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急救培训通讯

2024-04-13

教师急救培训通讯(共8篇)

篇1:教师急救培训通讯

珍惜生命 关爱健康——东新实验幼托园教师急救知识培训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天”。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管理,增强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急救知识,让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事故对幼儿的伤害。我园教师于近日参加了急救知识培训。

培训老师首先通过PPT的形式,向老师们讲解了紧急救护知识和常识并示范展示绷带、三角巾的运用。老师们跃跃欲试,纷纷参与模拟操作。看老师们多认真啊!他们尝试着压、绕、扎、塞等方式,学习打平结、四肢及头部伤口紧急处理和骨折的固定方式。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大家掌握了正确的急救方法,懂得在意外来临时该如何面对。

培训结束后,教师深有感悟说到:“意外事故急救培训真是太及时、太必要了,今后一旦遇到类似状况,我们知道如何在第一时间做出科学的应对措施。”

此次急救知识的培训,大大提高了幼儿教师对意外事故、常见病症的应急处置能力,为幼儿园安全构筑了一道安全防线。

篇2:教师急救培训通讯

心肺复苏的知识讲述:

首先校医讲述了如何判断救助者属于需要心肺复苏患者,分为意识、呼吸、心跳三种判断方法。然后讲述了心肺复苏术分为两种: 1、胸外心脏按压2、人工呼吸。并具体讲述了救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经常出现的错误,以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接着校医讲述了对不同类型的人进行救助时的异同点,分为两类人:儿童和成人。最后校医给大家判断心脏复苏有效的指征。同学们都在座位上边听讲边看着PPT,边用手比划做着尝试。

心肺复苏的现场实践:

讲座现场准备了1个人体模型,校医首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在做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步骤和其中要注意的关键细节并亲自示范。同学们纷纷踊跃到模型前面进行现场情况的实战模拟,尽管学生都听的很认真,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有或多或少的错误发生,此时我校校医在一旁耐心的为同学们纠正着错误,直到同学们对这项救助技能真正掌握为止。一时,大家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场面极其感动。

篇3:教师急救培训通讯

一、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在新形势下, 一个合格的职业学校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 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技能, 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以学生发展为本,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体现 “师德为先, 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 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1. 教师职业的特点

复杂性和繁重性。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 是繁重的脑力劳动。

创造性和灵活性。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 创造性地设计教育方法。

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的劳动除了运用教育手段作用于教育对象外, 还要给学生做出示范, 以自己的主体形象影响和感化学生。

长期性和长效性。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效果, 必须坚持不懈, 反复施教, 促进学生一步一步地成长。

个体性和集体性。教师的劳动过程呈现为个体的性质, 而劳动的结果又呈现出集体的性质。从劳动过程看, 教师的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以及对学生的集体培养都是以个体的方式进行的。而从劳动结果看, 教师劳动的效果体现在学生身上, 而学生的进步并非某一个教师单独工作的结果, 而是教师集体努力的成就。

正因为教师职业具有以上几方面特点, 才显示教师职业的神圣、伟大; 才要求教师以自学为主,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经常参加教育理论、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不断总结、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 教师成长是有规律的, 即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 逐步成为专家型和学者型的教师, 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 是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 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

教师专业发展应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教师成长一般要经过适应与过渡、分化与定型、突破与退守、成熟与维持、创造与智慧五个阶段[1]。这五个阶段对应于教师不同的成长时期, 有着不同的发展基础、条件、目标和要求, 也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和障碍。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思想、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实践阅历等方面, 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3. 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密不可分。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须经过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才能成为专家型 ( 或学者型) 教师。每个阶段, 除了自身努力学习和反复实践外, 还要经常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 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升, 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2]。要实现教育现代化, 首先要实现教育信息化, 其中教师起到关键性作用。教师首先要掌握信息技术; 利用信息技术, 更新教学理念; 利用信息技术, 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信息技术,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 利用各种机会参加培训与观摩, 与同行相互交流教学经验, 分享教学成果, 才能成为专业化、专家型 ( 学者型) 的教师。

二、发挥移动通信 ( 微信) 在教师培训中的优势

截止到2015 年6 月, 腾讯公司统计微信用户已超过6 亿, 而且还在持续增长中。利用微信来进行教师培训, 培训者能够随时随地学习, 并相互交流和研讨。微信应用于教师培训, 不受时间、空间、距离的限制, 将培训延伸到互联网互通的地方, 提高培训的覆盖面和受益率。

1. 将培训延伸到了校外, 突破了时空观

微信交流平台使得培训者能随时随地学习, 师生、学员 ( 指培训者) 之间可以快速、方便、即时地进行互动交流。这种新的培训方式让教师培训突破了时间、地点、距离的限制, 将培训延伸到了校外, 培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学习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微信应用于教师培训, 减少了培训成本, 提高了培训效率, 扩大了培训受益面。微信交流平台是对集中培训的有效补充, 使校外师生、学员以及培训基地和学员之间的互动得以实现, 使得 “人人皆学, 处处能学, 时时可学”成为现实。

2. 提高了培训者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微信交流平台具有传送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的功能及群聊功能, 培训基地可在培训前将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方法等在微信交流平台上发布, 供培训者选择。培训者根据个人实际情况, 先期学习相关内容, 不断向培训基地反馈学习情况, 及时提出培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促使培训基地更新培训内容, 改进培训手段, 适应培训者的需求。

培训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需求和问题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实现个性化培训。培训基地按培训者需要建立相应微信小群, 使各小群内学员之间进行统一研讨和交流, 解决学员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提高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加强了培训基地与培训者的交流与沟通, 满足了培训者的需求

微信平台具有信息推送、群内分享功能。培训基地创建公众微信平台, 要求培训者时时关注微信平台, 处处跟进微信平台。培训基地定时推送相关培训内容, 培训者定期在群内分享培训经验和收获。培训基地依靠微信公众平台, 挖掘培训者典型案例, 并及时在微信平台上共享。改进和完善培训基地与培训者的互动, 加强培训基地与培训者的交流与沟通, 使培训方法和手段更加贴近培训者的需求, 培训者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培训基地就能提供什么样的培训, 培训基地快速跟进, 满足培训者的需求。

三、基于移动通信 ( 微信) 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

结合微信的特点和教师培训需求, 构建出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模式, 主要包括训前需求调研、方案制订, 训中有效实施、过程控制, 训后跟踪回访等环节, 这些环节整合在一起, 形成训前、训中、训后, 集中、分散有效衔接, 研修、交流、回访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1. 训前需求调研分析

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模式的训前需求调研分析主要包括培训学员需求分析、培训方案的制订、培训内容的准备等。

培训设备和培训环境是进行教师培训的基本保障。分析学习条件, 培训基地需要考虑培训者移动设备的拥有情况, 是否能熟练使用微信, 是否需要进行移动设备培训, 是否具备相应的网络环境等。同时, 基地还应明确利用微信进行教师培训的相关要求, 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

学员需求分析是培训实施的前提。需求分析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 诸如年龄、学历、专业、教学经历、企业实践阅历、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等; 学员所在学校基本情况, 诸如学校所在地、学生规模、教职工人数、实验实训条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获得的荣誉等。培训基地要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为培训的开展制订有针对性的方案。

训前分析的核心是培训方案的设计, 方案的设计包括培训内容以何种方式呈现, 在培训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学员开展主动学习及协作学习, 培训如何开展等。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适宜模块化, 内容短小精悍, 项目引领, 任务驱动, 结合讲授、提问、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多种形式来实施培训, 同时应根据培训内容的变化及时变换培训方式。

2. 培训有效组织实施

培训有效组织实施是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的核心, 培训基地根据训前分析制订相应的培训目标和培训策略, 通过训前调研分析、训中有效控制和训后跟踪回访构成完整的教师培训体系。

训前互动。培训基地先建立一个班级, 并为这个班级建立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平台, 要求培训者都加入微信群, 并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根据班级情况可分成几个协作小组, 每个协作小组可以组建单独的小群。训前基地将学员要完成的任务、培训内容、培训师资等发送到微信公众平台或微信群。这部分内容包括培训内容和师资、要完成的任务 ( 需小组讨论, 协作完成)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相关背景资料和知识。学员结合自己的时间进行学习, 协作小组可在微信群中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 培训基地安排多名专业教师实时跟进指导, 并适时参与小组讨论, 帮助学员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

训中互动。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模式主要是学员与教师、学员与学员通过微信平台交流互动。每个小组分别汇报该小组的培训实施情况、培训收获、所完成的任务 ( 作品) 、遇到的问题等, 并要求班级成员进行阅读和评价; 每个学员将自己完成的任务 ( 作品) 在其朋友圈中进行展示, 作品以文字、音频、视频为主要载体, 并要求小组其他成员进行阅读和评价。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跟进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和知识, 供学员进行自主阅读和个性化学习。

通过汇报, 教师掌握了学员所完成的培训任务、学员培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同时, 教师全面掌握培训实施情况, 不断挖掘典型案例, 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点评, 并让学员展示。对于优秀作品, 教师应及时激励和表扬, 并在微信群中进行推广; 对于培训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开展集体讨论, 提出解决办法, 迅速给予回应。

3. 实施过程控制, 进行训后跟踪回访

教师培训的有效实施, 离不开过程控制环节。过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控制培训过程, 提高培训质量, 改进培训过程中不合理的环节。一方面,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 培训基地安排教师随时监督学员学习情况, 保证任何形式的互动和交流都能有效进行。另一方面, 过程控制要与学员反馈相结合。训前互动和训后互动阶段, 基地均可通过微信与学生进行沟通, 通过学员的反馈及时了解学员学习的难点和掌握的程度; 训中互动阶段, 教师通过小组汇报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总结培训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对训前、训中、训后这三个阶段的有效控制, 及时发现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完善总结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模式。

四、移动通讯 ( 微信) 应用于教师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1. 培训内容要引入 “任务”

在以微信为依托的教师培训模式中, 要想达到训前、训中和训后三个阶段衔接合理, 关键是优化培训内容的设计。一方面, 培训内容要引入 “任务”, 这个任务需小组进行讨论并协作完成, 也就是说学员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要完成某一具体而真实的任务。如机械加工专业小组, 要求学员加工某一个零件。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也可围绕“加工某一个零件”这个中心点, 推送与 “加工某一个零件” 相关的知识和资料, 丰富学员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 培训内容应该模块化、微小化。合理整合培训内容, 使其结构微小但内容相对完整。学员通过完成一个小任务, 较为完整地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内容契合了移动学习特点, 保证学员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微学习, 达到培训目的。

2. 建立培训评价机制

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模式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员主动参与的程度, 因而, 如何调动学员积极运用微信进行学习和互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模式中, 要建立评价机制, 及时对学员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估, 肯定其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如把在微信群中的参与程度和活跃程度作为培训考核标准之一, 对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的学员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定期在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群里展示学员的优秀作品。对积极参与者进行表扬和鼓励, 促进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模式持续、良性地发展。

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 也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挑战。微信应用于教师培训, 一方面, 其强大的交互性提高了教师培训的兴趣, 为培训者构建了新型培训环境; 另一方面, 也为教师培训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契机。作为新时期的职业学校教师, 我们要及时更新观念, 适应网络带来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改变, 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有效组织实施教师培训, 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卢真金.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模式、策略再探[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12) .

篇4:教师急救培训通讯

关键词:移动通讯(微信);教师培训;模式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给职业学校教师继续学习带来了新的机遇。移动通讯(下指微信)具有交流方便、快捷、及时的特点,将这种新型的交流平台应用于教师培训,能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有效延伸培训链条,使培训者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及时了解培训需要,改进培训方法和手段,创新培训模式,不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教师终身学习带来新的活力。

一、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在新形势下,一个合格的职业学校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技能,做终身学习的典范;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体现“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1.教师职业的特点

复杂性和繁重性。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是繁重的脑力劳动。

创造性和灵活性。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创造性地设计教育方法。

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的劳动除了运用教育手段作用于教育对象外,还要给学生做出示范,以自己的主体形象影响和感化学生。

长期性和长效性。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效果,必须坚持不懈,反复施教,促进学生一步一步地成长。

个体性和集体性。教师的劳动过程呈现为个体的性质,而劳动的结果又呈现出集体的性质。从劳动过程看,教师的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以及对学生的集体培养都是以个体的方式进行的。而从劳动结果看,教师劳动的效果体现在学生身上,而学生的进步并非某一个教师单独工作的结果,而是教师集体努力的成就。

正因为教师职业具有以上几方面特点,才显示教师职业的神圣、伟大;才要求教师以自学为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常参加教育理论、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总结、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教师成长是有规律的,即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专家型和学者型的教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是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

教师专业发展应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教师成长一般要经过适应与过渡、分化与定型、突破与退守、成熟与维持、创造与智慧五个阶段[1]。这五个阶段对应于教师不同的成长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基础、条件、目标和要求,也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和障碍。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思想、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实践阅历等方面,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3.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密不可分。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须经过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才能成为专家型(或学者型)教师。每个阶段,除了自身努力学习和反复实践外,还要经常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升,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2]。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其中教师起到关键性作用。教师首先要掌握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理念;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利用各种机会参加培训与观摩,与同行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成果,才能成为专业化、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

二、发挥移动通信(微信)在教师培训中的优势

截止到2015年6月,腾讯公司统计微信用户已超过6亿,而且还在持续增长中。利用微信来进行教师培训,培训者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并相互交流和研讨。微信应用于教师培训,不受时间、空间、距离的限制,将培训延伸到互联网互通的地方,提高培训的覆盖面和受益率。

1.将培训延伸到了校外,突破了时空观

微信交流平台使得培训者能随时随地学习,师生、学员(指培训者)之间可以快速、方便、即时地进行互动交流。这种新的培训方式让教师培训突破了时间、地点、距离的限制,将培训延伸到了校外,培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微信应用于教师培训,减少了培训成本,提高了培训效率,扩大了培训受益面。微信交流平台是对集中培训的有效补充,使校外师生、学员以及培训基地和学员之间的互动得以实现,使得“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成为现实。

2.提高了培训者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微信交流平台具有传送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的功能及群聊功能,培训基地可在培训前将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方法等在微信交流平台上发布,供培训者选择。培训者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先期学习相关内容,不断向培训基地反馈学习情况,及时提出培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培训基地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手段,适应培训者的需求。

培训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需求和问题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实现个性化培训。培训基地按培训者需要建立相应微信小群,使各小群内学员之间进行统一研讨和交流,解决学员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问题,提高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加强了培训基地与培训者的交流与沟通,满足了培训者的需求

微信平台具有信息推送、群内分享功能。培训基地创建公众微信平台,要求培训者时时关注微信平台,处处跟进微信平台。培训基地定时推送相关培训内容,培训者定期在群内分享培训经验和收获。培训基地依靠微信公众平台,挖掘培训者典型案例,并及时在微信平台上共享。改进和完善培训基地与培训者的互动,加强培训基地与培训者的交流与沟通,使培训方法和手段更加贴近培训者的需求,培训者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培训基地就能提供什么样的培训,培训基地快速跟进,满足培训者的需求。

三、基于移动通信(微信)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

结合微信的特点和教师培训需求,构建出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模式,主要包括训前需求调研、方案制订,训中有效实施、过程控制,训后跟踪回访等环节,这些环节整合在一起,形成训前、训中、训后,集中、分散有效衔接,研修、交流、回访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1.训前需求调研分析

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模式的训前需求调研分析主要包括培训学员需求分析、培训方案的制订、培训内容的准备等。

培训设备和培训环境是进行教师培训的基本保障。分析学习条件,培训基地需要考虑培训者移动设备的拥有情况,是否能熟练使用微信,是否需要进行移动设备培训,是否具备相应的网络环境等。同时,基地还应明确利用微信进行教师培训的相关要求,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

学员需求分析是培训实施的前提。需求分析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诸如年龄、学历、专业、教学经历、企业实践阅历、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等;学员所在学校基本情况,诸如学校所在地、学生规模、教职工人数、实验实训条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获得的荣誉等。培训基地要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为培训的开展制订有针对性的方案。

训前分析的核心是培训方案的设计,方案的设计包括培训内容以何种方式呈现,在培训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学员开展主动学习及协作学习,培训如何开展等。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适宜模块化,内容短小精悍,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结合讲授、提问、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多种形式来实施培训,同时应根据培训内容的变化及时变换培训方式。

2.培训有效组织实施

培训有效组织实施是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的核心,培训基地根据训前分析制订相应的培训目标和培训策略,通过训前调研分析、训中有效控制和训后跟踪回访构成完整的教师培训体系。

训前互动。培训基地先建立一个班级,并为这个班级建立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平台,要求培训者都加入微信群,并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根据班级情况可分成几个协作小组,每个协作小组可以组建单独的小群。训前基地将学员要完成的任务、培训内容、培训师资等发送到微信公众平台或微信群。这部分内容包括培训内容和师资、要完成的任务(需小组讨论,协作完成)、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相关背景资料和知识。学员结合自己的时间进行学习,协作小组可在微信群中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培训基地安排多名专业教师实时跟进指导,并适时参与小组讨论,帮助学员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

训中互动。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模式主要是学员与教师、学员与学员通过微信平台交流互动。每个小组分别汇报该小组的培训实施情况、培训收获、所完成的任务(作品)、遇到的问题等,并要求班级成员进行阅读和评价;每个学员将自己完成的任务(作品)在其朋友圈中进行展示,作品以文字、音频、视频为主要载体,并要求小组其他成员进行阅读和评价。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跟进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和知识,供学员进行自主阅读和个性化学习。

通过汇报,教师掌握了学员所完成的培训任务、学员培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同时,教师全面掌握培训实施情况,不断挖掘典型案例,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点评,并让学员展示。对于优秀作品,教师应及时激励和表扬,并在微信群中进行推广;对于培训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开展集体讨论,提出解决办法,迅速给予回应。

3.实施过程控制,进行训后跟踪回访

教师培训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过程控制环节。过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控制培训过程,提高培训质量,改进培训过程中不合理的环节。一方面,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培训基地安排教师随时监督学员学习情况,保证任何形式的互动和交流都能有效进行。另一方面,过程控制要与学员反馈相结合。训前互动和训后互动阶段,基地均可通过微信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学员的反馈及时了解学员学习的难点和掌握的程度;训中互动阶段,教师通过小组汇报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总结培训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对训前、训中、训后这三个阶段的有效控制,及时发现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总结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模式。

四、移动通讯(微信)应用于教师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1.培训内容要引入“任务”

在以微信为依托的教师培训模式中,要想达到训前、训中和训后三个阶段衔接合理,关键是优化培训内容的设计。一方面,培训内容要引入“任务”,这个任务需小组进行讨论并协作完成,也就是说学员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要完成某一具体而真实的任务。如机械加工专业小组,要求学员加工某一个零件。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也可围绕 “加工某一个零件”这个中心点,推送与“加工某一个零件”相关的知识和资料,丰富学员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培训内容应该模块化、微小化。合理整合培训内容,使其结构微小但内容相对完整。学员通过完成一个小任务,较为完整地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内容契合了移动学习特点,保证学员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微学习,达到培训目的。

2.建立培训评价机制

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模式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员主动参与的程度,因而,如何调动学员积极运用微信进行学习和互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模式中,要建立评价机制,及时对学员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估,肯定其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如把在微信群中的参与程度和活跃程度作为培训考核标准之一,对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的学员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定期在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群里展示学员的优秀作品。对积极参与者进行表扬和鼓励,促进基于微信的教师培训模式持续、良性地发展。

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挑战。微信应用于教师培训,一方面,其强大的交互性提高了教师培训的兴趣,为培训者构建了新型培训环境;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培训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契机。作为新时期的职业学校教师,我们要及时更新观念,适应网络带来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改变,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有效组织实施教师培训,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卢真金.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模式、策略再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7,(12).

篇5:教师培训通讯稿

本学期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利用课余及周三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通过集中与分组、自学与辅导、观看专题片与专题报告相结合的形式,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师培训:

1 加强师德师风培训

培训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落实《教师师德建设指导意见》,倡导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培养爱校、爱生思想,形成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师风;通过聘请校外专家作有关师德教育的专题报告,强化师德建设,提升师德修养; 通过组织观看《最美乡村教师》及优秀教师的影视资料,使教师增强责任感,做到“四少四多”,即少一些怨气,多一些责任;少一些自负,多一份虚心;少一些慵懒,多一份勤奋;少一些厌倦,多一些活力。

2 加强教师专业标准的学习培训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精神,帮助广大教师准确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把握《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把《专业标准》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本学期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让教师充分认识深刻领会《专业标准》的精神实质,并逐步将其作为行为准则及我校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考核的内容和指标。开学伊始,由教务科组织,韩锦副校长主讲,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的专题培训,并对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广大教师中形成“无须扬鞭自奋蹄,对照标准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职业素质

篇6:教师培训通讯稿

陕西省商贸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紧锣密鼓进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2014年工作重点及教学工作计划,教务科坚持以“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创建行业示范校、打造特色专业、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强化基本及职业技能、提升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为抓手,以促学生“既成人,又成才”为目的。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力求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本学期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利用课余及周三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通过集中与分组、自学与辅导、观看专题片与专题报告相结合的形式,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师培训: 1 加强师德师风培训

培训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落实《教师师德建设指导意见》,倡导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培养爱校、爱生思想,形成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师风;通过聘请校外专家作有关师德教育的专题报告,强化师德建设,提升师德修养; 通过组织观看《最美乡村教师》及优秀教师的影视资料,使教师增强责任感,做到“四少四多”,即少一些怨气,多一些责任;少一些自负,多一份虚心;少一些慵懒,多一份勤奋;少一些厌倦,多一些活力。2 加强教师专业标准的学习培训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精神,帮助广大教师准确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把握《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把《专业标准》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本学期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让教师充分认识深刻领会《专业标准》的精神实质,并逐步将其作为行为准则及我校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考核的内容和指标。开学伊始,由教务科组织,韩锦副校长主讲,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的专题培训,并对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广大教师中形成“无须扬鞭自奋蹄,对照标准谋发展”的良好氛围。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职业素质

根据学校已于2013年底在各教学班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而绝大多数教师又不会操作使用的实际情况,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设备在教学中的作用,提升我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本学期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其

一、由教务科协调,于3月12号由厂家派专人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培训,使全体教师熟练掌握并逐步推广使用。其

二、安排专人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提升教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能力。其

三、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互相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及业务素质。通过培训逐步改变教师只会教书不会操作、只懂理论不懂实践,职业技能欠缺难以适应职业教育要求的现状,在教师队伍中逐步形成多思、强能、精技的氛围,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供 稿:教务科 岳明丽篇二:2015年湘教师培训师培训班通讯稿

用创新钥匙 开启内外兼修之门 2015年1月10日,由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组织,全国教师进修学校品牌联盟和深圳市龙岗教师进修学校联合承办的湖南省各市州、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部分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管理人员培训班及教师培训师培训班在深圳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圆满结业。

此次为期六天的封闭培训,共有88名学员参加了学习。1月5日上午开班典礼上,省教师发展中心陶佑钦

科长作了重要讲话,殷切希望大家通过交

流观摩,学习深圳市龙岗教师进修学校教

师培训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创新培训理念,以促进我省教师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同时

借此契机,不断提升省内各教师进修学校

骨干培训师个人素养,打造专业卓越的本土培训师。培训期间,深圳市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团队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图片分享,深入浅出地讲授了培训师必备的专业知识,让所有参培人员对教师培训组织与管理、课程设置与开发、培训师控场技巧、微课设计与制作等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深圳市宝安区教科培中心给我们介绍了“五段互动式”教师培训新模

式,这些培训内容不仅将学员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授课层次,拓宽了教师培训视野,更是解决

了我省各培训基地对当前教师培训工作管理方

法的困惑以及大量缺乏本土优秀培训师资源的难题。

培训结束后,学员热情高涨,信心满满,对未来的专业教师培训之路充满憧憬。几天短暂而精心的学习有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大家的心田,外在的吸收借鉴必将内化为改革创新培训方式的自觉行动。用好创新这把钥匙,开启内外兼收之门,作为专业培训团队,我们任重道远。

衡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龙新华、王娟供稿 2015年1月12日 篇三:校本研修培训会通讯稿

学校本研修培训会 2014年9月18日下午,我校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有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校本培训。首先,学习《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陕教师〔2011〕74号)。王老师经过自己的认真研读,给老师们耐心的讲解与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的校本研修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也能更好的促进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技能。

接着是语文组、数学组和综合组共同讨论了如何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研修计划,以及如何有效的进行自主研修。教师们积极的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意见。为今后更好地进行校本研修做好准备。最后学习了校本研修的认定分值。

本的校本研修工作将以学校与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有效地实施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通过本次校本培训,全体教师对校本研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相信经过努力将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篇四:德育培训通讯稿 5月10日,久违的阳光洒满山城,九龙坡的区各中小学的德育干部们如约来到教师进修学院参加九龙坡区第三届德育主任班的培训。[坦洲镇] 坦洲镇林东小学举办新学期班主任培训 2013年2月24日下午,林东小学全体班主任集中在二楼多媒体教师会议室举办新学期班主任培训活动。会议由德育处副主任邱颖老师主持和主讲。

首先,邱主任就开学第一周德育处、班级管理及班主任工作作了总结,她讲到,开学初每位班主任都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认真组织班级的各项常规活动,基本做到秩序井然。在座的大多数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老师,是一如既往地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像杨桃、阿瑶这几位刚刚接手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也是以非常敬业的态度,把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同时也指出了班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希望班主任工作要细致认真,每一项工作都要落到实处。

接着,邱主任与在座的班主任分享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与班主任一起了学习了《成就名班主任之七种武器》的文章。强调了班主任是做人的工作的,所以,班主任的品质直接影响到他做教育的姿态。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反复性,任何教育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教育中的反复,是对一个班主任最大的考验,过了这一关,才能迎来事业的辉煌。应对教育中出现的反复,唯一的办法是永不言弃。

最后,邱主任就新学期班主任工作、叙事德育课题工作作了安排。希望各位班主任都能够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运用教育智慧推动班级管理的完善和发展。

篇7:教师急救培训通讯

8月13日——16日,西石门铁矿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暑期全员培训。炎炎夏日,高温酷暑,没有阻挡教师们培训学习的热情,矿校办领导高度重视,闫校长亲临我校与老师们一起参加培训学习。

13日上午,在二楼多功能教室通过视频集中收看了名校长专题报告,老师们在报告中再次受到了深深的启发,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下午就所听报告各科任撰写了深刻的学习心得。

14日上午,崔校长做了《如何实施高效课堂》专题讲座,讲座中,崔校长归纳了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思想功利化,教师角色模糊化等七个主要问题,阐述了让常态课走向高效的教育观点。

下午,各年级组围绕讲座进行了讨论、交流,各科任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撰写了反思体会。

15日骨干教师李丽红、郭利学分别做了《教法选择艺术》、《走进高效课堂》专题讲座。

李丽红老师在《教法选择艺术》中,提出了什么是教学方法的课题,并将成功的课程用新、情、趣等七个字来概括。使广大教师对一堂好课的重要因素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郭利学老师将高效课堂视为课堂的主阵地,大胆提出了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和考试观三种观点,用“六大解放”和“三个改变”阐述了高效课堂的内涵。

16日,各科任结合自己学习体会,撰写了优秀学案,同时积极投入新学期教学准备工作,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精心备课,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通讯员:史桃丽牛丽红

篇8:教师急救培训通讯

关键词:网络通讯环境,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0引言

在现代网络和通讯技术的支持下, 教学的环境得以重构、教学的模式得以创新, 人们的教学观念亦不断得以更新。相较于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而言, 网络时代的教学有着非常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其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为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因此, 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技术的优势, 加强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高校教师具备教育技术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教育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将教育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 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甚至是教学内容的改革, 这对于加速教学现代化, 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 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科研的工具, 也是高校教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 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技术能力, 主要从以下几点加以分析。

(1) 从高校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上来看:

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内涵的认识与理解, 以及他们对教育技术能力的掌握有助于他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逐渐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理念。同时能够考虑如何充分地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来优化课堂教学, 改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甚至是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创设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 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2) 从高校教学质量来看:

高校教学方式的自由性和灵活性, 加上目前高校教学网络化的趋势, 使得高校的教学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研究证明, 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 并能充分地利用其优势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环境, 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 能够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局面,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利用现代网络和通讯技术进行学习与互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2网络通讯环境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新要求

网络时代, 高校教师面临着素养和能力的新考验, 新的时代必然会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在网络通讯环境下, 高校教师所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具备教育技术思想意识。

虽然相关学者目前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尚无明确的界定, 但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是指高校教师在心理层面对教育技术是接受的、认可的, 他们有将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兴趣和愿望。首先, 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内涵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其次, 他们有运用教育技术的思想意识;再次, 他们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是他们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具备教育技术理论知识。

高校教师要具备教育技术理论知识是他们习得教育技术能力、获得教育技术素养的前提。教育技术的思想内涵、原理体系、范围领域等都是高校教师需要掌握的内容, 高校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将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3) 具备教育技术基本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师技术能力不仅包括对硬件、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还包括将教育技术有效运用到实际教学的能力。一是对硬件设备的熟悉, 了解基本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常识;二是网络基本知识的了解和对网络的合理使用;三是多媒体课件等的制作方法技巧;四是利用网络和通讯工具与学生和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与协作的能力。此外, 要能够借助现代网络和通讯技术来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创设新型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和技术优势来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

3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素质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措施。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 可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有助于帮助教师提高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意识, 并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教学的能力, 使得教师能够顺利地利用技术手段创设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高校为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深化教学改革举办了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 对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推动作用。虽然学校举办了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 但是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仍然不够重视, 没有建立必要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管理制度, 也无完善的相关措施保障培训工作。有的教师认为运用教育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并提高教学质量, 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技能和创造性思维, 推进素质教育的进行等;有的教师则并没有将教育技术能力作为其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对教育技术能力的概念还比较不了解, 甚至认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不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 致使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积极性不高。

虽然高校为提高高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而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但是就目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来看, 确实是投入大、效果微, 主要问题如下:

3.1培训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和开发

高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如果要产生真正的实际效果, 培训必须要具有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地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前提是要具备一系列与培训配套的、丰富的、可进行实质性使用的培训资源。这样, 在教师培训的时候可以自由地选择优质的资源使用, 更大程度地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率。就目前情况来看, 培训资源库不够完善, 使用不够合理, 教学软件开发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与开发上的障碍, 使得资源的开发供不应求。其次, 许多教师虽然意识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但他们被动学习, 积极性不高, 甚至是学而不用,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2培训方式单一

高校在培训形式上以短期集中培训为主, 在培训方式上主要采取面授方式, 培训形式与方式单一, 不能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面授培训方式既有优点也有不足, 优点是便于实现对培训者的管理, 且培训者可以得到系统的知识, 但培训者和被培训者都需要抽出专门的一段时间, 给不少教师带来了麻烦和难度, 造成培训的范围受到了限制。况且, 单一的培训方式未能满足高校教师的个体差异与需求, 仅由相关职能部门着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 缺乏教学部门的参与, 因而难以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实际情况作有针对性的培训。

3.3培训内容没有与课程有效整合

在对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过程中, 以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为主, 使得教师的注意力过多地关注在技术的使用上, 比如怎么样做课件、如何将课件做得漂亮等, 而忽视了技术与具体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高校教师在接受培训后对技术的使用没有加以选择, 把其作为一种几乎替代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武器, 而不是针对具体学科特点, 合理运用所学技术以辅助教学的进行。

3.4培训的内容和方式需变革

在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时, 培训主题偏离或培训内容陈旧的现象大有存在, 并且每次集中培训的时间有限, 培训内容不合理便会影响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高校教师一般都担负着一定的教学任务, 工作较为繁忙, 传统面授形式的培训需要教师们腾出专门的时间去参加培训, 路途奔波耗时耗力, 有的教师甚至会面临调课的麻烦, 给高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带来了不便。信息时代, 借助网络和通讯技术的支持来开展高校教师的培训活动无疑为一种较好的形式。

4网络通讯环境下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对策

通过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的分析, 为解决高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 切实提高网络通讯环境下高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 我们提出以下对策来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的开展。

4.1加强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从学校方面来说, 首先要在政策上加以支持, 措施上进行保障, 经费上予以保证, 如对培训时产生的费用进行立项资助, 有课件制作上的培训、多媒体软件使用上的培训、网络教学上的培训等方面的费用。对每一位教师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课时数的规定, 同时要保证教师在培训后真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 使培训不至于走过场。其次, 在培训中加强教师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 认识到这些都是自身发展和自身生存的需要, 同时让教师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刺激和开发学生各种潜能, 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深化学校教学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由此使得教师在参加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由变被动为主动, 把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转变为教师自身的要求, 努力掌握教育技术并应用到教学实践,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2建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保障政策

在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 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但是对教师应用教育技术水平和对教师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仍缺乏明确的保障政策。目前, 教育信息化工作还在起步阶段, 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有效的保障政策必不可少, 并且要在政策上通过必要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明确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保障政策, 是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有力保证。

4.3采取形式多样的分层培训

首先, 分层次确定培训目标和内容、满足教师个性化和学科需求, 这就要对受训教师作深入的调查研究, 了解他们现有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和实际需求, 结合学校现有资源状况, 以确定细致、分层次的培训目标, 确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 因人施教、因学科类别施教。其次, 丰富培训的形式, 以满足高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提高培训的效果, 培训内容确定后, 可采用集中时间授课、分散时间授课、网络授课或网络与面授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不同形式的培训各有优点, 集中授课有利于对教师进行系统地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培训;分散时间培训可灵活安排、适合安排讲座、邀请教育技术界的知名学者向教师介绍新理论和新技术, 以拓展教师的视野;利用网络授课或网络与面授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使培训更具自主性和灵活性, 方便教师与培训者的交流与沟通。

4.4采用新技术、新教学模式进行培训

现代网络和通讯技术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要充分借助网络技术, 特别是通讯技术的优势来开展培训工作。新技术和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培训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要体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思想, 避免唯技术主义取向, 在教会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同时应更加注意怎样正确、恰当地运用教育技术, 尤其注意与专业培训区别开来。在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都要身先示范地进行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与形式、教学评价的实践。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和在线帮助。专门的网络培训平台、即时通讯软件、手持终端设备等都可以用来进行培训工作, 多人同步视频功能能够进行同步视频讲授与互动, 实现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及培训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是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一条较好途径。

5结语

开展高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既要规模化、系统化, 也要根据教学的实际, 探索出有利于教育技术和教学最优化结合的有效机制, 坚持技术与理论相结合, 技术与教学相结合, 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网络时代对高校教师的素养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现代网络和通讯技术的支持又为高校教师能力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充分利用网络和技术优势以促进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教育技术能力, 进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玉环.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框架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7.

[2]张辉宇, 董艳, 陈赓.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 2003 (5) .

[3]徐慧荣.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及思考[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

[4]陆芳.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模式及管理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07 (3) .

[5]何克抗, 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韦天珍.高等职业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 2010 (10) .

上一篇:游儿童公园日记500字下一篇:拟聘用外国人原因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