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教学反思

2024-05-05

《端午日》教学反思(共10篇)

篇1:《端午日》教学反思

《端午日》这篇体现民俗风情的课文,我是从中国传统节日导入,分整体感知、精读课文和思考探究几部分布局的。整体感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所写的人、时、地、事;精读课文则是让学生具体体会节日的气氛以及作者的写作方法,分了赛龙舟和捉鸭子两个场面;思考探究是以韩国“申遗”为话题,激发学生珍惜和保护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听课老师的点评,我发现自己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没有很好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主要原因在于,我作为执教者,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子上。教师在课堂中起到的应该是适时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并要抓住学生回答的契机,加以点评或是深入讲解。而要做到这点,对于刚走上讲台的我来说,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以及向有经验的教师多多学习的。其次是犯了一个错误,对思考探究部分韩国“申遗”问题理解错误,导致引导学生思考时产生偏差。这点是以后一定要避免的,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准确把握所教知识点。这些都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进的。

看到一位同行在中间环节作如下设计:1。请一位同学读描写赛龙舟的语段。2。同学交流听后对赛龙舟的感受。3。抓住词句,找找这种感受从何而来。课堂上,学生对于谈感受很积极,谈得也很到位,比如热烈、紧张、激烈、热闹等。还有一个学生说感受到很快乐,这让我有点意外,但一想也对啊,竞争的快乐,合作的快乐,参与的快乐……当我请他们结合课文具体谈谈的时候,学生们不约而同的静了下来。他们不知道这种感觉是如何得到的,即便有的学生知道却又不知如何表达。我建议“有谁愿意把你觉得有感受却又说不上原因的句子念一遍,大家一起来思考思考”,有学生读了“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为什么会想起水战呢?”“由某物想到某物,这叫什么啊?”……在师生问答中,得到了第一个答案:合理联想,虚实结合。学生的思维仿佛就此打开,多种角度描写、动作外貌描写、正面侧面描写也慢慢得“浮出海面”。作业是仿写捉鸭子的场面。

虽然这节课容量不大,虽然连我设计的“拓展延伸”都不及开始,下课铃声就响起了,但我觉得基本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有那么点“教语文”的意思。“一是发掘每一篇课文独特的‘语文价值’,二是追求知识基础上的能力、现象背后的规律、‘然’以外的‘所以然’。”

教学固然不能忘记知识和技能两个目标维度,但设计中也可以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侧重点不同而已。无须自责。相互勉励。

篇2:《端午日》教学反思

端午日是我国由来已久、家喻户晓的民众的节日。全文仅用700字,就活灵活现的展示了划船竞赛和赶鸭竞赛的生动场面。

引导学生学完这篇课文,我也从湘西人民的质朴生活中体会到很多。沈从文是一位草根作家,他自学成才却能成为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人之一,他在小说《边城》中,为人们展示了湘西婚丧嫁娶、端午节龙舟竞赛等有特有的风俗画、人情画,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充分显示了他的语言功底。

导入新课,学生在说我国的传统节日时说出了五一节、国庆节、圣诞节等,我及时予以了纠正。令我比较欣喜的是我们班的严春同学竟然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情人节,而且强调了是七夕,让我不得不仰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视野看来比较开阔,在后来的抢答中也得到了体现。

篇3:《端午日》教学反思

教学片断1:直接揭题, 了解起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时间单位?

生:时、分、秒。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时间单位 (年月日) 板书课题。

师: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1:一年有12个月。

生2:一年有365天。

生3:一个月有30天。 (另外有学生马上就反驳:一个月有31天、28天、29天)

生4:半年有6个月。

(师板书, 并打上问号)

师:大家知道这么多年月日的知识, 除此之外, 年月日还有哪些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 它必须以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 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实施知识的填灌, 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作为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片断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学习时分秒的知识我们借助了时钟, 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我们要借助什么呢?

生:日历或年历。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年历, 小组合作。 (1997-2008)

(四人一小组, 共12小组, 一个小组观察一年的日历, 刚好12年)

并完成表格:

(学生四人一小组观察研究)

师:把你们的发现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生1:我们组发现了1998年的 (1)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 (2) 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 (3) 二月很特殊, 是28天。

生2:我们组前2个发现和他们组一样。第三个发现不同, 我们组的二月也很特殊是29天。 (2000年的)

师:其他组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没有。

师:那么说从1997——2008年每一年的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 每一组都一样;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 每一组也一样。只有二月很特殊, 有28天, 也有29天。

师:从这12年的发现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每年的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二月有28天, 也有29天。 (师板书)

师:我们把天数是31天的月份叫大月;把天数是30天的月份叫小月;把特殊的二月叫平月。 (板书大月、小月、平月)

师小结:一年有7个大月, 4个小月, 再加上一个特殊的二月, 所以一年就有12个月。 (板书一年有12个月)

师:小朋友通过观察日历、记录数据、认真思考、交流所得, 收获还真不少。知道了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们?

生1:我发现了7月以前的大月是单数, 7月以后的大月是双数。

生2:我这样记, 小月只有四个月, 4、6、9、11月, 二月不用记, 记住了这四个小月, 其余就是大月。

生3:我会用拳头法来记, 是妈妈教我的。 (请这个学生介绍拳头法)

(大月、小月的知识是年月日中重要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主动探究、小组合作形式, 让学生先从自己这一小组中发现规律, 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便于学生从不同的年份中发现规律。基本的知识点尽量由学生归纳发现, 这就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断构建知识体系, 得到提升。)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 你能计算一下一年的天数吗?

(全体学生练习、后进行交流)

生1:我算出全年有365天或366天。我的方法是:

7×31=217天

4×30=120天

217+120+28=365天

217+120+29=366天

生2:我的结果和他一样, 但我的方法不一样。30×11+5=365天。

反思:

一、了解起点, 在原有基础上自主探索。

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 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 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也就是说, 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 它必须以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年月日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这些知识, 所以上课一开始我就先让学生说说你已经了解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紧接着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时间单位?然后通过引导提问:学习时分秒的知识我们是借助了时钟, 学习年月日的知识要借助什么呢?把时分秒和年月日放在同一个知识框架中。一则使学生明白它们都是表示时间的单位名称。二则渗透学习方法的迁移。

二、鼓励发现, 在自主探索中得到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 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资料, 通过一一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年、月、日作为较大的时间单位, 它的学习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年月日”知识的特点和它所具有的数学文化,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 我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 从而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教法的选择不再只是呈现现成的知识, 而是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 我为学生准备了1997-2008这12年的日历, 让学生4人一小组通过观察日历填出每一年的天数, 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促进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在交流中积极表现, 大胆发表自己的观察所得, 交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得出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的规律, 分享着知识交流的乐趣。

三、交流合作, 在反思探索中得到发展。

篇4:《端午日》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感受屈原等历史人物的高贵品质和崇高气节。

2.合作交流端午节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初步领会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3.反思中国端午节在传承上面临的一些问题,产生传承民族文化的愿望。

教学重点

初步领会端午节文化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教学难点

反思中国端午节在传承上面临的一些问题,产生传承民族文化的愿望。

教学准备

课前请学生采集一些路边的野草。

教学过程

一、说说端午过法,激发学习兴趣

1.在日历上查找端午节:(课件出示日历表)同学们,这是今年五月份的日历表,请你从中找出端午节是哪一天?(点击课件,圈出端午节,强调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

2.端午节简介: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3.交流:按国家规定,端午节放假一天。你们觉得这个端午节过得有意思吗?为什么?

4.小结,过渡:有的小朋友觉得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除了多吃了几个粽子,其实也和平时的休息日过得差不多。有的小朋友却觉得端午节过得有意思。

5.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端午节的一些记忆,进一步了解端午节,大家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二、学习端午传说,感受故人情怀

1.引出话题: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那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呢? (课件出示屈原图片)

2.阅读,交流: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端午节和屈原”的资料,然后用一个合适的词介绍你了解的屈原。

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屈原身上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崇高气节。

4.观看视频:走进屈原故里,你还会有新的感受。(课件播放视频:看故里、听祭歌)

5.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小结:屈原的爱国情怀和崇高气节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大家用各种方式来纪念他。

6.吟诵诗歌:因为屈原还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所以端午节前后,大家还会吟诵他留下来的诗歌,以此来纪念他。(课件出示并播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伟大的诗人、爱国者屈原留给我们的人生格言,让我们带着敬意吟诵一遍。

(学生吟诵)

小结:同学们饱含深情的朗诵使人动容,让我知道了端午节是一个缅怀故人的节日。(板书:缅怀故人)

7.补充介绍传说:有关端午节的由来,还有一些传说,我们来了解其中的两个。(课件出示人物图片及介绍:伍子胥、曹娥)

8.交流:从这两个传说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忠于国家、孝敬长辈)

9.小结:从端午节的传说中,我们大致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感受了屈原等历史人物的高贵品质。我们学习他们,纪念他们,讴歌他们。人们还把他们与端午节这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我们的端午节意义非凡。(板书:意义非凡)

三、体验端午习俗,感受端午情趣

1.交流:两千多年来,端午节深深扎根于民间。在生活中,我们是怎么过端午节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播放相关媒体资料)

2.过渡:端午节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刚才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包粽子、划龙舟这些习俗是祭奠屈原或其他古人的。其实,还有一些活动和端午节的气候特点有关。

3.了解“五毒”:天气越来越热,一到农历五月五日,这些小动物也出来了。(课件出示五毒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资料:它们被称为“五毒”。所以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被认为是一年之中最“毒”的一天,称为“毒”日。在古代,没有先进的医术,科学技术也不发达。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从身边实际出发,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驱毒辟邪除瘟。)

4.感受端午习俗:端午节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先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课件播放丰富多彩的端午习俗)

5.体验端午节活动:这么多的活动,画面中的场景又是那么热闹,我们不妨再来体验一下。

(1)出示活动内容:闻一闻、看一看、挂一挂、包一包、玩一玩。

(2)根据学生的选择,随机开展活动。

(出示相关媒体资料,根据学生的活动随机小结并板书:防病祛疫、强身健体、传递真情、品尝美味、快乐游戏)

6.(课件出示各地过端午节的图片)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

7.小结:一个个端午习俗,就像一朵朵智慧之花开满祖国的广袤土地。智慧的劳动人民将端午“毒日”变成了一个快乐的日子,变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节日。(板书:五彩缤纷)年年端午,代代相传,人们追求着健康、平安的生活,延续着端午的传统,让我们在缅怀中过端午,在快乐中过端午,在健康中过端午。

四、反思端午申遗,传承民族文化

1.交流:现在,我想听听同学们对端午节有没有什么新的认识?

2.关于“端午申遗”的思考:值得骄傲的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活动已经传到了韩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但是,在2005年出现了这样一则新闻报道——(课件出示新闻)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

(1)说说你看到这则新闻报道后的感受。

(2)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端午节,怎么会让韩国申遗成功?

(3)我们看看韩国人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韩国人保护传统文化的一些做法)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3.讨论如何过好端午节:

(1)媒体出示:“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成为中国法定假日。”

(2)辩论:放一天假是我们重视传统节日的象征。但是,放一天假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吗?

(3)小组讨论:对如何过好我们的端午节,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4)组长汇报讨论情况。

4.小结:同学们提了这么多好的建议,如果能付诸实际行动,那么明年的端午节、以后的每一个端午节,对我们来说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富有意义。让我们热切地期待着,我国的传统节日一定会走向世界!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刻的文化内涵。关于它的由来,也有着不同的传说,它的习俗更是丰富多彩,囊括了人文、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的知识。正是因为端午节文化内涵的深刻与广泛,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小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感受民间风俗的精彩,激发他们过好端午节的愿望,成为了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此,我做了一些教学尝试,收到了较佳的教学效果。

整堂课的开端,是从学生对端午节的已有认识着眼,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过端午节的,说说自己对端午节的内心感受。学生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他们对端午的认识是很浅薄的,仅仅认为这是一个吃粽子、划龙舟的节日。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为上好整堂课打下了伏笔。

在了解端午的由来时,我将重点落在了感受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崇高气节上。我选择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层层递进地让学生体会屈原的高贵品质。首先是运用教材资料对屈原形成全面的认识,学生能用合适的词语概括屈原的品质,并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屈原的事迹。其次,通过媒体的播放,让学生走进屈原故里,参观屈原祠、纪念馆,听老人唱祭歌,再次感受人们对屈原的怀念,从侧面加深了对屈原的认识,从情感上理解了屈原的爱国情怀和崇高气节。实际教学中,学生确实被屈原的精神感染了,他们低沉的语气、忧伤的目光,都能折射出对这位历史伟人的崇敬之情。最后,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屈原留下的千古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饱含深情的咏颂后,学生进一步感受屈原的伟大。正是因为端午节与这些具有高贵品质的历史人物密切相关,所以学生在感受端午内涵时,能够较为认同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节日。

本堂课最能够吸引学生的就是关于端午节的体验活动了。“闻一闻”“看一看”“挂一挂”“包一包”“玩一玩”等活动,从各个角度诠释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学生通过闻闻艾草的香味,知道它有驱虫的功效,有辟邪除瘟的民间说法,理解了端午节是个防疫祛病的节日;通过看一看上海苏州河上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学生感受到端午节是个强身健体的节日;通过“我给学生挂香囊”“学生互相挂香囊”等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端午节是个传递真情的节日;学生学包粽子,看着不同形状和口味的粽子,又能体会到包粽子的乐趣和品尝美味的喜悦;最吸引学生的是,我和他们一起玩早已被遗忘的端午游戏——斗草,几根随处可见的野草,竟能创造出如此有趣的游戏,学生顿时明白了原来端午节是个可以快乐游戏的节日,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最后,学生观看媒体,领略了中国各地的端午习俗。

通过前两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已经能体会到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了想过好端午节的愿望。这时,正是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过好端午节的最佳时刻。我利用“韩国端午申遗”的新闻,和学生一起反思我们在文化传承中出现的问题,也让他们感受到国家政府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更让他们走进上海的城隍庙,看看今年民间开展的一些端午活动。这样做,既让学生看到不足,也让他们看到进步。最后,学生各抒己见,谈谈今后过好端午节的一些方法,落实行动。通过交流,我能从学生身上看到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好明天,达成了这堂课的教学初衷。

这堂课,成功之处是教师深入挖掘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心营造了童心童趣的课堂文化,用文化来浸润孩子的心灵,使学生能够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在时代的变迁中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上海嘉定区江桥小学上海201803)

篇5:课文《端午日》教学反思

《端午日》这篇课文是苏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的文章,属于“民俗风情” 专题。了解斑斓多彩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对作者如何表现这一节日进行分析、学习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文章情节描写具体、而且热闹,可以使我们了解到湘西一带过端午的气氛。本课我们就以学习场面描写为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步: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学生从这一遍的朗读中了解文章的内容。读通文章之后,独立思考:文中记叙了湘西人民的端午日有哪些风俗?第二步:重点阅读文中的两个场面,并进行赏析。这部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到结论。第三步:学生口头作文,完成作业。

遗憾一:对于这堂课的教学,在时间的把握上,我可以安排得更合理,使教学程序进程更流畅。课堂前半部分的教学时间可再做压缩。这样,有利于最后一部分“拓展与伸延”有充分的时间进一步渲染爱国热情,对学生强化情感熏陶。

遗憾二:教学课件制作存在瑕疵。一是教学中课件的展示出现小卡壳。这个原因在于我不够细心,过于想当然。自以为课件自己一手制作、修改,已完全熟悉;课前也已拷贝好,能打开放映。却不料一张张展示操作时出现卡壳。

篇6:端午日反思

在授课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受赛龙舟的热烈场面上,通过课件的展示,图片上的人物动作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场面描写的内涵。

同时,在课文拓展这一块,我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选定赛龙舟中的一个角色(带头的,锣手,鼓手,浆手,群众……),用一段话有针对性的向大家介绍自己在竞赛中所在的位置,所做的事及所起的作用。这一类的活动学生很有积极性,主动举手踊跃发言,我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篇7:《端午日》教学过程

安宜初级中学 杨仁祥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条理,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2.了解端午的习俗,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法。3.体会文章生动、简练明快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了解端午的习俗,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2009年9月15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送走中秋节,很快又将迎来春节,大家还知道我国哪些传统节日。

师: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谈到端午节我们就不能不想到一位伟大的诗人,谁呀?(生:屈原)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我们知道了,端午节源自屈原投江的传说,人们用端午节来表达对伟大的爱国诗人的敬重和怀念。

你知道我们这儿这样过端午节的吗?

师:我们今天到湖南去了解那儿的老百姓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多媒体展示课题)请大家把课文打到102页。问:作者是谁?(生(齐):沈从文。)师:哪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沈从文?

师:我补充一点:北大校长季羡林回忆沈从文先生时说: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而又美丽的土地,正是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天下。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具体感受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美景(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二、新授

师: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

1、遇到不会读的字自己查工具书;

2、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一下在端午节这一天湖南人民举行了哪些活动?(3)划出你最欣赏的语段或词语。

检查学习情况:(多媒体)给加点字注音并区别字音字形字义。

蘸(zhàn)酒 峒(dòng)泅(qiú)水 数 〔shù〕天前

擂(léi)鼓 鹳(guàn)

呐(nà)喊 shù(戍)军 一律(lǜ)

jiǎng(桨)手

泥jiāng〔 桨 〕

师:有人读完了,有人没读完也停下来了,因为他看到其他人停下了。这种习惯不好。你没读完,你就继续读吧!

(部分学生继续读书)

师:读完了吗?

生(齐):读完了。

师:那你们找的是哪句话呢?

(学生三三两两地举起了手)

师:没找到的人快速跳读课文。(有学生在轻声地交流,举手人数渐多)是哪句?齐读一下。

生: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的竞赛,直到天明方能完事。

师:好!也就是课文的第三小节。一共写了几项活动?

生(齐):两项。

师:第一项——(生齐)船和船的竞赛。

师:用四个字概括一下——

生1:船船竞赛。

生2:赛船比赛。

生3:龙舟竞赛。

师:非常好。三个字呢?

生(齐):赛龙舟。

师:(一气呵成)两个字呢?

生(齐)赛船。

师:非常好。这就是概括能力。我们就采用三个字吧。(板书:赛龙舟)第二项活动是什么?

生(齐):人鸭竞赛。

生1:我不同意这个说法。“人鸭竞赛”就像人和鸭在赛跑,最好改为“追鸭比赛”就不会引起歧义了。

师(击掌赞叹):好极了。(众生颔首)三个字——

生(齐)捉鸭子。

师:两个字——

生(齐):捉鸭。

师:好。(板书:捉鸭子)(稍停,指“赛龙舟”)这是第几小节写的?

生(齐):第一小节。

师:(指“捉鸭子”)这个呢?

生(齐):第二小节。

师:好。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到了课文的第三小节,通过第三小节,一下子就拎动了全文。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研读语文课文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一点突破法”。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及的是我当年的恩师姚烺强先生,他是“一点突破法”的创始人。

板块二:分析课文 二:介绍赛龙船。出示一首诗

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

这首诗中从哪儿看出赛龙舟的激烈(龙舟迅疾、万人喝彩)点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课文如何来表现赛龙舟的激烈,请大家看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1、师:请哪位同学把你最欣赏的语段介绍给大家„„你为什么欣赏这一段?(这些文字写出了赛龙舟场面的激烈。)(1)(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

从动作去分析带头的拿、挥动、指挥;浆手持、划;鼓手敲打、调理

(2)我们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来分析,有哪些声音(锣鼓声;呐喊助威声„„)视觉上描绘了哪几种色彩?(红、黄)引导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来描绘。

(1)声音:锣鼓声,人声、歌声、鞭炮声、加油声,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特点:喧闹、有节奏、嘹亮、粗犷、(2)视觉:色彩:红色的旗帜、龙身有的黄色的、有的红色的、江水浑黄色,桨手的服饰统一色彩。水花四溅

(3)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分析;

文中有对观众的描写吗?指名(两岸人呐喊助威)(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同学们,对观众的描写你觉得起到了什么作用?(烘托出赛龙舟的的精彩)象这种写法我们称为“侧面描写”(4)从实写、虚写分析

师:在喧闹的锣鼓声、嘹亮而粗犷的号子声中作者想到了什么?(梁红玉击鼓)如果是你,你会想到什么呢?(战场、打雷、赛场„„)展示两幅图片:远景图,同学们你看哪在水中飞驰的龙舟象什么?(离弦之箭、飞龙、奔驰的骏马、脱缰的野马„„)

师:正是这里运用了虚实相生的写法,使得场面描写特别生动。下面我们来进行一项练习。课文第二小节写捉鸭子,场面写得很简略。我们来试着运用虚实相生的方法,以“兵士们将30只绿头长颈的大雄鸭放进河里”为开头,将捉鸭子的场面写得具体一点。给大家5分钟时间,看谁写得多。

(4)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的回答? 引申:小而言之一个班级一个家庭;大而言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取得成绩、团结是必不可少的。对吗?

三、小结延伸

篇8:《端午日》教学反思

一、精心设问, 自然走向教学核心

《学记》有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笔者查阅了《端午的鸭蛋》的诸多教学设计, 发现多是从文章内容方面逐段提出零碎的问题, 然后再抛出汪曾祺语言的特点, 请学生找出例句品味。结果一节课下来, 学生对情感的把握和选材的用意仍流于表层认识, 对语言的品味更是支离破碎。

这就需要根据教学重点, 立足课文的整体阅读, 将问题进行整合重组, 在教师充分把握全文的基础上, 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组连环问题,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筛选有效信息, 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逐步向文本纵深处漫溯。

经过一番苦心探寻,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文体教学要求, 笔者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端午习俗, 理解乡土情怀和闲适之意”上, 将“品味平淡自然而又别有韵味的语言”作为教学重点, 架构全篇, 设计如下一组问题来贯通整个课堂的导读:

1.作者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

2.端午的风俗如此之多, 作者为何对小小的咸鸭蛋津津乐道呢?

3.文章对小小的咸鸭蛋如此津津乐道, 有什么“味”外之“味”吗?

4.作者添加了哪些“营养元素”使看似平常的语言别有韵味呢?

四个问题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从内容概括、情感把握、语言品味三个维度解读全文, 循着这组问题主线,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不同层面的“读”, 来解决问题, 从而梳理出这类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初读拎脉络, 再读悟情感, 精读明技法, 品读咂韵味。

二、节点导学, 沟通津梁咀嚼语言

课堂如流, 行至品味语言的重点环节, 为了丰富学习方式,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 引导学生匍匐在字里行间, 感受汪曾祺语言的特殊魅力, 笔者特别用心设计了一个互动性较强的学习活动: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 请各小组合作讨论, 将体现汪曾祺语言魅力的“营养元素”写在卡纸上, 然后贴上黑板, 师生共同评议, 据此寻找语言品味的节点。

当是时, 小组内部积极讨论, 组际之间互评互点, 最后整合沉淀为:“方言”、“文言”“幽默”三种元素, 然后各组纷纷找出诸如“空头”、“白嘴”、“道道”等方言, 体会语言的地方特色和自然质感, 找出诸如“肃然起敬”、“曾经沧海难为水”等文言词句, 涵咏其中淡淡的幽默情趣。学生们兴致高昂, 但当笔者问起还有哪些元素体现汪氏语言的特殊韵味时, 却三缄其口。

此时, 笔者的做法是先出示如下课件, 然后用突出的口语色彩范读如下一组句子:

1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2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 蛋黄是浅黄色的, 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3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继而提示:大家听出什么特色来了?学生马上大声回答:幽默!口语!口语!教师顺势提醒学生, 文章写到妙处, 口语运用适当, 有时反比书面语更自然更灵活。学生纷纷颔许。

随即再出示一组课件:品一品下列句中的黑体字有什么妙用?

1筷子头一扎下去, 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2小孩子点了黄烟子, 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

3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 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 吃了。

学生纷纷练读。笔者听出学生读“吱”字, 语速不一样, 马上抓住时机, 引导学生品读展示。一派认为“吱”字要读得短促, 才能突出红油很多, 筷子一扎下去, 摁都摁不住。拖长了读, 就没有这种油多的情状。另一派认为, “吱”字要读得长一些, 因为如果读得短促, 那就是红油“喷”出来, 其实筷子头扎下去, 红油不会马上喷出, 而是慢慢“涌”出来, 可以好长时间。一时间, 争论哗然, 莫衷一是。

笔者待时机成熟, 引导学生认识:其实, 阅读文学作品, 只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 就是境界。特别读汪曾祺的作品, 要有一点耐心, 一点生活经验, 还要有一些文学品位, 就像这两位同学体会得都很有道理。像“吱”、“抵”、“掏”这类字眼, 看似普通, 却传声、传神、传情, 足见汪曾祺先生炼字炼句功夫了得。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梳理出汪氏语言之所以亲切自然别有韵味, 在于巧用文言点缀, 适当运用方言口语, 精于炼字炼句。而这些语言方法都是学生们可以借鉴学习的。

最后引用汪曾祺关于语言的追求:“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 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语言像树, 枝干枝叶, 液汁流转, 一枝摇, 百叶摇;它是‘活的’。”从而引导学生找出典型语段读出这种“活的”美感。学生代表朗读, 自豪之情、幽默之趣溢于言表, 传达出了汪曾祺语言的淡而有味的神韵。

三、鼓励质疑, 以学定教发展个性

在以上共性阅读的基础上, 根据“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 在课堂的后半部分, 留给学生质疑的时空抽丝剥茧, 既有必要性, 又有挑战性。唯有此, 教师才能根据学情和以往课堂教学经验, 预设相关助读资料, 拓展导学, 将文本阅读引向深入化, 将思维发展引向个性化。

本来课前预设了三个问题, 但课堂上, 学生只问了其中一个问题:结尾联系囊萤夜读的故事是否离题。同时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第二段说“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 为什么还引用他《随园食单》的材料?而且学生们对这一问题比较有同感。

笔者在课堂先出示如下 (原备解决预设问题用的) 助读资料———

汪曾祺的小女儿汪朝曾说:“我爸爸在家里只有两个任务:写美文与做美食。”……除作家外, 汪曾祺还有另一个头衔———美食家。他不仅能下厨房烹饪一手好美食, 更能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吃的渊源、吃的文化 , 描绘得头头是道、饶有风味。

然后请学生阅读课文相关语段, 找出依据解决问题。学生马上找到答案:袁枚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 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而汪曾祺会做美食会写美文, 自认为比袁子才有实践, 所以不大喜欢这个人。文中又说“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 而且‘与有荣焉’”, 所以就引用了。教师因势利导, 这叫爱屋及乌, “爱蛋及蛋”。

关于篇末囊萤夜读的联想是否赘余, 只要从结构和风格两个角度分别论之, 即可迎刃而解。

篇9:身心两悦端午日

【原文】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

乙卯:指公元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

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

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危冠,高冠。

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月,而五日又是恶日,所以端午日要讲卫生,除瘟疫。

【经典背后】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诗人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这天,他又是吃粽子,又是插艾枝,还储药、配药方,到晚上就高高兴兴地喝酒。各种节日习俗让人眼花缭乱。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端午的习俗。

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黄连丸、霍乱丸;采葸耳,取蟾诸,以合创药,及东行蝼蛄。”其中的诸多丸药,除了治难产的缕蛄外,其余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见疾病的丸药。

据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按语:“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事实上,竞渡、祈禳,表面上是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但基本精神仍不脱恶日驱邪祟的本意。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疗效。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为小虎,再粘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佩戴。除了采艾之外,人们也采菖蒲来泡酒。

到了唐朝时,端午已成了一个重要的节日,宫廷中也有种种庆祝活动。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赏赐臣下。

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唐玄宗时端午日的情形:“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巧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不过,这只是豪奢人家才玩得起的游戏,一般人家在端午只能以经济实惠的扇子来应景。

唐朝新兴的端午习俗,还有所谓的“五时图”。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一记载:“北朝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所谓“五时图”,就是在纸上画蛇、蝎、蟾蜍、蜥蜴、蜈蚣,也称“五毒符”。据说,这五种有毒的生物只有同时存在时,才不敢互相斗争,得以和平共处。所以,挂“五时图”就可以防止这些毒虫作怪。

宋朝端午节的物什,比起历代,更见精致。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宋人的巧思还不仅限于此。同样是禳毒的菖蒲及艾草,他们也会加点花样,使它的外形艺术化。吴自牧的《梦粱录》卷三记载了南宋杭州的端午日:“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也有人以泥塑天师像,以艾为头,以蒜为拳,悬在门上辟邪。“天师”及“虎”是宋朝端午最常出现的两种形象,因为其外形威猛,足以震慑邪魔外道。同时,也可看出道教对端午习俗的影响。

明朝以降,原本意在驱毒的“五毒符”,逐渐加入装饰的成分,成为妇女钗头的点缀。沉榜的《宛署杂记》第十七卷记载:“妇女画蜈蚣、蛇、蝎、虎、蟾为五毒符,插钗头。”这一类的钗头饰,在清朝江南一带称之为“健人”或“豆娘”。

靠近江河的地方,则在端午举行龙舟竞渡。杨嗣昌的《武陵竞渡略》详细记载了明朝沅湘一带的竞渡习俗。当地俗传竞渡是为了禳灾,因此划龙舟前要举行种种祭祀,还要聘请巫师来作法以祈求胜利。划过龙舟后,居民会舀取龙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来洗澡,用意也在于辟恶。

另一则民间辟虫的偏方则是饮菖蒲、雄黄酒。除了喝以外,人们也把雄黄酒洒在帐上,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有的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就会蘸着雄黄酒在他们额上画一个“王”字,以使百毒不侵。

篇10:《端午日》教学设计

1.组织学生找关键句、解读关键词语,使学生能说出湘西端午节各习俗的特征以及过节时人们的心愿。

2.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真切体会到过端午节的快乐,并产生热爱祖国精神文化遗产的感情。文章篇幅不长,才700多字。全文从叙事详略的角度来看,文章第一节的“赛龙舟”是详写,第二节的“捉鸭子”是略写。所以,第一节是教学的重点。

七年级的学生品读文学作品还处在起步阶段,所以,培养学生领会作品内涵、用恰当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验以及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这些能力既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重点难点的主要活动策略有:模拟旅游,欣赏录像,口头小作文训练等。教学环节

一、导入

【教学情境设计】:

老师把学习《端午日》比拟成带学生出去旅游。【设计理由】:

七年级学生活泼纯真,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端午日》的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遥远。所以,采用模拟旅游的新形式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镜头回放】:

师: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去旅游。(话还没有说完,学生就纷纷“竖”起了耳朵。)生:(纷纷好奇地)真的?到哪里去旅游? 师:(微笑)到湖南那神秘的湘西去旅游,咱们还要在那里过节呢!生:(又好奇地)过什么节? 师:端午节。(板书课题)生:(恍然大悟)噢!(兴趣开始增浓,有部分同学已经在悄悄地翻动语文书。)师:我们的导游是著名的乡土作家沈从文先生(板书作者)。各位游客,让我们翻开语文书,湘西一日游启程啦!(师生翻开书本,进入状态。)

【实践思絮】:

这一“小招”还真管用,短小精悍、生动趣味的导入很快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接近生活真实的任务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所以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啊。

二、重点板块一——“走进湘西人家” 【教学情境设计】:

老师组织学生阅读第一节前8行,用“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我猜想。”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收获。

【设计理由】:

这里一改寻常的“整体感知”阅读法,改成“移步换景”阅读法,阅读量小,只有8行文字,老师的教学要求指向明确,“走进湘西人家”这个短语明确引导学生在相关的范围内阅读和感悟。学生容易把握。【课堂镜头回放】:

师:大家阅读文章的前三行,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你的阅读成果:“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我猜想那是因为。”前一条横线上摘录课文中有关语句,后一条横线表达你大胆而合理的猜想。生:(阅读片刻后,纷纷举手)

生1: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妇女、孩子都穿着新衣,我猜想他们因为过端午节,所以心情很愉悦。师:(喜悦地)你善于观察思考,回答正确。

生2: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妇女、孩子的额头上都画着“王”字,我猜想湘西人渴望避邪、过平安幸福的生活。师:(赏识地)你是个善于旅游者的人,你的猜想表达出了湘西人的心声。

生3:我看见他们吃午饭特别早,11点就吃饭了,我猜想那是因为他们急着要去看赛龙舟。师:好眼力!生3:(期待了好久才获得发言机会,很高兴地)老师,我看见他们莫不锁门全家出城,各个码头都是人,我还看见城中的军官都到税关前来看热闹了,我猜想那龙舟赛一定非常吸引人。师:(兴奋起来了,提高了音量问全体同学)各位小游客,刚才这位旅游小先锋的发现不知你们发现没有? 生:(大声地异口同声地)都发现了!

师:那么,我们这些游客赶快跟着湘西人,也到河街找个立脚的地方,一起去看赛龙舟,好不好? 生:(大声、激动地)好!【实践思絮】:

在这个教学板块里,学生的学习兴趣步步提高。老师亲切地称呼学生为“小游客”,把阅读文本的活动生动地比作“走进湘西人家”,而且还给了学生一个思维的平台。这样的阅读分析,化难为易;老师的一句句赞美温暖着学生的心灵,激励着学生主动地去发现,一个个号召,使学生的若干分队会师于龙舟赛的盛会上。这一切都体现了老师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学”。老师的教学语言色彩丰富,且主要是“暖色调”。常州市岳亚军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岳亚军老师有这样的见解:一个只会冒烟而不会燃烧的教师难以成为真正的优秀教师,要让优秀成为教育者的习惯。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只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这只能算是“冒烟”行为;这里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说的每一句话,无不在激励、启发学生,老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行为使学生的智慧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这样的教学行为就是会“燃烧”的行为。所以,要抓课堂的高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感染力的会燃烧的教师。

三、重点板块二——“来到湘西河街” 【教学情境设计】:

情境1:老师组织学生阅读第一节余下来的文字,用“来到湘西河街,我看到(听到、了解到),那情景真是。”的句式来表达自己在龙舟赛场面中的所见所闻。

情境2:在分析赛龙舟时龙舟的模样、桨手的动作、观众的呐喊时,播放录像《龙舟竞渡》,并组织学生朗读。【设计理由】:

龙舟竞赛是全文的高潮,作者主要从视觉、听觉来写场面的热闹。所以,老师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要抓住这两方面的精彩镜头来感受。情境1的设计平台与第一板块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变化,这学习的平台起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的作用。

这一部分,文本语言非常生动,特别是龙舟赛时的动作以及作者丰富的联想,录像《龙舟竞渡》能给学生视听方面带来全方位的真实体验,鲜明、生动的形象可以使学生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镜头回放】:

师: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节余下来的文字,然后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你在龙舟赛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我看到(听到、了解到)了,那情景真是!前一条横线上摘录课文中有关语句,后一条横线上用形容词或修饰性短语来表达你的感受。(学生饶有兴趣阅读了起来,几分钟后,教室里举起了数只手。)

生1:我看到了那龙舟形体狭长两头高翘,船身画着朱红色长线,那情景真是乡土风味浓厚!师:感谢你让大家见识了龙舟的特点。

生2:我看到了龙舟上的人分工不同,有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还有12到18个桨手,那情景真是阵容不凡!师:“阵容不凡”概括得妙!

生3:我看到了缠裹着红布包头的手拿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敲锣的很单纯的敲打,桨手手持短桨应着锣声节拍用力划船,那情景真是场面恢宏、令人振奋!师:(高兴地表扬)你的回答形象地让同学们看到了划龙舟的情景,大家都有点跃跃欲试了!生4:(早就举手了,终于得到发言机会,激动地)我说的也是这里,那情景真是团结协作!师:(用力点头肯定)观察细致,感受真切!

生5:我听到了鼓声如雷,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那情景真是扣人心弦!(又有几位学生也谈了对这部分的认识,如那情景真是“热闹非凡”、“非常精彩”、“激动人心”等等。)师:现在,我分明感觉到大家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了。大家想不想看看赛龙舟的录像? 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高呼)想!

师:好,我希望大家一边看录像,一边想想文中的哪些语言可以用来描绘录像画面。(播放剪辑的录像,学生看得津津乐道。然后老师让学生用曲线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师:下面我再播放录像,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刚才画下来的句子。(赛龙舟的录像又开始播放,这时候,教室里的朗读声也随着龙舟赛的逐渐激烈而愈加响亮、有力。)师:朗读完了,可是我好像还沉浸在激烈的竞赛中。龙舟划到终点时,游客们,你们还看到、听到了什么? 生1:(“嗖”的举起了好多手)我看到胜利的人去领奖,奖品有红布、小银牌,不是重奖,但大家都觉得很光荣。

生2:我听到鞭炮声四起,那是军人们为胜利者进行庆祝,那情景真让人高兴和光荣。生3:我看到胜利者有限的奖品被大家分享着,这情景真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师:(激动的声音高了起来)你看问题真深刻!你的理解揭示了湘西民风的纯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践思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在本板块学习中,简单的句式催开了学生思维之花,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他们想表达、乐意表达甚至善于表达,直至把课文解读得丰富而深刻。生动的录像成为学生理解文本最形象的手段,他们敢于朗读、甚至忘情地朗读,直至读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高效的课堂其标志不是老师讲了多少精彩的问题,而是学生发现和解决了多少精彩的问题。

三、重点板块三——“跳入湘西小河” 【教学情境设计】:

文章的第二节不过100多字,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军民捉鸭子”的风俗。可是爱与动物嬉戏的学生却对简单的文字充满渴望。所以老师先让学生朗读一遍后,就组织学生身临其境地想像:“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放入河中,水面上各处是鸭子,此时此刻,作为游客的我也情不自禁地跳入湘西小河„„”要求学生现场来一段口头表达。【设计理由】:

新课程的理念是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范例,教师是用教材来指导学生学习,教学的长远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该板块基于“旅游”这个大载体,创新地让学生修改大作家的文章,这就是“用教材”的教学行为。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满足了学生顽皮可爱的心理,又让学生尝到了创造文艺作品的快乐,尤其让学生再一次地体会到了湘西端午节特殊的民俗风情之美。

【课堂镜头回放】:

师:精彩的龙舟赛结束了,但我们的旅游活动还没有结束,下面还有让我们这些游客有奖参与的活动呢。请大家朗读一下第二节。生:(集体朗读)

师:各位游客,现在水面上各处是鸭子,此时此刻,作为游客的你也情不自禁地跳入湘西小河,请你想像随后的情形。要求口头作答。(片刻之后,顽皮的男生争先恐后地举手了。)生1:我衣服都没脱,情不自禁地跳入河中,向一只鸭子扑上去。那大鸭子吓得“嘎嘎”直叫。我再一扑,就抓住了。哈哈,我成了鸭子的主人!(全班大笑。)师:恭喜你!

生2:我先潜水,靠近一只鸭子了,我猛地冒出水面抓住鸭子。鸭子张开翅膀扑打着水面挣扎,水花溅得我眼睛都睁不开。可是到手的鸭子哪能让它飞了呢?我一手死死地抓住它的脚,另一只手按住它的翅膀,它终于成了我俘虏了。(全班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有很多学生举着手,向老师喊“老师,我!”“老师,我!”,老师又让几个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想像。)【实践思絮】:

全国特级教师于漪在《谈谈课堂设计》中说:教师要给学生留余地,尤其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捉鸭子”这一部分,文章进行了略写,老师让学生来详写,给了学生创造的机会。所以教室的学习氛围才会浓厚到一个高点。学生的创造力也令当时在场的听课老师惊讶了,他们感慨地说:真是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啊。

四、课堂尾声 【教学情境设计】:

老师组织学生品味端午节成为韩国文化遗产的遗憾,从而来启发学生要热爱祖国的精神文化遗产。

【设计理由】:

本单元的文章都是民俗风情类的,单元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热爱祖国各地的民俗风情。文以载道,课当然也应载道。所以课堂结尾来一点“道”的点化很有必要。【课堂镜头回放】:

师:各位小游客,咱们的湘西一日游就要结束了,在我们踏上归途的时候,有两个一直在我脑海里的问题我想与大家交流。第一个,咱们家乡过端午节的味有这样浓吗? 生:(大声地)没有!师:(故意不接话题)端午节这个风俗起源于哪个个国家? 生:(响亮地)中国!因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的屈原!

师:说得对。2004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端午节为他们的文化遗产,结果一举获得成功。从这一年起,世界上的人们知道,端午节是韩国的文化遗产。生:(教室里异常平静,一会儿议论多起来,激动、愤愤不平的感情充满了课堂。)凭什么我们就不能继承?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遗产!

师:你们的想法我能理解。季羡林先生曾经说,正是因为有了沈从文这样的乡土作家,湘西那一片有点儿神秘的土地,其独特的民俗风情,才大白于天下。端午节的事情已经成事实了,我们确实很遗憾。不过遗憾也给我们带来了教训:伟大的乡土作家实在太少了,我们应当好好地过节。所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同学们的努力。未来的一天,在中国的文化史册上或许会增添一部作品——《江苏常州金坛尧塘的花木节》,这作者或许是你,或许是他,或许是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实践思絮】:

上一篇: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五年级上下册课文目录下一篇:数学的点滴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