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培训协议

2024-05-04

急救知识培训协议(共8篇)

篇1:急救知识培训协议

培训协议书

甲方:

地址:

电话:

传真:

乙方:

地址:

电话:

传真:

甲乙双方就由甲方负责急救知识培训一事,通过平等协商,达成如下条款:

一、培训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中国红十字总会等十五个部(局、会)文件》(红一字[2001]44号);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红十字会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哈政综[2006]7号文件)。

二、培训的类别:初级卫生救护。

三、培训的内容:

1)理论基础知识(包括: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呼吸道异物梗塞的急救、出血的急救、伤口处理及包扎、如何正确拨打120电话);

2)实际操作技巧(包括:体外心肺复苏、气道梗塞急救法、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技术);

3)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解答。

四、培训的方式: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

实际。

五、培训的起止日期:

六、培训时长:2小时30分

七、培训费收取的标准:元,包含讲师授课、培训教材、乙方负责接送甲方

讲师及教学道具。

付款方式:乙方在培训结束收到甲方开据的正规发票后,现金支付培训费 用共计人民币元整。

八、培训的人数:由乙方确定

九、违约责任:合同双方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承担相应责任。

十、争议解决方式: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进行

友好协商,协商不成的在乙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十一、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

甲方代表签字:

日期:

乙方代表签字: 日期:

篇2:急救知识培训协议

甲方:

乙方:苏州顺通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以下简称甲方、乙方

根据有关规定,为确保双方权益,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培训协议:

一、甲方或甲方员工委托乙方进行技术技能培训。

二、甲方培训人数名,培训费用元/人,总计培训费用(大写):元(含教材、考核、证件)。

三、甲方责职:

1、遵守乙方相关培训规定、制度,服从乙方教师安排、指挥。

2、按乙方规定课时参加培训,及时完成课目作业,准时参加考核。

3、甲方培训人员以报名申请表名单为准。

4、符合报名条件,材料齐全,办理报名登记备案工作。

5、开列发票提供材料:单位全称、地址、电话、传真、网址、税号、开户行及帐号。

四、乙方责职:

1、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培训工作,按制定大纲进行教育。

2、保证甲方学员合格(考核未通过学员下期免费培训、考核,直至合格)。

3、统一教材、统一培训、统一管理和统一考核。

4、培训周期天,理论应知课程天,实际操作应会课程天(含考核时间)。开课、考核时间乙方以电话、短信或传真、邮件等方式通知规定为准。

五、其它约定:

1、报名后不退款退学,未参加培训不得考核,未参加考核者不发放证件。

2、甲方学员应办理培训保险(按保险公司规定收取,费用由甲方负责),不办理培训保险的在培训途中、下课期间、作息时间的安全事项均由甲方自行负责。是或否办理保险(甲方签字):

3、考核合格20个工作日左右发放操作上岗证(证件由本人领取,单位由报名负责人或出具单位证明方可领取)。

4、企业或院校团报安排教师上门内训,相关条约另行协定。

5、付款方式:现金 

转帐 ,培训费用理论考核前一次付清。

6、甲方学员最少不得少于理论16课时,操作40课时到校学习培训(以考勤记录为准)。

7、甲方学员住宿的,自觉遵守宿舍制度,并自行保管财物(遗失由甲方自负)。

8、考核发证工作委托有关部门进行。

六、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出现问题双方协商解决。本协议双方签字盖章后有效(传真签字盖章同等有效)。

甲方:(签字或盖章)

乙方:(盖章)苏州顺通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法人或代表签字:

法人或代表签字:

签订日期:年月日

篇3:急救知识培训协议

秘密的零知识证明是指证明者P使验证者V确信证明者知道某一秘密知识而没有向验证者泄露有关该秘密的任何有用信息。在文献[1]中,Bonch等人基于线性假设下的线性加密方案和SDH假设给出了拥有SDH对(A,x)知识的一种零知识证明协议,并据此构造了一种CPA完全匿名的短群签名方案;在文献[2]中,张跃宇等人基于线性假设下的Cramer-shoup加密方案和SDH假设给出了拥有SDH对(A,x)知识的另一种零知识证明协议,并据此构造了一种IND-CCA2完全匿名的短群签名方案。本文基于线性假设下的Cramer-shoup加密方案和SDH假设给出了拥有三元组(A,x,y)知识的一种新的零知识证明协议。由于三元组(A,x,y)比SDH对(A,x多一个参数,基于本文的协议将来可构造满足不可陷害性的IND-CCA2完全匿名的短群签名方案。

2 预备知识

2.1 双线性群

设G1=,G2=和G3是阶为素数p的循环群,e:G×G→GT为可计算得映射,该映射具有两个性质:1)双线性,即对所有的u∈G1,v∈G2及a,b∈Z,有e(ua,vb)ab。2)非退化性,即e(g1,g2)≠1。

2.2 q-SDH假设

设G=是阶数为素数p的循环群,对所有的概率多项式时间算法A,概率

2.3 判定线性Diffie-Hellman(DLDH)假设

设G=是阶数为素数p的循环群,u,v,h,η∈G,且a,b∈Z,对所有的概率多项式时间算法A,概率

是可忽略的。

3 一种新的(A,x,y)知识的零知识证明协议

设GT为素数阶p的循环群,e:G×G→GT为可计算得映射。取公共参数w,g,g1,g2,g3,h∈G,其中w=gγ,γ∈Zp*。

令。三元组(A,x,y)满足,其中A∈G,x,y∈Zp,且Ax+γ=ghy。下面用协议1证明素数阶群上离散对数知识。

协议1 示证者Alice随机选取α,β∈Zp计算A的线性Cramer-Shoup加密,然后计算辅助值δ1=xα,δ2=xβ,Alice和验证者Bob进行满足以下等式值(α,β,x,y,δ1,δ2)的知识证明。

证明过程如下

Alice随机选取rα,rβ,rx,ry,rδ1,rδ2,∈Zp,计算

然后将(T1,T2,T3,T4,R1,R2,R3,R4,R5,R6,R7)发送给Bob,Bob在Zp中随机选择询问值c发送给Alice,Alice计算并发送Sa=ra+ca,Sβ=rβ+cβ,Sx=rx+cx,Sy=ry+Cy,Sδ1=rδ1+cδ1,Sδ2=rδ2+cδ2,最后Bob验证以下7个等式:

如果上述7个等式都成立,Bob接受证明。

定理1协议1是诚实验证者在判定线性假设下三元组(A,x,y)知识的零知识证明。

定理1的证明可以通过以下3个引理的证明得出。

引理1协议1是完备的,即验证者总是接受与一个诚实示证者的交互。

证明如果Alice是一个拥有三元组(A,x,y)的诚实示证者,并且遵循协议1规定的指令,那么(1)—(7)式必然成立。

首先,所以(1)式成立,类似的(2)、(3)式成立;然后,所以(5)式成立,类似的(6)、(7)成立;最后

所以(4)式成立。因此,对Bob随机选取询问值的所有情况,Alice的应答都能满足他每一步的验证.

引理2协议1的副本在判定假设下可以仿真。

证明首先描述一个输出协议1证明副本的仿真器选取A∈G,α,β∈Zp,令T1=g1α,T2=g2β,T3=g3α+β,T4=Ah1αh2β。假设判定线性假设在G上成立,由仿真器生成的四元组(T1,T2,T3,T4)的分布与任一示证者输出的分布是不可区分的,仿真器的剩余部分没有用到A,x,y,α或β,所以当T1,T2,T3,T4预先指定时仍可以使用,当预先指定的T1,T2,T3,T4是某个A的随机线性Cramer-Shoup加密时,证明副本的剩余部分可以被完美仿真。

随机选取询问值c∈Zp,Sα,Sβ,Sx,Sy,Sδ1,Sδ2∈Zp,计算

上述值显然满足等式(1)—(7),进一步,R1,R2,R3,R4,R5,R6,R7这些值的分布的分布与实际副本的分布一样。此时仿真器输出的副本为(T1,T2,T3,T4,R1,R2,R3,R4,R5,R6,R7,c,Sα,Sβ,Sx,Sy,Sδ1,Sδ2),与实际的协议副本相同。

引理3存在一个协议1的提取器。

证明在协议1的第一步,示证者向验证者发送(T1,T2,T3,T4,R1,R2,R3,R4,R5,R6,R7)。对于不同的询问值c和c',示证者的响应分别为(Sα,Sβ,Sx,Sy,Sδ1,Sδ2)和(Sα',Sβ',Sx',Sy',Sδ1',Sδ2'),它们均满足等式(1)—(7),令的定义与前边类似,将上述两组响应值集代入(1)—(7),得到上述等式的两个实例。

令,

将上述等式去Δc得:

令,可得,因此提取器得到了,这个三元组与Cramer-Shoup加密(T1,T2,T3,T4)中的(A,x,y)一样。

摘要:基于线性假设下的Cramer-shoup加密方案和SDH假设,提出一种新的(A,x,y)知识的零知识证明协议。该协议比文献[2]中SDH对(A,x)知识的零知识证明协议多了一个参数。

关键词:线性Cramer-shoup加密,零知识证明,SDH假设

参考文献

[1]Bonch D,Boyen X,Shacham H.Short group signatures[C].California,USA:Proceedings of24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ryptology Confer-ence,2004:41-55.

篇4:知识共享协议与博客版权问题

【关键词】知识共享协议;博客;版权

【作者单位】张晓丽,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

【基金项目】新疆兵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军垦文物与新疆兵团屯垦文化传承研究” (15YB19)阶段性研究成果。

Copyleft是国际反版权运动创造的一个与Copyright相对应的概念,其核心内涵是“开放、共用、自由”,認为知识与信息是非物质的非竞争性资源,分享不会造成存量的下降和效用贬损,反而会使总量增加与价值提升。Copyleft的目标是面对版权制度与日俱增而对知识、信息传播产生限制的预设规定,建立一种合理的、具弹性的版权机制与“混合性版权文化”[1]。 知识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简称CC)采用Copyleft的制度模式,是版权人在保留部分权利(Some Rights Reserved)之后将未保留权利让渡给公众行使的版权许可行为。将知识共享协议适用于解决博客版权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在现行版权制度下,博客版权人不论是保留所有权利还是不保留权利,都无法实现利益关系的平衡,知识共享协议却在保留所有权利和不保留权利之间做出了折中选择,较好地化解了博客这种新媒体领域版权垄断与知识信息传播利用的冲突与矛盾。

一、博客适用知识共享协议的特征

1.侧重于保护精神权利

署名权是版权精神权利的核心。作者通过在作品上署名,向世人宣告他与作品的自然关系,他与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人格、精神、情感的关系[2]。行使署名权是保障版权财产权利的前提,因为版权使用费是付给作者的,除非有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就是作者。而在知识共享协议下,署名权和财产权之间的联系被割裂了,署名权往往不再是获得财产权利的证明,更大的作用是为了表达作者和作品之间的自然关系。

博客篇幅短小,内容精悍,利用其牟取巨额利润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大多数版权人撰写博客没有功利性,只求得到精神的疏解和愉悦。于是,博客版权人希望证明其创作主体身份,承认其创作贡献,不允许作品被别人张冠李戴,要求作品在被博客用户共享的同时署名权受到保障──仅仅是正确完整地署名,称之为“信息注明权”。这就是大多数博客版权人选择知识共享协议时都少不了“署名”选项的原因。其实,保留署名权也是几乎所有选择知识共享协议授权使用其作品的版权人的共同做法,这也促成知识共享协议2.0版本之后“署名”成为默认的选项。在作品上署真名、笔名或者不署名都是博客版权人的权利,但是博客用户只能按照原始署名的方式在后来的作品复制件上署名,不得擅自更改署名,比如未获许可自作主张将笔名换成真名,或者将匿名作品署上作者姓名等。

2.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

知识共享协议倡导合作、开放、共享的理念,摒弃和弱化版权的专有性与垄断性,走出一条与传统版权制度相背离的道路。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认为知识共享协议违反和破坏了法律制度,相反,知识共享协议与法律制度有较强的耦合性,其存在有现实的宪法、版权法与合同法依据,受到立法的约束与规制。知识共享协议的基本原理在于既承认版权,又通过法律允许的方式,以缔结契约的做法调整版权人和用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3]。首先,知识共享协议不缩减、弱化、排斥博客版权人根据版权法享有的权利,与版权限制政策不发生冲突。其次,知识共享协议禁止假冒侵权博客作品传播。再次,知识共享协议强调博客版权许可的意思自治原则,违反协议的行为将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博客用户在知识共享协议的框架下利用作品发生侵权,还将承担侵权责任。最后,知识共享协议否定了博客用户的绝对自由权,用户应在遵守知识共享协议条款的前提下利用作品。一方面,知识共享协议保障博客用户链接、下载、修改、分发、复制、检索甚至商业性利用作品的权利;另一方面,它又要求博客用户按照协议约定行事,确保共享、开放精神的传承。由此可见,知识共享协议并没有抛弃版权法、合同法等法律制度设置的原则,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标准、灵活的授权机制

传统版权授权的内容、条件由版权人与用户协商,没有统一的标准。知识共享协议适用一致的标准化授权协议,确保同一授权模式下用户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的相同性,这既符合版权人的初始意愿,又有利于责任的认定与追究。知识共享协议包括“署名” “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相同方式共享”等4个许可要素,它们可组合构成不同的授权协议,核心协议包括“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BY—NC—ND)、“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BY—NC—SA)、“署名—非商业性使用”(BY—NC)、“署名—禁止演绎”(BY—ND)、“署名—相同方式共享”(BY—SA)“署名”(BY)等。尽管知识共享协议具有标准化特征,但是授权不乏灵活性。首先,博客版权人是否选择知识共享协议,以及保留何种权利、放弃何种权利、许可使用条件等都由其自主决定,他人无法干预,更不能强制。其次,多样化的、具体的、内涵不同的知识共享协议为博客版权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菜谱”,覆盖了从不要求署名、未经许可商业性使用和允许随意修改的最开放、自由的版权要求,到要求署名、不允许未经授权商业性使用和不允许修改的最严格要求,总会有一款适合博客版权人的“口味”。知识共享协议版本的不断更新,将为博客版权人的授权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和空间。

二、在博客推广知识共享协议的建议

1.为知识共享协议立法

nlc202309091408

知识共享组织希望其制定的协议被法律认可,具有法律强制力,所以使用的术语均来自现行版权法,整个体系也以版权的存在为前提。但是,知识共享协议得到立法之前并非法律规则,对用户的约束力不强,开放、共享理念难免被异化和变质。另外,虽然知识共享协议起源于美国,以美国版权法为初始模板,但是作品的传播具有跨区域性和全球性,知识共享协议在某个国家或地区使用,必须与当地的法律法规相融合。知识共享组织“国际使用权计划”的目的就是通过与世界各国法律专家的合作,制定出适用的许可政策与模式。我国法律制度与美国相比有较大差别,知识共享协议只有与中国版权法对接,才有可能得到推广和运用。比如,知识共享协议中的派生作品(derivative works)是指基于当前作品或者当前作品与其他已存在作品而形成的作品,涉及翻译、录音、節选、缩写以及重新铸造、变形、改编、改写之后的各种形式,但却不包括我国版权法中的汇编作品。如果我国版权法对非商业性使用的判断标准模糊,那么极有可能造成对用户某些行为性质的认定困难。

2.对适用效果做动态评价

虽然知识共享协议诞生以来在国际上推广迅速,但是不乏质疑之声。比如,S. Dusollier教授认为,知识共享协议是个人提出的私人方案,属于版权许可合同,强化了信息的商品属性,不可能达到其最终的理想即改变版权制度[6]。知识共享协议已经适用于博客、影片、网站、歌曲等领域,然而持观望态度和反对意见的人不在少数。比如,有学者认为,知识共享协议在我国未得到官方认可,只是通过学术交流的视角去认识和普及,如果发生纠纷很难得到司法实践的支持[4];另有学者指出,要从知识共享协议的本质分析,其适用是否具有长期的可持续利用价值值得考量[5];还有学者更直接地认为,知识共享协议在我国水土不服,应当缓行[6]。因此,对知识共享协议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适用效果应做系统的、全面的跟踪评价。由于知识共享协议的适用效果受到领域、目的以及适用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制约,所以对其做评价应分专业、分行业进行,尤其应将版权人和用户数量都较大的博客领域当成一个重点。

3.打击网络侵权行为

知识共享协议之所以能够发源于美国并开花结果,原因主要包括三点。其一,美国对版权过度保护的情况严重,知识共享协议有助于矫正失衡的利益关系;其二,知识共享协议得到美国版权法的认可;其三,美国民众整体版权素质较高,维护法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和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目前,实施知识共享协议效果较好的也都是版权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与地区。在我国,虽然对是否存在版权保护过度问题的争论不少,但是盗版猖獗、侵权行为得不到有效制裁是有目共睹的。就博客领域来看,侵权呈现大众化、社会化、普遍化、隐蔽化的特点,监管与维权极其困难。有学者认为,在侵权乱象的背景下引入知识共享协议,只会为侵权者提供一种没有风险的免费工具。侵权者会凭知识共享协议,打着道德的旗号与公益的幌子诱骗或者逼迫版权人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共享。当可怜的版权人发现上当后,只能碍于“道德”和“公益”,哑巴吃黄连[7]。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不是版权人滥用权利的问题,而是落实版权法、确保版权人合法权益的问题。知识共享协议要解决的问题,在当今中国根本就不存在[7]。所以,为了推动与保障知识共享协议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必须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净化网络空间。

4.开展引导与推介活动

知识共享协议的推广与应用跟用户的了解、认知、接受程度有关。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完全不了解知识共享协议的人占27.%,知道一点的占41.8%,比较了解和很了解的分别占23.8%与7.4%,已经使用和打算使用知识共享协议的人占32.8%与34.4%,86.8%的人想进一步了解知识共享协议及其在中国大陆的项目。在已经使用或者打算使用知识共享协议的人中,有71.2%计划使用中国大陆版[7]。由此可见,知识共享协议在我国是有发展前景的,关键是要加强用户利用这种授权模式的意识和提高其使用能力。首先,要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比如,澳大利亚统计局、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和英国诸多政府网站采用了知识共享协议。其次,要编制知识共享协议政策工具。比如,2001年德国国家委员会发布了基于“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的《开放内容许可协议实用指南》,以案例为主解释知识共享协议的相关问题。再次,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媒体应宣传知识共享协议的理念、意义、模式、规则和操作方法。最后,要总结知识共享协议推广应用的经验教训,注重用事实与数据对版权人、用户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片面地灌输理念和单纯鼓励使用。

[1] 吴晓萍,周显志.创作共用:一种新的鼓励自由创作的版权许可机制[J].知识产权,2006(3).

[2] 李明德,许超.著作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 张平,马晓.开源软件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批判与兼容(二)[J].科技与法律,2004(2).

[4] 韦景竹.创作共用信息共享机制的特征分析及其评价[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

[5] 陈凌浩,林伟文.Creative Commons中国本土化的困境及建议[J].前沿,2012(18).

[6] 周玲玲.知识共享协议及其可持续利用价值[J].科技与法律,2009(6).

[7] 宋学超. “CC”应当缓行[J].法律适用, 2001(10).

篇5:知识产权协议

甲方:

乙方:身份证号码:

鉴于:乙方是甲方聘用的从事〔〕岗位的专业人员;乙方所从事的工作将涉及专利权、专有技术、著作权、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商标权和其他形式的知识产权;为保护甲方的知识产权,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订立协议下:

一、为本协议之目的的,“知识产权”是指已注册的和未注册的、特别包括著作权及相关的权利,进行

了注册申请的专利、专利申请权、商标、服务标志、标识、形象、商号、互联网域名、设计权、版权(包括计算机软件的版权)、数据库权利、半导体设计图权利、实用新型、专有技术和其他知识产权,不论其表现为何种形式,记载于何种载体。

二、有下列条件情况之一的,乙方完成的知识产权全部属于甲方:

1、受聘期间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除著作权之外的知识产权。

2、受聘期间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与教学相关的著作权,以双方约定的价格转让给甲方的。

3、履行甲方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研发的知识产权。

4、退休、退职或调动工作后一年内研发的与其在甲方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甲方交付的任务有关的知识

产权。

5、主要利用甲方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材料等所研发的知识产权。

三、乙方同意,在受聘甲方期间及离职后的三年内,如为甲方合法取得或维持上述知识产权的所有权需

要,乙方将按照甲方的要求签署有关文件或提供必要的协助。

四、乙方承诺,在任何时间,仅为甲方利益、并按甲方所要求的方式使用本协议第一条规定的知识产权;

非经甲方书面授权,不对其作任何形式的处分/处置。在与甲方的聘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立即停止对前述知识产权的一切使用行为。

五、甲方与乙方的聘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乙方承诺,不再声称是甲方的雇员、或声称具有代表甲方的权利,且不得以任何形式(有偿或无偿、直接或间接)侵占、使用或者擅自复制、带走甲方拥有的知识产权的任何文件、资料,除非事先得到甲方的书面许可。

六、如乙方未遵守上述各项协议内容,盗取、泄密、侵犯本协议所述的“知识产权”,属于违反职业道

德和侵犯甲方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将承担由此引发的给甲方造成的所有损失。

七、乙方承诺,在受聘期间,不侵犯本协议第一条所列知识产权,不侵犯第三条知识产权,否则将承担

由此而引发的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

八、乙方声明,此前未曾与第三方签署过任何包含“竞业禁止”条款合同;或者其已与曾经签署“竞业

禁止”条款的第三方以适当方式解除了该等“竞业禁止”义务。前款所谓 “竞业禁止”条款,是指任何第三方限定乙方不得从事甲方现有工作的条款。如因乙方违反上述声明导致甲方被第三方指控连带侵权,乙方应承担与此有关的全部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

九、在乙方的聘用期限内及其与甲方雇佣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的三年内,乙方不得直接或间接参与与甲方

有任何竞争性的本职工作以外的活动(事先得到甲方的许可除外)。竞争性活动指从事与甲方从事的或现从事的或将从事的业务相同或相似性质的业务活动,或在与甲方从事同类与之有竞争关系及其他利害关系的任何单位任职。

十、在乙方离职后(合同期满后),作为乙方在离职后承担不竞争义务的补偿,双方可以协商由甲方向乙

方在承担不竞争义务的时间里按月支付竞业限制补偿,补偿费为乙方在甲方离职前上一税前工资总额的20%。但是,在适用的中国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如因乙方违反本合同的规定被甲方开除则甲方不会向乙方支付竞业限制补偿费。为免生歧义,竞业限制补偿费并不构成甲方的义务,除非甲方在乙方离职时,要求乙方遵守本竞业禁止条款。如甲方不支付或停止支付竞业限制补偿费,则乙方自甲方不支付或停止支付竞业限制补偿费 之日起不再承担离职后的竞业禁止义务。(本条不适用于在合同期满前乙方以任何形式、理由提出的自动离职情况)。

十一、本协议第九、十和十一条规定乙方的“竞业禁止”义务和相应的经济补偿将由甲方于乙方离职前最

终确定。具体而言,甲方将在乙方离职前,对乙方所掌握的甲方的知识产权、商业机密等保密信息的情况以及竞业禁止的义务进行具体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另行向乙方出具一份文件,如果甲方要求乙方承担“竞业禁止”义务,则甲方应按照第十一条规定向乙方支付竞业限制补偿费。如果乙方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向甲方支付违约金,数额为甲方向其支付的竞业限制补偿的3倍。

十二、本协议可由甲方转让给甲方的子公司、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当乙方在上述机构之间被调任时,本

协议自定被转让至新的聘用单位而无需由乙方另行签署。或者如新的聘用单位提出要求,则双方协商重新签署新的协议。

十三、本协议作为乙方受聘于甲方的必备文件,经双方签章后在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生效日生效。正

式文本两份,双方各执一份。有效期为乙方在甲方任职的全部期间以及乙方与甲方的聘用关系解除或终止之后五年;甲方得以书面方式将本协议解除或者终止。

十四、本协议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若协议双方发生争议且协商不成,则任何一方均可依法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要求裁决。对于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发生争议的,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甲方:乙方:

代表:

签字:签字:

签约日期:年月日

篇6:保密知识产权协议

本《保密、知识产权保护和竞业禁止协议》(下称“本协议”)由以下双方于201【 】年月日在【 】市签署:

甲方:[ ]有限公司

住所:

法定代表人:

乙方:[ ]

身份证号码:

住址:

联系电话:

乙方根据其与甲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受雇于甲方,担任_________职务。甲方和乙方为明确乙方在受雇于甲方期间与保密、知识产权保护及竞业禁止有关的事项签订本协议。

第一章 定义

第一条 定义

1.1 “成果”指所有可取得或不可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发现、设计、工序、公式、代码、革新、开发、改进,可取得或不可取得著作权的各种作品(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软件、文章、报告、制图、图纸、蓝图、广告、营销材料、标识等),技术诀窍以及商业秘密。

1.2 “甲方业务”指【 】。

1.3 “甲方拥有的成果”指甲方自行开发、受让或以其他方式依法获得所有权的任何成果、依据本协议规定拥有的职务成果以及乙方根据本协议第5.2条转让给甲方的其他所有成果。

1.4 “聘用期间”指乙方受聘于甲方(包括甲方的关联公司)的全部期间。

1.5 “商标”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商标。

1.6 “著作权”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著作权。

1.7 “专利权”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专利权。

1.8 “职务成果”指聘用期间以及乙方在因任何原因离开甲方后一(1)年内单独或与其他人共同设想、创作、开发、实施或以某种有形形式表现的并至少符合下列两个条件之一的所有成果:

(1) 涉及甲方业务任何方面的;

(2) 按照适用法律、法规的规定构成职务作品、职务发明创造或其他职务技术成果的。

第二章 保密

第二条 保密义务

聘用期间,乙方应当对其在甲方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方式获取、获知的保密信息承担保密义务:

2.1 乙方不得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本公司的保密信息;不得将以任何形式、任何途径获知的甲方的保密信息予以泄露,包括:

(1) 将保密信息有偿或无偿提供给不应获知保密信息的公司内部或外部的其他人;

(2) 未经公司批准,将保密信息公开发表,披露:包括但不限于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

(3) 在学术会议、展览会中展示;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公开传播;将保密信息进行商标、专利申请或著作权登记;

(4) 在非办公场所谈论保密信息,致使保密信息为公众所知;

(5) 其他泄露保密信息的行为。

2.2 乙方应在工作中根据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的性质对保密信息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 在保密信息载体中标注机密或绝密字样;在传递保密信息时向接收者告知该信息为保密信息;在保密信息中采取设置密码、加锁等方式进行保密;

(2) 在本职工作范围内掌握的保密信息仅由本人和相关主管领导、有业务合作的本部门人员、其他业务部门人员、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知悉。不得向与其业务无关的公司内部、外部人员透露、泄漏公司的保密信息;

(3) 非工作需要,不得利用移动存储设备、网络途径复制、传输公司的保密信息;

(4) 定期将保密信息做资料备份工作,防止因系统、网络问题丢失保密信息;乙方因未及时采取备份工作导致公司保密信息丢失、不可重现,应承担丢失保密信息责任;

(5) 在对外合作、代理、交易时如涉及保密信息的使用或提供,应当事先经管理信息管理部门或主管领导批准。批准后,应当与对方签署相关的保密协议或在合同中增加保密条款,并在保密协议签署后方可提供相关保密信息;

(6) 未经他人许可,不得私自开启他人电脑、阅读他人业务文档、文件;不得擅自复制他人文档、文件,但公司出于管理核查、网络安全等需要使用的除外;

(7) 对公司研发、经营过程中涉及的以纸质、电子形式表现的公司产品、信息等文档保密内容(包括文件、文稿、图片、法律文件等),乙方均应当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保密信息的泄漏;

(8) 公司公布的《保密制度》规定的其他保密措施。

2.3 乙方无论何时发现保密信息泄露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密范围进一步扩大,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损失的发生,并及时向甲方报告。

2.4 乙方离职时,应将掌握的全部保密信息及载体按本协议及甲方保密制度相关约定或规定进行清除或向甲方移交,不得以任何形式私自保留、备份或复制。离职员工应依照本协议约定的期限对在职期限内获知的保密信息继续承担保密义务。

第三条 保密信息范围

本协议所指保密信息包括甲方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和其他保密信息。

3.1 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等。技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研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文档、方案;产品创意、设计;产品开发技术文档、产品开发路线图、程序源代码及运行码、产品许可证生成程序源代码及运行码、用户操作手册、产品安装手册、技术方案、技术指标、数据库、研究开发记录、技术报告、测试报告、测试用例、样品等;工业配方、制作工艺、试验记录、试验方式、工艺流程等;公司商标申请、专利申请、著作权登记的计划、方案、内容。

3.2 经营信息包括:管理诀窍、客户信息、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等。经营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并购、投资、上市、投标计划、方案;产品营销策略、计划、方案;产品销售渠道名单、方案;产品市场推广计划、创意;产品货源情报;客户名称、客户联系信息、合作信息等。

3.3 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还包括:本公司与第三方合作中向第三方承担保密义务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其他本公司声明有保密要求或有保密标识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3.4 甲方的其他保密信息包括:

(1) 公司人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人事架构、员工名单、数量、联系方式、岗位职责、人事调整信息、股权激励方案、股权分配信息等;

(2) 公司财务信息:员工薪资信息、公司财务预决算报告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及其他财务账目信息等;

(3) 公司尚未付诸实施的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规划、经营项目及经营决策,以及公司所掌握的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

(4) 公司的合同、协议、意见书及可行性报告、主要会议记录;

(5) 其他本公司声明有保密要求或有保密标识的保密信息。

第三章 知识产权保护

第四条 成果披露

乙方同意在任何成果产生后均应立即(但无论如何不迟于该等成果产生后的30日)全部向甲方披露。

第五条 对成果的权利

5.1 所有职务成果均为甲方单独拥有的财产,而且职务成果的全部著作权、就职务成果的全部专利申请权和被授予的全部专利权以及职务成果的其他所有工业产权和知识产权在世界各地均归属于甲方。

5.2 除职务成果以外,对于乙方在聘用期间拥有任何权益(包括所有权和其他权益)的任何成果,乙方在此将该等权益以合理的价格全部转让给甲方。乙方声明并保证,乙方在其中拥有任何权益的所有成果均适用本协议的规定,乙方特此免除甲方及其继任者、受让人、关联公司、被许可人、董事、职工及代理人(以下统称“关联人”)因甲方或其任何关联人使用或披露该等成果而对乙方承担的任何责任。

5.3 尽管有第5.2条的规定,若乙方可提供足够的书面证据,则甲方不得要求乙方向甲方转让同时满足下列所有条件的任何成果:

(1) 乙方没有使用甲方的任何成果、设备、物品、设施或商业秘密并完全利用自己的时间所创造的;

(2) 在任何方面均与甲方业务无关的;

(3) 不是因乙方为甲方完成任何工作所产生的。

经甲方要求,乙方应当向甲方披露应被认定为乙方财产而不适用本协议规定的所有成果的证明文件,而无论该等成果是乙方单独还是与其他人共同创造的,也无论该等成果是在受雇前还是聘用期间创造的,甲方应就该等证明文件承担保密责任。

5.4 乙方进一步同意,除本协议另有约定或甲方以书面形式同意的以外,乙方无权利且不得直接或间接:

(1) 复制、改变、修改、翻译、生产、营销、出版(发布)、发行、销售、许可或分许可、转让、租赁、传送、传播、展示或使用甲方拥有的成果、其任何部分或任何形式的复制品;

(2) 将甲方拥有的成果、其任何部分或任何形式的复制品用于创作派生成果、提供电子方式的访问或阅读或存入计算机储存器;

(3) 在中国或其他国家、地区申请(或申请注册)甲方拥有的成果或与其有关的任何专利权、著作权、商标、其他工业产权或知识产权;

(4) 引起其他人的任何上述行为。

5.5 如根据适用法律法规的规定,甲方拥有的成果的若干权利(在本第5.5条中简称为“该等权利”)必须归属于乙方且不允许合同当事人就归属问题另行约定,则本协议双方同意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 根据适用法律、法规的规定,该等权利的全部或任何部分可以转让的,则乙方应在最大的程度上向甲方以适用法律所允许的最低价格转让该等权利。

(2) 根据适用法律、法规的规定,乙方不能将该等权利的全部或任何部分转让给甲方,或该转让须由政府部门批准而未能获得批准,则乙方在此自动将该等权利中不能转让部分许可给甲方,以便甲方及其继任者拥有甲方拥有的成果(及其修改成果和派生成果)的全部使用权和实施权。本第(2)项所规定的权利许可应为不收费、不可撤销、独占性(排除乙方本人及所有第三方)、全球性和可转让的,甲方亦有转许可权。

(3) 乙方承诺,将不以任何方式行使无法按照以上规定转让或许可给甲方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对甲方拥有的成果的署名权及其他人身权),但甲方事先书面同意的除外。

5.6 乙方承诺,乙方在雇用关系终止后1年内向第三方披露的或在由其本人或由他人代表所提出的专利或著作权申请中所述的任何成果,应按照本协议的条款和条件被视为甲方拥有的成果,但乙方证明该成果同时符合第5.3条规定的三个条件的除外。

第四章 竞业禁止

第六条 竞业禁止期间

在聘用期间及在被甲方停止聘用之日起(不论任何原因)(下称“停聘日”)2年(“竞业禁止期间”)内,除非得到甲方的事先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在甲方开展业务的区域内直接或间接参与、进行或牵涉进任何在任何方面与甲方业务相竞争或相似的业务或甲方业务的上下游业务;但是这不得妨碍其对在任何股票交易市场挂牌的股票的持有(无论是直接持有或通过指定人持有),只要此持有不超过任何一个公司所发行的任何种类的股票或股份中的5%。

第七条 全职工作和竞业禁止

7.1 乙方承诺,在被甲方聘用期间,将以其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甲方的业务,并尽其最大努力为甲方拓展业务、扩大利益,而不会参与任何甲方业务的竞争、上下游业务或其他业务;

7.2 在被甲方聘用期间及竞业禁止期间内,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代表任何其他个人或公司,乙方不应:

(1) 在开发、研究、生产、销售或维护与甲方业务相同或者与甲方业务具有竞争关系或从事甲方业务的上下游业务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工作,也不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为这些企业或事业单位工作;

(2) 就甲方届时开展的任何一类的业务而言,唆使、介入或试图诱使其已知晓在竞业禁止期间内的任何时间为甲方的重要顾客、客户、供货商、代理、分销商、或职工(但不包括低职位的职工)、顾问的任何个人脱离甲方;

(3) 干扰甲方供应产品、货物或服务的持续性,或破坏上述任何供应的条件;

(4) 无论是作为任何其他人的委托人、代理人、股东、董事、合伙人或职工实施、进行、参与或牵涉进任何涉及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任何其他由甲方在相关时间内进行服务、销售或供应的区域内的顾客销售或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业务或活动,并与甲方正在或在竞业禁止期间内曾经开展的业务相竞争的业务,或该等业务为甲方业务的上下游业务。

7.3 自停聘日起,乙方不得声称自己仍然:

(1) 为甲方的雇员或董事,或者有权以甲方的名义行事;或者

(2) 除其所持有的甲方任何股份外,与任何甲方的业务或事务存在利益关系;或者

(3) 使用或允许任何第三方使用由甲方使用的任何名称、标志或其他知识产权,或者可能与甲方之名称、标志、其他知识产权相混淆的名称或标志。

7.4 除非乙方在为尽其对甲方的职责而合理必要的限度内,乙方不得在其作为职工、董事、股东或以其他方式与甲方存在利益关系的期间内或者其后的任何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地使用、披露或与其他任何人交换有关甲方的事务、业务、方法、流程、制度、计划或研发或者其顾客、客户或供货商的任何信息,以及其他能被合理视为甲方或其顾客、客户、供货商的机密的信息(但法律要求其加以披露的信息或在相关时间内并非由于其错误披露的原因而已进入公共领域的信息不包括在内),并将尽其最大努力防止任何第三方对任何此类信息的公布或披露。

7.5 向乙方提供的任何业务活动的扩充、发展或进步或者适当机遇都只能通过甲方或其全资子公司(如适用)进行或实施(除非甲方另行同意)。

第八条 竞业禁止补偿金

8.1 在乙方遵守前述第六条与第七条规定的前提下,甲方同意向乙方支付竞业禁止补偿金。该补偿金将于竞业禁止期间按月向乙方支付。每月的竞业禁止补偿金金额为乙方在甲方任职的最后一个月的月收入的【20】%。首期补偿金应于停聘日支付,其余各期应于甲方每月发薪日支付。若甲方迟延支付竞业禁止补偿金超过1个月,乙方可在向甲方发出书面通知后终止履行在本协议第7.2条下的义务。

8.2 为避免歧义,乙方确认竞业禁止补偿金并不构成甲方的义务。如果甲方于停聘日(具体日期由双方共同确认或通过仲裁机构或法院生效文书确认后起算。在确认之前,乙方仍负有该等信息保密及竞业禁止义务)前1个月或竞业禁止期间内每月付款日前1个月通知乙方停止竞业禁止补偿金的支付,则自该等停聘日/付款日起,乙方被免予承担其在本协议第7.2条下的义务。乙方无权要求甲方支付其免于承担竞业禁止义务期间的竞业禁止补偿金或任何其他补偿金。

第五章 其他事项

第九条 承诺和保证

9.1 乙方向甲方声明并保证,其未曾与其他人达成过可能妨碍乙方全面遵守本协议的条款和条件的任何协议。

9.2 乙方向甲方声明并保证,其未曾、将不会在未经其原用人单位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将该单位的任何专有或保密信息带入到其工作中,也不会用于完成其在甲方的工作。乙方同意不向甲方披露任何以前工作单位的任何商业秘密。乙方进一步向甲方声明并保证,其受雇于甲方并不会导致其不履行其对任何其他人的义务或披露任何其他人的任何秘密。

9.3 乙方向甲方承诺,于本协议签署之日,乙方未与其原用人单位签署竞业禁止协议或该等竞业禁止协议已经失效。

9.4 如果根据适用法律、法规的规定,本协议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方可生效或为履行乙方在本协议项下的义务需要办理批准或其他手续,则乙方承诺协助甲方办理有关手续并签署所有必要的文件。

9.5 乙方承诺,在聘用期间及停聘日后的任何时间,将无偿提供甲方所要求的一切协助(但合理的必要成本由甲方予以补偿),以保护甲方对所有甲方拥有的成果的权益。这些协助包括但不限于在甲方申请或维持任何专利或著作权过程中或甲方在世界各地进行的与任何甲方拥有的成果有关的任何诉讼或法律程序过程中签订所需的文件并在必要时作证。

9.6 乙方承诺,如果其离职,其将通知新雇主其在劳动合同和/或本协议项下须继续履行的义务,并有义务协助甲方向其新雇主发出该等通知。

第十条 违约责任

10.1 乙方违反本第四章任何规定的,乙方因此所取得的利益将归甲方所有,且乙方应向甲方返还甲方已支付给乙方的补偿金,并向甲方赔偿数额等于甲方向乙方支付的全部补偿金的5倍的违约赔偿金。如果所赔偿的违约赔偿金不足以弥补甲方的实际损失,则甲方将有权就其间的差额向乙方追偿。损害赔偿的支付,不得影响甲方因乙方违约而享有的其他救济权利。

10.2 除上述10.1条的规定以外,若乙方违反本协议规定的,乙方因此所取得的全部收益或利益均将归甲方所有,且应赔偿甲方的全部实际损失,包括可预期收益的损失。该等赔偿的支付,不影响甲方因乙方违约而享有的其他救济权利。

第十一条 争议解决

甲乙双方就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的,任何一方可将此争议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任何一方如果不能接受仲裁裁决的结果,可以提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通过诉讼程序解决。

第十二条 可分割性

本协议任何条款的无效或不可执行均不影响其他条款的效力,除该无效或不可执行条款以外的所有其他条款均各自独立,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具有可执行性。

第十三条 协议生效及份数

13.1 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开始生效,所有对本协议的修改均需双方签署书面协议方可生效。

13.2 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持一份。

(以下无正文,为签署页)

(本页无正文,为《保密、知识产权保护和竞业禁止协议》签署页)

甲方:[ ]有限公司(盖章)

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职务:

乙方:

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7:知识产权保密协议

甲方:签订地点:宁波

乙方:签订时间:_2011_年_06月_02_日

为确保甲、乙双方紧密、友好地展开交流合作,保护双方的知识产权不受侵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双方经协商后签订本协议。

一、保密内容

1.甲方提供给乙方的所有实物样品、技术图纸、技术资料、产品生产工艺等信息,其知识产权属于

甲方所有,乙方对其有保密责任和义务。

2.甲方委托乙方所制作的模具及相关产品是甲方知识产权的一部分,乙方应同样承担相应的保密责

任和义务。

3.甲方对乙方的加工处理和配方等商业秘密同样应承担相应的保密责任和义务。

二、双方权利和义务

1.甲方委托乙方加工制作的模具及相关产品,乙方除了为甲方生产外,不得为第三方或乙方自己开

发、生产和销售,同样也不得接受第三方聘用或变相聘用以从事甲方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

2.甲方因委托加工需要提供给乙方的产品实样、技术图纸、技术资料和其他相关信息等,乙方应严

格保密,不得向第三方泄露。

3.乙方须加强公司内部保密工作,不得以任何方式将甲方的上述资料和信息泄露给第三方,凡乙方

管理不善造成甲方知识产权受损害的,不管是乙方所为或乙方员工个人所为,甲方均将通过法

律途径追究乙方责任。

4.甲方不得将乙方的加工工艺和配方泄露给任何其他第三方。

三、违约责任

凡甲方发现并证实,由于乙方原因将本协议所述的甲方知识产权泄露给第三方的,乙方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1)技术图纸及复印件5万元/张;

2)产品实样零件10万元/件;

3)产品实样组件20万元/套;

4)甲方认为由于乙方泄密使甲方遭受的经济损失不止上述数额的,甲方将通过法律途径重新评估,乙方应按甲方实际损失进行赔偿,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5)凡甲方将乙方的加工工艺和配方泄露给第三方的,甲方将按10万元/次的额度赔偿乙方。

四、协议期限

1.本协议自生效日起试运行至2011年06月02日,双方在试运行结束后如存在异议则通过协商重

新签订协议。

2.如双方合作期结束,则自结束合作之日起壹年内双方均应按本协议的约定承担保密义务。

五、争议解决方式

双方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的,则任何一方均可提交签约地仲裁委员会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六、其他

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代表签字、盖公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章):

甲方代表(签字):

日期:

篇8:急救知识培训协议

随着社会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人类交往日趋频繁, 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扶摇直上, 再加上交通事故、地震、水灾等各种“天灾人祸”的意外伤害, 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已成为社会的主题。我院地处城乡结合处, 居民多且人员繁杂, 对院前急救非常重视, 倡导“全社会参与”, 大力进行急救知识的普及。2004年2月—2006年8月我院组成了一支走出医院面向社区的急救知识培训队, 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年2月—2006年8月我院对本区所管辖的社区进行综合评估,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培训计划, 共出去培训20期, 培训人员达1 360人次。

1.2 方法

1.2.1 培训人员的选择

首先院领导重视, 在全院急诊科、外科、内科、手术室挑选职称高、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及护理部门的精英, 合理安排, 定期去各社区讲课。并派人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救护师资培训班, 使培训员不仅有救护的技能, 还融入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1.2.2 培训内容

参考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培训教材, 从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入手, 循序渐进。①事发时如何及时拨打“120”。②初级心肺复苏技术, 包括意识丧失的判断、心搏呼吸停止的判断、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复苏的有效指证[1]。③创伤四大救护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④常见意外伤害, 如气管异物、触电、溺水、烧伤等急救常识。

1.2.3 培训方法

1.2.3.1 理论知识培训

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 图文并茂, 培训的医护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避免生疏的医学术语, 有利于社区居民对培训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增加社区居民对应付突发事件的信心, 并举例讲解, 带动大家学习自救、互救知识的热情, 逐渐掌握现代救护的特点与“第一目击者”。并熟练掌握现场评估、判断病情的要点, 学会紧急呼救, 明确现场救护的目的, 掌握救护原则, 明确生命链的重要性。

1.2.3.2 技能培训

准备心脏复苏教具“安妮”2台及纱布、绷带、三角巾、夹板、担架等供操作训练用, 要求所有参加学习的社区居民人人掌握心肺复苏术 (CPR) , 并掌握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在讲解心肺复苏时, 培训人员在模拟人身上进行现场演示、手把手教, 并纠正动作要领。然后, 每2个学员一组, 互相进行四项技术的训练, 教会他们止血的常用方法, 如指压止血、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加垫屈肢止血、填塞止血等以及绷带、三角巾包扎, 就地取材固定以及正确的担架搬运等方法。

1.2.3.3 在不同的社区、人群、季节有侧重的培训

农村居民区夏天重点讲解溺水、中暑、雷击的救护原则。冬天讲解冻伤、一氧化碳中毒等的救护原则。城市居民重点讲解对心脑血管病病人如何保持其合适的体位, 如何保持其呼吸道通畅;还有煤气中毒病人如何脱离现场;幼儿园、学校、商场等人口密集的地区重点讲解异物气道梗阻时的处理, 手腕割伤后的现场急救、烧伤后现场处理、高处坠落病人的搬运、火灾现场的逃生方法等。对汽车驾驶员、公安人员、导游等特殊人群重点讲解创伤后的急救。

1.2.3.4 板报宣传

与各个社区的主任配合, 在各个社区的板报栏上根据环境、气候、季节的变化, 不定期的刊登一些常见病, 流行病的病因、病情发展、临床症状及怎样预防急救知识。

1.2.3.5 培训完后进行考核

每期培训班结束时, 有负责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理论、操作、试讲3个方面的考核。理论部分即是急救知识的小测验, 操作为现场情景的演练, 接受培训者分组、抽签, 抽到不同的情景扮演不同的角色, 进行现场自救互救的表演, 由监考的医护人员最后评判所做的是否正确予以评价。试讲, 即由学员备课, 站在讲台上讲一个自己熟练掌握的救护知识。这样即锻炼了能力又加深了印象。为以后在社区更大力度地开展自救互救知识普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每期讲座班结束时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 20期共发放1 360份调查表, 收回有效调查表1 286份。

2 实施效果

每期受训的学员一次通过理论、操作、试讲考核的占90%, 未通过者强化训练后补考一般都能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在社区中办班开展学习急救知识有重要意义的占95%;对医院配出的医护人员授课满意度达99%;对讲解内容在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危害急诊有帮助的占93%;通过学习愿意向其他公众推荐该讲座的占92%;愿意进一步参加系统培训提高能力的占91%。

3 讨论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美国每年死于冠状动脉粥样性心脏病60万人, 60%~65%死于院外[2]。所以普及急救知识, 尤其是心肺复苏为主要内容的急救知识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 在猝死病人中有88%发生在家中。而且病人的年龄以60岁以上的居多, 很多死亡者往往是由于抢救不及时, 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帮助, 等到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时已经太晚, 延误了抢救的黄金时间[3]。我院针对院前现场急救我国这一项当前医院急救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积极开展急救知识普及, 而且通过开展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授课能力, 使其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 提高医护人员的社会影响力。一个国家院前急救的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组织管理、医疗水平和公共福利的综合能力。因此, 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 使其掌握先进的基本救护理念和技能, 成为“第一目击者”, 以便能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展开救护, 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同时, 为安全生产和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 也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一镗.为把我国的急诊医学事业建设好而努力[J].急诊医学, 1994, 1 (1) :36.

[2]侯晓平.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院前急救和转运[J].中国急救医学, 2001, 3 (3) :190.

上一篇:202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 结下一篇:乡小学2015年度党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