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培训

2024-05-07

急救知识培训(精选十篇)

急救知识培训 篇1

随着社会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人类交往日趋频繁, 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扶摇直上, 再加上交通事故、地震、水灾等各种“天灾人祸”的意外伤害, 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已成为社会的主题。我院地处城乡结合处, 居民多且人员繁杂, 对院前急救非常重视, 倡导“全社会参与”, 大力进行急救知识的普及。2004年2月—2006年8月我院组成了一支走出医院面向社区的急救知识培训队, 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年2月—2006年8月我院对本区所管辖的社区进行综合评估,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培训计划, 共出去培训20期, 培训人员达1 360人次。

1.2 方法

1.2.1 培训人员的选择

首先院领导重视, 在全院急诊科、外科、内科、手术室挑选职称高、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及护理部门的精英, 合理安排, 定期去各社区讲课。并派人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救护师资培训班, 使培训员不仅有救护的技能, 还融入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1.2.2 培训内容

参考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培训教材, 从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入手, 循序渐进。①事发时如何及时拨打“120”。②初级心肺复苏技术, 包括意识丧失的判断、心搏呼吸停止的判断、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复苏的有效指证[1]。③创伤四大救护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④常见意外伤害, 如气管异物、触电、溺水、烧伤等急救常识。

1.2.3 培训方法

1.2.3.1 理论知识培训

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 图文并茂, 培训的医护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避免生疏的医学术语, 有利于社区居民对培训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增加社区居民对应付突发事件的信心, 并举例讲解, 带动大家学习自救、互救知识的热情, 逐渐掌握现代救护的特点与“第一目击者”。并熟练掌握现场评估、判断病情的要点, 学会紧急呼救, 明确现场救护的目的, 掌握救护原则, 明确生命链的重要性。

1.2.3.2 技能培训

准备心脏复苏教具“安妮”2台及纱布、绷带、三角巾、夹板、担架等供操作训练用, 要求所有参加学习的社区居民人人掌握心肺复苏术 (CPR) , 并掌握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在讲解心肺复苏时, 培训人员在模拟人身上进行现场演示、手把手教, 并纠正动作要领。然后, 每2个学员一组, 互相进行四项技术的训练, 教会他们止血的常用方法, 如指压止血、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加垫屈肢止血、填塞止血等以及绷带、三角巾包扎, 就地取材固定以及正确的担架搬运等方法。

1.2.3.3 在不同的社区、人群、季节有侧重的培训

农村居民区夏天重点讲解溺水、中暑、雷击的救护原则。冬天讲解冻伤、一氧化碳中毒等的救护原则。城市居民重点讲解对心脑血管病病人如何保持其合适的体位, 如何保持其呼吸道通畅;还有煤气中毒病人如何脱离现场;幼儿园、学校、商场等人口密集的地区重点讲解异物气道梗阻时的处理, 手腕割伤后的现场急救、烧伤后现场处理、高处坠落病人的搬运、火灾现场的逃生方法等。对汽车驾驶员、公安人员、导游等特殊人群重点讲解创伤后的急救。

1.2.3.4 板报宣传

与各个社区的主任配合, 在各个社区的板报栏上根据环境、气候、季节的变化, 不定期的刊登一些常见病, 流行病的病因、病情发展、临床症状及怎样预防急救知识。

1.2.3.5 培训完后进行考核

每期培训班结束时, 有负责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理论、操作、试讲3个方面的考核。理论部分即是急救知识的小测验, 操作为现场情景的演练, 接受培训者分组、抽签, 抽到不同的情景扮演不同的角色, 进行现场自救互救的表演, 由监考的医护人员最后评判所做的是否正确予以评价。试讲, 即由学员备课, 站在讲台上讲一个自己熟练掌握的救护知识。这样即锻炼了能力又加深了印象。为以后在社区更大力度地开展自救互救知识普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每期讲座班结束时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 20期共发放1 360份调查表, 收回有效调查表1 286份。

2 实施效果

每期受训的学员一次通过理论、操作、试讲考核的占90%, 未通过者强化训练后补考一般都能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在社区中办班开展学习急救知识有重要意义的占95%;对医院配出的医护人员授课满意度达99%;对讲解内容在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危害急诊有帮助的占93%;通过学习愿意向其他公众推荐该讲座的占92%;愿意进一步参加系统培训提高能力的占91%。

3 讨论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美国每年死于冠状动脉粥样性心脏病60万人, 60%~65%死于院外[2]。所以普及急救知识, 尤其是心肺复苏为主要内容的急救知识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 在猝死病人中有88%发生在家中。而且病人的年龄以60岁以上的居多, 很多死亡者往往是由于抢救不及时, 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帮助, 等到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时已经太晚, 延误了抢救的黄金时间[3]。我院针对院前现场急救我国这一项当前医院急救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积极开展急救知识普及, 而且通过开展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授课能力, 使其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 提高医护人员的社会影响力。一个国家院前急救的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组织管理、医疗水平和公共福利的综合能力。因此, 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 使其掌握先进的基本救护理念和技能, 成为“第一目击者”, 以便能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展开救护, 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同时, 为安全生产和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 也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一镗.为把我国的急诊医学事业建设好而努力[J].急诊医学, 1994, 1 (1) :36.

[2]侯晓平.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院前急救和转运[J].中国急救医学, 2001, 3 (3) :190.

急救知识培训总结 篇2

文明引导员,需要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引导群众正确到达目的.地、维护场所秩序等。公园作为一个游乐玩耍、放松身心的地方,对文明引导员的要求更全面一些。丰富的活动和开放的游玩环境背后,是高发的意外状况,所以公园文明引导员需要掌握必备的急救知识。

今天下午,常州红十字会便在红梅公园开展了一次急救知识培训,在该次培训上,我们学到了如何判别人员需要急救、采用何种方式急救和如何急救等内容。文明引导员是突发事件的在场者,对于一些状况需要采取急救才能挽救生命。

培训上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给我们讲解三角巾的多项实用功能和绷带的正确使用方式,生动风趣,到场的志愿者们也得到道具进行了实践。最后老师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方式,做示范后让同学们进行了模拟操作,所获颇多。

急救知识培训 篇3

摘 要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定期组织急诊护士举办急救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并对近3年在急诊科工作的全体低年资护士注重个别培训,护士长要经常督促检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经常的学习和培训,可增强应急护理的操作能力,提高急救水平和服务质量,达到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之目的。结论:对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多种形式的专科知识、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是提高急诊护士临床护理应急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培训 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61

急诊科急救护理的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和应急能力,代表和体现着一个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急诊护理管理水平和急救技术应用能力,我科采取了定期组织急诊护士参加急救知识讲座、业务学习以及定期技能培训等方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急诊科急救护理的患者,多数是因为突发车祸、食物中毒、酒精中毒、溺水、严重烧烫伤、坠摔伤、农药中毒、突发事件的群死群伤等人群,尤其是突发车祸导致的患者颅脑外伤、内脏破裂以及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等患者。

方法:①制订急诊科学习计划,每月举办1次急救知识业务讲座,尽可能安排护理专家或中级职称以上的护师授课,介绍她们的护理经验和抢救技能应用体会,急诊科护士长要定期对学习的急救知识进行考核与抽查;②制定急救技能培训计划,2次/年,分别在上下半年进行,重点培训年轻护士和新调入科室的人员;③每年组织1次急救知识、技能考核;④选派护理业务骨干,参加上级医疗机构举办的急救技术培训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急诊护士轮流到上级医院急诊科学习进修。

培训内容

心肺复苏术:判断心跳呼吸骤停方法,要按照气道畅通、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和建立人工循环、复苏药物的应用、心电图监护、消除心室颤动等六点进行抢救。要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演示,直至能熟练操作为止,使心肺复苏术能够熟练地运用于院前、院内的急救中。

护理操作技能:应把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熟练地应用于医疗急救护理当中。譬如,护士在静脉输液技术上,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掌握对外伤病人的正确搬动方法和伤口包扎;熟练操作各种医疗急救仪器,并熟悉其性能及保养方法;学而致用,应用所学的知识及时协助抢救病人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合急救处理能力:应对大宗车祸的群发群伤、大批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及时准确判断病情、标识、分诊和处置。

病情观察与抢救:急诊护士在面对急症病人时,应该沉着冷静,处事不惊,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迅速给予正确的抢救处理。在观察病情时,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忽略了潜在的危重者,尤其是脑外伤、内出血的病人,导致病人延误抢救的时机或并发症的发生而危及生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最后引发医疗纠纷或投诉的发生。

实行风险告知制度:急诊护士在医疗护理时,应对病人或家属实行风险告知,因为在急诊的任何护理操作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高风险因素,为此,护士应善于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治疗的目的以及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性问题,力争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尽量减少或降低不必要的医疗护理纠纷。

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要经常组织急救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掌握法律本身对医护人员和对患者保护的合法权利[1]。因为在急诊医疗护理活动中,其本身就具有高风险和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所以在急诊护理工作中,要规范护理行为,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以防范医疗护理的纠纷。如发生医疗护理纠纷,要保持冷静头脑,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多作解释,尽量化解矛盾;若科室受到患者家属冲击急诊科或打骂医护人员时,护士要尽可能疏散保护病人,避免牵连到患者。在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的同时,尽快求助公安部门解决事件,事后要详细的记录事件的全部经过,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 果

通过对急诊护士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安排学习和培训,并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以外,还把专科理论和演练相结合,使急诊护士的急救技术质量不断提高,以便更好地促进急诊专科知识和急救技术培训管理水平的全面发展。我们急诊科护士,每年都要参加全市急救技术演练,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技术水平均在全市各区级医院的前列。在院前和院内危重病人的抢救中,护士能够较熟练地根据各科疾病的特点,密切配合临床医生给予抢救,使生命垂危的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近3年来,抢救成功率从89.5%提高到97.1%。另外护士们还学会了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掌握了在急救时需告知患者或家属的相关内容以及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与风险,进一步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达到了急救护理的目的,护士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讨 论

目前急诊科护士获取急救知识和技术操作的途径,大多来自临床工作经验和依靠以往院校教育所学的知识,她们缺乏系统的岗位培训。医院应把急救知识和技能作为岗前培训的一项内容,急诊科作为急救技能的培训基地,通过定期的专科知识、急救和应急能力培训以及老护士的传、帮、带,来缩短每个护士的成熟期。

急诊科病人病情危急,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是突然的、艰巨的,特别是在院外急救中,多数情况下是一医一护参与抢救,急救技术要求较高,同时服务对象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2]。急诊护士倒班勤、工作强度大,在培训时应注意尽量安排好护士的轮班,务求每个护士都能参加学习培训,以获取更多的急救知识,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一般科室学习可采取多种形式,同一课程不同时间多次的学习讲座,应用滚动的学习方法[3],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可利用,护士长要注重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个别培训,以促进全体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 。

急诊科的急救护理的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应急能力等,代表和体现着一个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一个学科的发展,急救技术水平的提高,必须拥有一批真正钻研的专业人员,每年要有计划的选派护理骨干到上级医疗机构参加培训学习,有条件时可轮派护士到上级医院作短期进修,时间3~6个月。要重视急诊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护士只有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和操作技术,并熟练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急诊的危重患者,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促使医疗纠纷大幅度降低,促进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文明溱,孔光妍.加强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中国医院管理,2000,20(5):40.

2 欧元春莲.急诊科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中国护理管理,2006,6(1):54.

急救知识培训 篇4

1 对象及内容

1.1 培训对象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96名医护人员, 其中医生48人, 护士48人;年龄20岁~30岁75人, 31岁~40岁16人, 40岁以上5人;本科6人, 大专19人, 中专71人;中级职称及以上9人, 初级职称87人。

1.2 培训内容

1.2.1 强化急救知识的培训

讲解社区常见紧急救护技术理论, 如窒息、心搏骤停、呼吸骤停、溺水、电击、烧伤、中暑、常见出血、中暑、中毒的概念及发生原因、判断评估、救护措施、预防要点、各种应急预案等;熟悉社区抢救车内的物品及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保养方式, 常用急救药品的名称、剂量、作用及用途。

1.2.2 强化急救技能操作的培训

包括徒手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的使用、电击除颤、成人气管插管、急救止血包扎技术、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心电监护等急救技术的培训。

2 培训方法及考核

2.1 培训方法

2.1.1 培训前考核评估

对社区医护人员分两批进行, 培训前对其急救理论基本知识进行考核评估。

2.1.2 强化急救知识的培训

利用3个月的时间分两批组织社区医护人员参加系统、规范的急救理论学习, 每批48人, 医生、护士各一半, 每批培训6个课时。各社区服务中心 (站) 组织医护人员重点对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判断评估, 心肺复苏的抢救步骤和有效指标进行详细的讲解。

2.1.3 强化急救操作技能的培训

社区医护人员对各项急救技能操作首先集中讲解示范, 录像播放演示, 再用现场模型进行规范地操作演练, 重点讲解各项急救技能操作需要掌握的要点、难点, 然后2人一组, 分组练习, 医护配合操练。要求做到每一项急救技能操作按流程严格把关, 细节之处耐心示范, 勤加训练, 熟练掌握, 最后考核。

2.2 培训后考核

由社区主任和护士长随机抽查考核社区医护人员对急救物品及抢救仪器的使用及保养, 以及常用急救药品知识的知晓率、剂量、作用及用法。强化后进行急救知识理论闭卷考试1次, 80分合格, 成绩列入年终考评表。平时随机提问, 了解社区医护人员对相关急救知识及各种应急流程的掌握程度。强化后急救技能操作的考核, 每人考两项, 徒手心肺复苏术要求社区医护人员人人考核过关, 90分合格。其余项目每人抽考1项, 成绩列入年终考评表。平时随机提问急救技能操作的要点、流程、目的及注意事项, 了解社区医护人员对各项急救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

3 结果

通过强化培训后, 社区医护人员对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熟练规范, 考核成绩都在95分以上。在社区临床紧急救护中, 社区医护人员能熟练启用应急预案, 实施规范、合理、有效的紧急救护, 社区群众对社区医护人员的急救程序和抢救效果满意度调查由原来的56%上升至现在的91%。

4 讨论

4.1 学以致用, 全面提高社区整体的急救技能水平

社区医护人员应适应社区工作的特殊性,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小讲课、专题讲座、自学、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学习, 不断扩充专业知识, 提高急救理论知识, 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在工作中融会贯通, 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的应急能力, 使其在抢救及处理应急事件时能准确快速地执行各项抢救、治疗、护理措施, 确保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4.2 重视个体差异, 加强团体协作

由于社区医护人员存在年龄、学历、个人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异, 导致对同一项急救技能操作的掌握有快、慢及优、劣之分。所以, 在培训中重视个体差异, 根据每个人的情况,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既重视个人急救能力的提高, 又要重视团队协作急救能力的发挥。在操作流程正确的基础上, 充分体现了急、稳、准、快、灵活应变的培训效果。

4.3 加强考核和定期复训

在考核中发现问题,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熟练程度和时效性决定了救治急危重病人的成败, 只有定期复训, 不断强化、提高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 才能为急危重病人提供准确、高效的救护技术。

4.4 普及社区急救知识和技能, 使社区群众能正确进行自救和互救

社区医护人员不仅自己要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 还要对所管辖的社区群众进行健康教育, 帮助人们尽量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时普及社区急救知识和技能, 使社区群众能正确进行自救和互救, 尽量做到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生命[2], 为社区的安全生产和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廖全全, 张文武, 姚似鸿, 等.社区护理人员对急救技能培训的需求[J].中国护理管理, 2008, 8 (1) :33-35.

急救知识培训总结 篇5

药品协会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急救知识培训总结

2011年11月16日,我校校医院和营销系教研室联合举办首届急救知识培训,全面贯彻“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的十六字方针,遵循“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宗旨,把学校工作与学生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普及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组织学校青年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等公益活动,有效促进了青年学生素质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以“形成品牌、投入实践、传承与开拓”为目标,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全面深入的开展各项工作。针对我系急救知识培训的工作内容,总结如下:

一、开学伊始,我协会召开了迎新生交流会,在会上向大一新生介绍了简单的急救知识。

二、2011年10月底,较好的完成了由系社团部负责的协会内部人员去参加培训的工作。

三、2011年11月11日,我协会成员召开了两次部门会议,旨在讨论如何开展“急救知识培训”。

四、2011年11月15日,我部门在本协会内开展关于重大灾害的急救知识讲座。

五、2011年11月16日上午,由校医院李浩老师现场讲解和模拟演示,我协会成员积极参加。

我协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需要上级组织和

各位领导的关心、指导和支持。我们今后继续将以医药知识和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为重点,抓住一切机会,扩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知晓率。继续加强药品协会会员小组工作,完善小组职能,使药品协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做好协会工作。

但通过这次活动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例如我部门本学期开展的急救知识培训,其中出现了讲解太过单一,气氛调节差、培训现场有些混乱等不足之处。在这些方面应该多学习,让来参加的同学可以在游戏和欢笑中学习急救知识,并且让我部成员在讲解时演示,让同学们更直观的学习急救知识。对于这次在会内的培训,我部积累了一些小经验,我相信我部在明年开展对会外急救知识培训时会做的更好。

药品协会

财务知识培训-压力=提高生产效率 篇6

项目建立后的18个月里,热敏碟公司的4000名员工参加了这个项目并从中受益,参加的人数更是占到了公司总员工数的20%。曼斯菲尔德公司的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为期13周,平均每期培训都能帮助员工集体支付1万美元的债务,并为每位参加员工平均节省下1000美元用于应急储蓄。而且,参加过的员工对项目的评价很高,这直接带动了更多的员工希望参加培训。项目负责人朱莉?布扎德说:“我们每期项目的参加人员都包括了全职和兼职人员。那些参加过的员工会非常积极地鼓励那些有财务困难的员工加入,这对各部门和各团队的了解和互动都是非常有利的。”

热敏碟公司不是唯一希望为员工提供财务知识培训服务的公司。美国至少一半的雇主表示,员工的财务状况对员工的生产效率、医疗保险开支和企业其他各类指标都有很大影响。他们也在不断寻找能够提高员工财务知识,降低财务压力的方法。

持久的结果

根据2012年1月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调查,52%的美国雇主现在都为员工提供财务知识培训项目。这一数字相对于2009年64%的调查结果有所下降。

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一些雇主选择终止财务知识培训服务。但是调查研究人员确实发现那些继续提供财务知识培训的雇主和参加培训的员工都在从项目中受益。

堪萨斯联邦储蓄银行的调查显示,雇主提供的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对员工的个人财务管理和工作效率都有极大的提升。例如,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参加过财务知识培训的员工有如下表现:

能够正确规划和支付自己的退休计划和养老保险。

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退休计划和养老保险中来。

学会缓解自己的财务压力。

帮助员工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能够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减少旷工现象,并使员工更好地融入到工作团队中去。

一些公司甚至通过观察员工的医疗保险开支来评估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和财务问题咨询服务的效果。用医疗保险开支作为主要的测量指标主要是因为员工的财务压力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健康水平,减少了压力就等于直接减少了个人的医疗保险开销。

财务知识培训还能带来更多无形的益处。在阿拉巴马儿童中心的人力资源总监道格?迪恩看来:“当我们的员工对自己的工资收入不满时,往往是因为其家庭财务现状出现了问题。而那些个人财务状况良好的员工就不会太过于依赖和计较公司的财务补偿制度。”

如何开始

2011年,科技公司洛克空间在准备扩大其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之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让每位希望参加项目的员工都填写个人财务状况评估问卷。这项调查除了能够提供项目评估的基本数据之外,还能够帮助雇主了解员工最关键的财务问题。财务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利兹?戴维德森认为:“不同年龄和收入状况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员工们所关心的关键财务问题。”财务通公司位于旧金山,是一家提供财务培训服务的公司。

洛克空间公司的4000名员工参加了个人财务状况评估调查,这些数据将成为评估项目效果的基本数据。公司财务补偿和福利团队的总监以及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总负责人菲尔?怀特表示:“我们计划每年都用相同的方式对参加员工进行调查,并同时和员工的医疗保险开支进行对比。”那些希望看到员工通过参加财务知识培训提高生产效率和投入度的公司领导者们可以通过比较医疗保险的开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洛克空间公司的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包括3个主要方面:第一,公司为员工提供现场和在线知识讲座和培训视频。第二,员工们每人都可以和财务咨询师一对一交流。第三,员工们还可以向公司签约的各种财务产品供应商进行咨询,比如财务信用咨询师等,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虽然公司无法报销员工所有的财务咨询服务费用,但只要是通过公司的财务产品供应商,就会给予员工相当的折扣。

截止到目前,员工的需求高涨,比项目招收的预计名额多出很多,很多人都排在等待的名单上。值得一提的是,洛克空间公司从未针对该项目在公司内部做过任何营销或者宣传,完全是靠参加过的员工的口碑效应。

评估项目结果

一旦项目建立起来一段时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可以更好地观察项目对员工带来的影响。麦克利尔得健康中心是一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弗洛伦斯的健康医疗中心,他们在2008年经济危机刚刚爆发之际建立了一个财务知识培训项目。

人力资源和培训高级副总裁提姆?海斯说:“员工错误的财务决定肯定会极大影响员工们在工作中的表现。我们的评估调查显示出财务知识培训项目是非常正确的投资。”个人财务和员工教育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对麦克利尔得健康中心的项目进行了调查研究,基于对470个参加项目员工的调查,他们发现麦克利尔得在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中投资1美元能够收回6.6美元的回报,总回报达到569133美元。其中包括:

离职率降低减少244688美元损失

工作业绩提高增加了246488美元的收益

有效工作时间增加提高了13533美元的收益

旷工率下降增加了24192美元的收益

其他方面增加了40232美元的收益

该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周期为12周,每周都有2小时的晚间课程。后来经过调整,该项目增加了其他培训方式,比如除了工作日之外的课程,每周六或每两周六也会有一次课程,并允许员工携带家属参加。

还有一种形式结合了上课和网络视频教学于一体,在这12周内的每个工作日的中午有45分钟到1小时的培训课程。海斯说:“这样员工们能够更加灵活的掌握自己的时间安排,即便他们没有时间参加晚上两小时的课程,中午也能及时参加培训。”

海斯还说:“如果员工能够完整参加所有12次课程,我们会为员工支付所有的培训费用。如果他们无法坚持上完所有课程,我们将从他们的工资中扣除上课的费用。当员工们选择参加培训项目的时候,他们必须保证有始有终。”

项目一开始的时候,员工的热情就超乎了预想。本来只打算开办一个培训班的主办者不得不增加了两个班,最后每班都有40个员工参加。今天,平均每个班的参加人数为12人,培训课程的安排也更加规律。目前,海斯估计在所有的5100名员工中大约有超过650名员工参加了培训。

给最需要的员工

推广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让经理们和管理者们也参与进来,因为这些一线的管理者最清楚员工的工作和财务状况。如果经理们能够对财务知识培训项目有所了解,他们就会向员工们介绍和推广。如果经理们自己先参加培训再向员工们推荐,则更加具有说服性。

认识到口碑效应的重要性,麦克利尔得健康中心给经理们参加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优先报名权。现在,这些参加过项目的一线经理们已经成为最好的项目推广者。

也有一些雇主会针对那些可能最需要财务知识培训和咨询的员工进行项目推广。阿拉巴马儿童中心的迪恩说:“我们会确保员工免费享受培训项目,并选择一些合适的时机向员工宣传项目,让他们更容易接受。”例如,当一个员工要求退出养老保险计划或者希望从养老保险计划中提前预支费用时,养老保险计划的供应商代表就会向员工们推荐阿拉巴马儿童中心提供的免费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并且向他们解释如何参与项目以及项目的益处。

经理们也会和员工们共同分享项目的信息。迪恩介绍说:“在我们的组织内部有一种很开放的氛围,员工会主动和经理沟通个人情况,包括财务状况、婚姻状况等等。我们也一直在培训经理们如何正确引导员工,这样当员工们向他们倾诉自己的财务烦恼时,他们可以向员工们推荐财务知识培训项目。”

如何推广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取决于一个组织的组织文化。一些组织的领导者们倾向于让员工们简单了解到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存在,也就是说,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仅仅是作为员工辅助培训项目的一部分。所以,联合磨光科技公司采取了向130名员工告知公司为员工提供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服务信息,以及该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员工解决紧急的财务状况和问题,提供财务咨询服务等。至于员工们是否会参加培训,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

其他推广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方法包括:

当项目招收学员时,在办公室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放明显的标志。

在组织的内部交流系统或刊物上登载参加培训员工的成功案例。

鼓励参加过培训项目的员工和其他员工分享他们的经验。

海斯说:“在麦克利尔得健康中心,我们鼓励参加过培训项目的人员向朋友和同事进行推荐。”

其实很多财务知识培训项目都是在组织的发展和员工的需求中自然产生的。以联合磨光科技公司为例,该公司为参加培训的员工提供了退休养老计划和一对一的投资服务,很多员工都和财务咨询师结下了友谊。长此以往,咨询师会主动到公司来和员工见面,为员工提供额外的免费服务。在迪恩看来:“财务知识培训是我们和其他组织竞争的一大优势之一,这种员工福利让我们和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

本文编译自《HR Magazine》2012年6月刊

项目执行和花费

财务知识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雇主们需要考虑在该项目上投入的成本和如何让这个项目更加有效地为员工服务。

免费的项目。几乎所有人力资源管理者都会接到财务咨询师和保险公司或者其他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希望提供免费讲座的请求。另外,当地银行也会经常提供财务知识培训服务。

社区服务项目。很多非营利组织和社区组织,例如YMCA和社区大学都提供财务知识培训项目。雇主可以推荐员工去参加这些项目或者可以考虑为员工报销一些参加培训项目的花费。

财务产品供应商的服务项目。很多财务产品供应商都提供各种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他们的项目大多在8到12周左右,以课堂授课或网络教学形式为主,有的则结合了课堂和网络教学。而另一个财务产品供应商,财务通公司则向小公司提供一日财务知识培训服务的项目价格,包括讲座、网络授课和一对一咨询等。财务通公司的发言人指出:“对于一个小型公司而言,所有的项目花费每年不会超过1万美金。在总部的员工可以直接参加培训,其他分公司的员工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参加。大型公司在员工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上的花费可以达到一年25万到50万美金。”

有限预算下的财务知识培训项目

很少有公司会为员工的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安排较高的预算,以下是一些如何在有限预算下开展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方法。

只为那些完成全部财务知识培训项目课程的员工支付费用。在培训开始前,要求员工签署如果无法完成所有培训课程就从其工资中自动支付培训项目的协议,确保员工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

从小的项目开始。如果一个组织的领导者不能完全确定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益处或者不确定员工是否有兴趣参加,那么项目可以从一个班的实验课程开始。项目结束后及时评估项目效果,决定是否继续项目开展。

限制参加人数。限制参加人数,秉着先报名先培训的原则,每个班只招收一定的人数。

针对最需要的员工。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也许是雇主帮助员工改变生活和命运的重要契机,为了达到项目效果的最大化,确保参加培训的员工是那些最有需求的员工。可以让财务产品供应商推荐那些财务状况出现问题的员工参加培训。

急救知识培训 篇7

1 开发环境与语言

该平台是基于Microsoft.Net Framework 3.5框架开发的B/S 3层架构模式的动态网站平台, 采用C#作为开发语言, 以Microsof Visual Studio 2008作为主要开发工具, 用ASP.NET技术构建前台页面, 以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作为后台支持。该平台具有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灵活性强、系统安全性高、运行稳定等特点。

2 教学素材

2.1 图文资料

该平台提供大量的用于教学的急救知识图文资料, 其中一部分以文章的形式进行发布, 用户点击相应的文章标题即可进行浏览;另一部分则以word、pdf等格式存放于指定的资料库中, 以网络资源的形式进行发布, 并通过列表的形式呈现, 用户点击相应的资源链接便可下载该资源进行学习。

2.2 视频与课件

该平台提供的所有教学视频均统一转化为flv格式, 而课件则统一以swf格式进行组织, 分别存储在指定的视频库和课件库中, 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动态提取播放。由于教学视频与课件均采用流媒体文件格式, 播放时能向客户端连续、实时地传送视频与课件, 实现“边下载、边输出”, 既缓解网络传输的负担, 同时也为浏览者节省了等待时间。

3 平台结构

该平台将用户划分为管理员、教师、学员以及游客4种类型。

管理员用户具有平台最高的维护与管理权限, 能对教师用户进行管理, 审核学员的注册信息、留言信息、提问等;同时, 负责平台公告的发布与管理, 急救课程信息的更新以及在线考试功能的设置。

教师用户通过平台进行急救课程教学内容 (包括图文资料、课件视频等) 的发布与管理;同时, 可向在线考试题库添加试题, 亦可对原有试题进行修改, 查看并回答学员所提问题。

游客用户无需注册便可在平台上对急救知识进行初步学习, 获取一些平台对外共享的急救知识学习资料, 如果游客用户想要完整地学习该平台的教学内容, 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 通过平台注册成为学员用户即可。

学员用户需通过平台进行注册, 注册时学员必须提供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以及联系方式, 注册以唯一的用户名选择普通市民或医务人员的身份, 等待平台管理员审核通过便可成为学员用户。注册成功后, 学员用户可进入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共分五大板块, 分别是课程培训、专家论坛、培训动态、学员天地和技术支持。进入课程培训板块, 学员用户不仅可以详细学习急救课程, 还可以获取平台对会员共享的急救课程学习资料;进入专家论坛板块, 学员用户可对急救知识专题进行深入学习, 通过平台的在线复习、考试功能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进入培训动态板块和学员天地板块, 学员用户可及时了解最新的平台公告、急救培训新闻以及学员活动等信息, 通过在线交流功能学员用户可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提问, 平台专家团队成员 (教师) 可面向个人 (通过在线QQ) 或全体会员 (通过学习交流栏目) 进行解答;技术支持板块则主要为学员用户提供会员注册方法、平台操作指导、专家 (教师) 联系方法等相关的技术帮助。

4 平台应用优势

4.1 鲜明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随着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广大市民了解和掌握急救知识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 担负生命救援重任的广大院前急救医务工作者和需要掌握急救知识的特殊行业人员也缺少一个针对性强的、方便自我学习的继续教育培训平台。通过网上搜索和论文检索, 在国内尚未发现具备与该平台相同功能的平台或报道。该平台集急救网络教学、复习与考试、在线交流于一体, 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4.2 严谨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由汕头市120急救中心、各大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多名长期从事临床急救工作、具有丰富急救知识培训经验和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该平台专家 (教师) 团队, 确保发布的教学内容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4.3 广泛的适用性和界面友好性

该平台B/S 3层架构模式, 对客户端的系统没有特定的要求, 用户只需连接网络, 登录汕头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网站 (http://www.st120.org) 便可通过点击相关链接接入平台, 适用范围广泛。该平台界面简洁、友好, 对操作技能的要求也不高, 用户进入平台后基本上都可自如地进行相应的操作, 对操作时存在疑问的用户, 平台也设置了相应的操作指导功能, 让用户能快速掌握相关操作。

4.4 丰富的教学资源

该平台提供了多样化的网络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资源丰富, 除提供常用网页图文资料外, 还构建了对应的教学视频库以及教学课件库, 支持用户实时点播, 播放时平台提供交互性操作按钮, 学员可根据自己学习的进度与程度进行跳跃性的有选择地学习。

4.5 完善的在线复习、考试功能

该平台构建了全面的急救知识试题库, 学员通过平台进行学习后可使用在线考试功能进行单元练习以及急救课程考试, 及时获得自己学习情况的反馈。学员进行练习或考试时, 平台将随机抽取适当的题目进行组卷, 学员提交答案后, 平台自动进行评卷, 显示所得成绩;同时, 平台将对学员用户所做的每一道题进行分析并呈现分析结果, 使学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6 便利的在线交流功能

该平台一方面提供了QQ客服在线交流功能以及论坛式在线提问功能, 让学员能与教师在线交流或向教师提问;另一方面通过开发在线交流论坛, 便于学员相互间发表留言, 相互讨论, 共同进步。

4.7 全面的后台管理功能

该平台后台主要向管理员用户与教师用户开放, 管理员用户主要负责通过后台发布管理网站公告信息, 进行学员注册信息的审核, 同时对学员的留言、寄语和问题进行审核, 净化平台互动环境;此外还可对在线考试的试题数量以及考试时长等进行设置, 根据实际要求对急救知识在线考试灵活布置。教师用户则主要负责急救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布置, 即教学文章、课件、视频、资料以及在线试题等的发布与管理;在互动交流方面, 教师用户通过后台在线对学员所提问题进行解答, 跟进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等。

5 平台展望

该平台主要面向普通市民、基层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和需要掌握急救知识的特殊行业人员。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 促进急救知识在普通市民中的普及, 达到对医务人员和特殊行业人员进行急救知识的在线继续教育的目的。下一步, 平台将丰富与完善后台成绩管理与学员评价功能, 科学合理地对学员所掌握的急救知识程度进行归类、分析, 同时结合面授以及实际操作训练对学员进行综合考评, 对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 有利于我市医疗单位从事急救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需要掌握急救知识的特殊行业人员持证上岗, 使急救知识培训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 为生命救援提供有效帮助, 减少患者因急救不及时而造成的死亡和伤残, 提高院前急救生存率, 从而推动我市院前急救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蒉

摘要:根据现代网络教学思想, 利用ASP.NET动态网站开发技术构建汕头市“120急救知识网上培训平台”。通过平台丰富的教学内容及灵活的教学形式, 达到向市民普及急救知识、对基层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和需要掌握急救知识的特殊行业人员进行急救业务培训的目的。

急救知识培训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兰州市城关区辖区3所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随机抽取模拟场景进行现场急救演练,目前,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管理总人数为71 474人,其中慢性病占17.41%,60岁以上的占47.18%,服务半径平均约1.5~2.5 km。各中心的急救设施有吸痰器、急救箱、心电图机和氧气瓶。参加急救人员以全科医生为主,经过专职培训者3人。

1.2 方法

1.2.1 急救演练内容和场景设计。

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急救技能演练内容选择了徒手心肺复苏、呼吸道异物现场抢救和脑出血院前急救以及转运。采用急救模拟人体模型,根据演练内容设计病例模拟场景,每个病例设计2个场景。演练前说明原则,由各中心派1名队员随机抽取演练内容,5分钟准备急救设备。主持人宣布开始出现模拟场景,同时计时。演练操作结束后,由专家进行现场点评、提问相关急救知识及评分。

1.2.2 现场点评、提问及评分标准。

根据社区院前急救的特点和演练的内容设计了徒手心肺复苏、呼吸道异物现场抢救和脑出血院前急救以及转运评分标准。徒手心肺复苏(3人)评分标准从急救物品的准备、患者的现场评估、操作要点、复苏效果、医护配合及后续处理方面进行评定;呼吸道异物现场抢救评分标准从患者的现场评估、操作要点及后续处理方面进行评定;脑出血院前急救以及转运评分标准从对患者的现场评估、病情的快速判断、医护救治中的配合及转运过程的要点进行评定。现场点评和提问内容:如何迅速对患者做出正确评估、如何判断急救的效果、操作中医护配合的流程、设备的使用问题以及对在“120”急救没有到达以前在急救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如何救治等相关急救知识。

2 结果

2.1 急救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救演练人员对社区急救知识回答的正确率:徒手心肺复苏为44.40%(4/9)、呼吸道异物现场急救为55.60%(5/9)、脑出血社区院前急救为54.50%(6/11)表1。

2.2 急救基本技能完成情况

3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救演练人员完成社区急救技能情况:徒手心肺复苏85分,呼吸道异物现场急救84分,脑出血社区院前急救79分,平均82.76分(表2)。

3 讨论

3.1 社区医疗服务的内容将更加广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医疗服务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治疗感冒、输液和测血压,而将承担除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以外的社区急救任务。据统计,有83.20%的院外急救突发事件发生在社区,而面对社区内的危重疾病,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显得束手无策,只有呼叫“120”进行院前急救。所以,在人们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初期救治需求更加迫切的同时,也对社区医疗结构和功能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4]。本次演练可见,对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明显不足,知识老化,缺乏全科知识;对急救基本技能的手法和要求不到位,缺乏医护整体配合和急救临床经验,个人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差,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3.2 社区急救存在的问题

3.2.1 急救意识低。

急救医学是一项特殊的医疗活动,不仅要求医生有急救知识和技术,还要有很强的急救意识,而社区医生长期在基层工作,遇到急危重患者转院现象很普遍。

3.2.2 缺乏医护配合。

社区护士急救意识弱、素质低,对急危重患者就诊初期,医护配合行动迟缓,治疗措施不得要领,往往失去急救的最佳时机。

3.2.3 政府对社区医院急救设备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社区医院资金不足,不能购置先进的急救设备,经了解发现,社区医院的基本急救设备仅有心电图机、吸痰器,并且医护人员也不能熟练应用。

3.2.4 对急救技能培训不重视。

在我区社区医院就诊的患者中90.0%以上是老年患者,以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多种疾病为主,且年老体弱,随时可能出现心脏骤停和外伤,每位社区医生都能遇见心脏骤停和外伤的患者,但对实战性的、规范的急救技能培训较少。据报道,北京市宣武区社区医生85.7%没有进行过规范的急救技能培训[5],个别经过培训的医生也因长时间没有实践和再培训对技能的应用生疏。

3.3 对策

3.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社区急救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和主要组成部分,对危重症患者的先期救治是否及时到位成了衡量一个社区医疗水平的标准[6]。让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社区急救要转变以往坐等急救的观念,而是要将医疗急救送到患者身边,重视社区的急救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治疗的空白时间,为专业院前急救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另外,社区急救需要政府的重视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认识到社区急救是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与急救医疗体系二者的完善与发展,加大对急救基本设备的投入,提高社区急救水平。

3.3.2 加大对社区全科医师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力度。

社区急救要求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各相关专业知识,才能在社区环境中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救治服务。培训应先了解全科医师培训目标、内容、工作特点和自身的水平,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方法,结合实际讲解;注重参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以及如何向患者家属解释、交待病情,如何减轻患者和家属紧张情绪的培训;注重培训对急、危重患者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社区医师可以通过在上级医院的急救中心进行急救培训,使之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水平得到更新、充实和提高。

3.3.3 加强社区全科医护人员在急救中协作的培训。

在社区院前急救中全科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急救、对于急危重患者能在有效的时间内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培训中要注重全科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及操作程序熟练程度的培训,为急危重患者到达医院之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在社区医疗工作中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医师的急救技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不但要求医生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娴熟的急救操作技术。应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能立足于社区的、高水平的全科医师和护士,更好地为社区居民的生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金利波.某校医院突发事件急救分析[J].中国校医,2005,4(19):205-206.

[2]纪桂茹,李艳.社区院前急救的全科医疗理念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4,7(22):1675-1676.

[3]杨萍芬,陈志.论城市院外急救网络社区化[J].中国急救医学,2001(10):619-620.

[4]余玲,熊光华,万体华,等.院前急救4740例病种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12):1824.

[5]王长远,秦俭,孙长怡.全科医师急救技能调查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2(10):357-358.

急救知识培训 篇9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救模式,急救人员,岗位培训

院前急救,又称“院外急救”,指的是在医院之前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中毒、创伤、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的统称,包括病人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1]。院前急救不但包括个体患者的伤病救治,也包括群体性突发事件伤病员的现场救治与转运,是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医疗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国内外院前急救模式与急救人员岗位培训的对比分析,为我国提高日常急救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提供相应的借鉴与参考。

1 国内外院前急救模式对比分析

1.1 国外及部分地区院前急救模式

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有两类院前急救模式,即美英模式和欧陆模式(又称“法德模式”),美英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病人运往医院治疗,采用此模式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美、英、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等。欧陆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医院带到病人身边,采用此模式的主要国家是法、德、俄罗斯、葡萄牙等欧洲国家。这两类模式各有特点,由于急救理念的差异,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表1)[2]。

1.2 国内院前急救模式

国内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的院前急救模式,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建立了多种模式,具体归纳有6种急救模式(表2)[3,4]:独立型急救模式,指挥型急救模式,院前型急救模式,依托型急救模式,联动型急救模式,与消防联合型急救模式。

2 国内外院前急救人员岗位培训对比分析

2.1 国外院前急救人员岗位培训

美国急救专业人员科学、规范的院前急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参与急救的人员有急救医师、急救技术人员和急诊科护士。在美国,急救医师已被公认为医学专业人员。急救技术人员主要负责院前急救与运送工作,按其技术水平可分为3类:(1)初级急救员(EMT-B),经过国家认证,需掌握心肺复苏、外科止血等基本生命支持技术,其培训时间至少为110 h(包括见习实习),多数超过120 h;(2)中级急救技士(EMT-I),不同的州存在很大差异,能力介于EMT-B与EMT-P之间,一般有200~400 h的培训,需进一步学会静脉内注射,气管插管等技术;(3)急救医助(EMT-P)具有较高水平的院前急救人员,需掌握高级生命支持及现场外伤急救处理技术,培训课程时间为至少1 000 h,包括250~500 h的理论学习。另外,资格认证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因此,保持资格认证,还必须完成最低限度的继续教育时限。以EMT-B继续教育为例,保持国家认证,必须获得至少48 h的额外教育,并且进行完整地24 h的进修课程或者与进修课程同主题的24 h继续教育[5,6,7]。

法国于1986年开始逐渐建立院前急救系统,即紧急救援系统(SAMU),是以医师为主的急救医疗服务,其参加院前急救的人员有医生或助理医师、护士、驾驶员。急诊专科医师由固定的急诊科人员与其他医院兼职医师组成。只有接受过专科培训3~4年的医师,2年的急诊专业培训,才能取得急诊医师资格认证,此为急诊科固定人员;由来自私人医院或者是私人诊所的开业医师为医院兼职医师[8]。医学生需在第一阶段的第二年或第二阶段的第一年完成12学时初级培训;第二阶段的第二、三或四年完成40~50学时的基本培训,并在3年中至少在SAMU完成36个值班(包括外科、内科、重症和SAMU);第三阶段完成360学时的高级培训才有希望成为全职或兼职的急诊专业医师。急诊护士,通过第一年12~14学时培训、第二、三年40学时培训,并在SAMU实习方能上岗。司机,要经过法国急救系统的专业培训即1周的理论培训,1周的操作练习,1周的医疗救护车实习才能上岗,其不仅是一名驾驶员,也是一名医疗辅助人员。

2.2 国内院前急救人员岗位培训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成立院前急救机构,即救护站;80年代后各地相继成立了急救中心(站)。迄今为止,急救中心(站)仍是院前急救的重要力量,与国外急救人员岗位培训相比,我国院前急救人员岗位培训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表3)。由于院前急救模式不同,我国急救人员可分为(1)专职院前急救人员,由急救医师、护士、驾驶员3人组成,(2)医院急诊兼职的院前急救人员,主要由急诊医师(含各临床科的轮值医师)、护士、驾驶员组成,部分急救医院同时配备了急救医助或医士,其出车人员3~5人。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可以是医院与其他部门调入、医学院校分配,也可以是临时聘用或借用,其学历有从中专到研究生不等,上岗培训时间、内容、程度也不尽相同,只有部分城市院前急救人员需持证上岗,参加继续教育与培训的机会较少。另外,我国院前急救司机多是急救中心聘用的临时人员,且上岗前未经过培训或培训不足,不具有必要的急救知识[3]。

3 国内院前急救模式及急救人员岗位培训问题及建议

3.1 院前急救模式

院前急救模式是建立与发展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也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急救模式总体上位于美英模式和法德模式之间,院前急救人员一般是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但现场救治深度又不及法德模式。由于经济水平、急救量、急救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各地区在原有医疗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院前急救模式。但这些急救模式没有统一规范和标准,从发展的角度上看,不利于全国院前急救统一调度、管理;不利于院前急救人员的统一培训与认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家医疗急救服务体系的发展。我国有待于在总结各地急救工作经验,借鉴国外急救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长远发展需求的均衡性院前急救模式,提高我国对个体患者救治和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的水平[9]。

3.2 急救人员岗位培训

我国院前急救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这与急救人员准入门槛低,多样化的院前急救模式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的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救人员的要求不同。缺乏专业的规范化岗位培训机制;和美国、法国相比,我国缺少院前急救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操作方法;缺少岗后的继续教育、培训,目前,许多急救人员主要来源于其他专业人员毕业后的继续教育,而我国尚未形成完善规范化的继续教育体制;缺乏国家统一的上岗资格认证,部分城市进行了急救人员上岗资格认证,但其是由所在地区认证的,并不是由全国统一制定的,无普遍性。

针对急救人员岗位培训存在的问题,建议:(1)储备院前急救人才,增加在校医科学生急诊医学课程的系统学习及相应实践活动,虽然我国部分院校已经开展了急救医学专业,但并不能满足中国院前急救专业人员的需求。(2)建立国家统一规范化的岗前培训机制,结合院前急救的工作特点,我国需针对院前急救的岗位要求,通过规范培训师资力量、统一培训教材和课程设置,设置考核评估标准,对急救医师、护士、司机、建立系统、规范的专业岗前急救培训。(3)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体制。继续教育是急救人员更新与拓展知识的重要机会,建立系统的继续教育体制,利于急救人员知识的更新及先进技能的掌握。(4)建立国家统一的岗位资格认证体系,由于院前急救具有特殊性,它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进一步救治,需要国家强制性的建立院前急救岗位资格认证,并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岗位资格认证考核[10]。

参考文献

[1]王艳红,鲁传龙.我国院前急救的特点及现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4):312-314.

[2]吕传柱.灾难医学与院前急救[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9):901-903.

[3]杨朝福.院前急救医学服务模式综述[J].医学信息,2011,24(9):6299-6300.

[4]周华,黄丕强,徐相瑞,等.院前急救管理模式的探讨[J].急诊急救,2005,8(10):822-823.

[5]李航,赵永春,梁万年.欧美国家院前急救模式和组织管理[J].国外医院理,2008,24(2):143-144.

[6]Wikipedia.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EB/OL].[2012-06-11].http://en.wikipedia.org/wiki/Emergency_medical_technicians.

[7]Miller FP,Vandome AF,McBrewster J.Emergency medicaltechnician-basic[M].Saarbrücken:VDM Publishing House,2010:20-25.

[8]张振新,林长春.中国和法国院前急救体系比较及启示[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4):624-625.

[9]张冬林,胡友珍,杨纯,等.国内外院前急救发展现状与展望[J].现代护理,2005,11(24):2094-2095.

知识经济时代的培训模式创新 篇10

一、终生学习:培训理念的转变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培训规律, 企业培训需要完成的任务是:第一, 培养员工具有获取知识、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预示着产品换代加速, 预示着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的更新加快。因此, 企业员工只有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 掌握现代的学习和工作方法,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能力, 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第二, 培养员工具有技术扩散和应用的实践能力。技术进步的规律表明, 技术扩散对于生产力发展的贡献远远大于技术革命, 技术扩散的成本低, 见效快, 效益高。而技术扩散依赖于一大批掌握、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要求员工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第三, 培养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当前, 在知识型企业内,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 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不断有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问世, 才能使企业有足够的发展后劲。因此, 企业要把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员工培训的重要目标, 把研究、应用与创新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第四, 培养员工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德是立人之本, 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对企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 企业培训不但是知识传播者, 更应该把培养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重要目标, 从而为知识创新提供不竭的精神源泉。第五, 提倡终生学习。在知识经济体系中, 组织成员工作与学习已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学习是工作的新形式, 无论是出于外在竞争的压力还是出于内在精神的需求, 终生学习在今天成了生存的基本手段。企业培训模式要做到为组织和个人提供更方便、更轻松的学习方式。

二、企业大学:培训体系的转变

企业大学一般是由企业出资, 以管理人员、职业院校教师、高校教师以及专业培训师为师资, 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时效性教育手段, 以培训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 技能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和其他相关行业企业人员为目的, 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要的一种新型教育培训体系。目前, 企业大学在欧美国家蓬勃发展, 这些企业大学完全不同于公司的传统培训部门, 它寻求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的最佳融合, 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适应商战需要的知识型经理人。企业大学在设计课程时, 出发点是强化企业的核心发展战略和核心业务能力, 推广企业的经营思想、文化、价值观念, 介绍企业的内外经营环境, 通过所设计的课程使员工学习并掌握沟通和合作、思维创新和解决问题、自我管理、信息处理、激励员工等能力。企业大学培训模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是连接学术界和商界的桥梁, 它依附于公司, 教学人员同时也兼任企业的管理职务, 因而有着很大的灵活性, 可以迅速开发企业内部经验应用于教学之中。企业大学愈来愈被看作是企业整体业务解决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对企业开拓市场有很大帮助。在培训内容和方法上, 企业大学则强调课程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及内部讲师队伍的构建, 由此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机制。在完善的课程开发流程与制度保障下, 企业大学组织专业业务专家 (内部讲师) 、培训对象代表 (员工) 、课程开发专家以及培训管理专家等, 一同就业务运营过程中的问题或经验进行总结、提炼, 以内部课程的形式予以内化、固化。此外, 企业大学通过内部讲师以及自主开发的培训课程, 帮助企业将各种最佳实践迅速地予以扩散, 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

三、体验式培训:培训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培训功能是使学员获得知识、经验, 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体验式培训为标志的新模式, 主要是通过培训提高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 制定能应对瞬息万变市场环境的策略。传统的培训强调培养目标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 它的价值量是预先设定的, 以公认的准则为基础, 重视模仿继承、培养获取知识和积累信息的能力。这种培训的突出问题是:学员只是被动接受, 至于是否听懂了、学会了, 学到何种程度, 都难以量化。这种培训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今激烈的竞争及社会更高层次的需要, 因为当今更多问题的解决已不可能在封闭的领域内进行, 而是在开放和变化的领域内进行。训练学员要善于系统地提出问题, 把问题归纳起来, 根据已获取的知识和经验, 在更广泛的领域里用创新的智慧和团队力量来解决问题。体验式培训方式有三个维度的关注:针对学员模拟处理企业的问题, 具体指出他们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提炼出解决问题方案的理论支撑点;对学员职业生涯发展关键点给予清晰明确的提示。

体验式培训形式广泛, 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主要有户外体验式培训、沙盘模拟、行动式学习、教练等。 (1) 户外体验式培训。目前国内对户外体验式培训的认知主要是拓展训练、魔鬼训练等。而国际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让学员置身某一销售现场, 从中体验学习、销售、沟通等经营行为。户外体验式培训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等自然环境, 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 达到磨练意志、锻炼团队意识的培训目的。 (2) 沙盘模拟。沙盘是用沙土或其他材料做成的地形模型, 主要用以研究地形、敌情、作战方案, 组织协同和军事训练等。沙盘模拟培训源于战争中的沙盘模拟推演, 它运用独特直观的教具, 融入市场变数, 结合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讲师点评, 使受训人员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全真体验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和情景。在沙盘之上, 企业的现金流量、产品库存、生产设备、人员实力、银行借贷等指标清晰直观, 企业结构和管理操作也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通过沙盘模拟将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员体验、学习。生动的视觉感受能有效地激发起学员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课程结束时, 学员们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更透, 记忆更深。沙盘模拟背景可设定为已经营若干年的生产型企业。可以把参加训练的人员分成6组, 每组5-6人, 每组代表一家虚拟公司。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担任公司中的重要职位 (CEO CFO, C00、市场总监、销售总监等等) 。这几个公司是同行业中的竞争对手, 他们从先前的管理团队中接手企业, 面对来自其它企业 (其它小组) 的激烈竞争, 将企业向前推进、发展。在这个课程中, 参加训练的人员必须做出众多的决策, 例如新产品的开发、生产设施的改造、新市场中销售潜能的开发等等。每个独立的决策似乎容易做出, 然而当它们综合在一起时, 许多不同的选择方案自然产生。 (3教练技术。它着眼于激发学员的潜能, 是一种态度训练而不是知识训练或技巧训练。教练源于体育。教练不是帮学员解决具体问题而是利用教练技术反映学员的心态, 提供一面镜子使学员洞悉自己, 从而理清自己的状态和情绪。教练会对学员表现的有效性给予直接的回应, 使学员及时调整心态、认清目标, 以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以谈话沟通的形式促成学员主动改变心态是教练技术的基本方式。

四、电子化学习:培训平台创新

利用高科技来丰富培训的手段和提高培训的水平, 这是近几年国际上兴起的企业培训潮流, 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其他新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技术创新, 使员工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速度大大加快,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能很方便地满足员工即时的和不同步的学习需求。

电子化学习就适应了这一要求。电子化学习是通过在企业建立互联网平台, 学员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借助网络, 形成了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为实现手段的交互式环境, 毋需面授, 就能达到培训目的。在网络学习环境中, 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 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而且这些学习资源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这一学习平台使培训内容可以迅速传递、更新, 让培训实时反映企业的发展与市场变化, 同时可以促进员工掌握先进的信息化工具, 迅速推动企业战略与策略的转型, 使最高决策层的意图更好地传达到全企业范围并得到理解、执行。

上一篇:房地产业融资下一篇:海洋溢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