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中学学中乐

2024-04-21

乐中学学中乐(共10篇)

篇1:乐中学学中乐

乐中学学中乐

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说过:“要尽量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快乐而非苦恼的事。”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告诉我们:“兴趣具有形成冬季的力量。”只有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才能顺利进行,才能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段。他们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而常规的数学课教学,往往限制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尤其是练习课和复习课。通过专题四的研修,通过观看视频和一系列相关材料的学习,我发现数学课可以不仅仅只是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课堂练习,它可以是游戏、可以争论、可以是班集体的租车问题、可以是学生生活学习中的任何问题。

当然了,在这一过程中“认知冲突”是必不可少的法宝。教师一句激励性的挑战语:不信?你来试试;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是另外一种情况呢?一个征询意见的问题:其他同学同意吗?都可以引发孩子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使常规教学教出新鲜感、教出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挖掘他们身边有趣的数学问题,了解他们的学习心里,进行教学设计。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有趣,积极主动的去探究数学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篇2:乐中学学中乐

一、在快乐中感受音乐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儿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学生天生爱表演,也善于表演,尤其是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当学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我总试着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自我表演,边唱边舞。学生自由发挥,教师择优鼓励。或者,在教完一首歌曲时,让学生担当相应的角色,可以是童话角色,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这种即兴表演不但能使学生更快、更独立地记住歌词,而且对音乐的情绪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在我执教的《猫咪别淘气》一课中,我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动作编成故事情节表演出来,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积极踊跃、不亦乐乎,把一只淘气的小猫咪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这样同学们很快地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记住了歌词,同时帮助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生活内容,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对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愿意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如我在《两只老虎》综合活动课上,利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超级变!变!变!!!”、“十二演播室”等几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会了用不同速度、情绪演唱歌曲《两只老虎》,并体验了速度对歌曲情绪的变化作用。又如我在教《鼓上的小米粒》这首歌时,我在课堂上让一个学生充当小鼓手,几个同学充当小米粒,要求扮演鼓上小米粒的同学随着鼓手敲鼓的轻重、快慢而相应地蹦蹦跳跳。同学们就在快乐中很快掌握了这首歌的强弱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玩中学、学中玩。音乐课堂借助游戏,使得教师乐之教、教的新、学生乐之学、学的活。

二、在快乐中创造音乐

篇3:乐中学学中乐

传统的数学课理念是一节课完成知识的传授, 教师往往直接将知识要领告诉学生, 再通过例题的教学, 举一反三地练习, 让学生理解、掌握, 从而达到应对考试的水平.现今这种方式已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教育在呼吁新课改:强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学生在呼吁新的教学方式:乐中学、学中乐.为了符合新时代的精神, 紧跟时代的步伐, 情境引入式教学已逐步登上课堂.

下面就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数学教学中的情境, 数学情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数学情境, 主要是利用先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提升, 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 或通过类比, 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设问, 让学生产生疑问, 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加深, 对问题的探究、解决, 完成本节课的目标;另一种是生活情景, 它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或者数学史中名人的故事搬入课堂, 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抽象出数学问题, 使学生利用数学的思想去解决, 从而体会乐趣, 也达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从快乐中学习到知识, 再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 这就是学生们呼吁的乐中学、学中乐.

那么, 怎样设计“问题情境”才合适呢?这个问题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一、从学生的兴趣、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设计问题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问题充满兴趣, 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 凭着好奇心、新鲜感, 学生势必可以和老师顺利完成本节课的任务.但是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出发, 这样学生接受比较自然.比如, 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我们与生活同行”第一课时, 如果教师一开始介绍宇宙的速度、生物中DNA的秘密, 这些情境虽然学生感兴趣, 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对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让学生迷惑, 反而会有相反的效果, 让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后面的教学.所以教学情境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 还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真正达到事半功倍,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通过名人的故事, 给予学生动力

有这样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确实, 在课堂上通过讲名人的故事创设情境, 为学生树立榜样, 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名人的事迹, 有时候还能给予学生巨大的动力, 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上几何课第一节课的时候, 笔者和学生说了欧几里得对托勒密说“几何无王者之道”的故事, 学生听得很认真, 当学生听完故事后我问道:“学习几何连国王都没有捷径, 从今天起我们也要学习几何了, 那我们该如何对待呢?”学生各抒己见, 都说要脚踏实地, 那段时间的作业和课堂学生都出奇的认真, 也许这就是名人效应给予的动力.短短几分钟的情境, 却带来了如此的效果, 让学生乐于勤勤恳恳地学习数学, 这种方法应该是我们值得提倡的.

三、问题情境的选择要与本节课内容密切相关

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自然、适宜, 绝不可为创设而创设, 一针见血的问题情境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本节课所要讲的知识内容.切不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胡乱选择, 那样反而适得其反.选择一定要再三斟酌, 选出合适的情境.比如, 在苏教版七年级“数轴”第一课时, 由于学生在前面几课时学习了负数的概念, 那么该如何表示出来就成了学生讨论的焦点, 教师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模型, 学生会发现温度计, 这样过渡到本节课的知识就很自然、明了了.

四、问题情境的编排要有梯度, 逐层递进

往往一节课的情境要设计几个, 那么要注意编排的特点, 注意由易到难, 自然过渡, 螺旋式上升, 从而才能让一节课的知识应运而出.这样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容易理解.

以笔者上苏科版七年级“二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课为例:

情境1:我校举行三人篮球赛, 根据赛前制定的比赛规则:赢一场得2分, 输一场得0分 (不计分) , “雄鹰队”赛了若干场后积20分, 问:此队赢了多少场?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用方程的思想进行解答, 学生由于在此之前学过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便会很轻易的列出方程2x=20, 从而得出答案.这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学生已经学过, 很自然就能答出来.)

情境2:如果将比赛规则做适当调整:赢一场得2分, 输一场得1分, 此队赛了若干场后积20分, 问:该队赢了多少场?输了多少场?

(此题与情境1类似, 只是有一个条件发生了改变, 由于上面的思维定式, 学生会主动用方程的思想求解, 但是发现一个未知数已经不能满足本题的解答了, 于是会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想到该队输赢场数存在一定的关系, 自然地联想到利用两个未知数来求解, 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列出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2x+y=20, 其中设该队赢了x场, 输了y场.教师帮学生列表, 让学生填写出可能的情况:

学生填写表格的同时会初步感受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的一些关系, 了解到一个x的值会有一个y值与之对应.)

(从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到两个未知数的方程, 难度有所加深, 自然过渡, 学生能够接受.)

情境3:姚明在NBA的一场比赛中共得35分 (其中罚球得进10球) , 问:他分别投中了多少个两分球?多少个三分球?

(首先与学生共同分析题目, 问:①罚球进一球得几分?②他投进两分球、三分球的个数确定么?

接着让学生根据情境2的方法列出方程, 并自己设计表格, 列出姚明投中的两分球和三分球的各种可能的情况, 最后共同核对.)

上述三个情境, 都是生活中的常见例子, 学生对于篮球而言更是充满兴趣, 贴近生活, 这样的例子学生容易理解, 以现在社会上很火热的“三人篮球”开始, 学生更易进入状态, 再以球星的例子设计题目, 更能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情境1在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同时, 也使学生建立了方程的思想.情境2难度加深, 切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但学生此时并没有学过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通过情境1的思维定式, 学生积极思考, 从而想出用两个未知数来解答.此时老师与学生共同操作, 给予学生正确的示范, 让学生对两个未知数列方程的方法更加确定.情境3与情境2类似, 唯一区别是让学生自己列方程、列表, 学生通过模仿对两个未知数列方程有更深刻的印象.三个情境从一元方程的思想上升到二元方程的思想, 十分自然, 易于接受, 通过类比, 对两种方程的区别和联系会有很深的认识, 为下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做了良好的铺垫.

五、打破书本传授概念的顺序, 合理安排情景

有些老师喜欢按照书本的顺序介绍知识点, 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一节课的难度做适当的调整, 这样安排情境效果更佳.

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合并同类项”第一课时为例, 书本以“计算学校四部分的占地面积”引入同类项, 笔者认为在这节课刚开始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学校四部分的占地面积是有一定难度的, 可以先给出上面两部分求面积, 接着学生理解了同类项的概念后再给出四部分, 这样不仅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再探的机会, 也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而更容易解决.

长期以来, 一提到数学, 学生就感到头疼, 认为数学枯燥无味, 这都是由于多年来数学教学不当而导致的.现在反思一下:如果将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有机的结合起来, 那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吗?当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兴趣时, 我们应当反思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呢?是数学的本身枯燥呢, 还是我们的教学方法不当呢?

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在一节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格外关注, 一开始创设合适的情境, 给予学生学习的兴趣, 起到了“魂”的作用, 学生在乐趣中渐入状态, 在深刻体会问题情境的过程中, 逐步转移到一节课的内容上, 从而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才能真正的做到“乐中学, 学中乐”.

参考文献

[1]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 (1-4)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单墫.解题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5]朱家生.数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篇4:乐中学 学中乐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生;兴趣

现在,很多初中生把化学比作是第二门外语,常用“学海无涯苦作舟”来形容学习过程中的心情,这实在是化学教师的一大悲哀。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做兴趣教育的有心人,在思想上要重视兴趣教育,教学上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我喜欢学”。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重视“绪言”课教学

绪言课的讲解有两个目的:一是对化学的发展历史、目前的进展、未来的展望及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给予详略得当的介绍。二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要达到第一个目的,除课本上的内容外,还要对化学最新进展的内容和动态进行精心挑选和组织后介绍给学生。这些丰富的知识扣人心弦,无疑会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活跃其思维,有利于唤起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实现第二个目的要求,授课时教师就要多做一些实验,如,镁带燃烧、魔棒点灯、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等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二、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

设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是从公知公认的现象或从学习者生活中提炼出的实际问题或困惑开始的。设问教学法通过设置一系列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设问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促使学生参与教学,以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因此,教师无论在教学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上,都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任何学习的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只有具有这种问题性的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学习具有强烈的激发作用。通过问题情境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动机和兴趣。

三、利用化学实验引发兴趣

化学学习以实验为主。实验中那些瞬息变化的各种直观现象,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令学生感到新奇和兴奋,由此产生了直接兴趣。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枯燥乏味的灌输式讲解,设计好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认识事实,在操作和观察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如,在“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这节课学习中,大多数学生最开始常认为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这时教师如果只靠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以及口头解释根本无法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尝试自己设计演示实验。首先配制出常温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注意烧杯里要剩余少量食盐。然后问学生如果此时再加入其他可溶性固体是否能被溶解呢?多数学生回答:“不可以。”这时我取出硫酸铜晶体一药匙加入,搅拌,学生会看到溶液变成了蓝色,但是烧杯底部食盐还是不溶解。这时实验现象和错误认知产生强烈对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彻底改变过来。

四、幽默语言营造风趣的气氛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失时机、分寸得当地抓住事物幽默趣味性的一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领会知识。例如,有些学生认为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原子和氧分子,于是我对学生说:“如果这样,那么我们每天都在呼出黑色的可供呼吸的氧气,也就不需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了,因为我们都是氧气瓶啦。”全班同学捧腹大笑,学生的错误在笑声中得以纠正。

有时把一些自然现象、科普小故事与所教内容有机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化学是一件愉快的事。当然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打比喻要贴切,不能为兴趣而兴趣,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五、运用多种教学法增加新鲜感

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抽象的概念难以被学生理解,实验又无法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帮助学生摆脱这些认识障碍。如,水电解微观实验、NaCl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时的电子移动这两堂课,笔者充分利用计算机、幻灯片、实物投影、光盘、录像等现代化的电教手段,使复杂的化学现象直观化,微观的化学运动形象化,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这种适时适度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外,还可以增加学习讨论、学期小论文、自学、质疑等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鼓励是活跃课堂的正催化剂

初中生善于表现自己,但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往往在理解某个问题时会出现一些偏差或错误。这时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有创新的学生给予高度赞扬,对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尤其要注意多为学困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滋味,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对在学习上犯错误的学生,不必直接否定,而应沿其逻辑引申发挥,使其自悟,从而达到增进学习的目的。

总之,教学中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兴趣的持久性与广泛性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还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进而达到“轻松愉快学习化学”的境界。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比被动学习轻松愉快得多。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保证了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还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晋劲敏,吴靖,袁俊娟.中小学教学心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191.

[2]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台湾]王克先.学习心理学.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

[4]刘知新.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篇5:乐中学学中乐

地点:教学楼南首高二(7)班教室门口

心情:不安,同时期盼课堂上学生的踊跃表现

原因:“虚拟语气”,不知啥时起,在我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已将其列入“高考不考”的黑名单。从来没有精心处理如何教,如何学。即便遇到,让学生避而不谈,只做理解。而在这套新教材里,这块语法分两集出现在Unit7和Unit8里,但不见其明显的界限,对现在的虚拟和对过去的虚拟混杂在一起,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看了几个课件,将其归纳得一览无遗的,讲座似的,势必枯燥无味;自己想编个故事穿插整堂课,又是心有余力不足。难!

上周三下午,李阳Crazy English的大弟子赵亮和助手Nancy来学校给全校学子和英语老师做了两个多钟头的精彩讲演,感染了绝多数同学。二(7)班这个实验班是最明显的班级之一。本来,英语学习很被动,只爱做题目,不想开口说。尽管有些有说英语的欲望,在怕别人嘲笑的压抑气氛中往往沉默不语。没劲!期中考前后工作重点在于改善英语课堂学风,却收效甚微。但是,周四起就不一样了。早读英语声朗朗,连班主任都觉诧异;上课校对也不再Boy或Dog了,取而代之的是朗读整个句子;会有同学主动起来回答问题,越来越多的同学enjoy losing face了!感谢赵老师和Nancy老师,好兆头出现了!我暗下决心,定要好好呵护!

对策:虽是一天的最后一节课,上课音乐响起,当我走进教室,全体同学却异常大声地问好,无不意味着:I like speaking English !这节课,值日报告的同学带来的是模仿电台热线心理咨询的节目。“串通好”的三位同学分别向她“阐述”不同的心理问题,然后“节目主持人”逐一给予建议。轮到做评论的同学评论:Very good. I t seems as if we were listening to the radio.不知不觉中,我的不安已荡然无存,突然间有了个主意。

教学重点:1、让课堂成为学生们运用英语进行实践活动的地方,让全体同

学参与语言实践,合作学习;2、掌握正确运用虚拟语气对现在、将来的虚拟,对过去的虚拟的表达。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虚拟语气

学法:习得--运用,先听后说,小组合作

教学手段:声情并茂,创造情景,启发诱导

具体步骤:

1、 示范游戏第一轮。值日报告、现场评论完毕,我面带笑容说,Let’s play a game !让学生自动上来。居然一来就5位。站成一排。

指令1:We’ll speak English here.It doesn’t matter if you speak slowly.But you have to speak clearly and loudly.

指令2(向全体):Listen carefully. If you were him or her,what would you say?Give help if necessary.

就绪,我进入状态,做异想天开状,say:I want to have a car,示意挨我而立的S1接下去说,悄悄提示:What would happen if I had a car?

S1:If you had a car,you would have a car accident.

S2:If you had a car accident,you would have to be sent to hospital.

S3:If you were sent to hospital,we would go to see you.

S4:If we went to see you,we would take along some fruit.

S5:If we took along some fruit,you would be happy.

I:If I we were happy,I would recover soon.

掌声……

2.示范游戏第二轮。第二批,上来6位。我告之,现在的句子要跟刚才的有所不同。我做严肃状。A fire broke out in my village last night. 示意挨我而立的S1接下去说,悄悄提示: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if the fire had n’t broken out ?

S1:If the fire hadn’t broken out, I wouldn’t have called 119.

S2:If you hadn’t called 119,the firemen wouldn’t have come.

S3:If the firemen hadn’t come,the fire wouldn’t have been put out.

S4:If the fire hadn’t been put out ,the firemen wouldn’t have left.

S5;If the firemen had left,the fire would have broken out again .

S6:If the fire had happened again,the firemen would have come again.

I:I wish it were all not true!

哄堂大笑。掌声……

3.板书:If sb. did sth,,sth. would happen.(for the present)

If sb. had done sth.,sth would have happened.(for the past)

4.小组活动。自由组合,play the game.指令:Make sure you play two different ones,using these on Bb.各个兴致盎然地说着。我环绕四周,聆听他们的语言。二十分钟后Game over.问全体:Were you speaking English?Were you using subjunctive mood?大声齐答:Yes!

5.归纳总结,布置作业:write two short passages,using the given situations:

If I were not a student…

If I hadn’t attended the lecture last Wednesday…

说明一:游戏示范时上台的学生接龙句子遇到困难,向同学求助,在得来的句子上进一步接龙,不对不罢休。习得语言并运用语言,尝到成功的快乐。

说明二:全体学生动起来,不仅开口说 ,而且用body language.每位同学用双手两个大拇指,遇到从句和主句谓语结构都说对的,Two thumbs up! 说一半对的One thumb up ,one down. 互相激励,互相学习,直到说出的句子准确。

说明三:本节课教学任务按时完成,语法重点突出。写能及时跟上。轻松愉快,水到渠成。

反思

本节课的最大亮点是课型设计。做游戏贯穿了始终。学生从听到说,从观望到自己做,逐步习得并运用语言。各个洋溢着笑容,乐中学,学中乐。回顾本节课的上课过程的开篇,从上课铃响--大声问候--值日报告--部分play/watch the game--全体play the game,自始至终都处于积极的状态,有较高的成就动机。而一个人的动机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学习自主呈正相关。成就动机越高,则学习自主性越强。奥苏伯尔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同时,动机与兴趣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兴趣是动机的保证。

由如上的反思得到下面的相应结论:即课堂教学无论在何时,即使是语法课,外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具体说应该作到如下几点:

第一、发挥情感效应,激发兴趣。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人的情绪状态能使人的机体活动和智力活动发生重大的变化。所以,在教学中应发挥情感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日常用语、日常生活入手,由易到难,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同时适时适度地给予表扬与激励,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成功是一个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苏霍姆林斯基)”学生自然会乐意去学。二是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整到符合学生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微笑、趣味、爱心带进学生的心坎,要主动接近学生,与他们交朋友,特别是给希望生以充分的爱和帮助,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三是树立主体意识,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其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探究的情感,产生自我肯定的体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诱发兴趣。

高中生虽然年龄不小,但是好胜心和好奇心同样强,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克拉申认为:教说话的最好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便是给学习者提供可理解的输入信息。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说英语的环境。课内外与学生交流时尽量用英语,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学习。

2、角色表演,寓教于乐。

3、引入竞争,活跃课堂。青少年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课堂上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小组间竞赛、男女生竞赛、自由组合赛、个人挑战赛等等,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培养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的意识,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学习。

第三、拓展课堂教学,保持兴趣。

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毕竟太短了,仅靠它,要学好英语是不容易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游戏、唱歌、背诵名篇名句、戏剧排练、学习一些习语、运用英语会话、英语智力赛等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拓展、运用课堂所得,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经常进行英语交际,学生就能学得较好,学习兴趣也就得以保持。

作者:黄伟

地址:浙江乐清白象中学

邮编:325603

篇6: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谢旭

标 题:学在玩中,乐在学中

副标题:《湖南省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观摩》反思

校:韶山镇泰小学

名:谢 旭

间:2011年7月

学在玩中,乐在学中

在湖南省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十六位来自全省各地市区的小学数学教师精英,就“空间与图形”和“数学广角”这两大知识板块的教学,展开热烈角逐。我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在教学中的种种困惑,谈一谈感悟最深的三点:

一、“玩中学,学中乐”是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

一年级孩子年龄小,控制能力差,学习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但他们对与学习相关的游戏十分感兴趣。所以备课一定要备出一个“趣”字,要给学生呈现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孩子玩出快乐,玩出知识,使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

吉大师院附小的罗啸老师选中的就是小学数学第二册《找规律》。这部分内容活动性、探索性强,能培养学生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能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因此罗老师的教学设计以游戏的形式,巧妙地贯穿全课。

例1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情景图中的规律,从而认识规律。为了丰富学生的感知,罗老师在例1前特别增设了两个游戏。游戏一“猜拳”,让学生通过挑战获得胜利,从而明白电脑出拳有规律,掌握规律是制胜的法宝。游戏二 “猜糖”,学生从常胜将军到电脑败将,让学生明白次次猜错的原因在于糖果的排列没有任何规律,猜测毫无意义,这一正一反的两个小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有规律、无规律。在此基础上,进入游戏三寻找情景图中的规律就变得轻而易举。

游戏四让学生通过图画这种形式来表现规律,着重点拨理解、多

次重复出现关键词,让学生明白规律的内涵,即一种现象重复出现多次才有规律。

游戏五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罗老师从本单元7个例题中精选了3个并加以变化。练习的坡度由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到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再到数字的变化规律,层层推进。练习以游戏的形式,通过画一画,找一找,变一变,摆一摆,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感悟规律的多样性,找到规律,找到快乐。自然界的规律远不止这几种,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多发现几种规律,学生有能力挑战这样的学习任务。

游戏六在于通过寻找藏在孩子身边的规律,培养学生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获得美的享受,从而发现和欣赏数学之美。

每一个游戏都为一个知识点设计。如游戏一与二对比感悟规律,游戏三发现规律,游戏四表现规律,游戏五寻找规律,每一个游戏呈现一个亮点,同时,罗老师不忘在孩子们玩乐时腾出思考问题、梳理思想的时间,一个游戏一个目标地训练孩子的观察、感知、表达、猜想、推理等数学能力,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孩子们因展示智慧而获得了快乐,学到了知识。

二、“知识、方法、思想”并重是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学有三重境界:一是教知识,二是教方法,三是教思想。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比以往更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蕴合。株洲市的阳老师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成功。他教学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等量代换”的内容。“等量代换”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并

与生活互相促进,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怎样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去经历这种数学思想的感性积累?去获得一种数学方法的领悟?怎样才能让孩子们通过数学思考,灵活地运用“等量代换”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呢?这些都是困扰我的问题,而阳老师做了成功的尝试。他以“直观经历体验”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三个层次的“换”,从“物品代换”到“图形代换”到“符号数字的代换”,逐步让学生把握和理解“为什么换”和“怎样换”。从课堂上孩子们展现的思维过程中,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在这样一种“有经历、有体验”的数学活动中,能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能够较好地掌握“等量代换”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经历分层“代换”情境,能有效促进学生体会“等量代换”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阳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预设教学场景“欢乐谷”这一主体情境,通过三个场景“摩天轮”“水果超市”“动物乐园”,先渗透“等量”概念,再将物品和图形抽象成数学等式,变成数学语言,最后体会等量代换的实际价值,并运用等

量代换的思维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重组链式与变式的教材,能有效促进学生内化“等量代换”思想。

适当的教学高度和教学深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阳老师将书中的例题和习题进行重组,设置了一个让学生有序思考的链式探究和变式思考的过程,在练习中有两道题都是利用天平原理来进行交换的,只是一道题是天平平衡,另一道题是不平衡,放在一起处理,很顺畅,一气呵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发散学生思维,不满足于一解而提倡多解,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内化等量代换的思想。同时利用课堂现场生成的资源,设置一个兑换奖品的练习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切实感受到等量代换就在身边,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3、注重归纳与提炼的过程,能有效促进学生把握“等量代换”核心。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阳老师充分利用学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用形象而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等量代换的方法,当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这一思想方法时,又及时地帮助学生总结等量代换的方法。方法的归纳,让学生在处理练习时更加得心应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4、把握生成与评价的时机,能有效促进学生掌握“等量代换”方法。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如何让学生的思想能够在课堂上真实地展示,如何让学生的每一个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达到数学思维的一步步、螺旋式、逐层发热上升,直到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教师及时的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把握有利时机进行评价和引领,利用学生的问题来生成课堂上的思维的火花碰撞,“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追问和引导,直到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是搞好数学教学工作的根本。

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来教,往往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可见教师的自身因素在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这次活动中,有四位老师选择了同一教学内容:植树问题。这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渗透的是“化繁为简”“以小见大”的思想。四位老师都精心设计了教学,准备了课件,教学过程大同小异,都是通过合作探究,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了新知识构建的全过程。可是大部分学生能够轻易地找到植树问题的规律却无法灵活地运用。只有一位老师,把情境导入的部分设计成了风车坪学校外拍到的两幅照片,照片上的泥泞小路是学生们每天上下学的必经之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印象深刻。所以每个学生都很投入,因为他们确实想把这条路的绿化搞好。由于各小组的植树方式不一,于是很容易就出现了“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不栽”等多种情况。总结交

流时,老师不急着要结论,而是让各个不同意见得到充分发表。在举一反三后,学生很顺利地总结了规律。而在做练习时也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灵活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这名教师良好的个人素质。

篇7:乐中学学中乐

小学数学愉快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 它是教育者正确运用适应青少年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教师通过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 激发学生的热情, 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 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的发展。它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学中求乐, 乐中求知, 练中求活。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 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 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比如, 在教学“10的认识”时, 我用一个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一天, 0-9几个数字娃娃做起了排队游戏。9最大当上了队长, 就骄傲起来, 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他神气地对0说:“你呀, 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了, 圆圆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泪, 悄悄地走掉了。看到9这样欺负0, 1很不高兴。他牵着0的手走过来对9说:“你看, 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 就比你大了。”9听了非常吃惊, 睁大眼睛看着0。那么1说的话到底对不对呢?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 课堂显得生动有趣, 此时, 学习已成为学生求知的“自我需要”。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乐于教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关键。低年级的学生从家庭来到学校, 教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 追求教师的爱, 使自己成为教师心目中的好孩子, 成为他们一切行为的动机和迫切需要。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需求, 逐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为实施“愉快教育”铺平道路。这就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 尽量不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 以饱满的热情和健康的心态组织教学活动, 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同时还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 加大情感投资, 放下教师的架子, 主动与学生交朋友, 还要幽默一些、风趣一些, 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 化解课堂紧张气氛。这样学生就可以轻装上阵, 感到数学课不再枯燥无味, 而是乐趣无穷。

三、大胆放手, 让学生走出课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与生活问题数学化是现代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 教师可以提取生活中的一些题材, 让学生联系实际, 学会解决问题。例如, 学生学习了“统计图”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数据, 制成多种多样的统计图, 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 在搜集、整理、统计、分析的活动中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 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了解信息, 自主搜集信息、增长见识, 在实践中愉快地学习。

篇8:乐中学,学中乐

让学生体会“做中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在学生学习之余,每年面向学生开展“智力七巧板、船模、航模、机器人、科学电影、3D打印技术、手工制作”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让学生感受科技活动就在身边,体会“做中学”。

参加省市级比赛屡次获奖:在近两年中,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在省、市、区的科技活动中有109人次获奖。其中,在贵州省首届(贵安杯)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中,徐兴晨、徐铭蔚等4名学生获得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肖永平老师获得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

此外,在机器人比赛项目方面,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共获得7块奖牌2项奖杯:学生高方程、方胤祥参加贵州省第三届机器人比赛FLL工程挑战赛荣获省级一等奖,学校团队被评为优秀团队;在唐志强老师的指导下,方胤翔、尹梵懿两名同学参加贵州省科协足球机器人比赛获省级第二名;2016年4月,学生参加在六盘水市举行的机器人比赛,获得足球机器人和飞行机器人两项奖杯……

通过多样课题引导学生:除了通过举办活动和让学生参加大赛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技能外,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科技辅导员肖永平老师还把六盘水市开展的科技活动,作为地方资源运用到贵州省专项课题《利用地方资源提高科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中,康靖、刘维凤等6名老师进行的市级重点课题《用“七巧科技”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正在结题阶段。

篇9:让学生在数学“美”中乐学

一、积极引导, 创设乐学情感, 揭示数学美

“乐学”“爱学”是学习的内动力, 而学生往往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较低, 感到枯燥乏味, 甚至部分学生不愿学习数学, 那正是由于我们没能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揭示数学美的缘故。数学也是一门优美的学科, 它的每一个公式或每一个定理都有一个美好的历史故事, 包含着一个数学家美好的传说。在课堂上我经常讲一些古代、现代的数学家的故事, 如果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 祖冲之发现圆周率, 还有华罗庚、阿基米德等人的事迹, 使学生知道数学家对人类的贡献, 感知数学的奥秘无穷, 感知数学的优美, 感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

二、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 引导学生感知、体会数学的本质美

我曾经给学生出过一道兴趣题:甲乙两人面对面坐着, 两人中间放着一道算式, 16 +69 +6□ +□8 +88 +89, 在两个方格中应填入什么数字, 这两人看来的两个算式结果相等? 做这道题之前, 我要求学生在纸上分别写上1和8、6和9这两组数字, 放在面对面坐着的两个人中间, 然后由坐着的这两位同学分别回答看到的是几和几。学生通过实验发现:1和8是具有对称美的两个数, 面对面坐着的两个人看到的仍是1和8。6和9却非常有趣, 面对面坐着的两个人, 一个看到的是6和9, 而对方来看却是9和6。学生从欣赏这些数字与符号中领悟到它们的美, 而且也找到了解题突破口, 一人看来是16 +69 +61 +98 +88 +89, 对方看来是68 +88 +86 +19 +69 +91, 这两个算式结果相等, 都是421。由数的美引出了式的美, 这只有在数学中才能得到体现,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 课堂气氛活跃。

又如, 在教学第四册数学“锐角和钝角”, 让学生自己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表现有角, 用手去摸一摸角在哪里, 初步感知角, 进一步描画出角, 让学生从生活找到角———感知角———抽象出几何角, 学习角的特征, 建立起锐角、直角、钝角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象。这就使孩子们在和谐、愉快、轻松的氛围, 学到知识, 学会知识。接着将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应用镶嵌于线条美观、简单清晰的人体简笔画中。“一人做动作, 另一人画出角来表示这个动作。”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创作了如下美妙的作品: (驾车) 这是个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放飞学生想象,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活动。这个活动, 已超越了数学这个学科的范围, 它将数学与绘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都在思考着如何用直角、钝角、锐角的图案来表现人的各种运动状态, 使数学教学沉浸在一个散发着文化芳香的氛围之中, 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的美。

三、巧妙运用文学, 体会数学的妙趣横生

现实的生活中存在数学, 多姿多彩的文学中也蕴含数学。在数学教学中, 为了教会学生认识1 ~10, 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引入这样的一首小诗:“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 飞入草丛都不见。”在文学中, 平淡无味的数数, 也能营造出如此的意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从文学的角度来巩固数学知识, 我想这样的课一定妙趣横生。例如, 通过寿联解读有趣的数学题。上联是“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下联是“古稀双庆多一度春秋”。要知道这幅对联中所贺老寿星有多少岁, 可以用两道乘法混合计算题来解决。上联中的“花甲”是指六十岁, “花甲重开”就是两个六十岁, 三七岁月是二十一岁, 即60×2 +3×7= 141 (岁) ;下联中的“古稀”是七十岁, “古稀双庆”就是两个七十岁, “一度春秋”就是一年, 即70×2 +1 =141 (岁) 。

而大家耳熟能详的许多成语中也体现了数学知识。教学者让学生从成语中找出其表示的百分数, 灵活地借用了文学知识。例如, 十拿九稳表示百分之多少呢? “百里挑一”“百发百中”“大海捞针等成语呢”? 对于从数学的角度研究成语, 学生们都感到非常的新鲜有趣, 一下子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不仅进一步了解了百分数, 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些成语的含义。学科交融, 让知识融会贯通。最后, 老师又用百分数送给学生一句名言:“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四、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只要教师立足于教改探索, 以美育为己任, 充分利用教材、资料以及各种教学手段, 并在平时教学中深入挖掘和提炼数学中美的因素, 充分展示数学美, 诱发学生审美情趣, 不仅可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更加生动、愉快, 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并在美的气氛中体验美的乐趣, 享受美的快乐, 在美的陶冶中主动、生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小圆.放飞学生的想象翅膀体会数学的妙趣所在[J].小学科学, 2013, (4) :55.

[2]张巧华.探索多元的数学文化[J].新课程学习, 2011, (10) :172.

[3]徐召会.论数学课堂的语言魅力[J].科学咨询, 2013, (15) :66.

[4]郑玉华.妙趣横生的数学课堂[J].学生之友, 2012, (13) :44.

篇10:在学中乐 在乐中学

一、 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学校现在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英语教材。这套英语教材所提供的课文题材涵盖了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金融与贸易、人际关系、交通运输、科学研究、信用与合同、体育、文化习俗、环境保护等。这些课文为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首先,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或者网络资源去查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资料,给他们提供一个自主阅读学习的平台。其次,在上新课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课的导入。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来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服务。

二、 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阅读策略与方法,积极参与课堂阅读活动

1.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学生平时的阅读实践抓起,而阅读课恰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机会。教师更要抓住机会,教会他们正确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这比单纯地进行阅读理解训练的效果肯定要好很多。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有很多,比如快速阅读有意群阅读、无声阅读、纵式阅读、问题阅读等方法,教师在阅读时可以通过上下文进行猜测词义等。这些阅读方法与技巧都要靠教师在阅读课上通过训练传授给学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课上,教师尤其要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在纷繁复杂的阅读材料中迅速抓住文章的主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

2. 利用互动教学策略开展课堂阅读活动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缺乏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不利于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提高。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我们一定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来组织我们的阅读教学,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pair work或group work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设计互动教学的任务,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来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培养合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通过共同努力促使其任务目标的完成。我们都知道,课堂阅读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围绕着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这两部分来进行的。对于这两部分,教师可以分步骤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在阅读表层理解这一部分,教师活动的设计主要以泛读目标为导向来组织阅读活动,在学生对文章表层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则主要以精读的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形式来共同探讨文章的深层次意思。最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及时的归纳与总结,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做好成果展示活动,从而让他们体验到这种获得阅读成果时的喜悦之情。

三、 关注学生情感,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都知道情感目标是教师教学要实现的三个目标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目标却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实际上,学生的情感态度对英语学习是有很大的反作用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反之,消极的情感态度则会阻碍学生的英语学习。因此,在我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在互动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因为本来他们的英语基础就比较差,因此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对学生的活动要多多进行指导和适时的评价。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课堂,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都是大有裨益的。

结束语:总而言之,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师任重而道远。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对自己从新进行角色定位。教师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来组织英语阅读教学,要把互动教学策略切实贯彻到阅读教学中去,真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我想只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从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上一篇:基层党组织培训方案下一篇:企业致银行的感谢信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