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共部分之劳教人民警察业务知识

2024-04-25

3公共部分之劳教人民警察业务知识(精选2篇)

篇1:3公共部分之劳教人民警察业务知识

(三)公共部分劳教业务篇

之一:业务知识

一、单选题

1.受处分期间为12个月的是(B)。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 2.人民警察的工资制度属于(C)。A.警察工资制度 B.警衔工资制度

C.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 D.警衔工资加津贴的工资制度 3.人民警察受()处分,仍可晋升工资档次。A.警告 B.记过 C.严重警告 D.通报批评 4.下列不属于警械的有(B)。A.特种防暴枪B.手枪C.警棍D.手铐

5.警察法基本原则中的公正原则主要针对的是(D)。A.警察立法权 B.刑事侦查权 C.治安处罚权 D.自由裁量权 6.对人民警察年度考核的重点是(D)。A.德 B.能 C.勤 D.绩

7.人民警察受(A)处分,仍可晋升工资档次。A.警告 B.记过 C.严重警告 D.通报批评

8.根据人民警察应当具备的条件,有下列情形的,不得担任人民警察(C)。A.曾在其它行政机关受过警告处分 B.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 C.曾被开除公职的 D.曾辞去公职,下海经商 9.对违反警容风纪规定且屡教不改的,要(A)。A.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B.令其作出书面检查 C.扣发本人当月岗位津贴 D.一律开除

10.李三是一名劳教人民警察,能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业务,工作勤奋,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都表现出色。在定期考核中,他的考核等次应当属于(B)。

A.称职 B.优秀 C.不称职 D.基本称职

11、首次提出劳动教养的文件是(A)

A、《关于彻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

B、《惩治反革命条例》

C、《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

D、《关于各省、市应立即筹

备建立劳动教养机构的指示》

12.劳动教养的适用范围是指适用劳动教养的(D)

A、空间范围

B、效力范围

C、对象范围

D、地域范围 13.劳动教养人员被执行劳动教养期间,其选举权(D)

A、应当停止行使

B、可以停止行使

C、中止行使

D、允许行使 14.劳动教养人员与国内亲属的信件依法(D)

A、可以检查

B、应当检查

C、必须检查

D、不应检查 15.对未成年教养人员分类管理的基础是(A)

A、按性别和年龄分类

B、按违法行为性质分类

C、按教育程度分类

D、按改造表现分类

16.对解教人员社会帮教的方针是(B)

A、三个结合B、三个延伸

C、三个促进

D、三个变向 17.“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提出于(D)

A、1957年

B、1961年

C、1979年

D、1982年

18.按期解除劳动教养的批准机关是(A)

A、劳动教养管理所

B、劳动教养管理局

C、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

D、人民法院 19.劳动教养人员对劳动教养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C)

A、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B、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C、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D、既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20.、劳动教养机关对劳动教养人员进行入所教育的时间不能少于(B)

A、20天

B、30天

C、60天

D、90天 21.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劳动教养主体免责的是(C)

A、精神病人

B、怀孕妇女

C、性病患者

D、丧失劳动能力者 22.《劳动教养试行办法》效力等级是(B)

A、专门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内部文件 23.正式提出创建劳动教养学校的是(D)

A、创建阶段

B、曲折发展阶段

C、重新恢复阶段

D、改革创新阶段 24.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最基层的组织单位是(A)

A、劳动教养人员班组

B、劳动教养人员民主管理委员会

C、中队

D、劳动教养管理所 25.劳动教养检察监督的性质属于(B)

A、立法监督

B、司法监督

C、行政监督

D、社会监督 26.延长劳动教养期限累计不得超过(C)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1年半 27.《关于禁毒的决定》中规定的收容劳动教养的条件是(D)

A、吸食毒品的B、注射毒品的 C、吸食、注射毒品且成瘾的D、经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 28.对劳动教养人员进行管理的最基本的管理模式(D)

A、民主管理

B、现场管理

C、处遇管理

D、分级分类管理 29.劳动教养适用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B)

A、审批环节

B、执行环节

C、复议环节

D、行政诉讼环节

30.根据《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的规定,办案单位对被决定劳动教养人员所在单位或接到组织意见(C)

A、可以征求

B、在必要时征求

C、必须征求

D、视情况征求

二、多选

2.录用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ABCD)的办法。A.公开考试B.严格考察C.平等竞争D.择优录取 4.《重庆市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十条禁令》有(AC)。A.严禁工作期间脱岗离岗B.严禁使用枪支

C.严禁殴打、体罚、虐待罪犯、劳教人员D.严禁到公共场所饮酒 8.劳教人民警察在劳教工作中处于(ABD)的地位。A.执法者B.管理者C.惩治者D.教育者 11.下列属于“六管”(、“六定”“六落实”)的有()。A.B.C.D.12.劳动教养教育改造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征是(BCD)。A.政治性B.法定性C.强制性D.综合性

16.下列,属于劳动教养人员在被劳动教养期间享有的权利是(BCD)。A.自由通信权B.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节假日休息权D.依法获得劳动保险的权利 21.录用人民警察,必须按照国家规定(BCD)。A.由单位或学校推荐B.公开考试 C.严格考核D.择优选用

22.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有(ACD)。A.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B.奉公守法

C.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D.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24.我国劳教工作坚持贯彻(ABCD)的原则。A.人道主义B.惩罚和改造相结合 C.社会协助D.个别化

1、劳动教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BCDE)

A、分析法

B、比较法

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D、科技整合的方法

E、系统科学的方法

2、劳动教养适用的工作原则包括(AE)

A、法定化原则

B、有效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社会性原则

E、司法化原则

3、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包括(BCDE)

A、组织职能

B、统筹职能

C、协调职能

D、保障职能

E、监督职能

4、劳动教养关注的是行为人的(ABC)

A、主观恶性

B、不良人格

C、不良的心理状态

D、行为

E、态度

5、劳动教养人员的民主管理是指让劳动教养人员进行(ACD)

A、民主参与

B、统一领导

C、相互监督

D、自我约束

E、自我激励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0.7分,共7分。要求判断所给的命题正确与否,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2.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和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3.人民警察的宗旨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4.警衔是区分人民警察等级和身份的称号和标志。(√)9.劳教人员在会见时收受物品和钱款,须经劳教所第一负责人批准、检查。(×)10.劳教场所的警车驾驶员工作时间必须着装。(√)

11.《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是一部单行法规。(×)

12.国务院在有关文件中间接地表述了劳动教养是一种治安行政处罚。(√)

13.建设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的依据和规范是《劳动教养试行办法》。(×)

14.劳动教养工作机关的首要特征是它的设置具有合法性。(√)

15.劳动教养机关人民警察工作纪律的“五不准”规定在《人民警察法》中。(×)

16.劳动教养的客观要件是依法适用劳动教养的前提条件。(√))17.根据规定,劳动教养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大中城市。(×)

18.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是常设性机构。(×)

19.在特殊情况下,劳动教养人员的近亲属也可以原告的身份提起行政诉讼。(√)

20.劳动教养生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实现所企分离。(×)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30个空,每空1分,共30分。

21.《劳动教养试行办法》是进入八十年代后劳动教养工作最直接、最具体的法规依据。

22.司法部为劳动教养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确定的原则是五个坚持和五个有利。

23.现阶段劳动教养的适用对象,主要是指实施了一定的违法犯罪行为,不够或不需要给予刑事处罚的人。

24.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对主要事实不服,由审批机关组织复查。

25.劳动教养决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应当在一个月内交付劳动教养场所执行。

26.劳动教养司法监督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劳动教养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的活动。

27.根据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劳动教养人员对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作出的劳动教养决定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8.劳动教养人员的法律地位由法定权利和法定义务两个方面构成。

29.对于劳动教养人员提交的控告、检举信件或材料,不得以任何形式阻拦、扣压和打击报复。

30.劳动教养工作方针是教育、感化和挽救。31.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目的,是劳动教养教育的四项基本要素。

32.一线管教干警每月找劳动教养人员个别谈话教育要在15人次以上,每名劳动教养人员每季至少接受一次个别谈话教育。

33.劳动教养生产,应当因地制宜,主要从事劳动密集性和操作简便的农业、手工业、加工工业和建材工业。

34.劳动教养生产计划的编制,大体可分为分析预测、目标决策、计划执行和反馈调整四个阶段。

35.根据劳动教养管理体制的划分,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管理劳动教养

行政事务,所属的劳动教养管理所负责劳动养执行活动并对被劳动教养人员进行教育改造。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6.劳动教养工作基本原则

答:劳动教养工作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劳动教养执法活动全过程,(1分)对劳动教养机关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1分)的行动准则。(1分)主要包括:法制原则、教育为主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1分)

37.劳动教养检察监督

答:劳动教养检察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1分)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1分)对劳动教养机关违反劳动教养法律、法规的行为,(1分)有权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1分)

38.劳动教养适用程序 答:劳动教养适用程序:是指有关机关为输劳动教养案件,(1分)对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人适用劳动教养(1分)而进行活动的法定次序、方式和手续。(1分)包括:提出、审查批准、申诉复查和执行四项基本程序。(1分)

39.劳动教养人员法律地位

答:劳动教养人员法律地位:是指劳动教养人员(1分)在劳动教养期间,(1分)依照法律应当享有的权利(1分)和应当履行的义务。(1分)

1、劳动教养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批准或转发的关于劳动教养或涉及劳动教养问题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2、劳动教养人员民主管理委员会:是劳动教养人员直接参与管理工作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中队干警的具体指导下,征求和反映劳动教养人员对管理、教育、生活卫生、生产劳动、文体活动等方面意义实施事务性管理。

3、劳动教养行政复议:指劳动教养人员对劳动教养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依法向复议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申请,由复议机关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决定的活动。

4、社会帮教:社会有关部门对解教人员继续进行教育和挽救,使社会帮教与劳动教养场所的教育改造衔接起来,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劳动教养成果,防止他们重新违法犯罪。

5、所外执行:指本应该在劳动教养管理所执行的劳动教养人员,因符合规定条件,经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批准,由公安机关等单位和近亲属在劳动教养管理所外就地负责管教的一种执行制度。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劳动教养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1)与时俱进原则

(2)以人为本原则

(3)因人施教原则

(4)以理服人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2、劳动教养人员与罪犯的区别

答:(1)法律地位基础不同

(2)权利义务的设定依据不同

(3)法律地位的具体内容不同

3、女性劳动教养人员教育矫治原则

答:(1)感化教育原则

(2)感性教育原则

(3)个别教育原则

(4)激励教育原则

40.列举1991年以来司法部发布的7个劳动教养规章的名称。

答:1991年以来,司法部制定的劳动教养规章包括:①《劳动教养人员生活卫生管理办法》;②《劳改劳教工作干警行为准则》;(以上两个规章均答对或只答对一个都给1分)③《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执法细则》;(1分)④《劳动教养管理工作若干制度》;(1分)⑤《劳动教养人员守则》;(1分)⑥《关于加强劳动教养场所警戒工作的暂行办法》;(1分)⑦《劳动教养教育工作规定》。(1分)

41.劳动教养机关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有哪些要求?

答:①坚持“四化”方针,即实现劳动教养机关人民警察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1分)②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保证使劳动教养机关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1分)从根本上保证这支队伍在政治上合格。(1分)③加强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劳动教养机关人民警察的素质。(1分)④坚持“从严治警”。(1分)

42.劳动教养检察监督的原则有哪些?

答:①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分)②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原则。(2分)③同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劳动教养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2分)

43.劳动教养教育考核制度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①依据考核结果应评出教育工作等级,并与被考核单位主管领导、干警的政绩、奖金、评选先进挂钩。(2分)②应建立教育工作统计报表制度,专人负责按规定统计考核内容,及时地进行数据汇总上报工作。(1分)③建立教育档案,做好各类原始教育资料积累工作。(1分)④建立劳动教养人员学籍卡、成绩册、鉴定表等教育档案管理制度。各种表薄原始件至少保存三年,以备查考。(2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试述完成劳动教养工作任务的基本条件。

答题要点:①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完善劳动教养立法,实现劳动教养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2分)②完善适用劳动教养法律、法规的程序,健全组织和工作制度,提高劳动教养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教育改造质量;(2分)③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争取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促进综合治理工作,办好劳动教养事业;(2分)④要以建设现代化文明劳教所为目标导向,加强劳动教养场所建设,加强劳动教养机关人民警察队伍建设;(2分)⑤要积极发展劳动教养生产。同时,国家应保障劳动教养特殊事业单位正常的经费来源。(2分)

45.试述劳动教养人员法定权利的内容。答题要点:(1)政治权利;(2)宗教信仰自由;(前两项可给1分)(3)人身权利;(1分)(4)申诉权、起诉权、控告权、检举权;(1分)(5)一定的民主生活权利;(1分)(6)通信权、会见权;(1分)(7)私人合法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继承权;(1分)(8)获得劳动工资的权利;(1分)(9)受教育权;(1分)(10)合法的婚姻家庭权;(1分)(11)依法受奖和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1分)

1、试述劳动教养行政赔偿的范围、意义和计算标准

P129;P132——P133

答:劳动教养行政赔偿的范围:根据《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精神和《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赔偿刑事赔偿办法》的规定,以及劳动教养实际,劳动教养行政赔偿的范围是劳动教养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劳动教养的审批(决定)、执行等行政职权时侵犯劳动教养人员人身权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违法决定劳动教养,造成实际损害的②违法决定延长劳动教养期限,造成实际损害的③刑讯逼供或体罚、虐待劳动教养人员,造成身体伤害或死亡的④殴打或唆使纵容他人殴打劳动教养人员,造成严重后果的⑤侮辱劳动教养人员,造成严重后果的⑥对劳动教养期满的劳动教养人员无正当理由不予解除劳动教养的⑦违法使用武器、警械、界具造成劳动教养人员身体伤害、死亡的⑧其他违法行为造成劳动教养人员身体伤害或死亡的。

劳动教养行政赔偿的意义:劳动教养行政赔偿制度是继劳动教养行政诉讼制度之后,建立的又一个重要的劳动教养制度,它对于切实保障劳动教养人员的合法权益,使其损害能得到及时补救,促进劳动教养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障劳动教养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养行政赔偿的计算标准:由于劳动教养行政赔偿的前提是劳动教养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了劳动教养人员的人身权,而人身权又包括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等,因此,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精神,劳动教养行政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分为两种:⑴侵犯劳动教养人员人身自由权的,包括违法决定劳动教养、违法决定延长劳动教养期限和对劳动教养期满的劳动教养人员无正当理由不予解除劳动教养的,这三种情形,应当在实际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内按日赔偿,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品均工资计算⑵今番劳动教养人员生命健康权的,包括劳动教养工作人员在管理中刑讯逼供或体罚、虐待劳动教养人员造成身体伤害或死亡的;殴打或唆使纵容他人殴打劳动教养人员造成身体伤害或死亡的;违法使用武器、警械、界具造成劳动教养人员身体伤害或死亡的,在这些情形下赔偿金应按如下基本方法计算:①造成身体伤害的,应支付医疗费②造成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支付医疗费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抚养的无能力劳动的人还应支付生活费。③造成死亡的,应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对死者生前抚养的无能力劳动的人还应支付生活费。

2、试述探索劳动教养特色的基本内容

P49——P53

答:(1)坚持劳动教养的性质和特色,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教养、的工作方针政策。明确劳动教养制度的特性“强制性”、“教育改造性”和“行政性”,具有以下意义:①有利于正确理解和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教养工作的方针政策②有利于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对劳动教养人员进行管理教育③有助于劳动教养工作与监狱工作严格区别开来(2)加强劳动教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立法,强化执法,实现劳动教养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3)坚持把教育改造作为劳动教养机关的根本任务,全面做好管理、教育、劳动生产等各项业务工作(4)加强劳动教养机构、场所建设和劳动教养人民警察队伍建设为劳动教养工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5)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做好劳动教养工作,落实好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四、案例题

被告人丁某系劳改农场管教干部。一日,丁某在搜监时,发现劳改犯米某私藏小锉一把,遂怀疑其妄图越狱潜逃。丁某召集与米某同监的七名犯人,先向他们介绍了米犯的情况,并且说:“今晚如果他不老实就好好地收拾他(指拷打)。”随后,丁某将米某押至中队办公室内审讯,令米犯跪在地上,米犯不肯交待。丁某遂一直罚米犯跪着。晚上,丁某找来看管禁闭室的职工王某、张某参加审讯。丁某用木棍、竹竿和浸湿打结的麻绳抽打,边审讯边抽打达两个多小时。米某被打得伏在地上昏死过去,无法继续审讯。被告人丁某遂叫人用冷水将米犯冲淋后抬回监房。1.丁某的行为触犯了(ABCD)。

A.《公务员法》B.《人民警察法》C.《刑法》D.《监狱法》 2.丁某的行为已构成(D)。A.故意伤害罪B.唆使他人刑讯罪 C.渎职罪D.刑讯逼供罪

之二:监狱劳动教养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监狱劳动教养人民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规范人民警察着装行为,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监狱劳动教养人民警察队伍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监狱劳动教养人民警察(以下简称人民警察),按照规定穿着全国统一的制式服装。新录用或调入的人民警察必须经省(区、市)司法厅(局)政治部警务部门培训合格后,方可着装。第三条 下列人民警察工作时间必须着装:

(一)监狱、劳教单位的人民警察;

(二)警察专业技术单位的人民警察;

(三)到下级单位调研、检查工作的上级机关人民警察;

(四)警车驾驶员;

(五)经省(区、市)司法厅(局)批准着装的其他有关人员。第四条 人民警察着装时,必须按照规定配套穿着:

(一)执勤、训练、劳动、抢险救灾、处置突发性事件、执行追捕等任务时,通常着执勤服。其他场合通常着常服,也可以着执勤服。

(二)着常服时,内着衬衣,扎系制式领带。外着制式衬衣时,衬衣下摆扎于裤腰内,并扎系制式腰带。着长袖衬衣时,扎系制式领带。着短袖衬衣时,不扎系领带。

三级警监以上警衔的人民警察,着白色衬衣、扎系深蓝色领带;一级警督以下警衔的人民警察,着铁色衬衣、扎系浅灰色领带。

(三)着多功能服附内胆时;内着衬衣、冬常服。不附内胆时,内着衬衣、春秋常服。

(四)着常服时,佩带硬肩章。着作训服或者外着制式衬衣时,佩带扣式软肩章。着多功能服时,佩带套式软肩章。

(五)除工作需要或者其他特殊情形外,应当着制式皮鞋、胶鞋。

(六)参加授衔、宣誓、阅警等重大仪式或者外事活动时的着装,按照主管(主办)单位规定执行。第五条 人民警察着装时,除在办公区、宿舍内或者其他不宜戴警帽的情形外,应当戴警帽。

(一)着常服、多功能服或者外着制式衬衣时,男人民警察戴大檐帽,女人民警察戴翻檐帽。着执勤服时,戴警便帽。

(二)戴大檐帽、翻檐帽、警便帽时,帽檐前缘应当与眉齐高。大檐帽饰带应当并拢,并保持水平。戴冬帽时,护脑下缘应当距眉一至三指。

(三)进入室内时,通常脱帽并将其挂在衣帽钩上(帽徽朝下);无衣帽钩时立姿可以将警帽用左手托夹于左腋下(帽顶向体外侧,帽徽朝前)坐姿可以将警帽置于桌(台)前沿左侧或者用左手托放于左侧膝上(帽顶向上,帽徽朝前)。

在宿舍内时,警帽应当统一放置在衣帽架或者床铺被褥上。

(四)驾驶或者乘坐警用摩托车时,必须戴警用头盔。

第六条 人民警察着装时,应当按照规定缀钉、佩带警衔标志、警号、胸徽、帽徽、领花、臂章等、警号佩带于外衣左胸处,胸微佩带于外衣右胸处,臂章佩带于外衣左臂处。不得佩带其他与人民警察身份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

第七条 人民警察着装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警服和便服混穿;

(二)不得歪戴警帽,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常服内着毛衣(衫)或者衬衣,内着内衣时,毛衣(衬)、内衣不得外露;

(三)不得在外露的腰带上系挂钥匙或者饰物;

(四)不得赤脚穿鞋或者赤足。男人民警察鞋跟不得高于3厘米,女人民警察鞋跟不得高于4厘米;

(五)不得系扎围巾,不得染指甲、留长指甲,不得染彩发、化浓妆、戴首饰;

(六)男人民警察不得留长发、大鬓角、卷发(自然卷除外)、剃光头或者蓄胡须,女人民警察发辫不得过肩;

(七)除工作需要或者眼部有严重伤疾外,不得戴有色眼镜。

第八条 人民警察着装时,应当举止文明。不得边走边吃东西、扇扇子;不得背手、袖手、插兜、搭肩、挽臂、揽腰;不得嬉笑打闹、高声喧哗;不得席地倒卧等有损人民警察形象的不文明举止。

第九条 人民警察着装时,非因工作需要,不得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不得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除参加重大礼仪性活动需要外,不得在公共场所饮酒,在任何情况下严禁酗酒。

第十条 人民警察着装时,必须随身携带由司法部统一监制的警官证。第十一条 人民警察着装执行公务时,应当按照规定携带必要的警械装备。第十二条 两名以上人民警察着装外出时,应当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威严有序。

第十三条 人民警察必须爱护和妥善保管警服、警衔标志、警号、胸徽、帽徽、领花、臂章、警官证等,不得变卖、出租、抵押、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拆改,不得赠送、转借给非人民警察,警官证如有遗失,本人要及时向警务管理部门报告,由警务部门按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 人民警察季节换装的时间由各省(区、市)司法厅(局)规定。第十五条 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着装:

(一)非工作时间;

(二)女人民警察怀孕后体型发生显著变化的;

(三)因涉嫌违法违纪被停止执行职务、接受审查的;

(四)辞职、辞退、开除公职的;

(五)其他不宜或者不需要着装的。

第十六条 退(离)休人员、调离非人民警察岗位的人员不得着装。

第十七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人民警察,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警务管理部门进行纠察和处理:

(一)情节轻微的,当场进行批评教育和纠正;

(二)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扣留其证件,并向其所在单位开具《违反警容风纪通知单》,必要时,带离现场进行教育。

第十八条 违规者所在单位收到《违反警容风纪通知单》后,视情节轻重,按警务管理部门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九条 各单位要加强警容风纪的教育和管理,每年11月作为警容风纪检查月。对规模遵守警容风纪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予以表彰,并作为年终评比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及时通报检查情况。

第二十条 司法行政系统其他按规定评定授予人民警察警衔人员的着装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司法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之三:队列指挥和队列基本要求

第一条 队列指挥位置

指挥位置应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通常是:停止间,在队列中央前;行进间,纵队时在左侧中央前,必要时在中央前,横队、并列纵队时在左侧前或左侧,必要时在右侧前或右侧。变换指挥位置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进到预定的位置后,成立正姿势下达口令。纵队行进时,可在行进间下达口令。

第二条 指挥员在队列指挥时必须:

(一)姿态端正,精神振作,动作准确;

(二)清点人数,检查着装,;

(三)严格要求,认真维护队列纪律;

(四)正确选择指挥位置;

(五)口令要准确、清楚、洪亮。第三条 队员在队列生活中必须:

(一)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二)按规定的顺序列队,牢记自己的位置,姿态端正,精神振作;

(三)集中精力听指挥员的口令,动作要迅速、准确、协调一致;

(四)保持队列整齐、肃静、自觉遵守队列纪律;

(五)将学到的队列动作,自觉地用于训练、执勤和日常生活中。第二章 单个队员的队列动作 第四条 立正

立正是队员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见第1图)。

第五条 跨立(即跨步站立)

跨立主要用于队列训练、执勤等场合,可与立正互换。口令:跨立。

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而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右手手指并扰自然弯屈,手心向后。携枪时不背手。

第六条 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携警棍时,携带的方法不变,其余动作同徒手。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第七条 停止间转法

(一)向右转 口令:向右--转

要领:以右脚跟为轴,右脚跟和左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一致向右转90度,体重落在右脚,左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身保持立正姿势。

(二)向左--转

要领:以左脚跟为轴,左脚跟和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一致向左转90度,体重落在左脚,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身保持立正姿势。

半面向左(左)转,按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三)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

要领: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第八条 行进

行进的基本步法分为齐步、正步和跑步,辅助步法分为便步、踏步和移步。

(一)齐步

齐步是队员进行的常用步法。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屈,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着夏季作训服时,与第四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与第五衣扣同高;着水兵服时,与腰带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二)正步

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它礼节性场合。口令:正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约7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变屈,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着夏季作训服时,约与第三衣扣同高;着水兵服时,手腕上沿距领口角约15厘米),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三)跑步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领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在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上),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便步用于行军、操练后恢复体力及其它场合。口令:便步--走。

要领:用适当的步速、步幅行进,两臂自然摆,上体保持良好姿态。

(五)踏步

踏步用于调整步伐和整齐。停止间口令:踏步--走。行进间口令:踏步。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齐步走或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

踏步时,听到“前进”的口令,继续踏2步,再换齐步或跑步行进。

(六)移步(5步以内)移步用于调整队列位置。1.右(左)跨步

口令:右(左)跨×步--走。

要领:上体保持正直,每跨1步并脚1次,其步幅约与肩同宽,跨到指定步数停止。2.向前或后退 口令:向前×步--走。后退×走--走。

要领:向前移步时,应按单数步要领进行(双数步变为单数步)。向前1步时,用正步,不摆臂;向前3、5步时,按照齐步走的要领进行。向后退时,从左脚开始,每退1步靠脚一次,不摆臂,退到指定步数停止。

第九条 立定 口令:立--定。

要领:齐步和正步时,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踏步时,听到口令,左脚踏1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2步,再按上述要领进行)。

第十条 步法变换 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

齐步、正步互换,听到预令,即换正步或齐步行进。

齐步换跑步,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

跑步换齐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步行进。第十一条 脱帽、戴帽

(一)脱帽。口令:脱帽。

要领:双手捏帽檐或帽前端两侧,将帽取下,置于左小臂,帽徽向前,掌心向上,四指扶帽檐或帽前端中央处,小臂略成水平。

(二)戴帽。口令:戴帽。

要领:双手捏帽檐或帽前端两侧,将帽迅速戴正。

(三)携警棍时,用左手脱、戴帽。第二十条 坐下、蹲下、起立

(一)坐下。口令:坐下。

警棍靠右侧--坐下。

要领:左小腿在右小腿后交叉,迅速坐下,两手自然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

(二)蹲下 口令:蹲下。

要领:右脚后退半步,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手自然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蹲下过久,可自行换脚。

(三)起立 口令:起立。

要领: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或成持警棍立正姿势。

第三章 分队队列动作

第十二条 班的队形

班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需要时,班可成二列横队或二路纵队。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

第十三条 集合、解散

(一)集合

集合,是使单个队员、分队按规范队形聚集起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集合时,指挥员应先发出预告或信号,如“全体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队--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集合(在指挥员后侧的人员,应从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二)班集合

口令:成班横队(二列横队)--集合。要领: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

成班二列横队时,单数士兵在前,双数士兵在后。口令:成班纵队(二路纵队)--集合。

要领: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

成班二路纵队时,单数士兵在左,双数士兵在右。

(三)解散

离散,是使列队的单个队员、分队各自离开原队位置的一种队列动作。1.离开

口令:各班带回。

要领:队列中的班指挥员带领本队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2.解散 口令:解散。

要领:队列人员迅速高开原列队位置。第十四条 整齐、报数

(一)整齐

整齐:是使列队人员按规定的间隔、距离,保持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整齐分为向右看齐和向中看齐。

口令:向右看--齐。

要领:基准兵不动,其他士兵向右转头、眼睛看右邻士兵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第三人为度。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后向右看齐。

口令:以×××同志为准,向中看--齐。

要领:当指挥员指定以“×××同志为准(或以第×名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和向右。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迅速将手放下,其他士兵按照向右(左)看齐的要领实施。

口令:向前--看。

要领: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一路纵队看齐时,可下达“向前对正”的口令。

(二)报数 口令:报数。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缺×名”。连集合时,由各排长在队列内向指挥员报告人数。如“第×班到齐”或“第×班实到××名”。

第十五条 出列、入列

单个队员和分队出、入列均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1步用正步),或按照指挥员指定的步法执行;因故出、入列要报告(须经允许)。

(一)单个队员出列、入列 1.出列

口令:×××同志(或第×名),出列。

要领:出列队员听到呼点自己姓名或序号“出列”的口令后,应答“是”,然后,进到指挥员右侧前适当位置或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1)位于第一列(含一列横队)的队员出列,按本条上述规定执行。

(2)位于中列(路)的队员出列,向后(左)转,待后列(左路)同序号的军人向右后跨1步(左后退1步)让出缺口后,按本条的上述规定实施出列;位于“缺口”的位置的军人,待出列军人出列后,即复原位。

(3)位于最后一列的军人出列,先退1步,然后,按本条有关规定实施出列。2.入列 口令:入列。

要领:听到“入列”口令后,应答“是”,然后,按出列的相反程序入列。

(二)列、排出列、入列 口令:第×列(排),出列。入列。

要领:听到“第×列(排),出列”、“入列”的口令后,由出“入列(排)的指挥员答“是”,并用口令指挥本列(排),按本条的有关规定,以纵队形式出、入列。

第十六条 行进、停止

横队和并列纵队行进以右翼为基准,纵队行进以左翼为基准(一路纵队行进以先头为基准)。

(一)行进,指挥员员应下达“×步--走”的口令。听到口令,基准兵应向正前方前进,其他士兵向基准翼标齐,保持规定的间隔、距离行进。纵队行进时,排、连通常成三路纵队,也可成一、二路纵队。行进中,可用“一二一”,(调整步伐的口令)、“一二三四”(呼号)或唱队列歌曲,以保持步伐的整齐。

(二)停止,指挥员应下达、立--定”的口令。听到口令,按照立定的要领实施,分队的动作要整齐一致。停止后,听到“稍息”的口令,先自行对正、看齐,再稍息。

第六章 敬礼

第十七条 敬礼、礼毕 敬礼分为举手礼、注目礼和举枪礼。

(一)敬礼 口令:敬礼。向右看--敬礼。1.举手礼。

要领:上体正直,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2厘米处(戴无帽檐帽时,微接太阳穴上方帽墙下沿),手心向下,微向外张(约20度),手腕不得弯屈,右大臂略平,与两肩与两肩线一线,同时注视受礼者。

2.注目礼

要领:面向受礼者成立正姿势,同时注视受礼者,并目迎目送(右、左转头角度不超过45度)。

(二)礼毕 口令:礼毕

要领:行举手礼者,将手放下,行注目礼者徒手或背枪时,停止间,应面向受礼者立正,举手敬礼,将头转正;行举枪礼者,将头转正,右手将枪放下,使托底钣轻轻着地,同时左手放下,成持枪立正姿势。

第十八条 单个队员和分队敬礼

(一)单个队员敬礼要领:单个队员在距受礼者5-7步处,行举手礼或注目礼。徒手或持警棍时,停止间,应面向受礼者立正,行举手礼,待受礼者还礼后礼毕:行进间,(跑步时换齐步),转头向受礼者行举手礼(手不随头移动),并继续行进,左臂仍自然摆动,待受礼者还礼后礼毕。

(二)分队敬礼 1.停止间敬礼

要领:当首长进到距本分队适当距离时,指挥员下达“立正”的口令,跑步到首长前5-7步处敬礼。礼毕后,向首长报告。

例如:“****同志,保安队员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应到××名,实到××名,请指示,队长×××”。报告完毕,待首长指示后,答“是”,再敬礼。礼毕后,跑步回到原来位置,下达“稍息”口令或继续进行操练。

2.行进间敬礼

要领:由带队指挥员按单个军人行进间敬礼的规定实施,队列人员照原步法行进。

之四:警械的使用

警械,是指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催泪器、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脚镣、警绳等警用器械。警械是警察履行职责时依法所使用的专门器械,是保障警察履行职责的一种基本装备。

警察在值勤中使用警用器械其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第二条规定: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

第三条规定:本条例所称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脚镣、警绳等警用器械;

《人民警察法》

第十一条规定:“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可以使用警械。”

一、警械的使用特点与分类

(一)警察使用警械的特点

1.专用性。警械是国家依照法律专门配备给警察,并由警察专门使用,任何其他机关和个人均无权使用。

2.使用的目的性。使用警械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警察职责的履行,是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工具。例如:在处理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事件时,经警告仍不能制止,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可以使用警棍强行制止。

3.使用的规定性。由于使用警械是一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因此,警察在任何场合下使用警械,使用哪种警械都必须遵循有关的法律规定去行事。

(二)警械的分类

警械的内容在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近年来也使用了一些新型警械,总的说来:警械可分为四大类:

1.驱逐性警械:包括警棍、电击器、麻醉枪、高压水枪、催泪弹、爆震弹、闪光弹等。

2.约束性警械:如警绳、镣铐等。

3.震慑性警械:如警笛、警报器,红色回转警灯等。

4、自卫性警械:如防弹衣、头盔、盾牌等。

二、警察使用驱逐性、制伏性警械的条件

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伏性警械。

(一)主体条件。

必须是警察才能使用这些警械。非警察未经法律、行政法规授权,不得使用这些警械。

(二)对象条件。

必须是对实施列举的八项违法犯罪情形之一,才能使用这些警械。这些对象是:

1.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这里所说的“结伙斗殴”,是指成帮结伙地进行打架斗殴的行为。“殴打他人”,是指以暴力直接损伤他人身体的行为。“寻衅滋事”,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无理取闹,从而引发与他人的冲突或纠纷的行为。“侮辱妇女”,是指以下流无耻的动作、语言,调戏、侮辱、捉弄、猥亵、摧残妇女的行为。“其他流氓活动”,是指违反社会公共道德、破坏社会公共秩序、伤风败俗的行为。

2.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即指纠集多人,以哄闹、纠缠、辱骂,强行闯入等方式对公共场所进行干扰和破坏的行为。

3.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即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4、强行冲越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即指不听劝阻,用强制甚至暴力的方式越过警察为执行勤务需要而设置的界线。

5、以暴力方法抗拒或阻碍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即指在警察履行职责时以暴力方法进行反抗、拒不服从或进行阻挠和干涉的行为。

6、袭击警察的。即指对警察进行攻击,包括对人身的暴力攻击和乘坐的交通工具、居住或办公的房屋等进行暴力攻击的行为。

7、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这是除上述六种情形以外的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需要当场制止的行为。具体包括: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只、飞机等公共交通运输秩序的;在公共场所捏造或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或者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和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等行为。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况。这是指除《条例》以外的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情况。例如;《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五种,即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在执行上述强制措施遇到抗拒、逃窜等情况时可以使用警械。再如:《人民警察法》第十一条规定,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警械。《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对在限定时间内拒不离去的,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命令使用警械或者采用其他警用手段强行驱散。”这些都是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况。

(三)程序条件。

指使用驱逐性、制伏性警械必须事先向当事人发出警告,经警告无效后,才可以使用这些警械。所谓警告,是指以口头语言或者其他方式向违法犯罪人员发出立即停止违法犯罪活动,否则将受到强行处置的告诫。所谓警告无效,是指违法犯罪人员经警告后,非但没有停止,反而继续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或者拒不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情形。

(四)限度条件。

指使用驱逐性、制伏性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这种警械具有较强的攻击性,易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生命危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限度。

在具体使用警棍等驱逐性、制伏性警械时,往往要遇到比较复杂而不易掌握的问题,使用这类警械时,必须遵循这样几项原则:

1.对抗拒警察命令、具有严重危害的违法分子使用的原则

在违法犯罪人员中,大部分是服从警察命令,接受警察处置的,对这部分人没有必要使用警械。只有对那些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等的违法分子抗拒警察命令、不听警告的才可以使用警械。对袭击警察、或者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警察履行职责的,只要有必要,也可以使用警械。除此之外,例如,对违反计划生育等抗拒政令的行为,对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触犯党纪的行为,对违反道德行为等等,均不能使用警棍等警械。

2.择轻、适度使用的原则

各种警械的威力不同,在制止违法行为时只要使用威力较轻的警械能够明显制伏的,就不要使用威力较重的警械,以有效地制止对方为限度,不能无限度地作为惩罚手段持续使用。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使用这些警械的目的已经达到,应即停止使用。

另外,一般情况下,不能对怀孕妇女、老年人,身体有明显残疾的人、病人和儿童使用警棍等警械。但当上述人员侵犯受特别保护目标、对象或情节特殊需要必须使用时除外。

三、警察使用约束性警械的条件

手铐等约束性警械是对违法犯罪分子实行人身束缚的强制警械。警察依法执行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使用约束性警械的条件是:

(一)主体条件。

必须是警察才能使用约束性警械,非警察未经法律、行政法规授权,不得使用。

(二)对象条件。

必须是对违法犯罪分子及重大犯罪嫌疑人才能使用。对不是违法犯罪分子或重大犯罪嫌疑人不能使用。

(三)目的条件。

必须是为防止违法犯罪分子或重大犯罪嫌疑人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时才能使用。因为约束性警械的作用,就是约束违法犯罪分子和重大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使发生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其他危险。在没有发生这些情况的可能时,不得使用。

篇2:3公共部分之劳教人民警察业务知识

推荐阅读:

2014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笔试面授辅导课程

2014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笔试网校辅导课程

2014上半年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专题

【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法律知识部分的考核一向为考试重点,所占分值30%-40%。那么如何备考好这部分知识成为了头等大事。下面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就其中宪法的相关知识点为考生进行总结归纳。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

我国《宪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这一规定表明,就其性质来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就其地位来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从属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同时,作为地方行政机关,对于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也必须贯彻执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同时还要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对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而且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服从国务院的统一领导。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和任期

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由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和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和局长、科长等组成。

乡、民族乡的人民政府设乡长、副乡长。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镇人民政府设镇长、副镇长。

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区长、副区长,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分别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秘书长、厅长、局长、主任、科长的人选,分别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任期相同。

【例题】目前我国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任期是()年。

A.二 B.三 C.四 D.五

【解析】D。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

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上一篇:参加第二期中学校长提高班培训学习总结下一篇:《池塘边的叫声》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