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经典名言名句

2024-04-24

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经典名言名句(通用3篇)

篇1: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经典名言名句

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经典名言名句

1. 得放手时须放手,可饶人处且饶人。

2. 不信好人言,必有栖惶事。

3.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4.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5. 总有相思泪痕,索把拳头温。

6.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7. 花有重开的,人无再少年。

篇2: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经典名言名句

张爱玲: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三毛: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沈从文:倘若你的眼睛这样冷,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胡适: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徐志摩:月光你能否将我的梦魂带去,放在离她三五尺的玉兰花枝上。

钱钟书:你要永久,该向痛苦里找。

戴望舒: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朱自清:梦中的天地是自由的,任你徜徉,任你翱翔;一睁眼却就给密密的麻绳绑上了……

林徽因: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的一生来报答你。

余光中: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丰子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郑愁予: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金庸: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

古龙:花落时是不是也有声音?花落无声,肠断亦无声

舒婷: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

琼瑶:点点滴滴都是回忆,挥挥衣袖怎么容易。

莫言: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席慕容: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

张小娴:曾经以为,伤心是会流很多眼泪的,原来,真正的伤心,是流不出一滴眼泪。

海子: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几米:我在冰封的深海,找寻希望的缺口。却在午夜惊醒时,蓦然瞥见绝美的月光。

毕淑敏: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张晓风:星星都已经到齐了,你还不来吗?

顾城:我要汇入你的湖泊,在水底静静地长成大树。

贾平凹:莲花是藕的喜悦。藕在污泥里守着它的白,于是莲开放了它的精神。

北岛: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安妮宝贝:时间是水,回忆是水波中的容颜。

雪小禅:开始的开始,我就知道,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而你一定是我心里的那一滴泪,纯粹、干净、忧伤。

林夕:我已经相信有些人我永远不必等,所以我明白在灯火阑珊处为什么会哭。

林清玄:身如流水,日夜不停流去,使人在闪灭中老去。心如流水,没有片刻静止,使人在散乱中活着。

亦舒: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周国平:月亏了能再盈,花谢了能再开。可是,人别了,能否再见却未可知。

王小波:有时候你难过了,这时候我更爱你。

王安忆:生命不过是一场记忆。

方文山:被遗忘的神话里有谁的曾经,我们的泪变成故事里的风景。

白落梅:花不会因为你的疏离,来年不再盛开;人却会因为你的错过,转身为陌路。

郭敬明:我一直以为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可是却不知道,我是不是你的故事。

九把刀:没有结果的爱情,只要开了花,颜色就是灿烂的。见识了那道灿烂,我的青春,再也无悔。

乐小米:当今天变成昨天,当爱你变成爱过;时光吹散了少年,谁的等待,恰逢花开。

安意如: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经意的一瞥,已隔经年。

匪我思存:所谓繁花不过一梦,我曾用爱雕刻时光。

篇3: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经典名言名句

大师级作家的出现, 历来都是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和衡量标准之一。伴随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大师出现的, 是一大批优秀作家, 他们集中出现, 将创作推向高潮。据《录鬼簿》统计, 全元以杂剧创作著名者达一百五十人左右, 属于鼎盛时期的作者, 主要集中于京师大都以及河北真定、山西平阳、山东东平等地。其中, 又有近半数生活创作在大都。以关汉卿为首的“元曲四大家”, 以自己的优秀创作, 构筑杂剧巅峰, 使之成为元代文学的代表。

杂剧作家勤奋创作, 佳作不断。产生了一大批在中国文学史上堪称经典的伟大作品。关汉卿的社会剧《窦娥冤》、爱情婚姻剧《救风尘》《望江亭》、历史剧《单刀会》等都是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戏剧史上难得的优秀之作。关汉卿, 生卒年不详, 大都人, 位居“元曲四家”之首, 是杂剧的奠基人, 是元代文学之代表和旗手。据朱经《青楼集·序》:“我皇元初并海宇, 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巳斋辈, 皆不屑仕进, 乃嘲风弄月, 留连光景”可见关汉卿与杜善夫 (杜散人) 、白朴 (白兰谷) 同为由金入元之人。只是从关汉卿创作的《大德歌》创作年代向前推算, 金亡时, 他最多也就是十几岁而已。卒年一般学界认为当在大德元年之后, 即1302年左右。《录鬼簿》将其列为“前辈已死才人”, 《太和正音谱》称其“初为杂剧之始”。所以, 关汉卿在杂剧界属于辈分非常高的一代, 由其声望和成就推断, 他开始杂剧创作的时间较早, 具有旺盛的创作活力, 艺术生命周期较长, 基本上贯穿了杂剧鼎盛期的始终。元末人熊梦祥《析津志》记载他时说:“生而倜傥, 博学能文, 滑稽多智, 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他无意于仕途经济, 将一生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杂剧的创作之中。

观存在的。网络是一个虚幻自由的空间, 也是人们在一个虚拟的世界自我展现, 宣扬个性的场所。因此, 在网络语言使用中的强制和硬性规范的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要做的是研究网络语言, 接受并承认其中那些已经沉淀为时代文化的成分, 对那些“网络流星词语”让时间来淘汰, 对其中一些消极成分加以劝导。网络语言讲究快捷, 实用和个性, 这也给原本沉闷的语言带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 作为随着一个新的时代 (网络时代) 而来的新的语言现象, 我们应当顺应时代, 积极努力, 开辟一块新的学术天地。

参考文献:

[1]于根元.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M].山西:书海出版社, 1996.

《录鬼簿》著录了关汉卿所作杂剧剧本六十多种, 流传至今的剧本有十八种。从内容上来划分, 大致分为三类, 一种是社会剧, 以《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为代表;一种是表现爱情婚姻的风情剧, 以《诈妮子》《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为代表;还有一种是历史剧, 以《单刀会》《双赴梦》和《哭存孝》为代表。可见其创作旺盛, 题材极其广阔。据《青楼集》、《录鬼簿》以及贾仲明”书录鬼簿后”等记载以及为部分元曲作家所作挽词看, 关汉卿的主要创作生涯是在大都, 被誉为”梨园领袖”“杂剧班头”, 在全国戏剧界享有极高的威望。王国维在他的《宋元戏剧考》中赞美关汉卿“一空依傍, 自铸伟词, 而其言曲尽人情, 字字本色, 故当为元人第一。”关汉卿的剧作自诞生之日起, 便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每有新作, 马上搬演, 并迅速传播至全国主要城市及广大乡村。名气之大, 甚至经常能够得到皇帝“钦点”。《元宫词》百章载有关汉卿新作在皇宫演出的情况, 云:“初调音律是关卿, 伊尹扶汤杂剧呈。传入禁垣宫里悦, 一时咸听唱新声。”这首词说明关汉卿杂剧曾在宫内演出, 进献给皇帝, 大受欢迎, 一时城乡南北传唱不已, 成为名副其实的时尚流行文化代表。同时, 他的剧作具有强大不朽的生命力, 许多剧目七百多年来在中国戏剧舞台上长演不衰, 不仅被许多其他剧中移植、保留, 并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等多种语言, 走向世界, 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以女性为主角的剧目占有绝对的优势, 据统计, 目前所存十八种杂剧中, 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占了十三个。他刻画了赵盼儿 (《救风尘》) 、窦娥 (《窦娥冤》) 、谢天香 (《谢天香》) 、燕燕 (《调风月》) 、谭记儿 (《望江亭》) 、王瑞兰 (《拜月亭》) 一系列地位或高贵、或卑微, 性格或泼辣、或端庄, 但品德高尚的女性形象, 她们个性鲜明, 栩栩如生, 成为戏剧长廊的不朽丰碑。

第二, 作品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广阔的元代社会现实, 而且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以民众的语言, 反映民众的心声。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 不管是社会剧还是历史剧, 都紧密地与时代脉搏相连, 表现出对国家前途、民众命运等重大政治问题的关心。关汉卿的杂剧, 善于通过人物刻画和情节组织, 将社会不平浓缩于舞台。如《窦娥冤》概括社会生活就相当丰富, 可以视为元代社会真实生活的缩影, 这里面有靠放高利贷盘剥他人的寄生者, 有横行不法的恶霸流氓, 有贪赃枉法的官吏, 也有穷困潦倒被迫卖儿卖女的穷苦书生。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黑暗、混乱, 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第三, 作品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关汉卿将无情批判的利剑指向对社会种种丑恶, 给予无情揭露与抨击。元代实行民族等

[2]潘文国, 叶步青, 韩洋.汉语的构词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张寿康.构词法和构形法.当代汉语丛书.

[4]邹嘉彦, 游汝杰.当代汉语新词的多元化趋向和地区竞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北京语言大学主办.

[5]陈原.新词语.语文出版社, 1993

注:文中的语料来自互连网上资料《网络用语大全》.

胡妍丽, 19800525, 性别:女, 籍贯:安徽芜湖, 职称:讲师, 现供职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级制度, 一批不学无术的权豪势要及子弟横行于世, 在社会上形成一股以“衙内”为代表的恶势力, 他们胡作非为, 民愤极大, 关剧对此多有反映。《鲁斋郎》中鲁斋郎自夸:“花花太岁为第一, 浪子丧门再没双。街市小民闻吾怕, 则我是权豪势要鲁斋郎!”, 《望江亭》第二折杨衙内自称:“花花太岁为第一, 浪子丧门世无对。普天无处不闻名, 则我是权豪势宦杨衙内!”元代吏治混乱, 法律不行, 贪腐成风, 《窦娥冤》写楚州太守桃杌道:“我做官人胜别人, 告状来的要金银。”“但来告状的, 就是我衣食父母。”作家甚至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及其政治制度, 对“王法刑宪”和“皇天后土”进行激烈的抨击。《窦娥冤》中借角色喊出了:“有日月朝暮悬, 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 只合把清浊分辨,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 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 只落得两泪涟涟。”表现出对社会黑暗的强烈愤懑和反抗。对社会法治、吏治等政治生活的核心予以彻底的否定。更重要的是, 关汉卿杂剧中所表现出来对于传统伦理道德以及旧有传统思想规范的反抗, 对后世更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在他的杂剧中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 多是善良、正直、勇敢、智慧的化身。她们敢恨敢爱, 有理想有追求, 对男权社会提出了挑战。

第四, 人物形象生动, 充满生命活力和艺术张力。关汉卿始终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家庭背景之下, 通过对其生活经历、人物关系画龙点睛的描绘, 使得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可信, 具有坚实的根基。窦娥出身贫困的读书人家庭, 被卖到夫家, 又失去了丈夫, 与婆婆相依为命, 在孤苦无依的环境中长大, 生活圈子狭小, 经历简单, 所以她的性格善良、温顺、贞洁、规矩, 对法律有着天真的期待, 直到被庸吏冤判, 才迸发出冲天的怨气。而赵盼儿则不同, 她是风尘女子, 送往迎来, 对世情有着透彻的洞悉, 对周舍之类豪绅子弟朝三暮四的本性更是了如指掌, 所以她的性格泼辣、机敏、老道, 善于随机应变。能够使出风月手段, 对付风月老手这样的计谋非她这样的人不可为。

第五, 语言本色当行。所谓本色, 就是把口语入剧, 使诗意与本色完美结合;所谓当行, 就是善于借助语言来刻画人物, 使之典型化的问题。吴梅在《顾曲尘谈》一书的《论作剧法》一节中这样写道:“一本传奇, 至少须有七八人, 说何人宜肖何人, 议某事宜切某事, 赋风不宜说月, 赏花不宜赋草, 使所填词曲宾白, 确为此人此事, 为他人他事所不能移动, 方为切实妙文。诗古文辞, 总宜贴切, 填词何独不然?各人有各人之情景, 就本人身上, 挥发出来, 悲欢有主, 啼笑有根, 张三之冠, 李四万万戴不上去, 此即贴切之谓也。”“要使其人须眉如生, 而又风趣悠然, 方是出色当行之作。”3吴梅在这里所说的“贴切”和“须眉如生”云云, 指的都是自然、真实、贴切、个性化, 即戏剧创作必须遵循的环境和人物塑造的典型化原则。《救风尘》里赵盼儿的唱白, 就将关剧这个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浪里来煞】你收拾了心上忧, 你展了眉间皱, 我直着花叶不损觅归秋。那厮爱女娘的心, 见的便似驴共狗, 卖弄他玲珑剔透。 (云) 办我到那里, 三言两句, 肯写休书, 万事俱休。若是不肯写休书, 我将他掐一掐, 拈一拈, 搂一搂, 抱一抱, 着那厮通身酥, 遍体麻。将他鼻凹儿抹上一块砂糖, 着那厮舔又舔不着, 吃又吃不着。赚得那厮写了休书, 引章将的休书来淹的撇了。我这里出了门儿。 (唱) 可不是一场风月, 我着那汉一时休? (下) 。

赵盼儿的豪爽、泼辣、侠义, 有谋略, 有胆识, 做事周密, 在这段唱中多得到了充分展现。从语言角度来看, 这段唱词充分体现了本色特征。表面上, 很市井, 甚至很粗俗, 但却完全是性格化的语言, 取譬设喻, 声色口吻, 都非常符合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风尘女子的身份。还是《救风尘》, 在第二折, 赵盼儿嘴中形容妓女们迫切希望逃离火坑, 嫁个富裕子弟的情景时说:“一个个眼张狂似漏了网的游鱼, 一个个嘴卢都似跌了弹的斑鸠。”而形容纨挎子弟骗取妓女感情, 对天盟誓的情景时则说:“那一个不 (左边是口字边, 右边是参加的参字) 可可道横死亡?那一个不实丕丕拔了短筹?”这样一针见血, 泼辣形象的语言, 只有风尘女子赵盼儿嘴里才能说出来, 不仅老实厚道的窦娥 (《窦娥冤》) , 年轻端庄的寡妇谭记儿 (《望江亭》) 说不出来, 就是同为妓女的谢天香 (《谢天香》) 、杜蕊娘 (《金线池》) 和宋引章 (《救风尘》) 同样说不出来。这些话, 只有从深谙世事, 聪明过人而有行侠仗义的赵盼儿嘴里说出来才可信, 具有人物特有的生命活力。

关剧并不为俚俗而俚俗, 刻意讨好、迎合观众, 而是从人物形象、性格、气质、情景出发, 决定语言个性和基调, 为人物的传神刻画服务。如《单刀会》中关云长的语言就充满了豪迈、壮阔的浩然之气:

(正末云) 看了这大江, 是一派好水呵!

(唱) 【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 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 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 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云) 好一派江景也呵!

(唱) 【驻马听】水涌山叠, 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 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 鏖兵的江水犹然热, 好教我情惨切! (带云) 这也不是江水, (唱) 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赋予语言极高的精神张力, 使得人物刻画生动传神, 充满个性。正如明人臧晋叔《元曲选序》评价的那样:“人习其方言, 事肖其本色, 境无旁溢, 语无外假, 关目紧凑”。贾仲明的挽辞说他“珠玑语唾自然流, 金玉词源即便有”, 对其语言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关汉卿的历史贡献绝不仅仅限于文学, 还在于他对杂剧艺术的尊崇, 在于他为中国戏剧艺术奠定了良好的行业基础。他不但编剧, 而且冲破社会世俗偏见“躬践排场, 面敷粉墨抄偶俳优而不辞”4。同时, 从钟嗣成《录鬼簿》等历史史料中可以发现, 关汉卿与很多剧作家、表演艺术家相互之间不仅是事业同道, 也是艺术知音, 生活挚友, 关系非常密切, 合作也很多。如关汉卿与杨显之、梁进之、费君祥等为好友, 关汉卿与珠帘秀之间时有唱和, 杨显之号称“杨补丁”, 亲力亲为地为他人修改润色剧本。创作、表演、评论相互启迪, 彼此影响;作家、演员、理论家相互交流、切磋, 共同合作;同行之间相互学习、竞争, 不断创新, 整个大都剧坛异常活跃, 充满生机活力。

元代前期是杂剧的鼎盛时期, 其中心在大都。到杂剧发展的后期, 受到北方政治动荡, 社会不安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使得这个中心南移。杭州是南宋首都, 繁华优裕, 南北一统后, 美丽的湖光山色和浓厚的文化气息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的北方戏剧家来到杭州并定居下来。关汉卿、白朴等著名杂剧作家都先后到了那里, 大都元代杂剧中心的地位由于关汉卿这样文化领军人物的大举南迁也被取代, 让位于杭州。杂剧在杭州具有很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 在北方杂剧作家的影响之下, 大批南方杂剧作家迅速成长。王骥德《曲律》说“入元而益漫衍其制, 栉调比声, 北曲遂擅盛一代。”5于是, 杂剧成为真正意义的“国剧”。

摘要: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旗帜。他的出现, 是元代杂剧鼎盛的标志, 也是大都剧坛辉煌的原因。他以自己的创作奠定了杂剧在文学史上无可撼动的崇高地位, 以对杂剧作家、表演艺术家最广泛的团结与合作, 确立了中国戏曲行业的全新规程, 他不仅书写了一个时代大众文艺的传奇, 也为通俗文学和流行文化的结合开辟了广阔的未来。

关键词:元代,杂剧,关汉卿,通俗文学,流行文化

参考文献

[1] (明) 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元) 熊梦祥.《析津志辑佚》 (北图善本部辑佚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

[3] (元) 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畿辅丛书本.

[4] (明) 臧懋循编.《元曲选》隋树森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

[5]《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59版.

[6] (明) 臧懋循编.《元曲选》隋树森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经典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元杂剧04-13

元杂剧教案04-12

杂剧艺术形式论文04-16

杂剧艺术形式论文提纲11-15

元代04-16

元杂剧中的茶文化07-26

元代小令四首赏析07-24

元代文学研究论文04-16

元代文学(教师中心稿)04-29

论元杂剧中男性人物形象的道德境界09-10

上一篇:u6第五课时教学设计下一篇:公安局事业编制警衔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