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县引导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2024-04-10

峡江县引导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精选8篇)

篇1:峡江县引导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峡江县引导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情况汇报

峡江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北部,全县总面积1287平方公里,辖6镇5乡,总人口17.5万。去年9月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县有部分农民工陆续返乡。为确保我县就业形势和社会稳定,有效对接工业园区用工需求,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发展,我县积极组织开展了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

(一)返乡农民工构成情况

2008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23700人,截止2009年2月12日,受金融危机影响,务工人员返乡11157人,其中返乡的农民工9816人,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41.42%。据统计,我县返乡的农民工大多数是春节正常回家,占81.27%;因企业停工、半停工而返乡的占10.46%;因企业裁员而返乡的占4.35%;因企业倒闭而返乡的占3.93%。

(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

春节后返乡农民工又外出务工的8333人,占返乡农民工的84.89%;在峡江本地企业就业的861人,占返乡农民工的8.77%;返乡创业的24人;重新务农的572人;尚未找到合适工作和拟外出务工的716人,占返乡农民工的7.29%。

(三)就业形势分析

就我县目前的情况来看,返乡后继续外出的人员较多,占到返乡农民工的84.89%,不外出的返乡农民工均已得到了

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推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计划安排、督促检查、考核奖惩等日常工作,确保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各项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年初,县委、县政府已将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工作列入了民生工程目标管理考核重要项目,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制度。目前,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均对该项工作进行了细化目标、实化任务、硬化措施、强化责任,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实处。

2、注重信息登记制度的建立。为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登记工作,县劳动保障部门要求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对本辖区自2008年9月以后返乡的农民工人数、技能以及培训、就业、创业愿望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摸底和统计,并于每周四向县就业局报送一次,县就业局再向县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上报全县返乡农民工情况,县里每月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以及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情况进行通报,全面及时掌握了全县返乡农民工动态。

3、注重领导联系挂点制度的实行。县委、县政府安排了县人劳保障局、县发改委、县农办、县建设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经贸委、县农业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县工商局、县扶贫办、县国税局、县地税局等14个部门的领导与返乡农民工比较多的乡(镇)、村建立联系点,及时掌握返乡农民工情况,帮助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进行帮扶、指导。的名义分别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减轻困难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实施办法》等文件。三是开展了一次“亲情服务”活动。为凝聚返乡人员,年前县劳动保障部门组织慰问团,深入汽车站和火车站热情接待返乡务工人员。春节前后,各乡镇党委、政府以及县工业园区管委会通过组织乡友会、联谊会等方式,召集了返乡人员进行座谈,共召开座谈会12场次,返乡农民工参会367人次。座谈会让家乡的信息与返乡农民工“实时对接”,及时传递家乡各种就业与创业信息,鼓励事业有成的返乡农民工返乡后积极投身峡江经济建设,回报桑梓。在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大量农民工返乡,生存压力增大,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针对这一情况,县劳动保障部门联合县妇联、团县委、县总工会为广大返乡农民工朋友开设了免费的流动心理咨询室,共为266名返乡农民工提供了特殊心理疏导及就业指导咨询,极大缓解了农民工的心理困扰。马埠镇曾安村委王港小组的小女孩陈惠娟,长期在福建的一家制衣厂打工,因工厂停产被裁员,然后南下广东找工作四处碰壁。08年11月份她带着伤感返乡,整天愁眉苦脸,心情极度郁闷。细心的村妇女主任立即联系流动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人员前往提供咨询,一个钟头下来,小女孩显得一脸的轻松“以前心里有什么困惑,不知道怎么去说。现在有了叔叔、阿姨的帮忙,我感觉轻松多了,将来再出去择业的时候,我能够自己调整好心态,坦然面对一切的!” 目前,这个女孩子已经在深圳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陈惠娟只是众多参加了特殊心理疏导的返乡农民工的一个缩影。

产品质量,扩大农产品出口。由于产销两旺的市场前景,春节一过,鑫海水产一举招用了260名返乡农民工。金融风暴来袭,去年年底刚刚被评为“2008年全国优秀农民工”戴移胜陷入了困境,他执掌的忠信玩具公司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厂里玩具订单大减,几度面临忍痛割爱裁减员工的境地。正当他一筹莫展时,县纪委(监察局)、工业园区办(中小企业局)、大桥局、总工会、检察院、法院、计生委和党史办共8个单位和部门对该厂实行保姆式帮扶,帮助企业迅速作出转产决策,利用春节放假时机,迅速开拓国内沃尔玛等大型超市玩具市场,并对生产线进行技改,新增搪胶、成品包装两条生产线,元宵后新生产线就开工,仅上个星期,忠信玩具公司就在仁和镇新录用了48名返乡农民工。预计该公司在年内新招工将突破1200人。为帮助企业渡难关,我县紧紧围绕医药、金属加工等优势产业,在政策、资金、税收、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培育和扶持龙头骨干企业,促其扩改升级,二次甚至三次创业,让企业健康快速成长。为解决企业资金难题,我县多次当起银行与企业的“牵线媒婆”,在邀请本地金融机构的基础上,还邀请了上海、赣州、九江等地的商业银行参与峡江投资。仅2月6日召开的政银企座谈会上,我县就为15家重点企业签订了1.31亿元银行贷款,80%的资金将用于企业技改升级或二次创业。为减轻企业负担,县社保局对9户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作出了缓缴半年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县还适当降低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四项保险费率(期限不超过12个月),其

(三)帮扶就业创业,主要体现在“二个结合”上:

1、与党建工作相结合进行帮扶。我县结合农村党建工作,实施一千一百“1+1” 帮扶工程,即千名党员“1+1”帮扶困难返乡农民工就业,百名党政班子成员“1+1”帮扶返乡农民工创业,在全县上下广泛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帮扶返乡农民工”活动,采取“一帮一”的形式,帮助他们解决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物资、资金、技术等实际困难和问题。马埠镇朱家村委邓家村小组村民邓洪生体弱多病,还要供养七十多岁的祖父母,他的一双儿女邓鹏伟、邓琳娟兄妹去年10月同时被深圳一家电子厂裁员返乡,家境非常困难。父母朱家村老党员邓仁根多次上他家指导种烟技术,还帮他打烟苗整烟土,邓洪生家准备今年种10亩田烤烟。同时邓仁根还为他家担保,从信用社贷款2万元,帮助邓鹏伟、邓琳娟兄妹在新县城开起了一家时尚烧烤加盟连锁店。马埠镇夏塘村人陈琨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广东中山市一家灯饰厂打工。2008年10月返乡后,在马埠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龙志的帮扶下,他在新县城投资85万元创办了一家集汽车修理、美容为一体的一站式修理厂,目前已安臵就业人员16名,迄今营业额已达20万元以上。巴邱镇北门村委廖家村人廖连平,2008年高中毕业后在广东东莞务工,主要从事五金学徒。2008年12月,年底因工厂经营状况不好,企业裁员回乡。返乡后,在巴邱镇党委委员胡学蔚的帮助下,开办了一个水果小卖部,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戈坪乡戈坪村委裴家村人王俊在外打工八年,不但赚到了办厂的第一桶金,还掌握办公椅产销的全套技术。恰逢全球金融危机,什么技术特长,只能从事一些技能不高的体力劳动型的职业,再就业难度相对较大。返乡农民工创业面临融资难、人才缺、土地紧张等困境。虽然农民工返乡时积累了一定资金,县里也给予一定额度的小额贷款支持,但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所需资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建议

(一)帮助农民工解决创业资金问题。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虽然可以申请再就业小额贷款,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手段,致使其获得小额贷款的难度比较大。需要从上而下协调各类银行给予大力支持,降低农民工创业贷款融资门槛,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二)尽快开辟“创业孵化园”。建议各级政府要尽快开辟“创业孵化园”,各级财政加大对创业园区的扶持力度,农民工在孵化园内创业的,享受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企业同样的税收政策。鼓励和扶持务工人员返乡后就地就近创业,大力开展全民创业,充分发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模式,大力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定点式”和“校企合作式”等培训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企业量身定做培训技能劳动者,为工业园区输送一大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学员,努力缓解工业园区用工难的问题。目前“金蓝领工程” 补贴标准偏低,培训效果不明显,建议提高“金蓝领工程”补贴标准,进一步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

(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民转移到生产、112-

篇2:峡江县引导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赣州市政协港澳台侨委、经科委

(初稿)

根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安排,我们围绕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专题对南康市、大余县、兴国县、赣县、瑞金市、于都县等地进行了调研。去年下半年来,特别是今年初,全市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三保一弘扬”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苏荣书记去年12月在赣州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了一系列较有成效的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外出务工人员143.3万人,是全省外出务工人员最多的设区市。截至09年2月15日,全市共有外出务工返乡人员75.42万人(含省外和省内返乡人员),占外出务工人数的52.64%。其中因企业裁员停工、待工返乡人数12.56万人,有意愿返乡创业人数2.08万人,政策吸引返乡就业人数2.9万人。近几个月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把引导与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通过适时出台政策扶持创业、全面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着力搞好服务引导就业、促对接推进就业、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保企业稳定就业、引投资增加就业、上项目创造就业、大规模开展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等渠道成功的解决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问题,取得

1了社会发展与平稳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返乡农民工已有64.72万人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占返乡农民工的85.81%。其中53.32万人已返回原就业地,省内新招录用返乡人员数9.6万人,自主创业1.8万人。

二、当前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调研组深深感受到,经过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非常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前瞻决策,正确及时应对的结果。委员们也认为,就农民工流出地的我市而言,目前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压力不大,真正压力在于农民工主要流入地。但是,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已经显现,有可能会更加突出,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一是服务方式手段陈旧,信息渠道不畅通。中央、省、市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如何保证政策快速、及时、有效、全面的发挥效益,普惠群众很值得关注。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返乡农民工根本不知道省、市、县出台的优惠政策,也不知道如何获知就业创业信息。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可能出现的“二次回流”甚至“三次回流”问题。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用工需求可能会下降,将对农民工外出务工造成严重影响,可能会造成外出务工人员二次“回流”甚至三次“回流”。三是就业人数刚性增长和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问题。就业人数仍呈刚性增长态势,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及新增就业人群就业问题交织在一起,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四是农民工技能素质与形势要求不相适应。返乡农民工中主要以纺织、服装、制鞋等行业为主,相对技术水平和技能不高,特别多年从事一个行业后转型难。就业培训的实际效用较差。五是国家政策不协调统一,难以操作与落实问题。对返乡农民工在社会保障等个人切身

上带来损失,有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有的政策没有实施细则。

三、几点建议

就业关系民生,更是关系人的尊严,做好就业工作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之责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根本。一是增加投入。就赣州而言,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投资拉动消费的时机,实施以六大片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大项目带动战略,以大项目、大投入、大发展来实现大就业。二是是吸引外资。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以加快香港产业园和国家出口加工区建设为载体,积极吸引外资,拉动相关产业,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鼓励激活民间资本。积极出台与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合法经营相配套的具体实施办法,推动民间资本的合法运作,推动民间资本的直接投资,释放出民间资本对就业创业的巨大潜力。四是落实现有优惠政策保企业。国家、省、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应急政策,尤其是在政策对税费的减免、生产成本的补助上有很多的具体措施,要加大协调部门利益的措施力度,使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帮助企业应对危机,渡过难关。

(二)改进政府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与效益。一是密切关注与监督返乡农民工的情况。基层政府及工作部门要有自己的监测网络,坚持对农民工返乡情况的长期跟踪掌握,了解其动态的所需所想所求,做好农民工思想的引导工作。二是及时跟进服务。对滞留在家乡的返乡农民工和二次、三次回流的人员,要

及时跟进,特别是对有资金积累、有市场信息、有管理经验、有创业需求的务工人员要实行特别的联系与服务,为他们创业提供方便。三是改进服务方式与手段。要了解农民工乐于获取信息的途径与方式,通过电视、公共信息电子平台、手机信息等方式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建议与中介组织开展合作,利用中介组织网络大、信息来源广、反应迅速的优点,鼓励中介组织发展,实现为民服务快捷与专业化。抓好每个乡镇与县、市的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实现三级的网络连接与畅通,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效应。借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的时机,丰富宣传手段和方式,提高宣传的效果,大力宣传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扩大国家政策的公开程度、政策知情的范围,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政策信息空白与不对称问题,帮助返乡农民工正确理解掌握政策,用上用足国家政策。坚持活动与平常工作的统一,持之以恒抓好日常的服务工作,切忌运动式工作方法。四是政务公开。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要以政策为民做主要的工作方向,切实解决公开的方式与手段,在服务对象较为集中的区域、办事场所、村委会、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等处可以适当发放宣传资料,切实解决政策是应付应对上级的态度,让真正需要政策的人了解熟悉政策,保证各项政策不打折扣不过场。

(三)改革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益。一是整合培训资源。整合各部门的培训资源,统筹培训的资金、物力等,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切忌撒胡椒面式的资金分配。二是务求培训实效。培训要与我市的主导产业、产业集群相结合,为产业发展提

供技术人力;改革短期培训,短期培训以实用技术为主,兼顾法律知识,培养农民工的自信与外出的一种生存能力。坚持以长期培训为主,并将培训与技能认定相结合,真正提高培训技能;改革培训考核的机制,要以培训人员的就业率为主要考核目标,防止培训走过场的现象。

(四)统筹考虑就业创业政策。一是要把国家、省、市、县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基层政府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将上级政策惠及农民工。当前重点就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真正普惠群众。各地要向群众宣传好社会保险政策,不鼓励在外地务工人员回流时将保险金迁回。二是注重政策平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下岗职工、新增就业人群的就业创业政策应该相对统一。不能因为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忽略了其他就业的弱势力量。

篇3:峡江县引导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不断加深的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大。由于国外需求显著减少,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也随之大幅缩减, 这导致了许多沿海外贸企业停业, 甚至面临破产。与此同时, 大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也随之失业, 成为经济危机的受害者。出于大城市的生活费用压力, 他们无奈地选择了返乡。据统计, 目前中国约有2.3亿农民工, 其中外出人员约有1.3亿。这支“劳动大军”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 因失业而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已占农民工总量的6.5%。以6%的回流量估算, 全国外出农民工已有780万人返回家乡。

2 农民工返乡的积极意义

在大多数人看来, 大量的农民工突然返乡, 必然会给乡镇政府带来极大的压力。如何安置这些人、如何使他们走上再就业的道路, 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如果返乡农民工长期无法再就业, 必然会给当地财政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负担。但凡事都要一分为二, 我们在看到消极面的同时, 更应该看到了农民工返乡的积极意义。

首先, 大批农民工多年外出务工, 开阔了眼界, 更新了观念, 学到了技术, 懂得了管理, 增长了才干, 积累了资金, 拓宽了信息渠道。他们的返回, 除了具有自身致富的本领外, 还能带领当地群众共同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

其次, 农民工返乡可以播撒现代文明。进城农民把绿色原野的纯朴带给城市, 同时又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 耳濡目染, 逐步适应了都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他们重返田野的时候, 必然成为播撒现代文明的使者, 把城市的五颜六色融入乡间, 移风易俗, 驱除传统愚昧、保守、落后, 给偏僻的乡村带回现代人的价值观念、消费时尚和生活方式。

3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势并不明显

3.1 税费减免优惠不明显

当前, 大部分内陆地区没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税费减免政策。据调查显示, 32家农民工返乡创办的经济实体的52位业主及相关人员中, 有45位提到政府没有对返乡创业提供税费减免政策, 其中有37位认为当前税费负担偏重。

3.2 部分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明显

由于内陆欠发达地区生活与人文环境较差, 服务业不发达, 即使是在同等的工资待遇下, 很多年轻劳动力也更趋向于外出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据最新调查发现, 59.3%的农民工选择了2009年春节后回城打工。“珠三角去不了, 就往北去。” 调查中, 一些农民工告诉调查者, 他们开始筹谋着往北方去。调查者分析认为, 农民工不愿意回到农村的主要原因, 还是内地农村较为落后, 打工种地都赚不到钱, 而成年的农民工对现金的需求量非常高, 导致他们更愿意外出赚钱。

3.3 创业硬件环境差增加了额外投资成本

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差的问题, 尤其是县、乡 (镇) 两级, 基本上都存在路、水、电、通信、交通和能源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的问题。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在企业用地、用水、用电和证件办理等方面设置障碍, 使有的投资项目迟迟难以落实。直接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额外投资成本增加、交通运输成本升高和产品交易周期拉长等问题。

4 政府加强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几点政策与建议

4.1 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税费减免优惠

对农民工回乡创业者, 在登记注册后可以给予一定年限的扶持期, 扶持期内参照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规定实行税费减免优惠。对从事个体经营的, 可以适当提高营业税起征点, 对不征营业税、增值税的回乡创业农民工不再征收个人所得税。符合有关条件的, 按规定享受国家和当地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政府部门应当立足现实、着眼长远, 先引导和扶助尽可能多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尽可能多的经济实体, 支持与鼓励其中发展潜力大, 前景看好的企业做大做强, 坚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多做小”与“做大做强”两条腿走路, 等这些经济实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有承担税负的能力时, 再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对其进行征税。

4.2 完善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方便返乡农民工创业

长期以来, 内陆乡村地区, 尤其是大山里的村镇, 由于受信息落后、交通的不便利性、硬件措施差等因素影响, 很少有人愿意在此地区创业。而大批的农民工就是出自此地区。政府要扶持返乡的农民工在家乡创业, 就必须加大对这些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 突出抓好交通运输设施建设, 小城镇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方便返乡创业者并尽可能地减轻创业时的额外投资压力。

4.3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推出贷款贴息制度

农民工回乡创业, 最要紧的是资金问题。对农民工创办的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业, 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 优先给予贴息;对农民工在贫困地区创办的企业, 符合扶贫贷款贴息条件的, 优先给予扶贫项目贷款贴息。同时, 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要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 拓宽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覆盖面, 放宽小额担保贷款条件, 积极给回乡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扶持期内由财政按规定予以贴息。

4.4 财政拨款免费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及其员工提供培训

对回乡创业农民工免费开展创业培训, 依托现有机构成立回乡创业农民工指导中心, 免费为创业农民工提供项目信息、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咨询等服务, 提高其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组织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立志回乡创业的优秀农民工到省内外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学习锻炼, 帮助他们拓展创业思路。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 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劳务产业, 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但随着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外向出口型企业的影响不断加大, 全国因失业而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已占农民工总量的6.5%, 达780万人。我们在看到消极面的同时, 更应该看到了农民工返乡的积极意义。他们给农村带回大量的资金、信息、技术和人才, 这些因素都会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意义、政府提供的创业优势不足, 提出了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来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危机,农民工,返乡创业

参考文献

[1]胡学勤, 秦兴方编著.劳动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吴俊培主编.现代财政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6) .

[3]六成农民工选择春节后返回城市打工[J].新京报, 2009, (2) .

篇4:全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一要打造务工平台,为返乡民工谋饭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工业园区企业新招收员工的免费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支持省内工业园区接收农民工;对企业新增岗位吸纳返乡农民工达到一定要求的,可给予相当额度内的担保贷款;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以及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雨露计划”,切实提高农民工就业本领;将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到返乡农民工,企业吸收返乡农民工就业比照吸纳下岗人员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招用返乡的40岁以上农村劳动力、贫困户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就业并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一定额度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同时,要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的社保关系接续工作,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要打造创业平台,为返乡民工谋饭碗。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提供5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全面落实我省取消12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清理规范好15项涉农收费,切实降低农民工创业成本;对从事生产、经营的返乡农民工,依法尽量延长其纳税期限,对按期缴纳税款确有困难的,实行定期延期缴纳;返乡农民工按期纳税的,营业税月营业额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按规定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实行减半征收。

三要打造务农平台,为返乡民工谋饭碗。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意见》,精心落实以下政策措施:继续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探索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增加安排保费补贴;提高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等惠农补贴标准;继续扶持特色农业发展,支持“双十双百双千”工程、支持“一村一品”工程;继续支持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同时,要统筹考虑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保障水平。

篇5:峡江县引导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内容摘要】 垫江县是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下辖25个乡镇,279个村(社区),现有农业人口79.6万,农户21.78万。近几年来,垫江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解决农民工问题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突破口”,狠抓劳务输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各尽其责,为农民工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和服务,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和上级扶持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县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基本情况,更好地推进我县就业创业工作,笔者采取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关键词】 农民工返乡 就业创业 调查与思考

一、现状概述

(一)农民工外出务工情况

垫江县现有农村劳动力45.3万人,截止2009年底,累计外出农民工达28.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2%,占农业人口的35.3%;其年龄结构大多在21—50岁之间,每月劳务收入一般为1100—1800元左右;集中分布在云南、浙江、广东、新疆等地。全县2009年劳务收入达24.3亿元,同比增长21%;人均创收近8700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首次突破8000元大关,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农村消费,繁荣了农村市场,推动了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带动整个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

据统计,2009年春节我县农民工返乡回流人员达114947人,其中受金融危机影响回流返乡人员7720人,占我县外出农民工的2.75%。据调查,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停产或破产、暂时放假、企业裁员收入下降、因家庭因素、自己经营困难、回乡创业以及其他原因。通过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各级各部门的帮助支持,目前我县回流农民工绝大多数已再次实现了转移就业。截至今年9月1日,全县一园四区(县城工业园区、澄溪硫化工拓展区、高安轻纺拓展区、砚台精细化工拓展区、城北医药拓展区)入驻企业41家,吸纳农民工就业近6000人。从而推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维护了社会稳定,效 511 果明显。

今年1—8月,我县累计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500余户,并吸纳了3500余人就业。他们凭借其掌握的技术,积累的经验,拥有的信息、客户等宝贵的创业资源,利用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比较熟悉的优势,积极参与创办工商企业和发展现代农业,主要从事餐饮、建筑建材、机械配件、交通运输、副食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业等,为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坎低、易接受的就业渠

道,初步形成了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格局。其中超过80%的农民工创业集中在县城和集镇,以服务业和小型加工业为主,以申办个体工商户作为首选创业形式。

二、存在问题

(一)创业能力较差,缺乏创业经验。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县28万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总数的80%左右,大多数从事的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加之专业技能缺乏,很难适应现代企业需要,难达到招工企业的要求,因此失业返乡后再就业难。回乡创业者大多受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低,思维方式比较传统,缺乏现代营销知识和现代经营理念,没有机构为其进行选择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选择不准,市场开拓能力差,很可能误入不适宜的行业或领域,最终导致创业失败。有的创业者即使顺利度过了创业初期,也容易因为家庭式的创业模式,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对整个专业技术体系的科学把握,风险承受能力很低,容易决策与判断失误,缺乏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竞争力,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缺乏干一番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很多农民工因经验不足致使其创业失败。

(二)公共服务缺乏,扶持力度不够。个别乡镇和部门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办事效率低下,审批程序繁琐,项目选择与跟踪服务严重缺乏,吃、拿、卡、要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还跟不上,甚至还要自己花钱修路,大大提高了企业成本,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即使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由于力度不够大,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政策和措施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扶持和引导,支持有限,优惠政策少,落实到位少,操作性、配套性不强,手续比较繁琐,又加上基层落实政策的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使一些政策停留在纸面上,导致不少返乡农民工“业未创、心先疲”。

(三)生产规模较小,创业资金短缺。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依靠打工积累或者亲友借贷等方式自筹资金,数量和来源都很有限,启动资金、流动资金、发展资金短缺,据统计,当前在农民工中只有极少部 512 分的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具备了创办工商企业、农业企业的能力。其它做大做强的数量不多,普遍处于起步阶段,兴办企业资金严重缺乏,兴办的企业规模一般在10—25万元。据调查,近3年来,全县不足三分之一的返乡农民工创业者获得过银行贷款,多数回乡创业者全凭在外地务工挣得的资金一般有限,相对于创业初期所需的启动资金而言只是“杯水车薪”,难以实施创业计划;部分人还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加上当前经济不景气,缺少创业的胆量和激情,因此失去发展先机。加之农村资金回流城市,现行的金融体制和返乡农民工自身条件决定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几乎很少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使之创业流动资金短缺,往往容易选择对资金需求量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优惠政

策较多、创业门槛较低的诸如小餐饮、小商贸、小加工等个体工商户,几乎占了回乡创业人员总数的85%以上,很难成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大气候,融资难的现实使得民工创业积极性严重受挫。

(四)创业缺乏引导,缺乏人才支持。当前,农民工回乡创业主要是因为眷恋故土或者回报家乡等感性因素,还缺乏引导,因而处于一种盲目无序的状态。回乡创业的农民虽积累了一些管理企业的经验,但在创办企业时缺乏相关的中介机构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创办企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仅凭个人感觉,没有对地域、气候、交通、产品市场等进行科学评估,存在着盲目性。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使本地务工收入与外出务工相差不大,也宁愿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致使企业招工难。同时由于大部分企业分布在乡镇,工作环境差,生活艰苦,又加上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员工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难以引进或留住高水平的科技型、经营型、管理型人才,企业发展缺乏人才保障。用工基本来自农村或下岗工人,素质普遍不高,难以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五)就业能力偏低,就业意愿不强。据统计,全县28万农民工中,受过各种培训的仅有5.6万人,占总数的20%左右,其中持有各类技能资格证书的更少。而且今年春节农民工返乡潮中,返乡的主要是在一些中小企业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民工,其文化程度大都不高,而在大中型企业就业、经过培训掌握一定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受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同时,全县农民工年龄结构也不占优势,大多数年龄集中在30岁至45岁,占外出农民工的一半以上。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工,其竞争意识、进取意识都有所减退,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等因素的限制,对新技能的接受能力有限,培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部分返乡农民工在沿海打工时,工资待遇相对较好,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513 返乡后,对一些工作条件较差、工作强度较大或工资待遇较低的工作岗位缺乏兴趣,更不愿意重新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少数返乡农民工宁愿在家打麻将,也不愿选择打工就业,形成一方面返乡农民工没有工作,另一方面许多企业招不到工的景象。

三、政策分析

(一)国家出台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带来的机遇。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契机,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区域劳务合作,给我县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同时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增强了信心,增强了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特别是涉农企业的吸引力。

(二)国务院3号文件带来的机遇。《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3号)的出台,把重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给重庆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其在引导和鼓励重庆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政策方面有

所创新和突破,尤其在创业用地、金融信贷、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支持和政府扶持力度。这无疑对引导和鼓励我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助其做大做强具有很大促进作用。

(三)抓住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随着东部地区实现产业转移以及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县上下应抓住这个历史性机遇,考虑成立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及创业投资工作领导机构和下设办公室,凝聚起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大合力,促进我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我县城镇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为农民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返乡创业。

(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示范县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示范县这块“金子”招牌允许率先的“容错”机制,突出的区位优势,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运输,积极挖掘农村内部就业创业潜力,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我县经济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我县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创造优越的环境,也为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有效的催化剂。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服务,营造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氛围。县、乡镇党委、政府要因势利导,积极实施“引凤还巢”工程,牢固树立“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新理念,将实施“返乡就业创业工程”作为从更高层次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做法,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真正能够依靠的力量。一是要充分利用广 514 播、电视、报刊、网络、板报、横幅、专栏、标语、图片展、宣传车等媒体和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引导、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大力宣传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先进典型、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大力弘扬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精神,争取“一人创业、带动一湾、影响一村、致富一方”;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识培养和创业观念宣传,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就业、扶助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县、乡(镇)政府要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对作出贡献的返乡创业者政府应予以表彰奖励,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真正唱响返乡创业、全民创业的主旋律,吸引更多的有实力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投资创业,营造崇尚创业、勇于创业、善于创业、支持创业的氛围。三是对尚未返乡、但已经在外地创业有成就、有一定积累、想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进行帮助,积极引导、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做到“人回乡、厂回迁、钱回流”,把劳务大军变成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人才库”、“资金库”、“项目库”,以期实现以创业拉动就业,形成推动发展的巨大动力,振兴县域经济。

(二)制定完善的优惠配套政策,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环境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除了大力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实意义外,还要认真贯彻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落实行政性收费减免、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一是积极制定和出台相关文件,配套

完善诸如税费减免、创业培训、工商登记、信息咨询、人员招聘、信贷优惠等帮扶政策,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农民工回乡创办各类企业、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社会事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等,并搞好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服务。建议对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在登记注册后,3年内按规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财政部门安排给企业,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对返乡创业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现行政策规定应缴纳的各项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部门原则上按最低限额标准减半收取;对不征营业税、增值税且经调查核实无应纳税所得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各项优惠政策若有重叠,则按最优的一项执行,不得重复享受。二是建立激励机制,明确政府对回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一定数额的创业补贴、奖励,把返乡农民工创业纳入招商引资范围,与外地客商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要按规定享受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政策优惠。以创业兴村为导向,采取确立项目、教育引导和政策优惠等措施,吸引外出务工致富人员回村任 515 职;通过“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三是坚持“非禁即入、非禁即许”,鼓励乡镇承接东部和主城产业转移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小乡镇的承载能力和发展后劲,扩张就业空间,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完善住房、用水、用电、交通、通信、能源和物流等基础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增加小城镇产业集聚和人口吸纳能力;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最大限度地吸纳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强乡镇经济活力,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回乡创业。

(三)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突出技能培训这个重点,大力整合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资源,针对返乡农民工的不同意愿,分类开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能力。一是调整培训对象,在加强各类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础的同时,今后应把返乡农民工作为各类技能培训的重点,进一步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度。二是积极实施农民创业培训工程,以产业发展和创业项目的需求为导向,依托SYB创业培训项目,对有培训需求、创业意识、思想活跃,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农民工进行创业观念、创业准备、文化科技、政策法律、企业管理、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培训,不断给他们“充电”,激发其自主创业的信心和激情,使其尽快具备企业家必备的个人素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降低其创业风险,重点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积极创业。三是组织优秀返乡创业农民工到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进行实地学习锻炼,增加其管理知识,提高其经济管理水平和创业能力。

四是将农民工返乡创业招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计划,按“阳光工程”培训标准补助,如对就地转移的产业工人纳入农民工短期培训计划,业主自己培训的可给予业主培训资金补助,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五是引导已创办的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邀请专家教授,组织技术力量,深入农民工企业进行现场指导,提高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创业能力;积极为其解决引进人才、招聘员工等问题。五是积极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建立返乡创业者协会、返乡创业担保基金会和行业协会等,切实保障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议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性专项扶持基金,专门用作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贷款担保资金、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和创业培训等。516

(四)强化公共管理,积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一是整合各职能部门涉及就业创业的相关信息,多渠道收集市场信息,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会同国家统计局农调队,进一步开展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监测调查,重点掌握未外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培训意愿、年龄结构、外出意愿、目前就业状况等情况,特别是那些既有能力又有意愿回乡创业的人的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县、乡镇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创业民工代表座谈会,了解其所思所想,听取其意见建议,加强沟通,并就反映的问题同有关方面进行协调,帮助解决返乡创业民工的困难;如条件允许,政府及有关部门还可对每个创业者实行“四个一”帮扶,即明确一名联系领导,落实一个帮扶单位,安排一支服务队伍,确定一个创业目标,及时解决他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协调落实有关政策,优化创业外部环境,助其做大做强产业。三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建立返乡创业项目库;各有关部门应当通过行政、经济、法律各种手段,搭建农民工回乡创业服务平台,为民工回乡创业提供土地使用、劳动人事档案、落户和户籍管理、子女入学、住房、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和便利措施。四是在现有的“一园四”区基础上,各乡镇应在规划小城镇建设中预留部分土地用于建立返乡工业创业园、返乡商贸创业园或返乡创业就业一条街,加快打造以创业园为主体、创业就业一条街为依托的新型创业平台,集中经营、聚集发展,避免创业企业的“散、乱、小”以及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进入园区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应享受园区的所有优惠政策,并以免费或低价租赁的方式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场地;积极争创市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努力提供创业条件,对市级规划建立的符合条件的重点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给予一次性开办经费补助,补助经费从市级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五是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对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返乡农民工在贷款担保、全额贴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奖励机制,按县当年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总额的1.5%给予奖励性补助,中央、市和县三级财政各承担0.5%,所需资金全部从贴息资金中安排;

特别是要增强政策性担保公司担保能力,扩大担保覆盖面,从快、从优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资金需求,做到“创业一个、成功一个、发展一个”;建议邮政储蓄拿出一定比例资金对民工回乡创业开展信贷业务支持,进一步调整邮政储蓄贷款结构。六是各有关部门应立足职能,通过支持各类投融资服务企业规范发展,开展动产抵押登记、股权质押登记等服务,拓展返乡农民工融资渠道,扶持返 517 乡农民工创业;积极探索用土地流转经营权、商品林权、农房、农业生产用房等作为抵押担保方式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贷款;引导和鼓励返乡创业农民工通过租赁、承包等合法方式利用闲臵土地、闲臵厂房、乡镇村边角地、农村撤并的中小学校舍、荒山、荒滩等场地进行创业;允许通过村庄整治等方式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存量,将臵换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减半收取集体非农用地规费;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招用农村就业困难对象(农村建卡贫困户、农村低保人员、农村残疾人、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人员等),可对其进行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等方面激励。七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管理、流动监测、就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供求信息和农民工维权法律服务体系框架,多层次、多渠道把农村劳动力推向市场,逐步实现劳务输出工作从无序到有序,从数量到数质并重的平稳推进;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可接续、可转移的办法,为农民工外出就业进得去、留得住、能致富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五)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作配合。搞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事关老百姓的切实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的稳定,事关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要紧紧抓住当前的各种政策机遇,树立劳务输出新产业的理念,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切实把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一是进一步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把实施“返乡就业创业工程”纳入党委和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县上应成立由县劳务办牵头,农业、劳动保障、财政、发改委、规划、建委、工商、税务、质监、就业、金融、科技、卫生、扶贫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工作,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民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的双向激励机制,既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又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到统筹兼顾,将返乡创业分片区定位、分行业整合、分群体培育,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进入符合产业规划的领域。二是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确保涉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取得实效。如加强劳动保障、财政、金融部门的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形成金融对农民工回乡创业支持的长效机制。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对符合要求的农民工创业者从贷款额度、还贷时间上放宽限制,力争给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更多、更优惠的政策扶持。三是县委、县政府应把农民工返乡创业、转移就业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责任;应把引导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工作成效指 518

篇6:峡江县引导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来源: 羊城晚报时间: 2009年01月20日

为服务好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广东省“南粤春暖行动”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

“南粤春暖行动”主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七大方面的服务和扶持:

一是降低农民工创业准入门槛,将创业扶持政策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农民工群体。

二是减免返乡农民工创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农民工在户籍所在的县城、乡镇自主创业的,创办企业注册资本(金)10万元以下的,或者设立个体工商户的,凭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自主创业优惠证明,两年内免收其工商登记费、减免各项其他行政性收费。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包括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的除外。

三是减免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关税收。可根据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容,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减免。

四是加大农民工创业资金和场地扶持力度。对本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可按程序申请提供5万元小额贷款。属于就业困难人员的农民工创业,可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投资,具体办法由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制定。

五是加强创业培训和服务。各市、县劳动保障部门的创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为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愿望的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咨询和指导服务。积极组织农民工开展的创业培训,开展农民工创业能力测评、创业项目推介等活动。利用远程网络平台免费开展创业培训。

六是简化创业审批程序。对农民工创业涉及审批的,简化程序,推行“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农民工创业审批“绿色通道”。

篇7:峡江县引导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

近年来,重庆市不少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陆续带着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返回家乡创业,吸纳了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带动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加快了城镇化进程,成为改善乡村面貌、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07年底,重庆市返乡创业农民工达到12.2万人,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达到10.7万户,吸纳劳动力带动就业65.4万人。但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大做强的数量不多,创业者普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创业用地、金融信贷、税收优惠等方面还需要政策支持和政府扶持。为此,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畅通农民工返乡创业渠道、改善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的目标,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意见》。《意见》在引导和鼓励重庆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政策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二、《意见》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理清思路、多方配合、落实措施,广泛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及各方支持创业的积极性,使重庆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为重庆市打造“创业之都”作出贡献。目标任务:到2012年,返乡创业农民工达到18万人,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总量达到90万人,培训返乡创业农民工5000人。

三、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

《意见》的出台,将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带来实惠,主要体现为组织保障、行政服务、政策扶持三大体系。

(一)组织保障体系

《意见》指出:“各区县(自治县)应明确相应工作机构,加强工作力量,积极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将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内容。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农民工返乡创业各项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行政服务体系

《意见》指出:简化审批程序。“大力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制度,提高办事效率。”

加强信息引导。“建立创业信息发布平台,向返乡创业者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及时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和各类市场信息。”强化创业指导。“依托现有机构成立返乡创业者指导(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咨询等服务。”

抓紧落实政策。“各区县(自治县)和市级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抓紧研究制定贯彻本意见的具体办法或实施细则。”

(三)政策服务体系

1.创业场地政策

《意见》明确:“引导和鼓励返乡创业农民工通过租赁、承包等合法方式利用闲置土地、闲置厂房、镇村边角地、农村撤并的中小学校舍、荒山、荒滩等场地进行创业。允许通过村庄整治等方式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存量,将置换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减半收取集体非农用地规费。”

2.税收优惠政策

《意见》明确:“对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在登记注册后,3年内按规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财政部门安排给企业。对返乡创业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相关部门适当提高营业税的起征点。”

3.金融扶持政策

《意见》明确:“返乡创业农民工证照齐全的房屋产权、机器设备、大件耐用消费品和有价证券以及注册商标、发明专利等无形资产均可作为抵(质)押品,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并探索用土地流转经营权、商品林权、农房、农业生产用房等作为抵押担保方式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贷款。”

4.就业再就业政策

根据国务院关于就业再就业政策的相关规定,结合重庆市城乡统筹就业的实际,逐步将现行部分就业再就业政策扩大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民工。《意见》明确:

(1)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试点。开展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城乡就业困难群体的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试点工作,鼓励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招用农村就业困难对象(农村建卡贫困户、农村低保人员、农村残疾人、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人员等)或城镇就业困难对象。”具体办法将于近期制定出台。

(2)重点企业贷款贴息。市和区县(自治县)每年将规划安排一批返乡创业重点企业,对获得商业贷款并按期支付银行利息,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或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规模或比例,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重点企业,可接收申请返乡创业重点企业贷款贴息。具体办法将于近期制定出台。

(3)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将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纳入就业专项资金小额担保贷款支持范围,并参照市再就业办等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在部分区县用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农民工创业就业的试行办法〉的通知》(渝就业办〔2008〕1号)有关规定,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

(4)享受培训补贴。将参加创业培训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就业再就业培训补贴范围,并参照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再就业办《关于就业再就业培训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渝财社〔2006〕43号)有关规定,享受免费创业培训;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招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计划,按“阳光工程”培训标准补助。

重庆市出台三举措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国内一大批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重庆市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回流增多,就业压力加大。针对这一现象,重庆市工商局坚持以支持创业促进就业的工作思路,立足职能,采取三项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

一是放宽准入条件,降低创业门槛。坚持“非禁即准、非限即可”原则,支持返乡农民工自主选择其经营范围,自行选择主体类型进行登记。拓宽使用经营场所范围,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允许返乡农民工以租借商业用房和临时商业用房作为创业生产经营场所;允许其通过租赁、承包等合法方式利用闲置土地、镇村边角地、荒山等场地进行创业。

二是切实减免规费,减轻创业负担。对离开本人户籍所在农村前往城镇务工的农民回乡后从事个体经营的,减半收取个体工商户登记费;针对投资人或股东均为符合条件的外出务工农民兴办企业的,减收20%工商登记费。

篇8:峡江县引导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江西是劳动力输出大省, 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总数大约600万,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省市。近年来江西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迅速, 有力推动了江西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 由于各种原因, 当前农民工仍然存在返乡创业意愿不强, 创业绩效不佳的现实。因此, 各级政府如何科学引导及大力扶持那些已经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开阔了视野, 积累了资金, 掌握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经验与一定市场信息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对于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当前, 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政策扶持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一是地方各级政府有没有根据中央政府及形式的要求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二是如果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 返乡创业农民工对这些政策的满意度如何, 也即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效果如何;三是在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中返乡创业农民工最需要的政策是什么;四是如何针对返乡创业农民工最需要的政策以及当前政府制定的政策的效果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以期更好的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 本文将基于江西省15县1145份农民工的微观调查数据对上述问题作实证分析。

二、数据来源与调查内容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于课题合作单位国家统计局江西省调查总队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期间对江西省返乡农民工进行的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返乡农民工所在的区域特征 (包括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 、个体特征 (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风险偏好等) 、家庭特征 (家庭人口数、家庭收入、家庭社会资本状况等) 、返乡前就业特征、返乡创业政策支持特征、社会经济环境特征及返乡创业状况等方面。

调查问卷的形成过程为:首先把曾在外连续打工1年以上、现已返回家乡的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 然后课题组成员通过研究讨论初步确定调查表的各项调查内容, 接着于2009年10月选择一些代表性的返乡农民工进行预调查, 根据预调查的结果及调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对调查表的一些调查内容及提问方式进行了适当调整, 最后在与江西省调查总队进行讨论后确定最终调查问卷。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代表性和科学性, 课题组首先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将全省各县 (市) 分成高、中、低3组, 在每组中随机抽取5个县 (市) ;然后又按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将每个县 (市) 的乡镇分成高、低2组, 在每组中随机抽取4个乡镇;最后在每个乡镇中随机抽取10个返乡农民工样本。这样, 共获得了对江西省15个县 (市) 120个乡镇1200个返乡农民工的调查问卷, 其中有效问卷1145份, 有效率达到了95.4%。

三、农民工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情况及其满意度实证分析

当前, 政府制定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主要是从包装创业项目、提供信贷扶持、提供技能培训、搭建创业信息平台、提供税费减免、提供用地优惠、设立创业园或创业街及简化工商登记手续等方面入手。因此, 我们在设计调查问卷的时候, 在总问卷的第五部分及第八部分也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针对性的访问各地农民工对政府制定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情况, 农民工对扶持政策内容的理解情况, 得知扶持政策的方式, 对扶持政策力度的评价, 对各项扶持政策及总体政策的满意程度等问题。[2]其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农民工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程度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表明, 创业主体要进行创业并且创业成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政府对创业的支持。农民工对政府是否制定了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了解呢?由表1可知, 农民工对于是否了解政府制定了某项扶持政策, 做出肯定回答的比重除了是否设立创业园区或创业一条街的比较低 (24.5%) 以外, 其它项目都在36%以上, 最高的达51.2%。做出否定回答的比重都比较低。当然, 做出不清楚回答的比重也较高, 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不是政府没有制定相关政策, 而是很多返乡农民工还没有关注到这方面的信息, 再就是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

2.农民工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内涵的理解程度及扶持力度的评价

农民工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内涵的理解程度及评价不仅关系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愿, 而且关系到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3]由表2可知, 农民工对扶持政策内涵的理解程度还不太理想, 有近50%的农民工对扶持政策的内涵还不太理解, 非常了解的只占4.2%, 更多的是了解一些或不太了解。农民工对政策的扶持力度评价也不高, 认为扶持力度较大的只有26%, 大多数人认为扶持力度一般或很小。

3.农民工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形式及力度的评价

政府所选择的政策宣传形式及宣传力度同样关系到政策的实施效果, 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能使相关政策更快更准确地达到接受者并最大限度的让接受者领悟运用政策。由表3可知, 农民工对政府宣传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形式和力度的评价总体上不高, 与预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很满意”的农民工只占7.4%, “较满意”的占26.4%, “很不满意”或“不满意”的占13.4%, 而选择“一般”的占了绝大多数, 其比例达到了52.8%。

4.农民工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形式的需求优先序分析

通过对表3数据的分析得知农民工对当前政府宣传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形式和力度总体上还不太满意。那农民工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形式需求次序如何?当被问及宣传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最有效的形式时, 在农民工的第一选择中, 选择比例最高的为电视或广播, 其比例达到了71.5%, 其次是通过村干部开会及乡镇干部到村宣传, 其比例分别为10.2%及10.0%。在农民工的第二选择中, 其比例排在前2位的分别是通过村干部开会和报纸宣传。在农民工的第三选择中, 农民工选择乡镇干部到村宣传的比例最高。

5.已返乡创业农民工对扶持政策的评价

在1145名被调查的农民工当中, 已经创业的农民工人数为455人, 占样本总数的39.7%。为进一步了解已经创业的农民工对扶持政策的满意度, 笔者对已经创业农民工进行了进一步访问, 结果发现已经创业的农民工无论是对政府扶持政策的总体评价还是对各项具体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评价都不高。由表4可知, 有61.3%的农民工对扶持政策的满意度评价为“一般”及以下水平, 有26.8%的农民工满意度评价为“较高”, 只占11.9%的农民工表示享受到此类政策, 并享受到比别人更多的好处, 因此其满意度评价为“很高”。对于各分项政策的评价, 分别有15.9%和15.2%的农民工对“创业税费减免”和“创业工商手续简化”的满意度评价为“很高”, 分别有36.7%和31.6%的农民工对“创业园区设立”和“创业技能培训”满意度评价为“很低”。

注:“1”表示自己根本没有享受到此类政策, 满意度很低;“2”表示虽然享受到此类政策, 但基本上没有得到好处, 满意度较低;“3”表示享受到此类政策, 并从中获得一定实效, 但与预期效果或其他人相比要差一些, 因此满意度一般;“4”表示享受到此类政策, 能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满意度较高;“5”表示享受到此类政策, 并享受到比别人更多的好处, 因此满意很高;为保证样本的完整性, 保留了缺失个别项目的样本 (缺失项目与本文研究内容无关, 不影响研究结论) 。

四、农民工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需求优先序实证分析

为了分析农民工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需求优先序, 我们在问卷的第七个大问题即返乡创业政策需求优先序调查问题中设计了两个小问题:一是对于返乡创业, 您认为最需要政府在哪些方面扶持?从提供创业项目, 提供创业信贷扶持等方面设置了8个选项, 要求被调查者按重要程度选择最需要的4项;二是对于返乡创业, 您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有哪些?从缺乏创业信息, 缺乏资金, 缺乏技术, 创业环境不好等方面设置了9个选项, 要求被调查者按困难程度选择最困难的4项。其具体分析如下:

1.农民工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需求次序分析

了解农民工创业过程中最需要的扶持政策可以使政府在制定及完善扶持政策时区分轻重缓急, 针对性的解决最急需的问题。由表5可知, 在农民工最需要的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排序中, 创业技能培训及创业项目支持在第一选择中所在比重较大, 分别占63.7%及20.0%, 其次是创业用地优惠, 其比重为9.1%。在第二选择中比重排在前三位的是创业项目支持、创业用地优惠及创业园区设立, 其比重分别为42.5%、14.7%和14.5%。在第三选择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为创业用地优惠及创业信贷扶持。在第四选择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为创业工商手续简化及创业用地优惠。可见当前农民工最需要的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为创业技能培训、创业项目支持、创业用地优惠及创业信贷扶持等。

2.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分析

推动全民创业创新, 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 但各类创业主体在创业之前及创业过程中都会面临种种困难, 作为创业主体之一的农民工在创业之前以及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困难何在?由表6可知, 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选择排序中, 绝大

多数人把缺乏创业信息、缺乏资金作为第一选择, 所占比重分别为45.3%及48.6%。在第二选择中, 比重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缺乏资金、缺乏技术, 其值分别为41.1%及24.7%。第三选择中排在前两位的为找不到合适项目、缺乏技术, 所占比重分别为25.2%及23.6%。可见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有缺乏创业信息、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找不到合适项目等。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同样与农民工所处的创业阶段状况有关。当农民工决定要创业的时候, 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资金与创业信息 (实际就是好的创业项目) , 而如果这两项都不是问题的时候, 由于目前技术更新换代很快, 农民工回过头去面临的最主要困难还是技术的问题, 同时也面临着招不到掌握了技术及管理能力的人才问题。

五、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建议

本文基于江西省15县1145份农民工微观调查数据, 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对扶持政策的知晓程度、理解程度、满意度评价及需求优先次序, 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上对政府宣传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所采用的形式及宣传力度都不太满意, 已经创业农民工对政府扶持政策的总体的评价及各项扶持政策的评价都不高。农民工创业最急需的扶持政策为创业技能培训、创业项目支持、创业用地优惠及创业信贷扶持等。农民工创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为缺乏创业信息、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找不到合适项目等。因此, 政府在建立与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过程中应着重考虑这些因素。

1.提升创业扶持政策的整体水平, 优化创业扶持政策体系, 使农民工感觉可以创业

通过对已经创业农民工对政府扶持政策总体评价及各项扶持政策评价的分析, 我们发现已经创业的农民工对政府扶持政策的总体及分项满意度都不高。因此, 政府应尽快提升创业扶持政策的整体水平, 优化创业扶持政策体系。政府制定的包装创业项目, 提供创业信贷扶持, 提供创业技能培训, 搭建创业信息平台, 提供创业税费减免, 提供创业用地优惠, 设立创业园或创业街, 简化工商登记手续等政策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化。[4]除此之外, 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在这些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更多的扶持政策。比如说可以对农民工的合作创业进行引导扶持, 对农民工的创业管理进行扶持。设立专门的农民工创业扶持机构, 对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进行整合, 形成合力以更好的扶持农民工创业。

2.培育农民工的创业技能, 提高农民工的财务与企业等管理能力, 使农民工自身能够创业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可知, 农民工的创业技能对农民工的创业非常重要, 有没有好的技术能力是农民工能不能走出创业第一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当农民工的创业走出了第一步之后, 农民工要把自己的创业项目做强做大。光有创业技能还不够, 农民工还应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因此, 政府不仅要培育农民工的创业技能, 今后政府要更加注重对已经创业农民工财务管理, 产品营销, 企业管理, 成本控制等方面知识的培养。培训他们的敏锐度、独立性和冒险性等创业精神。

3.采取适当有效的扶持政策宣传形式, 加大创业扶持政策及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力度, 使农民工的内心想要创业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 各级政府虽然都制定了基本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 但农民工对这些扶持政策的了解程度不高, 而且农民工对政府采取的扶持政策宣传形式及政府的宣传力度都不态满意。当前, 政府对农民工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也不够。因此, 在当前农村其他传媒手段及设施还不够成熟及发达的情况下, 政府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农民工愿意接受的电视或广播、村干部开会宣传及乡镇干部到村宣传等形式对扶持政策进行宣传, 并且加大政府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及农民工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 营造人人想创业的氛围。

4.紧跟农民工的创业扶持政策需求, 注重对农民工最需要的创业扶持政策的提供, 使农民工行动上积极创业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 当前农民工最需要的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为创业技能培训、创业项目支持、创业用地优惠及创业信贷扶持等。因此, 政府应农民工的创业扶持政策需求, 注重对农民工最需要的创业扶持政策的提供, 为农民工提供最急需的创业技能培训、创业项目支持、创业用地优惠及创业信贷扶持等政策。[5]除此之外, 政府还应根据时间及地点的变化, 因地因时制宜提供农民所需要的扶持政策, 做到扶持政策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让农民工在创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想要政府什么扶持就来什么扶持, 想要政府什么时候扶持政府就什么时候扶持。激发农民工创业行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5.重视农民工在创业之前及创业过程中所遇困难, 积极帮助甚至代替农民工解决困难, 尽量扶持农民工成功创业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 目前, 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为缺乏创业信息、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找不到合适项目等。因此, 政府就应区分轻重缓急, 急事急办, 特事特办, 及时推出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及解决这些困难的办法, 如搭建好创业信自咨询服务平台, 提供创业信贷资金支持及信用担保, 包装推介创业项目, 提供创技能、创业思想及创业精神培训及培养。让农民工在创业道路上感觉不孤独, 有人助, 增强其创业的成功的信心, 以尽量提升农民工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白南生, 何宇鹏.回乡, 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J].社会学研究, 2002, (03) .

(2) 林斐.对安徽省百名打工农民回乡创办企业的问卷调查及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3) .

(3) 黄建新.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研究——结构化理论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 , 2008, (05) .

(4) 阳立高等.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 2008, (04) .

上一篇:幼儿园水墨画课程下一篇:书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作文

本站热搜