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劳动关系学试题

2022-09-11

第一篇:自考劳动关系学试题

自考 劳动关系学 名词解释

雇员:是指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利并从属于这种决策权利的工作者,劳动关系中的雇员,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由雇主雇佣并在其管理下从事劳动以获取工资收入的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

雇主:也称为“管理方”或资方,是指雇佣他人为其工作,并需支付工作或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合作: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

雇员团体:是指因为共同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包括工会和类似于工会组织的雇员协会和专门的职业协会。

雇主组织:雇主组织的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他们以行业或贸易组织为纽带,一般不直接介入雇员与雇主的具体劳动关系事务之中

工会性:是指工会参加劳工运动并利用这种力量的程度。

工会的内涵: 工会是由工人组成的旨在维护并改善其工作条件的连续性组织

工资的法律含义:劳动法中,工资是雇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规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对“劳动”的理解:劳动是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劳动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过程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劳动具有自然性质和社会性质.

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调整特定劳动关系及其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称。根据劳资合作:是指任何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待,所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 劳动合同变更 :指劳动合同在履行过程中,经双方协商一致,对劳动条款进行的修改、补充或废止,具体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资福利的变更等

劳动合同解除 :是指劳动合同在期限届满之前,双方或单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效力,解除双方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以及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消失时,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即行消灭的制度

劳动合同续订是指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后,经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继续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

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劳动合同,以及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集体谈判的进程

分配谈判:是指劳资双方由于资源有限需要分配而进行的谈判,把谈判当作是一种不赢即输的情景,自己得到的同时意味着对方失去;一方资源的增加,就意味着另一方资源的减少,是单方获益的谈判

整合谈判:是指双方都能从解决方案中获取潜在利益的谈判,把谈判当作是一种双赢的情景,追求双方均有所的,反映了劳资双方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达成了共识,通过合作能够同时增加可分配的资源。

三方协商机制:是指政府(通常以劳动部门为代表)、雇主和工人之间,就制定和实施经济与社会政策而进行的所有交往和活动。即由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构共同处理所有涉及劳动关系的问题。

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目前我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含义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劳动争议的定义:也称劳资争议,是指劳资关系当事人之间因为对薪酬、工作时间、福利、解雇及其他待遇等工作条件的主张不一致而产生的纠纷。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明确是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做出的裁决的活动。

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本单位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管理、指挥、监督下提供有偿劳动的协议。

劳动合同的条款:分为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法定条款主要有,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约定条款主要有,试用期、培训、保守商业秘密、敬业限制条款、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其他事项如对第二职业的限制,对规定物品的约定等

无效劳动合同的概念: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 劳动争议诉讼的概念: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劳动争议的诉讼,还包括当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或调解书,另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活动。

不当劳动行为的概念:又称为不公正劳动行为或不公正劳动措施,是指工会在组建过程之中或组建之后,任何一方采取不法手段试图对抗对方的措施或行为。

个别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是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劳动合同,来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比如建立、变更或解除劳动关系等。 集体劳动关系:是在个别劳动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劳动者通过行使团结权,组成工会来实现自我保护,并进而平衡和协调劳动关系。

集体谈判结构的概念:是指不同层次、不同等级、不同类别的谈判单位的集中或分散程度,以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集体谈判结构的概念:是指不同层次、不同等级、不同类别的谈判单位的集中或分散程度,以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集体协议的含义:集体协议是个人劳动合同的对称,是指工会代表劳动者与雇主或雇主团体之间签订的,有关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及劳动关系问题的书面协议。

集体协议的当事人:有协约能力者为协约当事人,在劳动这一方主要应以工会为限,在雇主方则不仅雇主组织有协约能力,单个的雇主也具有谈判签约的能力。因此集体协议可以区分为工会与雇主组织之间的协约,以及工会与单个雇主之间的协约。 集体协议的效力:集体协议是劳资自治的契约形式,是一种对劳资双方及其成员都具有规范效力的协约。

集体协议的期限:是指协议的有效存续期间。按照期限形式的不同,分为不定期集体协议和定期的集体协议。各国一般采用定期集体协议,并在立法中限制其最短期限(通常为1年)和最长期限(通常规定为3~5年),规定协议的最短期限,是为了保证协议的相对稳定性,而规定协议的最长期限,则是为了使协议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现行立法只就定期协议作了规定,期限为1~3年)

集体协议的变更的概念:是指因订立集体协议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当事人依法对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的集体协议进行修改和补充。(我国法律规定。提出变更协议的要求。另一方答复,7日内协商。协商一致后7日内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 集体协议终止的含义:是指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集体协议效力消灭。 罢工的法律含义:罢工是劳动者为改善工作条件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暂时停止工作的行为。罢工是已工会为主体而展开的,是集体谈判中的一种压力手段。罢工权是劳动者为改善劳动条件,缔结或变更集体协议而集体停止工作的权利。

诚信谈判责任的含义:是指工会一旦获得承认,赢得选举,无论工人是否签字,都取得代表所有工人的“排他代理权”,雇主负有“诚实”谈判的法律义务

三方机制主体中工会的概念:工会是由工人自愿组织起来的团体或联合体。在三方协商机制中,工会是工人的代表,以维护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工人的经济地位,保护工人的权益为目的。

三方机制主体中雇主组织的概念:雇主组织是雇主依法组成的,旨在代表、维护和增进雇主在劳动关系中的共同利益而与工会抗衡和交涉的团体。在三方机制中,它是雇主一方的代表。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是指调解委员会对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依法制定的企业规章和劳动合同,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推动双方互谅互让,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活动。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的,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采用“三方性”的组织原则。

冲裁时效制度:是指劳动争议发生后,争议当事人如果不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则丧失通过仲裁程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制度(自争议发生之日起60

集体谈判:集体谈判是工会和资方确定就业条件和待遇的交涉过程,它是雇员以公会这种团体形式所进行的交涉。在我国现行法规文件中,通常将“集体谈判”表述为“集体协商、平等协商”。集体协商是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集体谈判的目的是签订集体协议,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解决工作场所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非全日制用工:在我国,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小时的用工形式

第二篇:自考劳动关系学复习材料(工会)

工会

1、 最经典且最经常被引用的工会定义,是西德尼。韦布与比阿特丽斯。韦布在《英国工会史》一书指出的。

2、 工会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工会最首要的任务是通过团结工人,争取改善雇员的工作条件。

3、 工会的结构分类

职业工会(强调技能)

1) 同行工会是最早的工会组织形式2)半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会3)白领工会

行业工会

1) 垄断性行业工会2)单一性行业工会

总工会

4、 早期工会的特征1)在性质上都是同行工会,多数是由技术工人建立的,而非技术工人和半技术工人基本上处于无组织状态之中;2)在范围上都是地方工会,只限于一个工厂、一个城镇或一个城市;3)寿命都很短暂,工会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斗争,一旦问题解决,组织随即解散。工会缺乏固定的资财、活动场所和工作人员;4)经济影响比较小,主要活动是通过殡葬费、疾病补贴和其他类似的方式向会员提供相互救济,而不是就工资、工时或就业条件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

5、 1955年美国劳联和产联完成合并,形成劳联-产联(AFL-CIo哦);1956年,加拿大两工会——加拿大行业和劳动者联盟与加拿大劳工联盟——合并组成加拿大劳工大会。

6、 工会化的原因:1)对资方的不满2)工会的有效性(吸引力)3)雇员对待工会的态度4)雇员的集体凝聚力(归属感)5)一种社会化的途径(社会需要、表达渠道6)提供获取领导的机会(过瘾)7)强迫加入工会或来自同事的压力。

7、 工会的职能:

1) 经济职能

1、工资与就业人数的最优组合(失业效应:裁员、资本密集型)2确保就业公平

2) 民主职能:正统多元主义特别强调工会的民主职能。认为工会的角色应该将民主原则引入劳动关系。

3) 整合只能:多元主义、激进主义与管理主义都指出工会具有整合职能,但又有管理主意强调雇员与雇主间的整合是工会的首要职能。

4) 社会民主职能

5) 阶级革命职能

8、 工会的职能分类 :工联工会、福利工会、政治工会

9、 工会代表部分雇员利益而不是整体工人的阶级利益,因而不再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相反工会已成为资本主义合作机制的一方。

10、 我国工会的社会职能:维护职能、建立职能、参与职能、教育职能。

11、《工会法》第10条第1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25人以上的,应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

12、各级地方总工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各级工会代表大会。

13、中华全国总工会是中国工会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每5年举行1次,由它选举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

14、民主集中制是工会的组织原则。

15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会组织的建立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二是工会组织开展活动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16、《工会法》规定,不得阻挠和限制工人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不得随意撤销、合并

工会组织。

《工会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职工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工会法》规定职工200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可以设专职工会主席。

17、“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

18、不得随意调动、罢免工会主席

《工会法》第17条规定;“工会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满时,不得随意调动其工作。因工作需要调动时,应当征得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的同意。

《工会法》第51条规定;”违反法律规定,对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工作人员无正当理由调动工作岗位,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恢复原工作;造成损失的,给予赔偿。

《工会法》第52条规定,对于工会工作人员因履行法定职责而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恢复其工作,并补发被解除劳动合同期间应得的报酬,或者责令各予本人年收入2倍的赔偿。

《工会法》第39条规定;”基层工会的非专职委员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参加会议或者从事工会工作,每月不超过3个工作日,其工资照发,其他待遇不受影响。

19、工会享有独立的财产权及其他权益,工会组织的财产,经费和国家拨给工会使用的不动产归其所有或使用。

20、工会经费是工会依法开展活动的物质条件,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职工工资总额2%缴工会经费。

第三篇:自考劳动关系复习题

管理模式:作为指导原则,是雇主对待雇员和处理特殊问题的一种参考原则,是管理方的行动指南

工会性:工会参加劳工运动并利用这种力量的程度

劳动争议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还包括生效仲裁决定执行的事项

劳资合作:任何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望,所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

工会的组织结构:工会借以安排其内部管理体制、代表制度及职权体系的机构与过程

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明确是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做出的裁决的活动

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组织内部雇员有权参与与其工作有关的决策,即由员工或代表与资方代表在某一共同之厉害关系领域内,来共同决定企业策略和制度的行为

工会:由工人自愿组织起来的团体或联合体。在三方协商机制中,工会是工人的代表,以维护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工人的经济地位,保护工人的权益为目的

劳动争议调解:调解委员会对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依法制定的企业规章和劳动合同,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推动双方互谅互让,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活动

雇员团体P10因为公共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

雇主组织 P396雇主依法组成的,旨在代表、维护和增进雇主在劳动关系中的共同利益而与工会抗衡和交涉的团体。在三方机制中,它是雇主一方的代表

劳动关系P6劳动者与雇主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劳动关系主体P8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

三方协商机制P376政府、雇主和工人之间,就制定和实施经济与社会政策而进行的所有交往和活动。

雇主P87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雇员: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与这种决策权利的组工作者

标准工作日:国家统一规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是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间。我国标准工作日为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劳动仲裁回避制度:劳动仲裁委员会组成成员或仲裁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遇到法律规定的情形,不参加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和裁决。

简述合作的含义及根源。

合作的含义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

合作的根源“被迫”(是指雇员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合作,即雇员如果要谋生,就得与雇主建立雇佣关系)和“获得满足”(主要建立在员工对雇主的信任基础之上,这种信任来自对立法公正的理解和对当前管理权力的限制措施)

独裁/剥削管理模式有哪些特征?

强制性、专断性、独裁性、有限的忠诚性

在我国《劳动法》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集体协议中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内容有哪些?

主要是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如工资,工时,休假,补偿,工作环境,退休,保险,以及规定个别劳动契约的订立,具体内容,终止等内容。

为什么说三方协商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基本原则?

①三方性原则体现在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结构中。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机构主要由国际劳工大会、理事会和国际劳工局组成。除以上三个主要机构外,国际劳工组织还设有许多产业性、专门性和区域性的委员会,这些委员会除财务委员会等个别委员会外,其组织机构与国际劳工大会及理事会一样,均实行三方性原则②三方性原则体现在国际劳工组织的议事规则中。国际劳工组织在举行大会、理事会和各种委员会时,要求会员国尽可能地派遣完整的由三方组成的代表团。国际劳工组织的这种三方性原则在组织结构和议事规则中的实施,体现了对于劳动关系的当事各方的尊重和谋求通过协商讨论达到共识的的愿望③有关三方性原则规定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三方协商”作为处理和协调劳动关系的原则,是由三方性组织或三方性机构具体实施,并有国际劳工组织首倡和竭力推行。附:三方协商发端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为一种制度。发端的直接动因是国际劳动立法运动的兴起。1919年成立的国际劳工组织是劳资关系领域三方协商机制正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劳工大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

试述诚信谈判责任内容及其在我国劳动立法中的体现。

内容:①双方会面并开始谈判②全面讨论双方面临的问题、所处立场和理由③任何—方不得隐匿、扣留和歪曲信息,也不得故意误导对方④任何一方都不得通过自相矛盾的方式或者做出简单毫无意义的让步之举,破坏谈判进程,通常被称为“表面谈判”战略⑤雇主不得绕开工会直接向会员允诺条件。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协商代表应履行的职责①参加集体协商②接受本方人员质询,及时向本方人员公布协商情况并征求意见③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④代表本方参加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理⑤监督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⑥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试述集体协议的变更。

是指因订立集体协议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当事人依法对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的集体协议进行修改和补充。

①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只是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的②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出现的④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简述劳动关系的特性。

①个别性与集体性②平等性与隶属性③对等性与非对等性

简述雇员参与和参加管理的主要形式。

①员工持股计划②质量圈③共同磋商④工人董事⑤工作理事会⑥建议方案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简述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的主要内容。

当工人遇生育、疾病、灾难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急需用款时,雇主应提前发放即将给付的工资

.简述集体协议的意义。

集体协议制度①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必要条件②建立了平等协商谈判机制③是雇主谋求工业和平和工业利润的目标之一④是协调劳动关系的手段⑤是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 简述劳动关系的主体。

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

三方协商机制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①由三方代表组成常设机构②采取劳动大会形式③成立三方专业委员会④设立三方劳动争议处理机构⑤设立综合性的三方联系制度

试述我国法律规定的不当劳动行为及其救济。

①实行差别待遇。劳动者不因为参加工会活动而受到不公正对待②拒绝集体谈判。确立了企业和工会的集体谈判义务,以及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集体谈判义务时的法律责任③控制干涉工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控制或干涉工会组织的成立,不得妨碍工会的活动,控制干涉工会是雇主的不当劳动行为之一。

①行政救济。不当劳动行为的救济机构一般为劳动委员会,劳动委员会发现雇主存在不当劳动行为,可以发布命令要求其立即停止。劳动委员会的命令应在法庭登记,如果雇主不执行,可被处以藐视法庭罪②民事救济。劳动委员可以基于民法“全面救济”理论,采用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多种保护措施,对不当劳动行为进行全面救济。

试述我国集体协议的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

法定条款(集体协议中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内容):即法律规定应当进行谈判签订的条款,属于强制性的规定。它直接来源于法规和政策,在集体协议的有效期内持续有效,是集体协议中最重要的一类条款。约定条款:即谈判双方自主协商订立的条款。约定条款一经写入协议,具有与法定条款同等的法律效力

简要说明权威/宽容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以及对待工会的措施。

专业化、职位阶梯、忠诚感

①工会的存在使企业成本增加②工会要求建立绩效考核的程序与规则

简述确定协议范围的规则有哪些?

① “剩余权利”规则。这一规则认为凡是集体协议没有具体约定的内容,都由管理方单独决定② “公平管理”规则。即无论集体协议如何规定,雇员都有权要求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③“隐含义务”原则。即管理方负有一种隐含的义务,在作出与集体协议相关的重大改变之前,要先征求和取得工会的同意④“权利分享”原则。⑤ “工作权利”原则。即工人因工作时间的累积而获得的与管理权利相抗衡的权利。剩余权利规则仍居统治地位。 简述我国国家级三方协商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①研究分析经济体制改革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提出政策意见和建议。②通报交流各自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研究分析全国劳动关系状况及发展趋势,对劳动关系方面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形成共识。③对制定并监督实施涉及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④对地方建立三方协调机制和企业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指导地方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⑤对跨地区或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集体劳动争议或群体性事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试述在我国集体谈判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协商准备。包括①熟悉与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②充分掌握参与集体协商所必需的信息和资料③拟定集体协商议题④集体协商的内容、时间、地点应由双方共同商定⑤共同确定一名非协商代表担任集体协商记录员。二)确定协商代表。企业与职工双方要按照一定程序确定本方的集体协商代表,并各自确定一名首席代表。双方代表人数应当相等。三)协商程序。包括①宣布议程和会议纪律②一方首席代表提出协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另一方首席代表就对方的要求作出回应③协商双方就商谈事项发表各自意见,开展充分讨论④双方首席代表归纳意见。四)策略。主要包括,进攻策略、退却策略和迂回策略等

五)技巧。包括双赢原则、4P原则、2C原则

试述集体协议终止的原因。

①集体协议因有效期限届满而终止②双方合意修正尤其是新协约取代原协议时,原协议终止③集体协议因依法解除而终止。

简述我国法律规定的女工保护标准的主要内容。P19

2就业权利的保障、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四期保护、保护设施和保健措施

简要评价劳动过程理论。P9

4布雷弗曼认为,科学管理旨在降低生产所需技能,增强对工人的控制。评价①降低生产技能收到普遍质疑②只考虑管理方对工人的直接控制,而忽视对工人的间接控制。

什么是劳动合同履行,其条件有哪些?P222-22

3指当事人按照已经生效的劳动合同的规定,实现各自权利和义务的活动。

条件包括履行主体明确、履行标的明确、履行期限明确、履行地点明确。原则包括全面履行原则,劳动合同中订立的各项条款都必须得到认真履行;实际履行原则,劳动合同的履行必须由当事人亲自履行,双方均不得由他人顶替。

简述工会的组织原则及其体现。P150

工会各级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民主集中制是工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体现在,工会建立、开展活动实现民主集中制。

.市场经济国家集体协议的主要条款有哪些?P349

工资和福利;工作时间和加班;工作规则;工作和收入保障;资历;工会保障和权力 试述我国集体谈判的进程。P278

一)协商准备。协商代表在协商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尤其是职工和工会一方的协商代表应当做到①熟悉与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②充分掌握参与集体协商所必需的信息和资料③拟定集体协商议题④集体协商的内容、时间、地点应由双方共同商定⑤共同确定一名非协商代表担任集体协商记录员。

二)确定协商代表。企业与职工双方要按照一定程序确定本方的集体协商代表,并各自确定一名首席代表。双方代表人数应当相等。

三)协商程序。关于集体协商的程序,《集体合同规定》第34条规定:集体协商会议由双方首席代表轮流主持,并按下列程序进行①宣布议程和会议纪律②一方首席代表提出协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另一方首席代表就对方的要求作出回应③协商双方就商谈事项发表各自意见,开展充分讨论④双方首席代表归纳意见。

简述工会的职能分类。P13

5①工联工会(唯一目标是通过集体谈判为会员谋求经济利益)②福利工会(不仅关心经济利益与劳动权益,而且关注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政治问题)③政治工会(主张通过政治结盟或法律规范来维护会员利益)。

简述对新古典经济理论的评价。PP9

1①没有指出使企业效率最大化的内部工作模式;②生产效率等同于效率,从而忽视了劳动关系中“政治”方面③把管理人员视为所有者利益的代表过于简单的管理思想下④没有意识到管理者理性的局限性⑤没有解释管理者自身价值观在决策中作用

简要回答独裁/剥削管理模式的管理方对待工会的措施。P100

强制性、专断性、独裁性、有限的忠诚性

简述集体协议及其订立程序。P368

集体协议是个人劳动合同的对称,是指工会代表劳动者与雇主或雇主团体之间签订的,有关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及劳动关系问题的书面协议。

双方谈判签约、政府确认和公布

什么是劳动合同?其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206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本单位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管理、指挥、监督下提供有偿劳动的协议。

劳动合同的内容是指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于权利义务是相互对应的,一方的权利即为对方的义务,因此劳动合同往往从义务方面表述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①劳动者的主要义务,劳动给付的义务、忠诚的义务、附随的义务②用人单位的主要义务,劳动报酬给付的义务、照料的义务、提供劳动条件的义务。

包括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

简术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五种角色。P16

4①劳工基本权利的保护者(劳动合同、标准、劳动保险、福利、教育、安全卫生、监察。政府态度:积极主动)②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工会组织、集体谈判、雇员参与、分红入股。政府态度:中立,不干预)③劳动争议的调停者(劳动争议处理。政府态度:中立,不干预)④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失业保险、人力资源规划。政府态度:积极主动)⑤公共部门的雇用者(公共事业。政府态度:合法化、企业化、民主化)。

试述我国《集体合同规定》中对集体合同的表述以及签订集体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P368就是用人单位或者有法人资格的用人单位团体与法人资格的工会或者劳动者代表,以规定劳动关系为目的所订立的书面协议。

①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②相互尊重,平等协商③诚实守信,公平合作④兼顾双方合法权益⑤不得采取过激行为。有学者还提出了“利益共享原则”。认为利益共享原则是集体协议的精髓,并且是集体协议存在的根本理由,也是贯穿签订、变更集体协议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原则。

试述诚实谈判责任的内容以及我国有关诚实谈判协商代表的职责。P298

①双方会面并开始谈判②全面讨论双方面临的问题、所处立场和理由③任何—方不得隐匿、扣留和歪曲信息,也不得故意误导对方④任何一方都不得通过自相矛盾的方式或者做出简单毫无意义的让步之举,破坏谈判进程,通常被称为“表面谈判”战略⑤雇主不得绕开工会直接向会员允诺条件

①参加集体协商②接受本方人员质询,及时向本方人员公布协商情况并征求意见③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④代表本方参加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理⑤监督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⑥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简述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所具有的主要功能。

(1)保障公民劳动就业和相关合法权益;(2)协调劳动关系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法制建设。

简述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P236

提出要求、做出答复、签订协议。

简要回答劳资合作的特征。

①企业组织经营的主体责任属于资方与劳方共同承担②劳资合作须借助员工参与才能实现③劳资双方将对抗的相对力量,转化为组织的总力量④劳资合作所带来的成果应公平分享。 结合相关法律的规定和集体协商的实际情况,试述在我国进行集体谈判进程中,协商代表需要做好的协商准备工作。

协商代表在协商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尤其是职工和工会一方的协商代表应当做到①熟悉与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②充分掌握参与集体协商所必需的信息和资料③拟定集体协商议题④集体协商的内容、时间、地点应由双方共同商定⑤共同确定一名非协商代表担任集体协商记录员。

简要回答我国工会组织体系的设置。

全国总工会、地方总工会、全国和地方产业工会、乡镇、城市街道基层工会的联合会、基层工会委员会

根据我国《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变更的知识,简要回答“过失性解除”的规定。

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②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④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简述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⑴政府有权修改劳动关系的各项制度;⑵为劳动关系的发展提供示范“样本”;⑶创造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环境。

简要回答“诚实谈判”通常包括的内容。

①双方会面并开始谈判②全面讨论双方面临的问题、所处立场和理由③任何—方不得隐匿、扣留和歪曲信息,也不得故意误导对方④任何一方都不得通过自相矛盾的方式或者做出简单毫无意义的让步之举,破坏谈判进程,通常被称为“表面谈判”战略⑤雇主不得绕开工会直接向会员允诺条件

论述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

1、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主体不合格。

2、内容不合法。

3、严重违反一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合同。根据《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无效劳动合同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权确认40.根据我国《集体合同规定》,阐述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条件。

第四篇:公共关系学试题 自考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 )

A.个人 B.公众

C.组织 D.群众

2.公共关系学中三个最基本的概念是( )

A.组织、公众、传播沟通

B.关系、舆论、形象

C.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

D.信息、关系、沟通

3.组织机构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相互交往和共处的情形与状况指的是( )

A.社会舆论状态 B.公共关系活动

C.公共关系观念 D.社会关系状态

4.美国报界掀起“便士报”运动的时间是( )

A.20世纪2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 D.19世纪20年代

5.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菲利浦?科特勒提出了( )

A.经济营销 B.政治营销

C.文化营销 D.社会营销

6.组织公关部门对内公关的根本目标是( )

A.协调组织领导间的关系 B.树立组织形象

C.协调公关部门与其他部门关系 D.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凝聚力

7.在组织中,主要负责收集信息、预测公众动向及社会发展趋势等任务的公关人员是( )

A.调查分析人员 B.计划分析人员

C.文秘人员 D.传播人员

8.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 )

A.个体公众 B.组织公众

C.内部公众 D.外部公众

9.在公关中,对组织持中间态度,观点和意向不明朗的公众对象是( )

A.顺意公众 B.逆意公众

C.边缘公众 D.目标公众

10.具有“准自家人”特点的公众是( )

A.内部公众 B.组织公众

C.社区公众 D.顾客公众

11.在知觉偏见产生的原因中,最近或最后印象的强烈影响被称为(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

12.二战期间,建立了“流言诊所”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13.首次阐明人们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A.霍夫兰 B.纳普

C.阿什 D.布林

14.当某企业发现自己的产品与目标公众的要求严重不符时,它应该重点进行( )

A.正面形象的强化工作 B.形象的修补

C.产品形象的转换 D.环境形象的转换

15.组织处于公关危机时期适宜采用的公关方式是( )

A.进攻型公关 B.防御型公关

C.矫正型公关 D.维系型公关

16.组织公关活动的一般过程是( )

A.公关调查——公关实施——公关策划——公关检测

B.公关策划——公关调查——公关实施——公关检测

C.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检测

D.公关策划——公关调查——公关检测——公关实施

17.公关策划PDCA工作法中的“D”指的是( )

A.实施 B.计划

C.检查 D.总结

18.作为公关调查法的一种,资料分析法主要用于了解( )

A.热点问题 B.敏感问题

C.现实问题 D.历史性问题

19.新闻发布会是一种( )

A.一级传播方式 B.两级传播方式

C.三级传播方式 D.四级传播方式

20.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传播学理论是( )

A.议题设置论 B.把关人理论

C.5W模式理论 D.受众选择“3S”理论

21.公关调查对象的确定取决于公关调查( )

A.任务 B.范围

C.目的 D.方法

22.因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类型是( )

A.劳资矛盾引起罢工 B.地震引起大楼倒塌

C.重大盗窃事件发生 D.有意诬陷引起报导失误

23.公共关系广告旨在推销( )

A.商品品牌 B.组织形象

C.商品服务 D.服务理念

24.主观随意性最为突出的一种沟通形式是( )

A.演讲 B.报告

C.口头语言交流 D.谈判

25.“比较性广告”所运用的定位策略是( )

A.市场领导者定位策略 B.市场跟进者定位策略

C.市场模仿者定位策略 D.市场挑战者为竞争对手重新定位策略

26.企业广告运用最广泛的题材是( )

A.效能 B.快乐

C.时尚 D.健康

27.广告策划的基础是( )

A.广告定位 B.广告创意

C.广告媒介安排 D.市场调查

28.在VIS中,应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多的要素是( )

A.标准字 B.标准色

C.标志 D.企业造型

29.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 )

A.与邻国建立友好关系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提高政治透明度 D.树立政府形象

30.下列各项属于政府公关的内部公众的是( )

A.各种社会组织 B.群众团体

C.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 D.国际公众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应遵循的原则有( )

A.有效性原则 B.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

C.总体性原则 D.符号化原则

E.局部性原则

32.一般而言,公关活动基本构成要素有( )

A.公关主体 B.公关客体

C.公关理论 D.公关手段

E.公关实践

33.根据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公众可分为( )

A.非公众 B.潜在公众

C.首要公众 D.知晓公众

E.行动公众

34.根据表现的热情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流行可以分为( )

A.流言 B.舆论

C.时髦 D.时狂

E.盲从

35.根据受众对象不同,报刊可分为( )

A.综合性报刊 B.专门性报刊

C.组织报刊 D.社会报刊

E.大众报刊

36.常见的新闻稿结构有( )

A.金字塔结构 B.倒金字塔结构

C.并列结构 D.顺时结构

E.逆时结构

37.公关调查常用的方法有( )

A.民意测验 B.公众代表座谈会

C.资料分析 D.群体讨论

E.列名小组法

38.优秀演讲者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

A.足够的权威性 B.较强的语言能力和技巧

C.充满热情、理智与智慧 D.仪表仪态

E.不苟言笑的性格

39.整合营销传播方法包括( )

A.同一外观法 B.主题线法

C.供应面的策划方法 D.特设会议的方法

E.基于消费者的方法

40.企业内部公共关系实务的内容包括( )

A.办好企业公共关系内刊 B.完善合理化建议制度

C.组织发动企业内部的传播沟通活动 D.重视非正式沟通

E.培养企业文化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41.公共关系状态

42.临时公众

43.舆论对象

44.政府形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5.简述公共关系在组织的行政管理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46.公共关系广告与商品广告有什么区别?

47.简述CI的功能。

48.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

五、论述题(10分)

49.试述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

六、案例分析题(8分)

50.某公司准备开业十周年庆典。由于经济危机影响,公司当前经营状况不十分理想,总经理希望公关部能拿出一个既经济又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新闻报导方案。公关部经理召集全体人员开会讨论对策。甲主张用报纸报导,这样传播面广,全面而且深入;乙主张用电视,这样生动直观,感染力强;丙主张用网络报导,这样成本低又超越时空。大家众说纷纭,议论纷纷,公关部经理也无所适从。

如果你是公关部经理,你将怎样确定报导方案,并请说明理由。

第五篇:全国2009年1月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全国2009年1月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前身”的是19世纪中叶在美国风行的(

) A.清垃圾运动 B.报刊宣传活动 C.玻璃屋运动 D.揭丑运动

2.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理论书籍是(

) A.《公关宣言》 B.《修辞学》 C.《动机与人格》 D.《正义论》

3.公共关系之父是(

) A.巴纳姆 B.伯尼斯

C.艾维·李 D.格鲁尼格

4.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是(

)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原则宣言》 D.《有效的公共关系》 5.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 A.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沟通 B.公众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沟通 C.公众与传媒之间的传播沟通 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 6.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 A.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B.影响舆论,创造形象 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D.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7.某人在组织公关部中主要负责评估组织的形象和公关工作的效果,以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他属于( A.公关调查分析人员 B.公关技术人员 C.公关计划人员 D.公关传播人员

第 1 页

)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8.商战、心战属于舆论形态中的(

) A.社会事件 B.社会问题 C.社会运动 D.社会冲突

9.公共关系对象的总称是(

) A.群众 B.受众 C.公众 D.民众

10.在部门隶属模式中,容易将公关限于迎来送往、交际应酬,过分偏重于人际关系功能,这主要体现在把公关机构归属于(

) A.办公室 B.联络接待部门

C.广告宣传部门 D.销售部门

11.下列组织属于互益性组织的是(

) A.工商企业 B.社会福利工作机构 C.职业团体 D.政府部门

12.“名人广告”、“名流公关”利用了知觉偏见中的(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定型作用 D.首因效应

13.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即(

) A.自尊需要 B.胜任需要 C.成就需要 D.优势需要

14.某组织通过公关调查确认自身利益与目标公众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差别时,它应该重点(

) A.强化正面形象 B.进行形象修补 C.弱化正面形象 D.进行形象转换 15.包装、品牌商标属于(

) A.组织的产品形象 C.组织的人员形象 B.组织的管理形象 D.组织的环境形象

16.处于较为稳定、安全的公共关系状态的组织形象地位是(

)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第 2 页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17.公关策划中的PDCA工作法中,P指的是(

) A.计划 B.实施 C.检查 D.总结

18.赞助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事业属于(

) A.交际型公关 B.服务型公关

C.社会活动型公关 D.征询型公关

19.在组织的开创阶段适宜采用的公关方式是(

) A.进攻型公关 B.防御型公关 C.建设型公关 D.维系型公关

20.组织的公关形象策划要对公众进行研究,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A.研究目标公众对组织的特殊视角 B.研究目标公众的类型 C.建立有效的公众形象 D.鉴别目标公众的权利要求

21.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对传播研究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

A.五H模式 B.两级传播模式 C.受众选择论 D.把关人理论

22.各国政府及其所属各重要部门设立的发言人制度是一种公关活动的典型( A.新闻代理模式 B.公共信息模式 C.双向平衡模式 D.双向不平衡模式

23.5W模式界定了传播研究的范畴,其提出者是(

) A.拉斯韦尔 B.马克斯·韦伯 C.伊斯顿 D.罗伯特·李

24.提出“两级传播论”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 A.拉斯韦尔 B.麦克卢汉 C.拉扎斯菲尔德 D.麦库姆斯

25.公关调查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

) A.公众代表座谈会 B.资料分析

C.民意测验 D.利用新闻媒体 26.CI最早源于(

)

第 3 页

)

)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B.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 C.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 27.“比附定位策略”属于(

) A.市场领导者定位策略 C.市场跟进者定位策略 B.市场模仿者定位策略 D.市场挑战者定位策略

28.把不同的营销传播方案编制出来,作为服务于营销目标的直接功能,这种做法被称为 (

) A.效能整合 B.功能整合 C.协调整合 D.综合整合

29.一般而言,广告策划的中心环节是(

) A.广告定位 B.广告媒介 C.广告效果 D.广告创意

30.市场领导者定位战略所运用的基本原则是(

) A.垄断原则 B.先入为主原则 C.创新原则 D.排他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有(

) A.收集信息 B.辅助决策 C.传播推广 D.协调沟通 E.提供服务

32.按所从事业务内容划分,公关公司一般可分为(

) 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B.合作型服务公司 C.独立型服务公司 E.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33.根据关系的重要程度,可将公众分为(

) A.优先公众 B.目标公众

第 4 页 D.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C.临时公众 D.首要公众 E.次要公众

34.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自尊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35.杂志作为公关传播媒介具有的传播优势有(

) A.时效长 B.针对性强

C.感染力强 D.传播迅速 E.印刷精美、表现力强

36.影响受众选择性注意的主要因素有(

) A.对比 B.强度 C.位置 D.重复 E.变化

37.一般说来,构成态度的要素包括(

) A.认知 B.情感 C.意图 D.知觉 E.需要

38.下列选项属于有组织、有目的又比较规范的言语沟通活动方式的有(

A.会议 B.演讲 C.沙龙 D.集会 E.会谈

39.编制组织公关预算的方法主要有(

) A.计划评审法 B.按销售量抽成法 C.宏观预算法 D.微观预算法

E.目标作业法

40.CIS的构成要素包括(

) A.MIS B.BIS

第 5 页

)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C.DIS E.HIS D.VIS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41.舆论 42.消极公众 43.流行 44.组织实际形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5.简述公众的基本特征。 46.简述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47.简述VIS的设计与开发要素。 48.在公关传播中,报纸传播有什么优点?

五、论述题(10分)

49.试论我国加强政府公共关系建设的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8分) 50.

1992年,又一度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结束了,中国选手取得了“大满贯”的绝对好成绩,社会上却鲜有人关注,不久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人们纷纷将目光聚焦于运动健儿的赛场表现。当舆论界把两个奥林匹克一冷一热的情况进行对比并议论纷纷的时候,四通公司敏感地发现了社会对教育和科技的忽略。在这一背景下,四通公司决定独家发起并捐助学科奥赛。

9月12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里报导了当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四通公司资助中国学科奥林匹克代表队颁奖的活动。第二天,各大报纸纷纷报导了这一消息。从这项活动的内容、参加者的层次以及公众对这一活动的关注来看,它在中国学科奥林匹克史上是空前的,四通公司则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问题:(1)四通公司的行为体现了哪种公关思想? (2)此类行为为什么会给企业带来益处?

第 6 页

上一篇:中级育婴师培训内容下一篇:自考本科企业认可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