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历史典故

2024-04-25

韦编三绝历史典故(共14篇)

篇1:韦编三绝历史典故

韦编三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释义】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三:表示多次;绝:断。孔子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形容读书勤奋。

篇2:韦编三绝历史典故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故事: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篇3:从“韦编三绝”谈简牍

《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 ……读《易》, 韦编三绝。”意思是说, 孔子晚年喜欢读《易经》, 由于读的次数太多了, 于是竟然把编连《易经》的牛皮绳———“纬编”给磨断了三次。通过这个记载, 我们不仅知道了孔子爱读书, 也知道了当时的图书是什么样子的。王国维在《简牍检署考》一文中说:“书契之用, 自刻画始, 金石也, 甲骨也, 竹木也, 三者不知孰为先后, 而以竹木之用为最广。竹木之用亦未识始于何时。”一般认为, 简牍始于商代, 盛于春秋、战国。王国维认为甲骨及金文中已有“册”字, 说明殷商已有简牍。《周礼》中已记有“方板”, 《墨子·明鬼篇》中有“书之竹帛”, 《韩非子·安危篇》也有“先王致理于帛书。”这些都说明了竹简和后面谈到的帛书在周代已经很流行。

春秋战国时期, 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 思想、学术各领域都十分活跃, 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不少政治家、思想家, 为了能更加广泛地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 纷纷著书立说, 形成中国古代图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为了适应这一形势, 终于发现竹子与木牍适于在上面书写文字, 价格也低廉。

“简”, 一般是指用竹片做成的图书, 也叫做札, 牒。在北方, 由于缺少竹子, 于是人们就用木片来代替。“牍”, 就是指用木板写成的图书, 也叫方、版。在不同的文献中, 一些术语的概念往往不尽一致。《周代书册制度考》 (金鹗) :“方一曰牍。《说文》云:‘牍, 书版也。’《论衡·量知篇》云:‘截竹为筒, 以为牒, 加笔墨之迹, 乃成文字。……断木为椠, 折之为版, 力加刮削, 乃成奏牍。’此简策用竹, 方版用木之证也。”

先说一下简。在《后汉书·蔡伦传》中说:“自古书契, 多编以竹简。”我国第一部字典, 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中将“简”字解释为“牒”。第一部字典《尔雅·释器》中说:“简谓之毕。”可见简也称之为牒、毕。还有一种叫法“札”, 颜师古在注释《汉书》时说:“札, 木简之薄小者也。”司马贞在《史记索引》中说:“牒, 小木札也。”

怎样用竹、木加工简牍。汉代学者王充在《论衡·量知篇》中说:“……竹生于山, 木长于林, 截竹为简, 破以为牒, 加笔墨之迹, 乃成文字。”汉代的另一位学者刘向在《别录》一书中介绍, 作为图书材料的竹子, 不能用鲜竹, 因为新竹多汁, 容易腐蠹。在做成竹简之前, 先用火来炙乾, 把竹片中的汁烤干以后, 去掉了原来的青色, 写成书才不受虫蠹, 这在古代叫做“杀青”。

对于“简”和“策”之间的关系, 有不同的看法, 郑康成在《仪礼注》和杜元凯在《左传注》中都认为:“策, 简也。”即简就是策, 是同物异名。蔡邕在《独断》一文中说:“策者, 简也。”持相同看法。晋人杜预在《春秋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 小事简牍而已。”《聘礼记》:“百名以上书于策, 不及百名书于方。”虽然认为简和策有所不同, 但只是内容上有所差异, 形式上二者仍是一致的。孔颖达在《尚书疏》中引用顾彪的说法“二尺四寸为策, 一尺二寸为简。”也承认二者相同, 只是以长短来区分简或策。

但也有不同的解释, 如贾公彦在《周礼疏》中说:“简, 据一片而言, 策是连编之称。”就是说一根竹片是简, 若干竹简连接起来就成为了策。孔颖达在《左传疏》中说:“单执一扎谓之简, 连编诸简乃名为策。”后人多数同意这一解释, 认为一片竹子叫做简, 若干片连起来叫策。策也可以写作册, 二者在古代是可以通假的。《说文解字》解释:“策像其扎, 一长一短, 中有二编之形。”从“册”字来看, 确实像编连起来的竹简。《说文解字》又说:“典, 大册也。”重要的图书称之为“典籍”, 现在仍是这样的称呼。把“简”连成“策”叫编, 编连所用的绳子, 有的用牛皮做成的叫“韦编”, 有的则用丝做的, 叫做“丝编”。孔子当时所读《易经》便是用牛皮作绳连接而成的, 而牛皮竟然磨断了, 可见孔子当时看《易经》的次数之多。而《南史·王稽虔传》中有:“楚王冢, 青丝编。”则是用丝绳编连的。

每片竹简有多长, 古籍中有不同的记载。郑玄在《论语序》中说:“《诗》、《书》、《礼》、《乐》、《春》、《秋》策皆长尺二寸, 《孝经》半之, 《论语》八寸。”在《左传疏》中说:“……六经之策, 皆长二尺四寸。”《盐铁论·贵圣篇》中说:“二尺四寸之律, 古今一也。”从出土的竹简实物来看, 长短很不一致, 不似有统一的规定, 如湖北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法律简合一尺二寸长, 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汉元兴元年历谱》长三尺, 马王堆出土的200多枚竹简更是长短不一。

每片竹简上的字数, 《左传疏》中说:“简之所容一行字耳。”郑玄的《尚书疏》说:“《尚书》三十字一简。”服虔在注《左传》时说:“顾问篆书, 一简八字。”从出土的简策来看, 多数竹简每简一行, 极少数的一简两行。每简的字数, 则自8字至40字不等, 可见也并不求一律。简的宽度, 一般为0.5厘米至1厘米。

至于单根的竹简编连成策, 是用的几道编, 《说文解字》、《独断》二书都说是“二编”, 即用两根绳来编连。从出土的实物来看, 从一编到五编都有, 也并不一致。

接下来再来说牍。牍即木板, 也叫“椠”。王充在《论衡·量知篇》中说:“断木为椠, 析之为版, 力加刮削, 乃成秦牍。”认为先把木块制成椠, 加工成版, 最后成牍。《释名·六》说:“椠, 版之长三尺者也;椠, 渐也, 言其渐渐然长也。”如果是一尺见方的木牍, 也叫“方”。

简策相当于现如今的一般图书, 牍的用途, 有时用来做记录物品的簿, 户口记录簿。写信、檄文、地图、图画面积大, 只能用木牍。具体来说, 二尺长的木板, 用来做“檄”———即讨伐的宣言, 《说文解字》中说:“檄, 二尺书。”一尺五寸长的木板, 用来作“传信”, 一尺长的用来写信, 后人把信叫做“尺牍”。一些讲述如何写信的书叫《尺牍大全》。古代的信件, 写在一块或几块一尺见方的木板上, 在上面盖上一块木板叫做“检”, 在检上写收信人和发信人的姓名叫做“署”。然后用绳子把这几块木板扎起来, 打个绳结, 用泥黏住绳结, 以免别人打开, 在这块黄泥上按下自己的印章, 这叫做“封”。

简牍, 尤其是简策与现代图书的作用已经完全一样, 是记录知识、表达思想的著作物。但是在形式上差异很大, 一部书要用几十、几百块竹片, 十分笨重。秦始皇为政勤奋, 事事亲力亲为, 每天需要批阅大量公文, 于是苦了那些制作简牍的人和许多力工, 因为他所要看的这些公文重达120多斤。春秋时期著名的学者惠施博学多识, 读书很多, 人们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他, 从中也可见简策体积很大。简牍, 大约从商朝末年流行到东汉末年。到了晋代, 户口簿还用木牍。《初学记》引《桓玄伪事》说:“古无纸, 故用简。……今诸用简者, 皆以黄纸代之。”晋代帝王颁布命令以纸代简, 实际上简仍流行了一个时期。在《南史·张兴世传》中还有“檄版不供, 由是有黄纸札。”可见全部停用还是在南北朝时期。

简牍废除以后, 简牍制度对后世图书的影响还在。如现在的图书单位叫“册”, 就是从简牍制度形成的。图书分“卷次”, 过去多数人认为始自“卷轴”, 但从近年出土的简策来看, 许多是成“卷”的, 证明“卷”这一图书单位也始自简策。

春秋战国时代的竹简早在汉晋就有成批发现:一次是西汉在孔子旧宅中发现的古文经书, 一次是在西晋太康元年 (281) 发现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它们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起着巨大的作用。

现如今见到的简牍, 都是近代以来出土的, 这些简牍包括一些未传世的图书, 也可校核一些仍流传的图书。出土的简牍, 有的是记载随葬物品的, 叫“遣策”, 如湖北荆门包山二号楚墓, 江陵望山二号楚墓, 江陵凤凰山8、167、168号汉墓, 江陵张家山汉墓, 云梦大坟头一号汉墓, 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有竹简312支, 记录的随葬物品有漆器、陶器、衣物、食物、乐器等。有的则是公文、账目, 属于档案, 有的是著作物。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的秦墓中, 又发现战国秦简近1200支, 还有笔、墨、砚的书写工具。墓主是一名狱吏, 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 (前217) 。竹简的内容大部分与秦国的法律有关, 包括《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等九种不为后世所知的秦国典籍, 是一次极其重要的考古发现。这些竹简一般是书写在篾黄的一面, 少数连蔑青 (带青皮的) 一面也写上。写成后依次用丝绳或帛带分上、中、下三道编组成册。秦简字体方正, 横笔和撇、捺有波磔, 但仍保持篆书的笔意, 是典型的秦隶字体。秦简和秦牍的出土, 使得小篆产生以前秦隶的墨迹昭然揭世。它们的字形正、长、扁不拘, 笔画兼肥瘦浓淡, 点面有明显的起伏和波势, 用笔含轻重、刚柔、疾徐, 是考证隶书发展的珍贵资料。大批简牍的出土, 丰富了我国古代文献, 也为传世版本提供了早期文字和依据。

摘要:中国古代图书的发展史, 最早的正式图书应该是简牍。大约产生于商代末期的“简牍制度, 流传广, 影响深远, 它一直延续到汉代, 约有千年之久。本文对“简”、“牍”的形成与发展作了详细论述, 以期让广大读者对其能有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简,牍,发展

参考文献

[1]史记·孔子世家.

[2]王国维.简牍检署考.

[3]说文解字.

篇4:“韦编三绝”与艺术之路

林百石,1946年生,1969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政协吉林省委员会委员,吉林日报社高级编辑。

作品为国内外美术机构及个人收藏。

艺术年表

1984-2002年 作品参加全国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美术作品展览。

2001年长春举办 "林百石水墨人物画展"。

2004年海口举办 "林百石水墨人物艺术展"。

2005年长春举办 "林百石中国画新作展"。

1995年赴韩国汉城, 釜山, 丹阳等地进行艺术交流。

1992-1993年 作品获韩国第五界, 第六界"国际艺术大赏展"金牌奖。

1997年在"中华扇面艺术展览"中获金牌奖。

1997年作品<<踏秋>>在"97天池国际书画邀请展"中获金牌奖。

1985年作品在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作品汇报展览"中获二等奖。

1996年担任 "世界和平友好国际书画艺术大赛" 评委。

1999年担任 "全国第九届美术作品展览" 吉林展区评委。

2001年担任 "吉林省首届中国画展览" 评委。

2002年担任 "吉林省首届美术作品展览" 评委。

2000年作品参加 "吉林省美术作品展览" 获特别奖。

2001年作品参加 "吉林省首届中国画展" 获特别奖。

2004年作品参加 "吉林省美术作品展览" 获特别奖。

1988年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人体动势1700>>。

1995年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林百石画集>>。

2005年出版<<当代画家林百石>>。

曾在一个反映国画家林百石艺术之路的专题片中看到这样一个情节:由于林先生常年累月地伏案研习、创作,画案旁的地板已褪去红颜色,漏出了木质的木色,形成了一条名符其实的"艺术之路"。这绝对是一个现代的"韦编三绝"的动人故事。不同的是,这个成语昭示着孔老夫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刻苦读书的精神,而国画家"林老先生"却把这种精神运用到了创作实践中。

说林百石是"老先生",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一位远离省城的同道十分欣赏林百石的作品,只是无缘谋面。来省城公出,那位同道问画友,林百石"老先生"近况如何?画友大笑,告诉他,林百石"老先生"刚逾"而立之年"。

如今,林百石与真正的老先生只有半步之遥,这位从十几岁就在上海发表处女作的天才画家,在从艺的几十年里,创作发表的国画、连环画、插图等作品,已逾数万。这种"三栖"现象,颇令界内人士瞩目,使他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吉林省文史馆馆员,这些眩目的头衔并不足以说明他在画界的举足轻重,而作品四次入选全国美展、三次举行个人画展、出版艺术专著三部、多次荣获省级以上金奖和特别奖、多次荣任各种美术艺术大赛评委、多次带着画作在国外、国内进行学术交流等荣誉,则是对他几十年艺术生涯文化价值的诠释。

林百石的国画创作以人物为主,兼工花鸟。多年的艺术实践和他对国画这门传统艺术的感悟和理解,使他的画作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以我多年对他画作的仔细揣摩和欣赏印记,我同意许多美术评论家对他作品中水墨特色和创作技法的认定:他的作品人物造型传神洒脱,用笔生动老道,构图娟秀细致,着色清雅明丽,落笔妙造自然,文而不弱,放而不野,美而不媚,艳而不妖,沉着而清润,"严谨之处一丝不苟,放纵之处大气磅礴。"这是对他艺术风格的中肯评价。

林百石人物画作品的题材多样,其中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体现"英雄主义"情愫的画作,中心人物多是历史、传说中的英雄、隐佚山林里的佚士高人。另一种是可归为"唯美主义"范畴的仕女图,这些仕女图中的人物体态轻盈,顾盼有情,风姿雍雅,栩栩如生。她们或噙萧拥琴于林荫涧泽,或赏花捕蝶于茅舍草丛,真个是燕瘦环肥、各领风骚。这些画注重整体效果,加强环境氛围的营造,画面感很强又显得很松动,在给欣赏者留下合理的空白和丰富的想象空间的同时,人物表情和神态得到了充分的显示。这也是业内方家和许多收藏爱好者的共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仕女画题款多以诗文入画,如《鱼歌得意扣舷归》、《一枝浓艳占春风》、《好花难掩蝶先知》、《鸟啼浑似惜春晖》、《暗香浮动醉凌风》、《举杯邀明月》等,诗画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这些诗句中,大多是林百石的即兴之作,其文学功底可见一斑。

在"英雄主义"的画作中,林百石把自己对历史英雄人物的顶礼膜拜情结凝于笔端,设色浑厚,淋漓挥洒,遒劲酣畅,凸显出画家本人宽阔的胸怀和深邃的正义精神。在诸多的相同题材作品中,我对《观沧海》常以青眼觑之:这是一幅96厘米见方、纸本设色的精到之作。背景是汹涌澎湃浪花四溅的波涛,一位玉冠金铠、身披白色斗篷的大将军端坐马上,身后露一马头,一持盾壮汉跟护于旁。那大将军长髯飘逸,腰挎箭袋、手持马鞭,鹰视狼顾,回首翘望排浪齐天,一幅指点江山、处乱不惊、虚怀若谷的英雄气概。大将军人物造型和结构比例准确,用线老辣、流润,黑白灰设计得当,夸张处随意挥洒,细微处惜墨如金;大将军胯下马墨色浓淡有致,形体结构清晰,体态健硕剽悍,生动传神。好一幅英雄图!望着那八面威风的大将军,我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那阙《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我恍然大悟,那画中的英雄分明是曹操!对文学的《观沧海》摇头晃脑的吟咏,加强了我对艺术的《观沧海》的认识深度,对林百石画作"严谨娟秀、放纵大气"的艺术特色,我极尽钦服,有了一种饕餮艺术大餐过后的满足感。这幅极具视觉冲击力、大气磅礴、饱含英雄主义的作品,是我这胸无大志、生性黯弱的书痴也不禁荡气回肠、挺胸叠肚,像国粹京剧中那位"白脸奸雄"一样,水袖狂甩,"哇呀呀"的暴叫起来,似乎自己已经忝列英雄之列,全不顾南郭先生的悲剧可能成为我的命运禨语。

篇5:韦编三绝成语解析

【拼音】:wéi biān sān jué

【简拼】:wbsj

【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示例】:我们提倡~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近义词】:三绝韦编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人读书勤奋

韦编三绝 成语接龙

【顺接】:绝不护短 绝不轻饶 绝世佳人 绝世出尘 绝世无伦 绝世无双 绝世独立 绝世超伦

【顺接】:哀哀欲绝 哀痛欲绝 悲痛欲绝 才艺卓绝 才貌双绝 称奇道绝 传诵不绝 词穷理绝

【逆接】:黄头室韦

篇6:韦编三绝成语故事

成语拼音:wéi biān sān jué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读书勤奋。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成语来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篇7:韦编三绝的启发作文

在《孔子》一课中,有一个形容孔子勤奋好学的成语故事叫韦编三绝,这个故事讲的是用牛皮带编串起来的这部竹间《易经》书,经孔子反复翻阅后把牛皮带都磨断了好几次,传说《易经》是我国古代几位圣人黄帝、文王、周公等相继写成的,虽然难于理解,但孔子非常用心学习,一遍一遍地翻阅,不但认真阅读而且动手写了好多心得,后人把这些心得称为《易传》,韦编三绝的启发作文。

孔子刻苦研读《易经》的专注程度和深入钻研的精神确实十分感人。听了这个故事,得到很大的启发:一是可以体会到当时学习的艰难,用牛皮、竹间做的书是多么的笨重;二是牛皮都被磨断了几次,可想花了多少精力在翻动,这种刻苦学习精神确实值得学习和发扬;三是孔子能成名成家有丰富的知识,能受到人们的尊重,正是勤奋学习的结果,小学五年级作文《韦编三绝的启发作文》。

现在的学习条件非常优越,不但书本是精装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每天都有老师辅导,可是我往往不懂得珍惜,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一些就有意见,完成作业应付式,有些应当背的概念、单词、课文都不认真去读、背,考试时才知道没有掌握,造成成绩上不去。

篇8:韦编三绝历史典故

又三绝

作者:文天祥朝代:南宋 老来忧患易凄凉,说到悲秋更断肠。

篇9:韦编三绝历史典故

临安三绝 石镜

作者:苏轼朝代: 山鸡舞破半岩云,菱叶开残野水春。

篇10:韦编三绝历史典故

临安三绝 将军树

作者:苏轼朝代: 阿坚泽畔菰蒲节,玄德墙头羽葆桑。

篇11:韦编三绝历史典故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

作者:王安石朝代:北宋 身先诸老斡枢机,再见王门阖左扉。

篇12:蔬果降脂有"三绝"

想把血脂异常轻松吃掉吗?我们的健康调脂食物大搜索就从大家最青睐的蔬菜、水果开始吧!在红黄白绿、甜酸苦辣的蔬果中,隆重推出的是绿豆芽、洋葱、苹果这“降脂三宝”。

绿豆芽:将胆固醇排出去

绿豆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降胆固醇食物,而在它发芽的过程中,维生素C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六七倍之多。

大量维生素C可促进胆固醇排泄,防止其在动脉内壁沉积。绿豆芽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清除体内垃圾,还可以与食物中的胆固醇相结合,并将其转化为胆酸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绿豆芽性味甘凉,富含水分,还可以解腻生津,是不可多得的减肥调脂小菜。

洋葱:升高“好胆固醇”

洋葱是极少数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前列腺素A是一种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够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引起血压升高的钠盐等物质的排泄,因此既能调节血脂,还有降压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更难能可贵的是,洋葱中含有一种洋葱精油,不仅可降低胆固醇,改良动脉粥样硬化症状,还能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苹果:吸收过剩胆固醇

苹果的降脂作用源于其中丰富的果胶,这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能与胆汁酸结合,像海绵一样吸收过剩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帮助其排出体外。果胶还能与其他降胆固醇的物质,如维生素C、果糖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强降血脂功效。此外,苹果分解的乙酸也有利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篇13:传统寒食十三绝

传统寒食十三绝

1、姜丝排叉,不但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个品种。茶菜是满族、回族礼仪性食品。满族人在设席宴客时,习惯用茶及茶食为先,然后才是冷荤、热菜、甜食、汤等,一定按顺序上。回族人不饮酒,但为了礼节,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

2、硬面饽饽,是一种似烧饼大小的混糖戗面火烧,入口有咬劲,微甜且香,用手一掰掉渣。现在已经“无影无踪”。

3、焦圈,形似炸面包圈,色泽深黄,形如手镯,焦香酥脆,常作为另一种北京特有小吃豆汁儿的配菜食用。但是在今天的营养学看来,太过油腻, 最好少吃。

4、糖卷,可以说是最具特色的清真节日食品,主料为山药和大枣,皆有滋补作用,也是一道药膳。

5、豌豆黄,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气。按北京习俗,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因此每当春季豌豆黄就上市,一直供应到春末。北京的豌豆黄分宫廷和民间两种,故事里又和慈禧老佛爷有关,据传说西太后最喜欢吃了。

5、艾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原为“御艾窝窝”,后来在明代传入民间,《金瓶梅》中记录当时流行的美味中就有艾窝窝。

6、马蹄烧饼,两层薄皮,内空,形似马蹄,现在也已没有售卖的了。

7、螺蛳转儿,因其形似而得名,旧时小吃店常把当天售不完的螺蛳转儿,用微火烤干水分再卖,烤干了叫“干迸儿”,用于下酒,所以北京有句口头语“干迸儿就酒嘎巴脆”。

8、馓子麻花,古名为“环饼”、“寒具”,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交待说:“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可见馓子麻花的古老。

9、驴打滚,豆面糕又称驴打滚,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就说:“黄豆黏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

10、蜜麻花,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

11、糖火烧,老北京人都知道通州有三宝,其中之一就是大顺斋的糖火烧,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来访的外国政要还特意带它回国呢。

12、芝麻酱烧饼,无需多说什么。它的一个兄弟“澄沙烧饼”倒有点意思,因为豆沙馅要从边上露出一些,别名“蛤馍吞蜜”。

13、奶油炸糕,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营养的小吃品种。它用上好面粉为原料,先烧适量开水,水开后,改用小火,将面粉倒人锅内,迅速搅拌直到面团由白变成灰白色,不粘手时,取出稍晾成烫面。白糖用水化开,香草粉用水化开,适量鸡蛋液在碗内搅匀,分几次加入烫面中,最后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匀。锅内倒花生油或生菜油,也可用牛油。但不宜用豆油或芝麻油,因为后两种油容易抵消奶油味,旺火烧至冒烟后,改用小火,此时将揉匀搅拌好的面团,500克分成40个均匀小球,入油锅前用手摁成圆饼,逐个下入油中,待饼膨起如球状,并呈金黄色时捞出,滚上白糖即成。奶油炸糕呈圆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时下十三

以上十三种食品中,现有奶油炸糕、驴打滚、糖火烧、豌豆黄、焦圈等还流行于街头巷尾,唯独硬面饽饽已濒临绝迹。近年有民俗专家建议,传统的“寒食十三绝”――即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十三样寒食节凉食,应尽快“打包”申遗,以免断了传承。

另版“寒食十三绝”

篇14:湖州三绝的经典散文

我似乎总在行走,在石径小路上,在柳岸树下;在熟悉的环境,在陌生的地方。走过岁月的长廊,翻动历史的画卷,我在山水与人文的风景里,找寻古迹。

周日,带着闲散的心情,我走进飞英公园。那里矗立着一座唐朝的古塔——飞英塔,也称“塔里塔”。

公园北门的入口处,岩石堆砌成的假山上镶嵌着“飞英揽胜”四个大字,那山石初看貌似很粗犷,然石下那一汪碧绿浅水与石上的繁枝茂叶,又带给人清秀的美。

公园不大,走过荷花池,在一棵郁郁葱葱的古银杏树的掩映下,飞英塔隐约其间,绕过银杏树,传说中的古塔就耸立在眼前。

初一看,飞英塔只是一座普通的砖木结构的高塔,但这只是外塔,奇特的是它塔中有塔,外塔笼罩着一座雕刻精致的内石塔。我国古塔甚多,但飞英塔却是国内罕见的“塔里塔”。

外塔共七层。从外塔盘旋的台阶拾级而上,沿内壁安装的扶梯,在外塔第二层的围攻廊处,便可倚栏观赏内塔。白石砌筑的内塔,分段砌迭而成,共有五层,每一层都有八面。每一面雕琢有童子状“化生”佛像,也有狮子雕塑,形态栩栩如生,极其生动。

飞英塔的内塔,创建于唐中和四年,因原塔已毁,现存的内塔是南宋绍兴年间重建的。外塔是用来保护内塔的,它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曾遭雷击塌毁而重建。此后,内外塔又经过元、明、清几次修缮。近百年来,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沧桑磨难,飞英塔曾一度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终因年久失修,于1929年外塔坍顶,内外塔均遭重创。直到八十年代,政府对飞英塔进行了彻底的整修。

从飞英塔下来,我来到了韵海楼。它是为了纪念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而建造的。当年颜真卿受排挤被贬为湖州剌吏,他一踏上湖州这片土地,就被湖城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便信心满怀地投入了工作。为此,在湖州结识了很多名士,一时成了湖州文化界的中心人物。颜真卿在湖五年时间,与湖州结下了很深的缘分。在湖州,他写过很多碑文,他将其在湖州所写的`文字,分为十卷,集成一本书叫《吴兴集》。

地处湖城中心位置的飞英公园,是一方闹中取静的宝地。在韵海楼旁边的荷花亭里,我见到一个中年妇女在埋头看书,身边的随身听播放着民族古典乐曲。我由衷地感慨,湖州这一方蕴涵浓郁古韵色彩的福地,带给人们精致的生活。那是丰富的安静啊,她摆脱了外界的诱惑,拥有了精神世界的宝藏,处于内在的宁静平和之中,达到了人生极致的境界。

行走在熟悉的风景里,我在湖城的古迹里神游,陶醉在福地的古韵里。从飞英公园出来,意犹未尽的我又去寻访了湖州著名的府庙,它又称“庙里庙”。历史的画卷又翻卷到了后唐。

庙里庙,是湖州府城隍神庙。它位于府庙内的一所祠庙,是湖州人为了纪念劳钺所建的。相传,劳钺在湖州任知府四年,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缉匪有功,后无疾而终。湖州人尊他为城隍神,在湖州府庙里增建了的一所“劳公祠”。

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前后两间,后间就是供城隍神的大厅,前间很宽,从外望里,庙里有庙。

趁着雅性,索性我又来到了潮音桥。这是一座明代的古桥,坐落在湖州南街底。据说,旧时此地为潮音渡,涨水之时,渡口浪势很大,水流湍急,涛声如潮,犹如普陀潮音洞之境。这是一座三孔石拱桥,桥的两侧置石质吴王靠,可供行人坐憩。桥的河西岸商店林立,桥西侧的次孔跨过人行道,我们可以在桥下行走至河街,路中间还造了一座小桥。我恍然明白,原来,“桥里桥”的由来源自于此。

飞英塔——塔里塔,府庙——庙里庙,潮音桥——桥里桥,合称为湖州三绝,是湖州古城历史文化的象征。古老的建筑,悠久的历史,带来湖州福地的神韵。

上一篇:临检科出科考试二下一篇:五管要害检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