) 强酸+可溶盐=可溶盐+H2O+CO2 (5) 可溶铜盐+Fe=可溶铁盐+Cu 11.金属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流。

金属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第二章第三节 p38 1.电子氧化还原失去氧化还原得到还原氧化

2. O2 KClO3 KMnO4 HNO3 H2O2 Fe3+等

H2 C CO 金属单质等 3.氧化

S+O2=点燃=SO2

还原 4.C 5.D 6.C 7.C B 8.B C 9.(1)还原剂 H2 氧化剂 O2 转移电子

4e- (2)还原剂 P 氧化剂 O2 转移电子

20e- (3)KCl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电子

12e- (4)还原剂 H2 氧化剂 WO3 转移电子

6e-

10.略

第二章复习题

p42 1.(1)A组CO2 ;B组非金属单质或气体等; C 组 O2 ; D组酸或强电解质等 (2) 2Cu+O2+H2O+CO2=Cu2(OH)2CO3 转移4e- 2.还原性

3. C;S和KNO3 4.A 5.C 6.D 7.B 8.C 9.A 10.B 11.稀硫酸

H++OH-=H2O

CO32-+2H+=H2O+CO2↓

2H++SO42-+2OH-+Ba2+=2H2O+BaSO4

12.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氯化钙和碳酸钾,可能含有硝酸钡。

Ca2++CO32-=CaCO3↓

CaCO3+2H+=Ca2++H2O+CO2

Ag++Cl-=AgCl 若还有硝酸钡,则还有下列反应:

Ba2++CO32-=BaCO3↓

BaCO3+2H+=Ba2++H2O+CO2 ↓ 第三章第一节 p53 1.实验室中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这是由于钠很容易与空气或水反应。而钠密度大于煤油,沉入煤油底部,煤油将空气隔绝,使金属钠不和空气接触。 4Na+O2=2Na2O(白色固体)

2Na+O2=加热=Na2O2(淡黄色固体) 2Na+2H2O=2Na++2OH-+H2

2.B

3.B

4.D

5.D

6.A 7.(1) 3Fe+4H2O(g)=高温=Fe3O4+4H2

(2) 2Al+6H+=2Al3++3H2

(3) 2Al+2OH-+2H2O=2AlO2-+3H2

(4) Zn+Cu2+=Zn2++Cu 8.6.72L (0.3mol) 9.Al放出的氢气多。 第三章第二节

p62 1.2Na2O2+2H2O= 4NaOH+O2 转移2e-

2Na2O2+2CO2=2Na2CO3+O2 转移2e-

2.酸强碱两性两性

3.白色沉淀沉淀不消失生成白色沉淀沉淀逐渐消失 4.D 5.B 6.B 7.C 8.D 9.D

10.2Fe3++Cu=2Fe2++Cu2+ 转移2e-

11.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转移4e-

12.Na2CO3

21.2g

0.2 mol 第三章第三节 p68 10.55%

21×103 t 第三章复习题 p70 1.B 2.C 3.D 4.D 5.A 6.C 7.2Cu+O2=加热=2CuO CuO+H2SO4==CuSO4+H2O CuSO4+2NaOH==Na2SO4+Cu(OH)2 Cu(OH)2=加热=CuO+H2O CuSO4+Fe==FeSO4+Cu 8.一开始时浓烧碱溶液吸收CO2,使罐内气压降低,易拉罐变瘪;过一会,铝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使罐内气压变大,变瘪的易拉罐又鼓起来。

2OH-+CO2=CO32-+H2O

CO32-+H2O+CO2=2HCO3-

2Al+2OH-+2H2O=2AlO2-+3H2

9.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Na2CO3+Ca(OH)2=CaCO3

+2NaOH 10.取样于两支小试管中。用一洁净的铁丝蘸取少量溶液,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出现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在其中一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烧碱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继而沉淀逐渐消失,说明原溶液中含有Al3+;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盐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11.53%

1:1 Mg + 2H+ == Mg2+ + H2↑ x-----------------------------x 2Al + 6H+ == 2Al3+ + 3H2↑ y---------------------------2y/3 24x+27y=5.1 x+2y/3=5.6/22.4 解得x和y (1)铝的质量分数=27y/5.1*100%= (2)铝和镁的物质的量比为y:x 第四章第一节(P80课后习题) 1.(1)⑧⑩(2)④⑤⑥⑦⑨(3)①②③④ 2. 材料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玻璃

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 稳定。其实能与HF、NaOH溶液反应。

陶瓷

不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

稳定。跟玻璃一样,与HF、NaOH溶液反应。

3.Na2SiO3 + H2SO4 + H2O = H4SiO4↓+Na2SO4 H4SiO4 = H2SiO3 + H2O (注:从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实都是原硅酸H4SiO4,书上为了简便,就把它写成了硅酸) 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与SiO2的反应太慢,故并不选D。)

5.玻璃、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SiO2,熔融烧碱时有:SiO2+2NaOH=Na2SiO3+H2O反应发生,对坩埚造成腐蚀。 6.河沙主要成分是石英,其化学成分为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非常坚硬,可以做磨料。 7.SiO2+2NaOH=Na2SiO3+H2O、Na2CO3+SiO2 高温 Na2SiO3+CO2↑(注:其实水玻璃是指Na2SiO3的水溶液,并非Na2SiO3本身,Na2SiO3叫“泡花碱”。) 8.半导体。用于二极管、三极管及集成电路(IC)生产。 9.(1)还原剂(2)化合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剂

(3)SiO2 (沙滩物质)—— Si(粗)—— Si(纯)——集成电路产品如电脑(用户) 10.(1)同: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异:电子层数不同。二者为同主族元素。

(2)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非常相似,二者的硬度都很大,熔点都很高。但碳元素的另一单质石墨由于结构的关系,却很软。

(3)CO

2、SiO2由于结构关系,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CO2常温下为气体,而SiO2为非常坚硬的固体。但二者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如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被C还原等。 11.(1)n(Na2O):n(CaO):n(SiO2)=::=1:1:6 化学式为:Na2O·CaO·6SiO2

(2)纯碱:72 t 石灰石:81 t 石英:246 t

12.略 第四章第二节(P87课后习题)

1.氯气溶于水后,部分与水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不稳定,易分解产生新生态的氧,具有强氧化性,故可以氧化有机色素(漂白)及把细菌、病毒杀死。 2.

实验现象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滴入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l2+H2O=HCl+HClO,Cl-+Ag+=AgCl↓

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先变红后褪色

盐酸使石蕊变红,次氯酸漂白

滴入红墨水

褪色

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3.略

4.D

5.C

6.B

7.C 8.漂白粉与漂粉精的化学成分都是次氯酸钙与氯化钙的混合物(其实,“漂粉精”只是商人为了多赚钱给漂白粉起的新名字,并无其它含义)。它们是固体,比较便于保存和运输。而氯水是液体,不便于保存运输。

9.因为一旦发生上述反应,产生出HClO,它不稳定易分解造成漂白粉失效。故购买时应该注重看商品外包装是否破损,若破损则不要购买。保存也是一样要注意密封。 10.防止过多的接触氯气,若必须大量制备和使用,最好在通风橱里进行实验。 11.(1)这样可以尽快逃离氯气扩散区。

(2)吸收Cl2:Cl2+2OH- = Cl-+ClO-+H2O ,减轻其污染。 12.(1)Cl2+2Br- = Br2+2Cl-

Cl2+2I- = I2 + 2Cl- (2)Br2+2I- = I2+2Br- 13.(1)可仔细观察外形,氯化钠晶体呈立方体透明,而纯碱呈不透明粉末状;(2)纯碱溶液有滑腻感,而食盐水无滑腻感;(3)分别取少量加食醋,有气泡产生的为纯碱;(4)取极少量尝一下,食盐咸而纯碱涩;(5)用石灰水鉴别„ 14.(1)1.43 g (2)要考虑导管、烧瓶内会残留大量Cl2。故必须多取反应物(这就是理论与实际的不同之处)。 15.略

第四章第三节(P95课后习题)

1.CaO+SO2 = CaSO3 2CaSO3+O2+4H2O = 2CaSO4·2H2O 2.(1)高温下促使N

2、O2化合,另一可能原因是汽车汽缸内用于点燃汽油蒸气的电火花促使N

2、O2放电反应。(2)2NO+2CO 催化剂 CO2+N2 (3)①② 3.A

4.C

5.C

6.D

7.D

8.C 9.(1) 2SO2+O22SO3 (2)Cl2+2NaOH=NaCl+NaClO+H2O (3)3NO2+H2O=2HNO3+NO 10.(1)1280 kg= 1.28 t

(2)448 m3

(3)720 t

11.略 第四章第四节(P103课后习题) 1.(1)酸性(酸的氧化性)(2)吸水性(3)脱水性(4)强氧化性(5)强氧化性 2.B 3.C 4.B 5.AB(但要明确,这二者的红色是不同的)

6.A 7.C 8.D 9.可以分别先加铜片微热,溶液变蓝色且有少量气泡逸出的为稀硝酸。另两份溶液里直接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稀硫酸。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Ba2++SO42- = BaSO4↓ 10.请与你的同学讨论解决。

11.干燥剂有酸性、中性、碱性之分,也有氧化性、非氧化性之分,还有液态、固态之分。要根据被干燥物质的性质与干燥剂的性质,以二者不发生化学反应、不溶解为原则选择。 SO2——可用浓硫酸干燥,但不能用碱石灰;

NO——可选用无CaCl2干燥。注意!不能用浓硫酸,因浓硫酸能与NO化合。也不宜用碱石灰。

NH3——可用碱石灰,或生石灰。不能用浓硫酸,也不能用无水氯化钙。CaCl2+8NH3=CaCl2·8NH3(类似于结晶水合物)。 12.(1)1.0 mol·L-1 0.5 mol·L-1 (2)1.0 mol·L-1

1.0 mol·L-1

1.5 mol·L-1 (3)1.5 mol·L-1(实际上等于溶液里SO42-的浓度) 13.略

第四章复习题(P107)

1.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MnO2

HCl

KMnO4

2.(1)N2 N2不活泼,不易与金属及氧气反应 (2)NH3

NH3易液化且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3)NH3

NH3+H+ = NH4+

(4)铵盐

NH4++OH- △

NH3↑+H2O 3.(1)2NaCl + 2H2O 电解 2NaOH + H2↑+Cl2↑

(2)H2+Cl2 点燃 2HCl(溶解于水得盐酸)

Cl2+2NaOH = NaCl+NaClO(漂白液、消毒液) 4.C

5.B

6.D

7.D

8.B

9.D 10.可能产生白烟

NH3+HCl=NH4Cl(离子化合物,常温下为固体小颗粒,呈烟状)

11.N2+O2放电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硝酸降落后与土壤作用形成硝酸盐肥料,“发庄稼”。

12.煤中的硫元素燃烧时形成SO2排放,在空气中飘尘表面(飘尘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被氧气氧化为SO3,SO3+H2O=H2SO4 。形成硫酸型酸雨。 S+O2==SO2 SO2+H2O=H2SO3 2H2SO3+O2=H2SO4 13.此题中只设计实验分别证明白色晶体中含有NH4+、SO42-即可。(但其实这样做的不准确的,因为可能还含有别的杂质,严格应该定量确认一定质量晶体中NH4+与SO42-的质量和为晶体总质量才可以。具体设计略。) 14.(1)6.0 g (2)2.2 mol·L-1

15.2Cu+O2=2CuO

2CuO+2SO2+O2=2CuSO4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学思之窗】 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商王。

本课测评: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特点是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特点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学习延伸】(略)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思之窗】:原因: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反映了: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事无巨细,皇帝独裁;③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此问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本课测评: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的,受封的诸侯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

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学习延伸:原因:①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有变化。

看法:①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长城的修建对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经济和文化,有积极的作用。②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③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长城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④修建长城给当时的人民确实造成沉重的徭役和苦难,这也是文明演进所付出的代价。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思之窗】:说明两个问题:①北宋从宋真宗开始,相权逐步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不仅想维护相权,也是从有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的。②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的消长,总体上虽然朝着强化皇权的方向演变,但其间也有相权强化的时候,并非简单的直线发展。

本课测评:①汉武帝重用宠信的近臣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政,使决策国家政务的实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②隋唐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时三省长官相互制衡,集体行使相权。这样,就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③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掌军权)、三司使(掌财权)分割宰相(中书门下长官)权力,使皇帝得以总揽大权。④元朝设中书省总揽政务,其长官中书令实为宰相,例由太子兼任,实际政务委以左右丞相等。但元朝后期相权大增,有时甚至威胁皇权。 综上所述,从汉至元,通过削弱相权使皇权不断加强。

学习延伸:①特点:中央集权,即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控制地方。②利:在防止地方割据势力上很成功。弊:过度限制地方权力,层层严加控制,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是北宋后来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此问答案学生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应鼓励。)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思之窗】:同意。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决断权在皇帝),一是总领最高行政权。因此,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执行,一方面起到辅佐皇帝治国的作用,一方面对皇权又具有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制度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但废除宰相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在“人治”的封建时代,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出现太监乱政(宦官专权),此其弊也。 本课测评:明朝内阁是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权构或决策机构。阁臣虽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但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是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因此,内阁的出现有利于加强皇权。

清朝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中央机构,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值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皇帝对军政大事裁决,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学习延伸:解读年表可以看出:从秦朝统一中国的两千多年中,出现了秦汉、隋唐、元明清三次大一统,时间长达一千三百余年,统一或基本统一(北宋)的时间占三分之二以上。虽然历史上也出现过魏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等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但其结局都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统一。因此,“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延绵不断”是中国历史与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历史显著的不同点。

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在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进程中,皇权与相权之间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创立与不断强化,有效地维护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助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第二单元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学思之窗】:这里的“全体人民”不包括全体雅典人,是指享有公民权的是那些占有统治地位族群的成年男子。而奴隶、妇女、外来移民没有公民权。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即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本课测评:雅典民主政治追求的理想是全体公民参政,全体公民都是统治者。公民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如: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他们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为鼓励和保证所有公民、特别是低等级公民积极参政,制定“公职津贴”制度,国家给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学习延伸:第一要结合材料指出孔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内容;第二在比较中找出二者对妇女地位看法的接近之处,他们都对妇女有偏见,蔑视女性的社会地位;第三分析二者所处的社会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其思想观点接近的原因;第四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问题。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学思之窗】: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从《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得出,它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奴隶不享有同等权利。 本课测评:罗马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作用: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影响: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学习延伸:在罗马法中的法律条文,充分体现了罗马妇女在法律上的地位与男子是不平等的。罗马法律维护夫权和父权,即使拥有自由公民权的妇女也不能被保证视为平等。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妇女,地位比较低下。可见,罗马法所倡导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

第三单元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学思之窗】: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受到限制,并不能干预议会选举。革命前,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信奉“君权神授”理论,认为“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即王权是无限的,不受任何世俗权力的制约。而以下院为代表的英国议会只有提出财政议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力。而《权利法案》的颁布,一方面从立法、司法、税收和军事等方面限制了王权,另一方面,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国王的权力也由法律赋予。这就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将王权置于议会的法权之下。

本课测评:特点:①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②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学习延伸:在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中,国王远离至上权力,“临朝不理政”,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但英王又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英王是英国国家的人格化,提供了国民效忠的对象,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英王具有被咨询权、支持权和敬告权;英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的作用。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学思之窗】:本题属开放型设问,答案没有唯一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言之有据即可。

本课测评:相同点:都初步确立了法治的原则;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不同点: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更为全面、充实、完善;如:确立美国联邦体制,划分了中央政府和各州的权力;明确地以三权分立原则为指导,对国家权力进行了分配;而《权利法案》的重点在于制约王权。

学习延伸: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体相同,但政体有差异。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世袭的一种政治体制,自古即有。但在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世袭的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体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拥有较大权力,但要受到政府中立法和司法分支的制约。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学思之窗】:在近代君主立宪体制中,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而在德意志,本应代表民意的议会,特别是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实权掌握在君主和宰相手中,因此,议会在德意志只起到装点门面的作用。 本课测评:在形式上:德国君主立宪制有世袭君主;而法国共和制的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在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上:法国议会拥有立法权,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掌握行政权;德国政府首脑(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拥有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实际权力。

学习延伸:本题属开放型设问,答案没有唯一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言之有据即可。

第四单元 第10课 鸦片战争

【学思之窗】:军队本来就是国家暴力机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被用来抵抗外来侵略,也可以被用来发动侵略战争。19世纪中期,那时的西方殖民主义者以人类文明的代言人自居,在全世界到处扩张、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一场不义战争。侵略者占领了北京城,以胜利者和征服者自居,对于他们认为的“野蛮、愚昧”的中国人自然是不用心存什么客气的。当他们看到那些“比我国(雨果语)全部圣母院的珍宝的总和还要多的夏宫的珍宝时”,侵略者的贪婪和掠夺的本性立即取代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孔。烧杀劫掠之后再放火焚烧,还要美其名曰“这是为了给中国人一个教训”。强盗的逻辑就是不讲逻辑,这条真理再次得到证明。

本课测评:古代史上中国也曾遭受一些国家的侵略,如明朝时葡萄牙骗据澳门、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日本倭寇骚扰沿海,清朝时沙俄侵略中国黑龙江流域等。但鸦片战争与这些侵略不同。首先,以前的战争,敌我力量对比上中国明显占优势,而鸦片战争中,农业经济的封建帝国中国与工业化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交战,力量比较,差距悬殊;其次,以前的战争结果,中国基本都能捍卫领土主权,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几乎每战必败;第三,以前的战争或者驱逐侵略者,或者在战胜之后通过平等的外交谈判来解决争端,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只能被迫签署城下之盟,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带给中华民族沉重的灾难。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及附件中,涉及政治权利损失的方面有割占领土、侵犯司法主权、干涉中国内政、外交等方面;经济权利损失为赔款、开通商口岸、关税主权、不平等的贸易关系等。具体来说,政治方面有:英国利用《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英国通过《南京条约》附件获得领事裁判权,以后各国纷纷效法获取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独立。经济方面有: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及附件获得赔款2100万银元,东南沿海五口通商、关税协商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学习延伸:义律的说辞根本错误。首先,他无视英国鸦片走私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已经造成的巨大伤害,反而指责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是“残酷的战争罪行”“一种侵略”,纯属颠倒黑白;其次,他故意将被中国政府没收的鸦片说成“英国人的财产”,意在打动坚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英国资产阶级,使他们的代表能够在议会中支持对华战争的议案;第三,他提出中国政府没收及销毁鸦片“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旨在让那些反对鸦片贸易的议员相信他是在为英国的正当贸易“据理力争”。因此,义律此举属于编造事实、偷换概念,再一次印证了“强盗的逻辑就是不讲逻辑”这一公理。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思之窗】:内讧是必然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运动,农民阶级掌权以后,由于没有先进的意识形态指导,政权迅速封建化,太平天国的将领不仅内部腐败,而且争权夺利。自身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导致内讧的必然发生。

本课测评: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局限性:阶级、时代局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不能完成时代任务。 学习延伸: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独立、人民民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推翻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还没有产生,还不可能明确地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主张,进行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尽管失败了,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勇敢地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说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太平天国与旧式的农民起义相比,从理论基础和组织领导、纲领、任务、向西方学习等方面都体现出新时代的特点。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学思之窗】:谭嗣同在诗中写道:“世上的事,没有什么能够抵消我的春愁,真想向着苍穹宇宙大哭一场啊。四万万同胞一起痛哭流涕,天底下哪里还是我们自己的华夏神州啊?”这首诗简明易懂,情感充沛,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疯狂地对华进行资本输出,中国的政治经济面临崩溃,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即将开始时的历史现实,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惆怅和悲凉,也可以作为诗人此后投身于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甚至不惜以一死来唤醒世人的伟大品格。

本课测评:略。学习延伸: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原因如下:①日本从中国获得的赔款总额相当于日本四年的财政预算额,或者中国三年的国库收入。再加上3 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总额已超过四亿日元,中国不可能凭自己的力量在短期内偿付这些赔款,因此只有向欧美列强大举借债。这种政治性贷款属于列强资本输出的方式之一。中国经济因此倍受摧残。而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起步较晚,这笔钱无疑促进日本的资本积累。②日本把这笔巨款的绝大部分用于发展军事力量。这是日本军国主义政权性质的体现。他在客观上是日本军队的实力暴增。以海军为例,甲午战争时中日海军实力大体相当,日本略占优势;但在十年之后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打败俄国海军,已经俨然跻身于世界海军强国之林。陆军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日本在日俄战争以后被承认为亚洲乃至世界军事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俨然名列世界五强之一。③皇室获得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赔款作为天皇支持日本海军建设的回报。这一点显示了日本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统治格局,是日本政治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表现。④教育基金虽然比例不高,但总额仍然巨大,将近1160万日元。这笔钱帮助日本在20世纪初迅速实现了六年制的小学义务教育,为日后日本教育兴邦奠定了基础。⑤19世纪末以后,中国与日本的差距越拉越大,主要表现在教育落后、人才凋敝、政局混乱、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军事实力与列强相比不堪一击等等。由于日本凭借甲午战争赔款大力发展军事和教育,效果良好,因此,“中日关系逆转始自甲午战争”的说法有一定道理。 第13课 辛亥革命

【学思之窗】:①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内忧外患,各界有识之士就开始了追求强国富民道路。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在此关头几乎同时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③这两派在挽救民族危亡,追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有其共性。④维新派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主张借鉴日俄经验,实施变法,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而革命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下层,主张借鉴法美经验,用暴力推翻清王朝,建资产阶级共和国。⑤两派围绕国家体制、斗争策略以及土地政策发生了一系列争论。⑥最终事实说明,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造成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先天不足,不管它用什么样的手段,都没有改造中国的能力,结果只能是失败。

本课测评:①《临时约法》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②这部宪法是通过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的。③宪法就权利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制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使人从臣民转变为公民。④在政体运作方面,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内阁总理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诸多民主机制的运行,保障民主法制的真正实现。⑤这部宪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于反对封建专制,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学习延伸: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结果:这次民意测验发生在辛亥革命十年之后的中国,它反映的主流民意是:革命救国,亲苏远美,列宁和孙中山两位革命家如日中天。这份材料是对那个特定时代关于革命、民主、共和、领袖、民意等诸多历史元素最生动的反映。1660~1688年是英国复辟王朝时代,能否发现类似的反映主流民意的材料,对于从社会角度把握时代的特征大有好处,同学们可以寻找最基层的材料来解读这段历史,百度、雅虎、谷歌是很好的工具。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学思之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领导工人运动中逐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敌人力量的强大,力量弱小的工人阶级单枪匹马难以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必须联合其他革命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而当时的国民党长期从事资产阶级革命斗争,是中共民主革命的同盟军;根据共产国际的建议,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此种方式有利于我党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革命分子,扩大组织,壮大革命基础。 本课测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利用战争间隙得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经济根源;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根源;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1920年以后,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诞生。 学习延伸: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前,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独裁、长期混战,对外卖国,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政治根源;同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利用战争间隙得到发展,促使产业工人队伍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经济根源;苏俄十月革命后,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根源;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以后,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学思之窗】: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遭到抛弃、毛泽东本人被撤消了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上,在军事上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在组织上是改组党中央的领导,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解决了军事最高指挥权的问题。遵义会议之后,政治局常委作了分工,毛泽东协助周恩来指挥军事,随后,由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组成的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指挥全军,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实际上党中央的主要任务就是指挥军队取得长征胜利。因此,我们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本课测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极端残酷的镇压,中共中央为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发动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学习延伸:第一种意见正确。原因是第一种意见符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第二种意见完全照搬苏俄经验,不符合中国国情。

第16课 抗日战争

本课测评:(1)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A.进行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军事侵略活动,抢占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资源。B.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典型事件有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实验。 (2)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在其领导下,国共两党相互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百团大战,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C.国民党军队不仅在国内抗击日军,还派出远征军赴缅作战击败侵缅日军。D.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学习延伸:危害的主要内容包括:(1)当年化学武器遗留物严重威胁今天中国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它不断激起遭遇日本侵略的国家与人民在感情上的伤害。(3)日本法院驳回中国原告要求日本政府给予赔偿的诉讼要求,再次显示出日本在战争责任观问题上的错误,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对于日本争取成为政治大国的努力也起到负面影响。

第17课 解放战争 【学思之窗】:土地改革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等任务,支援战争。这一切都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

本课测评: (1)A.争取和平民主斗争阶段。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参加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争取中国的和平与民主。B.战略防御阶段,军事上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政治上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C.战略反攻阶段,千里挺进大别山。D.进行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基本解放全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学习延伸:(1)首先需要了解提出“两个务必”的背景。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的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此时如果任由党内产生和蔓延骄傲情绪,贪图享乐情绪,则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就可能被“不拿枪的敌人”所征服,就无法完成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 (2)需结合历史和现实来考虑其意义:A.历史上:“两个务必”是我们党总结中国历史上历代政权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对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深刻认识。长期执政的环境易使执政党产生官僚主义、懈怠、奢侈、僵化等脱离群众的危险。

B.就现实来说,我国面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任务,只有谦虚谨慎,才能与时俱进;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永不懈怠,也才能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第五单元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思之窗】:在政权建设方面:(1)经过民主选举产生最高权力机构公社委员会的;(2)公职人员也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3)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4)废除旧国家机器,代之工人阶级自己的国家机器。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

本课测评:《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全面完整系统的阐述。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或一是表述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二是阐明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三是阐明暴力革命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途径。) 学习延伸: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它给资本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它的实践活动和所采取的革命措施,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学思之窗】: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了如下措施:第一,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奠定了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二,通过《和平法令》,坚决要求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反映出人民对战争的极端厌恶。第三,通过《土地法令》,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解决了农民长期以来期望解决的土地问题,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为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广泛的同盟。这三条措施无一不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体现了人民要求废除剥削制度,建立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的强烈愿望。苏维埃政权及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的措施,得到了广大工农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本课测评:客观条件:第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具有帝国主义的特征,但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强,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第三,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式的发展,同时也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主观条件:第一,俄国的无产阶级身受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第二,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第三,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在上述客观和主观条件下,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学习延伸:首先要结合材料说明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对俄国革命的特点、任务、政权形式等内容的分析和基本思想;而后通过对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相关措施的举例和分析,深入理解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概括苏俄政治的特点。

第六单元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学思之窗】:早在启蒙时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针对西欧封建社会“主权在君”,提出了“主权在民”即“人民主权”的理论。卢梭认为:国家的主权不属于国王,也不属于某个统治集团或统治阶级,而应当属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体,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所有者,故不容君主和贵族插手国家的主权。卢梭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对“主权在君”思想进行了有力否定,倡导人民自己才是社会和国家生活的主体,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所有者,从而成为人类追求世俗公共生活,创造自己做主的宪政国家的重要精神资源。

此后,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又进一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缺陷。他们认为,在保留私有制的政治社会中,必然会存在阶级的对立,不可能存在拥有统一利益和意志的全体。故由全体人民来行使国家主权是不可能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引导下,结合劳工解放运动的实践经验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管理社会事务等权利。此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的根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成整个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可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

本课测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就对人民政权的形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苏维埃代表大会,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参议会和三三制政权的建立,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权组织形式的创造性探索。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即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当中,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建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逐步成熟了。从1953年3月到1954年8月,全国各地建立了地方各级人民组织,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 226名。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其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把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代表人民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力,讨论和决定国家和地方的各项重大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维护自己利益的根本途径。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主人翁的精神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学习延伸:民主政治,是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是凭借公共权力,和平地管理冲突,建立秩序,并实现平等、自由、人民主权等价值理念的方式和过程。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是指用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专制制度,以法治取代人治的过程。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虽然没有付诸实践,但其政治主张直接影响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在中国实践的开始,主张以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专制。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但是其影响却非常深远,特别是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政体,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掀起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虽然并未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但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伟大成就。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建立并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思之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看,“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砸烂公检法”,严重侵犯了人民民主权利,这都与法制观念淡薄、法制不够完善和法制遭到践踏有直接关系。改革开放以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进一步开展全面立法工作提供了基本的原则。此后,依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此可见,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没社会主义法制。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人民的民主权利就得不到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中,只有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其成为稳定的政治制度,人民民主才能得到更可靠的保障。

本课测评: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新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并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后,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依据宪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国家还大力开展了普法教育,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学习延伸:组织学生采取调查、讨论、撰写论文等形式进行探究,最后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交流,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本课测评: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学习延伸:有利因素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及“一国两制”方针受到各方拥护几方面考虑;不利因素从国际反华势力及岛内分裂势力等方面去考虑。

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本课测评:方针: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成就: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在会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 学习延伸:“弱国无外交”,其潜台词是“落后就要挨打”,强权即公理,弱国在外交上只能任人摆布、不能跟强国平起平坐分庭抗礼。它更多地强调国家实力在外交中所起的作用,忽视了各国在维护外交主权面前是平等的,各国在维护国家利益面前是平等的,忽视了外交官的主观努力,忽视了外交中各种因素都在起作用,忽视了各种力量间的制衡、变换。而后一种观点所强调的正是前一种观点所忽视的,它是针对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中占支配地位的强权政治而提出的,意在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学思之窗】:在当时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美国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同时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寻找新的国际关系的平衡。因此改善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共同愿望。本课测评: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揭开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关系的新篇章。中美、中日和平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中、美、日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它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习延伸:从两段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同苏联、俄罗斯的关系已从向苏联“一边倒”,在东西方冷战中站在以苏联为守的东方阵营一边调整为与俄罗斯走合作之路、谋求共同利益、求自身安全。这表明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理解与信任不断增加,也说明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新时期的发展和深化,坚持对外开放,愿与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与合作等。

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学思之窗】:“北约”和“华约”的主要内容中都规定了如果本集团内部任何一个成员国遭受武装侵略的情况,其他成员国必须予以援助,且不排除武力援助。这说明这两大集团都采取了相似的手段来应付对方可能给本集团带来的打击。又由于这两个集团内部都有一个实力强大的操纵国,因此,“北约”和“华约”的共同性质为,两大阵营内部分别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随着北约和华约的成立,在欧洲直接形成了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武装对峙局面。这将对欧洲的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同时双方在长期的对峙中为了加强自身的对抗力量将会使得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又会进一步加剧两大军事集团的冲突的可能性。但由于实力基本均衡,而且,欧洲对于美苏两国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地区,因此任何一方都恐难轻易挑起直接的武装冲突,于是,欧洲局势也有保持一种“刺刀下的和平”的可能性。因此,从这样的意义来看,北约和华约对于本集团内部盟国的安全乃至于欧洲地区的安全都各自起到了集体防御的价值。本课测评:(略)学习延伸:(略)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学思之窗】:鉴于“思路引领”中的详细分析,故仅提示有关近年来日本在国际舞台上诸多表现,具体认识简略。①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内政方面:日本国内修改1947年和平宪法的浪潮。军事方面:2001年,日本政府借“9·11”之后的反恐名义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等。外交方面:日本与韩国因“竹岛”(韩国称为“独岛”)的主权问题关系恶化;日本与俄罗斯因北方四岛等的主权归属问题导致两国关系前景暗淡;钓鱼岛问题困扰中日关系发展。文化教育方面:由日本文部省审定,“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撰完成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严重歪曲历史,美化侵略,引起了亚洲邻国的极大愤慨。②关于日本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2005年5月,日本、德国、巴西和印度组成的4国联盟向联合国成员国散发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增加包括以上4国在内的6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根据有关规定,成为常任理事国,需得到191个会员国中的2/3多数票、5个常任理事国全部赞同票,然而由于中国等国的反对,日本入常问题无果而终。日本新一届安倍政府表示仍然继续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资格。日本的诸多外交政策与态度激起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地区国家的反对:日本首相频频参拜靖国神社伤害亚洲人民感情;遗留化武问题;慰安妇问题;2006年,全球2012万华人大签名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本课测评: ①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②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④新中国建立后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加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实力的迅速提升,使得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因此,两极格局之中,政治势力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学习延伸:尼克松的这段话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美国和世界局势的变化。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是世界第一强国,尤其是在核武器的垄断时期,这种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因为在越南战争的泥潭越陷越深以及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再加上60年代美国经济增势趋缓,美国的综合实力相对衰落了。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这两个以前美国的盟友因自身利益的需要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另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不结盟运动关系紧密,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两极之一的苏联当然还是传统强国。尼克松是用发展的眼光,从经济角度分析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得出世界将向多极化发展的结论,这样为其任内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学思之窗】:战后欧洲从美国的附属地位中迅速崛起,不断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不再甘心对美国俯首帖耳,欲不断加强自身在国际舞台的地位。特别是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统一的欧洲更希望在在国际政治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摆脱依附于美国的关系。

本课测评:两极格局瓦解,使得原有的次要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上升到显著地位,因此,各类冲突不断。加之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单极主张,使得其不断插手地区争端,导致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不断上演,甚至带来了威胁全人类的恐怖主义活动。在美国凭借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同时,更多国家希望推进多极化趋势,于是,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但是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日本跻身政治大国的努力,俄罗斯军事力量的强大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世界格局日益出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学习延伸:材料中反映的观点:第一,美国单极世界的格局;第二,旧的世界格局解体,新的世界格局还未显露端倪;第三,多极化倾向明显出现。教材中的相关提法:两极格局解体后出现的“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是未来国际局势发展的趋向。自主支持的观点及分析

第五篇:高一级物理必修一第三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弹

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但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级物理必修一第三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弹簧才有可能施加弹力

B.施加弹力的物体一定有形变

C.物体的形变越大(弹性限度内),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D.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

解析:有弹力必有形变,弹力的大小不仅跟形变的大小有关,还跟劲度系数有关,不同的材料,其劲度系数是不同的。 答案:BC

2.关于弹性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弹性形变

B.一根铁丝用力折弯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

C.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D.物体受外力作用后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解析:所谓弹性形变就是发生形变的物体撤去外力后,能够恢复到原状。

答案:C

3.(广东广州模拟)下列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

解析:弹力是接触力,因此要有弹力产生两物体必须接触,故选项B不正确。当物体互相接触但不发生形变,即虚接触,物体之间也无弹力,选项A错误。当物体发生了形变,但不恢复形变,也无弹力产生,只有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之间才会有弹力。选项C不正确,选项D正确。

答案:D

4.一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10 N,刻度的总长度是5 cm,该弹簧测力计上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

A.200 N/m B.2 N/m C.50 N/m D.5 000 N/m

解析:知道最大弹力和最大伸长量,利用胡克定律f=kx即可求出。 答案:A

5.一辆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向上的形变

B.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向下的形变

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向上的形变

D.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向下的形变

解析:弹力的定义是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就会对跟它接触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作用,因此,汽车受到的弹力是因为地面要恢复形变,地面受到弹力是因为汽车要恢复形变。

答案:BC

6.(经典回放)如图3-2-19所示,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弹簧,R为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系统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图3-2-19

A.弹簧N一定处于伸长状态 B.弹簧N可能处于原长状态

C.弹簧M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D.弹簧M可能处于伸长状态

解析: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的弹力只能表现为拉力或无弹力,故弹簧N可能处于伸长状态也可能处于原长状态;a的大小和离地的高度不确定,所以弹簧M可能处于压缩状态,也可能处于伸长状态。

答案:BD

7.如图3-2-20所示,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 N,在弹性限度内,当挂上80 N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45 N。若要指针正对刻度20 N,应悬挂的重物是( )

图3-2-20

A.40 N B.30 N C.20 N D.不知弹簧的劲度系数,无法计算 解析:设在弹簧测力计刻度上,用长度a表示5 N大小的力,当挂80 N的重物时,根据胡克定律可得:

F1=kx1

其中F1=80 N,x1= a=8a

设当指针指在20 N刻度上时,所挂物体的重力为G,则有G=kx2,其中

x2= a=3a

解得G=30 N,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答案:B

8.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4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2 cm;挂重为6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3 cm,则弹簧原长为______________cm,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_N/m。

解析:弹簧上悬挂物体时弹簧要伸长,由胡克定律得知:弹簧的长度与弹簧伸长量呈正比,即F=kx,其中k为劲度系数,x为弹簧伸长量,x在数值上等于伸长后总长度减去原长L0,即x=L-L0。改变悬挂重物的质量,伸长量变化,这样可以列出两个方程,通过方程组可求出弹簧原长和劲度系数。

设弹簧的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设挂G1=4 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L1,挂G2=6 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L2,则L1=12 cm,L2=13 cm,由胡克定律得:

G1=k( L1-L0)

G2=k(L2-L0)

代入数据解得:L0=10 cm,k=200 N/m

即弹簧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200 N/m。

答案:10 cm 200 N/m

9.如图3-2-21,GA=100 N,GB=40 N,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 N/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物体A对支持面的压力和弹簧的伸长量。 图3-2-21

解析:以物体B为研究对象,它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如左下图所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绳子的拉力等于B的重力,即F=GB=40 N;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得到弹簧对物体A的拉力F=40 N;根据胡克定律得x= m=0.08 m=8 cm。对物体A受力分析如右下图所示,所以受的支持力N=(100-40) N=60 N,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知道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60 N,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60 N 8 cm

我综合 我发展

10.如图3-2-22所示,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a、b、c。支点P、Q在同一水平面上,a球的重心为Oa,位于球心,b球和c球的重心Ob、Oc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球心的正下方,三球均处于平衡状态。支点P对a球的弹力为Na,对b球和c球的弹力分别为Nb 、Nc,则( )

图3-2-22

A.Na=Nb=Nc B.Nb Nc

C.NbNb= Nc

解析:本题的干扰因素是三个球的重心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a在球心、b在球心上方、c在球心下方),但是三个球的质量和直径都相等,重力方向均竖直向下,而且支点的支持力方向也完全相同,即垂直于过P点的球的切线而指向球心,所以它们的受力情况并未发生变化,支持力大小必然相同,故选项A正确。支持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本题为沿半径方向)指向被支持的物体,与重心的位置无关。

答案:A

11.如图3-2-23所示,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缓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

图3-2-23

A.m1g/k1 B.m2g/k1 C.m1g/k2 D.m2g/k2

解析:由于两个弹簧都是轻弹簧,对下面的弹簧来说,它本来承受的是两个木块的总重力,当上面的木块刚要离开上面弹簧时,下面的弹簧将只承受m2的重力,所以下面的弹簧压缩量将减小,它会上升一段距离,也就是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m2g+m1g)/k2-m2g/k2,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12.如图3-2-24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木板,开始时木板全部在桌面内静止。当木板的2/3在桌面上静止时,试说明桌面对木板的弹力大小有无变化。

图3-2-24

解析:在两种情况下,木板的重力G不变,故所受弹力N也不变,其大小关系为N=G。

答案:无变化 13.(湖北宜昌模拟)一根大弹簧内套有一根小弹簧,大弹簧比小弹簧长0.2 m,它们一端平齐并固定,另一端自由,如图3-2-25(a)。当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力与压缩距离之间的关系图线如图3-2-25(b)所示,求大弹簧劲度系数k1和小弹簧劲度系数k2。

图3-2-25

解析:压缩距离在00.2 m时,压力等于一根弹簧中的弹力。当压缩距离大于0.2 m时,压力等于两根弹簧的弹力之和。

由题中图(b)知,当x=0.2 m时,F1=2 N,由此得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 N/m=10 N/m。

当大弹簧压缩0.3 m时,小弹簧压缩0.1 m,此时压力F2=5 N。

由此得:0.3k1+0.1k2=5,解得k2=20 N/m。

答案:k1=10 N/m k2=20 N/m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级物理必修一第三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上一篇:高级设计师岗位职责下一篇:国际志愿者日发言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