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改革工作计划

2022-06-29

在日常工作中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的重要工具,你在拟写计划时会感到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发展改革工作计划》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发展改革工作计划

发展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至2010年3月中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局势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全镇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增长,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增高,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一、改革进展情况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效

1.政府职能转变明显。按照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加强和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改进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式。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公共服务体系。

2.依法行政有效推进。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新政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根据需要制定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责任追究制。推行政务公开,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建设。

3.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逐步健全。镇党委、政府研究建立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重大决策事项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建立行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制度。

4.政府管理方式得到创新。加强政府管理创新研究。加强领导决策、应急指挥、日常工作运转等建设,提高行政运行效率和服务公众能力,实现政府管理创新。

(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布局合理化 如何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合理的产业群体,是历届党委、政府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镇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十五”所取得成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面临困难和存在问题,制定了“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立了“生态立镇、农业稳镇、产业强镇、商贸富镇、旅游兴镇” 的发展战略不动摇。紧紧抓住农业这个最基本的中心工作,加大对产业的培植力度,多角度、多渠道发展产业,切实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紧抓粮食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近几年,镇在加强产业发展的同时,毫不放松对粮食产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调整粮经作物比例,优化产业结构,采取压夏增秋、适量扩充小宗经济作物等措施,使粮经比例趋于合理,拓宽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渠道。在粮食生产上,加大对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不断加大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搞好服务,强化科技实施,培育优质小麦基地,使小麦亩产预计600斤左右,预计小麦总产量达到4593.6吨,粮食总产达到10165.3吨; 2.积极发展各项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保障。 (1)矿产业是镇的龙头产业。镇党委、政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了矿产业的主导地位。做到发展矿产业的信心不动摇、决心不改、工作力度不减、措施不变,合理布局,分类指导,走“矿业强镇”的路子。继续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2)劳务输出镇近几年培育起来的新兴骨干产业。2009年,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劳务兴镇的总体目标,并采取有力措施抓实劳务输转。使劳务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组织输出劳务人员1200多人次,使常年务工人数保持在5200人次以上,预计务工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劳务经济总收入达到5200万元;工商经济有了快发展,市场日渐繁荣。

(3)畜牧业是镇的传统骨干产业。畜牧养殖历史悠久,长期以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始终坚持一手抓规模养殖,一手抓良种培育。使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大家畜存栏14131头(匹),羊存栏8389只,家畜存栏45529只,全面落实了畜禽防疫工作,全镇13143头大家畜进行了防疫,密度和耳标挂扣率均达到100%,达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2009年,完成张良梁畜牧产业开发项目,涉及阴山、毛山、袁河、仁湾、张巴等6村、涉及农户901户,引进基础母牛901头,总投资250.25万元;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发展特色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发挥经济比较优势的重要切入点,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原则,坚持走“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路子,发展壮大一批规模较大、专业性较强的特色农业基地和专业村。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推进龙头企业本土化,完善企业与农户互动发展机制,真正打响“生态牌”、“绿色牌”,做到生态立镇、农业稳镇。而是要打造精品,坚持“产业强镇、商贸富镇”的发展战略不动摇,年内要完成我镇工业园区建设和物流园区建设,从而使这两大项目成为拉动恭门经济建设跨越式发展的“火车头”,成为发展恭门经济的“金大门”

(三)、着力抓好改善民生,在和谐社会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民生关系民心,解决民生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项目、财力和精力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多做一些促进社会发展的事,多解决一些群众最为牵肠挂肚的事,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控辍保学工作,着力改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巩固和保障“两基”成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严防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和健康安全。

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巩固和加强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加强村级卫生所建设,建立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卫生医疗队伍建设,积极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二、当前深化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改革发展正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突显,镇在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充分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正确把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各种工作新局面。具体来讲,就是要正视三个差距,把握四个优势,增强一个信心。

正视三个差距:一是要正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上的差距。从纵向上看,近几年来我们是大发展,各项工作成绩显著,但从横向上看,我们与部分兄弟县和乡镇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优势也正被赶超。二是要正视发展后劲上的差距。项目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经济强镇的奋斗目标,必须要依靠大的项目来带动。目前我镇还缺乏能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项目,尤其缺乏能大幅增加财政收入的骨干项目。同时,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加快发展的难度也很大。三是要正视产业建设上的差距。目前我镇具有特色的矿产业、畜牧业、商贸流通业和交通运输业都还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效益不高,市场开发晚,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规模效益。

把握四个机遇:一是要把握难得的政治优势。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从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等各方面都给予了特殊关怀和大力支持。二是要把握良好的区位优势。我镇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302省道东西贯穿全镇,天平铁路南北贯通,气候四季分明,尤其是天平铁路建成,极大地改善了我镇的交通条件,将使我镇的人流物流量加大,有望我真成为全县商贸重镇和物资集散地,便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壮大特色经济。同时拉动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三是要把握丰富的资源优势。我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天然牧草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最适宜发展矿产业和畜牧业,特别是天平铁路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我镇特色项目的发展,带活我镇的商贸流通业。四是要把握天平铁路建设时机优势。近年来,我镇社会秩序的持续稳定。“思富裕、谋发展、保稳定”成为回汉群众的共同愿望。各级干部在长期的发展改革中锻炼出了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有着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干事创业的精神饱满,团结拼搏的斗志昂扬,为我们加快发展增添了不竭的动力。天平铁路、物流中心、工业园区等硬件的建成为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千年不遇的发展机遇。增强一个信心即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

第二篇:全市改革发展工作汇报

今天,省发改委**主任不辞辛苦,带领各位处长亲临我市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主任对**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姚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刚才,**同志汇报了我市改革发展工作情况。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xxx”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苏书记提出的“两个率先、一个努力”和吴省长提出的“经济发展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序列”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和超额完成了“xxx”规划目标任务。

一是经济实力显着增强。“xxx”时期,我市生产总值由XX年的177亿元上升到今年的605亿元,年均增长15.5%,翻了一番多;财政总收入由XX年的23.03亿元上升到今年的80亿元,年均增长28.3%,接近翻两番;地方财政收入由XX年的10.52亿元上升到今年的48亿元,年均增长35.4%,翻了两番多;固定资产投资今年达到663亿元,是XX年的7.5倍,年均增长50.8%;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XX年的238.46亿元上升到今年的1280亿元,年均增长40%。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比例由XX年的12.5:55.7:31.8调整为2012年的6:63:31,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进一步凸显,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服务业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发展层次得到快速提升,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为支柱的新型产业体系。

三是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城乡一体的市域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建城区面积由XX年的45平方公里扩大到6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33万增加到64万,城镇化率由48%提高到58.5%,**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四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在全省率先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文化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政府机构、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强镇扩权等改革实现了新进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实际利用外资由XX年的0.7亿美元上升到今年的4.76亿美元,年均增长46.1%;实际利用内资由XX年的51.33亿元上升到241.4亿元,年均增长36.3%;外贸出口由XX年的0.42亿美元上升到19亿美元,年均增长114.3%。

五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吉铁路建设成功列入铁道部建设规划。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启动了科技创新“543211”工程,成功申报了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6%,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荣获了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称号。教育事业明显进步,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市,职业教育园区升格为省职教园区,**学院成功升本,结束了我市没有本科学校的历史。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评为2012年中国诚信政府前10名,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六是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XX年的9059元提高到17483元,年均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XX年的3840元提高到7218元,年均增长13.5%。就业率达96.4%。**、孔目江水质由过去的不合格或ⅲ类水达到了ⅱ类水标准。连续荣获四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和两届长安杯。

七是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得到了省委苏荣书记的肯定并批示。“人才引领产业、产业聚集人才”的经验得到中组部的肯定和推广。率先实行从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党政副职和县级领导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担任党组织负责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也是与省发改委多年来对**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姚主任及省发改委各位领导表示衷心地感谢!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积极融入**生态经

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努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我市在前天召开了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确立了**市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战略举措。总体发展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融入**生态经济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城、科技创新城、生态文明城建设,努力把**建设成为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和**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城乡一体化。奋斗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1700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300亿元,年均增长3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50亿元;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引进国内市外资金年均增长30%;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战略举措是: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支撑能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城;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动和谐平安**建设。

三、明年经济发展目标及举措

明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尤为重要。明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720亿元,增长15%,力争732亿元,增长17%。财政总收入100亿元,增长25%,力争110亿元,增长37.5%;地方财政收入60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800亿元,增长50%,力争XX亿元,增长66.7%。固定资产投资860亿元,增长30%。外贸出口总额23.8亿美元,增长25%,力争24.7亿美元,增长30%。力争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实际引进内资增长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围绕上述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进入省里的“盘子”。积鼓励企业增资扩股,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加大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全市计划安排1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247个,总投资2796亿元,计划投资727亿元,其中,重点项目75个,总投资953亿元,计划投资240亿元。重点争取开工建设新吉铁路、白梅水库、新电2台66万千瓦煤粉炉发电机组扩改项目,抓好高铁新城、**省职业教育园区、仰天岗国际生态城、袁河生态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坚定不移地抓好新能源、钢铁、新材料三大产业发展,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分宜工业园三大园区建设,大力组织实施“十百千亿”工程,力争钢铁产业销售收入720亿元,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700亿元,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60亿元。

新钢、赛维两个核心企业明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过400亿元。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继续按照“改造老城区、建设生态新区、提升**区”的思路,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坚持把中心镇和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推进工业进园区、农业进基地、住宅进社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继续推进以“六改四普及”为主的村庄整治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步伐。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业、休闲旅游业,重点抓好10个商贸市场建设,启动洋坊站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的近邻、**的远郊”。力争公路货物运力增长10%以上,年末贷款余额突破570亿元、企业上市等直接融资余额突破230亿元。五是抓好改革开放,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重点抓好文化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土地管理制度、水资源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医药卫生体制、户籍制度、宅基地换房等改革。

继续围绕三大产业,积极开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力争央企落户项目10个以上,投资总额30亿元以上。六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城。以科技创新“543211”工程为载体,深化与中南大学、**交大、**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抓好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等国家级特色基地建设,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坚持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聚集人才,通过“引资与引智、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产业引进与平台引进、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全面推进人才引进培养“十百千万”工程。七是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加强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光伏产品推广应用,继续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百万树木进城入院、进村入户等工程,力争成为全国循环经济或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八是围绕“实现人均期望寿命80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突出抓好村村通自来水、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十大民生工程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的发展,离不开省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希望姚主任及省发改委的各位领导继续一如继往地关心支持**的各项工作,也希望各位领导多来**视察指导工作,对我市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第三篇:发展改革委工作信息

发展改革委工作信息 2017年第3期 (总第402期)

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7月11日

【领导批示】

● 胡海峰市长就《推进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作出重要批示

● 《我市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获楼建 明常务副市长批示 【重要成果】

● 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 ● 我市一批项目获上级资金补助7250万元 【工作动态】

● 楼建明常务副市长带队赴上海市发改委对接接轨上海工作 ● 我市举办首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专题推

介会

● 我委组建首批智囊团助推发展改革工作科学决策 ● 浙江省2017年“全国低碳日”活动在我市举行 ● 我委大力推进投资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 【县市动态】

● 经开区举行第三届“携手共进 合作共赢”招商大会暨重大

项目签约仪式

● 中央主流媒体集中刊播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典型报道 【政策吹风】

● 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指导 意见》

● 我市出台推进家庭屋顶光伏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领导批示】

● 胡海峰市长就《推进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 议》作出重要批示

今年以来,我委大力推进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积极向上争取省级层面支持,并多次与上海市有关部门开展对接。近日,我委就进一步推进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提出共同推进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等建议,胡海峰市长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紧起草相关协议,并密切与省、市相关部门及上海市的交流研商,推动共识形成和落实。

● 《我市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获楼建 明常务副市长批示

近期,我委报送的《我市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一文获楼建明常务副市长批示:“好!继续大力推进,应用与产业并重,突出核心技术研发。”

【重要成果】

● 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全国第二批共92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入选,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包括区域示范基地、 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企业示范基地三类,在45个区域示范基地中我省共入围3个。

根据实施意见,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新一批示范基地将获得12项新的政策支持,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新兴业态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人才激励政策、支持建设双创支撑平台、加快发展创业投融资、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海外人才回国(来华)创业、推动融合协同共享发展、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等。

(产业处)

● 我市一批项目获上级资金补助7250万元

经过积极争取,近期我市一批项目获上级资金补助7250万元。其中,桐乡、海宁和嘉善三个项目获得京津冀及重点地区污染治理工程2017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4250万元;海宁市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项目获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试点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3000万元。

另外,我市还有43个项目列入2017省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其中市本级19个、平湖市15个、海盐县7个、海宁市2个,总投资达399亿元,2017计划投资57.5亿元,涉及港航物流服务、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海洋服务业、海洋能源、海洋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等领域。

(资环处、农经处、海经处)

【工作动态】

● 楼建明常务副市长带队赴上海市发改委对接接轨上海工作

7月3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楼建明带队赴上海市发改委对接我市接轨上海工作。我委领导章剑、罗永联、吴晓云以及市规划管理局主要负责人陪同参加。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及地区处、规划处、城市发展处有关负责人参加对接。

交流会上,楼建明常务副市长向上海市发改委介绍了省政府批复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后嘉兴开展工作情况,并就6月7日嘉兴党政代表团访问上海市取得成果,希望上海市发改委共同推进落实,形成书面成果。同时,希望上海市发改委在沪嘉两地重大基础设施互连互通方面给予支持。

上海市发改委阮青副主任表示,嘉兴市高度重视接轨上海工作,方案全面,工作具体,总体上表示支持,希望委内各相关处室对嘉兴提出的支持事项抓紧研究落实,近期能确定的工作抓紧推进。同时,希望依托浙沪对接平台建立起长效机制,共同推进两地合作。

(能源交通处)

● 我市举办首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专题推介会

6月19日,嘉兴市首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专题推介会顺利召开,我委章剑主任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楼建明出席会议并致辞,79家社会资本合作方的131位代表、22家金融机构的38位代表、16家中介咨询机构的24 位代表受邀参会。

会上共推出PPP项目95个,总投资766.4亿元,项目覆盖各县(市、区)主体,涉及能源交通、农业水利、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小城镇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服务、保障房建设、综合服务等多个领域。拟采用特许经营、BOT、ROT、BOO等多种方式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通过集中推介活动,为我市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活力,进一步加快项目落地打下良好基础。

(投资处)

● 我委组建首批智囊团助推发展改革工作科学决策 日前,我委召开专家库成员聘任工作座谈会,聘任24名同志作为嘉兴市发展改革工作专家库成员,这些专家从前期150多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主要来自嘉兴、杭州和上海的党政机关、科研院所或央企,研究领域为综合交通和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环境能源等。这是我委组建的首批智囊团。座谈会上,专家们围绕接轨上海、创新改革、信息经济强市建设、轨道交通、“四新”经济等热点话题各抒己见,积极建言献策。

为加强专家库的建设管理,我委专门制定了专家库建设管理办法:一是明确入选条件。专家应当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已取得良好成效,对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情况较为熟悉。二是明确工作职责。聘期内,将邀请专家列席有关会议并发表意见建议,承接或参与有关课题研究,参与有关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定、调研咨询,参与重大项目可行性 评估咨询,参与重大改革方案拟订等。三是明确后勤保障。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调整一次。专家实行聘任制,聘期为两年。聘期内将优先为专家提供研究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资料,努力为专家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和支持。

(办公室)

● 浙江省2017年“全国低碳日”活动在我市举行 近期,浙江省2017年“全国低碳日”活动在我市举办。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有关领导、省发改委徐幸副主任、市政府楼建明常务副市长出席活动并致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马爱民副主任在会上作了“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推动社会经济转型”的主题讲演。

在发布会环节,我委朱永根副主任介绍了《嘉兴市低碳城市试点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今后三年,我市将实施“四大行动”,以“低碳+产业”行动推动多产业升级,以“低碳+城镇建设”行动促进多领域协同,以“低碳+生活消费”行动向多角度渗透,以“低碳+金融”行动促进多政策支撑,加快我市绿色低碳发展。全力争取在2017-2019年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重点探索低碳发展多领域协同制度创新,并力争在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圆满完成国家、省交给嘉兴的试点任务。

(资环处)

● 我委大力推进投资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

今年以来,我委围绕简化事项流程,按照省发改委统一部署,全面推行企业投资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是编制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编制印发《嘉兴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大力推动实体办事大厅与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线下线上融合发展,企业投资项目从核准、备案到开工建设,政府行政许可时间缩放到40天以内。二是深化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平台的数据贯通,截止到5月份,全市在平台录入审批、核准类项目1703个,在平台共计办件4052件,列全省第二位,我市投资审批在线平台被列为省级试点。三是推进“区域环评、区域能评”工作。编制实施方案,在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基础上,明确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桐乡毛衫产业园等3个园区作为全市首批实施范围,在区域环评、能评的基础上,实现单个项目的环评和能评手续简化。

(投资处)

【县市动态】

●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第三届“携手共进 合作共赢”招商大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

6月20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举办以“携手共进、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三届招商大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会上,共签约高端食品生产基地、汽车自动变速箱、高端休闲食品、星际科幻博览中心等3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合计约197亿元。

近年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走在全市 前列,已累计引进欧美、日韩、港澳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利用外资61.5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37亿美元,吸引了26家世界500强企业来区投资,引进了一大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改局)

● 中央主流媒体集中刊播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典型报道 近期中央媒体启动了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重点专题“砥砺奋进的五年”,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典型报道纳入这一专题。前期,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7家中央主流媒体在嘉善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蹲点采访。6月17日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播放三期。6月19日,新华社将刊发相关新闻通稿。20日起,7家中央主流媒体将在《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专题栏目中,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陆续刊播嘉善县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力打造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升级版的有关报道。

(嘉善县发改局)

【政策吹风】

● 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指导意见》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关于市域(郊)铁路的规划、建设、运营、投融资等方面要求,提出至2020年,京津冀、长江 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超大、特大城市及具备条件的大城市市域(郊)铁路骨干线路基本形成,其余城市群和城镇化地区具备条件城市的启动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工作。加快推动市域(郊)铁路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现代城市与交通系统发展的重要选择,对促进轨道交通系统供给侧改革,完善多层次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我市出台推进家庭屋顶光伏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近日,嘉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屋顶光伏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家庭屋顶光伏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工作和保障措施。

《意见》提出,到2020年末,全市家庭屋顶光伏建设20万户以上,总装机规模达到60万千瓦以上。同时,对加强光伏产品标准管理、加强施工运维安全管理、强化外观美观建设、推进“光伏+”融合发展等方面作了相应要求。此外,在原有市级补助基础上增加对家庭屋顶光伏的财政支持,自投自建的家庭屋顶光伏每度电增加补贴0.15元,其他投资者建设的家庭屋顶光伏每度电增加补贴0.1元(自并网之日起3年)。《意见》的出台有利于加快推进光伏发电应用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百姓生活,促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

(能源交通处)

签发:章

发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

政协办公室,市级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党委、政

府、发展改革局,市有关领导。

国民经济综合处编

联系电话:0573—82521646

第四篇:发展和改革局工作计划

(一)科学把握发展态势,抓好2013年度计划的编制和落实工作

1、科学编制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兼顾发展效益与质量、速度的关系。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跟踪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发展动向,科学编制2013年度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考虑并合理安排各项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二是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分析和计划执行情况监督,保持与各职能部门的紧密沟通,及时、准确地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月(季)度分析工作,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及时展开研究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确保年度计划顺利完成。

2、认真编制2013年政府投资计划,力争做到“集中财力、确保重点,科学安排、统筹兼顾,严格标准、厉行节约,整合资源、放大效益”。

按照三个倾斜的要求,坚决把那些属于“锦上添花”、可先可后、形象工程的项目压下来,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事关xx未来发展后劲的重大产业项目,事关xx未来竞争力、辐射力提升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事关医疗卫生、轨道交通等满足老百姓生活需求、体现民生福利的项目,事关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环保建设项目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事关老旧住宅区和城中村综合整治的项目,

3、不断强化全口径人口管理,努力实现区域人口调控计划。

大力协助有关部门推进人口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人口结构联动调整的新机制,结合推行居住证制度试点工作,切实加强外来人口管理,逐步改变低素质人口、低消费人口大量集聚的现状。积极开展通过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人口置换的研究工作,做好各类人才引进计划,按照“严格控制总量,适度增加户籍人口数量,大力吸纳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人口置换”的原则,加强与市发改局以及区劳动、人事等相关部门的协调,积极实施区域人口调控计划。

4、围绕年度计划的组织实施,进一步开展重大课题调研。

有效利用社会科研力量开展各项专题调研,重点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着力提高调研质量,出精品、出亮点,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尽快完成高端服务业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全力打造以“大金三角”中心商务区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核心功能区。围绕《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和《政府综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年度计划的组织实施,协同相关部门完成指标落实的保障机制建设,使上述指标体系真正成为指挥棒和监督棒,切实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二)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全力推进重大项目规划建设

1、加强重点项目督办工作。

进一步强化“半月一协调,一月一通报”和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大协调力度,重点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用地、规划和拆迁等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及早编制2013年区重点项目计划及其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督办工作。

2、建立重大项目规划建设长效机制。

形成“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建设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项目滚动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全区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加大项目前期研究的投入,强化重大项目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的规划培育,进一步扩大项目储备。

3、进一步做好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与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等部门联系沟通,做好2013年市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建设资金落实跟踪工作。完成贝丽中学(水贝珠宝学校)、二线“插花地”外围市政道路、二线“插花地”市政消防二期工程、莲塘片区交通综合改善等项目前期工作并动工建设,积极推进金三角地区空间资源整合、珠宝产业集聚地二期、珠宝产业集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交通综合整治等项目前期工作。[1][2][3]下一页

(三)强化政府投资效益,着力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1、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医疗设施项目建设进度。

加大项目协调力度,力争xx区医院医技楼、区妇幼保健院、区慢性病防治院竣工交付使用,xx医院住院部扩建工程及室外环境工程、区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动工建设。

2、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在完成172个无物业管理老旧住宅区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整治范围,重点对基础配套缺乏并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同时,继续实施固本强基社区建设,确保社会治安电子防控工程竣工。

3、加强环境整治项目建设。

继续实施“城市装修”工程、城中村雨污分流、环卫基础设施等项目,动工建设梧桐山河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

4、加快产业功能片区改造。

继续推进万山水贝珠宝产业集聚地市政配套建设,动工建设高新技术第三园区改造项目,为我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配套服务。

(四)推进各项改革事业,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1、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根据全市统一部署,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各项调研工作,密切掌握改革动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推进事业单位七项改革创新的落实。

2、继续开展基层政府服务外包改革。

按照“不增编增人、提能增效”的原则,在物业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总结前期出租屋信息采集外包服务试点经验,进一步扩大社区宣传、民事调解、计生服务和公共设施管理等基层事务的外包范围。重点开展商业楼宇物业的综合信息采集外包服务的探索,结合居住证制度,制定新的外包服务模式和方案。

3、组织实施xx区第一届改革创新奖评选活动。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和《深圳市xx区改革创新奖评定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计划11月开展第一届改革创新奖评选活动,表彰为xx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公共服务产品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个人,进一步激发全区各单位和广大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4、加大课题研究和案例编写工作力度。

拟与深圳综合开发院合作,共同开展“抓住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的历史机遇,实现xx突破性发展”的课题研究,为xx在深港合作新的历史时期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深入调查研究,加快整理和编写进度,力争2013年出版《xx区处理社会复杂矛盾成功案例选编》第一集,为我区公务员培训和广大干部提供学习教材。

5、全力建设我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根据《xx区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方案》,配合区监察局等相关单位,启动xx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强化配套制度建设,实施政府绩效评估的联席会议制度、统计分析报送制度、主办单位责任制度和督察问责制度,全面推行政府目标管理。

6、不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按市统一部署,配合市实行社会投资项目备案制;在3个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在完成政府投资项目资产清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上一页[1][2][3]下一页

(五)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1、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迅速在全局范围内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的热潮,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一种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气魄,一种不甘落后、奋力争先的勇气,一种自我加压、持之以恒的韧劲,一种艰苦创业、埋头苦干的精神,从而在观念的更新中实现突破,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方式、新的方法来谋新的发展改革之策。

2、不断强化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

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xx大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把“首善”观念和“排头兵”意识贯穿到发展改革工作中去,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

3、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加强对年轻公务员的业务培训和锻炼,使其逐步担负起更重要的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思想,鼓励党员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创新能力。

4、着力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认真履行《请假休假审批制度》,落实干部强制带薪休假,体现党和政府对干部的关怀和爱护,促进身心健康,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定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并逐步形成一种制度,以丰富广大干部文体生活,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5、继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不断发扬保持“排头兵”精神,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的系列活动,认真贯彻中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及《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各项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和制度上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努力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

第五篇:发展和改革局工作计划

(一)科学把握发展态势,抓好2013计划的编制和落实工作

1、科学编制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兼顾发展效益与质量、速度的关系。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跟踪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发展动向,科学编制2013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考虑并合理安排各项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二是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分析和计划执行情况监督,保持与各职能部门的紧密沟通,及时、准确地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月(季)度分析工作,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及时展开研究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确保计划顺利完成。

2、认真编制2013年政府投资计划,力争做到“集中财力、确保重点,科学安排、统筹兼顾,严格标准、厉行节约,整合资源、放大效益”。

按照三个倾斜的要求,坚决把那些属于“锦上添花”、可先可后、形象工程的项目压下来,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事关xx未来发展后劲的重大产业项目,事关xx未来竞争力、辐射力提升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事关医疗卫生、轨道交通等满足老百姓生活需求、体现民生福利的项目,事关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环保建设项目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事关老旧住宅区和城中村综合整治的项目,

3、不断强化全口径人口管理,努力实现区域人口调控计划。

大力协助有关部门推进人口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人口结构联动调整的新机制,结合推行居住证制度试点工作,切实加强外来人口管理,逐步改变低素质人口、低消费人口大量集聚的现状。积极开展通过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人口置换的研究工作,做好各类人才引进计划,按照“严格控制总量,适度增加户籍人口数量,大力吸纳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人口置换”的原则,加强与市发改局以及区劳动、人事等相关部门的协调,积极实施区域人口调控计划。

4、围绕计划的组织实施,进一步开展重大课题调研。

有效利用社会科研力量开展各项专题调研,重点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着力提高调研质量,出精品、出亮点,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尽快完成高端服务业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全力打造以“大金三角”中心商务区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核心功能区。围绕《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和《政府综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结合计划的组织实施,协同相关部门完成指标落实的保障机制建设,使上述指标体系真正成为指挥棒和监督棒,切实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二)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全力推进重大项目规划建设

1、加强重点项目督办工作。

进一步强化“半月一协调,一月一通报”和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大协调力度,重点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用地、规划和拆迁等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及早编制2013年区重点项目计划及其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督办工作。

2、建立重大项目规划建设长效机制。

形成“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建设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项目滚动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全区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加大项目前期研究的投入,强化重大项目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的规划培育,进一步扩大项目储备。

3、进一步做好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与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等部门联系沟通,做好2013年市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建设资金落实跟踪工作。完成贝丽中学(水贝珠宝学校)、二线“插花地”外围市政道路、二线“插花地”市政消防二期工程、莲塘片区交通综合改善等项目前期工作并动工建设,积极推进金三角地区空间资源整合、珠宝产业集聚地二期、珠宝产业集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交通综合整治等项目前期工作。[1][2][3]下一页

(三)强化政府投资效益,着力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1、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医疗设施项目建设进度。

加大项目协调力度,力争xx区医院医技楼、区妇幼保健院、区慢性病防治院竣工交付使用,xx医院住院部扩建工程及室外环境工程、区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动工建设。

2、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在完成172个无物业管理老旧住宅区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整治范围,重点对基础配套缺乏并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同时,继续实施固本强基社区建设,确保社会治安电子防控工程竣工。

3、加强环境整治项目建设。

继续实施“城市装修”工程、城中村雨污分流、环卫基础设施等项目,动工建设梧桐山河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

4、加快产业功能片区改造。

继续推进万山水贝珠宝产业集聚地市政配套建设,动工建设高新技术第三园区改造项目,为我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配套服务。

(四)推进各项改革事业,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1、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根据全市统一部署,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各项调研工作,密切掌握改革动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推进事业单位七项改革创新的落实。

2、继续开展基层政府服务外包改革。

按照“不增编增人、提能增效”的原则,在物业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总结前期出租屋信息采集外包服务试点经验,进一步扩大社区宣传、民事调解、计生服务和公共设施管理等基层事务的外包范围。重点开展商业楼宇物业的综合信息采集外包服务的探索,结合居住证制度,制定新的外包服务模式和方案。

3、组织实施xx区第一届改革创新奖评选活动。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和《深圳市xx区改革创新奖评定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计划11月开展第一届改革创新奖评选活动,表彰为xx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公共服务产品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个人,进一步激发全区各单位和广大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4、加大课题研究和案例编写工作力度。

拟与深圳综合开发院合作,共同开展“抓住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的历史机遇,实现xx突破性发展”的课题研究,为xx在深港合作新的历史时期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深入调查研究,加快整理和编写进度,力争2013年出版《xx区处理社会复杂矛盾成功案例选编》第一集,为我区公务员培训和广大干部提供学习教材。

5、全力建设我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根据《xx区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方案》,配合区监察局等相关单位,启动xx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强化配套制度建设,实施政府绩效评估的联席会议制度、统计分析报送制度、主办单位责任制度和督察问责制度,全面推行政府目标管理。

6、不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按市统一部署,配合市实行社会投资项目备案制;在3个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在完成政府投资项目资产清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上一页[1][2][3]下一页

(五)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1、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迅速在全局范围内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的热潮,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一种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气魄,一种不甘落后、奋力争先的勇气,一种自我加压、持之以恒的韧劲,一种艰苦创业、埋头苦干的精神,从而在观念的更新中实现突破,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方式、新的方法来谋新的发展改革之策。

2、不断强化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

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xx大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把“首善”观念和“排头兵”意识贯穿到发展改革工作中去,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

3、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加强对年轻公务员的业务培训和锻炼,使其逐步担负起更重要的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思想,鼓励党员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创新能力。

4、着力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认真履行《请假休假审批制度》,落实干部强制带薪休假,体现党和政府对干部的关怀和爱护,促进身心健康,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定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并逐步形成一种制度,以丰富广大干部文体生活,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5、继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不断发扬保持“排头兵”精神,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的系列活动,认真贯彻中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及《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各项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和制度上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努力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

上一篇:翻转课堂期末考试下一篇:防震救灾应急预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