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习近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摘要:党的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党的制度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深入分析新时代加强制度建设面临的各种困境,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工作实际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逐渐形成了富有新时代特征的制度建设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党建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依托,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重要论述,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重要论述,从形成来看,既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鲜明的时代背景,还有多年来积淀的从政实践经验。从基本内容来看,其目标主要体现为加强党的领导的政治目标,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增强制度自觉的实践目标,发挥制度优势的效能目标;主要任务包括增强党员的制度意识、推进制度的科学制定、强化制度的协调衔接、严格制度的执行落实;实现路径主要有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结合,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求领导干部做制度执行的表率。从时代价值来看,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制度建设思想,升华了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理论,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上,有利于加快政党治理制度化进程,鞭策和激励公众遵守制度,以及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取得良好实践成效,党员制度意识得到进一步树立和巩固,“制度之笼”更加紧密严实,法规制度整体效应显著增强,遵规守纪良好风尚也在逐渐形成。但必须意识到,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重要论述,仍然面临着主体层面、制度层面、执行层面、环境层面的现实困境,必须通过提升干部素质能力、优化制度内部设计、提高制度执行效力、培育制度文化认同来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新时代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制度

1.2.2 党的制度建设

1.2.3 制度与机制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总体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及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

2.1 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制度建设的有关论述

2.1.2 党的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制度建设观点

2.1.3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制度建设的主张

2.2 时代背景

2.2.1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需要

2.2.2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2.2.3 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因素持续增多的现实需要

2.3 发展过程

2.3.1 萌芽阶段:七年知青岁月

2.3.2 产生阶段:地方任职时期

2.3.3 形成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第3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3.1 目标追求

3.1.1 政治目标:加强党的领导

3.1.2 价值目标:维护公平正义

3.1.3 实践目标:增强制度自觉

3.1.4 效能目标:发挥制度优势

3.2 主要任务

3.2.1 增强党员的制度意识

3.2.2 推进制度的科学制定

3.2.3 强化制度的协调衔接

3.2.4 严格制度的执行落实

3.3 实现路径

3.3.1 刚柔相济: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结合

3.3.2 破立并举: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3.3.3 令行禁止: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3.3.4 正身率下:让领导干部做制度执行的表率

第4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4.1 理论价值

4.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制度建设思想

4.1.2 升华了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理论

4.1.3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2 实践价值

4.2.1 有利于加快政党治理制度化进程

4.2.2 有利于引领和激励民众遵守制度

4.2.3 有利于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5章 深入践行习近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重要论述的思考

5.1 着眼于主体层面,提升干部素质能力

5.2 着眼于制度层面,优化制度内部设计

5.3 着眼于实践层面,提高制度执行效力

5.4 着眼于环境层面,培育制度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移动通信技术论文提纲下一篇:微时代大学生创业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