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

2024-05-06

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共6篇)

篇1: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

文章标题: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

结合本次县委中心学习组理论学习会议的研讨主题,下面,我就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不足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了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的指导思想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在指导思想的“六个必须”和今后五年的“七个主要任务”中都明确提到了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就我县而言,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我认为有六个方面的统筹是必须进一步抓好的。

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统一编制城乡发展规划,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总体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体系、社会事业发展,是城乡能否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在规划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着力克服三个倾向。统筹县域城乡发展规划,主要是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要从产业发展规划、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着手,克服缺位、滞后、虚化这三个倾向,解决城乡发展上的盲目无序问题。

(二)要突出城乡一体化。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搞好城乡功能布局,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和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城市形态。要导入县乡一体规划的理念,按市场经济运作,明确分区功能定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县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

(三)要体现地方特色。要坚持“以水为脉,以山为屏,以路为轴,独具特色的山水田城”定位和“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创新规划设计,通过严格执法,因地制宜,全方位挖掘项目底蕴,突出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和导向作用,把县城建成“商贸繁荣、工业发达、旅游兴旺、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布局清晰、功能齐全的山水田城”。乡村要充分发挥在人力、土地、矿藏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寻求县城科技、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确立主导产业,有目的、有计划的引进县城资源,实现理性发展。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打破这一“瓶颈”,必须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等方面更多地优先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用足用活国家各项政策,把资金投入重点转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上来,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一)加快交通设施建设步伐。要紧紧围绕“两纵一横”主骨架,加快弥泸师公路建设步伐,加大泸丘公路前期工作力度,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尽快打通我县出省入海的通道。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和等级,有效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加大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力度,规范运输市场秩序,方便人民群众出行。

(二)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是建好水源工程。对小Ⅰ型以下病险水库、坝塘进行除险加固,兴建山区“五小工程”,增加蓄水、供水能力。二是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搞好安全饮水和小集镇饮水工程。三是切实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水利工程,以小型水源工程、引水工程、扬水工程、小型灌区配套改造为主,切实发挥“小工程、大效益”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是建好防洪工程和灌区配套。抓好工农隧洞2号洞的立项建设、中枢中大河配套、金马大河改造、部分山地洪涝灾害治理和逸圃灌区引水工程的兴建。

(三)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构筑旅游产业高度发展的休闲之都,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之城,构筑人居环境优美宜人的理想之城”为目标,针对城市排污系统不健全,垃圾处理不规范,县城新区公用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围绕“二园、二厂(场)、三改、三区、四横四纵”,实施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逐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使***真正成为旅游业高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休闲之都”。建设泰和生态园、泸源文化公园;新建污水处理厂、完善垃圾处理场;完成城市面山绿化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建设娱乐区(新区文化宫、影剧院、体育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旅游商品交易区(围绕阿庐古洞、泰和园周边的旅游商品交易区)、生态休闲度假区(黄草洲湿地度假区);在新区建设20余条城市主次干道,形成“四横四纵”的城市道路网络。有效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要强化城乡三次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现代工业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特色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促进农业开发、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增强了县域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一是要抓龙头企业培育,为农业产业化打造强势主体。要通过提升壮大、培育发展、引进嫁接等方式打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良性互动局面的形成。鼓励民营企业带着资金、信息、技术等参与农业开发,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联结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纽带。二是要抓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建好“第一车间”。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按照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依托龙头企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快培育和建设有龙头企业带动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优质米基地、优质高原梨基地、灯盏花GAp种植基地、肉牛养殖小区等基地建设。三是要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架起坚实桥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是强化农村社会分工、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推动农民整体进入市场的有效形式。要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注重引导和提供服务,示范、引导农民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切实改变目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小、素质低、散而乱的局面。

(二)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要坚持以开放为突破口和发展基础,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开创空间;要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要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深加工引导种植业特色化、市场化,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要消除一切不利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观念、体制和政策障碍。打破地方保护,在市场准入,金融服务、税收优惠、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支持、保护一切高新技术和农业开发投资者的创业活动;要积极探索实行资产置换机制、规划引导机制和开放机制,激活投资主体,通过资产重组进行资本深化,提高技术含量,提高行业质量认证标准,建立县域新型工业化运作发展的良性机制。

(三)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一是放宽市场准入,加快私营经济发展步伐。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在融资、人才引进、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强化引导扶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民营企业集团。二是继续鼓励、扶持个私经济发展,重点抓好个私大户、私营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创新经营机制,规范企业管理,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促进个私经济上新台阶。三是大力发展以商贸、旅游等社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拓宽三产领域。

四、统筹城乡市场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培育、发展农村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做到齐头并进、各有侧重、均衡发展。

(一)切实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小城镇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一是从规模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方面确定小城镇的布局和规模,合理构建城镇体系。二是抓好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和规划落实。三是加强小城镇建设工作,努力增强小城镇的综合功能和发展后劲。四是要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多渠道解决小城镇建设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需要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一方面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主导作用,加强对小城镇建设配套设施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对小城镇建设的补助资金和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城镇建设市场化融资方式,推动城镇资本运营,逐步形成城镇建设投入保障机制。五是要坚持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特色建镇,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应把小城镇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重点,把一些项目放到小城镇,使之产生集聚效应,推动小城镇发展。要充分利用当地优势,选准产业方向,努力形成镇域特色经济。

(二)建立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运用城镇市场引导和带动农村市场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农业市场化程度。大力培育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鼓励和引导城市的工商经济组织向农村延伸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三)统筹城乡资源配置。要统筹城乡之间的各种生产要素,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营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制定落实相关配套政策,调动城镇、乡村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五、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关注和解决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和反腐倡廉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全面进步。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体制,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就业问题关系到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方针,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要切实履行好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把促进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把维护社会公平,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

(二)建立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县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此,一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要在农村“五保”供养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积极探索建立以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三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实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有效缓解失业对保险基金的冲击,使下岗职工逐步适应自主择业,平稳渡过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由企业人向社会劳动者的转变。此外,还必须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建立补充保险;开辟筹资渠道,强化社会保障费用征缴,保障基金安全;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社会安全网。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强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一是必须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继续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二是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贡献力量。要增强学习者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三是要以建设公共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为方向,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进一步转变规范和完善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与办学体制,积极探索构建规范运行的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

(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卫生医疗体系。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有效措施。一是要加强公共卫生基础建设,重点要抓好疾病信息网络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医疗救治体系三个方面的建立。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医疗服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制度建设,减轻群众医疗负担。三是着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在坚持“农民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在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下,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

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互助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全面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今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大力推广科技创新,在工农商贸、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和生活消费等各个领域,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科学技术中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大力促进和逐步建立节地节水型生态农业体系,节能节材型工业生产体系,高效降耗型综合运输体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城镇发展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消费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二)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优生优育。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问题。如果人口过渡膨胀,不仅难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而且势必破坏资源与环境,危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要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工作重心,城市应放在社区,农村应放在村组,重点做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计生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与服务,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服务体系和相关政策,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

(三)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要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加强综合治理,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实行永续利用。全面加强资源调查、规划和管理,不断提高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重点推进水、土地、矿产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耕地,从严遏制城镇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盲目扩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四)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坚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整治工作,尤其要重视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林建设。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水污染治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的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和再生利用,积极开展城市和交通干线噪声综合治理,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第2页)》来源于,欢迎阅读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第2页)。

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一是要抓龙头企业培育,为农业产业化打造强势主体。要通过提升壮大、培育发展、引进嫁接等方式打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良性互动局面的形成。鼓励民营企业带着资金、信息、技术等参与农业开发,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联结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纽带。二是要抓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建好“第一车间”。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按照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依托龙头企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快培育和建设有龙头企业带动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优质米基地、优质高原梨基地、灯盏花GAp种植基地、肉牛养殖小区等基地建设。三是要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架起坚实桥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是强化农村社会分工、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推动农民整体进入市场的有效形式。要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注重引导和提供服务,示范、引导农民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切实改变目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小、素质低、散而乱的局面。

(二)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要坚持以开放为突破口和发展基础,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开创空间;要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要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深加工引导种植业特色化、市场化,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要消除一切不利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观念、体制和政策障碍。打破地方保护,在市场准入,金融服务、税收优惠、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支持、保护一切高新技术和农业开发投资者的创业活动;要积极探索实行资产置换机制、规划引导机制和开放机制,激活投资主体,通过资产重组进行资本深化,提高技术含量,提高行业质量认证标准,建立县域新型工业化运作发展的良性机制。

(三)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一是放宽市场准入,加快私营经济发展步伐。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在融资、人才引进、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强化引导扶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民营企业集团。二是继续鼓励、扶持个私经济发展,重点抓好个私大户、私营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创新经营机制,规范企业管理,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促进个私经济上新台阶。三是大力发展以商贸、旅游等社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拓宽三产领域。

四、统筹城乡市场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培育、发展农村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做到齐头并进、各有侧重、均衡发展。

(一)切实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小城镇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一是从规模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方面确定小城镇的布局和规模,合理构建城镇体系。二是抓好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和规划落实。三是加强小城镇建设工作,努力增强小城镇的综合功能和发展后劲。四是要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多渠道解决小城镇建设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需要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一方面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主导作用,加强对小城镇建设配套设施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对小城镇建设的补助资金和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城镇建设市场化融资方式,推动城镇资本运营,逐步形成城镇建设投入保障机制。五是要坚持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特色建镇,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应把小城镇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重点,把一些项目放到小城镇,使之产生集聚效应,推动小城镇发展。要充分利用当地优势,选准产业方向,努力形成镇域特色经济。

(二)建立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运用城镇市场引导和带动农村市场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农业市场化程度。大力培育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鼓励和引导城市的工商经济组织向农村延伸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三)统筹城乡资源配置。要统筹城乡之间的各种生产要素,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营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制定落实相关配套政策,调动城镇、乡村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五、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关注和解决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和反腐倡廉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全面进步。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体制,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就业问题关系到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方针,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要切实履行好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把促进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把维护社会公平,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

(二)建立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县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此,一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要在农村“五保”供养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积极探索建立以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三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实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有效缓解失业对保险基金的冲击,使下岗职工逐步适应自主择业,平稳渡过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由企业人向社会劳动者的转变。此外,还必须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建立补充保险;开辟筹资渠道,强化社会保障费用征缴,保障基金安全;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社会安全网。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强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一是必须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继续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二是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贡献力量。要增强学习者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三是要以建设公共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为方向,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进一步转变规范和完善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与办学体制,积极探索构建规范运行的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

(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卫生医疗体系。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有效措施。一是要加强公共卫生基础建设,重点要抓好疾病信息网络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医疗救治体系三个方面的建立。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医疗服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制度建设,减轻群众医疗负担。三是着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在坚持“农民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在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下,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互助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全面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今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大力推广科技创新,在工农商贸、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和生活消费等各个领域,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科学技术中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大力促进和逐步建立节地节水型生态农业体系,节能节材型工业生产体系,高效降耗型综合运输体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城镇发展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消费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二)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优生优育。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问题。如果人口过渡膨胀,不仅难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而且势必破坏资源与环境,危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要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工作重

心,城市应放在社区,农村应放在村组,重点做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计生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与服务,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服务体系和相关政策,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

(三)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要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加强综合治理,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实行永续利用。全面加强资源调查、规划和管理,不断提高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重点推进水、土地、矿产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耕地,从严遏制城镇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盲目扩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四)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坚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整治工作,尤其要重视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林建设。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水污染治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的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和再生利用,积极开展城市和交通干线噪声综合治理,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第3页)》来源于,欢迎阅读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第3页)。

篇2: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是解决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客观要求。

理解和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的关系;发挥传统政治优势与创新群众工作机制的关系。

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必须结合临安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临安经济社会既快又好的发展,着力构建和谐临安。

要加快发展步伐,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市”战略,深入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活动,积极抓好工业平台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开发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由投资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坚定不移地打响“生态之城”、“森林之城”的城市品牌,打造好长三角地区特色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促进城乡和谐。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保障,促进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要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努力促进社会各群体的和谐。要充分考虑给群众带来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找准最大多数人利益的集结点和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具体利益的平衡点;要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用于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困难和问题。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和谐。要以“一名城四强市”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要围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广泛开展“共铸诚信”、“公民道德日”等道德实践活动,倡导基本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要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继续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临安精神,在全社会形成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结合临安实际,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具体的。以发展社会事业,建立保障体系为例: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社会事业上设立了25个项目,预计投入20亿。我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目前已经纳入我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有5万多人,纳入失地农民保障范畴的有3万多人,总共不到9万人。但我市总人口已经达到52万,要实现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保障体系,任务还非常艰巨。

社会事业的发展和保障体系的建构,虽然也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但主要还是政府的财政性投入。此外,我市在建设“强市、名城、胜地”的进程中更需要大量财力的支持。如何解决这些发展投入,这就对临安的加快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我市而言,经济发展一方面为政府提供财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投入。就工业经济来说,虽然支撑我市GDP的一半以上,但本身仍处于发展中期起势阶段,需要加大扶持力度,经济开发区扩容、重点工业功能区平台、财政对工业的补助政策等都要求财政的投入。

既要增加投入,发展社会事业,又要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投入的资金问题怎么解决?一要增加财政收入,尤其是地方可用财力,这要靠加快发展,重点是工业经济的发展;要增加小税种的征收力度;发展第三产业,增加营业税收入;要激活房地产业。二要稳定土地收入,要做好土地修编规划,尽力调剂出更多可用之地,要向低丘缓坡要地,要做好城区企业退二进三的工作,通过这些方法,盘活土地,为发展提供要素保障。三要盘活存量,换增量,一些闲置的资产可以想办法盘活,机关事业单位一些非经营性资产可以运作为经营性资产,一些沉睡资产可以激活。四要稳定增加信贷规模,争取金融机构的更大支持,做好土地按揭等工作。五要降低行政成本,是否可以推行车改,适时调整乡镇区划,合并行政村。六要争取上级财力支持。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我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执政

规律和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对执政手段的新发展,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我们重点做好这几方面工作:一是要着力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全面贯彻落实监督法,保证宪法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是要着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权利,保证公民依法享有民主权利和自由,调动一切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积极因素。三是要着力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平等的表达。四是要着力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反映社情民意,凝心聚力,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五是要着力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

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和谐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和持续性,因此围绕“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这个主题,我就全市工作谈几点认识:一,要牢牢抓住关键,努力促进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在抓好工业发展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继续加大招商引资、选商择资力度;培育一批大集团、大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二、要注重彰显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临安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活跃的农村经济,因此,我们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突出城镇规划与建设的生态特色;抓紧开展农特产品的品牌与标准建设。三、要坚持统筹发展,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在农民增收上动脑筋;统筹区域发展,成立相应的向西推进的领导班子,研究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

市政协副主席***: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我们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和全市中心工作,开展了工业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两项重点调研,形成了有关建议案和调研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先后对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高速公路建设、生态市建设、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活动进行了专题视察,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积极为推动临安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建言献策。胡锦涛最近在中共中央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征求党外人士意见的座谈会上强调,“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根本任务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可以也应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将认真贯彻胡锦涛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特点和优势,扎实有效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篇3: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

1 按照职能任务,确立配置标准

衡量城乡卫生资源配置是否公平合理,应该有一个科学的界定标准,才能有对照的尺度和比较的基点。否则,在思想上就形不成共识,在操作上就会各行其是,在评价上也难以统一。现在城乡都反映卫生资源不足,而各自不足到什么程度,在哪些方面不足,是以什么标准对照而认为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一提农村卫生资源不足,习惯的思维方式是与城市卫生资源相比较而证明其不足,那么城市卫生资源不足是与什么标准相比较而来的呢?其实城市与农村之间相比较只能说明城乡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平,说明不了城乡各自到底需要多少卫生资源为宜的问题。如果简单地以城乡之间相比,显然是农村不足而城市过剩,那么城市是否真的“过剩”,事实也并非完全如此。

笔者认为,要确定城乡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必须结合卫生改革,本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合理确定城乡各级各类公有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城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和任务,确立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这样,一是体现了公平合理。不论城乡上至省级下至村级和城市社区,以服务的功能、应尽的职责、承担的任务和应具备的供给能力为依据配置卫生资源,在基础上机会平等,在配置上能级对等,是从客观需要出发,没有“重城轻乡”、“重大轻小”的倾向,很少有主观随意性,因而,既公平又合理;二是体现了整体协调。城乡卫生事业是一个整体,共同承担着卫生工作任务,应该是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上下协调。按着能级配置卫生资源,不但体现了工作的整体性,也体现了结构的协调性,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三是体现了数量适度。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是卫生资源的载体,有什么职能,有多大规模,承担多少任务,应具备什么样的供给能力,就应配置与之相适应的卫生资源数量。目前,城乡之所以都反映卫生资源不足,就是因为卫生资源配置与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和任务不相适应,还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供给能力;四是体现了分级医疗。按照城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和任务配置卫生资源,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分工,有利于实现分级医疗。现在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小医院门前冷落,出现了看病难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供给能力较弱,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和需求,使一些患常见病的患者也都到大医院诊治。如果按着能级配置卫生资源,就会增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各级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使农村患者“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重症到市级以上医院”,城市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这样既有利于实现分级医疗,也有利于控制大医院盲目扩大规模,造成资源浪费。

2 全面认识问题,承认合理差距

按照城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和任务配置卫生资源,客观上相比较,城乡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对这一差距要全面分析,客观对待,不能在认识上出现极端化。一是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对待,从不合理的差距中看到合理的差距。什么是合理的差距,按照城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和任务配置卫生资源,其资源数量是能够保证完成防治任务、开展医学科研、搞好临床教学、满足居民需要和需求的。在这一前提下,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各级各类机构之间所形成的卫生资源差距应视为合理的差距。因为城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不同、规模不同、任务大小不同和应有的供给能力不同,所配置的卫生资源多少也必然不同。试想:一个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与一个县或乡级医疗卫生机构相比,所占卫生资源数量能一样吗?有的省级医疗卫生机构因工作需要和科研需要,购置一台先进的高档仪器和设备可能要花上千万元,这比10几个乡镇卫生院的总资产还多,但这是职能和任务所决定的,这样的差距应视为合理的差距;二是要用联系的观点来对待,要从城市卫生资源数量中看到有城乡居民共有共享的部分。对待城乡卫生资源的问题,不能孤立认识,城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从理论上可用城乡人口占有卫生资源比例来说明差距,但从实践上不能用单纯的人口占有卫生资源比例来评述城乡之间的差距。如在一个规划区域内,“市”是这一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中心,它代表着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和医疗技术的先进水平。对市级重点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必然要大于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因为市级医疗卫生机构肩负着全市城乡一部分疑难危重患者的诊疗任务,还承担着对重大疫情、重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造成伤病的紧急救援和应急处置的职责,这些都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不能替代的。另外,全国还有1亿多农民在城市打工,有病也需要在城市医院就医。还有距市区较近的周边县、乡农民也习惯于进市看病。尤其是有些市级传染病医院和精神病医院,处于独有的地位,城乡患者都需来治疗。从以上情况看,一些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不但为城市居民服务,而且也为农村居民服务。因此,在城市卫生资源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城乡居民共有共享的卫生资源。这部分卫生资源在统计上,就不能单纯算在城市人口的头上。或者说,因城乡居民共有共享所造成的城乡卫生资源差距部分应视为合理差距;三是要用相对观点来对待,要从无限满足中看到阶段的相对满足。按着城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配置卫生资源,虽然城乡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却能够满足一个阶段农村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这比过去卫生资源配置不足或严重短缺又进了一步。不满足是绝对的,满足是相对的。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在每个时期对“满足”的标准都有不同。在解决“温饱”前后,在达到“小康”前后,在实行医疗保障制度前后,农民的“满足”标准是不同的,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因此,城乡卫生资源配置过程是动态过程,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由少到多,由低水平满足向高水平满足过渡。从目前看,在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扭转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收入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都体现二元结构的特征[2]。在医疗卫生需要和需求的水平上、医疗保障制度上、健康意识的强弱上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短时期内城乡卫生资源配置还存在一定差距。即是在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在卫生资源配置上也不会是“一样化”,城乡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从现在起就是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但卫生资源也不会是按人口“平均化”配置,仍存在一定差距。

3 把握配置重点,城乡整体发展

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中,每个时期应把握发展重点,以便使卫生资源配置向重点倾斜,加大配置力度。从整体上看,要实现按照城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和任务配置卫生资源,城市与农村相比,农村是重点,农村与农村相比,老少边穷是重点中的重点。城市与城市相比,中、小医院是重点,而城市社区卫生应是重点中的重点。医疗与预防之间相比,预防是重点,而农村乡镇与村级医疗卫生是重点中的重点。从目前看,有些地方在卫生资源配置上,仍存在“重城轻乡”、“重大轻小”和“重治轻防”的问题,致使城乡之间、大中小医院之间、医疗与预防之间,结构不协调,发展不平衡。因此,在卫生资源配置上要把握重点,协调发展。

“重点不重”的问题由来已久,要解决难度较大,需要有一个过程。一是要从基础抓起。由于历史欠帐较多,现在对农村新增加的卫生投入也只能起到填平补齐的作用。农村很多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很差,与自身的职能和任务不相适应。有的缺乏起码的工作环境和医疗条件,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人员不少人才不多,在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建设上较差,尤其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不够,使县、乡、村三级织不成网络,形不成合力,有些变成了各自为战的利益“堡垒”。这样,不但影响了农村防治工作的开展,而且也不利于新农合的巩固和发展。因此,对重点机构应从基础抓起,按照能级的原则,缺啥补啥,整体配套,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二是要从急需问题抓起。要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入手,解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问题,解决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问题,要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尤其是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力度,基层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实现分级医疗,才能方便农民防病治病,形成上下之间和城乡之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三是要从长远规划抓起,真正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规划的首要位置,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笔者强调要加强重点建设,但不赞成在卫生资源配置上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做法。不能一提农村卫生工作是建设的重点就忽视了对城市卫生事业的建设,也不能一强调预防是建设的重点就忽视对医疗方面的建设,应全面推进,把握重点,统筹发展。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城乡卫生事业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发展的,要从思想方法上明确怎样发展和发展什么。首先,卫生事业应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在一个规划区域内,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都应统筹兼顾,全面发展,不能顾此失彼;其次,卫生事业发展应是结构协调的发展而不是畸形发展。在医疗与预防、妇保与儿保、疾控与监督、科研与教学以及人员与任务、机构数量与机构布局等方面,都应按重轻排序,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协调发展;再次,卫生事业要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时停时续的发展。卫生事业的发展要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是“一阵风”式的发展和“冲浪式”的发展,应该使真劲拉长劲,又好又快地发展。

4 随着政策完善,逐步缩小差距

要把城乡卫生资源差距缩小在合理的范围内,单靠卫生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出台相关改善民生的政策,才能逐步做到,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是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而缩小城乡卫生资源差距。为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打破城乡户籍分割的政策,鼓励农民变市民的政策,因而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速度。2003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40%。2006年这一指标又提高到43.9%[3]。逐步减少了农村人口,相对提高了农村居民卫生资源的占有量,从而缩小了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二是随着加大对农村卫生投入而缩小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十七大之后,各级政府更加关注民生问题,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了对农村卫生投入的力度,2008年国家安排27亿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三级卫生网络建设[4]。随着农村卫生投入的增加,正在逐年缩小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需要提出的是,现在有些地方还没有真正建立对农村卫生投入的长效机制,随意性还很强。对医疗机构的补助仍然是“差额很差”,不能补偿正常消耗,有的“断奶”的地方还没有恢复“供奶”。对公共卫生机构的补助是“全额不全”,资金有限,影响了防保工作的开展。这种补助方式若不解决,不利于缩小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三是随着新农合的普及和村级卫生室的建设而缩小城乡卫生资源差距。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卫生投入上,不但加大了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而且也兼顾到对农民的直接投入用于新农合。截止2007年9月底,全国新农合的县(市、区)达到2 448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5.53%,参加新农合人口7.26亿,参合率85.6%,前三季度累计受益人口2.63亿人次[5]。随着新农合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定提高农民对医疗卫生需要和需求水平。这样,既推动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又能随着农民需求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卫生资源,有利于缩小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尤其是卫生部在2008年工作要点中提到,在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中要以“村级为基础”。本文认为,这一提法是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上的一大进步,符合国情国力,符合农民心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据国务院发展中心课题组对2 749个村庄的调查显示,需要解决医疗网点的占67.7%[6]。夯实村级卫生室这个“基础”,政府给予必要的投入,改善医疗环境,购置相应的设备,培训乡村医生,这不但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打好基础,而且也为建造共和国“卫生大厦”打好基础。如果能把全国的村级卫生室建设好,把百万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视为宝贵的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把他们组织好、培训好、利用好,把他们的利益问题切实解决好,纳入整体卫生队伍来管理,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公平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统筹城乡卫生资源,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积极稳妥地进行。一要按照职能任务,确立配置标准;二要全面认识问题,承认合理差距;三要把握配置重点,城乡整体发展;四要随着政策完善,逐步缩小差距。

关键词:统筹城乡,卫生资源,卫生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品荣.制度缺陷导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公[N].中国经济时报.2007-12-31(05).

[2]毕天云.构建相对独立的农村社会政策[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1):25.

[3]迟福林.处在发展中的中国[N].中国经济时报.2007-12-07(08).

[4]新华社.27亿专项资金建设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N].燕赵都市报,2008-02-06(01).

[5]董俊,陆裕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扩大[N].中国改革报,2007-12-21(02).

篇4: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

【关键词】村镇建设;城乡发展;经济

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我国村镇经济一直处于缓慢的增长状态,同时在社会发展中,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我国乡村建设工作中普遍面临着村落规模小、住宅建设分散、住宅占地面积大、房屋闲置多、基础设施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造就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困难,资源浪费严重和环境改善难度高的等现象。因此在目前的村镇建设工作中,应当以社会发展为基础,实现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经营规模的优化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1.统筹城乡发展概述

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应用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重构、优化城乡格局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在乡村经济建设中,通过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基础来促进各种资源和能源的利用,从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使得乡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能够及时的得到预防和解决[1]。新世纪的社会发展中,我国逐步迈入了以工业促进农业,以农业推动工业的发展模式,也实现了城市带动乡村,以乡村配合城市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乡村规划、乡村设计以及经济体制等多个环节的影响使得我国在乡村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城乡统筹工作,从而实现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这种社会发展趋势的实现与形成不但有效的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科学良好的应用,还有效的将建设新农村与稳步发展和促进的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以工业带动农业、以城市带动乡村、以工人带动农民的社会发展新体制,这也是形成目前社会新格局的一种必然手段和方法。

基于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全国各地已经普遍的展开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和工作概述方式,但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在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一项系统、科学、健全的管理规划理念和工作模式,使得在城乡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种种不足与缺陷,也使得工程项目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模式,同时由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使得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实行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的村镇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十分有效,这也是解决农村多于劳动力和闲置资源的主要技术手段和方法。

2.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

在新形势的社会发展基础上,我国若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在工作中将工作重点置放在农村建设问题上。因此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工作中,党和国家将工作重点普遍的置放在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和基础上,在工作中以实现生产发展、全面改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以及管理民主的管理工作方针中,但是要想实现这一工作理念和工作目标,还需要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大对城乡筹划工作工作力度,大力发挥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2]。

2.1在工作中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础,实现共同富裕之路

建国以来,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始终将工作中点置放在城市中,而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认识较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多年来,由于受到过去的承包经营之的影响,使得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经营效率低、增长缓慢的社会向子昂,这也造成了农民在社会生产中对于各种科学技术的认识较低,无法大达到预计的小康社会建设要求。

2.2是建立村级经济实体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以促进新型农村经济实体形成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小企业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近郊旅游服务业、农村新型社区居民点、服务中心建设为主要手段,整合农村乡企建设用地、承包农用地、宅基地等土地资源,建立股份制公司农村经济组织,逐步实现土地合理流转,农民加快增收。

3.中心村镇建设概述

3.1基于空间视角的相关理论

3.1.1 增长极理论和镇村级增长极选择

从定义上看,增长极理论为解决广大偏远农区的各种问题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发展模式。增长极理论强调两种相反力量的互相作用。向心力将周边腹地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中心集聚,从而使得增长极能快速发展。这种回流作用对于面临劳动力不断外流压力的农村地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在这些地区选择一定数量的增长极(中心镇或中心村),通过集约有效利用相对稀缺的各种资源,将促使增长极率先快速发展。

3.1.2 中心地理论及门槛人口衡量

在对南德不同等级服务中心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克里斯塔勒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该理论以等边六边型模型解释不同服务中心的等级结构关系。中心地理论既可以根据现存不同等级居民点的人口规模和提供的服务功能水平解释其等级关系,也可以根据规划需要的居民点等级关系,配置不同居民点今后的人口规模和服务功能。

中心地理论应用于建设实践主要面临以下问题:首先,假如要选择现有村庄作为中心村镇,如何衡量这些聚落的中心性(中心地提供的服务种类的数量),即哪个村落辐射功能更强,更适合成为中心村镇。根据现有哪些服务功能可以确定中心地的等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一些计量地理学者在这方面做过不少研究,其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根据现有居住地提供的代表性服务功能(如学校、杂货店、理发店等)来确定聚落的中心性。

3.2基于时间视角的相关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分为6个阶段,依次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高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的走向成熟阶段指的是一个社会已把现代化的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了它的大部分产业的时期。

4.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村庄整治与中心村镇建设将是振兴农村、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因而深入开展该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探讨的意义重大。建议多学科领域相关专业学者予以关注和参与,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心村镇建设理论和技术方法,为不同类型区域中心村镇建设的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焦国栋.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J].理论前沿,2007(19).

篇5: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党的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个一体化格局,是针对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党建模式提出的,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的五位一体。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

新格局,作出了重要部署。按照十七大和十七届四全会精神要求,我理解统筹城乡党的建设的基本内涵,就是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实践,以统筹为基本思路,以联建为基本抓手,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展力和服务力为基本目标,确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指导思想上相一致、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的思路,形成城乡联动、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

同时,为了进一步准确理解和把握统筹城乡党建的基本内涵,还必须从以下四个基本特性上来认识:

一是城乡发展的整体性。主要是指转变城乡二元分割的思维模式,打破城乡党建封闭状况,树立区域性大党建观念,做到城乡党建在思路谋划、制度设计、工作推动上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二是党员主体地位的平等性。主要是指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突出党员权利保障,消除党员在身份、地位、心理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克服对农村党员的偏见和歧视,公平对待城乡所有党员。

三是党务活动的统一性。主要是指打破城乡区域界限,进行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城乡党员动态管理、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建立、城乡党内关怀激励活动开展、城乡互动的党建工作,统一进行、互相衔接、互促共建。

四是党建工作的服务性。主要是指把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围绕城乡统筹发展选班子、配干部、培养党员、开展活动,实现党的组织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以上是对统筹城乡党建内涵的认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对统筹城乡党建的总体要求仅用了16个字来概括,就是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同样,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总体要求,还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认识:

一是组织架构一体化。简单理解就是要顺应党员就业多样化和活动流动性的趋势,本着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便于管理和有利发挥作用的原则,打破城乡界限,跨越所有制形态,以产业为纽带,以区域为依托,建立覆盖城乡的形态稳定、机制开放的组织网络。

二是资源配置一体化。就是要把实现党建资源一体化配置作为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发展的重点,加快党的组织资源和行政资源、群众资源、社会资源的整合,促进城乡在人财物等方面双向开放、优势互补、互惠共享,发挥党建资源最大效益。

三是事务管理一体化。就是要建立城乡一体的、民主开放的党的事务管理体系,推动城乡党组织在党组织和党员管理方面双向拓展,在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方面双边行动,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开展党内关爱等方面同向加强,在干部和人才的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方面同比构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四是工作机制一体化。就是要全面整合党建部门力量,探索建立城乡党建联席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健全完善责任考核机制、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工作激励机制,推动城乡党建工作平衡发展。

二、推动统筹城乡党建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重点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基层党建如何更好地适应、推动和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基层党建如何体现和落实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要求。围绕解决这两大问题,我们认为,推动统筹城乡党建的指导思想应该定位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观念统筹为前提,以资源统筹为重点,以工作统筹为保证,打破城乡区域界限,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干部人才交流“六大统筹体系”,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区域联动、工作互动,形成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的新格局,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如何推动统筹城乡党的建设,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应重点围绕“统揽、创新、规划、联动”这16个字来进行。

一是要在抓好统揽上求突破。要把统揽作为推动统筹城乡党建的核心,树立用“统筹”来“统揽”基层党建工作全局的理念。这也是党建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3个注重:一要注重均衡发展,使各个区域有序推进,协调发展。二要要注重功能互补,努力使城乡各类组织双向互动,携手共建。三要注重体制融合,构建城乡党建平等发展的制度环境,使城乡党建要素自由流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篇6:党委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

发言人----政治处主任马桂琴

各位学习成员:

按照党委中心组的统一安排,此次学习由我来对《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学习发言,下面我就结合我对《意见》的学习情况,把我的一点学习心得与大家交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我的发言题目是:

赛场上“驯马跑马” 阳光下选人用人

为政之道,在于用人,关键在人。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以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我省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任务措施,对进一步加强我省干部队伍建设作出了部署,既体现了中央精神,又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要求,必将有力地指导和推进我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

一、广辟途径培养干部,实践岗位锻炼人才。

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培养,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

1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这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意见》结合贵州实际,从德与才两方面强调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素养,提出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扎实抓好大规模干部培训,尤其是突出抓好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三个方面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以更好地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

《意见》提出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手段,注意满足不同岗位干部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实施培训实效考核评估制度,严格干部培训纪律,加强学员管理,树立良好作风。以此调动干部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意见》十分注重在实践锻炼中培养干部,要求要强化实践锻炼,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干部培养选拔链,探索建立上级党政机关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逐级遴选干部制度;加大从农村、社区、企业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鼓励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二、拓宽视野选拔干部,比武上岗开门纳贤。

如何选拔领导干部、选拔什么样的干部是干部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为此,这次全会积极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明确提出了要完善正确的用人导向、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考核评价、干部管理、干部交流“五大机制”。变“论资排辈”为“比武上岗”、变“闭门选官”为“开门纳贤”、变由少数人决定的“伯乐相马”为能力业绩和群众评定的“赛场跑马”。

《意见》提出,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政策、原则和标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且更重要的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期盼的,符合党心民意。

在扩大选人用人民主,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上,这次把提名制度作为一个重点提了出来,要求建立问责制度,着力解决“谁提名、如何提名、提名责任谁来承担”的问题。为积极创造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三、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全面客观考察干部。

考察是识别干部的关键。考察失真导致识人不准,识人不准产生用人失误。考察干部要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要以德为先。常言道:有德有才,优先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谨慎使用;无德无才,绝不使用。因此,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全面客观考察干部,对干部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所以十七届四中全会才提出“延伸考察”干部。为此,《意见》提出,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一个意见、三个办法”的基础上,按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省属高等院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省管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三个类别,建立我省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政策体系,丰富考核形式、完善专项考核,增强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转变作风落实责任。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大对党政机关和领导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整顿力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工作条件相对比较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尤其需要全省各级干部具有过硬的作风。《意见》就切实改进我省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出了要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集中整顿为载体、严肃纪律为保障”。只要真正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我省干部队伍作风才能够得到大幅的整体推进。

五、对我监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创新机制,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针对监狱基层工作特点和干部较为分散的状况,创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坚持管理工作经常化,实行量化考核。把干部管理融入于日常的工作监督、检查、考核,实行逐级管理、逐级负责制。采用打考勤、汇报工作,组织定期考核、检查工作,群众监督、评议工作等方式,对干部日常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管理。结合实际加强干警“八小时以外”的动态监管,要以负责的态度随时掌握干部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的活动情况。

(二)多措并举,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情况的对象,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重点和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着力于复合型、多元化的知识专业培训,以及创新型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培养,切实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培训手段上可实行轮岗、交流、挂职、外出学习、引进师资等方式,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培训资源,要整合拓宽培训渠道,要使有限的培训发挥无限作用。

(三)严格标准选拔任用干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符合新时期各项工作需要的干部队伍。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增强科学性和真实性。鼓励多种渠道推荐干部,广开举贤荐能之路。健全干部考察制度,完善考察标准,落实领导干部任用延伸考察办法,增强考察准确性。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推行差额推荐、考察、酝酿。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增强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活力,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办法,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

上一篇:400字写景作文下一篇:上半年公务员思想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