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22

2024-05-12

职务犯罪22(精选3篇)

篇1:职务犯罪22

1.(2015·吉林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由于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尼·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在我们的时代,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材料三 丘吉尔在《英国民族的历史》一书中认为:“如果说在危急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1)材料一、二、三各如何评价克伦威尔?

(2)利用史实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三评价克伦威尔的共同点?(3)上述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说明了什么?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然而由于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看出赖德洛认为克伦威尔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破坏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制;由材料二“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看出,纳萨尔尼·克鲁奇认为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共和国,是为国家自由而奋斗的战士;由材料三“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面貌而出现的”看出,丘吉尔认为克伦威尔曾拯救议会,但他毕竟是专制的独裁者,实际上也是持否定态度。第(2)问,依据第(1)问进一步归纳概括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从三人评价克伦威尔的不同结论中不难得出,第二小问可从阶级属性和利益的角度思考解答。

答案:(1)材料一:认为克伦威尔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破坏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制;材料二:认为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共和国,是为国家自由而奋斗的战士;材料三:认为克伦威尔曾拯救议会,但他毕竟是专制的独裁者,实际上持否定态度。

(2)解散议会,成立护国政府,成为护国主、进行军事独裁。(3)问题:缺乏实事求是的全面评价。说明:评价上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各个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以及评论者的政治观念。

2.(2014·云南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上,美国第一个废除君主制、实行民主共和制;第一个实行联邦制度,用宪法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限;第一个以成文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制度;第一个完成了政教分离,把宗教信仰划入私人自主范围。这四个史无前例的“第一”为美国二百多年的发展保驾护航,功不可没;对其他国家的制度建设影响巨大,世所公认。那么这四个第一是怎样被创造的?虽然答案多多,但大都绕不过华盛顿的美德。

——郝铁川《国家拐点》

材料二 第二届总统选举时(1793年),华盛顿又一次得到全体选民的支持。然而他的第二任期却比第一个四年多了许多风云变幻,或许部分原因是他想在英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这些危机在与英国签署条约的时候激化到了极点。约翰·杰伊在此之前曾与英国就条约事宜进行了磋商。虽然与英国边贸事务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处理,但却无法阻止英国拦阻美国的商船和扣留美方海员。„„也有一些关于华盛顿的不足的言论,但是从未有人能够动摇华盛顿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约翰·鲍曼《美国总统记》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对美国民主制度有哪些开创性建设?美国是如何纪念华盛顿的?(要求:各回答出其中两点)(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第二任期却比第一个四年多了许多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联系关于华盛顿与美国民主政治的构建有关的相关知识即可;第二小问从美元、城市命名等方面作答。第(2)问抓住“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国际上的形势在材料中体现其与英国之间的矛盾,国内的则需联系这一时期美国国内的实际情况的相关知识作答。

答案:(1)建设: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后拒绝做国王,坚持将美国建成民主联邦共和国;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以成文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制度;推动成立联邦最高法院,确立司法自治传统;主持通过宪法前十条修正案,完成政教分离,实现宗教信仰自由等。纪念:首都、州、城镇和街道用华盛顿的名字命名;肖像印在钱币上;发行纪念邮票;建立纪念碑;设立华盛顿纪念日等等。

(2)与英国之间的矛盾激化;开始形成政党政治斗争;中央与各州之间的矛盾突显等。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所以主义是先由思想再到信仰,次由信仰生出力量,然后完全成立,何以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呢?因为三民主义系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适存于世界。所以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

——孙中山《三民主义》

材料二 1940年3月2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本党总理为国父,以表尊崇。根据中常会的决议,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首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于同年4月1日明令全国自是日起,尊称总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

——百度百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中促进政治地位平等和经济地位平等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被尊称为“国父”的原因?这在当时有何意义?

解析:第(1)问,从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的角度回答孙中山的思想,政治平等即孙中山的“民权”思想,经济平等即孙中山的“民生”思想,结合三民主义的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国父”即国家的创立者,从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推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角度回答,材料中的“当时”,指1940年,正是抗战时期,缅怀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争取抗战的胜利。

答案:(1)政治地位平等是指建立民主共和国,人民享有国家主权和政治权利;经济地位平等是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2)原因:他倡导民主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意义:缅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有利于促进国共之间的合作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4.伟大的政治家,往往以其超凡的人格魅力和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时代的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二 凯末尔陵墓位于安卡拉最高点的马尔泰佩山,以表示土耳其人民对凯末尔的敬仰和爱戴,也象征着逝世后的“国父”凯末尔仍然时刻关注着人民的一举一动。寝陵在广场的左侧,凯末尔就安息在这里。塔上镌刻着凯末尔的语录:“土耳其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证明土耳其一直是追求自由与独立的国家。”“独立堡塔”上镌刻的是凯末尔的名言:“生存意味着抗争与战斗,只有在斗争中成功,生存才成为可能。”

(1)材料中“早六年革命”指哪次革命?在这“十三年”中孙中山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活动?

(2)凯末尔为什么能够得到土耳其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答案:(1)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2)凯末尔领导土耳其民族革命,使土耳其实现了民族独立;并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走上了民族独立的现代化道路。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自称是“第二提琴手”的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领导人之一的考茨基曾说:“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的悲痛,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我们觉得,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

材料二 恩格斯反复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要独立决定本国的革命方针和策略。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也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邓小平也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马克思对伟大人物是怎样认识的?结合史实分析“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观点体现了什么共同原则?毛泽东、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是如何实践这些原则的?

答案:(1)认识:伟大人物的出现是一定时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原因:实践上,恩格斯继续指导各国的工人运动,推动第二国际的成立;理论研究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

(2)共同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实践:毛泽东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本草纲目》的部分插图

材料二 1953年春,世界著名学府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在宽阔的礼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其中,有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等人。中国两位著名科学家的画像也并列其中,一位是南北朝时期的大数学家祖冲之,另一位就是中国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1)上述图片反映出《本草纲目》在内容上的两个突出特点,请你指出并评价这样做的意义。

(2)李时珍的画像为什么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新校礼堂两侧的墙壁上?

解析:第(1)问以《本草纲目》图片切入,本题的图片从形式上看,插图本身就是一种特点,从图中的内容看,体现了分类的信息,再结合有关分类方面的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第(2)问着重突出了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等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答案:(1)特点及意义:一是运用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二是图文并茂,《本草纲目》附有1 000多幅图,形象地表明了各种药物的复杂形态,既便于人们学习和辨认,又防止了混用和误用。

(2)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在中国古代医药史上是一座丰碑,是“中国的百科全书”,也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他的药物分类方法也领先于世界,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故李时珍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因而他的画像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新校礼堂两侧的墙壁上。

7.(2015·唐山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很幸运被任命担任现在的工作。中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征聘中国工程师。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设自己的路,由于我成了中国第一流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不会再被人们所信赖,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詹天佑给美国老师的信

材料二 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

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

——詹天佑

(1)材料一中“如此艰巨的重任”指什么?外国人为什么认为“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詹天佑对中国铁路事业所做的贡献。我们可以从詹天佑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对詹天佑历史贡献的评价分析能力。第(1)问,詹天佑是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原因”可从中国的国情、修铁路地段的地理环境等方面分析得出;第(2)问,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贡献”,结合具体史实分析“精神”。

答案:(1)重任: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原因:中国科技发展落后,没有自行修筑铁路的经验,铁路沿线重峦叠嶂,修路工具简陋,资金有限,时间紧迫。

(2)贡献:参加津沽铺轨工程;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并发明新式气压沉箱法解决工程难题;主持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积极参加保卫路权的斗争,捍卫中国铁路主权。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

篇2:职务犯罪22

关键词:连续箱梁,结构分析,静力计算

1 工程概况

白马井立交主线跨线桥位于西线高速公路K126+995.54处, 上跨洋浦至白马井跨海通道南连接线, 中心桩号为K126+995.54, 设计桥梁总长111.00m, 双幅主线桥+双幅集散车道。

2 技术标准

设计车速:100km/h

荷载:公路-Ⅰ级

桥梁宽度:单幅11.75m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

3 设计要点

3.1 箱梁一般构造

本跨线桥桥面标准宽度为2×11.50m主线桥+2×11.75m集散车道桥, 四幅桥, 箱梁采用斜边腹板断面, 悬臂长度均为2.175~2.30m, 均采用单箱双室断面。箱梁结构尺寸及结构形式见表3-1。

主梁一般构造图见图3-1

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顶板厚度25cm, 底板厚度22cm, 腹板厚度45cm, 端横隔梁厚1.50m, 中横隔梁厚2.50。

3.2 下部结构一般构造

下部结构采用薄壁墩、双柱墩, 桩基础;肋式桥台, 桩基础。柱径1.60m, 桩径1.20m。

3.3 主要材料及其参数

主梁采用C50混凝土;

预应力钢材采用Фs15.2钢绞线。

3.4 设计荷载取值

3.4.1 恒载

(1) 一期恒载

一期恒载包括主梁、横隔梁等材料重量。混凝土容重取26KN/m3, 主梁按实际断面计取重量。主梁横隔梁以集中力计入。

(2) 二期恒载

二期恒载为桥面防撞护栏、分隔带护栏、泄水管及桥面铺装。经计算二期恒载取5 6.3 K N/m。

3.4.2 活载

(1) 公路Ⅰ级

汽车荷载按单向二车道加载时的横向折减系数为:1.0。

采用平面结构程序进行总体计算时, 汽车荷载偏载增大系数取1.15。

(3) 活载的横向分布系数

横向分布系数=2×1.0×1.15=2.3。

3.4.3 温度力

计算取体系升温22.5℃, 体系降温-23.7℃。

主梁顶、底板温差:按新规范取值。

3.4.4 沉降

基础不均匀沉降按隔墩5毫米考虑。

4 主桥纵向计算

4.1 总体结构分析

总体静力计算采用平面杆系理论, 主梁为平面梁单元。跨径22+28+28+22米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箱梁, 施工采用逐孔施工。根据荷载组合要求的内容进行内力、应力、主梁极限承载力计算, 验算结构在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应力、主梁极限承载力及整体刚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见图4-1结构离散图。

4.2 计算结果

4.2.1 施工阶段应力验算

按照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第7.2.8条规定, 在预应力和构件自重等施工荷载作用下截面边缘混凝土的法向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压应力σcct≤0.70fck’, 拉应力σctt≤0.70ftk’。本桥施工时混凝土强度已达到标准强度的85%, 故压应力允许值0.70fck’=0.70×0.85×32.4=19.28Mpa, 拉应力允许值0.70ftk’=0.70×0.85×2.65=1.58Mpa。表4-1所列为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最大、最小正应力。

由表4-1可见, 施工阶段混凝土应力满足要求。

4.2.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裂验算

4.2.2. 1 短期效应组合

图4-1中红、蓝、紫、黑分别代表上缘最大、最小正应力及下缘最大、最小正应力。

图4-2中红、蓝分别代表最大主压应力及最大主拉应力。

由表4-2可见, 本桥在短期效应组合下的抗裂验算满足要求。

4.2.2. 2 长期效应组合

图4-3中红、蓝、紫、黑分别代表上缘最大、最小应力及下缘最大、最小应力。

由表4-3可见, 本桥在长期效应组合下的抗裂验算满足要求。

4.2.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验算

按照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第7.1条规定, 持久状况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力计算时其应力值取标准组合值。

图4-4中红、蓝、紫、黑分别代表上缘最大、最小正应力及下缘最大、最小正应力。

图4-5标准组合下纵梁截面的最大、最小主应力

由表4-4可见, 本桥在持久状况下混凝土的应力满足要求。

4.2.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验算

4.2.4. 1 正截面抗弯强度验算

由图4-6、4-7可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全桥的正截面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4.2.5 主梁刚度

按照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第6.5.3条规定, 受弯构件在使用阶段的挠度应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的影响。本桥采用C 5 0混凝土, 其挠度长期增长系数ηθ=1.425, 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长期挠度后, 主梁的最大挠度不应超过计算跨径的1/600。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挠度最大值为5.3 9 m m (已考虑长期荷载效应) , 小于L/600=46.7 m m, 结构刚度满足规范要求。

5 结语

篇3:我与《齐鲁周刊》22

1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个少年在报摊上看到了一份叫《齐鲁周刊》的报纸,看到了一个“走遍56个民族”的活动报道,他觉得,做一名记者,这是一件逼格很高的事情。于是少年在小城的一份媒体谋得了第一份工作,学历不够,没有经验,受尽了白眼,可他挺下来了。

10年前,这个少年,行囊空空地从小城来到从没来过的济南,进入了梦寐中的齐鲁周刊,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记者,在这里,度过了充满回忆而又最接受锻炼的5年,也是他人生中最关键的5年。

后来的后来,这个少年离开齐鲁周刊又辗转了许多媒体,但他会经常回忆起他在齐鲁周刊的日子,跟很多人讲他人生中最关键的这5年,很多人,很多事,仿佛就在昨天。

这个曾经的少年,现在的中年,永远的性情中人,就是我,以前叫王勇,现在叫王老虎。

永远不会忘记到齐鲁周刊报到的第一天,忐忑的是自己的学历,第一次见面的张慧萍张总,在桌子后面,抽着烟,眯着眼,看着我的简历,“嗯,写过诗呀?还做过厨师?正好,美食版缺人,你去做吧!”再无他言。

就这么简单,我成了齐鲁周刊的一员,当时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后来有人告诉我,张总不太看重学历,只要你有能力,你就能做下去。

于是,就好好做吧,所幸还没辜负张总,做的还不错,从美食到房产到汽车到时尚到活动到策划……同样很幸运,因为做版,以前从没见过的见了,从没吃过的吃了,从没听过的听了,更重要的是让我学到了太多太多,掌握了很多很多资源,让我成为了一个所谓的媒体人。

可能在周刊唯一没变的是我的性格,天性耿直,但习惯了天马行空,顽劣胡闹,曾经是张总所说的“周刊第一个敢喝醉了和她拍桌子的人”,也是张总口中的“胡闹小子刺儿头”,回想回想,当时还真给周刊和张总添了不少麻烦。

后来离开周刊了,和张总和很多人见面的机会少了,有时候也会想起来,觉得那段时光真的很美好,如果把我和周刊的缘分比作一场爱情的话,我记得宁财神说过,“所有的爱情最终会转化成亲情,最终都会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恋人变成三秋不见如隔一日的亲人,而这正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执子携手,与子同老,相濡以沫的生活。”我没那么矫情,那我觉得虽然很长时间不见,但周刊永远在我心里,是我人生中永不磨灭的一块印记。

前段时间,和曾经的周刊老同事,现在离开周刊的吴磊,也是“刺儿头”的老吴,喝酒吃饭,突然,就说起了周刊,说起了张总,回忆起了当年两个人顽劣胡闹的事,沉默了很久,我说,咱们给张总打个电话吧,他说,这么长时间不见了,还是先发个短信吧。两个人商量了半天,发了一个短信,大体意思是当年的两个“刺儿头”想她了,想周刊了,现在年纪大了,回想起很多事,觉得当时做的不对,过几天有机会回去看她,张总很快回复了,说了很多,说两个臭小子也不回去看她,过几天一定回去找她,兄弟姊妹们聚聚。回家后又加了张总微信,又聊了很多,很感动。

说是一段时间,可总是忙,我策划了一个 “搜狐加多宝搜鲜记”活动,到全国19个城市寻找美食拍6集纪录片,一直在外边,也一直没圆了去看张总看看周刊的梦,但,是梦一定要圆,我和老吴不会忘了和张总的约,我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不会太多的花言巧语,下次回来,不管怎样,喊上老吴,去周刊,看看我们战斗过的地方,看看老同事,找张总,喝一杯。

等着我们。

2014年9月

上一篇:2019年入党志愿书下一篇:海尔集团组织架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