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模具企业案例分析

2022-10-31

第一篇:德国模具企业案例分析

案例3-9:《TCL收购百年德国企业》 案例分析

1. 案例3-9:《TCL收购百年德国企业》你如何认识TCL通过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绕开欧盟设置的贸易壁垒?你认为并购是一

个好的途径吗?为什么?

答:

1) 在我国市场上,家电一直处于近乎饱和的状态,而欧美市场的需求潜力有 增无减。

但中国彩电进入欧盟市场受制于贸易壁垒,每年给予中国 7 家家电企业的配额只

有 40 万台。对于一心寻求国际化道路的 TCL 来讲,无疑这是极大的障碍。如何

绕过这一障 碍呢?德国的家电企业施耐德公司宣布破产的消息给 TCL 提供了机

会。TCL 毫不犹豫地以 820 万欧元整体收购了这家破产企业,从而顺利进入德国

市场,为自己的国际化道路迈开一大步。

2) 并购是一个好途径。

a) 向海外市场扩张的要求

2001年4月16日,TCL集团引进五家战略投资者:东芝、住友商事、香

港金山、南太和Pentel,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使TCL摇身变为具有国际化色

彩的股份公司。同时TCL的"阿波罗计划"也渐渐浮出水面,实施国际化战略、

加大海外扩张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此次并购施耐德可以说是迄今为止

TCL在海外扩张中最具有关键意义的一步。

b) 绕开欧盟的贸易壁垒

施耐德是一家113年历史的家电生产厂家,号称"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亏损。2009初,这家老牌企业正式宣布破产,

5月底完全停止生产。但即使这样,在2001年,施耐德欧洲市场也有高达2亿

欧元的销售额和多于41万台彩电的市场份额,超过了欧盟给予中国7家家电

企业40万台配额的总和。通过此次并购,有望帮助TCL绕过欧洲对中国彩电

的贸易壁垒。

c) 利用其品牌优势和市场基础,快速切入市场

施耐德在德国与欧洲有相当的市场基础,通过并购施耐德,TCL可以利用

其现成的品牌和网络,快速切入此市场。施耐德在通讯、信息产业方面也有一

定基础,可以把TCL这两块产业也带过去。

你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是否还应该提“民族企业”?为什么?

答:应该

1) 所谓一个国家的民族企业,是指由这个国家的公民所控制的、国家能够影响和作用

之、其行为能够始终服从于这个国家整体利益的企业。因此,一这种标准来衡量,

在这个国家内由国外人士创立的、并被国家所作用与影响的跨国公司在国内的子公

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企业。

2)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企业受到直接和间接打压,这样对发展中国家带来一定的产

业安全的风险。从长远和深层次上会对一个国家的争执和社会安定带来比较重大的

影响。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

 大量的外资涌入对进入过主要的工业和流通产业造成了全面的资本和技术控

制的格局。外资通过各种形式的购并,使民族企业的市场份额急剧下降,直接

影响了民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 由于外国产品大量进入,导致民族产品传统品牌的急剧下降,核心产业和相应

的核心技术逐步市区控制的格局,导致了国家产业安全的风险 2.3. 分析并预测TCL在未来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战略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答:

1) 专注于优先整合提供最大价值的部分

TCL应该清楚收购施耐德对整个公司带来最多价值部分是什么。是品牌?渠

道?生产设施?技术?还是交学费培养国际人才?收购施耐德对不同的企业带来的价值也不一样。专注于优先整合对TCL整个公司提供最具价值的部分,比企图整合整个公司的意义要大。因为新的管理团队是个新刚组建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市场里,不可能马上实现很高的效率,而并购整合时间拖得越久,就对企业营运越不利。

2) 成立全职并购后整合小组,专门负责并购后整合工作。

公司并购后需要大量沟通和整合,同时还要维持正常的运营,完全依靠管理

团队的力量是不够的。并购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并购后的整合,施耐德能否给TCL带来预期的商业价值还在后头。有不少并购失败的企业花了许多资源做并购前分析,但没有给并购后的整合给以足够的重视。整合小组成员应来自TCL和施耐德员工组成,既了解中国文化又熟悉德国文化。整合小组主要任务全力协助管理层,帮助施耐德德国员工了解中国文化和TCL,回答德国员工提出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士气,调和跨国并购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帮助管理层传播新企业远景和目标等。

3) 制定详细的战略运营和沟通计划。

德国人是很精准、谨慎,按部就班,不是很喜欢变化,不像中国人那样灵活、多变。详细周密的未来计划,公开透明的沟通会减轻德国员工的不安定因素,赢得工会的支持,从而提高执行效率。

从媒体上搜集资料,介绍TCL目前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其进行资本运营的情况。 答:

1) 截止到2001年,21年来,TCL已由一个从5000元贷款起步的企业发展到今天销售

额突破200亿元、品牌价值超100亿元的大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跻身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前列。TCL能取得如此佳的成绩,很大方面取决于TCL对资本运营的成功操作。2002年TCL资本运营更上一层楼,实现了国内资本运营到国际资本运营的转变。

2) 2002年4月16日,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首届股东大会在其总部惠州

顺利召开。在此次会议上,TCL集团在原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重组新成立的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有日本的东芝电子、住友银行、飞利浦的分公司PENTEL和香港的金山集团、南太集团五家外资公司股份进入,这五家战略投资者共计持有TCL股份18.38%。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TCL集团已由原来地方政府单方绝对控股,变成地方政府相对控股、公司管理层、战略投资者等多元股权结构的现代企业。

3) TCL 2002年底实现TCL集团整体上市。11月13日,TCL集团高层人士表示,TCL

集团计划发行A股并准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欲集资金额30亿元,已委任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为上市保荐人。近期已经完成一年之辅导期,目前正等待有关部门的审批。作为TCL总裁李东生“阿波罗登月计划”重头戏的TCL集团上市进入了倒计时。

4) 资本运营使得TCL海外市场战略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改组新成立的TCL集团进行4.了一项重大的国际市场扩张行动,2002年10月份以82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施耐德电子公司,走出了培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步。施奈德公司位于德国南部的慕尼黑,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电子企业,有着良好的家庭娱乐电子产品知名度。根据收购协议,TCL收购施奈德的生产设施、存货、多个品牌以及分销网络,对培育TCL国际经营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有着很好的作用,能为TCL创建世界级企业打下良好的根基。

5) 资本运营带动技术革新

 2002年5月11日,借“数字化西部”活动亲赴成都的TCL公司总裁李东生会晤了来

华访问的Intel公司总裁贝瑞特。双方在移动通信领域达成了“开放式多媒体信息智能终端合作备忘录”,TCL将与Intel在芯片、无线和网络等方面展开合作。此次合作是继去年TCL携手英特尔发动P4风暴的基础上,TCL为双方今后在更广泛的数字化3C方面更多领域的技术合作奠定了基础,TCL与英特尔的合作有利于TCL技术水平走在国内PC厂商的前列,从而为TCL在PC市场有更大作为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 02年5月16日,TCL携手微软合作开发开放式多媒体信息终端。5月16日,微软

中国 有限公司与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备忘录。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将基于微软移动软件平台Pocket PC 2002 Phone Edition和Smartphone 2002 开发下一代开放式多媒体信息终端OMIT 产品。  02年7月份和10月份,TCL和爱立信两次签署了2.5GGPRS 移动平台技术授

权签署协议。通过这两次的合作TCL将更加全面地使用爱立信提供的先进手机移动平台技术,进行手机产品的开发和制造,并将在爱立信的核心手机技术基础上开发2.5代GPRS手机。

第二篇:德国大众案例分析

大众汽车公司供应链管理之道

德国大众集团目前是德国最大企业,2010年打败日本丰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公司。大众汽车公司是一个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生产厂的跨国汽车集团,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首。公司总部曾迁往柏林,现在仍设在沃尔夫斯堡。目前有雇员35万人。

汽车制造公司与纺织、化工、冶金等其他行业一样,非常关注以强劲的竞争实力经营最大化效率的供应链,从而获得最佳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为此,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新加坡建立了一座大型地区性备件配送中心,与其辛克物流公司(Schenker)合伙人实行一体化经营管理,使得最大化效率的供应链管理从期望变成了现实。

去年10月,大众汽车公司备件配送新加坡中心总经理思迪芬·斯西瓦兹(Steffen Schwarz)在英国伦敦就指出,供应链经营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人,即取决于操作供应链的人。也就是说,大众汽车公司要求供应链服务提供商不要把目光单纯集中于其自身的经济利益,更不要把其自身的利润收益作为其衡量供应链质量的唯一标准,而是必须责无旁贷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供应链经营管理质量,降低供应链成本和大幅度改善供应链的效率上。

那么,物流公司又是如何考虑的呢?辛克新加坡物流公司总经理图麻斯松塔格(Tomas Sontag)认为,大众汽车公司并非仅仅是其物流服务的正常客户,而且是辛克物流公司的重要梯队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大众汽车公司就是辛克物流公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帮助大众汽车公司保持世界汽车制造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领先地位,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就是辛克物流公司自身的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此同时,大众汽车公司又反过来全力推动辛克物流公司不断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两者的紧密结合,相互支持,无论是汽车制造商,还是物流服务供应商,各自达到其目的,相互满足其各自的需求。

其实,大众汽车公司和辛克物流公司的相互支持的密切关系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建立了;到1996年,大众汽车公司的战略决策是在新加坡建立一座规模不小的备件配送中心,与辛克物流公司联合总投资达到2900万美元的大众汽车公司新加坡备件现代化仓库占地面积为22000平方米,其货物储存量可以达到23400件托盘,增值服务和拆装箱场地750平方米,备件配送中心充分使用信息网络平台技术、条形码和射频识别技术,以及仓储管理系统,于1998年正式建成,名为奥迪新加坡备件中心,经过详细调查后,从众多的国际物流服务经营人中选择辛克物流公司,由其经营管理奥迪备件新加坡中心。

大众汽车公司经营的是所谓“四阶层供应链”(four-layer sup-ply chain),第一阶层在德国的卡塞尔(Kassel),其供应链业务目前就是由辛克物流公司负责经营;第二阶层供应链是同样由辛克物流公司负责经营的新加坡备件分流中心,而备件进口商和零售商分别为其供应链的第三阶层和第四阶层。作为大众汽车公司供应链第二阶层的大众汽车公司新加坡备件配送分流中心,其服务覆盖面涉及到东北亚的韩国,亚洲次大陆的印度,南太平洋的新西兰,但是不包括自己分别拥有大众汽车备件分流中心的中国和日本,例如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上海和长春都设立汽车制造中心。凡是急需的大众汽车备件或者整车零部件,通过信息技术网络的即时申报沟通,由远洋班轮、近海班轮、汽车、火车、航空班机或其他运输模式运

到汽车销售客户或者车主目的地,其中,海运或者水运为其备件供应链总运量的90%,以求进一步降低大众汽车备件和零部件成本。如果是急需品,而且得到客户的正式委托,可以安排航空货运。

此外,拥有强大物流服务团队能力的辛克物流公司和在全球汽车制造业中占有领先地位的大众汽车公司互相诚心合作,进一步提高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其内容扩大到信息技术系统的引进开发和更新改造,仓库的设计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财务管理和数据统计,供应链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等。由于大众汽车公司和辛克物流公司的相互配合和紧密合作,汽车备件的订购、制造、运输、仓储、配送、分销和售后服务等均实现一条龙服务,其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均为国际水平,所有的汽车备件在进出库的时候均必须通过信息系统扫描检测,由此促使大众汽车备件的全球物流经营管理的高度透明,安全得到全面保证,从备件的订购、批发和零售,直至汽车备件和零部件的零库存实时服务全部到位,汽车备件交付使用周期,尤其是供应链周期大幅度缩短,不会在供应链经营管理层次中出现任何意外或者风险,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大众汽车备件仓库潜在优势和功能无一遗漏地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此同时,大众汽车备件的成本减少到最低限度,让大众汽车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

08物流2班

曹旭茂

学号:2008024343139

第三篇:德国企业文化

德国企业普遍具有精益求精的意识和注重诚信为本,追求产品质量完美、提供一流服务已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

德国企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强烈的质量意识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心目之中。大众公司在职工中树立了严格的质量意识,强调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熏陶,在企业中树立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西门子公司以“以新取胜,以质取胜”为理念,使西门子立于不败之地。就注重产品质量而言,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非常有代表性。首先,他们认为高质量意识与员工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十分注意培养具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职工队伍,千方百计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第二,具有精工细作、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第三,是把好质量关,严格检查制度,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检查。

通过培训、考察发现,重视产品质量,追求技术上的完美是德国企业一种普遍的自觉意识。德国人爱好技术、钻研技术、崇尚技术的价值观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德国企业重视客户,注重诚信合作,树立创一流服务的企业精神,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如高依托夫公司提出,“对于客户提出的要求,我们没有„不行‟两个字”。

德国企业文化注重实效,融入管理,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德国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注重围绕企业的具体实际进行。德国企业非常注重实际,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务实的态度和忠诚的敬业精神进行经营。他们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管理,注重实际内容,不拘泥于具体形式,说的少而做得多。除此之外,德国企业还特别重视有效的形象宣传,那些在德国乃至世界各地树起的“奔驰”、“大众”、“西门子”等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时代气息的德国跨国集团的品牌标识,已经成为企业实力的象征。

总之,德国企业文化是规范、和谐、负责的文化。所说规范就是依法治理,从培训中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和对法律条文的掌握,从一点一滴做起,杜绝随意性和灵活性。和谐,就是管理体制的顺畅,人际关系的和谐。负责,就是一种企业与职工双方互有的责任心,即职工对企业负责任,企业对职工也要负责任,企业与员工共同对社会负责。

德国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开发人力资源。

德国企业文化十分强调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这主要体现在注重员工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上。

德国企业普遍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大众公司在世界各地建立起许多培训点,他们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培训:一是使新进公司的人员成为熟练技工;二是使在岗熟练技工紧跟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知识技能。西门子公司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更为细致,他们一贯奉行的是“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不断培训而提高的”,因此他们坚持“自己培养和造就人才”。

德国企业在管理人才选拔与培养方面也颇具特色。大众汽车公司除了最高决策层之外,拥有各方面的优异的管理人才。他们以高薪吸纳了大批优秀管理人才和科研专家,并为其发挥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使他们产生一种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西门子公司也特别重视对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录用。他们聘用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特别是冲破障碍的能力。二是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三是具有老练的性格,能使部下信赖,富有人情味。四是具有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认为“财富=人才+知识”,“人才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是人才的内涵,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人才则是知识的载体,是企业无法估量的资本”。所以,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有一种好的传统,即选拔人才并不注重其社会地位的高低,而是注重本人的实际能力。

在尊重人格、强调民主的价值观指导下,德国企业普遍重视职工参与企业决策。在培训、考察中我们所到的企业,不论是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西门子还是高依托夫、路特等中小企业,职工参与企业决策是一种普遍现象。

)德国企业文化强调加强员工的责任感,注重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

德国企业文化体现出企业员工具有很强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包括家庭责任、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他们就是带着这样责任感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事物。企业对员工强调的主要是工作责任,尤其是每一个人对所处的工作岗位或生产环节的责任。

德国企业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努力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例如,1994年受世界石油危机影响,大众公司在德国本土的公司经济面临困难,需要解雇2万多名员工。然而,公司的员工在参与企业决策时却表示:宁愿减少自己收入的20%,把每周工作5天改为 4天,也不要让那些人失业。同类的事情,当大众公司在巴西的分公司也试图这样做时,却被巴西员工拒绝了。

德国企业十分重视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文化整合。为解决企业兼并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保持和谐的文化氛围,保证企业兼并重组目标的实现,他们在公司并购、重组时,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融合。如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并后,为解决两国企业在文化上的差异和冲突,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制定了3年的工作计划,通过加强员工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进行文化整合。

第四篇:德国企业文化

西门子、舍弗勒、大众、毅结特、妮维雅……随着这些德国当代商业航母全面驶入中国,德意志精神与文化也逐渐在我们面前撩开面纱。近日,15家德企走进复旦管理学院,参加复旦—汉堡大学国际经贸双学位硕士项目校友会暨德企招聘会,他们不仅带来众多岗位,还现场传授德企入门真经。

对高级人才求贤若渴

刚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小郑在招聘会现场接到两家企业的邀请,“月薪都在1万元左右。”小郑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毕业后,到德国留学并拿到机械专业的硕士学位,他说:“今天能受到德国企业的认可,可能跟在当地发动机厂的实习经历有关。”

毅结特紧固件系统(太仓)有限公司推出销售、管理、技术等众多岗位,但公司工业部的一个销售工程师岗位却少人问津。这个岗位的要求描述多达8行文字:“该岗位主要从事客户开发和维护、项目跟踪、技术支持、完成销售任务等工作。要求具有工科背景,机械、汽车、电子、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德语流利,丰富的销售经验(3年以上),良好的团队协调能力……”据介绍,这类人才本就十分稀缺,加上德企的一些特殊要求,更显一将难求。

英文、德文并重

在德企工作并不要求你必须会说德语,英语却是必不可少的。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曹韶军先生介绍,在公司内部英语是主要的交流工具,会说流利的英语,就可在德企沟通无阻碍。但如果想做到企业中高层,比如进入西门子中国区管理委员会或者董事会,德语水平则显出其重要性。流利的德语不仅更有利于沟通,也能在心理上让德方高层觉得更加亲切,更重要的是掌握德语是了解德国企业文化、具备跨文化管理能力的表现。

强调沟通协调能力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注意到所有的岗位要求中都有一条: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毅结特紧固件系统(太仓)有限公司陈小姐介绍,要想在德企获得升迁,沟通协调能力格外重要。中德员工经常一起搞活动,喝酒、狂欢、了解彼此的文化,这是德国人比较喜欢的一种团队感觉。

另外,要想成为管理者,就必须获得大家的信任和尊重,除了让人佩服的专业水平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后盾。德国人固执、传统、规范,且注重过程,这种思维模式不仅体现在具体项目的操作上,也渗透在人员管理的方式中。要取得德国上司的完全信任,需要一个漫长的沟通过程。德国管理者要在这个过程中考察员工是否真的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了,而一旦他们肯定了一名员工,委以重任或者给予升职皆有可能。

严谨的管理培训生计划

没有经验的应届生想进入德企也有通路,很多德国企业提供完善的管理培训生计划。舍弗勒集团就是其中一家。

舍弗勒集团由依纳集团(IN?鄄A)、富安捷集团(FAG)和Luk集团组成。1998年,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成立,总部位于江苏省太仓经济开发区,并在安亭设有1个研发中心和1个销售贸易中心。企业产品涵盖了工业轴承应用的各个方面,涉及汽车、制造设备、铁路、工程机械、电力、传动设备、机床、水利工程、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从2004年开始,该企业在中国的员工数量大幅增长,每年引进的应届毕业生就达100名以上。

据舍弗勒(中国)人力资源总监包腊梅女士介绍,舍弗勒的管理培训生计划已有100多年历史,公司很多中高层管理人员都经历过这个计划。这次招聘,该计划带来技术、销售、研发、财务等专业众多岗位,吸引硕士以上学历的优秀毕业生加盟。培训生进入公司后会接受18个月左右培训,相比欧美其他一些外资公司,培训的时间似乎并不长,这充分体现了德资企业的严谨与务实。培训生的岗前培训包括在各个部门轮训(2—3个月)和定岗培训(6—8个月)。结束岗前培训,培训生到岗从事具体工作后,还将持续获得专业技能培训和境外培训(3—6个月/次)机会。

TIPS:面试德国企业须知

马龙工业技术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咨询师王婕女士在校友会上介绍了成功应聘德资企业所需注意的细节:

1、直截了当。

德国人在会面时希望对方直截了当地说明来意,马上进入正题,而不要过多的客套。德国人已经习惯于对方明确地、毫无婉转地说明意图。你在面试的时候要尽可能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包括薪金方面的要求,这样的做法绝对不是不礼貌,相反对方还会表示赞赏。

2、注重仪表。

正装是参加面试永远的选择,特别是去面试严谨的德国公司。男生西装和女生职业装表示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不要忘了,提前两天对着穿衣镜试一下衣服。

3、突出经验。

虽然大部分德国企业喜欢招一些没有专业背景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希望新人像“一张白纸”。但很多德国公司在考察人员的时候也很在意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做了些什么,有参加培训的经历或者校外的工作经验,能增加录用的机会。

德企有三“重”: 能力重于学历

投资我国的德资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如汽车、电子、化工、基础设施等。这些企业的招聘对象多为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注重应聘人员的业务能力。即使一个售后服务工程人员,也必须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背景。

据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人事部总监及执行副总裁马亚(Wilfried Meyer)先生介绍,西门子最青睐年轻、充满活力的专业人士以及工程师,他们对人才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知识、经验和能力。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商务知识和市场知识;经验包括本专业领域的实际经验、项目经验、领导经验和跨文化工作经验;能力包括推动能力、专注能力、影响能力和领导能力。

德资企业不看重学历,比如西门子,只有在应聘者三方面考核结果都相同的情况下,学历高的才可能拥有一定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本科直升硕士的话,很可能会遭到拒绝。因为德资公司认为,只有进科研单位或行政部门的人才有必要读研究生,实践性强的岗位经验更重要,本科学历就足够了。

态度重于能力

德国人严谨认真、讲究逻辑,在选拔本土人才时,更青睐拥有同样特质的应聘者。

WIBU-SYSTEMS公司是软件及数据信息保护行业中的资深企业,其上海首席代表李海亮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没有苛刻、怪异的测试,也不要求应聘者是行内的顶尖高手,因为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实力去培养员工。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高度负责。”李海亮总结说,目前上海WIBU正处在由代表处转变为公司的阶段,如果具备较好的教育背景、相对简单的职业经历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就会受到公司欢迎。

英语重于德语

懂德语是否是进入德资公司的必要条件?德国吉玛股份公司驻华首席代表潘云喜先生表示并非如此:“在公司,英语是主要交流工具,不管应聘哪个职位,英文的听、说、读、写都要过关。”尽管流利的英语能让你在德企沟通无阻碍,但如果想做到中高层,还是得会说德语。这不仅更有利于沟通,最重要的是在心理上能让德国人觉得更加亲切。

第五篇:德国企业精神文化

文化,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以文教化”和“以文化成”的总称,从字面意思上解释,文化是一个动词,无论是“教化”还是“化成”,都体现了一个行为过程。“文”是指道德、哲学思想、艺术等,引伸到企业文化中就是企业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化”是指教化,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合。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亚文化,一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必然与该国的传统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德国的企业文化深受欧洲文化价值观影响。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带来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对德国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德国强调依法治国、注重法制教育、强调法制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形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建立注重诚信、遵守法律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再次,宗教主张的博爱、平等、勤俭、节制等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德国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德国人长期形成的讲究信用、严谨、追求完美的行为习惯,使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着一种严谨细致的作风,体现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处理问题,对企业形成独特的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德国企业冷静、理智的作风。德国企业文化明显区别于美国以自由、个性、追求多样性、勇于冒险为特征的企业文化,也区别于日本企业强调团队精神在市场中取胜的企业文化。相较而言,德国企业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众所周知德国企业历来力求企业人员少而精,工作效率高。从经理、工程师到技术员都要接受定期考核。在人员晋升方面,德国人认为,35岁以上的人才具备担当管理者的资格。在晋升时强调技术,对企业管理者的要求是,现把他们派遣到研究部门工作几年,然后学习管理经验,这样造成的结果则是晋升速度缓慢。晋升为总经理时通常情况下为40岁至50岁之间,目的是保证管理者都要收过高等教育,实现专家治理企业,增强企业实力。

德国企业普遍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企业建立培训点,针对员工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培训:一是使新进公司的人员成为熟练技工;二是使在岗熟练技工紧跟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知识技能。使员工的素质方面更为细致,奉行一种“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不断培训而提高的,自己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理念。系统的说德国的职业培训是一种双元制职业培训,学员学习的地点为两个独立不同的部门或机构,即职业培训学校和企业内部的车间或实验室。学员能够接受培训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培训之前要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合同对培训期间的学徒工资、培训期间的休假以及双方在培训期间的责任与义务都做出了详细的描述。

并且德国企业在管理人才选拔与培养方面也颇具特色,即选拔人才并不注重其社会地位的高低,而是注重本人的实际能力。在尊重人格、强调民主的价值观指导下,德国企业普遍重视职工参与企业决策。

德国企业文化强调加强员工的责任感,注重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为员工创作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德国企业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努力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例如,1994年受世界石油危机影响,大众公司在德国本土的公司经济面临困难,需要解雇2万多名员工。然而,公司的员工在参与企业决策时却表示:宁愿减少自己收入的20%,把每周工作5天改为 4天,也不要让那些人失业。同类的事情,当大众公司在巴西的分公司也试图这样做时,却被巴西员工拒绝了。

这种责任感不仅体现在家庭责任上,更体现在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上,他们就是带着这样责任感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事物。德国企业十分重视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文化整合。为解决企业兼并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保持和谐的文化氛围,保证企业兼并重组目标的实现,他们在公司并购、重组时,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融合。精益求精的意识和注重诚信为本,追求产品质量完美、提供一流服务更是德国企业所追求的品质,通过培训、考察发现,重视产品质量,追求技术上的完美是德国企业一种普遍的自觉意识。德国人爱好技术、钻研技术、崇尚技术的价值观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不仅这样,德国企业的劳动收入的构成与分配也相当合理,社会福利比较大。工资由基本工资、岗位补助、超时补助、家庭状况补助(按照家庭中儿童的数量按月发放的一种补助。)、圣诞节奖等其他各类补助奖金构成。作为员工收入中最主要部分的基本工资占到员工工资收入的75%—80%。目前德国员工平均每周工作7.5小时,减去休假,每年实际工作时间约为1700小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由于德国工会的反对,计件工资的形式在德国的工资计算形式中越来越少了。在工资分配方面可分为高级职员工资和一般职员或工人工资。高级职员实行月薪制,一般没有奖金。收入的多少和工资增长多少均与资方商定。一般职员或工人实行岗位工资,即根据岗位的难易程度划分工资等级,这样的企业,有几个公司的员工不想要这样的福利呢。

总之,德国企业文化是规范、和谐、负责的文化。所说规范就是依法治理,从培训中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和对法律条文的掌握,从一点一滴做起,杜绝随意性和灵活性。和谐,就是管理体制的顺畅,人际关系的和谐。负责,就是一种企业与职工双方互有的责任心,即职工对企业负责任,企业对职工也要负责任,企业与员工共同对社会负责。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性格,具有四大功能:增强团队凝聚力;规范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激励团队创造力和战斗力;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自我约束力。就像我们个人,脾气秉性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决定着我们的一切行为。胡一夫老师更是认为,企业家的态度和行为通过各层管理者不断向下传递,形成了公司整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终汇成了企业文化。

没有落实,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没有落实,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德国企业的精神文化就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德国的文化也是我们所融合的,通过老师的选修课,让我了解了很多外国国家的文化与精神,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更加丰富了自己。

上一篇:帝国时代罗马复兴联机下一篇:冬季安全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