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务犯罪论文

2022-04-17

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预防职务犯罪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预防职务犯罪论文 篇1:

“爷爷的菜谱出奇的简单”

讲述人:董巍(陈云外孙)

我小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和他接触并不多。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小的时候,我在厨房能看到爷爷每天吃什么东西,虽然还看不懂菜谱,但他吃的却是出奇的简单。记得有香蕉、豆腐、水煮青菜,基本上是这些东西,很少变换。这是姥姥给他定的食谱。我记得每根香蕉都有两个头,爷爷吃中间这一段,我们经常去抢香蕉头吃。很难想象爷爷就真的这么坚持下来了。爷爷吃的包括用的都很简单。社会上有很多诱惑,他处在这样一个位置上,还能做到这点,这折射出他内心是多么宁静。

爷爷在建国初期还抽烟,后来大夫建议他戒烟,他一周之内就真戒掉了,以后就再也没有碰过烟。这反映出他做人的一些基本的原则。爷爷父母去世得早,参加革命后又一直奔波忙碌,他的身体可以说先天基础较差,现在看他在延安时期的照片,都非常瘦。包括当时他流鼻血,都说明他当时身体不是很好。爷爷之所以高寿,除了医疗条件较好这个因素以外,我觉得跟他的修养,还有自律的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关系。他饮食方面的欲望降到了非常低的程度。他除了家庭就是工作,基本上没有别的爱好。他能专注于工作,对很多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我觉得跟他的修养,跟他内心的宁静有很大关系,写字也是他内心宁静表现出来的现象。他通过练字这样的习惯,不断地调整他的心境。长寿是这种生活方式的一个自然结果。爷爷晚年也有疾病,但是他通过自己的方式调适自己的身体。否则很难想象像他这样一个先天身体基础不太好的人最后活到九十岁高龄。我觉得这是他整个人生的一个写照。

预防职务犯罪论文 篇2:

习近平论全面依法治国既不能罔顾国情也不能因循守旧

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这三个方面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2014年10月20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的重大抉择。我们党对依法治国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在废除旧法统的同时,积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抓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后来,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左”的错误,逐渐对法制不那么重视了,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付出了沉重代价,教训十分惨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始终把法治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考虑、来谋划、来推进,依法治国取得重大成就。

——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10月23日)

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是,学习借鉴不等于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盘西化”,不能搞“全面移植”,不能照搬照抄。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014年10月23日)

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我们要增强依法执政意识,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开展工作,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依法执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主要方式,各级政府必须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4年10月23日)

依法治国的根基在基层。县委书记要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县域治理。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作决策、开展工作多想一想是否合法、是否可行,多想一想法律的依据、法定的程序、违法的后果,自觉当依法治国的推动者、守护者。

——《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

(2015年1月12日)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2015年2月2日)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公正司法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坚持符合国情和遵循司法规律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攻坚克难,坚定信心,凝聚共识,锐意进取,破解难题,坚定不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5年3月24日)

(据人民网)

编辑:冯晓淑 fxs0914@163.com

预防职务犯罪论文 篇3:

强力反腐为何有人还不收敛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败出现了“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新常态。随着一个个位高权重的“老虎”被打,一批批官小权大的“苍蝇”被拍,腐败出现了新情况。一方面,新生的腐败数量迅速下降,增量腐败得到了有效遏制。另一方面,存量腐败出现了明显分化:有的开始收心,不敢再犯;有的暂时收手,伺机而动;有的则不收敛,顶风作案。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而腐败官员又多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面对日益升高的腐败风险,不断加大的腐败成本,腐败分子选择收心、收手比较符合人的“理性”选择,而那些仍不收心、不收敛、不收手,敢于顶风作案的腐败分子难道真的“吃了豹子胆”,敢于公开叫板中央,与人民为敌?

“心理是行为的内在根据,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这一原理告诉我们,要解释反腐败高压下为什么仍有一些腐败分子不收敛不收手,需要深入腐败分子的内心,揭示其腐败心理形成与发展变化的规律。

腐败心理的形成与外化

世上从来就没有天生的罪犯,当然,也不存在生来的腐败分子。经过民主推荐、测评和组织考察等程序而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干部,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带病提拔”的情况,但绝大多数都是优秀分子。那么,这些曾经也优秀的腐败官员是如何形成腐败心理,并最终走上腐败犯罪道路的呢?

权力、利益与欲望是腐败心理形成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权力的行使意味着利益的增加或减损,所以,行使权力的官员容易成为他人各种糖衣炮弹攻击的对象。官员手中的权力越大,并且越不受监督和制约,那么,面临被拉拢和腐蚀的几率就越大,腐败的风险也就越高。人有物欲、情欲和权欲等欲望,不断面对物质、金钱、美色等诱惑,一些官员的欲望容易出现膨胀,并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此时,若有正常的自我意识尚可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心理的平衡,避免腐败的发生。然而,这些官员在欲望膨胀的同时,他们的自我早因他人的献媚奉承,听不到真话实话而扭曲。欲望的膨胀标志着腐败动力的形成,而自我的扭曲则意味着自律的减弱甚至丧失,腐败心理由此产生。

腐败心理要外化为腐败行为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方面,实施腐败的客观条件,如主动寻租所需的“市场”,“被动”受贿所需的行贿等;另一方面,实施腐败的侥幸心理,如“收礼不是受贿”“肥私没有损公”“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会有事”等。持续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惩治力度,虽然既具有威慑腐败心理、加剧腐败分子动机斗争、遏制腐败心理外化的作用,又能够一定程度上产生净化腐败发生所需的客观环境的效果,但作为治标措施的“打击”并不能从根本上根除腐败产生的条件,消除腐败心理外化所必需的侥幸心理。为此,我们不能期待反腐高压让所有腐败分子收手并收心。

腐败心理的发展与变化

腐败心理形成以后通常会朝着三个方向发展。

一是因外化得不到及时查处而不断强化。杀人、放火等刑事犯罪虽然也有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犯罪的,但大多数犯罪分子的犯罪心理会因犯罪目的的实现而衰退。与此不同,除非及时被查处,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很少是一次性的,大多是长时间地实施多次犯罪。一次成功的腐败行为会迅速成为再次腐败的借口或侥幸心理,所以腐败心理一旦外化为腐败行为,若不能被及时查处就会被强化,腐败行为就会不断升级。

二是因没有外化的条件而减弱甚至消退。腐败心理产生以后,如果实施腐败的条件不具备,那么,腐败心理就会逐渐弱化甚至消除。我们所说的“不能犯”,并不是说不存在有贪腐之心的官员,而是他们的腐败心理缺乏外化为腐败行为的条件。

三是因“理性”考量下的风险升高而受到遏制。腐败心理形成以后,如果查处腐败力度加大,或产生腐败的制度漏洞被堵塞等,潜在的腐败分子会因腐败难度加大,风险升高而“理性”选择暂时放弃。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也会促使处于腐败边缘的官员“收心”。十八大以来的强力反腐败,可以说挽救了一批本处于腐败边缘的官员。

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绝大多数属于存量腐败分子所为。那么,他们为什么敢于顶风作案呢?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腐败“自动化”的表现。贿赂是当前最突出的腐败,而官员的受贿通常会经历“被动”“主动”和“自动”三个阶段。当行贿人看上了官员手中的权力,就会千方百计拉关系、套近乎,并以“小恩小惠”与官员建立感情和信任关系,此时,官员处于被拉拢阶段,仍保持着警惕,只是“被动”参加请吃或拿他人数额并不大的好处。经历被腐蚀过程,官员因长期享受高档的免费消费,或与交往的老板比钱,个人的欲望早已经出现膨胀,所以接着而来的是受腐蚀官员“主动”以公权力为他人谋利益,并心安理得地拿好处。此时的腐败官员虽然在每次腐败时仍会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但过去成功的经验已经让他觉得没有那么可怕。当腐败反复实施而长期没有被发现,不仅腐败分子胆子越来越大,而且在腐败分子周围会形成一种不断强化其腐败心理的“氛围”。随着腐败分子外在监督的彻底消失,内在防御机制的完全丧失,其腐败也就进入了忘乎所以的“自动”阶段。官员的腐败一旦进入“自动”阶段,外人认为的“顶风”作案,对他来说如同每天要重复吃饭一样,没有感觉到什么异常。正所谓上帝要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而疯狂之人怎么能够预知自己灭亡呢?

另一种则是侥幸心理的作用。侥幸心理又称为冒险心理,是腐败分子在面临是否腐败抉择时,说服自己“腐败没事”的理由或借口。这种理由未必真的成立,但却可以消解一个人长期建立起来的道德和法律防线。腐败可以带来利益,但同样可能面临受到惩罚的风险,因此,尚处于“被动”和“主动”阶段的腐败分子,在实施腐败行为前仍会进行以利弊的衡量为内容的思想斗争。引起腐败行为的侥幸心理可以分为经验性、关系性、技术性、暗示性、认知性等众多类型,并有无数的表现形式。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有些侥幸心理虽然逐渐减弱甚至消除,但腐败行为的发生只要有一个自认为合理的理由或借口,就足以让他冒险选择腐败。现阶段,腐败仍可能给腐败分子带来巨大利益,仍足以让有的人哪怕冒杀头的危险去尝试。而当前社会仍存在的诸如“笑贫不笑贪”“办事找关系”等病态心理,也有力地支撑着腐败的侥幸心理。

腐败心理的遏制与消除

不收敛、不收手关键是不收心,所以,要有效遏制“顶风作案”,重点要在促使腐败分子收心上下功夫。

一要反复抓,抓反复,进一步降低腐败黑数。反腐的威慑效应不在于惩罚的严厉性,而在于惩罚的不可避免性。随着反腐新常态的形成,腐败分子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恐惧。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坚持有贪必肃,有腐必查,惩治腐败不收手,不收心,那么,随着腐败黑数的进一步降低,惩罚的威慑效应就会持续增强和扩大,“反腐如同隔墙扔砖砸到谁就是谁”的腐败说辞就会不攻自破,“顶风”作案者也就会收敛、收手并最终收心。

二要明底线、亮红线,破除腐败官员的腐败“场”效应。从腐败心理的形成到外化,从被动、主动到自动,任何腐败的发生虽然主要是行贿者与受贿者之间,或腐败小圈子内消极人际互动的结果,但这种消极互动不仅离不开不良的官场风气,而且会进一步败坏所在单位甚至系统的官场风气。为此,反腐败既要让腐败官员付出代价,又要在其所在单位甚至系统肃清“流毒”,还要以反腐败为契机,明确当官做人的底线和用权的红线,在单位内部营造风清气正的官场风气。

三要重修身,树信念,破除导致腐败的病态心理。物质与精神对于一个人来说,如同鸟之两翼,缺少了精神就飞不高,飞不远。是人,皆有欲望,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或者信仰起着平衡欲望的作用。腐败官员之所以经不起诱惑,出现欲望恶性膨胀的病态心理,就在于理想信念的丧失。为此,做人要先修身,当官必须要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从反腐新常态的形成到“党纪严于国法”的思想的提出,再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开展,是党中央为遏制并最终消除某些腐败心理进行的最好布局。

(感谢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南京大学法学院对本栏目的支持)

作者:杨建萍 狄小华 梅琨

上一篇:文化产业研究论文下一篇:新生儿科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