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05-12

初一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4篇)

篇1:初一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

合并同类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同类项?如何合并同类项?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同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并能熟练的进行合并,总的来说,课堂知识梳理流畅,清楚,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优劣具体有以下几点:

1.学案准备充分,内容设计合理,首先是从实际问题感知同类项,然后上升到理

论认知,概念之后设计了课堂精炼,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所思解决问题,从而

掌握相关概念。

学生自学,老师引导,重难点讲解归纳到位,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绝大

多数同学能根据特点很快找准同类项并进行合并,又快又准。2.3.实际问题导入,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可回馈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学科特点。

4.其次,这堂课作为常规课,还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1.2.3.讲解同类项后,应该多练几个应用同类项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题型,比如两个含有字母的单项式的和是一个单项式等,便于学生灵活运用。合并同类项时,有的学生容易把系数的符号弄错,教学时以为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讲解系数相加减时强调不够,所以负号容易丢。有些细节没处理好,比如计算结果进行排列时没很好强调降幂或者升幂的排列,有的学生排列时项与项之间就脱节,居然还加上了逗号,让人啼笑皆非。另外学生的写法有的不规范,强调不够。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发扬自己的优点,更要注意自己的不足,争取课堂上精讲精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从而学会如何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提高数学的思维能力,挖掘他们的潜力,活学活用,乐学会学,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篇2:初一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及反思

建平小学

康锐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租船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和优化的数学思想。

3、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租船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学难点: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寻找最佳方案。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春天到了,老师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他们想去划船,遇到了租船问题,请帮他们想一想,怎样租船最省钱?(板书:租船问题)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出示问题:人数:32人

小船租金:24元/艘       大船租金:30元/艘

小船人数:4人/艘        大船人数:6人/艘

2.师:怎样租船最省钱?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先独立思考后可以同桌一组讨论一下。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合作交流:

提示:大船和小船的租金不一样,坐的人数不一样,每人付的钱……

大船:30÷6=5(元)小船:24÷4=6(元)

大船便宜,尽量多租大船。

如果都用大船需要多少钱? 32÷6=5(条)……2(人)5条大船,1条小船:30×5+24×1=174(元)师:这是最省钱的方法吗?你还有什么想法?

(三)逐步调整,深入研究

1.生:租5条大船,1条小船,小船上还会空出两个座位,如果不空座位会不会更省钱?

2.师:小组合作,再调整试试,看看能否说明5条大船和1条小船是最省钱的? 小组合作,再次调整试一试。

3.反馈交流,上台展示:

(四)总结过程,形成方法

1.师: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先假设,再调整。

2.介绍假设策略: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出示题目:P11  练习三  春游  问题:怎样租车更省钱?

2、四一班有42名学生去划船,大船60元限乘4人,小船50元限乘3人。怎样租船最省钱? 3、有27名老师带203名学生去游玩,怎样买票省钱?

成人:40元       学生:20元     团体(30人及30以上)30元 4、某公园门票售价有两种方案:

方案A:成人160元/人  儿童40元/人    方案B:团体(5人及5人以上100元/人)1、如果有5个成人、5个儿童,怎样购票最合算? 2、如果有3个成人、5个儿童,怎样购票最合算?

(六)全课总结,升华认识

板书设计:

租船问题

先假设,再调整

一、32÷6=5(条)……2(人)

30×5+24×1=174(元)

二、30×4=120(元)24×2=48(元)120+48=168(元)

教学反思:

租船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目的是通过不同的租船方法,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在多种方案中通过比较、对比,得出最佳方案。

这节课的内容,在学生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充分地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租船问题在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至少”和“最多”这两个问题,在计算出余数后,还要进一步思考,要求更高了。在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了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出条件、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篇3:初一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及反思

前些天, 笔者听了的一节公开课, 授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节课.一上课, 授课教师就很快使用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就进入了“7.1.1有序数对”之概念教学.我很诧异, 授课教师忽略了这新章节的第一节课的引言部分.那么, 新章节的引言该如何处理呢?

二、教学实践与反思

恰巧的是, 笔者前两天刚讲授过这节课, 在备课的时候, 纠结了许久.要么就是采用类似这位授课教师的处理方式, 很快用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就进入了“7.1.1有序数对”之概念教学;要么在“章头” (平面直角坐标系) 好好磨一磨, 重视这新章节的第一节课———引言的教学.经过自己反复备课, 上课之后, 反思如下.

一方面, 每一章的第一节课 (以下称“章头课”) 至关重要, 因为“章头课”的全局性很重要, 需要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去感悟这新的一章要学习什么, 为什么要学这些;这一章的核心是什么,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具有帮助学生建构统领全章的作用.教师如何组织和引导?干脆就让大家翻开课本, 阅读课本第63页的这段文字.笔者认为, 这段文字和标题并不是摆设, 不是毫无意义的, 其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笔者的做法是:带领全班学生授课一边阅读, 一边用问题提醒大家:这章叫什么? (平面直角坐标系) 通过问题“为什么要学习这章”“这章有什么重要性”激起全班学生的质疑与思考, 必要时还要领着大家一起朗读, 激起感悟.山东省高密市曙光中学任得宝老师所言:“文字平铺在纸上, 既无色彩又无动感, 可是经过老师的一读一点, 文字便从纸上立了起来, 学生便看到了生活的本来样子:花儿开了, 人物活了, 海中涌动着波涛, 风里鼓荡这清香.”

笔者认为, 这章头“平面直角坐标系”七个字, 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教师使用提示性问题启发学生.

例如, 问题1:这七字有没有哪些字熟悉的, 相应的概念是什么? (坐标, 这在学习数轴的时候就有这个概念.)

问题2:请大家回忆一下, “坐标”在哪个章节学习过?如何定义“坐标”? (在学习有理数的时候,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其坐标)

问题3:还学习了数轴的哪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问题4:大家想想看, 为何又要在“坐标”后面加上一个“系”字呢?“坐标系”是什么意思呢?“系”, 可以理解成“体系”.要组成一个“坐标系”, 坐标的数量就不止一个了.到底是要几条数轴才构成这里的体系呢?在后面的学习我们就知道了.

问题5:再来看看这七个字中的“直角”二字, 我们在哪里学习了? (直角表示两条直线或线段相交的特殊情况, 90°的角称为直角) , 在这里到底要求什么构成直角?再思考:既然这里要学习直角的情况, 那是不是还有不是直角的情况呢?

问题6:最后看看这七个字中的“平面”二字是什么意思?既然这有学习“平面”, 那是不是还有非平面, 即立体空间的情况呢? (其实是有的, 三维的情况就是空间直角坐标系了, 还有更多维的情况)

我通过设计以上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在这章的学习中渐渐清晰、明了起来, 引导学生发散性地思考,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结语

引言课对于每一新的章节的学习是很重要的, 切忌直接翻过各章引言进入第一小节的学习.如何上好引言课?笔者总结如下.

1. 引“全”

对于每一章节的“全貌”在引言部分就有刻画.因此在引言课的教学就需要引导学生描绘一下全章的容貌, 感受一下要学习什么内容.

2. 引“法”

数学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关联的, 尤其是在学习方法方面更是有相互联系的.例如, 在人教版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引言教学中, 需要介绍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学习方法, 类比等式和方程的学习, 从定义、不等式的性质、解法和应用几个方面学习.本章最重要的是类比的学习方法, 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等式与方程的学习过程———定义, 等式性质, 解法和应用.为学生学习新的一章指引方向, 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3. 引“源”

篇4:初一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及反思

【关键词】有效教学;实践;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探究——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做到教材的内容尽量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相挂钩,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显示数学的实用性。这方面,人教A版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教材编写了很多实例,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开始就以实例入手,引出元素和集合的含义,而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个性,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以下是本人教学实践的个案

一、抽象的教学内容与直观化、通俗化、具体化教学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案例一:“函数单调性”,由f(x)=x2的图象观察y随x变化情况。

函数的单调性,教材编写的很好,从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数学语言,一步一个台阶,可在实施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探究后,犯错、徘徊后才提醒,教学过程中发现,文字语言:“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学生在初中里用过,一下就能说出来,而最后一个台阶,学生却很难跨上,即数学语言:“当0f(2-x)的解集。我把f(x)和x比喻成戴帽的人与没戴帽的人,两个人比高,要相同条件,要么都不戴帽,要么同时戴帽,增函数可理解为一般的普通的帽子,高个子戴着仍然是高个,矮个子戴着仍然是矮个子,减函数可理解为魔术帽,矮个子戴了变高,高个子戴了变矮。

因此,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和选择,应尽可能地来源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历,应找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们接触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捕捉学生的生活的疑点、兴奋点,社会生活和热点,同时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直观、更通俗、更具体。

二、堂上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也就是说,要合理分配两者的时间。一节课中,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多点的时间进行笔头练习,自己过早地抛出题设结论和过程,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究学习和求知的兴趣,这与新课标的精神不相符。但数学科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有牢固的知识技能作基础。

案例二:在研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时,我讲完课本的例1后,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究y=2x,y=2x,y=x2,y=log2x在(0,+∞)的增长情况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关键点,找出交点,在课内的探究,时间有限,数字运算不可能太复杂。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与动脑,在亲自体验过程中获得发展,而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处理好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是提高上课效率的关键。

三、学生实际水平与新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我充分利用教材,同时也大胆地整合教材,使我的课堂教学更适合我的学生。

案例三:“函数”,初中到高中,初中的函数,教材采用“变量说”,高中提出了“对应说”,人教A版采用了从实际例子中抽象概括出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定义函数的方式介绍函数概念,把“映射”作为“函数”的一种推广,这种安排我在实践中觉得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理解函数的概念。而具体教学过程,我为学生设计他们熟悉的“行程问题”、“比例问题”、“价格问题”,利用图表、图形(如课本第26页的练习2),让学生探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从学生熟悉实际背景和定义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要求学生认识、描绘以及概括模式。

到了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尽量挖掘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及实际生活的联系,如电话费、水电费、出租车费与用时的关系,银行利息与存款时间的关系,保险、物价、抽奖、股票、债券等等。引导和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和研究,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在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思维的潜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提炼数学,应用数学。

总之,在教学反思的行动中,我坚持:一是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好奇心‘唤起关心’,唤起对现在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东西的关心。正是好奇心使人们摈弃熟悉的思维方式,用一种不同的方式來看待同一事物。二是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来理解对象、理解自己,让自己与对象对话、与自己对话

参考文献:

[1]章水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学数学研究,2006

篇5:初一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及反思

沁园中学 李福霞

教学内容: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二节《分式的加减》。所用班级:实验中学八年级。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实录整理、反思:李福霞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探究,能灵活运用法则正确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

2.理解数式通性,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分式的四则运算,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培养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课堂实录及反思】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我们学的数学知识就是为生活实际服务的。我出两道实际问题(题目见课本15页问题3和问题4),看大家能否列出式子。学生:问题3的式子是:,问题4的式子是: 教师:S3-S2表示什么?呢?

学生:S3-S2表示2003年某地的森林面积比2002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多多少,表示2003年的森林面积增长率。

教师:根据题目的意思,还需要求出哪一年的增长率? 学生: 2002年的增长率。

教师:2002年的增长率怎样算? 学生:。

教师:能列出问题4的式子吗? 学生:能。

教师:大家真是聪明,一点就通!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我相信同学们在这一节课上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反思:

新课改重点强调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那就是引领、点拨、解惑、提示、释疑、组织者的作用。课堂上不是不让老师讲,而是学生会得不要重复,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师就要及时的点拨。在学生及时改正认识后,及时鼓励学生,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一定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师:观察这两个式子,看看它们是分式的什么运算? 学生:是分式的加减运算。

教师:由这些实际问题可以发现,为了讨论数量关系有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如何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分式的加减(板书课题)。反思:

教师创设合适的情境,生成课题,激发研究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归纳探究,得出法则。

教师:根据你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能求出这两个式子的结果吗?动手做一做,不会的可以小组交流。(巡视,并且参与学生的交流)反思: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才能形成知识,发展能力。学生这个自我获取、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尤为重要。所以在这里应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给有八分钟的时间)

教师:谁能说说你的答案?

学生:问题3的答案是:;问题4的答案是:.教师:你是怎样算出答案的? 学生:通分后再加减。教师:为什么要先通分?

学生:因为分母不同,所以先通分。

教师:那就是说分式的加减可以分几种情况来做? 学生:两种,同分母分式加减和异分母分式加减。

教师:你们能根据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情况,说出分式加减法则吗?

学生:能。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教师:在我们归纳分式的加减法则时,你想到把它和分数的加减法则比较了吗? 学生:没有。

教师:我们学习新知识时,常常要用到已有的知识经验,像刚才大家做分式的加减时可以类比分数的加减。反思:

类比这种学习方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经常用到。因为学生已经有分数加减运算做基础,所以教学中要不失时机的渗透类比的数学方法。教师:怎样用式子表示这些法则? 反思:

把文字语言与符合语言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熟练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学生:。

教师:(板书)

三、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教师:同学们对法则理解得很好,能否把法则灵活运用到计算中呢?咱们试试看。(把课本16页的例题板书到黑板上,让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反思: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了解学生对法则的理解以及学生的计算能力,然后对症下药,查漏补缺,因材施教,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顺序。在做题过程中,发现找最简公分母对学生是个难点。教师:如何找最简公分母?

学生:系数找最小公倍数,所有字母和因式都找出来,次数取最高的。

教师:也就是系数要找最小公倍数,字母和因式要找所有的,字母和因式的指数要找最高的。分母是多项式的一定要先看看能不能分解因式。反思:

经过对最简公分母找法的复习,发现学生做题的正确率提高了许多。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恰当的点拨,让学生在做题中取得了经验和教训,使课堂学习达到了学习目标。这样就可以加快课堂学习的节奏。

教师:请大家继续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做课本16页的第2题)。反思:

做完改完后,发现学生掌握得很好,决定把分式的混合运算也给学生说说。教师一定要灵活的组织课堂,能驾驭课堂,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游刃有余。

教师:大家已经学过实数的混合运算,那个运算顺序是怎样规定的? 学生:先乘方,后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教师: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你能说说吗? 学生: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

教师:把课本17页的例8写到黑板上让学生做。反思:

学生做完后反馈纠正,效果很好,这堂课的目标已基本完成。

四、小结归纳,拓展延伸。教师: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学生:学会了分式的加减和分式的混合运算。教师:这节课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学生:细心、耐心。

教师:这是学习的思维品质或者说是学习习惯,本节课在学习分式的加减时类比分数的加减,在学习分式的混合运算时类比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在进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时是先把它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所以主要用到了类比和转化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反思:

课标明确提出重要的数学思想必须使学生理解,当学生说不上时,教师要引导,这一点我还是有些急于求成。

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两道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做。反思:

这两道题本来设计得就比较灵活,因为教师应具备根据学习情况缩减和增加内容的能力。教师可以将问题拓展延伸,也可以揭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打造高效的课堂。

教师:指名讲第一题的做法。把第二题作为课余的作业。反思:

篇6:初一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及反思

19.解方程组:

(1) ;

(2) .

【分析】(1)①×3+②×2消去y后求出x,再将x代入①求出y即可得;

(2)令x+y=m,x﹣y=n可得关于m、n得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m、n的值,从而得出关于x、y的方程组,解之可得x、y.

【解答】解:(1)解方程组 ,

①×3+②×2,得:19x=114,

解得:x=6,

将x=6代入①,得:18+4y=16,

解得:y=﹣ ,

∴方程组的解为: ;

(2)令x+y=m,x﹣y=n,原方程组可变形为 ,

将②整理,得:3m+n=6 ③,

①+③×4,得:13m=28,

解得:m= ,

将m= 代入③,得: +n=6,

解得:n=﹣ ,

则 ,

④+⑤,得:2x= ,

解得:x= ,

④﹣⑤,得:2y= ,

解得:y= ,

∴原方程组的解为: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是解方程组的基本技能,解此题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换元法求解.

20.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分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确定整数解即可.

【解答】解: ,

解①得x≥ ,

解②得x<4,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x<4.

则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0,1,2,3.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21.在我市中小学生“我的中国梦”读书活动中,某校对部分学生做了一次主题为“我最喜爱的图书”的调查活动,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类.学校根据调查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不完整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其中(1)、(2)直接填答案即可):

(1)本次共调查了 200 名学生;

(2)被调查的学生中,最喜爱丁类图书的有 15 人,最喜爱甲类图书的人数占本次被调查人数的 40 %;

(3)在最喜爱丙类学生的图书的学生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5倍,若这所学校约有学生1800人,请你估计该校最喜爱丙类图书的女生和男生分别有多少人.

【分析】(1)由丙的人数除以占的百分比求出调查的总学生数即可;

(2)由总学生数求出丁类的学生数,求出甲类占的百分比即可;

(3)设该校最喜爱丙类图书的女生和男生分别1.5x人,x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40÷20%=200(名);

(2)根据题意得:丁类学生数为200﹣(80+65+40)=15(名);最喜爱甲类图书的人数占本次被调查人数的 ×100%=40%;

(3)设该校最喜爱丙类图书的女生和男生分别1.5x人,x人,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得:x+1.5x=1800×20%,

解得:x=144,

此时1.5x=216,

则该校最喜爱丙类图书的女生和男生分别为216人,144人.

故答案为:(1)200;(2)15;40

【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22.一个正数的x的平方根是2a﹣3与5﹣a,求a和x的值.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得出2a﹣3+5﹣a=0,进而求出a的值,即可得出x的值.

【解答】解:∵一个正数的x的平方根是2a﹣3与5﹣a,

∴2a﹣3+5﹣a=0,

解得:a=﹣2,

∴2a﹣3=﹣7,

∴x=(﹣7)2=49.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

23.如图,已知AD∥BC,∠1=∠2,求证:∠3+∠4=180°.

【分析】欲证∠3+∠4=180°,需证BE∥DF,而由AD∥BC,易得∠1=∠3,又∠1=∠2,所以∠2=∠3,即可求证.

【解答】证明:∵AD∥BC,

∴∠1=∠3,

∵∠1=∠2,

∴∠2=∠3,

∴BE∥DF,

∴∠3+∠4=180°.

【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灵活应用.

24.如图,方格纸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B(5,0),C(3,3),D(1,4).

(1)描出A、B、C、D四点的位置,并顺次连接A、B、C、D;

(2)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10 ;(直接写出结果)

(3)把四边形ABCD向左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四边形A′B′C′D′在图中画出四边形A′B′C′D′,并写出A′B′C′D′的坐标.[(1)(3)问的图画在同一坐标系中].

【分析】(1)根据已知点坐标得出四边形ABCD;

(2)分割四边形,进而利用梯形面积求法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答案;

(3)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

(2)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4+3)×2+ ×3×2=10;

故答案为:10;

(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

篇7:初一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本课试图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感知建模;类比归纳,验证模型;质疑联想,拓展认识;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归纳概括,完善认识”的探索过程来逐步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勇于质疑、大胆表现、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数学”的新理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2.初次感知规律:〖算一算〗

①(3 + 2)×4

3×4 + 2×4 ② 2×(11 +

9)

11×2 + 9×2 ③ 20×5 + 4×(20 + 4)×5 3.观察、激趣、导入。

第③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

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联系实际,探究规律。㈠演示:

1.学校购买校服。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买这样3 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

2.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3.结论: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

㈡ 探究概括规律:

1.再一步观察、分析、比较去发现规律。〖多媒体操作引导〗 a.观察这些等式,等号左边算式有什么特点?

b.继续观察,等号右边的算式又是怎样计算的?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c.这两个积又是怎么得到的?

结论: 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概括起来,说一说?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2.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3.逆用乘法分配律、我们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用。那么,乘法分配律有逆运算吗?你会运用吗?敢接受我的考验吗?

三.质疑联想,拓展认识。四.巩固运用规律。

(一)数学医院:判断正误。

2×(6 + 5)= 2 × 6 + 5--〖

〗 ②(25 + 7)×4 = 25 ×4 ×7×4--〖

〗 ③ 35×9 + 35 = 35×(9 + 1)= 350---〖

(二)连一连:

3×17 + 5 ×17

(22 + 44)×30(18 + 4)×6

×6 + 4 ×6 22×30 + 44 ×30

60×20 + 60×30 60 ×(20 + 30)

(3 + 5)×17

(三)做一做: ① 103×

② 99×32

(四)巩固与发展 五.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咱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试试。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购置足球和排球各20个,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数学哪些问题 ?

25元

六.归纳概括,完善认识。

请同学们回忆这节课的学习过程,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体验中理解乘法分配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1、在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2、在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尽量想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举例:设计学生买校服的情景。让学生帮助出主意。出示:“一件上衣35元,一条裤子25元,买3套校服。一共需要多少元钱?”让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35 + 25)×3 = 60×3 = 180(元)、35×3 + 25×3 = 105 + 75 = 180(元)。此时,让学生观察通过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可用“=”连接。使之让学生从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用字母形式表示:(a + b)× c = a × c + b × c

3、在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的知识延伸。出示一些扩展型的练习:由102×43和37×9+63×9到 66×28 + 66×32 + 66×40再到(250—115)×4和(245—110+25)×4,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也可以两个数的差,也可以是三个数的和,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完整,也为以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埋下伏笔。

篇8: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教学反思

一、要多深入研究教材,掌控好新教材的“度”

新教材的教学中“度”难以把握,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包括两个必修模块、六个选修模块。选修模块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呈螺旋式上升趋势,而老教材的编排是一步到位。在新的知识体系里,必修模块具有化学基础知识普及性、内容覆盖面广、知识延伸不深入的特点,很多知识的拓展留给选修模块来完成。

探究和研究是新教材的特点,其更加注重学生思维的启迪突出以实验为基础,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因此造成理论知识比较少,课本中只提供了基本知识框架,而实验的过程及得出的结论必须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完成,这对教师整合、处理教材内容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添补哪些知识,补充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严格忠实于教材,什么都不补充,可以教得很轻松,但会造成容量不够,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困难;若凭借自己的高考复习经验大量进行补充,这将会造成课堂容量大,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问题。

例如: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我就是严格忠实于教材,结果造成学生解题困难,无法解决配套练习上的习题。只好在后续教学中又加以必要的增补,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很被动,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我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又完不成教学任务……经过不断摸索,我觉得,对“度”的把握,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好的一环。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认为高一年级教学应该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准绳,适当添加部分内容,切不可“一步到位”。

二、要多研究探索,寻求最佳教法

新课改要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构建一个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物质及其变化现象为切入点并在化学实验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的化学教学模式。为此,我们化学备课小组经常交流探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每节课四位老师多方面查找资料,以学校“三三五”导学案为模式编写好导学案,科任老师再根据所带班级进行微调、二次备课后再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对话、探究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判断和鉴赏能力得以训练,科学素养得到提高。例如:必修一“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教学中,我设计从铁元素与人体健康入手,介绍铁及其化合物,再复习引入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概念,最后延伸至分析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这样师生共同探究有关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技能间的转化,并将探究的结果加以整合,及时矫正在教学过程中探究活动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此模式优点为:提供了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环境,创设了融洽的教学氛围,实现了提高科学素养的目标,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要充分挖掘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

要了解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知识技能基础和学习动机,既要了解学生智力因素,还要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习惯及态度、情感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情感需求、性格心理特点等。在教学进行一段时间后,我们科任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更为了解:高一年级新生主要特点是思维活跃,探究意识强,自我表现欲望高。但是有一点制约因素是义务教育阶段对化学学习的要求相对较低,很多的知识点就是了解而已,因此一部分学生基础不是特别扎实,经常出现表达概念不清或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对一些常见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都模糊不清、一知半解。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仍然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有困难,如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点。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了解初中相关知识体系,对一些概念要做重建工作。同时一部分学生在观念上轻视化学的学习,觉得化学是非常简单容易的学科,没有真正在化学学习中做深入的思考与练习,以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来对待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我们要不时贯穿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认识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的不同,要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重在理解,贵在记忆,细微处见功夫”的学习态度。

篇9:初一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及反思

【关键词】人教版;数学广角;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44-02

1 引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独立编写“数学广角”单元,其宗旨是贯彻课程标准的理念,比较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的理念。

“数学广角”作为一个陌生而又精致的小单元,其内容与编排的新颖性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强烈兴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不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教学目标定位失当,将“数学广角”当成“综合实践课”来上,拔高要求;教学方法失当,采用灌输方式,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完全忽略《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过度追求生活化,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中是紧密相关的”这一思想的影响,重于在生活中找原型,淡化了数学建模的构建;又如,《课标》规定“数学广角”单元内容只作思维训练课,不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范畴,最多是放在评价试卷的最后“数学思考”里面作为附加题进行评估,由于这个原因,在常规课上,“数学广角”渐渐淡出了较多教师的视线,成为遗忘的角落。

2 人教版“数学广角”的编排思维方式

人教版“数学广角”教学单元编排及渗透数学思想如表一所示:

表1 人教版教材中“数学广角”教学单元及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3 “数学广角”的教学的建议

3.1 正确把握教材,找准目标定位。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基于教学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基于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认知发展特点把握,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数学广角”的教学中,要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在老师指导下,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数学广角是面向全体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只有以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认知发展特点为出发点,正确把握教材,找准目标定位,才能防止把数学广角当作奥数培训课进行英才教育。数学广角需要更多的,有计划的创设实践活动,让全体学生去观察、研究、尝试,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3.2 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intrinsicmotivation),即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自身,如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等。德西(E.L.Deci)认为,内部动机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能力感和自我决定感。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增强内部动机,有利于学生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充实感和满足感。而充实感和满足感将再次作用于学生自身,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内部动机,由此达到良性循环。

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中,选择的教学内容要让学生觉得值得学习,让学生有兴趣去探究,让学生觉得知识不是外来的,而是自身探究的结果。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教学内容要难易适中,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有助于唤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学生对数学广角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那么学生才有可能会要学、肯学,而且学的也会比较好。

3.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上积极动脑发言,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当然,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所以需要教师的帮助。这时,教师能做什么呢?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运用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指出:为了增加个体的某个行为出现的次数,我们给予某个愉快的刺激或者取消个体某个不喜欢的刺激。

同理,教师要在学生认真完成预习工作,上课积极动脑发言,回家认真复习完成作业等时候,也应及时给予赞许,或发小红花,或当众表扬,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RobertE.Slavin.EducationalPsychologyTheory&Pactic[M].PekingUniversityPress,2004.

[3] 王本陸.课程与教学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4] 张雪洁.优化教学提高质量——对“数学广角”教学的认识和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6).

[5]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 韩斌.数学广角:在匠心独运中凸现数学思想方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3).

[8] 周晓林.《数学广角》内容解读及教学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9)上.

[9] 葛敏辉.解读教材找准抓手提高效益——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广角”的内容解读与思考[J].小学数学参考,2007,(26).

[10] 李军.对提高“数学广角”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山东教育,2009,(31).

[11] 王永春.“数学广角”的价值取向和教学建议[J].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11).

篇10:初一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及反思

大庆石化总厂一小 孙明霞执教/◇李一鸣评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往后看一看,今天来听课的老师多吗?

生:(兴奋地看)多!

师:听课老师的人数和我班同学的人数相比怎么样?

生:听课老师的人数比我班同学的人数多得多。

师:我们班有多少人?

生:58人。(师板书:58)

师:我在大庆教的班级有46人(板书:46),我们这两个班的人数相比,58比46怎么样?生:58比46多一些。

师:46比58怎么样?

生:46比58少一些。

师:现在老师把数改变一下(板书成:158,146),这两个数相比呢?生:158比146多一些,146比158少一些。

师:这两个数相比呢?(师边说边板书成:8 158,2 146)

生:8 158比2 146多得多,2 146比8 158少得多。

师:这些数都是万以内的数,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比较——多些少些。(板书课题)

教学反思我利用现场的环境引入新课,为新知作铺垫。通过数的变化,让学生初步感知,数目增大,比较结果也会变化。通过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决定在新课的教学中是否选用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讨论,自己研究新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我发现无论是试讲,还是在这节课上,学生们的表现都相当出色。学习气氛活跃,用词也很准确。总之,引入阶段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评析这样的导入简洁、有趣。既复习了旧知,又灵活运用了现实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开

1.例题的探讨

现在,老师领你们去参观三所学校(多媒体演示)。看看这是哪几所小学,每所学校有多少人。

生:育红小学,有800人。

生:实验小学,有2 000人。

生:胜利小学,有650人。

师:我们把这三所学校的学生人数进行比较,看能得出哪些结论。我们来分组讨论,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学生讨论时,师板书2 000,800,650,然后参与学生的讨论)师:谁想把讨论的结果说给老师听?

教学反思不小心说成了“说给老师听”,看样子老师在上的思想在我脑子里还没有彻底清除,今后一定要把老师的架子放下来,真正以平等的意识对待学生,以宽容的心胸接纳学生,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生:实验小学的2 000人比胜利小学的650人多得多。

(师板书:多得多)

生:胜利小学的650人比实验小学的2 000人少得多。

(师板书:少得多)

生:实验小学的2 000人比育红小学的800人多一些。

生:应该是实验小学的2 000人比育红小学的800人多得多。

师:2 000人比800人是多一些,还是多得多,用哪一个词描述更合适呢?请同学们再讨论讨论。

(讨论之后,大多数学生仍坚持说是多一些)

教学反思这是我没料到的。在试讲的过程中,只有个别学生说是“多一些”,经过再次讨论,就基本达成了一致——用“多得多”比较合适。面对上面这种出乎预料的情况,我略加思考,改变了原来的思路,进行了如下处理。

师:请同学们把这三个数2 000,800,650放在一起看,那么2 000和800比用哪一个词更恰当呢?谁能说一说理由?(我有目的地找了一个学生回答)

生:我觉得用2 000比800多得多较恰当。这三个数中,2 000比800多了1 200,而800比650只多了150,所以2 000比800应该是多得多,800比650才应该是多一些。师:有道理,我也认为多得多更合适。大家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师板书:多得多)

师:还有别的结论吗?

生:800比2 000少得多。(师板书:少得多)

生:800比650多一些,650比800少一些。(师板书:多一些/少一些)

师:还有吗?

教学反思学生没有再说出别的结论。其实能得出6个结论,并能用恰当的词来描述,已经达到了教学目的。“比较多少”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数相比,所用的词语也会不同。这个班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多些少些”的知识,就有这么高的参与程度,并且学习状态特别好,遇到问题能够进行争议和讨论,可见平时教师的训练是非常到位的。

如果是使用实验教材,我相信还会出现我在试讲时出现的下列情况:实验小学的人数和育红小学的人数合起来比胜利小学的人数多得多;育红小学的人数和胜利小学的人数合起来比实验小学的人数少一些;等等。此环节的处理,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我想还是值得的。作为教师就应以学生为本,而不应以备好的教案为本。

评析“多一些”和“多得多”没有一个绝对标准,学生出现不同的理解是正常的,教师应适当引导,再让学生讨论,淡化教师的“裁判”作用,这样处理好。但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时间太短,对学生的答问采用“挤牙膏”的形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小。建议在小组充分讨论后,让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小组评价或补充。

2.例题的拓展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我们把三所学校的人数相比较得出了这些结论,谁还能再举几个数和它们比比?

生:8 000比2 000多得多。

生:600比800少一些。

……

教学反思当时学生举手非常踊跃,都想表现自己,我忍不住多提问了几位学生。现在想来,如果当时让学生同桌或前后相互说一说,效果也许会更好。提问形式毕竟有它的局限性,达不到人人参与的程度。

师:(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通过刚才的比较,请你们想一想,一个数和不同的数进行比较,结果一样吗?

生:(齐答)不一样!

师:对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对具体数的比较来说的,它不是固定的。

三、练习巩固,实际应用

师:我们参观完了学校,下面老师领你们去参观南宁市最大的商场,请你们猜一猜商品的价格,愿意吗?

生:(齐答)愿意!

(师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先把图中商品的价格填在书上)

师:老师说一种商品,请你们把它和图中这台9 000元的电脑的价格相比。听好了,一台冰箱的价钱比一台电脑的价钱少得多,冰箱的价钱大约是多少?看谁猜得最接近。生:5 000元。

师:比5 000元少一些。

生:3 000元。

师:比3 000元多一些。

生:4 000元。

师:嗯,可以啦,冰箱的价钱大约是4 000元。下面我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先说一种商品的价钱,然后和图中某种商品相比,其他的同学一起来猜猜,看谁猜得最接近。

教学反思这个练习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一个学生说微波炉的价钱比电视机的1 100元多得多,一名学生猜8 000元,出题的学生马上给予了肯定。

我想学生可能不知道微波炉的实际价钱,只是随便猜。另外,我本来是想让学生像老师刚才那样用上“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没想到学生说出一个价钱,出题的学生马上就给予了肯定。我在试讲时,此题的效果非常好,练习了这节课所讲的“比多少”的词语。这节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学生不熟悉教材,在教材前面的内容里已经学习过逛商场,练习过填价格,学生对常见电器的价格应该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在练完这道题后,本来我还设计了一些调查表,想让学生再相互说一说、比一比,可惜在这节课中此环节没有处理好。作为教师,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应该随机设计另外一种学生熟悉的内容,从而达到预想的效果。

篇11:初一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P64-66 页。(人教版)

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本课试图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感知建模;类比归纳,验证模型;质疑联想,拓展认识;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归纳概括,完善认识”的探索过程来逐步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勇于质疑、大胆表现、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数学”的新理念。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2.初次感知规律:〖算一算〗

①(3 + 2)×4 3×4 + 2×4 ② 2×(11 + 9)11×2 + 9×2 ③ 20×5 + 4×5(20 + 4)×5 【 1.计算①、②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

2.比较两组算式相同点和不同点;3.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3.观察、激趣、导入。

第③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联系实际,探究规律。㈠影幕演示:

1.学校购买校服。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买这样3 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 【 ①学生读题,弄清题意。②上台演示,合作讨论,研究策略。③展示思维过程,探究解题规律。】 2.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3.结论: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

㈡ 探究概括规律:

1.再一步观察、分析、比较去发现规律。〖多媒体操作引导〗 a.观察这些等式,等号左边算式有什么特点?〖多媒体演示〗 b.继续观察,等号右边的算式又是怎样计算的?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c.这两个积又是怎么得到的?

结论: 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概括起来,说一说?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2.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3.逆用乘法分配律、我们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用。那么,乘法分配律有逆运算吗?你会运用吗?敢接受我的考验吗? 三.质疑联想,拓展认识。四.巩固运用规律。

(一)数学医院:判断正误。

① 2×(6 + 5)= 2 × 6 + 5--〖 〗 ②(25 + 7)×4 = 25 ×4 ×7×4--〖 〗 ③ 35×9 + 35 = 35×(9 + 1)= 350-----〖 〗

(二)连一连:

3×17 + 5 ×17(22 + 44)×30(18 + 4)×6 18 ×6 + 4 ×6 22×30 + 44 ×30 60×20 + 60×30 60 ×(20 + 30)(3 + 5)×17

(三)填一填:

①(12+40)×3= ×3 + ×3 ② 15×(40 + 8)= 15× + 15× ③ 78×20+22×20=(+)×20 ④ 66×28 + 66×32 + 66×40=(+ +)×

(四)做一做: ① 103×32 ② 99×32

(五)巩固与发展

(六)课外发展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咱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试试。【多媒体演示】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购置足球和排球各20个,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数学哪些问题 ? 六.归纳概括,完善认识。

篇12:初一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有了两位数的比较大小的知识经验。本课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前提下学习新内容,归纳1000以内数的比较方法并不难。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70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能迅速、准确的判断两个数的大小。

2、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观察、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探求新知的兴趣,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能迅速、准确的判断两个数的大小。教学难点:

归纳出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一、创设情景:

1、今天老师从数学王国里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们?

出示:1000 100

584 392

674 683

(生:自己先悄声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读,最后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读数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难点,为了激发学生的读数兴趣,采用了先自己读,同桌互读。其目的也是为了读的过程中同桌相互教读,相互评价的过程。]

2、这些数字朋友想请同学们帮他们比一比大小,大家愿意帮忙吗?

板书课题:比一比

1000○100

584○392

674○683

(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用<、> 填写)

二、探求新知:

1、凭借经验,交流归纳。

(1)自己说一说用的什么方法比较出他们的大小

(2)、组织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比较的方法。

(3)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的结果(教师相应的板书):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 看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或1000比100多900; 1000里面有10个100。)

★ 看最高位:位数一样的时候

★ 看下一位:最高位一样的时候

教师小结: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有三种方法:a、先看位数。b、位数一样再看最高位。c、最高位一样看下一位。

[设计意图:凭借以有的经验,先独立比较出这些数的大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为下一步交流做准备)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目的在于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学习,找同求异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归纳数学方法]

2、实践操作,尝试方法带来得的快捷。

做例3以及做一做:

(独立完成,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最后集体交流答案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奖励自己。)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用数学语言交流,采用了先自己按照总结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再交流,别小看这次交流,其实是一次用数学方法“说数学”的过程,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评价自己,其目的为下一步练习,提醒学生认真练习。

三、拓展新知:

1、排排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79

599

408

97

987

(和同桌交流自己所用的快捷方法)2、写出三位数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后集体交流。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主要有以下理由:

★999再加1就是1000成了四位数。

★100加1就是101比100大,100减1就是99成了最大的两位数。[设计意图:这一练习题的设计,其目的在于一方面对新知的延伸,另一方面为优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优生、中等、学困生都有所兴趣,有所提高、有所探索。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运用所学的方法综合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实践能力。

四、拓展延伸:

由2、9、0、5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五、自我评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什么、发现什么、学会什么)

2、这节课你们觉得自己表现的怎样?

六、实践练习:

调查家里的电器的价钱,绘制表格,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设计意图:生活来源于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从身边发现数学,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反思:

篇13:浅析人教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法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兴趣教学法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如果情绪高涨,就可以调动自身思维,集中大脑注意力,进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相反,如果学生的情绪低落,便会影响到对知识的吸收。然而,兴趣是保证学生情绪、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最好的方法。教育心理学中明确指出,具有趣味性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积极思考、全神贯注,甚至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废寝忘食。数学学习需要学生运用抽象的逻辑思维,很多学生反应在自身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思维阻碍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不能集中注意力,便无法提升学习积极性,很难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十分重要,兴趣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地参与到思考之中去。其次,兴趣教学法还可以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思维,鼓励教师要培养学生反思和质疑的学习习惯。而兴趣教学法就是将学生作为主导,教师要注重活跃课堂氛围,塑造开放型课堂。以气氛带动学习,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对教师讲学和教材内容质疑,从本质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的策略

( 一) 以游戏丰富教学内容

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数学学科中的理论知识十分抽象,因此,数学也显得十分乏味和枯燥,很多数学教师反映在自身教学过程中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一些小游戏,使初中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学习,在娱乐的同时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更深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教师讲解到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时候,a + b = b + a是加法的交换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和生动地对概念含义进行理解,教师可以选两个学生在讲台上站到一起,告诉台下的学生,张某某代表a,李某某代表b,张某某和李某某站在一起就是a + b,张某某 + 李某某 = 两个人,接着教师可以让张某某和李某某互相交换位置,再为学生讲解李某某 + 张某某 = 两个人,并且在黑板上写下两组公式,利用等量代换,张某某 + 李某某 = 李某某 + 张某某,由此推断a + b = b + a,教师通过组织小游戏,使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学习,并且将加法交换律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 二) 转变数学教学思路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这种单向教学模式,在单向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学生无论是否理解授课内容都要被动接受,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其实,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双向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所以,实施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来制定数学教学目标,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适时地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针对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要及时鼓励和引导理解偏差的学生。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分享学习的经验,做到取长补短,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 三) 布置作业要统筹兼顾

学生喜欢有选择地学习,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改变常态,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布置完作业以后,有些学习程度浅的学生反应作业很难,直接放弃。为了杜绝这一现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布置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两种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完成,同时,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要保证布置的题目60% 的学生都可以解答出来,30% 的数学题目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解答出来的,剩余10% 的题目是对数学知识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努力解答出来,教师还可以在作业中融入新课程和新内容,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预习。在学生完成60% 作业的时候会产生自豪感,增强他们解决其他题目的自信心。这样的作业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们真正热爱数学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初中新课改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将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出来,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不断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想方设法将枯燥、复杂的数学概念转变成为生动、形象的数学知识,这样能够在加深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同时,挖掘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摘要: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增加了很多抽象的运算和概念,因此,很多初中生无法适应这样的转变,他们认为初中数学的理论概念过于枯燥,并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加上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导致初中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渐实施,数学教师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本文就人教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进行浅析。

篇14:初一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有特色导入的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时利用班班通展示我国各大地形区和河流图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唱这首歌。激昂的旋律,壮丽的景色,会平息学生一切杂念,会让学生激动,也会让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更加了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

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理图形,展示我国各种地形的图片,让学生在看图的同时,首先可以快速掌握我国地形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地形類型,其次还可以让学生照图片记忆山脉名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读图、识图,发现和总结规律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因此,让学生观察分析“中国地形图”,和沿北纬36°线中国地势剖面图,并请学生在黑板上画示意图,通过一步一步教学引导,特别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绘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黑板上,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比学生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从中也培养了学生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图的能力。

在学习地势特点的同时,认真分析课本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让学生掌握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总之,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填图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剖面图的分析,直观性强,使得学生很容易掌握地理知识。不足之处:课堂设计还有待完善。如,分析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时,还可以增加一些视频资料,效果会更好,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上一篇:2023年美术协会工作计划书下一篇:公司个人党员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